毕业职业规划总结

时间:2024-09-04 07:05:38 职业规划 我要投稿

毕业职业规划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毕业职业规划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毕业职业规划总结

  高校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鉴于全球、特别是我国就业人口的增加,显现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能力不断下降的不匹配景象,就业缺口不断扩大与加剧,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对自我认知、社会就业环境和相关职业的岗位需求的了解,使大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达到顺利就业是本篇探析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就业形势分析

  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1]。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关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及历程的计划、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是方向性和具体性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按照所具备的机遇以及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职业发展的目标进行规划设计,从而选择自身的职业道路和制订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训练计划、发展计划,结合所确定的最终的目标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职业行动方案[3]。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不仅如此,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4]。

  1.2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2.1 就业总量不断增加

  有关数据表明20xx年全国高校总人数610万人, 20xx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比20xx年的毕业生人数多出20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20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再创新高,达699万人,如果加上往届毕业生中未就业的人员,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1.2.2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不确定性

  由于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带来的岗位增长十分有限,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大学生已不再是以前的“社会宠儿”,众多大学生还没有从“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里跳出来,关注当前的社会发展走向,且不了解企业的人才构架,导致在择业观念方面跟不上社会需求。

  1.2.3 国内外就业的严峻形势

  有资料显示,在日本,平均每个应届毕业生要经过16家公司各种各样的考试,最后内定的公司平均每人有两家。并且毕业生每年都会有 1/4 找不到工作,而且辛辛苦苦找到工作,因感觉不理想3年内辞职者为30%;在中国,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20xx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 700 万人[5]。

  2.中美两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比较

  在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美国堪称为典范,美国大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一本由劳工统计局根据收集的数据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他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各工作岗位的基本情况,对其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最基本的概念。并且学校对学生都进行就业指导并提供就业信息,这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声誉,也会影响到学校在全美的综合排名和今后的招生。因此,美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就业问题,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找工作。可以看出,在美国职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从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指导可以看到

  首先,在全美国,各地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就业问题,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找工作。高校内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4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学生入学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分别是①中心开始对新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②经过一年就业状况了解,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指导大多是在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并且仅针对就业进行部分指导;③经过两年辅导,开始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④最后一年开始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颇有益处。就业指导中心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除提供信息服务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在中国,就业指导中心比较重视就业指导,而对职业指导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一整套规划,相比之下我国高校辅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措施亟待跟上社会发展需要。

  其次,在全美高校,就业中心从学生一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使高校学生对各职业、岗位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就业中心通过借助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以此确定符合他们的职业目标;最终帮助他们设计出比较合理、切实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就业及今后的个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中国,各高校普遍注重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而在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方面还是个盲点。而且,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也仅停留简单的就业指导上,如就业信息搜集、等方面,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实质性问题方面指导很少,使大多数学生感到迷茫[6]。

  3.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改进

  3.1加快建设师资队伍

  在我国,高校中很少有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辅导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就业指导办公室中的工作人员负责,或是“半路出家”的政工干部、辅导员担任,多为兼职,少有专业相关者或长期从事职业辅导者,且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与培训,缺乏相应时间和精力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师资方面主要从事管理、政策宣传和就业技巧辅导;调查研究能力较弱,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不去。因此,我国要尽快提高辅导教师的业务素质,改变过去辅导人员一般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或辅导员兼职担任的做法,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到首要位置。

  3.2 就业指导向职业规划辅导的转变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是促进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的逐渐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全程性指导服务。应向起步较早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大连理工大学等少数国家重点大学学习,把简单的授课变为积极的实践,从学生大一入学时便开始进行相关的职业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求学期间;既要对大学生整个生涯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又要提醒学生注意各阶段的有机结合,是及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步骤。

  3.3 提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

  同时,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信息宣传,定时向学生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开设网站,及时更新;在校图书馆单独设立职业规划与就业信息资料室,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定期不定期邀请企事业单位的成功人士或已毕业的校友,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举办讲座、报告为大三、大四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并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认证培训等。总之,高校要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辅导来帮助学生知己知彼,培养学生独立计划、选择和决定自己前途的能力,确定正确的人生定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7]。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4.1大学生就业能力综合性论述

  就业能力并非某单一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素质,它与个人未来职业息息相关,是大学生从高校毕业、踏入社会后快速由学生转变为职场人的关键能力素养。而且,就业能力是一种灵活机动的能力,学生仅仅靠照本宣科是无法掌握的。就业能力是不断调整、适应与提升自我的一种“变通能力”,只有具备这种“变通能力”的毕业生才能够迅速走入职场,快速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要,并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就业能力究其来说是全方位的能力,它包括了一名高校生的性格、技术、心态、学识等方面。尽管就业能力无法一蹴而就,但只要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训练与自身不断地调整、适应,最终是可以掌握并驾驭的。

  4.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4.2.1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大学生积极把握就业能力拓展的方向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表示,职业生涯规划非自始至终不可改变,它应随着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自我能力、动机、价值观以及适应程度认知的基础上相应地做出改变,通过对自己职业规划的不断调整与修正,逐步准确的对自我进行职业定位。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表示,职业生涯规划非一成不变,它应在员工对自我能力、动机、价值观以及适应程度认知的基础上相应地做出改变,通过对自己职业规划的不断调整与修正,逐步准确的对自我进行职业定位。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不应成为束缚,而应是一种动力与助力。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时,要以学生自身为本,指引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求、价值观等来把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并了解其职业拓展的途径,掌握提升自我就业能力的方法。

  4.2.2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持久性就业能力的提升

  市场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位。高校生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有竞争优势的就业能力。在具备一定的相关职业技能和创造力之后,还要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在法律范围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方途径提升自我和对自身职位的调整等,这都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在现如今这个高效的社会中,无论是面试还是在入职之后都需要高校生快速充分的展示自我,以期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重用,从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这恰恰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校生就业能力指导与训练的意义所在。

  总之,高校应走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误区,要合理有效地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促使大学生具有主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使大学生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观意识,以及促使大学生充分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并且结合自身特点,明确方向适时调整职业生涯目标。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进教育模式,即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除此之外,科学设定的课程内容,加大教育投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和社会共同完成大学生实现“社会人” 角色之转变,是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希望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毕业职业规划总结】相关文章:

毕业生职业规划11-04

毕业生职业规划范文07-26

毕业生职业规划15篇11-09

应届毕业生职业规划11-10

职业规划规划感悟总结10-09

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规划11-14

新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11-01

关于职业规划职业规划06-14

职业规划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