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时间:2024-10-06 18:21:16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1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配备设立专门的卫生室和校医,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6.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标准,建立严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鲜卫生,场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食堂人员都有健康证。

  7.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8.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学校有关主管人员和校医,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二、应急措施:

  1.在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课的紧急措施。

  三、监督和责任:

  1.学校上下人人重视,层层把关,领导起带头作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2.校医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如果因为某人的责任引起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或引起相应后果的要受到学校或法律的相关处罚。

  4.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师生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2、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卫生安全监督工作。每年组织不低于4次的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检查、督导,学校根据实际每星期至少一次卫生检查,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四、监测

  1、学校要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护理中心——班主任——班长——宿舍长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要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由班主任每日早晨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传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4、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传染病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

  五、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传染病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护理中心报告。

  (2)护理中心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2小时内向属地防疫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医疾机构诊治。

  (2)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护理中心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当地政府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六、善后处理

  1、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教育办将对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中有突出表现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传染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委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得到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同意。详细的信息发布,要待上级部门核实情况后,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3

  1 应急响应和终止

  1.1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的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1.2 应急响应程序

  1.2.1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2.2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3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的传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1.4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特别重大以下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2 善后处理

  2.1 后期评估

  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2.2 奖励

  院领导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参加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2.3 责任

  对在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4 抚恤和补助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2.5 恢复生产

  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对疫点和疫区进行持续监测,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恢复生产。

  2.6 社会救助

  发生重大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后,服从上级行政部门指挥,做好向疫区提供的各项救援工作。

  3 应急保障

  3.1 技术保障

  3.1.1成立突发性的传染病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医学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3.1.2 应急处置的医疗卫生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3.2 后勤保障

  3.2.1 物资储备

  建立处置突发性的传染病的医药器械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和交通及通信工具等设施。

  3.2.2 经费保障

  合理安排处置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所需资金,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3.3 培训

  感染控制科定期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置的系统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扑灭疫情的应急能力。

  3.4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

  4 附则

  4.1 本预案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4.1.1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4.1.2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4.1.3 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4.1.4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4.1.5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4.1.6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4.1.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4.1.8 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4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稳定。

  二、预控原则

  第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原则,充分认识到人是国家的最大资源,健康的体魄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兴衰、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极端重要性,把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并以此贯彻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第二,要把预防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责任到人,抓好、抓细、抓紧。

  第三,坚持预防为主。坚决果断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断传染病的.中间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及时准确掌握疫情,特别实行“日报表”和“零报告”制度。

  三、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学校学生晨检工作。由卫生员、班主任、卫生保健教师共同负责,每天上午上课前对全校同学进行检查、询问、观察、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必要时可测体温,做到层层把关,不遗漏一个同学,严重时可送医院进一步确诊。

  2、学校要经常的、定期的组织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重点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凡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3、凡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4、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的发生,要让同学少去公共场所,学校减少或停止任何大型活动。

  5、开展好春季、秋季灭蚊和“灭四害”活动,清理整顿校园卫生环境,不留卫生死角。

  6、坚持室内通风换气制,教室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在传染病高发季节要用紫外线和84—消毒液对教室地面,空气进行消毒。

  (二)监控措施

  1、建立学生晨检制。年级主任每天要到各班了解学生身体情况,班主任在晨会上要询问学生身体情况,即发现一例立即报告、隔离,越早越好。

  2、如在班级中发现学生不明原因病情异常增多,亦立即与年级主任联系,将异常情况在1小时内上报校长室、逐级上报。

  3、在传染病多发季节尽量不组织大型的学生集体活动,减少人员流动。

  4、学校应时时监控疫情动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疫情。

  5、依法治校责无旁贷,严格实行饮用水安全制。

  (三)应急处置措施:

  1、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缓报,不漏报、不瞒报。

  2、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食物,患者排泄物等要留样送检,并封存好现场,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3、对传染病的班级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除班级之间亦隔离,并组织集体服用防治药物等。

  四、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教务室、政教室、总务室三方联合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网、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宣传日等时机在学生中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

  五、建立学生、教师的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凡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任何人都应立即向政教室报告,政教室在接到报告后要即可向校主管领导报告,并在2小时内向上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定人、定点、定时,要处处有人扫、人人有事做,确保处处洁净。同时要做好灭四害工作。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5

  为了保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学校特制定此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确保全校师生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防范“传染病”的应急防案工作。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员:xx(具体负责防控工作)

  xx(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xx(负责防控工作)

  xx(负责宣传工作)

  xx(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三、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的预防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开展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传染病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5、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常见传染病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检查制度,特别是要做好晨检、午检工作。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传染病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学校应在20分钟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五、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卫生保健人员。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医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每天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六、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06-27

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11-14

传染病防治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1-05

传染病应急预案09-27

传染病的应急预案07-05

传染病应急预案08-04

防传染病应急预案10-17

春季传染病应急预案08-16

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合集]07-06

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