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

时间:2025-01-23 13:54:02 说说 我要投稿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通用80句)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这篇文章是小编特意为各位读者整理的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通用80句)

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6、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7、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8、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

9、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10、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书信》。

11、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曾国藩书信》。

12、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故《说文》"君"字"后"字从口,言在上位者出口号令,足以服众也。——《曾国藩书信》。

13、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14、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曾国藩书信》。

15、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曾国藩书信》。

16、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不出队,不呐喊,枪炮不能命中者不许敌放一声,稳住一二日,则大局已定。——《曾国藩书信》。

17、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曾国藩书信》。

18、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曾国藩书信》。

19、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曾国藩书信》。

20、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曾国藩家书》

21、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围藩家书》

22、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曾国藩家书》

23、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24、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曾国藩家书》

25、居家之道,推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曾国藩家书》

26、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家书》

27、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曾国藩家书》

28、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家书》。

29、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30、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家书》。

31、君子之立身,在审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然不怍。——《曾国藩家书》。

32、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曾国藩家书》。

33、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曾国藩家书》。

34、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3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曾国藩

36、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国藩

37、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曾国藩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39、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曾国藩

40、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41、与多疑者共事则事必不成,与好利者共事则已必受累,无实学却徒有虚名当知有祸变,凡专注一事终身则必有成就。

4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43、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44、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45、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

46、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曾国藩

47、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48、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49、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50、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51、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52、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53、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54、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55、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5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57、我在军中多年,难道没有一点可取,只因一个傲字,百无一成,所以谆谆教各位弟弟引以为戒。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5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59、人伦明,则礼乐兴。——曾国藩

60、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诸葛长青:素食青菜,君子之为也,积累阴德之法也!

61、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曾国藩

6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曾国藩

63、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曾国藩

64、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曾国藩

65、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6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曾国藩语录

6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家书》

6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曾国藩名句

69、在待人上,曾国藩告诉纪泽,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在行为上,曾国藩要求儿子举止要重,发言要慢,还要记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以成才。他要儿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俭节约,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

70、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71、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曾国藩

72、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73、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74、立品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反面不行以接物,不严不行以驭下。

75、利可共而不行独,谋可寡而不行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76、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苦衷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77、从人可羞,独断专行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8、凡有盛必有衰,不行不预为之计。

79、只要人肯发愤,都可做获得。

80、刚柔并济——"迩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行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通用80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60句12-07

曾国藩名人座右铭句子100句10-02

曾国藩名人座右铭句子汇总(精选50句)08-19

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60句精选09-01

曾国藩名人名言句子30句精选07-04

曾国藩名人名言08-23

曾国藩名人座右铭40句12-07

曾国藩名人名言说说汇总70句精选06-19

曾国藩名人名言句子(通用90句)06-21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通用80句)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这篇文章是小编特意为各位读者整理的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名人句子说说(通用80句)

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6、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7、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8、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

9、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10、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书信》。

11、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曾国藩书信》。

12、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故《说文》"君"字"后"字从口,言在上位者出口号令,足以服众也。——《曾国藩书信》。

13、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14、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曾国藩书信》。

15、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曾国藩书信》。

16、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不出队,不呐喊,枪炮不能命中者不许敌放一声,稳住一二日,则大局已定。——《曾国藩书信》。

17、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曾国藩书信》。

18、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曾国藩书信》。

19、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曾国藩书信》。

20、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曾国藩家书》

21、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围藩家书》

22、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曾国藩家书》

23、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24、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曾国藩家书》

25、居家之道,推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曾国藩家书》

26、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家书》

27、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曾国藩家书》

28、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家书》。

29、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30、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家书》。

31、君子之立身,在审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然不怍。——《曾国藩家书》。

32、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曾国藩家书》。

33、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曾国藩家书》。

34、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3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曾国藩

36、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国藩

37、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曾国藩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39、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曾国藩

40、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41、与多疑者共事则事必不成,与好利者共事则已必受累,无实学却徒有虚名当知有祸变,凡专注一事终身则必有成就。

4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43、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44、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45、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

46、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曾国藩

47、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48、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49、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50、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51、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52、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53、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54、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55、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5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57、我在军中多年,难道没有一点可取,只因一个傲字,百无一成,所以谆谆教各位弟弟引以为戒。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5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59、人伦明,则礼乐兴。——曾国藩

60、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诸葛长青:素食青菜,君子之为也,积累阴德之法也!

61、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曾国藩

6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曾国藩

63、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曾国藩

64、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曾国藩

65、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6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曾国藩语录

6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家书》

6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曾国藩名句

69、在待人上,曾国藩告诉纪泽,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在行为上,曾国藩要求儿子举止要重,发言要慢,还要记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以成才。他要儿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俭节约,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

70、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71、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曾国藩

72、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73、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74、立品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反面不行以接物,不严不行以驭下。

75、利可共而不行独,谋可寡而不行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76、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苦衷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77、从人可羞,独断专行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8、凡有盛必有衰,不行不预为之计。

79、只要人肯发愤,都可做获得。

80、刚柔并济——"迩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行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