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流浪儿童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4-06-22 08:34:46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救助流浪儿童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一起来参考事迹材料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救助流浪儿童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救助流浪儿童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经历:1994年10月到xx市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管理站从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12年。现任xx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

  十多年来,xx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都提前1个小时上班。她说,希望尽可能多地和中心收救的流浪孩子们在一起。

  流浪孩子更需要关爱

  七八年前,xx和同事在xx火车站收救一名10岁左右的流浪男孩的场景至今让她记忆犹新。那孩子瘦骨嶙峋、蓬头垢面,脸上、手上、身上满是污垢。他们买来毛巾、香皂为孩子洗澡,结果一块香皂用完了也没把孩子洗干净。

  xx明白,流浪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在xx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下,2004年2月,国内第一个流浪儿童自主参与的服务场所--"全天候街头救助点"在xx火车站建了起来。救助点不仅为流浪儿童提供饮食、休息、洗澡、医疗等服务,而且有电视、电脑、儿童读物等设施,并配有两名辅导员24小时和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沟通。孩子们可以随时来去,如果愿意还可以去救助中心接受更多的援助。"全天候街头救助点"设立以来,已先后为上千名流浪儿童提供了有效救助。

  "家"是流浪孩子最好的福利

  xx最头疼的问题是怎样妥善安置无家可归或有家不愿归的孩子。

  "家是儿童最好的福利。"xx深有感触。为了帮助那些屡送屡返的流浪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xx和同事们在社区建立起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完全类似正常家庭的生活氛围,为他们重返家庭、融入社会做准备。

  "类家庭"一建立,作用立刻发挥了出来。12岁的彬彬(化名)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争吵时总是拿他出气,两年前离家出走。彬彬被送到救助保护中心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一个"类家庭"。"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使彬彬克服了心理障碍,学会了与人相处。半年后,彬彬回到了自己的家。像彬彬这样,接受"类家庭"管理、看护的流浪少年儿童已有114名,护送返乡93名。

  让流浪孩子回归主流社会

  xx说,救助流浪儿童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些孩子回归主流社会。如何让流浪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并逐步回归社会,是xx思考的又一问题。xx和同事们四处奔波,借来1间30余平方米的房子,办起救助小学。他们招募了一支由高校师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组织编写了适合流浪儿童特点的专门教材,重在启发和培养流浪儿童的学习兴趣。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希望"学一点技术,自己养活自己"的想法,xx和同事们请来志愿者,给流浪儿开设电脑应用、缝纫、烹饪等技能课程。中心有一个15岁的女孩子,已接受了几个月的缝纫培训,中心下一步还打算将她送入职业技能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青春感言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救助流浪儿童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疾控中心副主任事迹材料05-28

疾控中心副主任述职报告06-11

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奉献事业先进事迹材料06-20

先进班组事迹材料07-22

先进班级事迹材料12-08

先进班组事迹材料09-25

先进中队的事迹材料02-21

先进事迹材料05-17

工人先进事迹材料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