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那么拟定事迹材料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尊老爱幼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1
2012年1月7日,鞍子山乡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们迎来了大连宝业有限公司的爱心人士,他们为老人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带去了日用品、米面油、猪肉以及液晶电视等物品,价值共计8余万元,并送来了节日的问候和真诚的祝福。
在这个僻静、干净又祥和的乡中心敬老院里,大部分是附近乡村的一些孤寡老人与低保户,老人们对乡政府及企业爱心人士们的到来感到由衷的高兴,在寒冬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谈心,听取老年朋友对敬老院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住宿环境和饮食起居等情况。目前,敬老养老的.服务水平已大大提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照顾好老同志,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真正体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次爱心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感动无处不在,爱心就在身边。今后,鞍子山敬老院还将迎来更多爱心人士到此开展各种爱心等志愿活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人间的浓浓温情,让老年人的夕阳更红、桑榆更美、晚年生活更幸福!
该人张信,4岁失去父亲。5岁随母亲改嫁。养父含辛茹苦将他养大。17岁参军,23岁复员后工作在老城粮谷三场。25岁成家后父母就由张信照顾。特别是继父体弱多病,常年行走不便。张信同志更是毫无怨言的一心照顾老人。2000年夫妻双双下岗之后,拒绝多次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全身心的照顾老人。2002年母亲去世之后继父身体更是不好,于是张信同志,就把老人从地方接到楼上和自己住,以便照顾老人。使老人感动的说:比我的亲生儿子还亲。没白抚养他。张信住的四楼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今年他决定把四楼低价卖了出去。买了二楼。在老人生病期间,他更是进自己的能力去照顾老人。左邻右舍都称老人家有福气。老人一日三餐,夫妻两人换样的做,从不嫌弃老人脏。他的事迹已经在小区里传开。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真是好样的。
鸡鸣十分,孙妈妈被儿子搀扶起来,“与月同寝,与鸡俱兴”是孙长福按照黄帝内经对母亲“严格”保养的条目之一。一张软绵绵的干净毛巾围挂在胸前,儿子温水湿润的双手轻轻拭在孙妈妈的脸上,这一幕,被外人看来反哺情深,但对孙家而言,这只是司空见惯的普通场景,因为只要孙妈妈在孙长福和妻子的家中,善待老人,伺候父母,便是跟洗自己的脸擦自己的手一般,应该应分,格外寻常。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2
尹晋芳,12岁。启明实验学校六年级(6)班学生,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学校广播站站长。她是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爱科学,勇于创新,乐于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进取,力求全面发展。多年来,各方面表现一直很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尹晋芳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尹晋芳同学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学校,她对待同学,总爱伸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
学习上,六(6)班里有一个与她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她知道后总是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班级里有几名后进生,他们总是学习上不去,作为学习委员她总是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于是主动请求老师让自己用课余时间为这几位后进生补习功课。这几名后进生在她的帮助下,成绩全都赶了上来。
生活中,她一样不忘时时刻刻助人为乐。尹晋芳同学在学校是寄宿生,学校共两百多名寄宿生,其中一二年级学生也占了不少。寄宿生同学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来学校寄宿,时不时就会碰到困难,只要他们一碰到困难同学就会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低年级的同学蒸饭,取饭有困难了,尹晋芳同学二话不说就帮忙蒸饭、拿饭。碰上大热天,饭很热,一连帮忙十几个小同学拿好饭要来回跑几趟,既费时又把自己热成了一个汗人。可是尹晋芳同学从不喊苦不喊累,不怕自己迟吃饭,几年如一日,从没间断过帮忙同学拿饭。还有不少同学,在生活中经常会丢失了钱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尹晋芳同学知道了,也会无私的拿出了自己的钱财物品来帮助别的同学。要是碰上有同学生病了,董龙敏同学并立马前去嘘寒问暖,为生病的同学打开水,陪他们去卫生院看病,并亲自为他们倒好开水吃药。如果生病同学请假回家了,她还会等他们回来后,主动为她们补功课。夜里,宿舍的几位小同学经常会哭闹,尹晋芳同学并会用好话劝慰她们,细心照顾她们。半夜陪她们上卫生间,给她们盖被子,有时还会为她们洗衣物。尹晋芳同学在宿舍里的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
慢慢在全体寄宿生中传开了,同学们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外号,亲切的称赞她为“尹妈妈”。
不仅是如此,“尹妈妈”在无论在何时都不忘助人为乐。有一个星期天,尹晋芳从家乘车来学校,在大街下车后往学校走的路上,路中间的一个钱包把她吸引住了。她捡起来一看,里面除了一些证件外,现金就有好几百。怎么办?她左右一看,没一个人影,她完全可以把钱包藏起来就走,或是先带回学校上交给老师,就凭这几百元,学校肯定是会表扬她的。可是她没这样做,她想,主人丢了钱包一定很着急回来找,所以她就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出现。等了很久后,主人依然没出现。她就打开钱包看看能否从里面找到主人的相关资料或联系方式。正巧,里面有身份证,还有一张名片。身份证和名片上的姓名正好是同一个人,尹晋芳同学就找到一个有公用电话的地方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半小时候,主人出现了,当钱包主人问她叫什么名字时,她说她叫少先队员,这是她该做的!主人拿了一百元人民币奖励她,她也拒绝了,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主人追上来要送她回学校,她也不肯!主人无奈,只好在事后向学校反映了此事,学校几经调查,才知道这件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事情又是“尹妈妈”所为。
如今“尹妈妈”助人为乐的事迹早已传遍整个学校。“尹妈妈”也为此获得了许多人的'赞赏与诸多的殊荣。县里的“三好学生”名单中有她,学校的优干名单也有她;学校的十佳少年中有她,学校的八德之星也有她;学校剑桥英语之星有她,县校习作、书法、绘画、演讲一等奖都有她。
“尹妈妈”!你真是好样的!愿你那颗善良的心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的火光,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为自己添光彩!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3
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一样的”,我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谐、和睦、和美。虽然我们家在一个三世同堂、有着传统意识的家庭,但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下,我们拥有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总结起来,我们就是做到了夫妻恩爱、关怀子女、孝敬老人这几点。
我和我丈夫相识时,他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好,公公去世的早,抛下两个未成家的儿子,婆婆没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难,婆婆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我俩租了间房子过上了简朴的日子,同时还要还结婚时欠下的债。后来丈夫单位分了一套一户两室的楼房,丈夫有心把婆婆接过来住,我心里不是很高兴,因为当时虽说是单位的房子,但也要拿出一万多元钱。每月工资不到200元,一分存款也没有的情况下,想要拿出这笔钱也相当吃力,我俩东挪西凑,勉强凑上这笔钱。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也想过一下俩人世界,另外还要还债,加上我本人身体不算好,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每天活动量稍大一点,腿就疼痛难忍,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年轻时的我凡事争强、不甘落后,在学校任两个班外语课,同时还兼班主任工作,常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种种原因,我当时非常不情愿把婆婆接过来。
失去老伴后的婆婆感到很孤单,每每去婆婆家,都感到一种心酸涌上心头,回家后与丈夫商量还是把婆婆接了过来。年轻人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多有不便,尤其是婆婆年纪大,性格极有个性,说话有时尖酸刻薄,很爱钻牛角尖,似乎少了一些农村老人的厚道、质朴,所以相处起来很不舒服。加之我身怀六甲、婆婆吸烟常常熏得我呕吐,生活中的琐事,由于观念上的差别,常常弄得我很烦心。例如:看上我的某样东西,会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收起来,等到问道她时却一口否定,越是在上班着急时找不到东西越生气,时间长了我也就习惯了,换一种心态就不生气了。老人年纪大免不了头疼脑热,磕磕碰碰,每遇到这时候,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为她买好药,关心照顾好她,久而久之我与婆婆相处的非常融洽,婆婆常念在嘴边的一句好便是:“我儿媳妇比我这儿子对我还要好”。
光是照顾老人也就罢了,更烦心的是丈夫兄弟姐妹多,谁家遇到点麻烦事都来找婆婆,本来自己照顾自己就很吃力,哪有精力再去管其它事,于是负担就落在我和丈夫身上,比如:“东家长、西家短”。三姐精神病,我们需帮助送医院治疗,并定期去看望,并尽可能地抽空帮助管理孩子;大姐受儿媳妇气了,我们也得到农村去帮助调和;三哥没工作夫妻吵架了,没人管孩子我们还得把孩子接来照顾;大哥、二哥住得较远,所以这些事自然也就远离了他们。但我们天长日久的言行,他们是看在眼里的,逢年过节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由衷的对我俩表示感谢,对于他们的理解,我会得到些许安慰,难能可贵的是:在我的付出和感召下,婆婆深深地体谅了我的用心,主动帮助我尽其所能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衣服、煮点饭等等。
我们孝敬老人的行为在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中受到好评,我们感到无怨无悔。
时光如梭,如今,我已步入中年,中年人是负担最重的`,上有老下有小,哪头也忽略不了。孩子渐渐长大了,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女儿能够健康成长,我们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在孝敬父母方面,为女儿做出榜样。在学习上,我们时时勉励她勤奋刻苦,常常陪读到深夜,成绩不好时,给以安慰,培养自信心,在我们的感染下,女儿心疼父母,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
丈夫为了减轻我的负担,主动承担家里的大事小事,我们在事业和学习上互相勉励和支持,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认真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生活中精心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曾多次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先进教师”等殊荣,丈夫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女儿品学兼优,老人身体健康。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家庭不和睦,那么,这个国家自然地说不上安定团结、兴国安邦,所以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积极努力,为争创幸福文明的家庭而努力。“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总结出一条经验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这样的家庭,使得我们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4
崔艳祥,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自幼家境贫寒的崔艳祥,15岁便开始挑起家庭重担,婚后的十几年来更是历尽了无数磨难,无数苦难,但他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用顽强的毅力勇敢地承担起照顾两家老人的责任。同时不忘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一、孝老爱亲,孝爱中彰显人格魅力。
1983年8月,崔艳祥带着对人生的憧憬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他结束了单身汉的生活承担起了又一个家庭的重任。崔艳祥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尽心,他还经常关心照顾岳父岳母。遇到老人那边有事情,他经常是忙完这边的家,立即赶往那边的家。由于当时他的内弟还小,干不动重活,他就利用上下班的业余时间帮助岳父家干活,有时连口饭都吃不上,又赶着去上班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崔艳祥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在单位忙忙碌碌的崔艳祥始终放心不下重病在身的父亲、同时也非常挂念一直有病的岳父,在崔艳祥看来,作为儿女,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去孝敬他们,逢年过节、他一有空就把老人接到自己的家里来,做一桌好菜让老人们品尝,陪老人唠唠嗑,让老人们愉乐心情。生活中随时留意老人的需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老人家里缺东少西了,他总是主动地买来送去,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从不让老人着急。有一年岳父有病了,当时岳母要照顾尚小的弟、妹、脱不开身,崔艳祥在医院陪护了一个月,每天是端屎端尿不厌其烦,遇到做检查还要背着岳父楼上楼下的跑,一个月下来他廋了许多,同病室的人都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到后来才知道他是老人的女婿,岳父岳母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逢人就说:“我这个女婿顶整个儿啊”。岳父去世了,岳母由于过度的思念和劳累,在疾病缠身的同时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儿女照顾。崔艳祥在自己也不宽裕的情况下主动地把岳母接到自己的家来赡养。由于痴呆症,岳母的行为和正常人不一样,总是半夜起来来回走动并自言自语,时间长了没有人和她说话,她就想方设法不让别人睡觉,崔艳祥总是半夜起来耐心地陪老人唠嗑,给老人以精神上的安慰。由于痴呆、记忆力减退,不知温饱,给多少吃多少,有时造成了肠胃不好,经常把大便便在自己的被褥上,有时还把大便涂抹在墙上和地上。每当这种情况作为女儿的妻子都感到非常过意不去,可他总是宽慰妻子说:“谁都有老的时候。”然后帮助妻子给老人换好衣服和被褥,把屋子收拾干净,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崔艳祥生活中的一个内容了。老人的腿脚不好崔艳祥给老人自制了坐便,方便了老人的大小便。有时间的时候还要扶老人到外面去晒太阳。由于老人的胃口不好每天还要给老人单做。由于他的精心照料岳母的病情已有缓解。
2008年春节,崔艳祥的母亲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他又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来赡养,仅是45平方米的房子炕头住着岳母炕稍住着母亲,一家四口人两老两少,邻里戏称他家是老年专业户,由于崔艳祥的母亲不太了解亲家的病情,很多时候十分不理解,还吵着去养老院,最后决定夏天去养老院到了冬天来家里,这样一来崔艳祥又得花上一笔不小的费用来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和乐趣。崔艳祥常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老人能养我们小,我们就应该养老人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的生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崔艳祥的一举一动周围的邻里看在眼里,深受感动,没有不称攒的。
二、爱撒社会,奉献中书写人生。
历尽苦难的崔艳祥,在孝老爱亲的同时,一直坚守着“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人生信条。
在生活上,崔艳祥不仅孝顺老人、敬妻爱子,关爱弟妹、团结邻里、还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谁家的老人有什么困难,他都尽力帮助。有一次邻居的王大妈突然心脏病犯了,大妈的子女都不在附近来不及送大妈去医院,是崔艳祥叫救护车把老人送去医院,大妈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大妈就没命了。崔艳祥还经常帮助街坊邻居的孤寡老人买煤、做清洁、送衣物。赢得街坊邻居的好评。在子女教育上,崔艳祥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并且辅导作业,一直到孩子毕业找到工作。受到子女的敬重。
在工作上,崔艳祥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积极肯干、吃苦耐劳、敬业奉献、一丝不苟。特别是在担任修车工期间,一直积极为单位献计献策。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他琢么出了小齿轮的改造技术,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受到了领导的夸奖同志的好评。无私捐助,奉献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崔艳祥在自己都不宽裕的条件下,在北山广场上主动捐出100元救助灾区,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斗转星移,崔艳祥坚持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疾病的岳母,细心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弟妹,还积极关心帮助邻居,做好本职工作,为本单位献计献策,他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5
昌图小镇,临水而居,有良民数万,民风朴实的县城里,有一位土生土长忠厚老实的本分人,出生在昌图县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家中有子二人,其中一位,便是我们的主人公孙长福。
在孙长福的成长过程中,孝敬父母是他恪守的原则,青年时代的他从未对父母说一个不字,言必行,行必果,是他的做事纲领,也成为立人的根本,婚后的他更是迅速成熟,成为一个敢于担当责任,为亲人为家庭顶天立地的真男人。1999年,为给已到学龄的儿子一个相对较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孙长福同妻子从闭塞的乡村来到热闹的小镇,妻子与亲戚合作一家饭馆,他则蹬起了人力车。
初到小城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一颗对家庭充满责任的心和一身使不完的劲儿。健硕高大浓眉大眼的孙长福很有人缘,和气友善,待人诚恳,几年下来,小两口和和气气认认真真过日子,很快有了改头换面的成本,置房买车,从蹬板车到开出租,他实现了人生奋斗的第一个飞跃,也因为头脑聪慧,身手灵活,做事认真,俨然已成了行业里的“香饽饽”,走南闯北朋友很多。侨居新家的第一个年节里,孙长福和妻子促膝长谈,说出了自己多年以来的想法,入城劳碌这几年,一直都是不停的往老家跑,看父母,只觉得父母日渐苍老,心里那个赤诚的愿望便发狠的急迫,很想将父母接到身边来享几天清福。这一观点与温婉贤良妻子一拍即合,二人当下去老家动员父母来城里小住。
然而对老人而言,“清福”却不见得是一件享福的营生。初来长福家中,小楼窗明几净,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每天吃着儿媳的专业烹饪手艺,从窗口看着儿子的出租车出入往来,二老心里确实说不出的乐呵,挂在嘴边的就是出息了呀出息了呀。父母刚来的那几天,孙长福高兴得连车也不跑几趟,天天在家听任父母调度,巴不得能让年迈的父母将他到过的地方都看个遍。可是城市再好,二老棘手问题也还是存在——老人用不惯抽水马桶,甚至解手之后的粪便都被水冲到地面上来,到底是长辈,哪怕在自己儿子家中,也觉得羞赧抱歉,可又确实怎么教都无济于事,见妻子二话不说就打扫卫生,孙长福也为之动容,此后只要父母说要方便,他便开车把老人拉到附近的山上——那儿有一处简单的茅房,和乡村里用的一样。可对老人而言上下都十分吃力,孙长福便来回背送,小心翼翼不敢一丝懈怠。解手的问题解决了,孙长福便时常带着老人去澡堂洗澡,其实我们都知道,给老人洗澡是非常累人累心的事,脚下地滑,体力不支,都让人提心吊胆,可孙长福却不怕困难,隔天就带父亲去澡堂,温润筋骨,泡祛疲乏,哪有不舒服的道理,只是老人的'看不下去儿子累得汗水交织,心里实在不落忍,跟老伴商量后,便执意要回家。
任孙长福和妻子怎么挽留,二老还是去意已决,其实这在农村早不是什么奇闻,人总是念旧的,习惯了乡土气息和民房土炕,楼宇闹市便是再繁华,却不是心安的居所,老人念着儿子扎根在城市,就是来看看过得好不好,看到这一眼,便要踏踏实实美美滋滋回去了。无奈之下,孙长福将老人送回了老家,好在相距不远,他又像过去一样,时常带着妻儿往来奔波,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要跑下线去带回给老人。
20xx年,孙长福的父母家中意外失火,房屋瓦砾烧得片甲不留,孙长福闻讯火速冲到事发现场,与哥哥嫂子一起力挽狂澜。但无奈事故之后,家什尽毁,最让孙长福心痛的是母亲严重烧伤,父亲老泪纵横。当天,孙长福就将两位老人接至昌图自己家中,母亲住不惯医院环境,孙长福便自己动手为母亲换药。他从医院买来工具和药水,坐在母亲床头轻揭纱布,母亲的脸上皮肉粘连,伤口化脓结痂,看的他眼里一阵模糊,私下忍住好一会儿,才又轻轻动手继续,生怕掀痛了母亲。药水一滴到脸上,老人便呻吟不止,孙长福心如刀绞,但仍坚持每天由他亲自换药,伺候左右。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母亲烧伤皮肉,孙长福也硬是让二老在自己家中休养了一百天,这期间,妻子换着花样的做着营养大餐,孙长福照顾母亲床前屎尿任劳任怨,等到伤口愈合如初的时候,二老的体重都长了不少,红光满面,精神格外饱满。当孙长福开着小车将父母送回老家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新屋新瓦,哥哥嫂子待在门口,远远就笑脸相迎,原来在二老养病期间,孙长福与哥哥一道重建了灾后家院,修葺一新之后的小院赏心悦目,宛若新生。
两位老人只觉得做了一回梦,噩梦之后美梦连连,与其说他们喜悦的眼泪是相信亲眼所见,不如说儿子的孝举换来了母子情深的感慰。但对孙长福而言,在变故面前,做儿子的就该挺身而出,用他自己的话讲,百善孝为先,何足挂齿谈,这都是应该的,是他与人为善最基本的层面,是他立足社会最根本的基础,他信奉行孝,也乐于与孝顺父母的人交往,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如何爱妻爱子,爱国爱家呢。孙长福相信的,是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们对父母的爱,就该像当年父母养育自己的爱一样,源源不断,用之不竭。
时光荏苒,在昌图这个安详的小镇里,日子一天天的过着,有人殚精竭虑,有人苦尽甘来,还有人,像孙长福一样,仍然和生命中的许多天一样,开着自己的出租车,滴滴滴的开在风和日丽的大道上,他急着去看自己的爸妈,这一次他带来了崭新的轮椅,心想着能在逐日和煦微风的傍晚时分,推着自己的老爸老妈,走走小路,看看夕阳。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6
当今这个社会,“名字”是数不胜数!有:姓名、歌名、网名等等,甚至汽车、蛋糕都有名字。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每个名字或许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是名字也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而这篇文章就深刻地反映出了这种现象……
故事发生在一个见多识广的小姑娘身上,这个小姑娘只有五六岁,无论是多么冷门的明星她都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而且是百说百中。“我”是来找一位叫刘德明的老师傅,于是“我”就问她:“你知不知道一位叫刘德明的老爷爷呢?”这个小姑娘一开始还是自信满满,听到这个名字后,顿时就慌了:“我,我不知道,他又不是个明星!”“我”只好来问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她听到这个名字后,有说不出的熟悉感。拍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笑出声来:“对了,我家孩子的`爷爷就是刘德明啊!”旁边的人都笑了,而“我”却笑不出来……
在现代能吸引我们眼球的东西有很多,歌星、演员、电视剧等等,但是往往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却把它抛之脑后,甚至忽略掉。文中的这个小姑娘能记住那么多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明星的名字,却记不住自己爷爷的名字,这就说明这个小女孩并没有一种“尊老”的高贵品质!
中国传统的品质就是尊老爱幼,老师问:美好的品质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总能很快的回答出来是尊老爱幼,但这只是口说无凭,真正做到的又会有几个人呢?这就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一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一起来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爱护幼儿,保护幼儿,一起做到——尊老爱幼吧!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7
程立:男,现年40岁,家住长竹园乡汪冲村石桥组,现任汪冲村党支部书记。上有70多岁的父母,弟兄四人,排行老二,大哥及弟弟都在外面上班,赡养老人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他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祖国到处呈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我村涌现出了许多孝敬老人,关心下一代的五好家庭,其中程立就是尊老爱幼的模范也是我们方圆数里人人皆知的大孝子,他一家三世同堂,是汪冲村十星之家。
程立今年40岁,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较多,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一个个拉扯长大,成家立业。他是兄弟中的老二,仍和父母亲在一起生活。每逢年过节,一大家二十多口人团聚在一起,真让人羡慕。子孝妻贤,儿孙绕膝,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红光满面,享受天伦之乐。
程立是我们村的一位淳朴憨厚之人,从小随父上山打柴,陪母昼耕夜纺,受大人的熏陶,深知知恩图报之理。几年前其母亲得了肝癌从开始检查到化疗放疗每一次都是他亲自领着母亲到外地大医院就诊,住院陪护,他便搬进了老人的房间,接屎倒尿,伺候用餐,就这样一日三餐从未间断。老母亲看到儿子每天都下地干活做庄稼,定时还要回来照顾他母亲,村里还有很工作要做,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找茬发牢骚,不让照顾自己,说:“不如我死了算了。”殊不知是疼爱儿子。就这样他仍不离不弃坚持照顾母亲一日三餐和起居,也对在外工作的兄弟无一句怨言,而且还写信、打电话让弟兄们安心工作,老母亲有我,你们放心。在他的精心护理下,老母亲度过了危险期。
前年老父亲因高血压住院需要护理,他又住进了老父的房间,陪伴父亲。听医生讲,老父亲病怕烟,他首先戒掉了吸烟。并在父母的住室安上空调,夏天解决了高温,冬天解决了寒冷。老人怕花钱不敢使用空调,他就三番五次的向他们解释,没事这是节能空调,要不了多少电费,解决了老人过冬问题,老人病情得到了缓解。
在他的带动下,媳妇,儿女争先给老人做喜欢吃的可口饭菜,争着给老人洗衣端水,老人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日子过的很开心。
现在老年病变的多样,老人又眩晕不能下床走路,他又白天扶老人出来晒太阳,吸新鲜空气,晚上陪老人看电视,拉家常、聊天,老人逢人就说“要不是我二儿子,早就没我了。”
点滴勾勒尊老心,倾注尽现敬老情
他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儿子,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子;他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他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他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搭建心灵的桥梁,与老人沟通共鸣,做老人的精神支柱。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他和老人心灵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作为一名儿子,他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顾着父母。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他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开心果”。一次,母亲去集市的时候丢了200元钱,因为此事上了好几天火,当他得知这件事后,就来到母亲身边,为母亲送去200元钱,并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慢慢的,母亲解开了心结,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欢愉。每当老人想做什么事情时,他都会首先去支持、去鼓励。母亲身体不太好,经常陪老人散步,增强了老人自信心,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竭尽所能,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安享晚年。物质上的照顾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换来的却是无法用金钱和言语比拟的,那就是一种理解、信赖、认同和赞许。
作为一名村干部,他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这样,他依然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每隔几天,他都会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的生日,他可以讲是熟记于心,每到这时,他都会精心为老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逢年过节,他都会准备一些好吃的,组织全家人与老人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
关注老人生活,细心呵护,雪中送炭,难处见真情。
生活本来就是由点滴累积而成,密应对点滴的人才真正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全情投入的人,程立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为老人送上百倍关怀。
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他都会尽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当老人有些头痛感冒时,他总能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他就时常嘱咐老人要早睡,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有助睡眠休息的健康枕;为治疗老人的风湿病,她经常陪老人去进行中医按摩,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按摩棒;每当老人外出时,他都会嘱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并为老人配了手机,以备不时之需。
沟通协调,排忧解虑,做家庭和睦的调味剂。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而他应对这些烦恼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为他有一颗真挚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
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会发火,每到这时,他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他就细心的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有时她的看法会和老人发生分岐,每到这时,他都会坐下来和老人商量,征求老人的意见,并将老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让老人开心满意。
有时候老人会和晚辈因为看法上不同,发生一些不快,而此时,他又成为了“和事佬”,周旋于两者之间,尽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误会、化解矛盾,使家人重归于好,使老人尽享天伦。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尽管家庭的困难、挫折很多,但并没有压倒他,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她们夫妻间常常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共度难关。平时教育孩子方面他们讲的最多的话题也是“尊老爱幼”,让孩子懂规矩,有礼貌,所以他的孩子也是一位很讨人喜欢的“甜嘴巴”。
就是这样,他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8
自古以来,古人就对家风家训极其重视。据记载,司马懿的父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家中,几个儿子已经成年,但只要父亲不召唤他们,儿子们便不敢随意去见父亲;见面时,如果没有允许他们入座,便不敢坐下;父亲不向儿子们提问,他们也不能随便说话。父子之间完全按照礼仪相处,秩序井然。这就是家风的影响力。
黄香尊老爱幼的故事家喻户晓。黄香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拿着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暖被窝,然后才回到自己的被窝。黄香的尊老爱幼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古人能如此,现代社会的我们又怎不能呢?我亲爱的奶奶年过六旬,可她依然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坐公交车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这是基本的礼貌。敢问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头发花白的奶奶上车应该是年轻人让座给奶奶,可是却没有。相反,奶奶有时候看到比她大的老太太老爷爷跌跌撞撞,行走不便的时候,她还会主动扶他们过来坐。这一刻让我们有多么得羞愧、无地自容啊!
奶奶不仅主动让座,她还会关心老人。我们住在农村,村上老人很多。我们家旁边就有一位老奶奶,她一个人生活,子女都忙着上班,难得有时间回来看望一下。我奶奶就会经常去陪她聊天解闷,有的时候家里做了好吃的馄饨、粽子都会送去给老奶奶一起分享。田里种得菜也会拣好了给她。
我的奶奶真是一位热心的好奶奶!我爱她,我也要像她一样尊老爱幼、正直善良。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9
xxx是一位幼儿教师幼师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甘心境愿扎根山区的保教工作,默默将青春和热血都无私奉献在合溪这块红色教育热土上。
她仅仅是一名幼儿代课教师,待遇不高,体制就是一名合同工,如果用天枰衡量“付出”和“取得”的话,那天枰的砝码将向“付出”方大大倾斜。她的家中轮椅上坐着两位需要她亲力亲为照顾的最亲的人,家庭的开支基本上就靠她代课微薄的收入艰难支撑着这个经受过无数苦难的家艰难的运转,但她始终没有怨言,没有抱怨,从来没有向谁伸手索取过什么,也从来没有觉得得到的少而又少而想放弃幼教事业,我们都能深深体谅她内心的苦痛和无奈,但生活的遭遇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微笑总是挂在她的脸上。
她有许多许多的牵挂,牵挂学校,牵挂班级,牵挂孩子们,更牵挂那两个轮椅上的亲人和那正努力读书的儿子,感情的砝码没有失去平衡,谁都是她永远的牵挂!
她真不愧是师德上的标兵,业务上的范本,育人上的良师,更是两个轮椅的守护神!
一、师德上,她是标兵
陈洪琼教师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工作上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处处以大姐姐的身份严格要求自我带好头,率先垂范,是我校师德上的模范,为人师表的标兵。生活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微笑总是放在她的脸上,姐妹们真诚的叫她“姐”,家长们评价她具有超强的亲和力,说她很有职责心。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她把家长们的利益、需要都放在了首位。
二、业务上,她是范本
陈洪琼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的理论素养,坚持不懈地吸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她还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让读书、思考成为她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她是幼教专业毕业,幼教工作是她的本行,她将自我的所学理论知识全部运用于保育教育实践中,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提高,在保育教育工作上构成了自我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她进取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中去,主动承担示范课和研究课,常常深入课堂听年轻教师的课堂,并进行实际指导。在业务上,确实是我们幼儿园的范本,学科上的带头人,保教工作中的'骨干。
三、育人上,她是良师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是幼教工作的真谛,时时激励激烈着她。爱,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必须经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去实现;爱,必须经过无私的钻研与奉献来诠释。陈洪琼教师时刻都在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真心疼爱。
她是这样做的。每一天,播下一颗爱的种子,用职责和爱心编织着这只绿色的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的梦幻;用心探索那一双双闪亮眼睛里的奥秘,用尊重拨动孩子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与尊重的种子在幼儿园生根、发芽。
已记不清是在家中还是在上班的路上,多少次弯腰捡起废旧泡沫、牛奶盒还有矿泉水瓶,这些材料制作的区域角、活动区让孩子们在游戏场上流连忘返,她觉得耕耘有了收获。
她常对我们说,爱幼教这一行,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愿用自我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所热爱的幼教事业中,让爱在平凡中闪光,让无私的师爱走进千家万户。望着孩子们甜美可爱的小脸,一切的烦闷与忧愁刹那间消退,生活的展望便在眼前飞扬,使她的心田温馨无比。
爱的教育在她的心中,在她的手下悄悄实施,真是润物细无声啊!她真不愧是幼儿启蒙教育的良师!
四、家庭中,她是守护神
家中有长期瘫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还有长期瘫坐在轮椅以轮椅代步的丈夫,还有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儿子,加上她,就组成了这样一个残缺心酸的四口之家。
她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1994年和本镇的王永会结婚后,丈夫就开始摆摊设点做生意,凭着他的物理知识开始电器维修,那时的家庭收入还算能够,在当地都算得上较富裕的家庭了!哪曾想,就在丈夫生意正在开始红火之时,也就是20xx年2月的一天,丈夫在送货途中遭遇车祸。车祸发生时,天近黄昏,只见丈夫满身鲜血,昏迷不醒,急忙找车送往南川区人民医院救治,由于路途遥远等到达医院时,丈夫失血过多,已不醒人事,经过大夫检查后说期望渺茫,提议她放弃医治,但她还是一向坚持要求立即输血挽救。最终,丈夫得救了,在医院住院一个多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亲朋好友和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忙和支持,才勉强度过了这个难关。因为车祸伤及丈夫5-6胸椎,致其胸部以下全部瘫痪,至今只能瘫坐于轮椅上,长期以轮椅代步。
丈夫手术出院回家后,也只能整日瘫睡在床上,那时孩子也还小,她全无暇顾及,因为家里的生计要靠她每月几百元的代课工资来维持,丈夫和孩子也只能由年老体衰的父母照看,于是她又带着泪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学校幼儿园上课。她常对人提起:“说真的,我真不想放弃这份工作,因为我太喜欢这份事业了!”就这样,她白天认真上课,专心照顾好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们,放学后匆匆的回到家里又悉心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的学业。谁都不明白,像丈夫这种瘫痪的病人,平常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要靠人照料。丈夫刚病倒的时候,体弱多病,只能瘫睡在床,每顿饭都是她一口一口的喂,平时的大小便都是她一次一次的用盆接住。由于下肢瘫痪失去了知觉,避免生褥疮,她不得不每晚都必须帮他翻几次身,每晚都得给他按摩。白天还好些,到了晚上她时常是在梦中被他的痛苦的呻吟声惊醒,帮忙其翻翻身,揉揉身子,以减轻他的痛苦。
真是祸不单行啊!20xx年底,她的父亲又因突发脑血栓经抢救无效匆匆的离开了人世,家里的照看重任就落在了70多岁的老母亲身上,20xx年10月,那已经年老的母亲又因脑血栓疾病又瘫痪在床。父亲的匆匆离世,母亲的突然瘫倒,坚强的她精神几近崩溃,几乎绝望!家境,徒有四壁,她又再次找到亲戚朋友,向他们求援,在他们的支持下,花费了近两万元医药费,才保住了母亲的性命,但因年岁太高,没能痊愈,不能说话,四肢不能活动,智力接近小孩的水平,生活起居完全不能自理,只能瘫坐在轮椅上,每顿吃饭都靠她一口一口的喂下,睡觉、上厕所都是她背进背出。
从此,她就肩负起照顾两个瘫痪亲人的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他们离不开她,她也不能离开他们,她真正成为了两个轮椅的“守护神”。
在残酷现实面前,她确实身累心也累,但别无选择,只能微笑应对现实!
她每一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生好火后,把他们一个一个的扶起床,穿好衣服,把轮椅推到火炉边,准备早餐,吃完饭后,做好家里的卫生,急匆匆的去上班。
她每一天都会按时到校上课,微笑应对工作,微笑应对每一位学生,从不因家庭的苦恼而懈怠工作。
放学后,又匆匆回到家,悉心照顾她的两位亲人,给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给他们换洗衣物,给他们端水喂药,给他们洗脸洗脚,扶他们睡觉,扶他们起床天晴了,抽空轮流推着他们到外边去透透风,晒晒阳光;降温了,又及时生火为他们取暖。
丈夫睡在二楼,母亲睡在一楼,要是遇到气候变化,一旦都感冒病了,一个晚上要照顾好两个病人,忙上又忙下,整夜就没有安稳地睡过觉。
就这样,整整六年服侍两个瘫痪亲人,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白天,她在家庭学校之间不停的忙,夜晚,她在丈夫母亲左右累,没有节假日,不能走亲访友,却从不抱怨,从不想放弃,实在累了,一个人背着他们悄悄落泪,时刻在他们面前坚持微笑,她仅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家人平安幸福!
苦日子熬到了此刻,她说,其实,最愧疚的是她的儿子,给他的关心和关爱太少了。他刚进入初中时学业成绩下滑,她也明白孩子正处于关键时期,明白此时教育的重要性,周末孩子回家,她苦口婆心的加以劝导,补习功课,联系家庭实际情景给以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还好,值得庆幸的是,此刻儿子已上高中,能自觉努力学习,表现较为优秀。
丈夫的病情也有所好转,大家心境好多了,于是在她的进取支持和鼓励下,丈夫又在镇上摆起了小家电维修店,她每一天把他送到店里,放学又去接他回家,又有微薄的收入进账,生活又有了转机。此刻政策好了,她们一家三口吃上了低保。
家庭的不幸,生活的艰辛,她不气馁,不放弃,微笑应对现实,严酷的家庭境况练就了她的坚强的性格和执着的追求。她此刻还挤出时间来进行学历提高,以期早日拿到教师资格证,期盼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幼儿教师!
她是山间静静开放的一朵幽兰,她是寒冬傲雪的一支腊梅,没有傲人的身姿,没有绚丽的光环,默默开放,默默奉献,没有惊天动地的功劳,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开放在山间,生命之花就灿烂在山野。
心灵美,行为美是我们对她基本的评价,她的相貌不是最美,但在我们的心中,她是最美丽的!
【尊老爱幼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劳模事迹材料12-26
班组事迹材料11-25
关于事迹材料11-28
工会事迹材料07-06
消防事迹材料10-18
嘉奖事迹材料02-23
劳动事迹材料02-09
林冲的事迹材料11-08
班级事迹材料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