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控季度分析总结范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质控季度分析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护理质控季度分析总结范文1
1.1忽视专科质量控制
护士对质量控制的了解不全面,对基础质量控制比较重视,但是就心内科本身的情况来看,没有正视其特殊性,对心内科护理中的具体问题未展开深入分析,导致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漏洞较多。
1.2目标不明确
医院对护理质量的重视度较高的,但是在具体的科室控制中护士并没有深入了解护理质量控制的意义。就心内科护理而言,部分护士的质量意识不强,在质控中抱着敷衍的态度,质量控制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自然达不到较好的效果。
1.3质控不真实、不到位
心内科护理中护士要注意的方面较多,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也较多,护士的任务较重,在此种情况下,护士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不真实的质控行为,各种质控表格往往是后期补写,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护理情况,给护理质控提供虚假信息。
2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护理质量关系到患者康复,加强护理质量控制能有效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效果。护理质量控制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要倡导人人参与,需要不断规范护理质控流程。我院心内科针对当前护理情况建立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2.1建立心内科质控机构
在心内科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然后对心内科护士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每个护士的`资历、特点以及能力安排质控内容,对每个人的质控项目进行明确
2.2明确质控目标
心内科护理质控目标是要对护理中的质量缺陷及时发现,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从而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2.3确定质控内容
心内科根据当前护理情况,将质控内容确定为如下三项:基础质量控制、专科护理质量控制以及服务对象满意质量控制。基础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一级护理质量、三测单和医嘱单质量、基础护理操作质量、药瓶管理质量、急救物品管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标识管理质量、院内感染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仪器管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遵医嘱处理质量、主班工作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护理记录质量、给药及观察质量等。服务对象满意质量控制主要内容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
2.4编制护理质控工作书
按照质控内容的不同,确定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质量控制标准的检查方法,让每一个接受此项护理的护士能通过看质控工作书就能掌握方法,较容易进行任何质控项目。下面是我院心内科质控中仪器管理质控工作书
2.5制定护理质量检查记录表质控工作书能够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据,但是要进行有效的检查就必须依靠检查记录表。护理质量检查记录表中要根据质控管理项目将结构内容列出来,尤其要确定质控的关键点,然后结合我院护士管理手册中的护理标准分值,对护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检查人员要根据自己所管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检查时间,然后每月、每对质控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全科护士就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
2.6质量缺陷汇总
在护理质控中有了质控工作书可以尽快投入到工作中,有了检查记录表能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发掘,但是如何寻找检查出错的原因,进行怎样的处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院心内科制定了质量缺陷汇总表。列出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详细情况见表2。
2.7汇总公示
担任不同项目的检查人员将检查结果进行,每周在全科进行汇总,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讨论改进措施。同时在全科室中就检查结果进行公示,辅以明确的奖罚制度,不仅能准确反映质控过程中不同项目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的上进心,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努力、认真、细心,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出现。
3结果
我院心内科建立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经过2年的运作,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护理失误也明显减少。系统化的质控体系还有效促进了护理人员工作技能的提高,心内科的整体护理水平显著提高。就我院心内科20xx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20xx年第一季度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是86.7%,到第四季度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7%。护理质量检查扣分来看,在第一季度心内科护理质量检查扣分为38分,到第四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扣分降到了6分。
4结语
护理质控季度分析总结范文2
一、前言
伴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事故屡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点的控制,未执行设计规范,违反施工操作规程等造成的。论文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和处理措施以及特殊季节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两方面来研究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
1、原材料质量差
由于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使用数量庞大,施工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存在检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取样代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依靠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进行判断,因而出现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砂、石的含水率、杂质及不合理级配等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指标更难以控制。
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
虽然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有些搅拌站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采用低配比,造成混凝土配置强度过低;混凝土搅拌站在雨季不及时扣除砂石中的水分,或使用的粗骨料强度指标不合格,或者使用外加剂的方法不当;有些施工单位还在到场的商品混凝土中加水导致水灰比过大。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下降。
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错误行为
振捣过程中的漏振、过振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离析等现象;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强度低、抗裂性差;错误的浇筑顺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三、混凝土构件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一)蜂窝麻面
混凝土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混凝土表面有许多大小不一、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的小孔,这就是蜂窝。在某处,蜂窝聚集较多就形成麻面。虽然少量的蜂窝麻面对混凝土结构影响不大,但它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构件的观感,对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抗渗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产生原因
(1)模板处理不当。模板表面粗糙不平并粘有泥土、十混凝土等杂物;模板缝没有堵严;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用水量大,塌落度过大,模板为钢模或塑料板不吸收水分,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多气孔;拆模过早或拆模不当造成混凝土边角损坏或表面被粘坏。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用量不足,砂率过小,粗骨料级配合不合理;砂浆少,水灰比小,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
(3)浇筑时混凝土倾落高度过高,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粗骨料与砂浆离析、跑浆,砂浆没能有效填充粗骨料缝隙。
(4)振捣不密实、漏振或过振出现漏浆或离析泌水;振捣中产生气泡未及时有效排出。
(5)钢筋配筋率较高,粗骨料粒径太大或混凝土坍落度过不等影响混凝土振捣。
2、防治办法
(1)混凝土入仓前要认真检查已安装模板支撑的牢固性及相邻模板之间的缝隙是否堵好,检查模板是否清洗十净,脱模剂涂刷是否均匀。仓内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一般不宜少于250公斤/立方米;水灰比可控制在0.52~0.55,塌落度可控制1~-3公分。为减少用水量,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可适当掺加减水剂。混凝土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2或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粒径最大不能超过10公分。合理控制砂率,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不得低于2分钟,搅拌要均匀。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混凝土入仓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设置专人将靠近模板边的粗骨料摊到中间,以免形成蜂窝麻面。
(4)混凝土入仓后,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能超过作用半径的1. 5倍,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及对接螺杆等,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振捣时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冒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为宜。混凝土须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5)处理麻面时首先要将油脂脱模剂去除,用清水将麻面表面冲洗十净。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混凝土的一致,采用7:3的灰自水泥与细砂按照灰砂比为1:2~1:2.5进行调配砂浆。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内,即压即刮平。24小时后,再用细砂纸打磨,用水冲洗十净即可。
(二)混凝土裂缝
1、产生原因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在尚未受荷载作用时,混凝土硬化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形,形成竖直裂缝、水泥石裂缝、骨料裂缝等微细裂缝(宽度小于0.05mm)。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山于混凝土硬化凝固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作用,或不均匀收缩变形、沉降、干缩、温度变化、结构应力变化、结构约束变化时也会产生各种裂缝。当受压荷载在30%~70%极限强度时,裂缝逐渐开始扩展并增加;当荷载在70%~90%极限强度时,裂缝显著扩展并迅速增多,裂缝相互串联自至混凝土完全破坏。
2、防治办法
一般根据不同裂缝的成因类型和开缝宽度,采用涂抹法、贴补法、充填法、锚固法、灌浆法等进行防治。选用的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浆液、丙烯酸橡胶、聚氯乙烯胶泥、土工布、比水橡胶、紫铜片等。
(1)塑性收缩裂缝防治修补。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山于风吹晒水分迅速蒸发变十,体积缩小变形,产生不连续、多为对角线方向的较短裂缝。严重时也有可能互相连通,配有钢筋时裂缝方向会有改变。防比塑性裂缝一定要注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施工期的防风防晒,洒水养护,表面覆盖,掺加适量引气剂减少裂缝。其修补一般采用涂抹法,选用水泥浆、环氧浆液、丙烯酸橡胶、聚氯乙烯胶泥等材料涂抹封堵,处理死缝。
(2)混凝土浇筑完成数月后,体积收缩形成龟裂状的十缩裂缝。影响因素有:骨料颗粒收缩、含水量增加收缩、水泥浆缩水收缩、减水剂、缓凝剂、过量的引气剂、湿养龄期不够等等。防治时应注意预防和处理。防治温度裂缝,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3)超载或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混凝土裂缝一般发生在拉引力区,裂缝一般平自规则。缝宽小于允许开展宽度时,一般不处理,否则要进行加固补强处理。
四、特殊季节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在不同的季节施工,存在各种制约因素,为避免因季节的不利因素影响工程的质量,必须针对各季节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分别介绍冬季和夏季两个季节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冬季施工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许多工程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掌握冬季施工的方法,做好常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的质量,甚至工程结构的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在混凝土材料配比中增加以防冻剂为主的外加剂。与此同时,通常使用综合蓄热的施工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综合蓄热法是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热以及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再辅以化学外加剂或早强水泥等综合措施,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用保温材料加以覆盖。
尽可能把混凝土在浇筑时所包含的热量和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蓄积起来,以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使混凝土在达到抗冻强度以前始终保持正温。在低温季节,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否则,施工的模板一般在整个低温期间都不宜拆除。具体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要求,应满足温控防裂规定。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采取保护措施。
2、夏季施工
夏季是建筑施工的高峰季节,炎炎夏日,环境温度高,水的蒸发量大,对于新浇筑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干燥快、强度降低,并会产生许多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因此夏季混凝土的施工,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夏季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直接暴晒或受干热风影响,会使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内部水分上升量低于蒸发量,使面层急剧干燥,出现外硬内软现象,产生塑性裂缝。在浇筑时,应适当减少浇筑层厚度,从而减少内部温差。浇筑后立即用薄膜覆盖,以控制表面水分的蒸发。拆模后,在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的阶段,要每天对构件进行洒水养护,对于重要结构至少湿润养护28天。
五、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应针对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另外,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积累施工经验,对待建筑施工,毫不懈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护理质控季度分析总结】相关文章:
护理季度总结06-20
护理季度总结(通用)06-21
最新护理季度总结通用12-10
护理工作季度总结10-13
护理季度工作总结05-10
护理季度工作总结通用11-05
护理季度工作总结(合集)11-19
护理季度工作总结范文01-13
季度护理工作总结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