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11-11 12:37:43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班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1

  评论现在出现的“走班”“走课”现象

  其实“走班,走课”这两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早在我们初二升初三,高二升高三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我觉得走班走课这种现象对我们学生来说有利有弊。 分层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自主选择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分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分层教学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走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会,吃得了就行。一位教育界人士对于“走班”现象分析说,“走班”可能会提高升学质量,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是按照层次由高到低划分的班级,如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走班”是否真能如学校所愿让学生消除“快、慢”班的心理暗示,还需要探索。另外,“走班制”教学也极易演变为变相的“快、慢”班,这样教育的结果势必造成好班出大批尖子,而低层次的班级则成为差生聚集的场所。再者,“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同层次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他说,无论哪种形式的“走班”,在没有成熟的运行机制之前,都应该谨慎推行。

  我觉得大多数的方案不管有多好,总会出现很多的纰漏,比如我们把学习好和学习较差一点的分为A/B班。但是一个环境也是很重要,和一群尖子生一起学习,老师根据大家的学习能力当然教学质量也不一样,相对强度更高,当然面对考试抗压能力一定比学习较差的更得心应手一点。然后互相帮助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在成绩较差的B班,很可能会被环境所影响。其实现在的孩子都是自尊心比较强的,自然而然他会心里出现一种落差的心,很可能成绩较差的一个班级就会越来越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及生理方面。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要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学习动机,形成“德育靠自我塑造、智力靠自我开发、身心靠自我磨砺”的进取理念,培养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分层走班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虽没有在全国各中小学校广泛推行,但已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广东等地区率先进行了部分课程走班制教学的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实验结果表明,分层走班制是一种很有发展远景的教学模式。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2

  20xx年9月30日上午10:30,教学处组织高一数学、英语备课组老师在D405圆桌会议室就已实施一个月的20xx级高一分层走班教学工作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总结、研讨,并分享了老师们的实践经验。会议由教学处郭胜宏主任主持。王坚校助,学术委员会许强副主任,高一年级长钟蔚涛老师,教学处陈惜芝、何飞等人出席了会议。

  郭胜宏主任在会上系统地介绍了2015级高一数学、英语分层教学分班原则、各层级的教和学要求、考核评价方式、质量评估初步方案,并就不同层级学生流动管理机制作了说明。

  根据有关方案,高一年级数学、英语等分层教学学科期中阶段将实行统一考试(统一试题难度);期末阶段RS层单独考试,H层和S层将统一考试;原则上学生可以选择考试的难度层级。在统一考试时,所有教学层采用统一评价方式,即同学分、同等级百分比、同积点;RS层单独命题考试时,同等级积点数下降0.25,也即采用不同难度层级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积点赋予标准评价方式。

  数学RS层任课老师郭胜宏、H层任课老师史强、S层任课老师陈丽萍,英语H层任课老师王粤莎、S层任课老师刘建双、RS层任课老师李丽等老师在会上分享了教学和管理经验,并就相关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郭胜宏老师详细分析了数学RS层学生现状,介绍了针对RS层学生实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郭老师在教学班管理方面以下做法对老师们启发很大:1、固定座位2、制定过程性评价扣分标准3、制作学生数学学业基础数据快速掌握学生数学基础和能力;4、利用暑假期间自编《高中数学必修一RS层辅助教材》,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材料;5、利用教学班级QQ群平台,拓展学生学习渠道,将老师的课外辅导落到了实处。

  郭老师关于分层走班下的学生作业评价方式尤其引人注意。他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或批评、获表扬、或指正、或建议的文字,以此解决因分层走班带来的师生面谈机会减少的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评估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能力并做记录,形成《数学RS层学生学习评价与建议》档案,定期向学生发布。这样的学习评价从本质上讲实现了学生数学学科素养评价的过程性实施。

  史强老师显然是有备而来,他在发言中称对分层走班体制有很多疑惑,但经教学处的说明,大部分疑惑已经解决。史老师强调了分层教学下老师的备课、作业布置与检查到位、课业辅导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建立教学班级微信学习群。微信群策略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极大认同,很显然,许多老师都已建立有类似的群。史老师还向学校建议:能按学科老师的要求安装电子白板在可能的情况下改进当前的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机制,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陈丽萍老师则强调了目前的分层状况中同一层级教学班学生之间的较大的差异性以及由此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并希望学校能强化不同学习层级间学生的流动性机制。

  王粤莎老师利用课堂派免费网络平台实现作业的布置、提交、批改、评价以及师生交流、答疑的电子化,其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积极实践引起了与会老师的极大兴趣。

  刘建双、李丽老师也各自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就教室等硬件设施、校园无线网络支持、学生手机使用规定等方面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李丽老师分别用了最迫切、最困惑、最棘手等说法,指出了学校目前基本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

  王坚校助听了老师们发言后深感本次分层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及时,并对老师们的实践贡献和分享表达感谢。王坚校助表示:1、老师们提出的教室音响、无线话筒等问题,会后立即着手解决;校园无线网络和教室wifi的问题,有望在10月份解决;安装电子白板的问题,将在会后进一步沟通寻求解决办法;2、当前分层教学实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改革创新和完善中解决;3、坚定不移地实施分层教学并最终实现学生的按需选学是学校当前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追求。

  学校对相关软硬件设施问题的积极回应使老师们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充满期待。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3

  “选课走班”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亮点之一,“选课走班”打破了原来“行政班”教学模式及学生管理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自己,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 我校自20xx年3月开始实行“选课走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基本上形成了体系;有成功,也有不足,有值得继续发扬的亮点;也有注意改进之处。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选课走班”制教学,现对我校今年“选课走班”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一、学校重视,领导支持,教师拥护。

  对于“选课走班”,学校高度重视,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各部门通力协作、相互协调,及时组织教和学生认真学习由学校教研室编写的新课改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外地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深刻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树立敢为改革为先的信念。学校重视教学设施的改进,强化设施保障,先后投入几万元增添教学设施设备,购置教学参考资料。为“选课走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保障。

  二、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选课走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因此,我校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决定遵循“立足实际,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深化完善”的指导思想,实施“分段开展,分层推进”策略,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顺利进行。

  选课走班过程实行“四固定一流动”即学习模块固定,任课教师固定、上课地点固定、上课座次固定,学生根据所选社团不同流动。

  三、管理改进、注重过程

  在教育管理上,我校制定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办法,平时集体活动、一日常规管理按行政班管理,选课走班时按教学班管理,各任课老师是教学班的

  班主任,负责上课时间的班级管理,要求教学班班主任对上课期间每一个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都要记录,并将记录情况及时汇总反馈给行政班班主任。

  在近一年的走班教学中,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学习投入,教师认真执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静心思考,发现存在如下的问题及不足:

  一、部分学生选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是由于受任课老师的'影响,喜欢上某老师的课而选对应的社团,有的是受其他同学选课的影响,看到那个模块选择的学生多或看到其好友选择了那个模块而跟着选择。忽视了自身的兴趣爱好,没有认真分析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造成了选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造成学习的不稳定。

  二、由于学生每天经常性地走班变换学习地点,造成刚上课头一两分钟课堂秩序有时比较乱,学生由于走班新的教室、新的同桌,往往很难及时内安静下来,影响了正常的上课秩序。

  三、实行选课走班后,学生流动性加大,必然造成管理难度加大,在学生管理上我们还存在薄弱环节,由于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班主任在管理衔接上有时存在交流不够,造成学生在某些时段因管理放松而松散懈怠。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选课走班”应当借鉴及改进的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选课走班”宣传力度,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理解“选课走班”的意义及目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尽量避免选课的盲从性与随意性。

  二、加强教学班的班级管理,使每一位任课老师切实明确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教导处制定比较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学生课堂考核具体方案,如将每一模块学分认定与学生平时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完成等方面紧密挂钩并将其量化考核到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课堂评价,以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力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学习态度。

  选课走班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势也是必要措施,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努力使之操作性更强,收效更好!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4

  随着“零拒绝”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重度智障学生走入校园,学生之间差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学生的教育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截止今天,我校课题“特殊教育学校‘走班制教学’的探索”,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拟定课题研究计划与方案,完善课题理论准备,完成课题申报、评审书的填写,阅读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各项准备工作。经过两个多月时间,课题组的五位成员共同努力,结合本课题提出的设想论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讨论,不断总结,不断探索,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课题组目标明确、理论准备充分。

  学校全面解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xx)》,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队走班课程目标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比较系统且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课题组成立,成员分工明确,有分工,有研讨,五位成员分头行动,收集“走班制教学”相关的理论,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网络信息和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都是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刘全礼的《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概论》、陈玉红的《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及《现代特殊教育》、等杂志书籍都为探寻特殊教育的本质、为探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途径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方法,我们已在深入学习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走班制教学方法来,为下一步实施走班制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准备工作已充分到位。

  我校的“走班制教学”以尊重差异,满足需要,让每个孩子获得最大发展的理念为理论支撑,以“自理生活,适应社会,回归主流”为课程目标,通过“明确目标—安排课程—编写量表—能力测评—合理分班—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分层评估——调整分班”这一操作流程进行实际教学,在实施“走班制教学”的过程中,我校全体生生,打破原有班级界限,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愿望特点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智力发育特点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兴趣小组,经过教学实践,(专业测评为前提,问卷调查为基础)是一种固定班级、流动式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我校还建起了“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会支撑”的“走班制教学”校本实践范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课题组成员认真、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为走班制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具体实践的。

  1、以专业测评为重要依据。

  我校学生在办理残疾证件时都经过了本市正规医院进行的专业测评,并在入学时将这些资料上交学校留档,作为依据。课题组成员分工,认真查阅每位学生的档案,并将测评数据如:残疾等级、残疾类型、智商指数、身体检查的具体资料等,作为第一手资料,将学生具体分类,进行“走班制”教学班级,划分的最有力的依据。

  2、以问卷调查为基础。

  制作两类问卷调查表结合每位科任老师的教学建议,具体做法是:

  (1)针对每位家长,制作问卷调查表,让家长如实填写学生的优势、劣势、生长发育等身体方面的情况。

  (2)针对各班的班主任及代课老师制作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的智力、运动能力等发育水平。

  (3)针对学生采取谈话、开展生活能力及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小游戏、小活动,从学生的参与情况来了解其兴趣爱好及认知、协调等能力。这几项调查可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走班制”班级的划分、学生的流动打基础。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策略。

  (1)变“传统的班级授课”为“走班教学”,从“学有所教”走向“学有优教”。

  (2)变“学校主导”为“学校主导、家庭辅导、社会支撑”,从“单一培养”走向“多元培养”。

  (3)变教师“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从“自然发展”走向“自觉发展”。

  三、全体教师积极创造有利的课题研究条件。

  本课题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校委会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尽最大的努力来协助、支持课题组成员完成此项课题研究。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经过商议,权衡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科教师的配置,结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班级设置、代课教师的配备等,学校方面也为课题研究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课题实施第一阶段课题组五位成员,在赵广育校长,和张红梅老师的引领下,多次共同协商阶段研究内容,明确分工,将各人的任务落实,共同为研究工作的开展而努力。

  四、本课题第一阶段工作成果:

  1、完成第一阶段研究成果,论文《“走班制教学”学生能力层次划分及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2、根据问卷调查和其他途径了解到的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初步的`班级、层次划分。

  3、根据对教师的调查了解,进行相关学科教师确定。

  4、对“走班制教学”研究的学科定为生活语文、和生活适应。

  五、对学校工作的有利作用

  1、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走班制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实践研究、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参照,课题组成员思想高度重视,工作中认真负责,完成任务高质量、高效率。

  2、在课题组每位成员的努力下,全校教师都能参与到走班制教学中来,详实、完整对学生的各项资料进行收集。为课题研究服务。

  3、有利于促进培智孩子的全面发展,因为“走班制教学”打破了年龄界限根据学生能力评量结果重新进行编班,每个学生都能进入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班级学习,“走班制教学”不仅局限在一门课程,而是四门课程全面开展,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教学,各小组的孩子们也都有了明显的起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已适应了走班制教学。

  六、下阶段目标预设和做法:

  1、继续深入理解《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加强理论学习 。

  2、在第一阶段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表的制定、小主题教学、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有效性等方面入手,保质保量的完成课题。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5

  走班制度的实行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在一学期的选课走班的适应,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现总结交流,向各位领导、老师做一下汇报。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用真诚换取真诚,使学生快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选课走班最初的障碍就在这里。学生对原有的老师已经充满了感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出现这一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没有把现在的老师接纳为自己爱戴的老师,也就是没有做到“亲其师”,所以很多感性的同学也很难做到“信其道”。那也就是说哪位老师能够与学生快速融合起来,哪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就更能有效、快速的开展和落实。

  我没有一味的强调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强调了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强调我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我们需要并肩作战。学生在心理上非常的易于接受。通过学生们的`表情和学生们的掌声,我知道,我们之间的交流融合已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二、加强师生交流,加快师生的交流融合。

  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要给与鼓励。王默涵同学是一个胆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我快速

  的找到她,进行个别的谈话,分析她的学习现状,提供有效学习的途径,给予她信心和鼓励;一位同学这样写道:“老师我这个人总是有惰性,希望老师能够严格要求我,多检查我作业。”每次检查作业,我都会善意的跟他进行目光的交流,而他总报以会心笑容。一位同学在交流中写到:“老师,我很喜欢我原先的老师,但我也很喜欢你,就像你喜欢原先的同学和现在的同学一样。”每次我们相见都会有很默契的笑容。

  三、真诚团结、用诚信和耐心做好学生的答疑和个别辅导工作。

  在选课走班模式下,鼓励孩子不懂就问,老师上课巡视指导,答疑解惑。学生的问题热情不仅恢复了原状甚至更加高涨起来。常常会出现课间交流问题热潮。

  是的,我们忙碌着,也在忙碌中收获着幸福、收获着感动,并在感动中积聚力量,继续前行。

【走班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走月亮》教学设计08-12

走与跑的教学设计09-09

走与跑的教学设计12-30

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6-05

学前班教学工作总结06-12

学前班教学工作总结08-06

(精选)学前班教学工作总结03-14

托班教学反思04-20

走与跑的教学设计9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