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

时间:2024-08-10 06:55:21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

  鲜红喜庆的地毯铺上来,五颜六色的鲜花摆上来,鲜艳美丽的服装穿起来,轻柔美妙的旋律响起来。20--年6月1日,由幼儿园举办的一场盛大的“迎六一”文艺演出在幼儿园隆重举行。各位嘉宾及家长朋友们一起观看了演出。

  本次文艺汇演,历时两个多小时,共10个节目,幼儿园幼儿全部登台亮相,载歌载舞,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内容形式活泼、精彩纷呈。有展现我园艺术培养的舞蹈《快乐的一天开始了》、《掀起你的盖头来》、《快乐小猪》、《兔子舞》、《亲亲我,抱抱我》、《韩国牛奶歌》;有展现幼儿学习生活的话剧《小兔乖乖》;有动情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诗歌朗诵《妈妈的爱》、有安全教育意义的.舞蹈《不上你的当》,虽然我们的孩子年龄小,参与人数多,排练难度较大,但是在各位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编排下,一个个童心飞扬的节目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台上尽情表演,台下认真欣赏,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这次文艺汇演,成功的演出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给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向社会展示了金色维也纳幼儿园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果,也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一次丰盛的“节日大餐”。本次活动顺利的开展与园领导的重视和全园教职工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1、我园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幼儿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2、在活动筹备期间,幼儿园所有教职工本着“团结、创新、奉献”的精神和原则,认真做好各自的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2

  音乐课是一个布满欢快的课堂,欢声笑语,让一节真实的音乐课必定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的生命活力所在。教师要火眼晶晶、奇妙捕获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问在自由公平的沟通中不断生成、激活演化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前迈进,使音乐课堂布满着欢快活泼的气息与情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理性感知的新天地。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动起来是音乐教学的主题。而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到处查找欢乐的脚印,搭建欢乐的平台,让学生欢乐的感受,愉悦的表达。我在《四季童趣》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大量预备,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欢乐的学习主题。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常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全都甚至相冲突的意外状况发生。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当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擅长捕获与利用。

  比方:创设情境,走进迪斯尼乐园1、出示有关季节的的图片T: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季节吗S:知道T:今日米老鼠将要带我们去他的家,你们知道它的家在哪里吗S:它们的家在喵喵屋,喵喵屋,是什么地方。我都没有听说过,或许是米老鼠住的地方吧,因此只能连续问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它们还有另外一个家,知道在哪里吗现在最终有同学说出我想要的答案:Disney乐园,因此顺当的过度到下一环节。

  跳出教案,敏捷应变课堂,敬重学生的思索,重视学生的进展,辨证的对待学生的批判,寻求个人理解的学问构建,无限的教学资源就隐藏在我们生动的课堂内部,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只要把握课堂生成性资源,激活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就能更好地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质量,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乘着音乐的翅膀,在自由的课堂中展翅飞行,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欢快。

  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新课程所关注的是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强调学生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共性化的活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爱好、留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辩乃至错误的答复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一节真实的音乐课必定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的生命活力所在。教师要火眼晶晶、奇妙捕获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问在自由公平的沟通中不断生成、激活演化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前迈进,使音乐课堂布满着欢快活泼的气息与情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理性感知的新天地。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3

  然而,在现在的幼儿园主题式活动课程中,要想使音乐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作用,这仅仅靠每周一到二次的音乐集体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音乐教育领域,教师需要转变思路,加强艺术专业修养,从单一的音乐学科教育理念转变为与幼儿一日生活相适应的“大”音乐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将音乐元素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活动中,如何真正实现音乐熏陶的全面化和生活化呢?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表中,会有一个全园性的广播音乐,来引领各年龄班进行晨间锻炼、午睡、放学等环节的开始和进行。那么,除了以上这些每天幼儿园定时播放的广播音乐外,在各班的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也可巧用不同音乐来带领孩子进入活动、参与活动、结束活动,让音乐无处不在,让音乐引领幼儿生活,引导幼儿用音乐指挥行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晨间来园环节巧用音乐――情绪安抚,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

  开学初期,对小班孩子来说,早上和家人在班级门口的分别,是一个很艰难和痛苦的场面,孩子往往是在鼻涕眼泪甚至是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中进入班级,对于老师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区域游戏材料,也是一时半会产生不了兴趣。

  这学期,在和搭班老师的一致配合下,我们在孩子来园之前,在各个游戏区投放了新入园孩子感兴趣和喜欢的玩具材料,营造温馨、快乐的“家”的游戏场景,然后开始循环播放孩子感兴趣的,能够分散焦虑的几首动画片主题曲,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待孩子被熟悉音乐吸引,停止哭闹,转移注意力,逐渐主动投入到晨间游戏活动中。

  二、游戏活动环节巧用音乐――营造温馨快乐、轻松自如的游戏氛围

  结合小班孩子发展特点,我们将学习性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相结合,游戏区以营造轻松、舒适,充满家的温暖的游戏场景氛围,在幼儿游戏时,我们播放一些轻松快乐的轻音乐,如班得瑞的《月光》、《童年》等,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和场景,让小班孩子在音乐和游戏双重营造的氛围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逐渐对班级伙伴、老师产生熟悉和亲切感,找到在家一样的快乐、自如感觉。

  三、整理、收拾环节巧用音乐――建立常规,引导孩子主动掌握生活规则

  小班初期的孩子受年龄特点影响,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参与活动的规则和纪律有待教师有较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和形成。每次老师宣布游戏结束,请小朋友一起帮忙收拾玩具,但是往往没有效果的,反而会弄得玩具桌上、地上狼藉一片,与其老师不厌其烦地跟孩子天天唠叨该如何如何做,还不如寻求音乐来帮忙,让孩子在音乐的感染和熏陶下,主动来内化游戏规则,并且减少收拾和等待时间。我们选择了一首节奏欢快的.《木瓜恰恰恰》,曲子播放可以稍作处理,设为音量逐渐推高的方式开始播放,以至于不给幼儿造成突兀或惊吓感。由于带的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呈现给幼儿的乐曲风格不宜过多和复杂,因此在一日各活动的结束、整理环节,我们都是采用了这首曲子,如角色游戏结束,也播放这首曲子,以帮助幼儿很好地建立常规,在音乐声中跟着配班老师学习收拾材料、围坐到教师身边,边随音乐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做动作边等待伙伴,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开始。

  四、用餐环节巧用音乐――帮助幼儿以愉悦的心情进餐,提高饮食修养

  老师肯定有同样的体会: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每每到了中午用餐环节,又会是孩子情绪低落,开始哭闹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能够尽量多吃下些饭菜,老师会使出各种办法,但是吃饭时候还是会状况百出,一顿饭吃下来,真是会像打仗似的。

  我们相信:音乐,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能够起到情绪安抚和产生共鸣的。于是,从午餐前的洗手环节开始,就播放《洗手歌》,让孩子伴着好听的音乐一组组轮流洗手,久而久之,孩子能边唱歌边洗手,情绪非常积极和主动;用餐时,播放的背景音乐还是选择了班得瑞的《月光》和《童年》。这样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养成了边用餐边聆听音乐的习惯,即营造了良好的进餐氛围,又提高了孩子的饮食修养和音乐感受力。

  五、午睡环节巧用音乐――伴着遐想入梦,在美好中醒来

  午睡前是幼儿听故事和音乐的时间,幼儿常常在奇趣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中进入梦乡。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入睡前,除了帮幼儿脱去衣物,盖好被子,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我们还在幼儿躺下后选择有一定故事情节的音乐进行播放,音乐有童话感,能够让幼儿产生美好的想象,有利于睡眠。慢速音乐和经典童话类音乐故事比较适合这段时间播放。为此,我们选择了《宝贝快快睡》、《森林狂想曲》这两首曲子。

  在起床环节,幼儿刚刚从睡梦中醒来,通常动作比较缓慢,整个状态处在半梦半醒之间。所以,为尽快让幼儿清醒,进行下一个环节活动,需要通过节奏感较强的、活泼欢快的起床音乐来进行辅助。进行曲音乐和动感活泼的音乐比较适合,不宜经常更换,以培养幼儿听觉上的熟悉感。这个环节,我们选择了《健康歌》、《加油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4

  小班的幼儿多数是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幼儿园,因为不熟悉,给了他们太多的不安全感,幼儿常常会出现哭闹等现象,不稳定的情绪,不仅影响幼儿自己及其他幼儿的情绪,还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当务之急是稳定情绪后的常规习惯培养,例如上幼儿园不哭,上课坐坐好集中注意力听讲,会听音乐做动作,会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走等等,集体生活体现在规则的统一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在园的生活质量,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

  我发现,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在纷杂的哭闹中,如果老师突然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教室里会突然停止了哭声,安静了许多,好多孩子会出现的目光和探索的神情,情绪也稳定了许多。可见音乐的魔力所在,这也是教师和孩子拉近距离的契机所在,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积极愉快、活泼、欢乐,他们的身心都会得到陶冶和发展。《幼儿园纲要》中提到:音乐教育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是与幼儿同步发展的,它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等丰富的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彻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激发孩子的情感,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幼儿园的常规习惯都可以在和音乐的有机配合下,在潜移默化中,再优美的旋律中,在幼儿的愉快情绪中,寓教于乐,幼儿主动接受和学习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使孩子轻松、愉快主动地学习。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灵活性差,音乐经验还比较少,在音乐活动方面首先以音乐律动为主,律动《拍手点头》《捏拢放开》《猪八戒吃西瓜》等为孩子带来了新的冲击,小手小头有模有样有节奏地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动了起来,新的感受体验中有节奏的听音拍手的规则渐渐形成了。

  小班新生刚刚入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顺利地从家长怀抱中接过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班的集体生活。这些连老师的话都不能完全听懂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懂老师的指令,使管理常规有序开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发现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效果很好。它对幼儿的影响更为直接,它抛开了幼儿机械性的技能训练和教师的一味灌输,孩子主体性很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以乐先行,身心得到了陶冶,在顺其自然中获得了知识。它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有的音乐游戏是听和做的配合,有的音乐游戏是做、唱、听的结合,如《小兔和狼》《找小猫》《开火车》等。游戏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快乐,让他们暂时忘记对爸爸妈妈等家人的思念,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暂时忘却对家人依恋,就此建立幼儿对老师信任。

  欣赏一些时令动画音乐,可以帮助小班孩子稳定情绪,拉近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音乐感受力。小班幼儿刚入园,分离焦虑使他们情绪极不稳定,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可以先选一些比较时令的,适合幼儿特点的动画歌曲及背景音乐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让幼儿欣赏,感受音乐形象,帮助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增加认同感,抛开负面情绪,尽快融入幼儿园生活。稳定后的幼儿常规训练就可开始。歌唱一样能对小班的孩子进行常规训练,好听的音乐节奏声中,教育性的歌词融入孩子的脑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各方面教育,如《我是好宝宝》《好妈妈》等。

  无论是音乐教育的何种形式,教师所选内容必须是幼儿所熟悉的,教师掌握的动作必须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掌握。选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教育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这样便于孩子感受音乐形象,产生情感共鸣。

  作为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选择的音乐活动不管是何种形式,教师都要事先设计好,哪种音乐是训练孩子自控力,哪种音乐是训练孩子队列常规的,哪种音乐是训练孩子幼儿游戏常规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形成规律,不要改来改去,让孩子无所适从,良好的习惯就难以习得。

  总之,音乐教育形式多样,用来培养小班幼儿常规习惯,效果明显,教师在培养小班幼儿常规习惯时,首先要稳定他们的情绪,然后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题材和形式进行训练,并做到持之以恒,此阶段幼儿养成好习惯,有利于幼儿今后几年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着幼儿的一生。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5

  六一”是仅属于孩子们的节日,是他们最快乐的一天。在这天、他们歌舞喧哗、兴高采烈。而“六一”也是作为幼儿园的又一次大型活动,在这之前我们是忙碌的,而过后我们是幸福的。是辛苦带来的幸福,是成功带来的幸福。我们在幸福中反思,总结。

  一、为成功有效的举办六一大型活动,我们早做准备,理清思路。于四月初六一主题基本上定下来,方便老师围绕主题准备节目。让老师们对六一活动了然于胸。提早排练节目,在排练过程中老师们做到无论对音乐,还是对动作,队形,服装,甚至将来要用那种发式,都花了不少的心思。几乎是每个中午都要对着电视数节拍,甚者还要跟着音乐节拍做动作,以至于最后整个节目是由几个八拍下来的,有几个明显的音乐点等等,老师们都要做到熟能生巧,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当然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最后老师们也都取得相对的成绩。

  二、节目形式多样。

  有人说,一次六一活动往往会改变一个孩子,这个改变,源于自信。那我们把爱普及到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六一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成长!因此我们的节目形式多样,有话剧、舞蹈、音乐、艺术体操、亲子节目、时装模特、动物情景表演。将各领域的知识融合,刚柔并济,让幼儿得以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给家长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惊喜。

  六一是一个幼儿园综合素质的展示,也是我们向家长介绍自己,宣传自己的大好时机。整个活动展现了幼儿园的园风园貌,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精神面貌,幼儿园的办院宗旨,教育理念。从开始筹划到演出结束,都需要组织者和全体老师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但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将合作,和爱的精神变成一种习惯,渗透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将工作做得更好。在那今后的活动中能有更多的创新,展现更加与众不同的精彩。

  20--年阳光苗苗香山美地幼儿园六一活动已然圆满结束,此次活动无论是安全、还是整个活动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希望在下次活动中节目的质量及活动的整个过程会有更好的突出。让我们带着希望,憧憬20--年的六一,会随着我们阳光苗苗幼儿园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6

  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将音乐与游戏、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的学习像游戏一样快乐,在教学活动中习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笔者结合有关音乐和游戏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游戏的定义

  游戏的历史没有尽头,有了人类就有了游戏,从这个角度来说,游戏更是先于文化的。国内外专家对游戏有着各种界定,在这里,我们结合多种观点将幼儿园的音乐化游戏定义为:游戏者在某一固定的时空内,遵守一定的音乐学习规律和游戏规则,平等、自主、自愿地进行,伴有愉快的情绪和游戏体验,能习得一定的音乐知识以及学习习惯的活动。

  游戏作为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具有教育功能的,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人格品质。

  二、幼儿园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一)音乐与游戏结合常见的误区

  1、缺乏必要的规则和约束,相互干扰

  幼儿天生是喜欢游戏和音乐的,但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却需要一定的规则。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往往没有和幼儿一起探讨并决定最终的游戏规则,如注意倾听音乐的节奏并根据乐曲的节奏来进行游戏等。如《找朋友》,这是一首常见的歌曲,非常适合将音乐和游戏结合在一起。但是越是熟悉的内容,幼儿却越是“自由”,于是有很多幼儿根本无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玩游戏。班里表面热热闹闹的,实则一片混乱,教师只好摇铃让幼儿停止,但是音乐一起,幼儿又是一片混乱,没有办法只好草草结束这个游戏。这就是幼儿在没有任何规范性要求下进行游戏的时候容易出现的相互干扰现象。出现这样的误区,是因为部分教师担心规则会约束幼儿的自主活动。这种观点实际是错误的,在集体的舞蹈中,事先与幼儿探讨制定一套可行的规则非常重要,可以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一个约束。这样既能维护秩序,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幼儿真正得到自主发展。

  2、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对重点的突破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开始部分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或者一个简单的律动,或者一首歌曲做导入,引入教学;中间部分,就是教幼儿一首新的歌曲,跳一段新的舞蹈;结尾部分就是回顾或者是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的好处就是有教师容易掌握,有规律可寻,但是整个教学活动,没有互动,没有评价,教学活动比较松散,重点不突出。

  三、运用游戏化策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策略

  什么样的游戏是高质量的音乐游戏呢?我们认为:一需要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二需要帮助幼儿掌握音乐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注重音乐游戏的音乐性和游戏性,选好音乐游戏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的灵魂是音乐,音乐游戏须伴随着音乐才能达到目的。教师要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节奏、音色变化、速度统一与变化等,要让幼儿根据音乐做出反应。幼儿在游戏中会学会旋律、速度、节奏、节拍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音乐游戏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游戏性。好玩和好动是幼儿的特点,教师在选取音乐材料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生动、幽默而夸张,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音乐游戏的玩法也要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和新意,能够让幼儿保持长久的兴趣。

  因此,教要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以及兴趣需要来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音乐游戏,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改编。

  (二)根据幼儿的特点以及音乐学习的要求,确定音乐游戏有无规则

  音乐游戏可以分为无规则和有规则的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音乐学习的需要,确定是选择无规则游戏还是有规则游戏。

  如,在小班,一般是无规则游戏,强调好玩,强调音乐教学能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冲动。如,结合韵律教学的一些象征性游戏,展现眼前没有的事物和生活情境。这些伴奏音乐多独小、方整、节奏鲜明,旋律便于幼儿哼唱,动作以基本动作为主,节奏简单、多重复、变化规律明确、易学易记。如,模仿动作――打鼓、吹号、鸟飞、缝衣服、摘果子等,模仿自然现象或者是社会生活现象的简单、重复性动作。

  在中班和大班,则可以引导幼儿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进行游戏。在这里要注意,教师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度,既要避免无指导而导致活动的无序,又要避免指导过度影响幼儿游戏的自由度。那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什么时候介入才合适呢?我们认为: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违背游戏规则致使音乐游戏无法正常进行时应予以指导;幼儿在音乐游戏中遇到困难,依靠自己或者是伙伴无法解决的时候应予以指导;幼儿对音乐游戏失去兴趣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丰富音乐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三)提供正确的示范

  幼儿有模范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正确的、富有表情的,能够正确体现音乐形象的示范。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走向极端,也就是不能只是让幼儿进行机械的模仿,这会严重束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示范动作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激发的作用。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有自我思考能力的、有创造潜能的,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幼儿发挥主动能动性找到自己的发展潜力和创造需求。

  四、结语

  音乐的游戏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帮助教师组织教学,使教学更加自然和得心应手。我们要高效使用音乐游戏,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7

  5月31日,我园教师和小朋友们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迎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

  早上10:00,在操场上,所有家长和幼儿准时就位,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各班教师和幼儿都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入场。本次庆祝活动我们安排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激烈地亲子游戏。活动中,每个小朋友都是那么的积极和喜悦,满面洋溢着童真的笑脸。为了搞好本次活动,我园教师群策群力,认真做好每项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个动作无一不浸透着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

  本次活动中,最精彩就是亲子游戏。亲子活动开始时,整个操场处处洋溢着家长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家长和孩子们都热情地参与其中,他们不断的加油喝彩,不断的助威鼓劲。在这些活动当中,最别具一格的游戏是“踩气球”,热烈欢快的游戏让家长们兴奋积极地参与,充分的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家长体验到运动中的快乐、童真。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孩子默契配合,为活动增添了更精彩的.一笔,更是把此次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在欢乐的气氛中,我们的活动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感触颇深,这次运动会能够这样顺利的开展,跟每位教师的辛苦付出,家长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活动中,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我想说“老师们真棒!孩子们真棒!我们的孩子家长们更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团队更强大了,我们的家园更紧密了,我们的孩子更坚强了,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体验了运动的快乐、游戏的快乐、比赛的智慧,同时我们的家长也体会到久违的童真,“六一”活动的圆满成功是我们对家长的最好汇报。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8

  5月27日上午,幼儿园园内到处气球飘荡,欢声笑语,孩子们、老师们身穿整齐的园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整个园内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文家街道党委、教办、各村村委等领导也赶来同孩子们一起欢渡“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的六一”节。

  镜头回放:各位领导入座后敬献红领巾,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听着有节奏的音乐迈着有力的步伐,昂首挺胸的入场就坐。园长汇报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对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中参加幼儿园庆六一活动表示衷心感谢,向支持幼儿园工作、关心幼儿成长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同时,村委领导代表和家长代表也做了典型发言,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会后各领导还亲自跟孩子们做起了游戏。

  本次家园同乐活动以级部为单位,四名老师一组。各级部认真设计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游戏,有“障碍轮胎、会变的脸、推小车、亲子二人行、铺小路、袋鼠跳、接龙搬运工”等游戏活动。大班级部的袋鼠跳、障碍投篮、九连环打擂台等活动,家长、孩子达到了一次又一次高潮。中班级部的障碍轮胎、接龙搬运工、跳圈比赛等活动,孩子们、家长们欢呼声一片。小班级部的自行车比赛、二人三足、推小车等活动更是让人心花怒放。整个活动过程非常活跃,也非常有续,老师们配合默契,分工合理,和预先时间安排达到一致性,整个活动非常成功。

  开展这样的活动,与家长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让他们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了解幼儿园近期发展的情况,让家长亲身感受幼儿园的氛围和巨大变化,增进了对幼儿园的了解,开阔了家长的视野,增添了家长对教育孩子的信息,促进家长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主动与自己的.孩子交流的责任感。

  最后召开了家长代表会,倾听了家长代表对幼儿园教育的意见。各班主任还让各班家长们填写了活动反馈表,认真倾听了家长对班级及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及好的建议。这次活动共收到家长反馈表204份,受到了各位家长的好评。从家长反馈表中收获不小,对今后开展好家长活动有了更好的认识。

  总之,本次家园同乐活动营造了节日气氛,推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也让广大教师、孩子、家长在陪孩子欢庆六一的同时享受了一次文化大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9

  很多研究认为,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音乐才能发育期:一个是学前的2~6岁,另一个是学生期的12~15岁。后者不但出现较晚且往往被忽略,而音乐作为学前儿童的一种启蒙培养,在婴儿降生后即可着手进行。音乐游戏,则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感受音响之美。比如,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1=D 2/4)3 3 2┃3 3 2┃3 5 5 1┃2―┃3 3 2┃3 3 2┃3 5 3 1┃2 3┃1―┃┃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春天来》)。

  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 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幼儿会注意倾听,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55 55┃55 5┃55 55┃55 5┃55 5┃55 5┃55 55┃55 5┃┃

  叽里咕噜是个啥?他在炉子后面爬,不是蟹,不是虾,叽里咕噜是个啥?

  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一般以唱歌为主,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演唱歌曲“Monkey Jump”,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让孩子们自由表演,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有效性相对较低,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调查结果表明,66.6%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调查发现,59.3%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幼儿园方面

  第一,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游戏是娱乐,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教师方面

  第一,注意观察幼儿,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每次音乐游戏时,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对自己有了信心,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只要了解幼儿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克服一定的困难,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讲述一个故事后,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利用柯尔文手势(柯达伊教学法)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1=D或1=E 2/4

  11┃3、3┃23┃1―┃11 11┃3、3┃22 23┃1―┃┃

  大拇指呀向上翘,我的大拇指呀,它要往上翘。

  歌唱时,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使儿童通过身体,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彩的话,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或者做其他动作),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请一幼儿做猜者,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猜者离玩具越近,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声音则越弱,一直到猜中为止,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以调节活动节律,活跃教学气氛,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0

  为让成长幼儿园的小朋友过一个幸福、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成长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围绕庆祝“六一”这一主题,提早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节日活动顺利进行。

  从五份开始,我园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精心选定节目、节目音乐选择、录制磁带、动作的编排、制作服装及服装的搭配等方面入手,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为活动想点子,克服教学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克服炎热的天气,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排练。有时排了一个多小时,觉得动作不好看。晚上只好坐在电脑前查查资料,有时动作太难的,又得随音乐跟着视频练习,不怕累,一遍一遍地进行动作练习,把舞蹈动作练好。孩子们在老教师领导下,认认真真地进行排练,他们模仿着老师的.样子一遍一遍练习,动作熟练会了,表情灿烂了。

  “六一”那天,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服装,脸上都带着笑容。操场上人山人海,所有的老师和幼儿,还有家长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整个活动现场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

  轮到我班表演了,先是《鲁冰花》舞蹈表演,孩子们个个动作整齐、干劲有力。《鲁冰花》音乐响起,小朋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台下的家长看着连连拍手说“不错,不错,这么小的孩子也跳得这么好。”后面我们班的走秀节目也得到了家长得热烈掌声。

  通过庆“六一”文艺节目的排练,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节日主人,充分展示了孩子们风姿,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看来,每年的“六一”还是要多开展一些活动,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快乐的童年。至少多年后他们不会遗憾。

  通过这次“六一”活动,让家长重新认识小学老师也同样可以把幼儿教好。

  这次活动不仅孩子乐了,家长也乐了。更让家长对湖村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1

  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为了让幼儿在宽松、愉快地的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让幼儿成为欣赏活动中的主人,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我们幼儿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努力探究、寻找合适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需求的欣赏方法和途径。

  现在,很多幼儿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直采用古板守旧的教学方法,侧重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忽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缺乏幼儿主动听赏与感受。幼儿园的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活动。因此,我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总结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声音提高其欣赏音乐的能力

  幼儿对声音的反应,在胎儿期就开始了,他们对外界的声音刺激会产生反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倾听、区别声音的能力也有所发展,他们能准确的分清声源;能区分环境中的许多声音,并喜欢模仿发出这些声音。所以对幼儿倾听周围声音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最为关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幼儿倾听教室中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例如:教师用水的声音、走路的声音、黑板上写字的声音、翻书的声音、撕纸的声音等等。

  2、倾听操场上、幼儿园内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风吹树只要动的声音、扫地的声音、下雨的声音、幼儿活动时喊叫的声音、拍球的声音、玩沙的声音等。

  3、倾听厨房中可能听见的声音:锅碗瓢盆的声音、洗菜、切菜、炒菜的声音、抽油烟机的声音、油炸食品的声音、烧火的声音等等。

  4、参观郊游中可能听见的声音:公共汽车的声音、各种汽车发出的声音(警车、救护车、摩托车、自行车铃声、消防车)、动物园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公园中的鸟叫声、游艇声、卡丁车声、碰碰车声等等。

  5、倾听生活中可能听到的种种其它声音:工地上吊车生、钟声、砸铁的声音、补鞋钉鞋掌声、洗澡的声音等等。

  在引导幼儿倾听周围声音时,应让他们有机会进行比较、分类,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噪音,那些是好听的声音。以上的倾听经验的积累会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形象生动鲜明、结构清晰的优秀音乐作品

  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脱离实际生活,复杂、多变、抽象的形象,幼儿不易听辨和记忆。为幼儿选择的音乐欣赏作品,必须考虑到该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比例结构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如果音乐作品属于歌曲类,要考虑歌曲的内容、形象、情绪等;如果音乐作品属于器乐曲时,结构要单纯、工整,长度要适中。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啄木鸟》、《口哨与小狗》、《洋娃娃》、《小鸟店》等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幼儿较熟悉,易分辨、比例结构合理、形式、风格丰富、幼儿易感知、理解音乐。由于幼儿的注意力易随时间的推移而分散,对于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乐曲,要进行删改。节选最为精华、有完整结构,并且相互间对比鲜明的段落。

  小班幼儿音乐作品的选择。3~4岁的小班幼儿受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往往会对“倾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会十分乐意地、自发地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主动分辨这些声音。“倾听”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选择一些倾听的素材,为今后中、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结构单一、形象鲜明、篇幅短小的音乐素材进行欣赏。

  中班幼儿音乐作品的选择。幼儿到了4~5岁,他们欣赏音乐的听辨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声音的不同变化,具体表现在倾听能力、感受能力、听辨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此时的他们能够感受一些不同题材、风格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乐曲。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风格鲜明的音乐作品,如圆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同时也可选择一些乐句、乐段间有重复的音乐作品。中班幼儿基本上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再用外部动作加以反映。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情感丰富、有情节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去欣赏,让他们初步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大班幼儿音乐作品的选择。大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有了更大的进步,随着他们音乐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积累,他们能够感受和辨别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并能区别作品结构、情绪和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同时也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类。他们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增强了,并能在音乐变化的过程中大胆想像,因此为他们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中外著名的优秀乐曲,以及专门为幼儿创作的器乐曲、儿童音乐剧、童话剧等。

  音乐欣赏作品选择恰当与否,是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的前提,应当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并善于把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入音乐活动,以便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加以想像,并用动作进行表现。当幼儿有了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三、培养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

  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离不开声音、声音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声音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时值;有一定的音色;有一定的强度。幼儿在欣赏音乐时,对形象性强的音乐作品会产生直接的情绪反应,他们的感受往往比较笼统,我们在指导幼儿音乐欣赏时,要引导他们能感受音乐中所采用的种种主要的表现手段,以及使他们知道这些表现手段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样幼儿在音乐欣赏时体会就能比较细微,对一些细节部分也能有所感受。培养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可从音的强弱、节奏(音的长短及强弱拍)、速度方面、音的高低旋律、音色、音乐的结构形式等六方面来进行。

  四、指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

  1、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体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但我们不能一味地依靠多媒体代替教学。整节课从始至终不唱不跳,不弹不吹,那还要专业的音乐老师干嘛?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如果音乐老师能向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专业技能技巧,学生的收获可能会更大,课堂效果可能好。

  2、选用动画片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方式一:选用动画片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动画片中的音乐都比较生动悦耳,旋律性极强,在旋律的设计和配器上都十分讲究,节奏感强,种类也比较多,有古典乐、交响乐、流行乐,演唱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独唱、合唱、重唱、对唱等。”当动画片播放到某个感人场面时,主题音乐通常会再现,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更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音乐进行了数次重温。选择动画片歌曲,尤其是幼儿平时听过、看过的动画片歌曲,既受到幼儿欢迎,又容易被幼儿接受,还可以丰富幼儿的听觉感受,可谓一举多得。

  方式二:采用播放动画片片断的形式介绍音乐主题。在介绍音乐主题时,多数教师采用讲故事或者出示图片的方法。如能在这一时刻适当播放动画片片断,将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方式三:利用动画形象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对于某些较为抽象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动画片里的场景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得到审美体验。

  方式四:通过扮演卡通人物理解音乐内涵。让幼儿扮演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一方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幼儿尝试体验音乐中人物的感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配合人物情感的表达,有助于幼儿理解音乐,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利用动画片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时勿本末倒置。动画片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容易引起他们兴奋的情绪。如果过多地将动画片引入音乐欣赏活动中,极有可能导致幼儿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动画片画面带来的视觉享受,而忽略了音乐体验。“孩子们的兴奋,多半是因为视觉和运动觉的参与淹没了音乐本身作为听觉艺术的本质。他们的兴奋、激动、手舞足蹈不是来自于音乐本身的体验和感悟,而是由音乐欣赏活动中所采用的一些辅助手段而引起的。”因此,教师自己必须清楚地知道,教学中引入动画片究竟是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能够控制住局面,把握好使用的度,让动画片真正起到作用,而不是吸引了幼儿全部的注意力,忽略了音乐的欣赏。

  音乐欣赏使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应选择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何种方法,如何理解幼儿在欣赏音乐中感受的程度等等还应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作为新世纪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转换旧教育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2

  “幼儿园音乐教学”是指在幼儿园中以3~6岁幼儿为对象进行的学习音乐的活动。“图谱”是指根据歌曲的结构,运用符号、图画、线条等编辑起来,绘制成幼儿所能认知的图。图谱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歌曲,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图谱设计与运用的实践研究,是指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对歌曲教学图谱设计原则及运用方法进行的实践研究。

  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常用策略之一,图谱被广泛使用。但在实践中,往往偏重讨论的是图谱对于音乐曲式结构的表现,而疏于研究图谱对音乐情绪、音乐形象的准确表达。另外,图谱的设计只是图谱策略运用的第一步,在设计了合理的图谱之后,还需教师合理运用图谱,让幼儿充分地借助图谱来达到对音乐的丰富理解和感受。图谱只是一个“物”,怎样“物尽其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常用策略之一,图谱经常使用。但在实践中,往往偏重图谱对于音乐曲式结构的表现,而疏于研究图谱对音乐情绪、音乐形象的准确表达。另外,图谱的设计只是图谱策略运用的第一步,在设计了合理的图谱之后,还需教师合理运用图谱,让幼儿充分地借助图谱来达到对音乐的丰富理解和感受。图谱只是一个“物”,怎样“物尽其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我认为在当前图谱的设计和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图谱设计对音乐节奏、时长等的表现不够准确细致,与音乐本身不够匹配,影响了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2)图谱的设计,仅仅表现了音乐的曲式结构,对于音乐形象和情绪,没有做到准确表达。(3)图谱在设计中是否应该有小节线应该进一步讨论。(4)图谱通常由教师独立完成,未能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及已有经验的迁移。

  2、图谱的合理设计

  任何教育的实施,都应该是目标在前,活动在后。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科学设计图谱。要注意图谱的设计为音乐教学服务,具体要做到:

  1、图谱要能帮助幼儿有效的理解、记忆歌词:理解是学习的钥匙,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更是要让幼儿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特别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喜欢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是关键所在。在很多歌曲中,由于歌词的含义比较深刻,有些也不是孩子经常接触的语言,因此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歌词、有效识记歌词显得非常重要。而图谱的运用能够及时的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了解所要学习的歌曲内容及教学要求。

  2、图谱要能帮助幼儿有效的控制节奏:相对来讲,节奏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孩子理解不同的节奏并且唱准节奏,是我们老师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常常会通过机械枯燥的反复练习来进行训练,从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没有生气。而运用图谱,则能很形象地将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演变成形象的图示。如,在一次观摩活动中,看到了《春天里来》这个教学活动。歌曲中“浪里格朗里格……”这一部分的节奏型变化强,甚至对我们成人来说学习起来都有很大的困难,很难想象孩子将如何能学习。在活动中老师尝试运用了两种不同的鼓槌,使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图示所表达的不一样的含义:浪里格郎,通过图示,将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就这样,复杂的节奏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生动化了,孩子们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部分的节奏。课后,听课的老师们无不感叹于图谱在活动的“魔术”效应。

  3、图谱的呈现方式要帮助幼儿理解歌曲表达的音乐形象及情绪情感:(1)活泼欢快,对仗较为工整的歌曲,可以以结构化陈列方式加以呈现,帮助幼儿获得对于音乐结构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如中班歌曲《买菜》,大班歌曲《火车开了》《家》都是以较为工整的图标排列形式呈现的图谱。(2)情境性较强的歌曲,则可以考虑利用背景和图标的结合,表现歌曲的意境。如小班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表现的是王老先生在地里快乐地养着各种动物的场景,在图谱的呈现方式上,我们选择了具有一定情境性的草地、王老先生、小动物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更能感受到歌曲中王老先生的愉快、惬意。再如大班歌曲《五只小青蛙》,表现的是池塘边五只小青蛙的快乐生活。我们就设计了荷塘的场景,用半立体的荷叶来做小青蛙的'“家”。在唱到“跳进池塘里”的“跳”字时,教师就手执一只“小青蛙”,以跳跃式的手部动作将其投入荷叶,表现歌曲中的情境。

  3、图谱运用的方法要点和注意事项

  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那么老师应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组织指导呢?

  1、图谱是帮助幼儿建立视觉与听觉联系的中介物,教师的站位,不能影响幼儿对图谱的观察。一般情况下,教师宜站在图谱的侧面,必要时使用教鞭进行指图,以免遮挡图谱。

  2、教师指图时,手势要干净利落,符合歌曲节奏,不宜随意晃动,以帮助幼儿明确歌曲与图谱之间的对应关系。

  3、教师指图时,仍应用眼神和幼儿进行交流,对幼儿起到提示和指导的作用。

  4、教师在进行活动之前,应充分熟悉图谱的摆放和指图手势,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不至于手忙脚乱。

  4、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图谱设计与运用开展研究的思考与评价

  1、研究对教学的启示:图谱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支持,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和幼儿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图谱,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准确地解读和学习歌曲。教师在图谱运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前对图谱的熟悉和运用方法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图谱使用的效率,消除教学中不必要的干扰和障碍。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3

  一、让“跟屁虫迷你音响”缓和幼儿的焦虑情绪

  幼儿入园时易产生分离焦虑。他们有强烈的依恋情感,不愿离开经常照料他的亲人,对父母的依恋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幼儿在来园时经常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肯分开,在和爸爸妈妈分离时哭着说要和爸爸妈妈说话,而且话也总是说不完;有的幼儿哭着喊着要回家,就是不愿意进教室;有的孩子甚至拽着爸爸妈妈的衣服不肯让其离开……为了缓和幼儿的分离焦虑,在清晨幼儿入园时,我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并蹲下身抚摸他,或者在他的小脸上亲一亲,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幼儿。然后再播放一些欢快活泼的幼儿歌曲,使幼儿一来园就被轻松愉快地歌声所吸引,当温柔的话语和美妙的歌声传入幼儿脑海的时候,幼儿悲痛的情绪就会渐渐稳定。

  幼儿离园时同样也会产生焦虑。那一张张小脸正在期盼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等待的时间越长焦虑情绪越严重,例如,有的幼儿拿好自己的'书包早早就站在窗户旁张望,有的幼儿看见别的小朋友都陆陆续续被接走了,就总是哭着问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接他……为了缓和幼儿的等待焦虑,我在幼儿离园前“跟屁虫迷你音响”播放短小有趣的故事,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在听故事的时候他们十分专注,情绪渐渐平稳了下来。

  二、让“跟屁虫迷你音响”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尤其是在孩子方便、洗手、喝水这些环节,既要照顾入厕幼儿大小便,又要指导幼儿衣服、袖子不被弄湿,还要关注幼儿擦手的方法是否正确,小手是否擦干……孩子有跑的、闹的、哭的、告状的……教师经常忙得晕头转向。

  怎样才能使教师解放双手,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呢?我在幼儿入厕、洗手、喝水时,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样一来,幼儿有了吸引他们的故事,做事就会进入“有序”的状态,教师解放了双手,就能将精力放在需要关注的幼儿身上,细致入微的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

  三、让“跟屁虫迷你音响”成为一日生活环节的“剂”

  在活动结束时播放音乐,目的是为了使幼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好玩具,但我们实施过程中发现,幼儿收玩具所需要的时间不一样,收玩具快的幼儿收完玩具后没无可做,有的幼儿玩其他东西去了,有的幼儿在教室追跑嬉戏……

  为了组织好收玩具这个环节,我选择了音乐旋律与律动相结合的音乐,在音乐旋律响起时,幼儿开始收玩具。一会儿音乐旋律转换成有趣的律动:小花猫,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先收好玩具的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而没有收完玩具的幼儿也想一起坐动作,就会再老师的鼓励下尽快将玩具收好,这种旋律与律动相结合的音乐既能促使幼儿较快的收好玩具,又能促使幼儿在边唱边做动作的同时表达积极的情绪,“跟屁虫迷你音响”成为一日生活环节的“剂”,使全班幼儿既快又自然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四、让“跟屁虫迷你音响”成为幼儿的“信号使者”

  每逢幼儿休息一会起来时,教师通常都会逐个唤醒幼儿,小班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常常在自己起来的同时,模仿老师的样子唤醒同伴,有的幼儿在呼唤声中惊醒,还会产生哭闹情绪,为使幼儿能在自然状态下醒来,每当起床时,我就为幼儿播放悠扬、轻柔的音乐。先起来的幼儿可在老师的帮助与提示中继续活动,其他未醒的幼儿听到熟悉的音乐声就会悄悄的起来,无需教师一一唤醒。

  五、让“跟屁虫迷你音响”成为幼儿潜移默化的学习伙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4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目标性强,以教师为中心的表演式学习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目标性极强,预先设计好在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要备好课,如果在其中一步中出现问题,都无从解决策略。

  (二)局限性大,以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根生地固

  1、音乐游戏的最终目的应是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欣赏、感受、理解和表现,游戏是手段而不是背景,但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更多的是以自身的语言、动作带领幼儿游戏,代替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2、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缺乏。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又要把握退位的时机和方式。

  3、音乐游戏中的动作设计强烈地限制了孩子的想象与创作。动作是音游的“血肉”和“色彩”,音游不能没有动作,但动作的设计与编排又是有讲究的,既要能表现出音乐形象的明显特征,又要合拍,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探索性弱,以教为主的表面性蜻蜓点水式接触

  1、过于强调了游戏中玩法和规则的重要性,着重于内容的完成而忽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虽然有游戏,但不是以幼儿为主的游戏进行,而是以教师完成教学为主的游戏进行。

  2、教师较难把握教与学的度,教的痕迹明显,而幼河蜗返淖杂啥炔还唬主动学习、快乐体验表现的不够。

  3、着重于游戏的组织而忽视了音乐的功能。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中的游戏,而忽略了让幼儿去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忽略了音乐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如何改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教与学的关系

  (一)改变音乐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

  1、在不影响幼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开展活动

  我园是在“学习故事”的课程背景下开展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故此出现环境的变化,每班是同层的两个班级合班分区活动。在不影响幼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需要与班级活动同步进行的活动。

  2、确立音乐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提出想尝试让幼儿自主地玩音乐游戏,教师应从教的位置转移到与幼儿共同玩的角色中,但又要有设计地玩出音乐来,所以将组织者的身份改变为幼儿玩伴,由每班执教音乐的教师承担设计与组织。

  3、确定游戏适合的年龄段

  由于我园有9个班级组成,每班抽取8人参与活动,共有72人参加活动,考虑到以往同类活动经验,确定是全园混龄参与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也可以以大带小参与活动。

  4、规定游戏的时间

  在不影响幼儿合班分区活动的状态下,游戏时间应与其它活动时间一致,故音乐游戏的活动时间为一小时。

  (二)设计音乐游戏活动的音乐性与趣味性

  1、音乐游戏活动设计应具有音乐性

  在游戏设计时我们发现,游戏既要好玩,又要有音乐性,不是为了玩游戏设计活动,而是通过游戏的手段达成音乐教学的目标,而在游戏中体现出来,游戏中要有音乐。

  2、音乐游戏活动设计应富有趣味性

  在传统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是集体跟随教师参与游戏,但在此活动中则需要每个游戏充满趣味性,才可以吸引幼儿的眼球,参与度极高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在游戏活动方案定稿前,教师团队集体教研,试玩,努力使每个游戏做到好玩又有音乐性。

  (三)激发音乐游戏活动的自助式

  1、活动前教师自制游戏活动预告视频,将游戏简单明了地介绍给孩子们

  在《乐器总动员》活动前一周,由每组游戏的设计教师自制游戏预告片,主要是想让孩子们预先知道整个活动八个游戏项目的时间、地点、游戏的基本玩法和游戏规则,也可以是创设游戏的悬念,吸引孩子们首选参与游戏项目,再由班老师统计每场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由于场地及活动自由度高的因素,每场只限每班八位幼儿报名参加,并挂上入场证作为标记。

  2、团长集合团友,开始后自由结伴,以大带小,自助式参与活动

  活动前由“乐器总动员”的团长(一教师)在中心舞台前召集各班报名幼儿,简单介绍活动口号、活动时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宣布游戏开始。挂牌幼儿相继结伴选择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一个项目结束后又可继续选择其他游戏项目,也可以连续玩同一个项目,自主性极强,与自助餐极为相像,幼儿在活动中非常开心、自由。

  3、活动结束后“团长”再次召集团友们,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快乐与经历。

  活动结束时设计此环节,让幼儿与同伴相互表达,相互分享游戏中的不同经历及游戏的快乐,在分享的过程中也知道自己在活动中没有玩到的项目,也是一种学习。

  三、幼儿自主性音乐游戏的开展情况及活动反思

  (一)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凸显幼儿合作带动力

  活动过程中虽然没有老师带领着游戏,但孩子们预先知道整场的游戏规则,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各项游戏活动,遇到问题可以找哥哥姐姐帮忙,也可以找老师咨询,就像一个大型游乐园,大孩子也充分地体会到帮助弟弟妹妹的快乐。

  (二)音乐游戏项目丰富有趣,打破传统活动式教学

  音乐渗透,无处不在。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音乐技能,主要是激发幼儿等兴趣,培养起求知欲、探索精神、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进来,充分地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去参与、去学习,有效地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通过营造多元化的音乐环境对幼儿实施浸润式的影响,让幼儿有更多接触各种各样音乐元素的机会,并从感受、体验、欣赏、互动参与、自由表达等形式当中领悟音乐内在规律,提高其对音乐的整体感应能力。

  (三)有效组织、自主选择、合理诠释教与学的协调关系

  活动的组织是有效的,孩子们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对班级正常分区活动没有造成影响,好的游戏可以得到全园孩子的分享与参与。

  我们不能只在课堂上教给孩子哆啦咪长在五线谱的哪条线哪个间,我们要创设一个孩子们自主探索音乐的空间、时间,引导孩子的是学习的方法、过程,而不是训练、结果,因为他们是人不是机器,是有足够的能力探索与发现,相信孩子,还孩子一个“原生态”的音乐探索之路!

  (四)深入反思,继续延伸,大胆尝试,追求幼儿自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15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经历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经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别。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见解。

  1、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班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与音乐和舞蹈相互融合,还与知识和活动及身体的协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整游戏中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其形成健康而又向上的人格。幼儿园小班内的幼儿大都在4岁左右,且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最短,教师不能像对待大班和中班幼儿那样,应采取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音乐游戏主要是幼儿教师将具有较强律动性的儿歌播放出来,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带动下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和学习。游戏是一种快速引导幼儿进入课堂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2、关于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方式的几点经验

  一是在幼儿园小班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时,首先就应具有一定游戏的规则。在小班幼儿学习中,加强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其必定需要一定的规则,与非音乐游戏相同。在音乐游戏中,其规则主要是按照音乐节拍实施,否则就会导致其成为背景音乐,最终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音乐进行游戏,若幼儿不熟悉游戏中所采取的音乐,那么首先应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简单的学唱,待其在熟悉歌曲之后进行游戏活动。所采用的游戏规则应越简单越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则,并在设计中做到循序渐进,从而促进音乐游戏教学成效的提升。二是尽可能将音乐游戏与歌曲个舞蹈及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在幼儿学习中,不仅有音乐的欣赏,还有唱歌和跳舞及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确保所选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但是歌词内容应尽可能地简洁,教师同时应配备一定的动作,才能更好地加深小班幼儿对其的理解。三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学习,小班幼儿若采取课堂进行音乐和舞蹈的教学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由于其自律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不能生硬地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东西,而应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加强对其的教学,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幼儿对其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在游戏和娱乐中促进其在玩中乐和乐中学。四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知识的学习。在注重上述应用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利用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可以采取音乐游戏进行诗词学习,但是小班幼儿应以数字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游戏教学。例如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可以引导幼儿做《找朋友》的音乐游戏,一边唱《找朋友》,一边丢手绢,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引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这样在音乐游戏中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锻炼,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还能随着游戏的进行而拍手和点头及摆手和摇头等,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学习。五是在音乐游戏中缩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最终促进幼儿对学习的热爱。例如以音乐游戏“小火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火车》,教师作为火车头,后面的幼儿一个接一个抓住前面幼儿的衣襟,根据音乐的节奏在教室内行进。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提前做好情境设置,如小桥、拱形的隧道门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3、结语

  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紧密结合当代幼儿的特点,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采取诸多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小班幼儿教学,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快乐地渡过幼儿学习时段,成为幼儿的启蒙导师,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07-02

中班音乐教学计划11-23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1-12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总结05-23

幼儿园中班教学总结范文06-09

音乐教学总结06-13

中班音乐教学计划14篇01-20

幼儿园中班教学总结(15篇)01-09

中班幼儿园线上教学活动总结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