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心得15篇[热]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教学心得1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毛泽东也曾说:“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可见,良好的教育必须以良好的德育教育为根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脱离了德育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教学。只有思想品德教育走在前列,智力因素的潜力也才能相应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显的学科。在当前全球信息网络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地理学科在加强德育教育,培养栋梁之材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初中地理内容为两大板块,一是世界地理,包括地理知识基础理论、世界自然资源、世界气候、世界人口、世界政治分区、世界区域地理;二是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疆域、人口与民族、气候、资源、河流与湖泊、交通、经济、中国区域地理。无论是学习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能凭感觉,更不能想当然地来学习世界与中国、认识世界与中国。如学习世界自然资源中,我们认识到,目前,世界上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差异、人文素质的差异,有很多国家、很多地区,人们文化落后,缺少科学知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使我们的自然资源数量不断地剧减。更有甚者,一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地区的农村,人们为了求生存,还有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乱采矿藏、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减少;而人口又不断增加,生态受到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直接影响到世界全局性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确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才能求得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时代栋梁。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从来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我们地理学科更是要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动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整个中国地理全学年的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教育的最佳素材。学习中国的疆域,补充中国历史上如唐朝、元朝时期领土范围,让学生扬起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时,课堂上一曲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清脆动听的歌声的响起,必定会使学生心中“爱我中华”的情思引起共鸣。学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时,描述长江的浪漫与多情,举世瞩目的三峡电站,讲述母亲河的似海深情,青海湖的神奇美妙,自然会调动学生的“朗朗乾坤,泱泱中华,舍我其谁”的豪情。
三、国情教育、比较国情教育不容忽视,教育学生全面地客观的认识事物。
地理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是主阵地,但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故意回避一些相对落后的或是相对阴暗的“角落”。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分析国情,使他们认识到我国地理面貌和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和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如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比较中国东部和西部的自然地理、经济、人文、交通、工业等方面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到目前中国西部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缺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从而很好地理解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目的和意义。
四、地理教育中要注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专心专研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的精神。
当前学生大都是在蜜罐中成长着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于父辈创造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就容易走上安于现状缺乏奋斗的生活之路。地理教育中必然得加强对学生理想、人生追求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从小立志成才,从而发奋图强,不懈追求,刻苦专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初中地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顶好教材。学习欧洲、北美等先进发达国家的地理知识时,充分调动学生好奇、上进的心里,鼓励他们树立不认输、不自卑、努力成栋梁,共建繁荣富强的大中国的远大理想。学习南极洲地理,通过85年、89年中国分别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精神学习地理史上的中外名人故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郦道元与《水经注》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哥白尼与布鲁诺的“日心说”等等,都是引导学生学习榜样,追求卓越,发奋图强的最好德育舞台。
古人云:“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则是立德。”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必须不能只为传授单纯简单的地理知识而进行教学,只有高扬德育旗帜,为造就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栋梁之才的远大目标而奋斗,使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天文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具有开阔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方是地理课堂的核心。
地理教学心得2
20xx年我校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经过了与年的实践,对于初二地理新课改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了解了新课程新在哪里,它与老教材的主要区别是:
1、理念上新;
2、方式上新,表现在逻辑上比较独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科的价值,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提高的重心,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体现教材的灵活性、时代性、多样性、选择性,这四个特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现了学科价值的整体性。重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掌握并且能运用地理原理。
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段时间教学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其次,了解新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与老教材的区别。在内容选择上强调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形成了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增强选择性,体现时代性的同时突出应用性等显著特点。同时,内容也更加注重应用性,十分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发现问题、学以致用,通过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来增长才干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了解新课程目标的把握。重点掌握的和忽视的方面,从专题中看到的课例片段中,教师应作为引导学生的主线,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尽量在教学过程中选用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课改地思想并将其渗透在地理教学中,相信在今后地教学中会有一个新的变化。
地理教学心得3
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在备考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地理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了解地理的应用与实践。在高三备考地理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心得与体会。
第一段:了解高考地理考试的要求。
高考地理考试是一个综合性的测试,涉及到地理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点。首先要了解地理知识的基本框架,明确考试要求。其次,要重点关注地理应用题,因为这是考察对地理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做真题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分布,然后有针对性地备考。
第二段:划分知识点,有计划地复习。
地理的知识点繁多,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制定学习计划。对于我而言,我将地理的知识点分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然后再进一步划分成气候、地貌、土地资源等具体的知识点。每天专注于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记忆和应用。
第三段:注重实践与应用。
地理考试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注重实践与应用。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地理考察实地实践,比如去考察附近的`地形地貌,调查当地的气候变化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地理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对地理现象的理解。通过实践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的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段:多做真题,查漏补缺。
高考地理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选拔的知识点。在做真题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题技巧。同时,要注意查漏补缺,分析做错的题目,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多做真题,可以更好地提高地理成绩。
第五段: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地理的知识需要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备考地理的时候,要了解地理的应用和实践,明白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要善于举一反三,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其他科目或生活中,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努力,我在高三备考地理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在地理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培养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备考地理的体会也转化为对世界地理环境的理解与认知。地理不仅是高考的一门必修科目,更是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在备考地理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收获了对世界的更多认识。
地理教学心得4
这学期由于特殊的原因,学校给我安排了八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对于非专业的我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仔细一算,从学校毕业后一直都未翻阅过与地理相关的书本已经有十来年了。心里除了紧张之外,多半就是担心了,担心自己上不好这门课。
虽然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区域差异,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应该更加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但是在做课程的教学计划是就面临很大的问题。面对这仅有四章的内容,如何讲解,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进行课时安排?着实让我很头疼。好在有许多热情的同事,是他们帮我分析问题,又耐心帮我解决了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上存在的问题。
正式上课后才发现,虽然八年级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过了,但对于初中地理在中学的地位,大多数同学对地理的认识不够,所以许多讲过的`只是由于课后没有巩固记忆,早已被学生忘记了。
针对地理这门课主要是要让学生识图、绘图、理解性记忆的特点,我又仔细修改并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在备课、讲课之前,从感性材料入手,吃透教材内容与
新课标要求。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与教法学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如何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从而树立应用知识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例如,在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节课是,由于本节知识容量大,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为您编辑]所以在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通过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演示拼图,引导学生看图、填图,使死图变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感知,然后组织学生拼图竞赛,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习,实现愉快教学。通过上网查询还发现了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这对于学生的兴趣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地理教学心得5
高三地理课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对待此课程的授课应该更加慎重。在我教授高三地理课的这段时间里,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对如何更好地授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将分享这些心得体会。
高三地理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会将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讲解重点知识点,并配以图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我还会通过举实例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高三地理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我鼓励学生多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比如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因此高三地理课程中,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都至关重要。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例如,我安排学生去实地调查当地的农田排水问题,让他们能够亲自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此外,我还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高三地理课程在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设置综合性的地理问题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此外,我会组织学生参加模拟高考,让他们在实际的应试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既巩固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对高三地理课授课的心得体会,我意识到高三地理课程的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强对地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门优质的高三地理课程。
地理教学心得6
初中地理课堂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好初中地理知识授课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地理知识的过程,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体系和知识积累的主阵地,初中地理课堂给师生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好地理教学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当前,传统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差别较大。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出合作学习、自主研究、探究学习等理念,这是传统教育不能实现和完成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执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实际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教学思想应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合理安排地理课堂的教学环节,搭配好地理课堂的教学时间,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利用率,使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需要。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初中地理教师要高度关注课前的备课环节,把备课当成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在课前的备课中,仔细学习研究教育大纲所布置的授课内容和基础知识,学懂研透重点难点问题,要认真研究教材所布置的教学内容,总结规律,掌握具体实施环节。下大力研究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要求所达到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解决好因个体差异所产生的成绩变化,设计好符合学生现实和实际教学的计划和方案。尽其所能的搜集地理教学的素材和资料,对所搜集的地理文史资料、教学影片、风貌画册、图文资料等认真研究和思考,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人文知识,对搞不懂的问题,要学精吃透。在此基础上,初中地理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达到难易结合、明确重点和资料标准。根据教学的进度和变化对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具体指导,明确预习的重难点问题,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地理知识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加强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为优化教学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进行合作式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主观能动性,要给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使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都能在一个团结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交流和碰撞,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体会中成长进步,把学习成果向全班共享。还要对课堂提问进行思考和设计,多提一些有思考性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回答问题时,也可以采取合作互助的方法,可以综合多名学生的意见,也可以相应增加问题的难度,触动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环境,营造一种和谐安静的学习氛围和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采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生动描述,并创建富有联想力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理念上的火花,触动学生的思想神经,增加学生的才智。地理学习中要大力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起学生在知识探索中的欲望,产生思想上的激励和碰撞,调动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增设和开展一些有意义和有目的的地理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学习研究地理知识,如:演示天气预报过程、地理脑筋急转弯、地理答辩赛、地理手抄报、地理论坛、地理知识演讲比赛、地理趣味竞赛,等等。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主性,研究参与性的机会,可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一起研究实践合作式探究的方法及手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来制定学习计划,自建小组来合作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探究,启发思想、积极探索,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互相的协作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和培养,大家集思广益、开阔思路,达到了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4、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难点重点问题,并适时答疑解惑,还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理念,让学生开动脑筋,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评估,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地理课堂的学习中,树立学好知识的信心和决心、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达到持久学习的目的。在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时,要让每名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获得学习方法和手段,同时提高学会自学、会学知识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讲课提纲通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投影等方式进行展示。把重点难点问题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以熟练掌握教材和课本知识的方式,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数据完成问题。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学习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终身学习研究理念。教师要有多种能力和素质作支撑,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具体指导实践的同时,合理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和氛围,具备正确认识和把握师生关系和使课堂教学生动化的能力。
5、地理教师应具备经常性反思的能力
地理教师应在课堂学习中,正确掌握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学习研究和指导,并坚持营造和谐开明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正确的指引下,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训练。教师应在设定地理学科问题上下功夫,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研究时间,使学生进行自主思维模式上的训练,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自主的学习研究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好学生的所有问题,所以,教师的答疑解惑能力也非常关键和重要,可体现教师的教学才智、能力及水平。当然,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有教学上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如什么时候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什么时候学生对课堂学习有疑问;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无所适从;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老调动不起来,等等,都是地理教师细致入微观察力的集中体现。
6、结语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才智和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较快的进入角色,从身动到心动,再到神动。
地理教学心得7
一学来,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领导下,地理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提出的基本要求认真制订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我们坚持落实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依据大纲、活用教材、落实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按照新大纲、新教材的教育和教学基本要求,在抓好传统常规教学的同时,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参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自身修养,针对教材特点,改革教学方式
1、新教材设计的活动灵活新颖,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针对这一点,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新型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的创新型教师,成为课程教材的建构者和改革者,进而走在新课改的前面。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情况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唯一性)。为此,我们从课堂听讲和作业收缴入手,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让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的现象。针对课时不够的特点,具体做法是在平时备课时按单元进行课时备课,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碎这一点,每进行完一节课都要进行课堂小结,每进行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把一些陈述性知识变成具有生成性的知识,让知识开花结果。
二、坚持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率
新教材正文简短,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许多知识点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同时,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我们每周四定时、定点地进行课后教学反思、教材的研究,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理备课研讨的氛围,并且在组内统一各年级组的教学进度、统一备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编写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巩固落实所学知识,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三、激发学生兴趣,化难为易
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零碎许多老师说:新课标地理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我们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尝试用成功来激发兴趣。把学习目标分解,定下阶段性的小目标,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这样一实现便能激励学生再接再厉的勇气,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同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
1、组内资料建设,指导学生动手自制教具。
以往我们地理组缺少系统的课件体系,本学期在各位地理老师的努力下,适应地理课改的需要,组内老师的努力下,我们自己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并且实行资源共享。根据课程活动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自制——地球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习地理。
2、深入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3、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自生素质。
地理教学心得8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发运用有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不是一个只能停留在理念上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学生的潜在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与开发。处于基础教育战线的老师们,让我们走出学科本位主义的涡漩,让学生多一些自由学习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在课改实践的摸索中,勇敢地迈出你每一次教法尝试的第一步,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素质教育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1、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人本性”贯彻始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本课通过运用电脑多媒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了以学生为本,以探究学习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能够在活动和快乐的情境中学到知识。
2、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的培养。本课教师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及通过多种教法的灵活运用和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文意识。
3、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本节课教学过程从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观看,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然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存在缺点,比如在看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两段视频后想让学生直接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找出气候、水源、植被图自己分析,可是由于时间太短,学生资料不足等原因,我给出了一定的范围,没有完全。这些我记录下来,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注意。
地理教学心得9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培养出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更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就是“教师说,学生听”。这种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以及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格格不入。这也就说明了传统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在高中一线岗位从事教学也有7年的历史了,对于新课程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重学生,轻教师
其实在早期的教学评比中经常是无生课堂,就是让评委看教师的表演,谁表演的好谁的课就好,我一直对此深恶痛绝。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中心,学生是配角,是听众。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是看学生听懂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地理教学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要敢于放手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要急于把知识告诉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知识。
二、重过程,轻结论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就是要教会学生应试知识,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使得地理这个充满活力和兴趣的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死知识。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最高追求就是标准答案,谁的学生在考试中能写出更接近标准答案的回答,那么这个教师就是好教师,是成功的教师。但是每个教师都应该知道知识是学不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机械的.记忆工具。
三、重实践,轻理论
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但是在很多时候,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并不浓厚。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性太强。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如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这很重要。其实我们都知道古人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天气、气候有许多的谚语,这些谚语其实就是古人对地理知识的实践,或许很多农民不知道它们的地理原理,但是他们知道其地理意义。我们的学生学习地理有什么用呢?当然是不仅要知道地理现象和原理,更该去理解地理的意义。
四、重创新,轻识记
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最急于解决的就是书上的知识点,把书上的知识点记住并很好地在考试中运用,一个好学生就是一个好的解题工具,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的帮学生解题的工具,解出来的答案越接近标准答案那么这个工具越好。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有很多答案?有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我们的学生只知道去识记,去向标准答案看齐。其实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去思考“标准答案”真的标准吗?在实际生活当中又有多少事是有标准答案的?让学生自己去想,不需要太在意学生想到哪了,想出了什么连你自己也不了解的地方,越是这样反而越能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
五、重理念,轻工具
在当下特别流行多媒体教学,当然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在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一直认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因为现在好像一堂好的地理课,必然是需要多媒体的,这已经脱离多媒体使用的本意,它其实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一堂好的地理课关键是向学生传达了什么,有没有让学生对这节课有所感悟,有没有对一个或一些地理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如果都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了,学生知道了懂了,“一笑而过”,那么这堂课其实是很失败的。
总之,新课改是一项长期的、艰难而又复杂的工作。新课改也绝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更多的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以上是我的一点儿体会,教无定法,只要教师本着为学生着想,不断改正自我,我相信这样的教师就是好教师!
地理教学心得10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把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进展地理思维能力,把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进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把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把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进展观念及爱国情感。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制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纳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乐观性。
现在的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在教学时,我留意学生智能的进展,留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事地理事件,例如今年的全球气候大会、海地地震、冬季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等。为学生参加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育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专心讨论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留意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爱好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专心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果的关键。在课堂上正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常常启发学生思维,留意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现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熟悉,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育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育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讨论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学生地理成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凹凸。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在黑板上绘画相关的地理信息或示意图,从一开头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育他们读图分析能力。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把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育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把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娴熟地把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正确定位,激励学生识记世界地区和国家的名称和位置。
学校制定的每双周三进行各教研组活动,讨论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主动承担学校组织的观课活动、评课活动及理论学习准时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赛课活动参加了以杜老师为首组织的全区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并准时补充材料,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更进一步。
1、综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分层教学,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究。
2、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效果的反馈,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3、继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继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地理教学心得11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它贯穿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中。而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学科优势。因此探索学校课程中的德育途径,充分发挥地理课程教学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
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即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与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在实施每单元地理课的教学中,上好每堂课,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逐步完成中学德育目标。具体的要求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中学地理德育的特点
2.1依存性
依存性是指德育在地理教材中没有独立的体系,而是依存于地理知识之中。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要寓于地理知识的传授之中。
2.2协作性
协作性指德育有些内容的传授需要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联合协作完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2.3随机性
随机性要求地理教师注意从教材中挖掘出包含的德育因素,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引导学生把分散的,不系统的,不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集中起来,发挥其德育功能。
2.4渗透性
渗透性是由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比地理知识的接受难得多,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细雨润无声的精神,为学生心田播种,扶植他们奋发向上,成为欣欣向荣的长青之树。
3.中学地理德育内容
3.1课本中挖掘德育素材
挖掘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都可以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得以体现。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等。高一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2生活实践中获得德育素材
新课标提出: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我们生活的成都为例,成都城市的交通现状与问题,成都的城市化及其问题,成都的城市规划的变迁,成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成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成都的气候变化,成都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成都的工业发展与变迁,成都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
4.德育渗透的途径
4.1地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德育过程的基础,通过活动进行德育是德育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不仅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还融于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如气象,地震、矿物标本采集等,课外活动以它的课外姓、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作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做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研讨课题等各种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外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提倡每个学生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注重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集体的活动,学生将会学会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感受到合作与宽容对于集体成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天文观测,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如对月相的观测至少要坚持一个月,特别是下弦月相需要后半夜进行观测。坚持下来的同学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是事业成功的根本。
4.2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不能吃苦,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凡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性格和积习,如果这些积习伴随着他们走上社会,很容易给他们自己和社会造成危害,而地理教学中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社会生态理念,有利于进行正确的人际关系和吃苦耐劳教育,地理教学使人明白,无论是社会中的个人,还是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要取得自身长足发展,要有正常的`竞争和永久的合作以及人际关系协调的积极性,通过地理问题的教学,这些内容特别容易被接受,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如野外地质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的测量、企业三废物质处理的调查;当地的经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定等实践活动。参与这些地理活动都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工作的艰辛及工作中竞争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只有在地理活动中发挥群体协作的优势,才能解决,因此,地理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建康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4.3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传授地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渗透更要紧,教师自身的德行以及课堂上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需要。
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最灵活的一种形式。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起了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世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4.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小系统,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多方面合作协调,地理学科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大,学校可以利用地理活动的机会,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如杜绝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号召,可以以墙报的形式来进行,使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使学生自我体验到资源的危机感,把“资源道德意识”融合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地理教师可以和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利用劳动课开展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其行为对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开展在校园内建立电池回收箱等形式的活动,让所有学生了解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使学生保护环境的做法成为自觉意识。
4.5在设计练习时渗透创新意识教育
地理教学中涉及许多自然之谜,例如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之谜,外星人之谜,魔鬼三角之谜,生物起源之谜,恐龙灭绝之谜,板块运动力的产生之谜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至今仍
有争论的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到底是不是由于二氧化碳造成的等等,地理教学也涉及我国经济发展有待研究的众多重大问题,这些尚无定论的内容都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好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练习,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地理教学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实施德育教育要有趣、自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还要注意施行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志情感教育等,要善于使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地理教学心得12
怀着一份既期待又排斥的心情,我踏上了这次培训的旅程,当培训真正开始的时候,我才明白我没有白来,我才明白外面的世界真广阔,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原来地理课可以这样上。虽然以前在学校听的课比较多,但毕竟有限,这次培训来自四川各个市区的地理老师还有来自深圳地理老师的课让我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大大的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和思维,收获多多。
首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堂成功的地理课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另外,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陶冶学生的地理情感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攀枝花的赖东老师,在讲解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就配以充满磁性而深情的声音,让学生为上海的发展繁荣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从而把这种情感激发为家乡崛起而奋斗的激情!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情感方面,老师们,都运用高低起伏,深情而动听的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的美好,生活中的美好,好的一堂地理课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悠扬婉转,就像一幅幅山水画,意境优美,给以学生美的熏陶。
另外,就是在教学方法上真是推陈出新,多姿多态。还记得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蕉麻、油棕产量世界第一,这部分有些内容需要补充,而都江堰的潘凤琴老师巧妙的运用这些经济作物的用途把全班分为橡胶队、椰子队、蕉麻队、油棕队并赋予寓意和生命,让学生在地里课堂中也进行了思想教育,使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和谐巧妙的融为一体。其次还有深圳杨韵莹老师运用地图叠加法来分析澳大利亚哪些地区适宜发展农牧业,还有西昌的张光建老师运用不同的地图资料来对比很分析区域人口资源。
还有就是在教学理念上沿海地区和我们四川地区也有稍微的区别,虽然都是在全国教学改革的大悲背景下,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但是明显深圳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多,课堂比较自由广阔,学生学习轻松。但四川的老师主要是教师起引领作用,对课堂掌握稍显强硬,像是教师牵引着学生不断往前走,课堂较快,学生学习内容较多。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明白教学方法不一定要模仿,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原创和设计的方法其实更能适应教学,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以思维一定不能墨守成规,要打破僵化。“路漫漫其修远兮”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还有很多要钻研,很多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培训的机会,我可以坚定的说:“这次培训,我没有白来”。
20xx年4月8号至10号,短短三天的学习培训,课时安排紧凑、有序,满满的都是收获和感悟。让我又一次被教改的狂潮所击打,我真正的感到自己落伍了。微格教学、微课教学这些新概念逐渐走进我的大脑。以前仅仅是听说过,但由于平时在教学上只是满足现状,没有进一步学习和探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渐弱化。通过这次培训让我重新拥有了学习的激情。我还有幸听了深圳市福田区侨乡外国语学校杨韵莹老师公开课《澳大利亚》和成都都江堰塔子坝中学潘凤琴老师公开课《东南亚》。我对微格教学、微课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攀枝花市第十六中学赖东西昌阳光学校张光键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康莹三位老师进行了微格课教学展示。温江区罗春微课工作室罗春老师给大家进行了微课相关知识的培训。最后四川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实验中学刘咏梅老师做了题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地图素养培养与评价研究》讲座。
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还是对微格教学的认识: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
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微格教学的实施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1) 学习相关知识
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模拟训练的实践活动。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微格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相关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利于以后观察学习内容的同化与顺应,提高学习信息的可感受性及传输效率,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 确定训练目标
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向受训者讲清楚本次教学技能的训练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该教学技能的类型、作用、功能、及典型事例运用的一般原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观摩示范
为了增强受训者对所培训的技能的形象感知,需提供生动、形象和规范的微格教学示范片(带)或教师现场示范。在观摩微格教学片(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示范可以是优秀的典型,也可利用反面教材,但应正面示范为主。如若可能,应配合声像资料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以利于对教学技能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要注意培养受训者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吸收、消化他人的教学经验的能力。
(4) 分析与讨论
在观摩示范片(带)或教师的现场示范后,组织受训者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假使我来教,该如何应用此教学技能”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酝酿在这一课题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案,为下一步编写教案作准备。
(5) 编写教案
当被训练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受训者就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编写详细的教案。教案中首先说明该教学技能应用的构想,还要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时间分配及可能出现的学生学习行为及对策。
(6) 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角色扮演是微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受训者训练教学技能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即受训者自己走上讲台讲演,扮演教师,因此被称作“角色扮演”。为营造出课堂气氛,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充当学生。受训者在执教之前,要对本次课作一简短说明,以明确教学技能目标,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讲课时间视教学技能的要求而定,一般5-10分钟。整个教学过程将由摄录系统全部记录下来。
(7) 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在教学结束后,必须及时组织受训人员重放教学实况录像或进行视频点播,由指导教师和受训者共同观看。先由试讲人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我反馈”。然后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需改进的问题进行示范,或再次观摩示范录像带(片),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8) 修改教案
评价反馈结束后,受训者需修改、完善教案,再次实践。在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告一阶段后,要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教学技能训练,以实现各种教学技能的融会贯通。
这次学习也算是我在专业上的又一次提升,不仅开阔了眼界,接触到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我也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弱势,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努力创新、努力学习,让“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地理教学心得13
在《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
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要有“情境”引入。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
质进步的一面。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
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地理教学心得14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地理的目标是通过7——8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的重要出发点。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结果,关心结论的做法,对学生在探索、体验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与肯定。
对于新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应面对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是一群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的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增、替换例子,调整教法。要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不能只把他们看做一种 1
知识的容器。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初中地理新教材突出了实践性和探究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其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通过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己掌握知识,并逐步培养与提高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领导与调控,教师如何引导,如何调控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上。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刻,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铺垫。因此恰如其分的导入是地理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
地理教学心得15
3月5日和6日,我有幸聆听了浙江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来给我们做的有关地理核心素养的报告和指导,听了专家的讲解和介绍,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晨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具有整合性。如何在地理教学特别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一直是地理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要方面。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后“理”的认知。在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图像工具、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地理地域认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实现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并内化为正确的人地观念思想,逐步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
【地理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心得06-09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05-17
地理教师教学心得01-23
地理老师教学心得11-23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04-07
地理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2-02
地理教学反思06-22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通用03-11
高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