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24 11:51:35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必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篇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一、多媒体投影教室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环境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投影

  结论:

  1、只能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双主模式)

  2、多媒体投影是教的辅助手段

  3、是现在乃至将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教就有学,有学可以无教)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择的课题内容不能发挥多媒体投影教学的优势

  2、代替其它常规媒体(板书、实验、投影器、录音、录像等)

  3、课件质量不高

  (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技术性、艺术性)结果:提高了教学成本,却没有提高教学质量

  (三)今后应用建议

  1、认真选择课题

  在备课时,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反复比较,选择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效果好的课题,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精心设计课件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科学地组织并呈现出来。

  3、尽量采用成品课件

  对成品课件采取“一引、二用、三改”的使用原则,减轻教师的负担。

  “引”――引进;购买、交流、网上下载(包括小工具、小软件)等多种渠道。

  “用”――使用;引进后必须使用,在使用中学习、体会和鉴别。不能以任何理由束之高阁。

  “改”――改进;使用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创新、完善,成为自己制作的精品课件。

  4、支持并服务于各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要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上发挥作用;要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环境分析

  网络教室的课堂教学环境一般应包含:网络环境、课堂环境和人际环境。 网络环境主要是指网络教学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课堂环境主要是指课堂空间。师生集于一室,继承了传统课堂的特点:易于交流、调控1和互动。

  人际环境主要是指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网络课堂学习中,学生改变传统课堂的主要向老师学习的方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来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快了学生学习进步的.速度,使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结论:

  1、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学生: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媒体: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2、改变教学的进程结构

  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的过程。从单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单纯重视一般要求转变为重视个性发展。

  3、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网络课件的质量和教师主导(组织、引导)作用的发挥。

  4、实现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学校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模式。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适用于网络课堂教学的网络资源非常缺乏。

  2、多媒体投影教学网上搬家,造成浪费。

  3、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到互联网上自学,造成教学效率降低。

  4、教师对网络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调控不得法,驾驭不了课堂。

  5、许多学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而无网络课堂教学平台。

  结论:目前许多学校网络课堂教学表现出“低水平、操作化的倾向”。

  (三)今后应用建议

  1、必须安装能够满足网络课堂教学需要的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应依据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教学过程。

  2、下大力气解决网络教学资源缺乏问题。

  主要靠自制、协作和交流。

  主要设计制作针对一节、一章或某一专题的网络“小池塘”。形式:课件、网页、专题网站。

  结构:模块结构、菜单结构、层结构、网结构。设计制作网络课件要注意的问题:

  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考虑和处理设计制作中的一切问题。

  使用多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学习内容都包含明确的学习目标,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利用超链接技术体现知识点及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不只是翻屏或翻页。

  利用网络特性,设计有效的交互活动;包括网上讨论、网上协作、网上练习等。

  反馈评价形式要多样、反馈评价的出现要适时、恰当;

  提示说明或导航要清晰、恰当、要有层次。

  3、教师要设计好网络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策略,即教学环节、节奏、时间安排等。

  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学的引导和调控。引导的内容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形式和网络学习方法的提示、说明和介绍。

  2调控的方法是针对学生具体学习状况适时在网上发布教学信息和资源,依情修订学习内容、学习指导,组织网上学习讨论、个别化辅导、进行答疑、发布练习和评价等。学习过程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控制学生学习时间来实现的,规定具体的学习时间以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保证学习的有序进行。

  5、教师要在网络课堂教法上创新。

  大胆进行教学实验和探索,创建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兴趣,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

  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十几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低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不认识字,听不懂教师下达的命令,如果很生硬地去讲解课堂内容,那么学生可能很难听懂。于是我就准备了一些非常鲜活,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并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课件,搜索了一些相关软件辅助教学。例如教学“鼠标用法”时,我选择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软件来让学生练习,还有一些小的儿童涂色软件,让学生在涂色或是绘画的过程中,学会画的整体布局,学会审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练习了鼠标的各种用法。达到了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但不难学,而且还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跟随教师学,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我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我解决的办法是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有时还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桌合作画出“五边形”,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他的三角形、七边形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

  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二、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因素

   1、课堂步骤的时间的分配和有效性联系在技能知识的教学中,有关过程虽然是由于发现了大多数的学生的普遍问题想统一解决,但在学生还没有完成之前,这样的举措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讲和学生应用操作的时间的比例的控制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第二种过程的时间调配难度的把握看起来好像简单一些,因为大家觉得是复习课,前面技术性的知识点已经落实好了,现在仅仅是把学生的“冷饭”再炒一下就行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其中更讲究的是你给学生练的习题的难易的控制,时间你觉得是可以在20分钟以内完成,可偏偏出的习题却难住了大部分的学生,无奈之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牺牲自己讲解的时间给学生再练习,而这样的练习应该说是低效的,因为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加上你也没有时间分析,要不得,二是不管学生完成没有,现讲了再说,但学生在听你讲解的时侯也是糊里糊涂的,哪能印象深刻呢,也是低效的课堂效果。所以,这样

  4久而久之造成的是学生思考的一种惰性,一种依赖性,这也可能是学生成绩一直没有一个高度,没有一个创新的根本性原因。笔者有时为了赶时间进度,深怕学生思考的时间远远要超过我快速讲解的时间,所以就迫不及待的将过程和答案公布于众,其实这样传授的知识点完全有可能是低效的,因为没有经过思路挣扎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问题。

  另外,除了能提问,其质量也是一个问题,深深地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我们在听取其他教师的课程会发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口头语上常常是以“是不是啊?对不对呢?”来取代所谓的提问,这时的学生的回答很简单,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对”与“错”的美妙的结合,这么的'效果能起到我们所预期的吗?当然回答也很简单:不能。本人其实也有犯此毛病的时侯,是因为觉得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中,要学生完整的回答一个操作的步骤是比较困难的,如:如何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此时学生的操作可能

  性的落实,但和教师的提问是分不开的,你的问题简单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那么就太牵强了,学生心里有想法也不能表达,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3、课堂的评价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联系

  新课堂要求教师能运用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在课堂上正确的评价学生,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学的阶段性评价都将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我们要真正理解“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是为了改进“。

  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性很强,学生的一举一动所见即所得,教师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千万不要吝啬给予反馈,此时及时的反馈既评价可给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当然很多类似“很好,不错,对极了,你想到太周到了,这是我都没有考虑到的,good“等语言的使用更能给学生一种肯定,鼓励和希望,让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

  以教师的魅力是贯穿整个课堂,把握住学生精力的一条主线,精力集中了,自然效率就高了。听过一省优质课一等一的老师的课,课堂中的个人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是学生,在场所有的老师都被她深深的吸引,无不赞叹其深厚的功底,不会逊色于任何一门其它学科的老师,所以,在她的课堂中只有专注。

  提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要在一朝一夕中锻炼,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从自身的行为举止、语言语音、精神状态、应变能力、板书设计等等方面入手,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丰富的自我,那么,在课堂上,谁还有时间去理会杂事,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高效的课堂。

  5、教学方法、课堂练习和教学有效性的联系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用的较为普遍的是任务驱动法,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可以有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要随着课堂教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4

  20xx年10月8日,我校一年级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有幸聆听了几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领略了各位教师的教学魅力与风采,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生活化、艺术化。上课前,老师们精心的准备;课堂上,老师们精彩的表现;下课后,老师们深入的评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活动,达到了全面提升老师们的业务素养的作用,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有了更多的思索。

  翟瑞书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0的认识》,翟老师先利用了作业盒子里的口算功能,使学生高效的完成了口算的练习。然后在课件里呈现猴子吃桃的画面,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我认为翟老师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语言风趣幽默,应变能力强,非常善于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突发问题。整堂课学生一直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

  李妍老师和袁燕老师所带班级都是我校信息化的班级,学生都配备有电子书包。她们结合自己讲授内容的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大胆创新教学过程。李妍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先创设充满趣味的讲故事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课堂上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向学生发布任务,学生在平板上动手操作,寓教于乐,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的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并予以奖励,特别是教师设置的“凑十游戏”的抢答环节,学生通过平板抢答,教师随机选择学生回答,时效性特别高,也避免了学生抢答混乱的局面。袁燕老师讲授的内容是《加法》,她精心准备了星星等实物教具,抓住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并且结合电子书包通过学生人人动手操作,体会加法中“合并”的思想,让传统的教学手段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在这些年轻教师的课堂中,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每位教师都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优点,找出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也向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5

  xxxx年5月18至xxxx年5月25日,我在浙江金华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提高培训班”,聆听了教授和校长的讲座。19日上午,到金华环城小学参加了信息技术课堂观摩。三位信息技术教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三节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课程。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中除了要运用基本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允许学生在犯错误中学习信息技术课,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特点出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计算机课,特别是上机操作,因为上机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满足了人本性所特有的表现欲、为其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另外,有时上机操作经常出现错误,这种操作中的错误带给学生的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图形、动画、漂亮的界面等),而往往学生们就是想知道这意想不到的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也是教材中应增加的内容,即让学生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会如何正确操作计算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课堂上,周老师将学生错误操作展示给每一个学生看,让学生们一起思考这样操作为什么小猫不动?应该怎么操作?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方法和规律。多次实验证明,后者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大有好处,后者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改革教材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根本。

  二、注意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从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的简单有趣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后要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适当变换问题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最后要注意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他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中还可适当安排学生间的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上好操作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不动手是学不会的。学生通过手、眼、心、脑并用的上机操作而形成强烈的专注,会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并将知识高度化,同时,不断的实践成功,能刺激学生的成就感,在这样激昂的情绪氛围中,容易培养与塑造学生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所以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在让学生自己的联想、想象的思维,通过上机验证得以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兴趣,既动手又动脑,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无不显示出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是国家的主人,祖国的将来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自学能力的强弱、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自学能力对于计算机学习尤为重要,原因就是计算机发展奇快,掌握了自学方法,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应付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

  五、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后,布置了一个课堂作业。让学生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今天学过的方法让小猫完成2个或2个以上的动作。这一要求既让学生巩固了学到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又充分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在操作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完成任务后获得成就感。

  总之,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课程目的入手,处理好课堂中师生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尝试使用行进的教学法等。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6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技术的综合利用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给老师和学生全新的感受,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迸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就会从精神上亢奋起来,在课堂上就能够全神贯注,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通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界面,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体会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我们在教高中二年级(下)Unit 14 Freedom Fighters时,先提出“What does free mean to you?”让同学们在兴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相互交流,激起他们的兴趣,自然导入本单元的“自由战士”。在接下来的“自由战士”代表人物简介时,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在重点介绍马丁·路德时,让同学们观看视频材料———马丁·路德《I have a dream》演讲的真实场景。视听结合,声形并茂,让学生真切地置身于历史的真实当中,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感染力,实现了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缩短学生与伟大人物的距离,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促使学生争先恐后发表看法,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养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信息技术,不是网络技术,不是多媒体技术,能够完成这样的教学,达到这样的教学成果,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荀子早已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多媒体教学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提供生动鲜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和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全方位体验英语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从事外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能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 ”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快节奏”是指教学节奏快,练习转换交替紧凑。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指导用书和学习辅助读物外,各种音像制品及网络资源都随处可见,只要我们老师们能够用心去鉴别,仔细去挖掘各种介质形式的教学参考资料,必定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新鲜的气息。随着我们学校引进先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络教学系统,更加方便了多媒体技术和中学英语的课程整合,为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提供了保证。同时,英语学科的两大特点也促使我们为人师者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搞好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融合,适应知识社会对教育机构的要求。英语学科的两大特点一是知识点多,内容包罗万象;二是基础知识多,要记忆、理解的东西多,课堂内高密度、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促使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

  如:英语第二册(下)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的课文篇幅较大,情节复杂,词组多,单词也多,学生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记住这些词组,熟悉相关的句型,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呢?在备课时,我按照时间顺序把故事情节制成课件,同时搜集视频音频材料备用,并把大多视听材料整合在课件上面。讲课时,首先利用课件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播放相关视频材料和音频材料,帮助学生学习词组及句型,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较好地通过了“听、说、认、读”关,为学习全篇课文扫清了障碍。然后,以“视、听、说”引出全文,同时播放课文音频材料,使学生在欣赏电影中理解和学习语言;再通过逐段问答吸引学生对画面的注意,在问答中强化学生对语言点的记忆。这样,学生就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在one by one 的回答中,每位学生都得到了语言

  表达的机会,也就培养了听和说的能力。最后,在“视、听、说”的同时,加强对较难句子的学习,对难词、难句作适当的分析、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们都觉得学习起来特别轻松,学习效果也特别好。我认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场景化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这节英语课获得极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把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化的视听技术和形声教材引入教学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英语课堂结构,使英语教学富有趣味性、情景性、交互性,更有利于追求英语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优势,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完成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高要求、高质量。由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板书时间,增加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时间,因而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赢得更多的让学生练习、巩固、消化、理解的时间。一般来说,一堂课若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三分之二不到的时间就可完成,所以教师赢得了对优等生的引导、对中等生的指导、对学困生的辅导的时间。教师可以因此及时获取教学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矫正、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掌握教学情况的灵敏性,增大教学的灵活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课件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可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参与性,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只板擦,一支粉笔”的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另外,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所获取的信息要强得多。而信息量与知识获取的多少密切相关,获取的信息量越大,掌握的知识就会越多,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知识的保持将大大增强。

  五、利用电教媒体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上Saving the earth阅读课时,在按照教学设计处理完本课的基础知识、中心思想和细节问题之后,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和当前社会较关注的人与自然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为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首先播放《人与自然》的片头,动人的画面、动听的解说感染了学生,学生深深地感叹自然之美。录像停播后,学生还沉浸在画面之中,再给同学们播放《可可西里》的片断,以及人类污染环境、毁灭森林、捕杀珍稀动物等方面的图片。看着对比强烈的材料,学生热烈开展话题讨论,深感到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起到了较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运用电教媒体在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地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教学相长,使教与学和谐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

  20xx年12月23日有幸倾听了张娟老师的专题报告,我学到了很多,充盈了我的教育思想,明白了反思对教育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学会反思,努力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课堂上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对教师上课的内容做出一些反应,教师要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并理解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明确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更好的.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时的做出调整,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的适合自学生,这种师生互动,能够促进教师更好的反思,尤其是从学生角度认识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面对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

  通过观看这几节公开课,颇有感触,在这里谈几点体会。首先是对于几何画板的使用上,几位老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几何画板,我这个刚入职的年轻老师都自愧不如。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新科技的掌握,老教师丝毫不比我们新教师逊色,相反是我们以后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任教之路任重道远,几何画板具有诸多好处,比如说能和学生进行互动,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在学习几何这个地方,可以对图形直观的进行演示。其实我还体会到了听课的几个误区,不能做机械型听课,模仿性听课的教师,要做的是自省型听课的`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因此不要浪费了一节宝贵的听课时间,而要认真反思,我到底从这节课当中学习到了什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9

  23日张娟校长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场报告可谓是精神大餐。在要做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中,张校长详细讲了听课和阅读两方面,入职三年听了很多节课,但其实一直在重复“爬楼梯”进步不大。现在明白了如何去听课。在实干精业方面,其中备课和作业的落实对我启发最大。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备”。

  关于作业的落实,张校长提到的“全批全改”这一点我做的不好,上一届作为班主任,自己又是新手教师,总是忙得云里雾里,很多时候作业布置下去,没有进行全部批改,所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握不好,这样就少了针对性,失去了提高巩固的机会。“面批”这一点,我在上一届使用过,体会到这种做法的'好处。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自我成长,我要做的有太多太多,希望在这场报告中学到方法,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尽快成长为一名有情怀有智慧有能力又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

  这次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刘艳红老师的示范课《整式加减数学活动课》的所思所感。活动课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今的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再秉持着考高分就是终极目标的理念,而是更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和思维的提高。活动课恰恰就承担了这样一份使命。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只教知识不教能力”的问题,好像这方面确实做的还不够好。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多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中发展提高。

  其次,在这次教研会中,让我最感兴趣的一方面是关于几何画板的使用讲解。其实,在上大学期间就对几何画板的优越性有了深刻认识。在这次研讨会上,老教师的详细介绍无疑是让我对这个软件的学习热情又增添了几分。包括师父陈组长,他也非常精通几何画板的使用,各类复杂问题总能归纳为一个个简单的模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我想,这正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与信息技术结合,让教学“鲜活”起来。这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考验,也是对自己能力提升的希冀。希望通过这次的研讨会学习,我能快速掌握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提高、进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1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定会使学生学无所获,教师难以继续教学。那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到底该有怎样的教学模式呢?通过看学校给我订阅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书刊让我瞬间恍然大悟!

  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适应教师发展学生需求来进行,漂亮的课堂是一片绿中的那点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可能像传统语数英课堂那样秩序井然,它是喧闹的,是标新立异的。是需要使孩子们长期保持兴趣的,那如何保持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使之陷入无味、无趣的泥潭呢?

  1、人人都是师者、打造自由课堂。

  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决定着课堂上的每个人都是师者,特别是越到高年级,我对这样的感触越深。现在大部分孩子见识广,好奇心强,特别是一些软件的技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来不断往里“钻”,加强自己的知识链接。我们教师仅仅只是组织者、引导者,教材也只是个例子。我们要将课堂设为民主对话的地方,质疑自由表达的场所,升华课堂教学,使之鲜活辽阔。

  2、注意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注意打消学生这种对计算机的莫名的恐惧心理,消除计算机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让计算机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的朋友和伙伴。要使学生敢于动手、敢于猜测、敢于尝试、敢于失败。要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当然,要让学生养成爱护机器设备的好习惯,但这种爱护应近似于人际交往中朋友间的爱护,而不是传统观念中下对上的敬畏,更不能以学生减少学生接触机器的机会为代价来换取对机器的保护。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从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的简单有趣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后要重视学生兴趣的保持,适当变换问题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最后要注意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他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中还可适当安排学生间的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添加新元素、构建新知。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把教材重新整合,整合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针对每个知识点突出一系列问题,精华”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添加新元素”微课“来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大脑中沉淀已有知识基础,加上”微课“,重新构建这节课的新知识。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无不显示出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是国家的主人,祖国的将来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的自学能力的强弱、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自学能力对于计算机学习尤为重要,原因就是计算机发展奇快,掌握了自学方法,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应付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呢?

  1)指导学生使用帮助

  学习方法是进行自学的关键,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中的`帮助信息的使用对学生的自学很有益。为能让他们习惯使用“帮助”功能,在他们学习“纸牌”游戏时,教师可以教他们如何使用帮助,然后并不教他们纸牌如何玩,而只告诉他们“帮助”信息中有纸牌游戏的规则,学生因为想玩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去使用“帮助”,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帮助”的使用。计算机中的很多软件都有“帮助”功能,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帮助”,使用“帮助”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2)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Windows中,很多软件的窗口的-,管理类,工作总结类,结构类似,操作相近,如Windows中的文件的复制和移动与Word中的字符的复制与移动相类似,Word中的文件存盘与退出与其它软件的文件存盘与退出操作一样,学生在学习一个新软件操作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与以前学习过的操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加以总结,这样即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鼓励讨论

  讨论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讨论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思想和看法,起到取长补短的功效。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学生是少说多听,而前者却是多想多说。在小组争论问题时,每个学生都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当意见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求助老师或书本,甚至动手实际验证自己的正确性。老师有意识地制造一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管理类,工作总结类文档,下载-- 己去解决,最后把结果告诉老师,而几乎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生意见冲突,进而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遇到看不懂的会来问,最后又通过实践证明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通过学习、争论,再学习,从而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

  4)重视网络信息学习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权威正在逐步丧失。网络时代大众媒体的多样化,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学生非常方便地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是现今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面对当今社会,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在网络中查找资料、整合资料,网络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方便,如何把外部的信息变成内在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加工,而加工的方法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会学生以批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教会学生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去加工各种信息。-,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从某种意义上看,“网络就是计算机”,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到书本之外的很多知识。

  7、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质量评估

  评价展示环节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的体现,一些学有余力学生呈现出自己得意的作品,不但使自身得到很高的成就感,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们各显神通。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2

  22号下午三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宋老师仅从一个例题出发,不断地引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总结,得到结论,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断地进行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与碰撞。刘老师开设的数学活动课让我大开眼界,通过学生不断探索,合作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感受符号运算的的魅力。邢老师的课堂比较自然,重在让学生理解公因式的概念,为以后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3号上午,我听取了两位老师对于《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的典型发言,让我深刻感受到几何画板的.强大魅力,比较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更生动,更具体。紧接着是两位青年教师的精彩发言,教育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

  这次培训更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在以后的课堂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勤反思,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调整好教学策略,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3

  经过本次培训,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语文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学习收获巨大。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

  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的学习熟情和热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4

  伴随着4月温柔的海风,我们来到了海口市二十五小学,参加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培训会。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也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此次有幸参加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培训会,使我收获颇多。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关键在于建立“学习路网”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钟绍春教授为学员做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创新》专题讲座,钟教授谈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仍存在的几个问题:在应用方向与范围方面,大多数应用集中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互动教学、课后个性化学习、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但比例较低。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法与层次方面,多数是快速呈现知识和获得信息,主要是PPT、资源包等形式,以文本、图片和音视频资源为主,层次相对粗浅。在教师准备课件和相关资源方面,获得资源的方式主要是网上搜索,绝大部分课件是简单的资源拼凑,即便是有一些质量较好的课件资源,也很难与教师的实际需要完全吻合。

  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构建学习路网,学习路网可以为解决教育瓶颈问题提供全方位支持,它是一种构建起让学生认同并主动学习,按照需要并找到适合的方式学习,得到最适合的教师帮助并找到最佳合作伙伴完成学习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认知与系统思维,学科关键问题解决与职业能力,以及多元智慧的新教育体系。学习路网不只关注课上知识的生成,更关注课下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和个性化指导。比如:对于理科来说,大多数疑难知识是自然现象、规律的总结,以文字、公式、图表等方式呈现在书本上,通过书本理解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简单的.多媒体方式往往效果不理想,这时教师需要改变知识的呈现形态,比如:虚拟仿真、虚拟现实等。同时更重的是要建立教与学全过程监测、调控和个性化的支撑体系,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最终形成学习路网,达到实时监测学生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调控教学安排提供依据;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定制学习流程,引导、指导、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形成创新及系统思维能力,实现优质教师实时服务于所有学生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

  在培训会上,来自合肥市素质教育中心的凌英渡主任为学员做了《聚焦课堂有效融合》的报告,用一个个详实的案例为我们讲解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怎样做到适时、适度、适当。目前来说,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多数只是在使用信息化工具,有的教师甚至是为了用而用,但深度融合不仅要求教师会使用技术那么简单,需要教师把技术转换成教学能力,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常态。在设计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点,使其中每一项技术的使用都是为教学设计服务,为满足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服务,为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服务。

  比如PPT课件很早就深入了课堂,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将教学内容整版地播放给学生,学生就按照预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互动,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的思考,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果使用板书的话,老师可以边讲边写,讲到哪里写到哪里,学生的思考就跟到哪里,实现了学习过程思维的可视化,比起整版ppt来说更利于学生学习。如此还有其他技术手段的使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服务于课堂,那就不如不用。

  经过两天的学习后,我们又进行了两天的分组实践活动,在刘蓓、安伟两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所在的小组以《细胞的增殖》为题目,设计了一节模拟展示课。从明确教学目标到信息技术整合点的确定、从教学过程设计到教学反思分析,我与来自长春和江西的几位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荣幸的代表小组进行了最终的展示,使我自己也得到了一次历练。

  以上是我培训时一点收获,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还有这样学习、培训的机会,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最新的理念,使自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

  在大中城市,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在我们旗县,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更新。有条件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认为,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个人的认识过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新型教育思想、新型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确立了五个方面的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教师的这种感觉,首先将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但在这门课中,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探索,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商有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即“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其次,这种感觉会使教师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很多老师自己也比较注意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和考试有关的东西,除此以外极少关心。而且,由于基础教育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任教几年以后,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就不会很大。但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随着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设过程中,教师因此获得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因为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再次,教师会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个体教学走向合作教学。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科研方法、各种专业、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它将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和更新。

  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要探究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目标)

  4、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独立动手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发现新问题,将学习与创造、探索与创新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围绕学科知识的一个主题组织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和主体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善于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中,促进学科间整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5-17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13

课堂教学的培训心得体会11-04

优秀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2-01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02-10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品】02-11

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3-12

(精品)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08

聚焦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