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28 17:21:37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

  谈起作文我想先从两个例子说起(看发生在xx的一次作文大赛,作文题目叫《值得庆幸的一次失误》。评委们批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自己参加学校八百米运动会的比赛,他知道共有七位选手参加,取前六名。这时他的朋友小兰告诉他一个招,只要你在比赛的时候,绊倒一个选手,你就能稳拿前六名。既能给班级加分,还能给奖品。于是作者我在比赛的时候奋力冲在最前面,他在事先打好埋伏的地方蹲了下来。于是开始反复的解鞋带系鞋带,系鞋带解鞋带。等到第一个跑过去,第二个跑过去……因为他算准了要绊倒第四个。第四个跑过来的时候,他伸出右腿就想给第四个一个腿弯儿。但他灵魂的左腿给了他一个大耳光,说,唉呀,你怎么这样没良心,这么不象话呀!于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我就开始折磨起自己,我这是干什么呢?高尚的我就否定了荒唐的、自私的我。最后,我就把我的脚收回了,继续向前跑,就这样,我成全了一次值得庆幸的美好时刻。 专家们看了这篇文章,哭笑不得。在硝烟弥漫、分秒必争的八百米长跑的竞赛场上,有谁跑着跑着蹲下去反复地解鞋带系鞋带,有谁又可能想那么多的想法。想我绊不绊,绊完了又不绊,还用手去打自己的耳光,最后又不绊,终于跑了上去,那是不可能的。老师们,看我们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扭曲了,这可都是小学生,咱们孩子扭曲到什么程度。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究其原因就学生头脑中没有材料“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正是作文教学中最常见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无非是两方面,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我用最白的话来说就是学生要想什么,就写什么,也就是以手写心;老师就得干什么,要吆喝什么,也就是要勤琢磨,善思考,多学习,帮助学生达到以手写心的无为境界。

  首先,“降低要求,唤起习作自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别把学生当“成人”来看,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这就是告诉我们别对学生要求太高,尤其是在写作上,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的作文以平民的意识走进孩子。北京特级教师王欢老师曾说过要让孩子放松,把作文的要求降低,文通字顺就行,不要过多地追求写作的技巧、方法,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不是创作。作文教学不是培养未来作家的,而是培养将来公民的语文素养的。小学生习作不要强调中心的思想性,不要强调立意的深刻性,不要强调选材的典型性,不要强调结构的精巧性,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有声有色的材料,小学生语言学习和写作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对学生习作困难时的信任、宽容和正确引导。在这样宽松的写作氛围中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写作负担就没有了,对作文充满自信,如果能让学生把作文看作是倾吐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有条条框框、有字数限制的学习内容,他们就容易将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写出来。(举叶圣陶教育儿子写作的事)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写作是生活上的种种需要”。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作文?对此,叶老有过这样精辟透彻的论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并不是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当作自己的话,都是和写作的本意相违反的。”从写作的目的上来看,写作是因为自己有话要说(可一时又找不到听话的对象),才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生活中人人都有说话的需要,都有需要倾吐的时刻,“写作就是说话”,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学生就可以把写作看作是稀松平常之事,就不会从心理上去害怕它。这对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必要。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就会达到“踏雪无痕”的境界。例如:在作文批改中要多关注学生写得通顺的句子,给予鼓励,那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来越进步,因为他有了习作的自信,有了想说想写的愿望,有什么比学生自己的内因被调动起来更起作用的呢。(举苑诗雨、初景哲的例子。)

  其次,增强体验,激发习作兴趣

  曾听一位教授讲了这样一个事例,在教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时,美国教师让学生利用整整一周时间制作热气球,而中国教师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将原理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背概念、记方法,虽然节省了时间,但却省略了让学生动手的过程,省略了学生体验的过程。而美国孩子却走过了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的道路。两种教学方式哪一个对孩子更有益,是显而易见的。再如教育学生要爱护桌椅时教师没有说教,而是通过三个层次的听写单词来进行的。第一次让学生坐在椅子上,趴在桌上听写50个单词;第二次让学生坐在椅子上,不准趴在桌上听写50个单词;第三次让学生站着听写50个单词,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桌椅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这比100句说教更容易让学生受到教育,并且是终身难忘的,这是由内而外的教育,而不是外在的教育。像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一提起来学生头痛,老师心痛,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体验,而我们也缺乏帮助学生反刍体验的能力,学生自然也就无话可写。我们的作文是从思维到思维给学生方法的作文,而不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写作。教学中我们应极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多让学生在生活、学习、游戏,玩耍中增强体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愉快地习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内驱力,能主动写,快乐写,创造写,让他们真正参与习作全过程,体验习作的乐趣。越是让孩子玩的快乐,他们要表达的愿望就越强烈,他们要表达的思想就越丰富,作文就越是写的好。(举吃榴莲、酸

  角,洋拉罐、癞瓜瓢的例子读学生范文这些文字都是学生在亲身体验后,一气呵成的作品,基本保持原文。)这些都是体验带来的惊喜。

  第三、多做游戏,快乐习作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用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们学习写作十分奏效,它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寻找他们久违的智慧之花。由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游戏过程,所以游戏后,学生热闹地议论开了:同学们之间有相互抱怨的,有跺脚后悔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沾沾自喜”的,有互相交流游戏时内心活动的……每个学生都有讲不完的话。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比如,在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对每级游戏都宣布好游戏规则和程序要求,并要他们记住他们各自的表现和当时的心理,最后问他赢得冠军有什么“诀窍”,他们有的答“是团结一致的原因”,有的说“坚持就是胜利”,也有的说“要有毅力”。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甚至想法体会,在文章结尾部分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仅不会感到无素材,而且思路畅达,中心明确。学生的作文篇篇内容具体生动,各抒己见,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快乐。(举领学生做过的游戏,象猜字游戏、捉谜藏、鸡蛋大战、剥花生比赛、顶气球、吹毛毛等)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观察生活、投入生活、理解生活。这样,不但孩子们将有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还会学会关心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同情生活中的小人物,感受他人的困难,进而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人。

  第四、丰富积累,下笔有神

  我所说的积累既包括学生的积累,也包括教师的积累。提高学生习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开展课外阅读,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写作补充丰富的营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出得意的作品,除了有必要的生活体验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能给学生以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基础。惟其如此,才能吸收到大量的知识养分,感悟前人的思想精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勤写心得。实践证明,此举获益匪浅。以前学生作文中语句平淡无味司空见惯,现在妙语连篇比比皆是。

  积累即要求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养成读书的习惯。中华民族是一个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引导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第五、课堂教学,仿中学写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最好途径,教学生在学习的课文里积累写作的知识,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作文的最好范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模仿着写。(举例我爱故乡的杨梅、西湖的绿)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上玉黄山的例子、找错别字)

  最后,坚持练笔,逐步提高

  每天让学生写一点,以成了我们班级的习惯,时间不用很长,内容不用太多,并且教师要对练笔的内容精心准备,起到练的作用(举练笔的实例圆是什么、老师像什么、方形是什么、写10个自己幸福的理由、听故事写感受、看到幸福一词想到了什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学生动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师生同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多“蹲下来”看学生的作文,能象妈妈对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用鼓励、赏识、宽容的目光,看着他们走出这用文字表现人生的第一步,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于习作。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就向巴金说得那样”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深情地,一直横亘到底地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

  我还要说说我们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那份责任感,当我们能不求回报的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时,当你心中装满爱和责任时,丢弃所有的不满和抱怨,保持心态平和,用微笑唤起微笑,用快乐激起快乐,用人格影响人格,用心灵塑造心灵,一切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2

  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愿写、爱写,激发学生想拿起笔一睹为快的激情,确实是作文指导课上要解决的重点,也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比较头疼和困惑的事情。这一次听了名师们上的几节作文课,让我茅塞顿开: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低年级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最为重要,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内心真情及激发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应“趣”字当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戴建荣老师执教的诗话作文《春天的歌》,让我感受到了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戴老师的课堂充满着“乐”趣。

  本次观摩会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欣赏到了戴建荣老师的“诗话作文”教学艺术。这节以唱唐诗《春晓》开场的二年级习作指导课《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丽的诗,更像一首欢快动听的歌。最令人叹服的是戴建荣老师丰富多变的体态语——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觉妙不可言。课前导入聊天时,戴老师和和小朋友们“两两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轻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指导习作时,戴老师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唤醒他们头脑中已有的沉淀,为学生顺畅、丰富的表达铺路搭桥。以吟诵古诗《春晓》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习作的源泉,花、鸟、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笔下的主角。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视角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大自然。在轻松的交谈中,学生们感受《春天的歌》的习作内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鲜活、美丽而动人。学生顿时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扰,他们也爱说乐写了。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师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说、写的欲望,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交流、敢于表达。课堂上,戴老师善于组织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他扮演着小蝌蚪快乐地穿梭在课堂上,“春天随着我小蝌蚪游起来咯!”戴老师在诗话作文的课堂上说道。她的语言表达生动活泼,不拘泥一格,与孩子们平时说话的方式很贴近。然而除了贴近之外,他巧妙的运用字词让语言更具有语文味也是让我钦佩的。有了语言的表率,学生们也随之模仿,一个可爱的女生说:“春天随着我杨柳飘起来咯!”另一个说道:“春天随着我迎春花开起来咯!”原来学生们生动的语言也可以这样自然而然的“信手拈来”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说,快快乐乐地写。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场,大家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快乐的微笑。

  二、 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永正老师上的《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一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一看录象。

  (播放的是一段没有声音的录象,让学生进行地观看、体验。并交流,重点让学生发现其中出现的事物,并感受这个无声的世界。)

  二)再次观看录象。

  (这一次的录象,教师加入了音乐,使之与前面的录象作比较,观察的重点放在了听力上,并引导学生在不自觉中进行前后片段感受的比较中。) (以此为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声色兼备的重要性。学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将自己听到的小鸟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鸟“扑啦”、青蛙“呱呱”等景中声友情有趣地描摹出来。)

  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存在的有声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阅读卡片三:

  1、轰隆隆 呼呼 哗啦哗啦

  2、咯咯 嘿嘿 嘻嘻

  3、啪 呜呜 啪 扑哧

  五)、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选取上面呈现的三种材料中的一种,进行象声词的片段练习。) 作文教学指导中最关键的便是内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将思维框死。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鲜明地看到了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层次、习作性格,进行了有意义的内容开掘和分层教学:

  第一层次:描绘教师呈现给大家的风景材料。这是一种观察写作的方法,学生只需将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描绘即可,由于有着新鲜的体验,写来不费力气,适合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声色兼备的场面进行再造想象。这是一种回忆,将学生对内容的开掘以“声色具备”为要求,在自己的记忆仓库中搜肠刮肚,既使学生内容的面上有拓宽,又启动了学生根据某一限制组织素材的能力训练,

  这适合于有一定习作基础,并且愿给自己增加难度,喜欢写出自己个性的学生。 第三层次:出示了三组象声词,抽象中富有意趣,在看似无关的词语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好想象的年龄特点,使他们跃跃欲试地要进行创造性想象,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去虚构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段。而真正有趣的是:因为是扣着这几个象声词进行故事或生活场景的创造,在文中象声词的'用法肯定会更妙,会在文中起到关键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较之前两种方式的运用,一定会更到位。

  于教师在一个片段训练里就给予学生这么大的内容空间,这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可见于老师在设计此三维时考虑的周详,对学生特点把握的准。

  三、作文是一种高尚的智力游戏

  贾志敏老师曾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作文,是一种游戏。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们边玩边写,在游戏中学写作文,让游戏的趣意在作文中再现,学生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通过游戏作文教学设计活动,我们有了更多的作文教学素材,但怎样让游戏和作文自然地溶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乐于倾诉,张化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有效的教学理念。《第三只眼》是张老师为我们展现的一堂游戏作文指导课。

  上课伊始,张老师始终把玩和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记得课初张老师说“我们每个人有三只眼睛”的时候,有好几个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啊!”的惊叹,张老师马上问:“啊”是什么意思?刚才老师在说“我们每个人有第三只眼睛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写下来。学生对于人有第三只眼睛感到非常的疑惑,张老师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把心中所想的及时地记录下来,抓住瞬间感受,及时书写,这真实地反映学生此刻的心理。写自己心里所想,学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实,既给了这篇作文一个很好的开头,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写”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实流露。

  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张老师把重点部分有意的让学生进行定格观察,强化印象。如,“尝白醋片断”,张老师不仅多次让学生尝白醋,而且多次刻意地让学生注意台上同学尝醋的表情、动作、语言。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形?”几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说了以后,张老师就指导写游戏的重点部分。由于好多学生刚才没有尽兴地讲,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写给其他同学看。曾记得我以前教高年级时,也上过类似的游戏作文指导课。但授课过程大都是先玩,再回忆玩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最后指导写作。每次学生的在玩的时候都是很尽兴的,可一听到要写作文却都是唉声叹气,可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的是学生饶有兴趣地写,没有丝毫的无奈。我想,这可能都归功于张老师把游戏与写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学生感觉到写片断似乎也是一种游戏似的。而且刚才玩得痛快的游戏经过还是历历在目的,所以下笔也就顺畅了。

  张老师的授课中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他对学生作文中肯的讲评。课堂中,张老师总是把写得较好的片断读上几遍,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在重点部分的写作评改中,张老师则采用了同座互换作文进行评改。并要求同学冷静地看,冷静地改。我记得在这时的评改中,张老师说了一句这样话:“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连一个好词也找不到,那说明你不仅没有第三只眼,连你脸上的两只眼都没有多少作用。” 这说明张老师让学生善于去发现别人闪亮点,这是学生对被改习作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地被激发起来了。在《第三只眼》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高兴的氛围中,不管是在玩游戏还是在写作中,他们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张老师把游戏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维于游戏之中,顺其自然地进行写作训练,顺应了学生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他的这种教学理念和风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天的听课,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听课,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写作当作一件乐事。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3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感到头疼,学生们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面对着作文纸使劲咬笔杆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于是,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拦路虎,人们调侃语文教学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其实,关于作文教学,前辈们已做出了许多研究,承袭教育教学理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感悟,认为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平时积累,巧练多思多评。

  一、方式灵活,激发兴趣

  教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了兴趣,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去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过程的内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中

  作文与说话并非互不相干,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头作文的乐趣。

  2、将写作训练融入鉴赏训练中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初中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

  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 “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在作文训练课上,可用“佳作引路——学生点评——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在例文的引导下。学生视野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较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3、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

  首先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去掉了许多说教的外衣,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

  其次,解除强加给学生的作文“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活泼的个性,即“向生活靠拢”。引导学生崇尚真实,大胆地表现自我。初中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觉醒之中,允许他们写出个性,表达自己,自然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所说:1、作文是整个申请的主心骨,但同学们要知道,我们的作文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也不是写给招生人员看的,阅读你的作文的对象应该是你的亲人与朋友。2、不要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作文应该是在讲述一个你很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种心情。3、作文中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该表现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但

  无论你想表现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

  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去写作,展现自我。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众所周知,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1、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及性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笔者认为,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三毛、韩寒等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当下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指定推荐书目,在试题中也有相应的课外阅读考试。但很多学生限于种种原因,根本不能真正达到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由此也大大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幅度。

  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可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所谓“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笔者以为,《红楼梦》中黛玉堪称师者典范,其中对香菱最初的要求充分表现了其重视积累的教学思想。她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读在“博览”的同时也注重了主次优劣,对精华部分是要“细心揣摩透熟”读熟背诵的,对次一点的即是“一看”即可。这种积累方法自可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之中。

  2、摘录精华,让笔记凝聚华章妙悟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极少有过目不忘的天才。在阅读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极为精彩,或是触动了读者的灵魂,或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将它们留下来,对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摘记,可有多种方式,如读书笔记、剪报、圈点勾画等等。对这些形式,教师形成一定的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3、随写随记,让随笔喷发写作灵光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丰富活跃,他们开始观察生活,关注自我,开始对人生朦胧的思考,他们的内心一片迷茫,却又充满冲劲。他们其实渴望表达,表达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师长对生活对人生的种种看法。此时,引导他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表达观点的能力,从而对语文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极有帮助。

  三、巧练多思,多评多议

  初中阶段多写比多读重要。事实上,写作训练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1、巧练多思

  写作不是自发自为的活动,需要系统的训练:随笔只能是作为平时积累的一种手段,它与考场作文是不同的。在教学实践中,写作训练往往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虽然整体目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写作训练应有一定的系统性,什么阶段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练笔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教育学研究表明,只有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逐步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写作训练也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如在初一阶段训练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初二阶段训练散文、说明文写作。初三训练议论文和中考专题文章。在各个阶段中再划分小阶段,设定短期目标。这样,学生对练笔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多练。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影响了作文的气质和深度。写作是很个性的行为,作

  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就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作文需要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同是生活在山村的孩子,有的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出来的文章便有了自己的特色:“太阳隐去了羞红的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牛在这时候吃草,吃得最欢了!瞧,它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像世上再没有任何事情能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嘴贴到地上,嘴巴不停地动着,一歪一歪的,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晚上,将牛牵到牛棚里,牛就睡下来,把胃里未消化的草翻出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咀嚼。”这是笔者一位初一学生的习作,对牛如此细腻的感情,只有山村孩子才能体会。

  2、多评多议

  写作有为抒发而写作和为交流而写作。考场作文是为交流而写作的作文,因而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须知阅卷老师对作者的生活一无所知,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这篇文章评分,如此势必要求该作文是能读懂的,清晰流畅的。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可通过多评多议来实现。在评议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很的提高。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指明进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评价学生的作文,首先要先肯定优点,其次要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并寄予希望修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评、他评,由自己或同龄人充当读者,然后交流,进入“议”的环节。 “议”即交流。在组织学生自评、他评中,教师应担任倾听者的角色,只在学生们“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听”的时候予以点拨。在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作文中的优缺点能够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因为是经过自己和同学共同努力探索发现的,会倍加珍惜,修正也会更彻底。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性很强的学科,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举足轻重,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找到卓有成效的方法,实践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4

  积累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作文则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书面表达上的重要方式。平日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如何引导学生“积累”是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前提。现将体会与做法整理如下,就教于同行。

  一、引导学生注重阅读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知道,小学生怕作文,除了因无材料可写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我注重要求学生广读博览,从多读中增加词汇积累,学习写作方法,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写作能力。阅读积累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课内阅读积累,一个是课外阅读积累。让学生养成爱好课外阅读的习惯,这是引导语言积累的第一步。为此,我经常阅读课外书,把自己喜爱的文章,利用早读课时间在学生面前投入地有声有色地朗读,把大量的奇闻轶事以及美文妙语讲给他们听。当他们听得陶醉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些丰富的知识、动人的故事都来自书本。当学生读书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时,我便趁机将适合他们读的杂志、书籍、报纸推荐给他们。这种先吊胃口,再给食粮的做法相当管用,许多学生的读书兴趣就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经常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读书名言,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故事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我经常把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读书名言警句或抄在黑板上或写在学生的作业本、笔记本以策激励。诸如:“书是不见面的教师,它默默地传授知识,传授你需要的一切”,“书,是你人生的翅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使人出类拔萃。”那些富有感染力的名言警句,对学生起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我总是等学生初尝读书的乐趣以后再推荐一些名著、科普、地理、历史等书让孩子们阅读。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读书先浏览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按需、寻趣、有目的地选择内容而读;并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把文章之要义,段落之精华记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每周五的早读课时间定为好书交流会,要求学生把这周课外阅读的好书带来推荐给全班同学,除了介绍书的内容以外还要把学习的心得简要介绍,每个月评选一次“读书之星”,评出本月读书最多的同学并予以表扬。有了“读书之星”的评选,学生们都特别期待每周五的早读课,都希望能上台展示他们的好书,经过一年的读书活动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都爱阅读了,不少学生就连下课也爱不释手的'捧着书阅读,并且阅读的书也五花八门。书香溢满班级,读书已经成为了习惯。除了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外,每学期开学,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漂亮的小本子用于积累,每天积累五个成语、一句格言,每周积累一首古诗,并要求当天记下,每天上课前我会花几分钟时间检查他们背诵积累的情况,及时表扬,因为内容不多,背诵容易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学生积极性很高,总希望老师能抽到自己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人名言、古诗等,到写作文时多数学生都能够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写作用词时也更加生动。除此之外,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背诵比赛、演小品比赛都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随着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量的增加,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多,就越喜欢读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开阔视野,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写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丰富生活内容,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变成什么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历的事,接触的人,见到的景、物,都是他们写作的素材。老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敏于观察,善于发现,把生活中的见闻积累下来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生活中。学生不仅可以搜集到大量的写作素材,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生活语言。如生活中的一些谚语、歇后语、日常用语,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写作时恰当地运用,会使文章增色不少,有时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生活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情感在生活中日渐丰富,从而走向成熟,在他们的作文中将得以体现。

  以前我经常让学生写日记、作文接力等,刚开始学生还能应付,但时间久了学生就开始厌烦了,觉得头疼,没有内容可写,对作文渐失兴趣。我也在苦苦思索: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每天都把生活记录下来,而且又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呢?根据学生容易“喜新厌旧”的特点,我不断用“新”的方式来鼓励他们。在去年一开学,我就宣布今年起取消写日记,学生欢呼雀跃,可见学生对写日记已感到厌烦!但要写百字作文,学生又皱起眉头,我接着说,如果你们觉的今天没什么内容可写可以去摘抄一段美文,有了这个人性化的宽容,学生又开始喊老师“万岁”。于是我趁机要求,百字作文字数不限(这也是学生喜欢的),内容灵活自由,只要是当天的,不管是真实见闻,还是奇思妙想,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都可入文。表达的方式也极其自由,一段对话,一首诗歌,一则说明,一番议论,为图配文等,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说清自己想说的意思即可。学生们又愉快接受了这个要求。

  为了让学生能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记录到百字作文中,我还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下以前熟视无睹的东西,特别是要求记下自己的一段经历、一点想法、一个启发、一份情感。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写作的素材多半来自作者的现实生活,来自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想。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平曰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和见解,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要求当时仔细观察收听,冷静思考、分析,事后细心回味。把一些印象最深刻的东西随时整理出来,建立一个充实的“材料仓库”。我经常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游泳、观海、赏月,使“学生情”与“自然景”互相交融,使其忘情于大自然,陶冶情操,启迪遇想。同时,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生活情景,增加生活乐趣,刺激学生思考。平时多布置生活作业,学做家务、小制作。如:做饭、炒菜、捣蒜、洗衣服等。或结合自然课和创造活动课布置学生做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亲自种种花革,养养动物,由此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这样做,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每天的生活内容丰富,在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写,从而收到情动辞发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觉积累成果,让每个孩子都收获成功

  以前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我总是花很多时间去评改,改错别字、改病句,改不通顺的语段等,但发现学生每次拿到作文本经常只看成绩,然后往抽屉一扔,对老师的修改熟视无睹,于是我在想作文要不要精批细改?精批细改老师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效果?老师改多了会不会打击学生写作的自信,从而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没有一种修改方法让老师既轻松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老师只表扬好的不修改学生写错的,让学生在对比中自行修改,老师不再做精批细改,只肯定写好的,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收获成功。成功的体验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孩子更需要。特别是当他们将自己的发现撰写成文时。更期待着教师、同伴的关注、鼓励。因此,教师对孩子辛苦完成的、充满个性或是新颖发现的百字作文或其中的一小段优美文字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尽可能多地给予展示和鼓励,让他们感觉自己在作文撰写上有优势,体验成功的喜悦。我要求学生每天早读课上把百字作文交上来,利用一些时间快速地浏览后,当场表扬认真写的,写得比较好的,并挑一两篇特别好的读给学生欣赏,当学生听到自己被表扬时总是特别高兴,写作的积极性也更高。平时写作比较困难的孩子我也会在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时表扬他们,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班上有一个不爱做作业的孩子,但他的百字作文在我表扬几次之后,竟然一次也没有拉下。而且越写越多,从开始的寥寥数语,到后面抒发独到见解的一篇篇完整文章,真让我惊喜不已!每学期期末,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佳作集,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文章打印出来,编写到佳作集中,作文封面自行设计,佳作集的名称自拟,还可以在自己的每一篇文章中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当然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一本本精美的《收获》、《成长故事》、《印记》、《我的童年》的“出版”让我既惊喜又震撼!学生在制作佳作集的过程中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做,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积累自己的成果,让每一位孩子都收获成功。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5

  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愿写、爱写,激发学生想拿起笔一睹为快的激情,确实是作文指导课上要解决的重点,也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比较头疼和困惑的事情。这一次听了名师们上的几节作文课,让我茅塞顿开: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低年级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最为重要,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内心真情及激发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应“趣”字当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戴建荣老师执教的诗话作文《春天的歌》,让我感受到了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戴老师的课堂充满着“乐”趣。

  本次观摩会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欣赏到了戴建荣老师的“诗话作文”教学艺术。这节以唱唐诗《春晓》开场的二年级习作指导课《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丽的诗,更像一首欢快动听的歌。最令人叹服的是戴建荣老师丰富多变的体态语——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觉妙不可言。课前导入聊天时,戴老师和和小朋友们“两两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轻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指导习作时,戴老师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唤醒他们头脑中已有的沉淀,为学生顺畅、丰富的表达铺路搭桥。以吟诵古诗《春晓》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习作的源泉,花、鸟、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笔下的主角。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视角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大自然。在轻松的交谈中,学生们感受《春天的歌》的习作内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鲜活、美丽而动人。学生顿时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扰,他们也爱说乐写了。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师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说、写的欲望,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交流、敢于表达。课堂上,戴老师善于组织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他扮演着小蝌蚪快乐地穿梭在课堂上,“春天随着我小蝌蚪游起来咯!”戴老师在诗话作文的课堂上说道。她的语言表达生动活泼,不拘泥一格,与孩子们

  平时说话的方式很贴近。然而除了贴近之外,他巧妙的运用字词让语言更具有语文味也是让我钦佩的。有了语言的表率,学生们也随之模仿,一个可爱的女生说:“春天随着我杨柳飘起来咯!”另一个说道:“春天随着我迎春花开起来咯!”原来学生们生动的语言也可以这样自然而然的“信手拈来”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说,快快乐乐地写。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场,大家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快乐的微笑。

  二、 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永正老师上的《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一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一看录象。

  (播放的是一段没有声音的录象,让学生进行地观看、体验。并交流,重点让学生发现其中出现的事物,并感受这个无声的世界。)

  二)再次观看录象。

  (这一次的录象,教师加入了音乐,使之与前面的录象作比较,观察的重点放在了听力上,并引导学生在不自觉中进行前后片段感受的比较中。) (以此为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声色兼备的重要性。学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将自己听到的小鸟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鸟“扑啦”、青蛙“呱呱”等景中声友情有趣地描摹出来。)

  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存在的有声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阅读卡片三:

  1、轰隆隆 呼呼 哗啦哗啦

  2、咯咯 嘿嘿 嘻嘻

  3、啪 呜呜 啪 扑哧

  五)、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选取上面呈现的三种材料中的一种,进行象声词的片段练习。) 作文教学指导中最关键的便是内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将思维框死。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鲜明地看到了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层次、习作性格,进行了有意义的内容开掘和分层教学:

  第一层次:描绘教师呈现给大家的风景材料。这是一种观察写作的方法,学生只需将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描绘即可,由于有着新鲜的体验,写来不费力气,适合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声色兼备的场面进行再造想象。这是一种回忆,将学生对内容的开掘以“声色具备”为要求,在自己的记忆仓库中搜肠刮肚,

  既使学生内容的面上有拓宽,又启动了学生根据某一限制组织素材的能力训练,

  这适合于有一定习作基础,并且愿给自己增加难度,喜欢写出自己个性的学生。 第三层次:出示了三组象声词,抽象中富有意趣,在看似无关的词语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好想象的年龄特点,使他们跃跃欲试地要进行创造性想象,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去虚构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段。而真正有趣的是:因为是扣着这几个象声词进行故事或生活场景的创造,在文中象声词的用法肯定会更妙,会在文中起到关键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较之前两种方式的运用,一定会更到位。

  于教师在一个片段训练里就给予学生这么大的内容空间,这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可见于老师在设计此三维时考虑的周详,对学生特点把握的准。

  三、作文是一种高尚的智力游戏

  贾志敏老师曾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作文,是一种游戏。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们边玩边写,在游戏中学写作文,让游戏的趣意在作文中再现,学生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通过游戏作文教学设计活动,我们有了更多的作文教学素材,但怎样让游戏和作文自然地溶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乐于倾诉,张化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有效的教学理念。《第三只眼》是张老师为我们展现的一堂游戏作文指导课。

  上课伊始,张老师始终把玩和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记得课初张老师说“我们每个人有三只眼睛”的时候,有好几个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啊!”的惊叹,张老师马上问:“啊”是什么意思?刚才老师在说“我们每个人有第三只眼睛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写下来。学生对于人有第三只眼睛感到非常的疑惑,张老师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把心中所想的及时地记录下来,抓住瞬间感受,及时书写,这真实地反映学生此刻的心理。写自己心里所想,学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实,既给了这篇作文一个很好的开头,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写”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实流露。

  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张老师把重点部分有意的让学生进行定格观察,强化印象。如,“尝白醋片断”,张老师不仅多次让学生尝白醋,而且多次刻意地

  让学生注意台上同学尝醋的表情、动作、语言。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形?”几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说了以后,张老师就指导写游戏的重点部分。由于好多学生刚才没有尽兴地讲,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写给其他同学看。曾记得我以前教高年级时,也上过类似的游戏作文指导课。但授课过程大都是先玩,再回忆玩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最后指导写作。每次学生的在玩的时候都是很尽兴的,可一听到要写作文却都是唉声叹气,可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的是学生饶有兴趣地写,没有丝毫的无奈。我想,这可能都归功于张老师把游戏与写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学生感觉到写片断似乎也是一种游

  戏似的。而且刚才玩得痛快的游戏经过还是历历在目的,所以下笔也就顺畅了。

  张老师的授课中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他对学生作文中肯的讲评。课堂中,张老师总是把写得较好的片断读上几遍,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在重点部分的写作评改中,张老师则采用了同座互换作文进行评改。并要求同学冷静地看,冷静地改。我记得在这时的评改中,张老师说了一句这样话:“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连一个好词也找不到,那说明你不仅没有第三只眼,连你脸上的两只眼都没有多少作用。” 这说明张老师让学生善于去发现别人闪亮点,这是学生对被改习作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地被激发起来了。在《第三只眼》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高兴的氛围中,不管是在玩游戏还是在写作中,他们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张老师把游戏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维于游戏之中,顺其自然地进行写作训练,顺应了学生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他的这种教学理念和风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天的听课,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听课,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写作当作一件乐事。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2-01

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01-01

情景教学教学心得体会11-09

教学心得体会06-13

教学心得体会(精选)07-09

教学的心得体会11-06

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1-07

语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3-22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