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5 17:30:31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现代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

  通过这几次对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采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只有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这种变化才能从实质上朝着现代化教学推进,而不是停留于形式上的、表面的变化。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普遍运用于各学校的课堂教学,这对于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无疑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此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本文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当前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探讨。

  一、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具有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它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光盘、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和抽象形式表现出来的作用于教与学实践中的科学理论知识、系统方法。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运用人以外的物质资源,还要注重人自身学习智能及资源的作用,这对于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与过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表现出许多突出优势。

  1、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面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理解接受,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掌握最新知识,紧跟前沿的科技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现代知识的学生将得不到社会的欢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加上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教师的教学内容已不再仅局限于自己或少数人的科研成果。过去传统教学中,因课时限制,教师知识面窄,教学内容难点解决有异,传授知识单一落后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发展。

  3、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方式对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教案,由于传播后保存不便,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遗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在制作的课件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教师积累一生的教学成果,这些课件的保存应用将成为其教学生命的延续。当后继教师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深切感受和体会他们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后继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吸收经验,更新完善的应用。

  4、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量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的必然途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给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某些误区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必然提高。相反,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恰当使用,反而还会给教学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1、过分依赖多媒体投影。课堂教学过程成了讲投影,甚至纯粹念投影,教学形式不仅没有丰富多彩,反而更加单调。有的连必要的板书也没有了,教学辅助手段变成了主要手段。过去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投影宣科。

  2、投影的内容过多。投影的每一页面都好几十字,甚至上百字,把原来想写板书的、乃至于想讲的都搬了上去。制作课件虽有点费事,完成以后便一劳永逸,甚至连念都不想念了,让学生自己看吧。有的就不再下功夫做课前备课,反正课堂上一放投影就全有了,自己照着投影讲就行了。教学质量反而受到负面影响。

  3、教学节奏发生变形。由于投影上文字过多,换页又较快,学生只能忙于抄写,没法仔细听讲。翻出新的一页,学生要记,教师只能停顿几十秒,乃至一、二分钟,然后再讲。再翻一页,又再停顿一下。教师的讲授速度与学生的思维速度不合拍。教学进程不连贯,没了节奏感,显得很别扭、很生涩。就像音乐理论中所讲的,没有了节奏,也就没有了美感。

  三、关键还是教学理念的转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学理念的问题:教学手段现代化了,但是教学理念没有相应跟上,还是依旧如故。按照传统教学理念,教师就是讲书本上的具体知识,而且所有内容要一一讲到,才能称为教过和学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反而成了新形式下的满堂灌,而且还比过去灌得更多,学生连喘息的时间都很少。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学理念是第一位,技术问题是第二位。就像讨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样也是教学理念是第一位的,具体方法的改进是第二位的。课件制作技术的改进与运用,要服务于现代教学理念的实践。而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现代化的黑板”,仅仅是用投影代替板书、鼠标代替粉笔,不过是省了一个黑板擦而已。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有利于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实践,要着眼于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着眼于老师的方便与省事。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更好地推行现代教学理念的实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和扩展知识面,深化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打破教室与社会的界限,把本课程放在更大的社会视野中讲授,有效提升教学水准。比如,可以直接展示与专业内容有关的当天网络时政新闻和最新学术动态。如证券投资课程就可通过显示证券交易的即时行情,做到课堂教学与证券市场跳动的脉搏同步进行。

  2、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科学的思维式,着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如通过展现Ekcel的投影,可直接显示某些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数列的形成过程、曲线图的制作过程,所进行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对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的解析和说明。同时,在这过程中,也能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更充分的师生互动和交流。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1、精心选择投影内容。投影内容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教材章节目录的简单翻版,要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对象加以精心选择。一般来说,主要是以下三类:(1)教学内容的框架。简要展示教学内容的纲要、层次、主要结论;(2)教材以外的补充资料,如新增的内容、自己设计的例题、实际的案例和统计数据等;(3)口述与文字不便于表述的资料,如表格、图像、视听资料等。

  2、注意教学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速度保持一致。运用多媒体课件,往往容易造成教学速度过快,学生的听写特别是思维速度跟不上。要注意每页投影的文字不要过多,合理控制换页的频率,适当采用逐行显示。注意放映、语言讲述和学生记录三者之间的配合协调,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3、改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较之于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手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更多地进行启发式教学,更多地进行师生互动。对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之后所节省的课堂时间,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新的内容,介绍一些新的前沿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操作和交流。

  4、教育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也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条件下,教学速度快,内容多,信息转换跨度大,因此在学习方法上需要更加注意:(1)做好课前预习。事先要知道教师准备讲解的内容,重点、难点在哪儿,这样才能跟得上教学内容的快节奏转换;(2)要提高课堂笔记的记录技巧,记好教学重点、教师的提示以及教材之外的补充内容。要做到有所记有所不记,有详有略;(3)注意听讲和思考,不要只顾记投影,甚至只知道记投影。在记录与听讲相矛盾时,要以后者为主;(4)课后要整理笔记。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而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环。

  5、投影要与板书结合。在有了多媒体课件后,板书仍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用于这样一些方面:(1)需要对投影加以解释的;(2)对投影的内容进行新增、补充、调整的;(3)估计学生对某些口述内容可能听不懂、写不准的;(4)多媒体课件不便于制作的。

  6、课件制作要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1)投影底色柔和一些。如果不是文字太多,尽量不采用白底黑字。可以冬天用暖色调、夏天用冷色调。而白底黑字的反差太强烈,学生接连看二、三节课极易产生视觉疲劳;(2)字体宜多用楷体,比较自然;(3)文字编排尽量生动多样,但也不要过于花俏,那样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小点缀可适当采用;(4)语句简练、条理清晰、表述准确。不要让学生看了还得琢磨这是什么意思。

  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只有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之下,这种变化才不会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朝着现代化教学迈进的实质性变化,才能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2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

  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我体会到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读〈新时代教师的法制观念与师德修养〉这篇文章时,有很多感触,更有很多收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的高度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讲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集体的形成。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我深深的懂得了“师爱为魂”这四个字的涵义。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3

  通过这次教师研修平台赵精兵老师《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讲课,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就意味着掌握了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够灵活机智、得心应手地组织好教学。同时教师的教学功力,也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启迪并引发学生强大的美感,使之沉浸并陶醉于其中。所以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

  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每个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才能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老师的爱就像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田里,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是展现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方面。教学上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最能感召学生。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和教法的灵活性。敢于创新,巧于设计,善于调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出色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必须积极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艺术;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增强改革意识,勇敢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

  1、充实知识,提高水平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使自己博学多才。同时要注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业务进修。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一个现代教师仅仅满足于学校里所学到的一点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知识像一股清泉,不断更新,永不枯竭。“学有所用”,我在课堂教学中,从兴趣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硕果累累。

  2、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在学生眼里,最值得尊敬的人莫过于教师,即便某些下意识动作,学生也会盲目仿效。教师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有时自己可能不在意,却会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不忘。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内在的学识品德和外在的言表风纪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个教师,不但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同时以自己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塑造学生的品行,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身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教育和教学中,对学生平易近人,以诚相待。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需要批评教育,也总是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使学生既佩服我的学识,又佩服我的为人。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什么呢?那就是热爱学生。只有教师热爱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把智慧和光明送进学生的心坎,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也照亮了学生人生的道路。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能搭起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使教师能把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心田,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教师爱学生本身就是教育的手段。也就是说,教师爱学生,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产生强烈的上进心,自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教过的学生形形色色。有的学生家里生活困难,我就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有的学生学习吃力,我就在业余时间单独辅导;有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我就会找他谈心,帮助他树立自信;有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就给他讲道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4、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有的人不愿做教师,是因为教师工作太辛苦了。诚然,教师付出的劳动与他所受的待遇不成正比,可是,作为教师,就要自觉地培养献身精神。教师的乐趣就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在教师的劳动成果之中。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自己的学生走上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教师的喜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个教师能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并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他就会给学生留下终身的印象,他的学生就会永远尊敬他﹑感激他﹑爱戴他。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象爱自己的亲人、子女一样地爱自己的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指教师工作的全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一切”指教师的工作要为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指教师的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4

  创新——唯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做教师必须好学、力求上进,不断追求新知,注入新的思想和内容,使自己成为源源流淌的小溪,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在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还要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师德——“四块糖果”的故事,让我进一步坚信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之重大。在一个多数老师认为棘手的问题上,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便轻松解决,达到的效果也可谓是完美的,相信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爱心和智慧。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也要用爱心去召唤,用智慧去引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学生,教师的爱是培育“英才”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始终要有一颗仁爱学生、相信学生的心,还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爱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走进学生,培养学生和学生共发展。

  和谐——“米哈伊尔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闪光点,重在你如何去发现和挖掘。一个曾经让老师认为毫无希望的“差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表现,带给老师的是震撼、内疚……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机会。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其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后,再向其他领域慢慢延伸,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发现、挖掘。

  沟通——教育学生,从沟通开始。教学设计中,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初始水平,这只是从知识的层面上的了解,好的教育必须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也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因教师而异,也因学生而异,这就需要教师用慧眼去观察和分析。只有当学生向你敞开心扉,你的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

  方法——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学方法方面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好的开头,成功了一半。导语的设计,现在都讲究情境导入,导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导语的设计和使用,导语设计得好,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对于个人来说,最受启示的是说话语音变化,富有变化的语音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会给学生一种沉浸其中的感觉。

  以上是我阅读《现代教育理论导读》的几点感受,新时代的教师还应坚持读书,这里的读书不是泛读,而是要悟懂其中的道理,能为我所用,这一点我也有待于提高。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书中的故事和教学案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理可依,有据可寻,同时也知道碰到相应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5

  5月17日、18日这两天,受学校的重用我前往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魏星,张红,吴勇,宋运来的作文课及讲座。听后心里一直激荡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设计、技巧。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无知。

  1、课堂教学引导得法、因材施教、精彩纷呈

  这次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独到的讲座,无论是吴勇老师的示范课《我建议xxx》,还是张红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以及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印象最深的还是张红老师的《观察作文》,总是设疑悬念让学生猜测,学生的猜测,积极举手发言,我真是羡慕不已。对学生来说听课、学习就像是做游戏。这一课,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张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注。他拿出一个花纸卷,让学生仔细观察,一步一步的质疑。张老师简直就是魔术师,生猜测各种答案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有顺序、用积累、写具体)。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吴勇老师的《我建议----》,你的建议内容要有理有据,别人才能信服你。多次强调要有理有、合情合理。听到这里,想到我讲《建议书》时只是注重建议书的格式,也没有那么多要求。这里就能看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然后进行写作。总之,四多(多创设、多提问、多思维、多回答)。了不起呀!

  2、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讲座:这几位专家告诉我们,作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要形成“高、真、活、实”的特色。使一节枯燥的作文课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宋运来老师的讲座中送给了我们八个耐人寻味的大字“能说会道,顺意写作”,他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篇作文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如何评等几大特点,使我茅塞顿开。魏星老师的导图教法稀奇新颖。各位专家们讲座都富有创意,风格清新,各有特色,令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课余时间真应该好好的充充电。

  我参加完这次活动后,至今回味无穷,几位特级教师犹如雪中送炭、春的使者!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真不假!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6

  新世纪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但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次“十五”师训把“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当自己认真研读以后,才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毋庸置疑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当之无愧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教育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高素质高水平教育的需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和谐,这就是新的教育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等等。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灵魂,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新型的教育事业。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职任务原本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成功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成功教育把激发、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为学生修身发展的长远需要服务。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教育,通过教师创造成功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主动发展个性。

  加强师德师分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而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做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7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就意味着掌握了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够灵活机智、得心应手地组织好教学。同时教师的'教学功力,也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启迪并引发学生强大的美感,使之沉浸并陶醉于其中。所以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

  一、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教师言语艺术”

  “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

  书中讲述了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读课文后,我们不妨这样说:“你读得很正确,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试一试。”“你朗读时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这样的评价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读音准确、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的提示与批评、表扬与激励等手段会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在这方面不知要说多少话。批评和表扬也要讲究艺术。一位学生答错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如果说

  “你错了,他对了。”这样就太直白,说错的学生会有些难堪。如果说:“他答对了,但要是没听你发言,他的答案不会这么快就出来。”这样讲,说错的人肯定心里会舒服一些。同样是肯定学生的朗读,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情很沉重”、“你把XX谈活了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XX地方”。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是很有道理的。学生需要激励,而激励是要讲究艺术的。老师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和亲切的引导,老师的“笑”,老师的“哦”都可能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一个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同学,宽容同学的错误,消除有些学生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就能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空间。

  二、其次是课堂气氛

  教师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

  因为,消极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挥、使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甚至丧失对该学科的信心:相反、情绪愉快的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往往信心十足,表现欲很强、理解与记忆的效果也很好。善于创造课堂良好的气氛,善于调控课堂节奏,是教学艺术性的一种突出表现。

  课堂气氛的形成跟许多因素有关,教师的教学作风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优良的教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一旦有了错误敢于公开自我批评;教师对学生态度各和蔼,作风民主,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在这种民主教风的熏陶下,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人人争先发言而且敢于争辩,从而能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优良的教风能创造优良的学风。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教学民主,那么课堂气氛是绝对活跃不起来的,也因此可能扼杀学生学习生机。

  教学节奏,指课堂上教学中各个环节内容及其安排和衔接所形成的“节拍”。紧凑的教学节奏,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反之,如果知识量和训练量少于学生的需求,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环节过渡缓慢,这样的教学节奏必然会使学生精神分散,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节奏是构成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条件,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不可不重视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

  完整意义的教学活动,是教学规律与教学艺术辩证统一的产物。

  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把思想、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完美结合在一起,从教学语言和情感、教学技能和技巧、教学气氛和节奏等方面入手,努力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正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越要艺术化。”教学艺术的创造与追求,应以“有规律”为指导,但又应有个人的探索和追求,体现个人不同的艺术风格,让我们的教学艺术丰富多彩,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再次是教学幽默

  教学需要幽默,因为它可以带来欢乐,使得课堂气氛不致单调。苏联著名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一)教学幽默的形式

  教学幽默最主要的形式是口头语言幽默,指的是教师运用比喻、夸张、婉曲、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段及伸缩、断词等特殊手段,或者运用笑话、故事、歇后语、打油诗、快板等口头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教学幽默。除此之外,教学幽默还有多种形式。如教师的动作幽默,即利用手势、头势、体势的超常规变化,达到幽默的目的。教师的表情幽默,即利用面部表情、眼神变化来实施的教学幽默,教师的书面语言幽默,即在作业批语、板书等书写文字时运用的幽默。

  (二)教学幽默的功能

  1、活跃课堂气氛。一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受课堂气氛的直接影

  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快乐和自信心,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增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紧张的环境中,则容易感到压抑、痛苦,降低学习效果。教学幽默能打破沉闷的局面,缓解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教师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这种令人窒息的教学,容易使学生疲倦、厌倦,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给小学生播放了一组视听材料后,清楚地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的深刻。

  2、激发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兴趣的培养要经历有趣、乐趣、兴趣的过程,“有趣”虽然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却是重要的一步。教学幽默本身是一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新异刺激,能使教学获得较好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控制力,启迪学生智慧。从思维的特点来说,幽默不外乎是横向、逆向或多向的联系。教学幽默能开启学生思维,多角度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洞悉各种事物掩藏着的深刻本质。

  3、陶冶学生情操。教学幽默本身是一种艺术,是美感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感的自然流露,理智感的具体反映,是教师人格的示范。学生长期生活在幽默的环境中,可以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养成乐观、积极、同情、宽容、合作、理解的人生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展。

  4、融洽师生关系。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润滑剂作用的液体”,师生之间常常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避免教育过程中产生摩擦。幽默制造出来的轻松活泼的气氛,缩小了师生距离,同时,幽默使生硬、僵直的问题委婉化,师生心教学领神会,既可达到目的,又不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发生冲突。

  (三)教学幽默的运用

  教学幽默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运用幽默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敏锐深刻的观察生活和超脱现实的创造思维能力。成功运用教学幽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幽默要为教学目的服务。幽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幽默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紧扣讲课主题,切不可海阔天空乱讲一气,也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笑是幽默的表现,脏话连篇、乱出洋相、油腔滑调、讨人便宜、甚至打情骂俏、轻薄嬉笑、耍贫斗嘴等不适合课堂内容,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所谓幽默,应该禁止进入课堂教学。

  2、恰当把握时机。当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当学生疲倦时,当学生情绪紧张时,当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时,当师生处于窘迫状态时,当课堂出现偶发事件时,我们可以利用幽默化解疑难,绝处逢生,巧妙的解决问题。

  3、注意应用的条件。运用幽默要具备一定得条件,否则,容易让对方误解,事与愿违。如师生关系是否密切,时间我、场合是否恰当,当时的语言环境是否合适等。要求教师要以真诚善意为出发点,注意从学生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教学幽默的艺术性。

  4、掌握分寸。任何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运用教学幽默也不例外。课堂不是娱乐场,教师也不是逗人乐的演员。失度的幽默,会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幽默的语言、动作、表情上,忽视了他们应该学习的内容,也使学生怀疑教师所讲内容的真实性和利害性,常会把教师看成喜剧舞台上的丑角式人物。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记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幽默的作用,对幽默作严格的选择,并且适时适度运用幽默,经过刻苦的实践锻炼,成为一名幽默大师,为自己的教学艺术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在一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

  (一)现代课堂教学风格类型主要有理智型、情感型、情理结合型、幽默型、典雅型。直观型、奇异型

  (二)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三)影响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是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的。一般说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知识因素。知识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活动的专业知识。首先要求教师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既要学有所专,又要广泛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教师主要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只有专业知识达到精深,讲起课来才能居高临下,统筹帷幄,才能引导学生向学科的深度进军。最后要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工具性知识。

  2、能力因素,能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能力因素主要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的教育机智;自我控制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3、心理因素。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一般认知特征、意向特征和个性特征。其具体内容主要有:教师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准确清晰的记忆力;多方位立体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稳定而较强的注意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性格。

  4、经验因素。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知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教学经验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年限。一般说来,教学年限长的教师,教学经验比年限短的教师相对丰富些。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程度有关。但是,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仅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和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

  5、主观因素。在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内部因素中,除了知识因素、能力因素、心理因素和经验因素外,教师的主观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探索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最活跃的因素,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执着的追求与探索、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清醒的自我意识和顽强的科学研究精神,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必备条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注重反思教学,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外部条件因素。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除了上述的内部因素外,外部条件因素也是制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采用串讲、背诵、评点等方式方法,要求教师教态庄重、讲述翔实、治学严谨,这就决定了在封建社会中宣讲成为其主要的教学风格。当代社会,一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各种教学风格。教学内容也是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理科的教学内容倾向于“理智型”的教学风格,文科的教学内容倾向于“情感型”的教学风格,同样,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同。例如,特殊学校的教学风格会明显不同于普通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风格也会因学生的年龄大小、知识面宽窄、能力的强弱而不同。

  (三)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阶段

  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步成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1、摹仿一学习一惜鉴阶段。教师开始教学时,没有教学经验,开始总是摹仿别人的教学方式方法,套用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摹仿既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又是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别人的教学方法、方式,教学语言、教学风度,甚至举例、手势、语调都进行摹仿。但是,摹仿要注意消化吸收,要善于琢磨,有心的教师在摹仿中进行学习和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无论别人经验多么好,总该领略它的精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是生搬硬套,学习好经验可能得到坏结果。

  2、独立――创造――反思――再创造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基本上摆脱了摹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等。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摆脱了完全摹仿别人,能独立进行教学工作。但在独立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惜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教学。在教学进行一个阶段后,自己能够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创造性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教学风格形成阶段。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教学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其特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语言、体态语等的结合日臻完善,成为一种艺术化的东西;教学行为已经内化,教学风格转化为随意性。这时的教学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教学中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日,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学过程的开展有序和谐。

  总之,在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付诸于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8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去,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英语发音,语法练习等基础内容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快便失去了兴趣。怎样成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直是我们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体进行结合,将英语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这种语言环境,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改变传统的老师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还可以将不同的英语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设置成不层次的学习内容,通过网络服务器,让学生随时调用这些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这新在很大程度上都尊重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英语学习具有质的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口语、阅读等英语内容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更容易。比如,在语音的教学中,要想发出标准音,必须要搞清楚发音的部位和技巧,也就是要明白发音时的口型和舌位。单纯通过老师的讲解是很难达到让学生看清、看准的目的,而这时候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动态的展示出发音时口型变化及舌位变化,这要比老师一遍遍的重复教效果要好很多,这也为练就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各种图片、图像或动画等素材制作成声情并茂的外语教学课件,让学生生动直观地领悟到外国语言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特别是网络等免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摆脱了单纯从教材中去学英语知识的历史,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教材、光盘教材、英语资源库以及一些英语教学网站中去自由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信息,这些资源不仅开了学生了视野,还扩大了学生个人的英语信息容量,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质就是交流的工具,然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忽视了英语交际的训练。而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出真实而有效的交际环境。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的英语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有效提高英语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联机测试等手段,可以使学生们的英语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学与练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还提供了便利的师生交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师生交互学习,加强师生的互动,从而使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网络、多媒体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去加以操控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9

  今年暑期我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文选,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1世纪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要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其中着重学习了“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一篇,文中提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竟争日趋激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创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应受到些什么启发?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教育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创造思维能力应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的创造力也是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创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和思想的能力,创造性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其创造力的外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师既可以创造性的为素质而教,亦可以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教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创造力均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是数学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作为教师的创造性不同于一般的行业从业者的创造性,他除要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成份之外,更主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教师的创造性重要的是起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数学教师的创造意识是对创造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创造性的教学观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主要表现为:好奇心,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求异的习惯,富有想象,恒心和一丝不苟等方面。要有创造性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作风,尊重个性的教学作风,创造性的评价思想,民主教学作风,营造创造性的班集体等。还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运用等富有新意,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索式学习。

  总之,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是为了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教师也是只有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能能动地安排学习,有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除了以上的体会以外,我还觉得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还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行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学习了以后更使我有了向这一目标去努力去靠近的信心和动力。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0

  “卡西欧杯”第七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于20xx年11月20、

  21、22三天在武汉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观摩了优秀教师教学风采,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报告,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心得和体会:

  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两天我共听了六节课堂实录与老师的讲解,15个节优秀教师的说课,听完这些教师的课,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些青年教师的素质非常高,从教学的设计到课堂的展现,都体现了扎实的基本教学功底,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不止一次地想过: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由于不同教师的执教,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学习效果却迥然不同呢?通过这次听课,我似乎找到悬在心中已久的答案。

  二、课堂导入新颖

  这次听课,首先给我触动的是他们课前的导入,如潘春华老师教授《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课时的课前导入就很有特色(潘老师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短片.短片的题目是《谁拿走了现金大奖》,那么大家认为拿大奖容易吗?我们也来试试吧?接着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中国体育彩票七星彩的现场模拟开奖,让学生感知投一注就中特等奖的可能性大不大,进而提出可能性具体是多少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此为契机,点出求一类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摸到红球的概率.。再如刘正峰老师

  在讲授《灯光与影子》播放一段手影《逗趣》视频,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好奇心,为下一步活动探究做好铺垫.让我们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

  三、课堂资源丰富

  本次优秀教师的课堂表现也让我感受很深,他们上课如行云流水,善于利用学生的回答和出现的问题,因而他们的课堂的资源很丰富;而我们自己的课堂缺少鲜活的资源,有许多方面值得深思,需要改进。就我个人的课来看,上课常摆脱不了匆匆走教案的陋习,对课上有效生成资源不能灵活处理。通过听课,我明白了上课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课上的生成性资源,不能只一味地顾及教案,与其囫囵吞枣地讲几个知识点,倒不如把1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彻。以免以后再来炒这些夹生饭,炒来炒去,那永远也没有学生的第一印象来得深刻牢固。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计划好的预案,课堂是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具有思想、具有活力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对所掌握的新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把自己的见解反馈给教师。教师是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进而把它变成全班的财富,让每个学生达成共识。

  四、与学生交流要有技巧性。

  青年教师们在课前或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语言朴实,态度和蔼,情感交流亲切自然。看似平常,但往往能扣住学生的心弦。他们在不经意(实际上是有意)的交谈中,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活动,用激趣

  的方式,激励的语言,亲切自然的教态,将孩子们的心凝聚到了一起,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我对比自己的课堂与学生交流就没有注意那么多的技巧,要么就是一幅“老师”的嘴脸,那么就是老师“一言堂”灌输,不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交流,给学生的印象那就是数学老师老板着一张脸,课堂上少了一些笑脸和和蔼有启发性的肯定和表扬,通过自我剖析,我深感要想成为一名好数学教师,我们要学习和提高的东西还很多。

  五、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每节课上,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都让学生作为"探究者"的身份去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思维碰撞,产生矛盾、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当一张张稚气的小脸蛋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我真为他们的成功感到欣慰,为他们的勇于思考、大胆创新而感动,这无疑是整堂课中一道最亮的、最美的内景。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的,这正是教育的成功之处。

  学习归来,我时时回想着优秀教师的风采,专家精辟的讲解和点评,让我明白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特点,实施新课程决不能忽视“双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选手们新颖的教学方法、大方得体的教态、对教材的理解等许多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鞭策着我不断努力学习。我知道,我与他们的距离还很遥远,教学需要艺术,而教学艺术则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基本功与很高的素养。我需要努力,多年之后,即使不能成为名师,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我相信奇迹总是在不放弃之后产生。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1

  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来说,善于听课,尤其是善于听优秀的老师的课是极为有意义的,有的收获甚至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听了我校任永梅老师《曹刿论战》的公开课,感到收获颇丰。任老师教学的节奏控制得很好,本人认为,这节课的优点在以下几方面:

  1、老师注意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以及字词发音的及时纠正,集体朗读和自由朗读相结合,教学内容落实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而后会其意,符合文言文的教学规律。

  2、问题引领,注意互动。老师引导,学生表达,注意调动学生译、读、写、说,多读多练。

  3、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体现了老师教学的用心。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课件制作简洁、朴素,字体大小合适,对比清晰。

  5、当堂训练,及时巩固,符合知识掌握的规律性。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我认为评判一节课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学得更精彩,然后再看教师是否教得精彩。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必然会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并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使教学活动真正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给学生更为充裕的时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2

  远程教育,作业项新的教育技术,它的应用不仅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还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捷。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教学,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远程教育这一途径,丰富了我们教学,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农远工程”我国教育工作者史上规模最大、影响人群最多的信息化工程。它的实施,使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与城市学生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个很有效途径。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休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经过农远的培训和学习、亲身运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现代远程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以利,而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广泛性,为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的可能性。

  2、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

  4、真正的远程教育远远不单是多媒体课件这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的有动与交流的比面授更加灵活的教学过程。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介绍及各种教学过程等等都可以为我所用。

  5、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及时提供给学生的有针对性的导学信息,包括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信点讲解提示,同步的作业与测验题和解析等。

  6、接受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为以后继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今后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将非常有益的。

  7、专题性研讨、学习疑难反馈、个性问题解答等,同时通过讨论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以改进教学工作。

  8、班级活动,网校活动,学生学习、生活动态介绍信息等等。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3

  4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尖草坪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观摩活动,并参观了学校的课间操、心理活动室、陶艺活动室等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特别是下午听了孔海余老师的展示课对课改的具体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时间短,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案编制

  尖草坪一中的学案都是十六开大的纸张正反两面,为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相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学案一课时内容基本是八开大的纸张正反两面,内容上感觉强调基础,简练,不繁难,不啰嗦。这样的设计使得自主学习起来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也正是我们现在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做学案花费太多时间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学案只是学习方案,用来自主学习使用,教学中的重难点总结性的知识,教师还会让学生重新总结到笔记本上。

  学案基本环节与我们现在编制的学案还是基本相似的,说明我们现在的课改还是走在正道上的。

  二、自主课

  这次学习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主学习了。尖草坪一中早晚全部安排为自主课,并且还是无师自主课,充分说明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充分的自主才会有课堂了火花绽放,才能使展示课上有顺利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能充分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完成自主,是我接下来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自主学习的渠道丰富,学校开设了电子小书包,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上网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

  三、展示课

  展示课的基本环节与我们基本相似。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任务分配、各小组展示。各小组在上课之前将本节课要展示的内容书写到黑板上,各小组成员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提问。印象深刻的是尖草坪一中的学生训练有素,展示大方,表达清晰。

  四、评价

  评价主要是小组相互评价,每节课都有一张评价表,设定的评价角度非常清晰。展示课完成之后现场公布各小组的得分。

  以上四个方面是我对课改观摩课的一些感想,通过观摩四节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课堂,我对目前我们的课改还是很有自信的,虽然课改成效不显著,也没迈开太大的步子,最起码我们正在正确的路上不断的摸索前行。现在我们缺的可能还是一个真正实施课改的全民行动的大环境。相信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前进的步伐会加快,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习也会成为一所课改示范学校。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4

  黄老师,艺高人胆大,构思新颖,打破语文课堂以往的面孔,让我听到了耳目一新的一堂语文课。课堂之活跃和丰富多彩是我一直想追求的效果。这样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语文老师,是我高中时一直渴盼的。在感叹兴奋的同时,我也想起南京师大一位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让学生非常开心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初次听到此话,我也感觉这话有点雷,可现在我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觉着有些情况确实如此。嘉敏老师的这节课,如果是在较大范围内的展示,我无法想象老师会有怎样的各种各样的评价,是认同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是支持还是提醒。下面,我只谈谈我自己的听课感受,不当的地方,还请嘉敏老师批评。

  包容的课堂,有节制地发展

  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样性的,语文课也确实需要有几幅不同的面孔,总是板着脸上课肯定是不符合教学的规律和语文的教学内容的,所以语文课堂一定要有嘉敏老师的这种上课方式和课堂设计。这既是语文课的本性(言语教学)使然,也是现在语文课堂生命力的增长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保守的、刻板的、机械的,可是我还有一个感觉,这种课应该有,可以有,但不可多,更不可成为语文课的常态课。

  可能我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以为语文课堂进行言语的教学,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向“上”的,一是种向“下”的。向“上”的是通过语言、穿透言语走向更大的思维概括、文化指向,可以说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一点在教学上的体现,有点像文言文的教学,不拘泥语言而又立足言语;向“下”的是通过分享语言的表演,体验语言的滑翔,在言语的飞翔中达到对头脑的按摩效果,可以说成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两种方向,两种路径,都有存在的必要,可我以为还是有一个主次之分。相比两种方式,前者给学生一副艰涩冷难之相,让学生望而生畏,难而却步。后者是言语的表演,展示,是聚集掌声和笑声的课堂;前者如果说是练习扎稳马步、操练一拳一脚的硬功夫死功夫,后者则是观赏型地演练,技巧型地表演。可如果没有前者的死磕与艰涩,后者则很容易成为花拳绣腿般的体操表演,可以说正是有了前者的“难能”,才会有第二种的“可贵”。

  嘉敏老师的整个语文课堂流程,顺畅而摇曳多姿,五彩斑斓,可以说编制得非常精美,可是在三十分钟处有一个小破绽,并且我觉着这个破绽攸关着整个课堂的设计,不过分地说是整个课堂的一个死穴,绝不容小觑。就是当嘉敏老师说这里(广州交通辞)是化用了李商隐的《贾生》时,结果出现了众生都“一物不知”的情况。这就产生了一个让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古诗词的积累,那么本节课就成了空中楼阁,华丽而孤立,绝美而虚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认为这样的课,可以有,但要有节制地发展。

  严肃的目标,后现代的外表

  我曾经在平行班的课堂上问学生,你们喜欢语文课本上的哪一篇文章,他们的回答是“都不喜欢”,并且说“只要是语文书上的就不喜欢”。语文课,经常给学生一副严肃的面孔;语文课文成了枯燥、古板、僵化的代称。嘉敏老师,却用了一副后现代的面孔,演绎了语文课有不一样的风采。根据詹姆逊对后现代的定义,戏谑、戏仿、拼贴、游戏是后现代的存在方式。听说嘉敏老师本科的时候就研究后现代的,其在语文课堂上采取这种形式上课,是有她的理论依靠的。可喜的是,嘉敏老师并不仅仅停留在后现代的空壳上,而是有着严肃的目标和崇高的内核,这个目标和内核就是——引起语言的风暴,用言语的教学来刺激学生关注语言,关注生活,热爱语文。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语言教学会对原有的语文语言教学产生一定的“破坏力”,并且非常鲜明。经典语言,何谓经典语言?何谓再现?再现的是否是经典语言?流行的广为流传的是否就是经典语言?这些语言能否历久不衰、历久弥新?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嘉敏老师所举的一些鲜活的语言例子,会存活多长时间?这都是有待商榷的。

  虽然这牵涉到一个见仁见智的经典语言观问题,可是有一个前提是共识的——这些歌词、流行语所依附的一些古典诗词是经典语言。那么再现这些语言,即使鲁迅的《我的失恋》,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庄词谐用、虚实转化、古意今用——再现之后,还是不是经典语言,这种语言操纵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是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再生的能指上?要不要穿越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意境、文化、人生?我觉着只有想通这些,才能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恶搞”游戏上,才能有继续的语言风暴、再生地再生。

  即使再怎么论证“恶搞是语言的发展途径”,我还是不能把这些“另类”的语言和我所敬畏的华彩辞章重叠在一起。我觉着这些文字的背后是一种流行文化的浮躁和轻盈,对语言、言语有一种负面的破坏力,当然如果非要把这种破坏力看成对语言的发展之途,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理解。问题是,这些语言很难历久弥新,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它是短暂的,它是转瞬即逝的,如其中的一些曾经的流行语,我们一说再说,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鲜活感和幽默度,说多了反而感觉淡而无味,索然寡味,甚至有的已经成了毫无生气的语言落花,比如“……不是传说”“……不是……是寂寞”。我并不是对这些流行的语,包括网络语言或者流行歌词,抱有成见,但我总觉着它们很难经受住时间的打磨,很难有一个长时间的存活期,这也可能是我的妄断,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再说吧。

  关于语文教学的属性问题,凭我有限的阅读经验和知识储备,了解到有很多的争论,什么言语的,文化的,文学的,语文知识的,等等。对待各家各说,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觉着谁说得有道理,就实践谁的理论,这也正是人文学科正常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当然,如果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叫创新,更是作为一个有思考的语文老师的追求。但,没有广泛的理论阅读之前,我觉着还是不应该绝对地主张某一家某一派,这不是中庸,更不是一种偷懒行为的遮蔽,因为太过狭隘的理论视野,是危险的,尤其是非常极端地凝视某一理论时,马克思说过“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偏见”,一定程度上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理论的局限性。至于说,矫枉过正,只有深入一家一说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个”才能达到“片面的深刻”,我觉着在当下,这种情况下的精深,是恰恰达不到的精深的是和精深背道的,因为理论也需要互文地理解和掌握。偏听偏信,盲人摸象的评价,用在这种方式的理论的学习上应该也很合适。

  活跃的课堂,多彩的内容,打破了语文的僵化模式,注入了网络语言靓丽的面孔,这是语文的发展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嘉敏老师的课,有着先锋、探索、实验的色彩,不管这种探索是被支持的还是被否定的,其课堂效果好的还是不好的,我想嘉敏老师都应该得到掌声,鼓掌!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1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蓬勃涌现,这极大的冲击了教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信息的组织形式也超出了文本方式。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教育问题的新热点。更多技术将应用于教育,我期盼着学习教育技术这门课。

  第一堂课老师就问我们:“对教育技术怎么理解的?了解多少这方面的知识?它有什么作用?你们想学到什么呢?”有的同学说:“教育技术学习做课件”,有的说:“做flash”,而我却说不出来。我虽然对这门课很感兴趣,但了解的只是皮毛。老师这么一问才使我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博大精深。它是我们师范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尤其对我们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它以信息科学技术为载体,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相融合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表现不来,使学习材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而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先学习基础的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各种传播方式日新月异。通过学习我不再是只浏览别人的搏客了,而拥有了自己的搏客。我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想,学习体会,还可以把好的网站和信息放在上面,和大家分享、交流。通过老师同学的介绍和自己的查找,我还发现了一些很好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的网站,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整理更新我的搏客,浏览别人的搏客,与大家交流感想已是我每天最高兴做的事。

  还有很多的技术要我们学习,例如:摄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用手动调光、变焦式照相机,虽然有一些跑光的相片,但得到的相片效果都很不错。我相信在加以时日我们的摄影技术会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很多的主题照片,使我们会真正的欣赏、理解那些照片的意义,并开始自己照一些主题照片。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历年学生做的课件,原来我们也可以做的很好的。但我们还没有学到课件制作,还有flash制作,这一直是我们最感兴趣的一块,希望能很快能加以学习。

  学习教育技术还有一个感想就是教学要创新,对于正处在教育改革的中国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能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奖,而与诺贝尔奖无缘呢?归根结底是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这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求,也是为教育技术学提出了要求。什么样的教育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什么样的教学组织有利于创新的培养?怎样把心理学中的创新理论融合在教育技术中?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一些他们去国外参观的情况,还展示了一些图片,供我们参考、学习。但我认为这些是不够的,这问题对于我们是任重道远的,需要我们的继续努力、探索。

【现代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心得体会03-25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06-24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06-20

分层教学心得体会06-15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06-09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5-15

高效教学心得体会05-04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05-03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05-01

中班教学心得体会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