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心得

时间:2022-04-26 10:13:37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历史教学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教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教学心得

历史教学心得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历史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先自育”。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兼具创造性和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精心直观性教学,再现历史场景;适当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或进行课堂演讲,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自身素质,等等。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三、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氛围对人的生活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对学生始终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爱心和平等心对待学生,信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去感受、去体验人间的温馨,去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人才华和魅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历史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巧妙地注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丰富的历史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读史使人明智。比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浸润了辛酸血泪的屈辱史,但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挫折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为拓宽学生的胸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历史教学心得2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毕业班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始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 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共听课节次达36节,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初中历史课标、研究九年级历史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九年级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力争通过复习课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认真的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把握中考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

  4、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教学心得3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教学心得4

  根据呼伦贝尔市课题管理小组的总体安排和高中教研室为全面落实子课题《构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区域教研体系的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根据本校实际特制订了《构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区域教研体系的研究》高中子课题实施方案。历史组根据我校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了历史组课题实施方案:《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在经历了课题立项、开题报告、人员分工等一系列前提准备后,20xx年9月,《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正式付诸实施了。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心得很多,下面围绕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心得做如下总结,希望能和同仁们共勉。

  一、明确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的主要内容在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汇集了课标要求、知识梳理、合作探究、视野拓展、巩固练习、能力训练等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环节,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路线图。同时,它还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的桥梁。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学习方案。通过实践,导学案的这些作用基本上都得到了体现。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备课包括很多方面的,但是唯独没有备导学案的,作为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多了一个新的环节,那就是备导学案的编写。如何将导学案备的完美?导学案、教案、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该如何处理?这都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经过实践,历史组教师总结了导学案的几点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编写导学案,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2、问题化原则。新课改后的中学历史教学目标讲究的是三维目标的体现,如何将所教内容和现实结合起来,有必要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或课堂活动中。

  3、层次化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困难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历史教学心得5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相对减少,而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历史时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与学的双边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学习历史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下最迫切的任务。

  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就是指由历史教师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系统地归纳出来,在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经过讲解、讨论、交流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常规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传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传统历史课堂一般是按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构建的。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把历史知识系统地归纳,按一定的时间或人物或事件来安排讲义,学生也按相应的逻辑来理解、记忆,相对来说学生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二、新课改中要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习等多种形式,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在高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是易于接受的,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引导学习等多种手段能达到一定的了解与理解,自主合作学习始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让他们提出学习中的疑惑并讨论与让教师来最终消除疑惑,这种学习方式就避免了重复讲解,因材施教,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历史常规课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与掌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以何种形式的讲授新课,都要求对基本历史史实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常规课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展示新的课堂设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以下几点应注意:

  1.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归纳方法和掌握不同的归纳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学生需要养成“想学”到“会学”甚至“乐学”的习惯,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例如:师生共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便深刻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历史课改的目的就是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始终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中,通过学习培养高中生健全的人格,确立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夯实基础,提高设计能力。

  中学阶段的知识都是相辅相成。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落实基本的历史知识,理清知识脉落,可按时间、人物、事件等。同时注重引入新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来记忆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多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视作品等手段来让学生从视听感观上认知世界,知识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

  一线历史教师对知识传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准确与科学性,只有准确、透彻掌握概念,才能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实理解深刻。如在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只有让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才能深刻理解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人物。在进行知识讲解时除了让学生分析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师生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资本主义革命的前因后果那么整个教材的内容就清晰地融为一体,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了。

  在日常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永动机,只有热爱学习历史,才能在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有前人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现实中历史学习的意义所在。因此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选择与具有代表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例如:学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苏德签订条约,为防止德国入侵,做准备,加强开发东部,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常规课,还是新课改下的素质课堂,只要能让学生在乐学中深刻理解知识,充分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准,把传统的课堂知识讲解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相信学生的成绩定会突飞猛进,教师会从繁锁的课堂讲解中解脱出来,新课改的春天必定尽早到来。

历史教学心得6

  时光飞梭,47天的兵二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已经结束,在学习的日子里,天天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体而言,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

  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而兵二所有的老师十分勤奋好学,精于钻研,专业功底强,理论知识掌握得十分到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探索了历史教学的新路子。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这在兵团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始终走在前列。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兵二刘民老师的课有一大特色:授课时言简意赅,精讲精炼,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能够拓展开学生的思路,时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拔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又能将所学的内容及时与必修一、二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比较,有利于高三时的复习,为以后的高三复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二陆冲辉老师的历史课,也有自己独特的闪光之处:制作的课件比较精炼,史料十分的新颖、独到,针对性十分的强,结合史料进行相关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听了他讲授的《海湾战争》这一课,感受十分深刻。通过现代化的战争,使用大量的图片和史料,进行重点知识的突破和强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远离战争,珍惜和平情感教育价值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高三漆志忠老师的课:讲练结合,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自成体系,形象直观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专题教学,便于难点知识的突破。另外使用自己总结的专题进行复习,自成体系,针对性强,能够锻炼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审题能力,尤其是材料题的审题和突破方法上,引导十分的到位,教会了学生做题的科学方法,因此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

  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信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只是单一的讲述,同时能够紧紧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学习,引用材料再给以证实,做到了论从史出。学生的课后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而难易适中。重在课堂的设计上,新颖直观、形象逼真,即使观摩课,并不是老师在做秀,反而更能再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生的闪光之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能够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给以辅导和鼓励,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带了一个好头,培养了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另外,各位老师都十分的爱岗敬业,在培优工作上,做得十分的突出,单人单练,责任到人,默默奉献,老师的责任心强,尤其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便于增强高三学生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的学习动力。这些方面都值得我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落到实处。

  三、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

  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各位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在大多的历史课堂上,老师都能运用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育人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刘民老师在上《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这一课时,能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时刻启发学生的救国热情,始终贯穿课堂的始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陆冲辉老师上《海湾战争》这一课时,结合最新的材料和形象直观的战争图片,能够培养学生远离战争、珍惜和平的爱国情感和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理念,这些课在情感教育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上体现的很到位,受到了广大听课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花费时间多,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课堂容量大,并不是容量过大,课堂时间要延长,而是难易适中,重难点突出,重在拔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每一个内容针对性强,将所学的内容能够及时落实,便于真正将学习的内容能够当堂讲,当堂消化,避免课后学生用大量时间再来消化的“马后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四十几天的学习,在教学生涯中,促进了我的成长,同时给我的启发也很大:活到老,学到老,钻研到老。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要用前沿的眼光和睿智的洞察力来认识问题,教好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这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教学心得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今天学习历史,不仅为了了解过去,更多的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为了减少在现实生活中走弯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而如火如荼进行的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也恰恰赋予了历史这门学科新的生命力。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在我半年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方法,以及与同学生的亲密接触中,逐渐的了解到相关知识。下面,我就高一历史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

  下面,我就高一历史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1、充分利用教材,以党史为线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宏观掌握、理清线索,构建教材的总体框架。划分历史分期,在每个阶段弄清重大历史事件,讲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我们常说,老师和学一是一捅水和一滴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学到一点知识,老师必须把与此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知其来龙去脉。

  二、研究教法,做到得心应手。

  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教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多用讲解法,讲清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及其地位,对于每章每节,讲清前后联系,每章一总结,一复习。

  2、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尽可能地再现当年的历史画面。

  3、表格式教学法。历史教学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可以用此方法,一目了然。如《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1942年与1957年整风运动的比较等。

  三、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知己。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男同学喜欢学习历史,认为这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将来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女同学不喜欢学习历史,认为过于古板,缺乏人情味,在高一历史多次考试中,不及格的同学中,2/3是女生,而在高二文理分科时,这些不及格的女生大多学习文科。所以,我就要求他们熟记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再慢慢认真体会、领悟。因为女生的心细,而历史又多要求记忆。

  2、每月考一次,征求学生意见一次,了解学生的心声。

  3、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消除“木桶效应”。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让所有差生都变成优秀生,是不现实的,但让他们都有提高,总是可能的。经过努力,差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提高。

  四、加大管理力度,从严要求学生,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1、加强课堂管理。

  2、按时收交作业。

  3、月考结束后,督促退步者找出差距,寻找原因。

  4、重视每次考试,考前认真地复习。

  5、设立会考倒计时牌,警示学生。

  6、各班建立历史学习互帮互助小组,由每次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每次考试过后,重新总结一次。

历史教学心得8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多,其中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一跃而成为主体地位。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然,作为一个新教师,在这次大比武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正逢新教材的初步试点阶段,问题就显得更多些,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吸取些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符合新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2、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游走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的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教师不要在小组中逗留太长时间。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以免让学生眼花缭乱;

  3、需要掌握的原则:鼓励——但不能庸俗化(适度);自主——但不能不帮助(引导);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实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伪矫情(自然);创新——但不能浮躁化

历史教学心得9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2、更新备课方式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高一历史集备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高了备课质量。(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3、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也是我们目前使用过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由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

  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它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就设计了一个活动内容。一场对是采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朝议的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正在更新教学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我们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评价,又注重质的评价。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从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历史教学心得10

  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现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谈出来供同行讨论。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过去我们习惯于采用的讲解法和谈话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化时

  代学生的需要,在众多的教学法中,我主要运用了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测一测。课堂大舞台,展示都精彩。先教后学,当堂训练,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观看历史影片

  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遥远和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宏大的历史场景,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学写历史小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环境保护》,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聘,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把其中最优秀的小论文送往市地教育部门参赛,二年来已有多篇学生小论文在市地获奖。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四、历史剧表演

  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我们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当然这很花时间,事先得准备一段日子,教师拟好主题,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我们表演的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汉武帝的皇冠,张骞手中的汉节,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服装等。学生自己准备西域的物产,葡萄、核桃、苜蓿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张骞的刚毅与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通过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旺盛热情。

  类似上述形式的做法还有许多,如带学生去花洲书院参观,举行历史图片展,展开社会调查,在此不一一列举,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既保证教学内容按期完成,又能开展如此多的教学活动呢?我的做法就是合并课时,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把更多的准备工作放在课余时间去完成。既保证了教学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历史教学心得11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 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 。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对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

  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为您编辑]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系对比法、演示法等。

  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

  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心得12

  顶岗实习已经不知不觉的度过了要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从一开始的初登讲台,到如今能够大方的站到讲台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在此期间也有了很多的进步与感悟。

  这段时间里最让我值得思考的就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我教的是历史专业,文科性质很强,所以同学们喜欢文科的就表现的很积极,但是有些学生则表现得不是很好,态度很不端正。我教的班级班容量很大,每个班基本上都有八十个左右的同学,前排的学生情绪好调动,可是后排的同学就有些懈怠,有的上课很久才能拿出来书,有的听着听着课就开始犯困。我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后排的学生难管理,每次在教室转的时候后排的学生睡觉,我提醒同学不要犯困,可是有的学生被叫醒之后会有反弹情绪。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肯定有我自身的原因,是因为我讲的课堂不够生动、活泼。没有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分析每一个人的情况,没有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对于学生,要考虑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情况,每个同学的学科偏好不一样,而且程度也不同,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我也要分层次的去要求他们,做到因材施教。

  经过了这两个月的教学,我觉得课堂的教学真的是存在很多的小技巧,需要我去不断地总结经验,然后采用恰当合适的方法去真正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要不断的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教材增加了新内容,也带来了新问题。要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拓宽教学的内容,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相关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课文辅助系统。在讲课时要加以充分运用,以及反映或补充重要史实,印证重要观点,解释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深化历史认识,扩大思想教育;

  2.重视引用课外史料。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重点或难点引用适合学情的史料,引导学生对教材与所供史料进行分析,对“已发生的历史事件或过程进行能动的重新建构和反省”;形成历史认识;

  3.把预习和作业引入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着眼于满堂讲述分析。把预习与作业置于课外进行。其实,即使教师再三加以强调,最终还是由于得不到集中的时间与教师有效的指导而失效了。所以对此加以注意。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我在课堂上讲的知识这部分学生未必能够接受,所以我除了在课堂教学时注意面向中等学生,兼顾优等生与学困生之外,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个别的辅导绝对不等于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弄懂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方法,当然,这种个别辅导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但在每次小检测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是目前我探索到的有效途径,只是对反应较慢的学生必须每次进行考前辅导,这种做法会让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要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是体现在教案上、教学中,更重要地是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帮助班内的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

  再有就是要认真分析教材重、难点,精拟小检测,紧扣检测进行新课的讲解,小检测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新课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对考点,以及考察考点的角度进行讲解,使课堂教学与小检测保持一致。同时注意检测题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教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作为初入门的人,有太多的不足与缺点,我会更加的努力,不断的总结经验,认真的分析,课下的时候多进行教学反思,一步步去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

历史教学心得13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材及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广大同学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项体会。

  首先,高一阶段的学习标志着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认识上、学习的深度上与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完全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讲,很多学生将高一专题式的学习完全很陌生,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自认为历史是副科,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地完成历史课程学习,上课也好,作业也好,时常不认真对待,马虎应付,主动性差。

  真实的情况是,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初中历史的补充和完善,而是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诵阶段的学生的知识,从理解联系的角度更新诠释,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脱离机械记忆的层面,开始学会在逻辑思考的前提下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第二、对学生来讲,初中的历史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难以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很多学生对我讲,平时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背记历史知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见长进,不知道为什么?显得很苦恼,学习的兴趣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除了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责任是逐渐诱导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走到高中历史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第三,从学校角度讲,历史学科不仅在初中年级而且在高中年级向来被认为是一门辅助课程,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抱着一种轻视的态度应付了是,是极为不对的。

  通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

  第一、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为

  教学目标,为高二时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加强相关的地方史教学。 第三:把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同当前国际形势紧密联系起来,扩展学生的眼界,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的历史,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过去与现今都是与世界同时进步的,是无法独立的。

历史教学心得14

  历史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但是历史教师却不能很高冷。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觉得能够将高深的历史变的通俗才是成功。深入浅出是一个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能够将知识深入浅出的的给学生讲授,首先自己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其次,要有很好的口才,教师其实也是一个表演家,枯燥死板的知识经过教师的思考,然后被赋予生动形象的内涵,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绎来表现知识本身的深刻含义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历史教师必须自己要喜欢历史,自己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才能投入十分的感情来经营这门学科,热爱是最好的导师,帮助我们一直不停向前,自己首先要热爱才能带动学生爱上历史,爱上历史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刚刚接触历史教学,并不能很好的把历史很好的演绎出来,死板的历史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单纯的叙述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因此课堂教学时常陷入僵局,不是学生不配合,只是课堂实在太无趣!

  欲速则不达,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决定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第一件事要做的事肯定是要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学习要从模仿开始,模仿优秀教师脱离书本、天马行空式的讲解,看似无章法,实则有依据。第二件要做的事是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必须要有勇气,改变已经形成的固定课堂模式,从脱离书本开始。第三件要做的事是把学生都调动起来,不能让他们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涨他们自己学会寻找食物,用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但问题的选择一定要有技巧,要切合实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要无休无止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到最好,学习永远都不是一件简单说说的事,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

历史教学心得15

  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历史现象的内涵、外延、内在因果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再认史实的本事。同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本事,不是单纯的重复教材中的史实,而是对教材中所涉及史实的升华、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掌握好恰当的教学方法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所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过好识记本事关

  初中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小学学了一些历史知识,在某些方面有所了解,却往往忽略了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及基本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但如果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或对知识点记不牢,收不到梦想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师用讲读方式与学生共同阅读,弄清每一课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知识点的表现、本质,初步建立起知识网络系统,做到合上书,使每个历史知识点都历历在目,真正做到基础知识过关。

  二、着力培养师生感情,注重情感教学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有一种“移情体验”在发生作用,“移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即将一个人的目的、知觉和情感跟别人暂时联系起来,使他们在作用上和情感上彼此融为一体。所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感情的倾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情感在教学时起着感染和激励的作用。良好的情绪,能够融洽师生关系及简便气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情感能使学生精力集中,教师在此时充分利用学生此时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由自发喜欢听课转向自觉的学习需要上来。当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所以,从某个意义上讲,注重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进取性、进取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精讲,对历史现象进行立体分析

  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后,教师在上课时,对每课都要进行精讲,对历史现象进行立体分析,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第一,对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第二,对历史现象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

  第三,经过教材中的显性知识发掘出隐性知识。

  第四,与历史学科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历史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04-15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03-29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03-27

老师教学心得04-08

教学反思心得03-31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04-02

课内比教学心得04-02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4-24

体育教师教学心得04-25

语文教学培训心得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