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1 11:52: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热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热门】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主题:《小数的意义》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进一步认识小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2.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现实意义,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会很浓。教学中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体会抽象和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和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抽象、推理等活动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自学,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通过数数的活动,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评价设计:

  1、通过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小数的意义,达成目标1。

  2、经历自学,数数等活动,独立探究,全班交流汇报,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达成目标2。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米尺、课件。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八册第117-118页例1-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四1-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及“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板书“1”)师:在“1”的末尾依次添上1个“0”、2个“0”,数的大小变化了吗?怎么变?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 )=10( )=100( )

  得出:1元=10角=100分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出示米尺,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0.10、0.100是否相等?为什么?

  (板书:0.1=0.10=0.100)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2)出示:0.4元、0.5、0.05、0.40元4.0元。师:这些数中有大小相等的小数吗?说出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

  (3)让学生在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上(其中一张均分为100格,一张均分为10格)表示出0.40、0.4,比较其大小,说明40个1/100就是4个1/10,0.40=0.4

  (4)师:如果在它们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三个“0”呢?相等吗?为什么?

  (5)0.5添上“0”成0.05,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6)揭示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

  师: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60=0.6;

  203.0500=203.05。

  口答:课本“练一练”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3)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4=0.400  3.16=3.160  10=10.000

  练习:口答“练一练”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

  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3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将一张正纸方形平均分成十份、一百份…的基础上,通过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纸一张、信封(内放平均分成了十份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生背)

  师:《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 1000 100 10 1)

  师:看来,《三字经》中也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观察刚才的一组数,从右往左看,从1开始,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按这样的规律,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呢?

  生1:接下去是100000、1000000…。

  师:无穷无尽。(板书:100000…)

  师:从左往右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

  生2:0.1、0.01、0.001…

  师:也是(无穷无尽)。(板书:0.1,0.01,0.001…)

  师: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意义”。

  [评析:《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深受儿童所喜爱,从《三字经》中的数学问题入手,很吸引儿童的眼球。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扩大到、缩小到”这些数学术语之前,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10000、1000、100、10、1这一数组,引导学生根据一组数的规律进行推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更妙的是,从“大数学”中去看小数,建立了整数和小数间的联系,并在无形中渗透了进率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打下伏笔。]

  二、 小数意义的探究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正方形纸):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

  师:请将你心目中的0.1用彩色笔在这张纸上涂出来。

  (展示:师根据学生所涂,取三份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投影展示)

  师:对于这三个同学心目中0.1的大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第一张涂得太多了,我觉得有0.5啦,第三张涂得又太少,没有0.1,第二张和0.1差不多。

  师:你们觉得怎样能准确地在这张纸中表示出0.1呢?

  生2:把这张正方形纸看作“1,平均分成十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

  师:这里的一份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3:十分之一。

  师:老师给每位同学们都准备了一张平均分成十分的正方形纸,请你从信封里拿出来,并在这张纸上涂出其中的3份,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小数来表示?它里面有多少个0.1?

  师(展示):0.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4:0.3就是表示把一张纸看作“1”,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三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3,还可以用分数十分之三来表示,0.3里面有3个0.1。

  师:涂色的部份用0.3表示,哪么空白部份呢?

  生5:空白部份用0.7表示。

  师:0.7表示什么意思?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它里面有多少个0.1?

  师(投影):阴影部份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7:阴影部份可以用小数0.8表示。

  师:0.8里面有多少个0.1呢?

  生7:0.8里面有8个0.1。

  师:看到这个图,你还能想到哪个数?

  生8:十分之八。

  生9:0.2,十分之二。

  师:想一想,1里面有多少个0.1呢?

  生10:1里面有10个0.1。

  师:思考一下,刚才这些小数我们都是怎么得到的?

  生11:刚才我们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1”。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零点几。

  师:如果用分数表示,也就是(十分之几)。

  师:看来,这些小数,都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的。(板书:十分之几)

  [评析:以往的教学,教师习惯通过将米尺平均分成十份,每份是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学生在接受这一知识上,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一种规定。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 1平均分成十份,每份就是0.1,来,再结合分数的意义,0.1也等于十分之一,通过意义上的联系,借助十进分数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这一招可谓精妙至极。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1的大小,这一设计很有新意,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一位小数和分母是十的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让学生说说它们里面各有多少个0.1,深刻体会1里面有10个0.1。]

  2.探究二位小数的意义

  师: 0.01你觉得有多大呢?请同学们在头脑里想像一下,很快地涂在刚才这张纸的反面。

  师(作品展示):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1:我是将0.1再平均分成十份,每份就是0.01。

  生2:我是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份就是0.01。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1里面有(100)个0.01。

  师:看到0.01,你还会想到了哪些数?

  生:

  生:

  师:请同学们在信封里取出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现在请你在这张方格纸上创造一个小数,先在方格纸上任意涂上一些格字,再想一想,你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小数来表示?再同桌间说一说这个小数表示什么意思?看到这个小数,你还会想到哪些数呢?

  生5:…

  生6:我涂了20个格字,用小数表示是0.20。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涂色部分除了可以用0.20表示外,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7:也可以用0.2来表示。…

  师:刚才的这些小数我们又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8: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1”。平均分成一百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零点零几或零点几几。

  师:这些小数,又都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

  生9:这些小数都是用来表示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之几)

  [评析:在学生学习了一位小数意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就变得水到渠成。学生在将0.1平均分成十份和将1平均分成一百份来表示0.01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创造小数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当学生涂出20份来0.20 来表示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这个涂色部份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巧妙地渗透小数性质这一知识点。]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对于0.001,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0.001。

  生2:也可以把0.01平均分成十份,每份也是0.001。

  生3:还可以把0.1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份也是0.001。

  生4:0.001很小很小。

  师:看到0.001,你会想到哪些小数?

  生5:我想到了0.365,就是涂365个0.001。

  …

  师:这些小数又是用来表示什么呢?(板书:千分之几)

  师:除了有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外,还会有表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

  的小数,无穷无尽。

  [评析:在学习三位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上,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展开推理,自己去体验、感悟,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鱼”,更是“渔”。]

  三、 小数意义的提炼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数,想一想,什么是小数?

  生1:这些小数都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的。

  师: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板书)观察这些十分之几的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2: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

  师:像这样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我们叫它为一位小数。

  生2: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有二个数字…

  …

  师:你知道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吗?

  生: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师:0.3里有几个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呢?三位小数呢?

  …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吗?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师:如果不相邻,它们的进率又是怎样的呢?

  [评析: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多次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的实践,为学生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归纳扫平了障碍。在计数单位之间进率的掌握上,由于有前期通过多种方法得到0.01和0.001的基础,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的掌握变的轻而易举。]

  四、 解决问题

  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分数:

  小数: 小数: 小数:

  [评析:作业的设计独具匠心,第一题通过用一个带小数来表示阴影部分,消除学生错误地将小数理解成就是小于1的数。第二题通过用0.50元、0.5元来表示5角人民币和用0.200千克、0.20千克和0.2千克来表示200克鸡精,既和前面的教学产生呼应,又为下一节小数性质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 总结。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猜想、用各种方法验证(应用小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法来论证;也可以借用小数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的组成来论证;还可用赋以单位名称的方法,进行名数转化,再加以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在多种方法论证的扩展中突破难点,使学生认同最后结论。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数的性质并能对小数的性质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总结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中,通过猜测、验证、观察、类比等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

  1 教学准备:

  课件、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你留意到标价牌了吗?

  课件出示两种商品的标价,学生读出价钱,并说出小数的含义。

  (2.50元

  3.00元)

  师:你还能用其他小数表示商品价钱吗?

  生:2.50元还可表示成2.5元,3.00元还可表示成3.0元或3元。

  师:2.50元和2.5元什么关系?(相等?3.00元和3.0元3元什么关系(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只因为小数有一个重要性质。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张纸条,同学猜长度(1分米)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示纸条的长度吗?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使它们相等的方法,真不简单。老师这里还有三个数,看它们相等吗?(课件出示0.1米、0.10米、0.100米。

  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猜想之后,老师请各小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小组同学分工进行,然后组长组织进行比较。

  小组汇报的时候老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2 1)比较的结果是什么?(纸条都相等)

  2)每张纸条表示的是多少?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单位来表示?并分别在米尺上指出其长度。

  3)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如果没有纸条,你能说说0.1米、0.10米、0.100米,它们为什么相等吗?

  4)从左往右?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呢?根据你两次的发现,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普遍探究、得出结论

  1)是不是所有小数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随意写出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验证一下,他们的大小是否不变?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选择课前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等来帮助你验证。(学生可能会写出许多不同的数。)

  2)学生活动(预想学生可能会采用的.验证方法)

  a、画图法

  如利用正方形图验证:0.30=0.3 ,0.3=0.30 ,通过涂色,明显看出0.30=0.3

  b、 借用小数数位顺序表, 从小数的意义入手来说明0.30 = 0.3

  c、给小数赋以单位名称,进行单位间转化来说明理由

  3 3)把学生写出的不同小数、验证的不同方法充分展示出来,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4)这么多组不同的但是都相等的小数向我们解释出了小数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律是什么?(学生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个规律我们就称它为小数的性质。

  5)引导学生比较: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有什么变化?

  3、应用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

  2、4.0

  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0的数?(商场的标价上)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3、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近似却不相等.

  4、判断.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中的0去掉或者在小数中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小数性质和数的改写、练一练,练习十一第6~10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改写成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或把小数化简。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根据要求截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指名口算练习十一第6题。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数的改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

  1、复习小数的性质。

  (1)提问:小数的性质是什么?(板书小数的性质)谁能举例说明小数的性质?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写出各数,然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

  (3)做练习十一第7题。

  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追问:为什么20末尾的0不能去掉?0.020里小数点后面的.。去掉,会改变小数大小吗?为什么?

  2、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提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小数点右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左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观察每组数的排列,然后指名口答。追问:如果把一个数扩大或者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怎样移动小数点?

  (3)做练练第3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依次写出各题得数,然后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4)做练习十一第8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三、复习数的改写

  1、复习数的改写。

  (1)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把第(1)、(2)题做在课本上。提问第(1)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为什么要这样改写?提问第(2)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指出: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相应地添上万或亿作单位,也就是先把一个数缩小一万倍或一亿倍,再写上万或亿作单位,这样原数的大小不变。有时,根据需要往往要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写近似数一般是看保留位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并注意近似数要用约等号。

  (2)把3.2495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是多少?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要求说明怎样想的。强调保留三位小数时要写出末尾的0,以表示精确度。

  2、做练习十一第10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第10题,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板书。注意讲清第(3)题怎样想的。追问:0.5万就是多少?0.6万呢?0.38亿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怎样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9题。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填空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1米=( )毫米

  2、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手套: 毛巾:(课件演示)

  提问:2.50元、3.00元各是多少钱呢?(2元5角、3元)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引入:为什么会相等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1分米= ( )米 10厘米=( )米 100毫米=( )米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末尾添上“0”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小数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变

  末尾去掉“0”

  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比较0.30和0.3的大小。(用你喜欢的颜色在课本上分别表示出0.30和0.3)。

  2.出示例2: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3.出示例3。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4.90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2.现在知道刚才的标价为什么相等吗?

  五、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第一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小数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变

  末尾 添上“0”

  末尾 去掉“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7

  小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

  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

  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例1第1个图)

  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后面两幅图)

  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

  (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

  (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

  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

  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游戏导入)

  出示卡片“1”,师:老师能把1变大,你们看老师是怎样变的?

  师把1变大为10,学生回答怎样变的。

  师:在1的末尾添上一个0,1为什么会变大?(预设:一个一变成了一个十)

  师再变大为100。

  师:除了变大我们还可以缩小,师演示。

  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在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整数会变大或缩小)。

  二、探(自主探究)

  出示卡片0.1指名来模仿。

  在0.1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变大了吗?为什么?

  (预设出示课前准备的0.1米的纸条,再拿出0.10米的纸条,然后拿出0.100米的'纸条说明0.1米=0.10米=0.100米)

  在小组内说一说。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指导看黑板: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2.出示例2的图形:

  刚才我们给这些小数添上单位名称,利用具体的情境证明了0.1米=0.10米=0.100米。现在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作业纸,用彩笔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中分别涂出面积相等的一块,并试着用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

  在小组内说说你涂的小数分别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相机板书:0.30=0.3

  观察思考为什么0.30=0.3(预设:30个0.01就是3个0.1)。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那涂色部分就是0.300,与0.30有什么关系。如果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

  师:我们又借助图形证明了0.30=0.3。谁能证明15.7=15.70呢?(预设把15.7放在数位顺序表中,15.7是由1个十5个一和7个0.1组成,15.70也是由1个十5个一和7个0.1组成)

  3.讨论归纳

  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

  三、练(巩固练习)

  师: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投影出示超市的海报,出示平常使用的84消毒液1.00元,问84消毒液多少元?(1元)看来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通过例3的练习你觉得小数的性质中哪几个词很重要?

  再次出示超市海报,师:超市里商品的价钱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是几元几角几分都是写成两位小数体现了数学的严密和精准。所以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数改写时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四、拓(拓展升华)

  出示5张卡片:2、5、0、0、和“·”并说明游戏要求:

  每小组利用老师发给的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1个人摆数,3个人做记录,。

  (1)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

  (2)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去掉.

  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3.请小组板演汇报,不完全的可以补充。

  4.说说这样摆的技巧,你为什么这样摆?

  五、归(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9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这一规律。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76页例3,第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五第5~10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整数比较大小方法的复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同学们会比较整数的大小吗?请说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1揭示课题。

  教师: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3.15○2.87

  教师:你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3讨论并说说两个小数是怎样比较的。

  得出结论: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4独立完成例3(2)、(3)小题。

  小结比较方法,强调位数不同时的比较方法。

  5学生总结小数比较方法,并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6第77页试一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7○2.8530809○0.8932○3.200全班齐练,再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强化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1第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

  第2题同桌各写一个小数,再比较大小。

  2比较超市商品的单价。

  3老师收集了运动会上我班几个同学跳高和60m短跑的情况,请大家帮老师把跳高成绩按从高到低排一排,把60m短跑的成绩按从快到慢排一排。

  完成第79页第8题。

  组织学生讨论:跳高的高度与赛跑的时间在评定时有什么区别?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5,6,7,9题。

  引导学生理解:“最接近的整数”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在○里填>,<或=。

  (练习十五第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抽学生说明理由。

  2思考题。

  用0,1,2三个数字及小数点,写出小数部分是两位数的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有序的排列,有序的比较。

  五、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抽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数大小的比较

  3.15○2.87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0.31○0.5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0.58○0.52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也相同,比较百分位。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第35页的内容及第36页练习九的第4—10题。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3、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

  4、感受正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老师相继吸入出数字1.8、5.63和12.378)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这些数都多了一个点。

  师:对,这个圆圆的点就是小数点,它把小数分成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小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师:在小数12.378中,2在哪位上?它表示什么意义?你还记得吗?

  生:2在个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一,表示2个一。

  师:3、7、8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3在12.378中的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对,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

  师:谁能说出7、8表示的意义?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汇报。

  生1:7在百分位上,表示7个百分之一。

  生2:8在千分位上,表示8个千分之一。

  师:现在你能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单独补充,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在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从右往左数一次是个位、百位、千位……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这两边都有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师:你能说出这些数里面“4”所表示的意义吗?

  课件出示:40.38、3.4、0.24、1.004)

  2、小数的读法。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

  出示古钱币图

  师:哪位同学可以尝试着读出它的高、厚、重。(0.58、3.5、41.47随即板书)

  生:0.58读作零点五十八。

  师:同学们,他读的对吗?

  生:不对吧,和58的读法一样了。

  师:是的,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从左往右是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谁还想尝试着读出每一个数。

  生:零点五八、三点五、四十一点四七。

  师:对,读小数时,小数点就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数该怎样读?然后读出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尝试读出,全班交流汇报)

  师:读数时,如果小数部分有“0”,你是怎样处理的?

  生:小数部分的0也是依次读出,和整数部分的0的读法有些不同,有几个0就读几个0.

  3、小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累了吗?现在咱们一起听一段广播吧。

  课件出示并播放下面内容。

  据国外专家试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听了上面的广播,你能写出广播里的小数吗?

  (学生尝试写,然后板演或者汇报)

  生:一点四写作:1.4,五点八写作:5.8.

  师:上面两个小数的写法正确吗?你能说说怎样写小数吗?

  生: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去写,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读几就写几。

  师:谁还想尝试写出后面的两个小数?

  生:零点零九写作:0.09零点八八写作:0.88

  师:写小数时,如果小数部分有零,该怎么办呢?

  生:写小数时,小数部分读了几个零,就写几个零。

  师生共同总结: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有关小数读写知识,通过上面的探究,你知道了哪些?

  生1: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生2: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右数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计数单位分别是0.1、0.01、0.001……

  生3: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生4: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生: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类似,可以参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小数。

  师:对,在数学上这叫知识的迁移,它们完全相同吗?

  生:不是完全相同,有0的时候就不一样。

  师:对,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时要学会从相同中寻找不同。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人猜想

  谈话: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两种写法引起争论)(板书:2.5=2.50 3=3.00)

  把2.5的后面添上一个0大小能不变吗?3=3.00是怎样回事呢?我们能不能作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评析: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作出数学的猜想,以此猜想引领全课。]

  二、验证猜想

  1.教学例1。

  谈话:正好我有个问题,可能对这个猜想能起到验证作用。

  (1)出示例1:

  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谈话:我们看看它能起验证作用吗?0.1米、0.10米、0.100米是不是真的相等呢?

  分小组讨论。仍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板书:0.1=0.10=0.100)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看来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比较0.40和0.4的大小。

  (2)同桌商量,汇报结论。(板书:0.40=0.4)谈话: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再一次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再把这个猜想说不说。

  3.看书质疑。

  (1)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书上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板书:小数的性质)

  (2)谈话:看书第117至118页,有疑问或有其他想法提出来。

  [评析:以例1、例2作为验证猜想的论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把学生推上学习主人的位置,学生感觉老师与他们不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经验,使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采取看书质疑,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以解释的机会,也给其他学生以进一步提高的思维空间。]

  三、运用猜想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l.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简。

  (1)学生自己完成。

  (2)为什么203.05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

  (3)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0 500 60.060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10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3.判断: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4.填空。

  0.3里有( )个0.01;

  0.3里有( )个0.001;

  6里有( )个0.1。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对了,小明爸爸的`忙我们还没帮呢,商店的标价如果以”元“作单位一般都写成两位小数,你知道为什么吗?(完成标价)我代表小明的爸爸谢谢大家,其实我们也应该谢谢小明的爸爸,通过写标价我们发现了”小数的性质“。

  评析:学生有能力把例3、例4作为练习自己完成,在练习设计中抓住小数性质的关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结尾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了解标价的常识,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基本性质。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各有目标,又相互联系。”为小明的爸爸设计标价牌“这条线,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为新知识的出现精心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以设计标价牌产生矛盾,从而”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运用猜想“作为另一条线,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思辩、探索,展开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积极主动地掌握”小数的性质“的知识,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培养了创新能力。两条线互相交织,意在使学生明确生活与学习、创造的关系,也使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自己既快乐也收益的美好生活情趣。总之,这节课强调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以”猜想“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节难得的好课。]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后,以及初步认识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与单位换算、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二、重难点设置:

  1、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小数与单位换算。

  3、小数的近似数。

  学情分析:

  1、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因此,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逐步培养数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中,应注重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类比和推理加强理解。

  3、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呈螺旋上升的,教学中,应注重几时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教学要求: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2、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3、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写。

  4、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单位换算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32、第33页的内容及第36页练习九的第1—3题。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一、情境导入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作业,现在谁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交流:从商店的价签上、出租车的计价表上、时间上、数学书后面的价格上……)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大约有几米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1米、1米多等等)

  师: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把1米长的尺子被分成了多少份?

  生:10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是多长呢?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小组合作探究:

  (1)学生拿出米尺观察,先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2)结合米尺讨论1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小数的表示方法。

  (3)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分米=米=0.1米

  让学生继续观察米尺,思考这样的3份、7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生:3分米=米=0.3米7分米=米=0.7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生1:我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

  生2: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如果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那么每份长又是多少米呢?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是多少米?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厘米,也就是米,用小数表示为0.01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厘米=米=0.01米

  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这样的3份、6份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3厘米=米=0.03米6厘米=米=0.06米

  师:仔细观察,你们又发现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

  师生共同总结: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认识三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信同学们能推想出,如果再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在尺子上长是多少米?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米?

  生: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在尺子上长是米,如果用小数表示为0.001米。

  师:如果把6毫米、13毫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小数各是多少?

  生:1毫米=米=0.001米6毫米=米=0.006米13毫米=米=0.013米

  师:说一说,0.006米、0.013米各自表示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如果把1米继续按上面的方法平均分下去,这样的1份就是米,写成四位小数就是0.0001米,我们再继续分下去就可以得出五位、六位小数。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上面的例子各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生:10份、100份、1000份……

  师: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

  生: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师:这些分数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生:0.1、0.01、0.001……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小数吗?

  师生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师: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而分数与小数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板书)

  师:观察米尺回答,可以小组讨论,议一议。

  (1)0.1里面有()个0.01米。0.01里面有()个0.001米。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0.1米里面有10个0.01米,也就是0.1的10倍,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里面有10个0.001米,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用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2:小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除了数学知识方面的收获外,在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呢?

  生1: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这是数学的转化思想。

  生2:认识小数时,借助了米尺,这是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生3:我知道了数学可以类比推理。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

  生:一块橡皮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一本本子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老师看到超市里一种西瓜的单价是1.20元,同样的西瓜水果摊上写的是1.2元,哪儿的单价贵呢?

  师:为什么1.2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2、利用米尺,找等量关系。

  看米尺写出:1分米=0.1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探索新知 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课件出示百格图,涂30格阴影部分,师: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课件演示:在百格图里去掉10条线,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判断: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星期天小明帮妈妈看店,一位小朋友看重一包标价7.09元的薯片,小明说我学过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你就付7.9元吧。若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的标签直尺和纸条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星期天老师去超市观察到每件商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价签记录商品的价格,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呢?

  生:2.5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5角。(2.5元)

  生:8.00元。师:是多少钱?生:8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8元与8.00元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直尺和桌面上的三张纸条分别量出0.1米,0.10米和0.100米长的纸条,各打上记号。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2、各小组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教师小结: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练一练:课前商品的价格

  (1)出示2.5元=2.50元

  8元=8.00元

  师:这样写可以吗?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呢?(再次引出小数的性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可一让我们一眼就清楚地看出商品是几元几角几分。)

  5、出示例题2,引导学生自学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

  (2)在方形的纸上表示出0.3和0.30,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6.小数性质应用.出示卡片题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3.90m0.3元500m1.80元0.70m0.04元

  教师强调:末尾和后面不同。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完成39页的做一做。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和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2.每人写几个和3.200相等的数.

  设计意图:挑战自我的习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完成,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1—3题。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01-17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09-14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01-15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12-23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03-15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4-25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2-17

《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06-28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