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10-17 17:03: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6—16自然段,品味语言,感受竺可桢爷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

  3、感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6课《第一朵杏花》。来,看看这些词大家还能读准吗?(认读词语)

  (二)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知道了上一年小男孩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不过他答应竺爷爷来年一定要看到。光阴似箭,又一年的春天来到了。大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课文第六自然段中有一句描写春天的句子,请大家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出示句子: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1.这句话写了这么多景物,自由读一读,多读几遍,看看你仿佛看到什么了?

  2.指名读。作者是怎样把春天写得这样富有生机的?来,拿出铅笔,圈出

  3.你圈出的是哪些词?(课件)

  老师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听一听,看看这些词好在哪儿呢?

  (作者把春风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4.师:这么美的春天,想不想看看呀!(课件)来,我们一起来赞美春天。齐读。

  二、学习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过渡:春天来了,第一朵杏花马上就要开了,小男孩此时又来到院子里,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胀鼓鼓的花苞,这次,他看到第一朵开放的杏花了吗?(看到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7———15自然段。

  (一)师:他到底看到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大家是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的`呀!(出示句子)那赶快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出示句子:“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二)师:看,这是孩子的话,谁来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急切、兴奋、激动……)

  (三)想想看,经过一年的等待,在这个春天里,孩子会怎样观察?想一想,自己小声说一说。

  预设:天刚蒙蒙亮时就去看,太阳落山时也去看,月色朦胧时再去看。

  前天看,昨天看,天天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刮风时去看,下雨时也去看,上学出门时拜托爸爸妈妈帮忙看,终于看到了。

  (四)师:一年的等待啊,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他的心情会怎样?指名读。

  (五)师:我们从这些语言中读懂了孩子的心情,竺爷爷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读竺爷爷的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六)师:你发现了什么?(竺爷爷的话中有疑惑,也有激动、急切和兴奋、赞许……)指名读。

  师:连续三个问句,让我们知道了竺爷爷需要的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

  (七)师:从对话中,我们读懂了他们的心情,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15、16自然段,感受杏花之美、体会人物精神

  (一)感受杏花之美

  1、师:想看看这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吗?(出示课件)看着它,你想说些什么?

  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出示句子: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

  2、自由读一读,看看句子中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捧出了”)

  3、指名读。

  4、师:这个“捧出了”用得多好,把杏树当作人来写。杏树呀杏树,你小心翼翼地捧出了第一朵杏花,这么珍贵,要献给课文中的谁呀?

  (就请你带上动作读读这句话,献给可敬的竺爷爷。)

  (请你也带上动作读,献给耐心等待了一年,精确观察的孩子。)

  5、师:看到它,小孩心里美滋滋的,竺爷爷心里也美滋滋的。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感受竺爷爷的认真的科学态度

  1、师:看,这第一朵杏花正望着咱们笑呢!看到它后,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板书:郑重地记下】

  2。指名读词“郑重”;来,让我们在第15自然段中圈出这个词。来,让我们一起郑重地写写这个词。(像我们现在这样,严肃而认真就叫“郑重”)竺爷爷郑重记下的这个日子就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这是孩子人生第一次精确的发现,这也是竺爷爷期待已久的日子呀!

  3、师:对待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记录得非常郑重,其实岂止这些,来,咱们看看竺爷爷还郑重地记录了些什么吧!

  4、师:(音乐中放课件叙述)你们看!他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竺爷爷,他叫竺可桢。(课件)翻开他的日记看看吧!……这无数个精确记录着祖国天南海北物候变化的日期,凝聚着竺爷爷多少心血啊!

  5、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

  我需要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1)自由朗读,多读几遍,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精确】

  ①“精确”是什么意思?

  ②(师指课件)这些就是精确的时间。指名读。

  (3)你还读懂什么了?(不能……也不能……)

  ①师:是啊!做学问不能马马虎虎。指名读。

  ②师:做学问要实事求是。指名读。

  (4)怎样才能得到这些精确的数据,能从这段话中找到答案吗?(仔细观察)【板书:观察】对,只有精确地观察,才能得出精确的数据。指名读。

  ⑤师:竺爷爷的话真值得我们深思啊!师生合作读。

  3、师:竺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课件)同学们请看大屏幕,38年,几十年、几十万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这就是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啊!生齐读,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现代气象学、地理学一代宗师。

  让我们满怀崇敬地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四、深化情感,韵味延伸

  (一)师:一年又一年,杏花依旧在阳光中静静地绽放,孩子银铃般的声音依然在耳畔回响,面对这美丽的杏花,面对竺可桢爷爷意味深长的话,你有什么感受呢?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竺可桢爷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影响着我们,让我们记住郑重记下这些数据的竺爷爷,记住在竺爷爷影响下学会精确观察的小男孩,记住这一年的第一朵杏花(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16第一朵杏花

  郑重地记下

  竺爷爷——小孩

  精确地观察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

  第一朵杏花

  竺精确观察

  可

  桢一丝不苟

  设计意图:竺可桢是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他从小热爱学习,锻炼身体,培养了坚毅、勤奋的好品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物候、地理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课文《第一朵杏花》就是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爷爷意味深长的话。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评议,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补充资料《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悟。并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4

  一、设计理念:

  课文《第一朵杏花》讲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本课的学习,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初读从画面入手,观察杏花是什么样子的,细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此外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适当补充课外阅读资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凭借对语言文字感悟,体会竺可桢一些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注周围事物变化,懂得只有精确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养成精确观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多媒体出示娇艳的玫瑰,富贵的牡丹,高雅的梅花,优美的图片博得学生惊叹,吸引学生注意。

  2、而有一种花却不起眼,多媒体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让学生说说画面,然而就是这样一株杏花却引起了一位大科学家的关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此引出课题。板书:第一朵杏花。学生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3、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疑惑到课本中去找答案。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以随和的谈话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与课文相联系,运用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引领学生感悟杏花平常,极大限度调动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二)图文对照,学习生字词。

  1、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随机学习生字。

  一株(zhu)杏树绽(zhàn)开词泛(fàn)出仰(yang)起脸

  (设计意图:将文中的生字新词与课文插图相联系,既避免了单一学习生字的枯燥,又给学生增添不少学习情趣,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学习课文,精读感悟。

  1、过渡: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提问:竺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院墙旁杏花开了,他是怎么看的?他看到的杏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院墙旁”“淡淡的粉红”“走近”“数了数”“四朵花”“不同程度”等关键词句体会杏花的不起眼和竺爷爷看花时的认真态度。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初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自读2—5自然段,画出表示人物神态语言的词句。

  4、多媒体出示2—5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5、学生表演仰起脸,天真地问,感悟文中小男孩童真童趣。

  6、从两次提问感悟竺爷爷的优秀品质。

  ①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②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放的?

  7、还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优秀品质?从“又”“习惯”可以看出竺爷爷不是第一次看杏花,也不是第一次追问有关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就说明竺爷爷注意实际观察,亲自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8、从小男孩疑惑说起,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此时感悟,自己平时也注意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吗?由此引发议论。

  9、强调句型,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设置悬念,竺爷爷到底有什么用处?

  10、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11、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评。

  12、补充竺可桢观察物候小故事。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对话,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通过简单表演,适当的肢体语言,体会孩子的天真,通过竺爷爷两次提问,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感悟作为一位特候学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多么重要,由此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

  四、读中悟理,点明中心。

  1、作为一句物候学家,竺可桢对科学的追求做到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又是怎么说的?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结合这一段,学习生字新词(精确:估计、掌握)

  4、由“精确”再次感悟竺可桢治学态度。

  5、结合前文理解“估计、推断”,突出强调,不能使用,也不能用。

  6、学生读,学生评。

  (设计意图:由竺可桢所做,所问过渡到所说,让学生感悟出竺可桢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结合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掌握精确、估计、推断)。

  (五)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也使用估计和推断,今后又应该怎么做呢?

  2、文中描述的是关注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其实在平时我们还可以观察,春天,第一声鸣叫;夏天,第一声雷鸣;秋天,第一片落叶;冬天,第一场雪……发生在什么时间?

  3、生活中很多处都需要精确观察,也只有精确观察,才能搞科学研究,竺可桢这样做这样说,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所以课文经第一朵杏花为题。

  4、冬去春来,第二年,出示第六小节,小男孩观察到了杏花开放的时间吗?他有什么表现?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5、我们不仅要学会观察大自然变化,还要学会关注人与人,关注社会的发展。

  6、赠送名言:处处观察皆学问。

  (设计意图:由课文中第一朵杏花引发开去,引导学生对春、夏、秋、冬各具代表性景物观察,由关注大自然到关注社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滋生向他人表达欲望,感悟课文内涵,感悟对他人,对社会关注。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着“第一朵”杏花以及竺可桢爷爷两次看杏花的不同进行,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不同程度的绽放开来……”“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感受竺可桢爷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特点,学生基本能由我的引导感悟到;而这里的“习惯”二字,说明竺爷爷的细心观察已 ”感受到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研究的负责;还有“什么事情啊?”“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表现他对杏花开放的关注。别人赏花,他却数花,问花。最妙的地方是当竺爷爷听到第一朵杏花开放了的时候的反应:“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此时的竺爷爷是何等的兴奋和激动啊!这里的问句短小,语气急促,不难看出他此时格外激动、兴奋,几近欣喜若狂的情态。

  这篇课文出现了这组一问一答的对话,而这段对话大都没有提示语,但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人物语言来想像他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理解竺爷爷内心活动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想象,想象到人物说话时各自的`语气、神态,甚至动作,并进行空白处的补充,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投入,而且动作到位,如读到孩子回答“是”的时候有的学生用力地点了点头,通过朗读真正体会到竺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

  学生虽然能较好的体会到竺可桢爷爷的这种精神,但在教学本课后我思考了很多,感觉自己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1、备课的过程中“备学生”欠缺乏,导致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能灵活把握。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失败,这让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2、在教学过程中,我讲述的部分多于学生理解感悟和朗读,似乎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自己引导者的地位,更好的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优越性。

  3、另外,在教学完本课之后才发现自己将文中小女孩只是一带而过,没能引导学生感受这个小女孩身上值得他们学习的东西。综上所述,我认为我首要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备课,如何更深层次地与文本对话。加强对教学的解读,灵活变通教材,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学习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是我的当务之急,主动了解学生,找到适合孩子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01-16

优秀教学设计12-31

优秀教学设计08-06

优秀的教学设计08-27

第一单元数学教学设计01-15

马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3-11

《鲸》教学设计优秀11-14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11-14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