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2 11:53: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

  师:有没有同时买过几样东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商场走一走?怎么样?

  二、问题情境

  ⒈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⒉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师: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⒉小组讨论。

  3.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2元加4元等于6元,

  4角加5角等于9角,

  6元加9角等于6元9角。

  (2)、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9元

  (3)、用竖式计算。

  2.4

  + 4.5

  6.9

  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写出来,教师应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3、讨论。

  (1)、五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①这三种方法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要对齐。

  4、检验与应用。

  师:孩子们,今天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问题: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3).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四、尝试练习。

  第1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用竖式计算,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第2题:此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信息,列式计算,说出算法。

  第3题:

  (1) 出示情境图,了解图上的数学信息。

  (2) 每位同学做一个就餐计划,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谈话入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趣味性高。学生非常愉悦、轻松地进入课堂。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具有开放性,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句导语,过渡到新授课上来。非常自然,水到渠成。

  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学生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时可以互相分享。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也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有成就感。

  一题多解,体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的'大朋友。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及密切联系。是要孩子们明白,这几种算法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在做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学习班复习、巩固再拓展。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要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节约、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这是他们切身体会的,他们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踊跃发言。

  经过两年多来的数学学习,学生完全能够说出情境图给出的数学信息。

  孩子们会提出用“一共花了多少钱?”和“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两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 2元4角+4元5角=

  2元+4元=6元,

  4角+5角=9角,

  6元+9角=6元9角。

  ②2元 4角

  + 4元 5角

  6元 9角

  ③2元4角+4元5角=

  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元9角

  ④2元4角+4元5角=6元9角

  元 角 分

  240

  + 450

  690

  答:一共花了6元9角。

  ⑤2.4+4.5=6.9(元)

  2.4

  + 4.5

  6.9

  答:一共花了6.9元。

  这一环节,学生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说,去描述它们的相同点。也可能是只言片语,说不完整,但,只要学生说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4元5角- 2元4角=

  4元 - 2元= 2元,

  5角 - 1角= 1角,

  2元+1角=2元1角。

  ②4元 5角

  - 2元 4角

  2元 1角

  ③4元5角 - 2元4角=

  4.5元=45角

  2.4元=24角

  45-24=21(角)=2元1角

  ④ 元 角 分

  450

  - 240

  210

  4.5 - 2.4 =2.1(元)

  4.5- 2.4=2.1

  答: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2.1元。

  估计用最后一种方法的同学会最多。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2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咱们国家的哪个体育项目非常强么?(跳水、乒乓球、羽毛球)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跳水的视频,请大家认真地看,看看这里面蕴含着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师:自从20xx年设立双人十米跳台这个项目,冠军一直是我们国家的。谁找到了这段视频里有关数学的知识?(小数)

  设计意图: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新课

  1、师:接下来,王老师为大家请了一位老师,要给同学们讲讲有关小数的一些其他知识,你们要认真的听,看完之后还有问题考验大家呢?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王老师想问问大家小数的减法跟整数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小数点)

  师:刚才的那位老师讲的.大家都听懂了么?接下来咱们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懂了?(习题练习)

  2、师:咱们知道了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队领先马来西亚队多少分了,那你们能不能算算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比赛中,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呢?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计算步骤,并试着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

  设计意图:分小组进行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习题巩固

  过三关的形式设计了三道习题

  1、算一算

  2、改一改

  3、买一买

  设计设计意图:习题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巩固知识。

  四、总结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它的计算步骤。在课堂的最后,有个小朋友要对大家说几句话。(播放视频)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3

  【教材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小数的意义后进行教学的,只是处理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和小数加法如何运用于生活的问题,同时也对整数计算加以巩固。

  【设计理念】:

  适当的感情投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超市购物导入,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取长补短,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并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

  【学情简介】:

  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时表达会更加清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去)都买过些什么?(文具盒、书包、零食等)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

  2、你看到了什么?(文具盒、书包、铅笔等)。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每种学习用品的单价)

  主题图上的标价表示多少钱?

  例如:1 本笔记本 2.5 元表示多少钱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 3。

  (1)通过刚刚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问题中引出例題 3)

  (课件出示)例题 3提问:求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0.8 和 0.6 是什么数?(小数)

  (2)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师板书。

  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笔: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即 0.8+0.6=)

  一种是把元改写成角(8 角+6角=)

  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小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小数点)

  (5)练习:(发购物单)

  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填入购物单,并计算出一共过少钱?并自己说一说购物单的内容。

  (6)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减法。

  根据老师给你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法法计算的问题吗?

  (1)一支帮橡皮头的铅笔比一支不带橡皮头的铅笔贵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1.2—0.6

  这是一个什么数相减的算式呢?生:小数。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减法”。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

  将文具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减法转化成整数减法。

  @将文具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

  小数加、减法与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

  (3)议一议。

  你们组有几种算法,哪种更合适?

  全班交流一下,怎样算既合理又简便?(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解释思考过程)

  (4)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减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减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用竖式算一算自己提出的问题。

  三、小结与反馈

  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P71~73。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3.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老师做动作你们猜猜是哪个数字。如果猜到了就请大声说出来,好吗?

  生:好。(老师做动作,学生猜数字。1、9、4。)

  师:大家真是聪明的孩子,能够快速地猜到答案,而且声音很洪亮。我相信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一定很优秀,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将9和4这两个数字请到了课堂,如果在9的后面填上1个9就变成了99。这两个9表示的含义相同吗?(出示图片。)

  生:不相同。

  师:红色的9表示什么含义?

  生:红色的9表示9个十。

  师:蓝色的9表示什么含义?

  生:蓝色的9表示9个一。

  师: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99+4的结果是多少,同学们看这个竖式列得对吗?(出示算式。)

  生:不对。

  师:哪里错了?

  生:4应该和蓝色的9对齐。

  师:4为什么要和蓝色的9对齐呢?

  生:因为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在计算整数加减法的时候,我们要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字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板书: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生:9加4等于13,进1写3,9加1等于10,99加4等于103。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数加减法,看看它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板书:小数加减法。)

  三、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1.初步探索,理解算理。

  师:相信同学们对于小数加减法并不陌生,在三年级我们就已经开始接触了,例如0.9+0.4,你能计算出它的结果吗?

  生:能,0.9加0.4等于1.3。

  师: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你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吗?

  生1:0.9元等于9角,0.4元等于4角,9角加4角等于13角,13角等于1.3元,所以0.9加0.4等于1.3。

  师:这位同学是把小数带入具体情境进行计算的,谁还有其他方法?

  生2:0.9表示9个十分之一,0.4表示4个十分之一,9个十分之一加上4个十分之一等于1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3。

  师:这位同学是利用计数单位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了,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多位小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和算理上是否一样。

  师:多位小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前几天我到书店买书时就见到了。大家看,这本《爱的教育》的单价是多少?(出示图片。)

  生1:6.45元。

  师:对,它的单价是6元4角5分。这本《小王子》的单价又是多少呢?

  生2:4.29元。

  师:对,《小王子》的单价是4元2角9分。《夏洛的网》的单价是多少?

  生3:8元3角。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你们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爱的教育》和《夏洛的网》一共多少钱?列式是6.45+8.3。(师板书。)

  师: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2:《夏洛的网》比《爱的教育》贵多少钱?列式是8.3-6.45。(师板书。)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课件出示问题。)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3:《爱的教育》比《小王子》贵多少钱?列式是6.45-4.29。(师板书。)

  生4:买《爱的教育》《小王子》和《夏洛的网》这3本书一共多少钱?

  师:你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我们下节课解决好吗?

  生:好。

  师: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5:《小王子》和《夏洛的网》一共多少钱?列式是4.29+8.3。(师板书。)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课件出示问题。)谁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你来说一说。

  生6:《夏洛的网》比《小王子》贵多少钱?列式是8.3-4.29。(师板书。)

  生7:《爱的教育》和《小王子》一共多少钱?列式是6.45+4.29。(师板书。)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大家以前后桌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出4.29+8.3的和是多少。(生讨论,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选个代表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选学生到前面讲一讲是如何计算的。)

  生1:4.29元是4元2角9分,8.3元是8元3角。4元加8元等于12元,2角加3角等于5角,9分加0分等于9分,4.29元加8.3元等于12.59元。

  师:他是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元角分的知识计算出了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

  师:这位同学是利用列竖式的方法,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竖式吗?(边说边用手指竖式。)

  生2:我这样列式的理由是数位对齐。

  师:既然是数位对齐,那3和9能对齐吗?

  生2: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2:9表示9个百分之一,3表示3个十分之一,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计算。

  师:那么3和2又为什么能对齐呢?

  生2:2表示2个十分之一,3表示3个十分之一,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能直接进行计算。

  师:由于它们的计数单位都是十分之一,在列竖式时要把它们写在相同的数位上,也就是写在十分位上,然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了。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之前说的数位对齐这个说法可以吗?

  生2:不行。

  师:那么怎样说更严密一些呢?

  生2:相同数位对齐。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个列竖式的方法吗?

  生:同意。

  师:列竖式的方法我们找到了,既然是相同数位对齐,那么4.29中的9应该和8.3中的哪一位对齐呢?

  生2:百分位。

  师:百分位上没有数字怎么办?

  生2:可以填0占位。

  师:现在你能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吗?

  生2:9个百分之一加0个百分之一等于9个百分之一,2个十分之一加3个十分之一等于5个十分之一,4个一加8个一等于12个一,4.29加8.3等于12.59。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请回。这位同学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来了4.29+8.3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竖式,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让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小数点对齐。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我们列的竖式,小数点对齐之后,其他相同数位是否也依次对齐了?

  生:对齐了。

  师:那就是说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老师将这个方法记录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计算小数加法的。(播放微课。)

  2.迁移到小数减法,深化算理。

  师: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么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呢?下面让我们根据计算小数加法的经验,自己独立尝试计算8.3-6.45的差是多少。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生计算。)

  师:你是如何快速列出竖式的?

  生:把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就是确保了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8.3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字怎么减?

  生: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在8.3的后面填0占位。

  师: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生:0减5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10减5等于5。

  师:向十分位借一个十分之一,到百分位就变成了——

  生:10个百分之一。

  师:这时就变成了10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等于——

  生:5个百分之一。

  师:你能像刚才这样继续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3个十分之一借走一个还剩2个十分之一,2个十分之一减4个十分之一不够减,到个位借1个一,12个十分之一减4个十分之一等于8个十分之一,7个一减6个一等于1个一,然后点上小数点。

  师:结果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不点小数点结果就变成了——

  生:整数。

  师:也就是说点上小数点是为了区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

  师小结:通过之前的学习,你认为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1:列竖式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生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生3:得数的小数点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下面请大家利用我们掌握的知识任选4道题中的一道来完成。

  6.45-4.29=8.3-4.29=6.45+4.29=6.45+8.3=

  (让计算8.3-4.29和6.45+8.3的2名同学分别说一说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

  师:看来大家已经能够准确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再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4道题计算是否正确。(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是否正确,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总结

  很高兴能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我们知道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确保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在数学的很多知识里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将有联系的知识融会贯通。

  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能够猜测出小数加减法可能也是相同数位对齐。但是学生对小数点对齐就能够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不是很明白,因此我对例题进行了重组,直接进行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引发认知冲突。

  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先结合具体数量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学习,然后从小数的意义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让学生知道列竖式时,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最便于计算。最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会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我设计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首先让学生将4道算式计算出结果,使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之后出示4道判断题,通过对小数加减法几种特殊类型题的改错,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最后出示的填空题既考验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掌握情况,又提醒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从低位算起,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本节课以学生上台板演为主,让学生自主发挥,学生竖式写得不够整齐、端正,没用直尺打横线,今后应及时纠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二道题的判断对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导致讲授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评价语言和方式过于单一。

  评析:

  一、找准学习的起点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及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并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执教本课之前,在我校进行了一次教学前测,结果表明: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猜测出小数加减法也应相同数位对齐,从形象上感知到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小数点对齐就能够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不是很明白,所以我们对例题进行了重组,直接进行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引发认知冲突。利用生活情境引出3本书的名字及单价,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计算,使学生明确算理,通过生活经验抽象到数学算式,一步步明确计算时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全课始终围绕相同数位对齐这一算理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去判断、分析、理解、建构小数加减法正确的计算模型,内化计算小数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要求。

  二、处理好算法与算理的关系

  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教师努力在直观算理与抽象算法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向抽象算法过渡和演变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为了更好地凸显计算教学的特点,尽量让学生经历“解读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尝试计算、会算法、明算理、总结计算方法、巩固算法的计算练习、提升算法的应用练习”的过程,采取先尝试计算,再讨论算理,最后总结算法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算法算理并重,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练习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让学生将4道算式计算出结果,既解决了学生之前提出的问题,又能够让学生计算例题中的其他算式,使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之后出示的4道判断题是以后学习计算小数加减法容易出现错误的几种特殊类型题(连续退位、小数点不对齐、结果忘记书写小数点、写横式时小数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省略不写、整数减小数相同数位如何对齐);最后出示的填空题既考验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掌握情况,又提醒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从低位算起,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元彩色笔:元钢笔:10元订书机:元转笔刀:元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

  生:xxx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

  (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

  (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如何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10-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

  (4)学生互查。

  (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 = += +3=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一、情景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一位先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授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5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

  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在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教师总结板书:

  0.8+0.6=1.4(元)0.8-0.6=0.2(元)

  答:一共用了1.4元,卷笔刀比铅笔贵0、2角。

  教师提问并说明:在这里,“8”和“0.8”一样吗?为什么?所以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目的是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3、学生互动探究“1.2-0.6=”。

  (1)老师引导:刚才同学提问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时,

  列式:1.2-0.6=,请你根据刚才的学习经验自己试着列竖式计算。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不同的做法,教师总结板书。

  方法1:把1元看成10角,加上2角,12角减6角就是6角。

  方法2:2减6不够减,向他的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来的2是12,12减6得6,写在6的下面,前面0减0还是0,所以得0.6。

  (2)你在计算时,怎样就保证元和元、角和角相减呢?(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

  不同点: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

  5、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三、课堂作业

  算一算:

  0.8-0.5=0.7+0.4=1.6+2.3=

  1.9-1.3=2.3-2.3=5.3+1.6=

  0.5+3.1=0.8+1.5=3.6-0.6=

  四、课堂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请你说说。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教学板书

  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0.8+0.6=1.4(元)

  答:一共用了1.4元。

  小数点对齐

  0.8-0.6=0.2(元)

  答:卷笔刀比铅笔贵0.2元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用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教学重点:

  知道用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3、教学难点:

  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填一填、读一读:

  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米=( )厘米

  二、探究、尝试。

  1、自学内容一 做一做,说一说。

  0.1元=( )角 0.01元=( )分 1.11元=( )元( )角( )分

  0.1米=( )分米 0.01米=( )厘米 1.11米=( )米( )分米( )厘米

  2、自学内容三 想一想,填一填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 ,也可以表示( ),其中的.59份是 ,也可以表示( )。

  3、归纳:

  像0.1、0.23、0.049……这样用来表示( )之几、( )之几、( )之几……叫做小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用( )位小数、( )位小数、( )位小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

  书本P6第1、2、3、4题。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今天这节课周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小数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小明买了一个书包54.7元,一个铅笔盒33.46元。从图上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1.共花了多少元?

  2.书包比铅笔盒贵多少元?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师板书。)

  33.46+54.7

  54.7-33.46

  观察这两道算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你能算出他们的'得数吗?请你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用竖式算一算第一题。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计算方法一样吗?

  (2)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需要注意什么?

  (收集作业,进行反馈)

  54.5+33.46

  已完成的同学,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比一比,你和同桌的算法相同吗?

  2.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

  数位不对齐:

  你们算好了吗?请大家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算法,观察上面的算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你觉得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避免这种错误的产生?(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添0?

  就是说,我们在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首先应该数位对齐。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计算问题:

  这两位同学已经把小数点对齐了,对于这两题你是怎么看的?

  (6为什么不和7对齐?)

  【算理的说明。】

  你们同意吗?那么在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现在你能说说这题是怎么计算的吗?(学生讲述方法,教师板演过程)

  (板书:从低位算起)

  你们听明白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练一练

  出示:

  12.7+5.3

  6.3+4.891

  10+5.41 16+356

  (学生独立练习,校对答案。)

  3.探究减法54.7-33.46的计算方法。

  现在你能完成这道减法的计算了吗?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看了这几位同学的作业,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4是怎么来的?)(比较两个同学的竖式,你比较欣赏谁的?)

  【找到切入点,问题提得较宽泛。】

  你要提醒大家的是什么?

  谁能说说这题的计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16.55+274.8

  274.8-216.5

  4.对于上面的作业,你有什么意见?

  (指出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省去。)

  要知道这些答案是否正确,你有什么好办法?(验算)

  请你挑选一题进行验算。

  你是如何验算的?

  (加法用和减一个加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减法用差加减数是否等于被减数进行验算)

  5.总结计算方法。

  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你觉得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呢?要注意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指名学生说。)

  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得数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相加减的两个小数位数不同,可以在位数少的那个小数末尾添“0”。

  比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他们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作十)

  三、巩固提高

  王老师带150元去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可以怎么买?还剩多少元?

  足球1:75.80元

  足球2:94.55元

  排球1:45.60元

  排球2:71.00元

  一个两位小数,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一个新的小数,这两个数的和是76.67,求原来的这个小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了哪些收获?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一)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二)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0.4213.4600

  2、你会算吗?

  5.4+0.32.5—1.46.4+2.84.5-1.7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迅速完成上面的题目。

  引出课题:当进行多位小数加法运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该怎么办?当进行多位小数减法运算时,某小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又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多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科书第106页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学生:要知道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多少元,就需要把他家这个月所交的两项费用合并起来:24.83+51.6

  教师: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教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同学们经过探讨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巡视观察。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根据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24.83+51.6﹦76.43

  24.83+51.6

  76.43

  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76.43元。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

  教师总结: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课件:小数加法计算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1)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2)怎样才能把数位对齐?(3)百分位上怎样减?

  师生共同笔算该题,教师板书:

  51.6-24.83﹦26.77

  51.60

  -24.83

  26.77

  答:李伯伯家这个月水费比天然气费少付26.77元。

  学生完成算一算。交流计算结果。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教师:进行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的注意事项。(课件)

  课堂活动:1、数学医院。(课件)

  游戏。(课件)

  练一练

  教科书P109页1-4题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法要怎样算?小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二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减法要怎样算?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整理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

  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 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1

  教材来源:

  教内容来源:

  主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授课对象: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习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学生独立

  完成并验

  算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环节三

  练习

  1、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2、抽生板演检测。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内容延续了例3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例4、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月月有9元,买两种玩具价格分别是3元和5元,够吗?(两种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在商店里购物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商店购物图和第97页的例4。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出从题目中获得哪些数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本题完整的信息,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3)、分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

  ①、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元?最后买笔记本和铅笔的钱数与买文具盒后剩下的钱比一比,得出结果。

  列式:10-6.8=3.2(元)

  2.5+0.6=3.1(元)

  3.1

  ②、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2.5+1.2=3.7(元)

  3.7>3.2 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了笔记本又剩下多少钱?最后看剩下的钱

  够不够买普通铅笔

  列式: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 买普通铅笔够

  0.7

  方法三:

  还可以把要买商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6.8+2.5+0.6=9.9(元)

  9.9

  6.8+2.5+1.2=10.5(元)

  10.5>10,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教师提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笔算下面各题

  21+46= 96-63= 39+18= 651-352=

  2.师:小叮当文具超市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看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2)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所以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想一想: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试着算一算你应付多少钱?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小数加法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你最想买的文具的价钱的?

  (2)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a.0.8元=8角 0.6元=6角

  (3)师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4)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数位对齐)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学习小数减法

  (1)谈话导入例4提出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2-0.6=)

  (2)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96页做一做

  学生可以提出两步.三步计算的问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做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0.8+0.6=1.4

  1.2-0.6=0.6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4

  课题课时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迁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引入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教学得与失:

  课题小数加减法课时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学得与失: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

  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

  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

  1、日记:5月21日,晴。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早点店看到了它们,正好还没吃早饭呢,我想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吧,要用( )元呢?我还想给妈妈买碗面条,一碗面条比一碗馄饨贵( )元呢?

  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

  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草稿纸上试一试。(指名板书)

  4、(先问加法是怎么算的,介绍完后再问)为什么这样对齐呢?为什么5和7相加?为什么得数中要有小数点?它应该写在哪呢?看着自己的竖式互相再说一遍计算过程。

  5、(请同学介绍减法的计算方法)竖式中时怎样对齐的?4不够减8怎么办?得数中为什么要写0和小数点呢?0有什么作用?看着自己的竖式再说说计算过程?

  6、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试一试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你都会了吗?完成几道试一试。(第一题)一边做一边想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2、小结:列竖式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3、你能任选出两种食品,先求出他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吗?(写在书上)

  4、汇报结果。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将每种组合都写出来呢?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一)习题三

  1、日记:盼了一天终于盼来了下午的科学课,课上老师让我们测量池塘的水深,这里居然也有小数的问题呢?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知道了水深( )米。

  2、他们是怎么测量的,你看懂了吗?(请一位同学演示一下)要求水深多少米,怎样解决呢?

  (二)习题四

  1、日记: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家花店,突然想起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买一支玫瑰花和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给她一个惊喜。可我只带了3元钱,够买吗?

  2、怎么才能知道3元够不够呢?(学生计算)

  3、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加法或者减法问题吗?请你先在心里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解答在本子上,解答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让同桌帮你检查。

  4、根据他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

  四、总结回顾

  1、日记:原来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呢?今天回去你也可以试着写写数学日记,找找生活中的小数,和他比比谁写得好。

  2、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起来,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起来,如果等于1就都起来。

  教学反思:

  最初自己的设计为了体现简单的内容要上出内涵来,在练习中设计了很多高难度习题,结果第一次试上就发现,完全是我一厢情愿。同时因为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练习上,而显得主次不明。第二次修改后试上,张书蕾老师让我自己谈谈教学感受,其实我知道学生学的很轻松,主要是内容简单学生又有相当充分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因此回答时自信满满。张老师却问我说,既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而从头至尾都牵者孩子走呢?我当时就被问住了。为什么备课时没有这样想法呢?最初是因为自己没有教学过三年级的内容,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没有把握。总担心他们会遇到困难,场面无法控制。因此加法、减法分开一步一步教学,加法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尝试笔算,学生介绍算法,接着练习几道题,减法直接进入笔算,请学生介绍算法,练习。如此这般以后,学生都能“较出色”的完成练习。但即使在我试上过两次后,在张老师提出之前,也从未想过将加、减法同时放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可能心理还是偏向于“教”,而忽视了自主的“学”。接受了张老师的指导意见后,重新思考例题的处理方式,其实当时心中依然没底,开放式的教学对老师的提问设计和现场问题的处理要求更高。但试上过后发现,对于加、减法的同时计算尝试,学生并没有任何的困难,相反还自己开始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自己的计算寻找根据。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试上中我也遇到了其他的问题。初次教学时,我想请同学在介绍计算加法的时候能说明算理。因此我采用了打断汇报同学的方法,来帮助大家理解算理。比如当同学介绍他是先写0.5再写0.7时,我马上就问你是怎么对齐的,为什么这样对齐。当他介绍先算5+7等于12时,我又问为什么先算5+7。而到第二次教学时,我做了这样的思考。如果我在一位同学汇报算法的过程中提问他,虽然感觉追问的很及时。但那样不但打断的他的思路,使他的思维过程显现断裂而不连续,同时这样的追问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思考。不如先让他全部说完,再将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将所有同学都拉进思维的旋涡。这样是不是更好呢?第二次试上时,我就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但效果却并不如第一中方式好,显得老师的问题多而琐碎。要不要改回到以前的方式呢?就在我很困惑的时候,张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赞成我之前的思考价值。老师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次努力和奋斗,都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的认可。我是幸运的。因此在最后的教学时我仍然采用了,先请一个同学完整的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再引导全班探究算理的方式处理了例题。

  课后我又在思考,既然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又与整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如果让学生尝试验算,自我进行验算方法的从整数到小数的迁移,可能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5-06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5-29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12-23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03-15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9-15

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6-18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05-30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01-17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