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色彩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2 10:11: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5篇[经典]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色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5篇[经典]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一、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1.能够在色轮或色谱上区分出冷色与暖色。

  2.能够说出冷、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觉或联想。

  3.用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二、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1、感性认识色彩的冷与暖。

  2、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色纸,训练他们的感觉。

  3、寻找生活中或教室里的冷色与暖色,并说出为什么?

  4、冷暖色调的认识。

  5、判断色调,练习配色。

  三、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四、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色轮或色谱上区分出冷色与暖色。

  2.能够说出冷、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觉或联想。

  3.用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冷色与暖色的认识与区分比较。

  难点: 冷色调与暖色调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引导阶段

  1.认识色彩的冷与暖:

  2.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小结: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色彩的冷与暖”。

  三、发展阶段

  1.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色纸,训练他们的感觉

  2.出示色轮,指导学生从色轮上了解冷暖色,了解到靠近红色的为暖色,靠近蓝色的为冷色。

  3.寻找生活中或教室里的'冷色与暖色,并说出为什么?

  4.色彩的冷暖有时是相对的:老师同时出示两种颜色,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更冷?哪个更暖?

  5.冷暖色调的认识:观察教材上的范图和教师准备的范图,说一说这些图片给人的整体感觉?然后分析一下每一幅画中分别使用了哪些颜色?其色调以什么色为主,暖色还是冷色?

  6.思考并讨论: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能使用暖色吗?使用暖色时要注意什么?反之呢?

  7.判断色调,练习配色

  四、学生创作

  1.布置作业:画一幅表现冷或暖感觉的作品。

  2.作业要求:可选用拼贴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内容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造型不必太复杂,主要在色彩的搭配上。

  五、欣赏展评

  七、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季节与心情,利用不同的色调去装饰自己或集体的环境与物品。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2

  课题: 色彩的对比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色彩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资料图片、课件、画笔、颜料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出示冷暖对比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流。

  1、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色彩感受。

  2、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彩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

  1、师引出对比色感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学生了解色彩知识,直观感悟。

  3、欣赏和分析

  (1)、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讲解绘画比对色彩的运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自己的配色习惯?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四、巩固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五、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评“个性鲜明、色彩运用合理、构思巧妙”之作。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3

  课时:

  教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调在画面中的作用。了解色彩在视觉中的联想作用。尝试用油画棒作色调感受练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四季的色彩,了解色调。分析色调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染力,进行关于四季色彩联想的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交流习作,感悟色彩对人心灵的影响,在不同色调处理中感受作品不同的内涵和意境。以色彩所引起的“相似联想”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获得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不同色调带来的多种感受。

  难点:学习用色调来表现四季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收集的图片、画纸、颜料、调色盘、水粉笔、盛水容器等。

  教学过程:

  人的眼睛一旦接触到色彩,就会唤起联想。色彩潜在的启发、暗示作用,加上社会因素、风俗习惯,不同的色彩就会引来不同的反应。春、夏、秋、冬的色彩不仅给你有冷暖感,更能引发许多联想和感叹。

  一.色彩给我们的联想

  1、色彩对我们心理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不同的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赏析图片:

  红色联想:热情、活泼、热闹、温暖、幸福、吉祥、危险?橙色联想: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黄色联想: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蓝色联想: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绿色联想:生命、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紫色联想: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2.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赏析绘画作品,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引发自己的心理感觉,知道色调在绘画中的作用。

  二.色彩的表达

  播放视频:春、夏、秋、冬的影像。导入新课:四季的色彩1.色调的认识在观察四季的色彩中,我们看到每一季总有一类倾向性的色彩,在色彩学中称为“色调”。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调子,分为冷调子、暖调子。在色相环上一般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绿、青、蓝划为冷色。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

  (1)在温度上

  (2)在重量感、湿度感上: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干燥,冷色湿润。

  (3)在空间感上:

  暖色有前近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

  (4)色彩的冷暖受明度、纯度的影响:

  纯度越高,冷暖感越强;纯度降低,冷暖感也随之降低。

  赏析摄影作品,感受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色彩,每一季的主色调。

  2.学习大师的作品:赏析大师作品中四季色彩的表达春—康斯特勃尔《干草车》 1821年夏—莫奈《睡莲》(1904_ 1905年)秋—米勒《拾穗者》(1857年)冬—萨浦拉索夫《白嘴鸦飞来了》(1871年)色彩是绘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体验与欣赏:

  通过系列色彩联想活动,学习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1.观察四季色彩,归纳出每一季色彩总的倾向性,并找出主色调。

  四季的'色彩:春天是嫩绿粉红的;夏天是浓郁翠绿的;秋天是橘黄棕色的;冬天则是阴冷灰色的。

  2.进一步赏析设计作品的色调,体会不同色彩所激起的不同情感反应,以及色调对作品的熏染作用。

  作业设计:

  填色练习:选用一组色彩(为一个色调)表现一个季节,用色彩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要求:造型简沽,层次概括。用油画棒平涂。(包括四季的主色调、对比色类似色的运用等)。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师生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评价内容:对色调的表现进行分析,色彩联想的表达成果。

  总结:色调是客观存在的,它给你带来无限遐想。只有当色彩能唤起人们心灵时,它才具有真正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反思: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巾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

  课时:

  1课时

  课程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主要介绍了色彩对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类型,学生们能够掌握色彩协调的四种方法。通过色彩实例分析掌握知识,并尝试用色彩对比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练习。感受色彩对比给我们带来的美感,感悟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对色彩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知色彩对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类型。

  (2)掌握色彩对比的四种协调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色彩实例分析掌握知识,并尝试用色彩对比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色彩设计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感受色彩对比带来的.美感,进而对色彩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2)对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增进了解,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色彩现象,学习用色彩装点生活。

  三、教学重点:

  (1)色彩对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类型。

  (2)色彩对比的四种协调方法。

  四、教学难点:

  如何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中把握合适的度。

  五、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感受力强。形象思维强,但抽象思维弱,理论性的知识需要更直观的展示。

  六、教学方法:

  采用音乐视频导入、设问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展示例图、设问的方式直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掌握本课知识点。

  七、课时安排,教学准备:1.课时安排:1节课

  2.教学准备:课件、涂色工具、印有模板图案的画纸。

  课前嘱咐学生自带涂色工具,每小组分发印有模板图案的画纸。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感官感受

  1、课件展示两种颜色的视频欣赏,学生欣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和谐的艺术氛围。学生在欣赏两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发现对比的美感,并能运用色卡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3、课件演示:明确色彩对比的特点和概念:

  (1)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的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

  (2)对比色的特点:强烈、生动、跳跃。

  二、赏析作品,深入探究

  1、少数民族的服装(出示12色相环)

  分别请同学在色相环中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相对应的颜色。(互补色)

  2、理解补色对比

  五、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选择表现形式2、构思内容

  3、选择喜欢的对比色4、绘制完成

  六、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视辅导。

  七、展评学生课业作品,评出几幅优秀作品并加以点评。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人美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四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即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只是完成一幅作品。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的色彩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互动游戏《正反义词》。

  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互动,《正反义词》大家都会吧?那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位同学反应最快。长——、高——、胖——、黑——、

  同学们表现的很棒,都能快速的答出它们的反义词,那我们现在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刚才考察了大家的'反应能力,现在在考察一下大家的观察力。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提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高矮、胖瘦、肤色黑白,嘴巴大小······

  2、下面我们在观察两组图片,列举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视觉感受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对比现象,一起来了解对比概念: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3、那在我们的美术中会有怎样的对比效果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教师: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学生: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教师:著名的色彩大师伊顿曾这样说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那就让我们舞动自己的生命,让它变得色彩斑斓。

  1、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三原色,三间色。同时阅读教材小资料,分析9页教材。

  2、师出示色卡请两位学生上台采用色卡拼组、色卡连线的方式选出正确的对比色,再出示色相环请学生指出对比色。

  3、总结对比色规律。(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接着进行细致分析不同类别的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4、欣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四、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通色彩的对比进行《凤鸟》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凤鸟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挂虎填色的作业中,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

  1、学生自我展示作业。(让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认为运用对比色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2、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讲教师后方的黑板划分为4个区域,让每组挑出6副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粘贴,小组间走动浏览,每组派代表进行谈论感受)

  3、教师点评总结。

  六、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间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可以设计一些民间物件的形象进行填色或用对比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小组评议作

  业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且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课

  老师听说我们四年级

  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能根据你平时看到的.颜色,确定下面的图片是哪一个季节吗?师:刚才同学们能很快地判断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季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合作探究(四季的色彩)

  师:请你打开课本,看看2-3页的图片,也就是屏幕上的图片,在不同的季节,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师: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同桌交流一下。师: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的季节?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展示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如果让你选择颜色表现四季,你会用什么颜色?

  板书:春

  夏

  秋

  冬

  2、合作探究(四季的作品)

  师: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四季,画家也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四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四位大师。

  师:认识了四位大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四季的。师:不同的画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季节,认真观察看看画面的季节都用了什么色彩?你看到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春、夏、秋、冬)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汇报交流

  1 )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教师朗诵一段欣赏评述小文。

  三、创作

  1、作业要求:

  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用5分钟的时间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哪幅作品?学生朗诵。

  四、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

  四季的色彩

  春淡绿

  蓝

  夏绿

  秋黄红橙

  冬灰色白色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8

  课时:

  1课时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技能目标:认识书中四位画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并写出短文。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准备:课本、课件、四季美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预见教学明确目标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二、搜集资料感知欣赏

  学生根据所学课题进行多渠道的资料搜集,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欣赏课文,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三、设置问题氛围激发探究热情,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1、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板书课题。

  四、对话交流质疑解疑

  1、欣赏。仔细观察并思考,说说书中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总结。同:每幅作品都有树,都是风景画。

  异:表现的'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画法不同,用色不同,视觉效果不同,画家国籍不同…….

  3、分组活动。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3)问题:①这是什么季节?画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

  ②从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作品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风格,如油画)?画面采用了什么笔触?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补充。

  《早春之路》是一幅写实性、装饰性较强的日本画。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和蓝色。嫩绿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画面的深处,那一抹新绿还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将春的天空点缀得含情脉脉。

  《夏》画家使用了深浅不同的绿色,运用了细碎而完整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夏的生机勃勃,夏的明亮苍翠。透过夏日灿烂的阳光,白桦林以其丰富、深厚的绿色,展现了夏天的生命

  《金秋》画面主要使用了黄色、橙色和红色,画面用色浓重。这是我国画家林风眠将中国画的写意情怀与西洋画的浓重色彩进行了大胆结合。在苍山的衬托下,亮丽、耀眼的黄色和橙色,将金秋的风韵渲染于纸上。水中的倒影给画面带来几分恬静,使画面热烈的颜色与幽深的意境完美地统一。

  《冬猎》这是一幅冬日经典作品。主要用了棕色、土黄、绿色。画面深远的透视效果把我们的眼界带进了无边的冰雪世界。冬天里,似乎万物进入了休眠,天与地静静地孕育着春的力量。而画中人物则是静谧中动的分子。打猎归来的人们带着他们的猎犬,带着几分疲惫,进入画面左下角。顺着他们的路线抬眼望去。我们看到了在湖面上忙碌的人们,虽是渺小的身影但一样可以体会到冬日里人们忙碌的气氛。

  五、展示收获评价整合

  从课本中选出你喜欢的作品,从画中表现的形象、色彩、感受等方面写一篇短文。

  写完后小组交流。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表现原理,尝试运用点彩画法进行色彩练习。

  2.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掌握点彩画的特点,提高对色彩的驾驭及表现能力。

  3.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传递的不同情感和表现形式,养成尊重多元文化的优秀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点彩画的特点并用其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独特感受。

  难点:理解色光现象并运用到点彩画创作中。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PPT播放两组图片,分别是莫奈的《草垛》《睡莲》以及把它们处理成黑白的图片,提出问题:你喜欢哪张?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会回答:喜欢有色彩的图片,色彩给人以鲜亮、活泼、富于动感的感觉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还能触动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导入新课《色彩的表现》。

  (二)设置游戏,掌握类型

  教师设置“连连看”的游戏:PPT展示大卫·霍克尼的《花瓶静物》、冷军的《牛仔裤》、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梵高的《星月夜》以及“表现性色彩”“固有色彩”的字样,引导学生进行连线。

  教师总结:固有色彩表现物象本身的颜色,表现性色彩摆脱色彩的客观真实性,完全表达主观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三)欣赏作品,探究特点

  1.展示吴作人的《三门峡》和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两幅作品的色彩和笔触有哪些不同?(《三门峡》色彩浓郁、笔触凝重,细腻的描绘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运用具有表现性的小色点不重叠地混杂排列在一起,表现出人们午后散步游玩的场景,并且形成光色弥漫的视觉效果)

  2.教师追问:画家是使用什么方法创作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总结:《三门峡》是画家将不同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获得自己需要的色彩,然后再将其画到画面上,我们把这种画法称为色彩混合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画家在画面中将不同纯度的小色点交错并置在一起,使观看者在视觉上产生空间混合的效果,我们把这种表现方法称为点彩画法。

  (四)设置活动,分析原理

  教师放大《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作品中“戴帽女子”的局部,组织学生找出人物身上色彩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裙子受光部的黄色点为光源色,裙身中的朱红色点为固有色,裙子背光部的绿色、蓝紫色点为环境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光源色是指照射物体光线的颜色,不同的光源会导致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固有色是物体本来具有的颜色;环境色指在光照下的物体受环境影响改变固有色而显现出一种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五)教师示范,掌握步骤

  教师展示“海滩”的单线稿,以“夕阳下的海滩”为主题示范点彩画的方法,学生从旁观察、记忆、学习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表现方法。

  (六)学生实践,作品展览

  1.布置活动练习:鼓励引导学生以“情感最饱满的刹那”为主题,大胆创新,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主题清晰,颜色运用和谐,色点大小一致。

  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小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可从主题和色彩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七)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多元文化的优秀习惯。

  2.课后搜集点彩派的另一位画家西涅克的资料,下节课带来与同学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湘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八课《色彩对“印”》活动一的内容———有趣的对印画。《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作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是以“对称图形”为主线进行联想,用对印方法进行的表现。本节课教学设计在于让学生感受、体验对称的美和特点后,将其内化为对对称美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游戏、欣赏、启发和找规律来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层层递进,从生活中的对称形象中提炼美术的形象,即要求他们尽可能发现相关的事物,还要求他们能把想到的形象通过自己的技能想象,表现成对印的形象,这既训练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还锻炼了他们表现美的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对称规律。

  2、技能目标:运用对称的造型手法发挥想象,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对称美和偶然效果,将其内化为对美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制作时注意颜色匹配、颜料稀稠合适、面积适中、拓印力度适中,以及拍打、磨压、按压方法的运用。

  2、说教学准备

  教材、课件、水粉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小桶等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情景体验教学法;

  2、激励评价法;

  3、练习法;

  4、谈话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

  1、自主探究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练习法。

  三、说教学思路

  通过游戏、欣赏、启发和找规律来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层层递进,从生活中的对称形象中提炼美术的形象,即要求他们尽可能发现相关的事物,还要求他们能把想到的形象通过自己的技能想象,表现成对印的形象,这既训练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还锻炼了他们表现美的技巧。

  安排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并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教师在指导中巧妙地进行重难点的突破,为第二次的创作表现扫清“拦路虎”,有意识地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操作能力。

  最后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多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独立解答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及表达能力,通过作业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潜力和构思动力,为设计思维与图形表现技巧打下良好基础,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对学生作品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欣赏探究

  1、游戏:

  教师和学生一起盖印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问同学们你们盖过印章吗。大家齐说盖过。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盖印章的。

  生:把印章先蘸点颜色,然后用力的盖在纸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仿照盖印章的形式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拿出餐巾纸,把它揉成团,然后把纸团当成印章蘸点颜色,用力的盖在纸上,体验一下盖印的乐趣。(学生两分钟的体验时间)

  师:时间到,请学生上台展示印章作品,并说说感受。

  2、导出课题:色彩对“印”,并板书。

  3、欣赏:教师出示课件,欣赏图片。

  师: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对称图形。

  师:什么是对称图形。

  生:在对称轴的两边图形一样,沿对称轴翻转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师:对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对称图形,大家表达的非常准确。对称藏匿于生活之中,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对称形的东西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举手回答:黑板、白板、灯泡、桌椅、文具盒等等。

  师小结: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夸夸自己吧。(嗨嗨,我真棒。)

  4、教师出示对印画作品。

  师:这些画是画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奇妙之处。

  生答:不是画出来的,是印出来的。它们色彩丰富、对称等

  师小结: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色彩丰富、对称、抽象、肌理。

  (二)、初次尝试,自主探究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生活中的许多对称事物和画作,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尝试创作一幅对印画呢。

  生:想。

  师:五分钟体验时间马上开始,请同学们尝试制作一幅对印作品,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停笔坐好。

  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展示。

  (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自学尝试,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并能提出问题,探究解决方法。)

  (三)、反馈指导,教师示范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师:同学们真是守时的孩子们,谁来说一说你的作画步骤。

  生:对折—涂色—对印—补色(教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那么在你制作的过程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对印不上,颜料干掉了,颜色脏了,中间有条白缝等

  师: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说一说你是怎样处理的。

  2、教师示范,边制作边讲解方法和要领:(实物投影仪展示)

  (1)首先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然后在折线的一侧涂上颜色(可有形象目的,也可随意)最多3——4种颜色即可,当然你可以进行叠色,像我这样,注意:颜色在折线位置一定要把折线盖住,这样中间就不会有条白缝。

  还有两种颜色不能混合,用完一种颜色要把笔洗干净。

  (3)再将另一侧纸张盖住,用手轻压,推或者轻轻的拍打。注意动作要快,以免颜色干掉,或者画一种颜色就对印一次,然后打开再添加颜色。

  (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后的效果呢。)

  (4)最后揭开,发现颜色不足时可在你画的一侧进行补色,这样一幅对印作品就完成了。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四)、欣赏范作,拓展思维

  欣赏优秀对印画作品,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CAI课件出示优秀作业)

  学生举手回答,说想法。

  (五)、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

  (3)想像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课件循环播放对印画作品,并播放轻音乐)

  (六)、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颁奖。

  3.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希望大家用心寻找,获得更多的美的体验。

  五、说板书设计

  色彩对“印”——有趣的对印画

  制作步骤:

  1、对折

  2、点涂颜色

  3、对印

  4、补色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少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范畴。美好的色彩能焕发人们的情感,能描述人们的思想。本课力求通过生活中的色彩变化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了解和发现其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语言”状态,以及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审美感悟。本课以点带面使学生全面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感受色彩的无穷魅力,并运用色彩知

  识去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作品。本科的学习,不仅为今后的“设计.应用”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为“造型.表现”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情对象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们,在美术方面的基础有所加强,并且保持着对美术的浓厚兴趣。虽可以利用色彩做简单的美术创作,但是对色彩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统。这个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的同时,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协作练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学习色彩的知识、色彩的调和方法及应用法则;

  能够主动使用色彩进行创意设计、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基本要色和应用法则。

  难点: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和情感表达特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和现场演示、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彩色图片、绘画工具。

  2、绘画工具、彩色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图片中的颜色。多媒体展示图片:色彩绚丽的自然风景和生活用品。

  2、生回答:树是绿色的也有黄色的,山是蓝色的也有点发紫…………

  3、师总结:色彩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我们感受着色彩的美丽多姿与变幻莫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变的色彩”。

  4、导出课题:多变的.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颜色,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充满色彩的,有了“美”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

  参与色彩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授:

  (一)三原色、三间色

  1、老师这里有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红橙黄绿蓝靛紫,凌空南北架彩桥。寻常事日看不见,雨后偶尔露妖娆。

  生回答:是彩虹。(展示彩虹图片)

  师提问:彩虹好美啊,为什么彩虹会出现这么多的颜色呢?

  2、师简单介绍牛顿的实验

  展示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图像。感叹光的神奇。

  展示牛顿色环。(多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找出三原色:红、黄、蓝

  三原色:是色彩王国忠最元老级别的颜色,其他的颜色都来自于他们三个。

  3、通过他们两两调和我们就可以得到三间色,请同学来演示一下。(用事先准备好的颜料请学生上台)

  师:我们得出的三种颜色也就是“三间色“是哪三种?生回答:橙、绿、紫。

  (设计意图:谜语的设置用以调动课堂的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为下一步开展专业的色彩知识学习进行铺垫,学生动手演示使学生体会调色的趣味性。)

  (二)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师:我们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知道通过他们我们还可以调出成千上万的颜色,在著名的牛顿色环中就包含12种漂亮的颜色,你们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回答:有红色,橙色、紫色、绿色等等。

  可以说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样子,这就是色彩的一个要素——色相,也就是色彩本身的相貌。

  2、色彩还有两个要素叫做明度与纯度,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不参杂其他颜色的。

  3、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明度渐变图片。

  当我们把一个颜色(如蓝色)加入白色进行调和,随着我们加入白色的量的增加,蓝色的纯度下降但明度提高,当我们加入黑色进行调和的时候,蓝色的纯度和明度同时都下降了。

  (三)色彩的冷暖、情感特性。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色彩的专业知识,认识了三原色、三间色;了解了色彩的三属性;然而色彩还有具备的其他特点,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下:

  大屏幕播放蓝色系和红色系作品,提问,这两幅图的主色调是什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师总结: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气氛,给我们观赏的

  人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情感体验,这幅蓝色的我们觉得清凉舒适,红色的这幅我们觉得温暖炽烈。这就是色彩的冷暖特性和对我们的情感情绪的表达。同学们只要在生活中用心的去观察,一定会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直观的演示加欣赏体验让学生记住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带给我们美的体验。)

  三、设计实践

  (一)回顾展示彩色生活物品图片、风景图片、绘画作品。

  我们生活中不可以没有色彩,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应该也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吧。是不是也想自己动动手去装饰呢?下面我们就来动动手,拿出课前老师让你们带来的饮料瓶子、酸奶盒子、或是一次性杯子。用今天学习的色彩知识来把他们装扮一下。(师巡回辅导)

  要求:1、同学之间可以合作创作同一作品。

  2、设计装扮时注意从色相、明度、纯度入手。

  (设计意图:酸奶盒、纸杯等都是生活中做常见的材料,对其进行装扮学生更易入手,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交流评价

  1、学生阐述设计意图,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找出不足与闪光点。

  3、师总结点评。对于好的做法给予表扬。

  五、课堂小结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和邻近色的调配规律,及其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2.通过调色练习,加深对邻近色的认识,体验色彩的魅力。

  3.感受邻近色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度,学会运用邻近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邻近色的调色方法及其规律。

  难点:运用邻近色调配出和谐的色彩搭配。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教师出示色彩卡片,请同学根据卡片上的色彩“找朋友”,说说其余色彩配不成“朋友”的理由。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感知、体验色彩的和谐

  1.感知邻近色

  ①利用课件出示色相环,并讲授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色相环中找一找哪些颜色属于邻近色?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临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2.体验邻近色

  出示任务:同学们按照邻近色的方法,把彩笔盒重新进行布置安排。

  (二)欣赏、讨论色彩的和谐

  1.寻找邻近色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①色彩的和谐在生活中有用吗?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教室内找一找?

  教室环境布置、学生服装等色彩搭配。

  ②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了邻近色?

  室内设计、建筑等。

  ③展示建筑类、生活用品、文具用品、装饰画、标志招贴等图片,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给人和谐、舒适、优雅的感觉。

  2.欣赏邻近色

  ①课件展示罗斯科《红黄橙》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画家用了哪些邻近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运用邻近色红色、黄色、橙色;画面产生一种和谐的效果。

  ③画家在使用邻近色作画时,颜色是否用的一样多?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邻近色调色方法:运用邻近色作画时要注意确定一个主色调,主色调对画面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④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邻近色的运用。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演示邻近色调配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

  1.根据需要可以画好铅笔稿,也可以按一定走向随意涂色。

  2.依据色环选择邻近色。

  3.可按一定顺序进行调配绘制,如橙、黄橙、红橙。注意用橙色在调配时加黄、加红的比例多少和水分的多少要把握适中。(邻近色色块形状、大小和组织,可以自由些,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允许学生局部模仿,尝试练习。)

  (二)课堂练习

  用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来组织完成一幅作品,可以是抽象作品,也可以是有具体形象的风景画、图案等作品。(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展示评价,巩固提升

  (一)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邻近色的搭配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二)拓展提高—游戏连连看

  1.复习对比色。

  2.根据对比色和邻近色的不同色性,找到适合运用的场所。

  游乐场、交通警示——对比色。

  卧室、图书馆、书房——邻近色。

  五、板书设计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如何从色彩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PPT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㈠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音频资料,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表现,导入课题。

  ㈡欣赏作品,初步了解色彩的心理联想

  1、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表达主观情感。

  2、讨论探究: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

  ㈢欣赏体验,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欣赏三幅绘画作品,说说画家在运用色彩表现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2、课堂反馈,欣赏探究作品,掌握色彩的三种表现形式。

  ㈣欣赏实践,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

  鉴赏一组作品,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鉴赏作品:

  图片展示,教师提示鉴赏角度:从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

  ①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②画面中色彩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③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㈤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运用色彩的现象,体会其运用色彩过程所传达出的情感。

  2、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尝试运用色彩来创作一幅小画,表达自己某种心理感受。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10-01

美术《四季的色彩》教学设计09-27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05-10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精品)04-07

《教案色彩的纯度》教学设计05-29

色彩静物画教学设计03-06

美术教学设计02-11

美术教学设计07-18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