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推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1.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能力目标:
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难点:
地震成因
重点:
地震危害及怎样避震。
主要内容:
《地震》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
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活动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理解地震的成因。
3.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如何从容面对地震,知道自救的方法,进行地震模拟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生命。
教学过程:
一、 录像激趣,引入课题。
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看到“5.12这个日子,大家想起了什么?”“关于地震,大家对他了解有多少呢?”
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
大家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共同探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有什么前兆?地震怎样来预测?地震发生后人们怎样来自救?……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根据地震的现象,研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①观察地震现象
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
让学生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对生活中的了解,来说一说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反常表现、山体滑坡、井水异常、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
二、研究地震成因
1.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地震成因。
2.根据学生猜测做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棒、盒子、木块放好。
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展示)
请每位同学反复实验,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认真体会木棍断裂时手的感觉。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形成的原因。 课件资料补充:PPT
(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师小结:大家想,一个筷子在断裂的瞬间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那么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会引起的怎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呀?
三、 拓展活动:
1.地震的危害。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
2.预防地震
介绍地震前兆以及正确避震常识
让学生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地震该怎样预测,尽量避免灾难的发生。用课件展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教育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四、科学应用,避震自救
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2
一、教材
1、教学内容:昼夜的形成。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意义:
本课在小学中年级初步直观了解地球、太阳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探究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蜡烛,纸人,遮光窗帘等模拟昼夜的形成,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
(2)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通过学生开学术小组讨论会,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教学重、难点: 观察地球仪,弄清楚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昼夜形成过程。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观察了地球仪,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并试制作地球模型,初步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及通过太阳观察地面影子、温度、方向等知识。教学昼夜的形成同样采用直观教具演示,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实验,富于启发地提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明白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要24小时这些知识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和学生活动小组的实验活动,富于启发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明白发生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昼夜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2、学法提示:
教师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之产生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故本节课先是采用了操作实验法,让学生亲手发现新知,感受学习乐趣;其次采用演示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形象、逼真地体验到昼夜变化的产生;最后在拓展思考练习中,采用讨论辅导法,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地球知识,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根据课题,学生分组研究探索,小组长到教师处领实验器材,教师发研究记录卡,教师到各小组辅导实验研究,从而为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解“昼夜的变化”作好铺垫,小组长记录研究成果。
3、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台下学生补充评价优缺点,教师注意点评。
4、教师示范实验,重点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5、再次让学生按教师实验过程摸拟实验,注意思考理解方向、周期、速度。
6、质疑问难,课堂小结。
7、为加深学生对“昼夜的变化”的理解,根据实验拓展: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中国和美国,哪个地方先被太阳照到?(把握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四、板书:
昼夜的形成
地球正向太阳面——光明
地球背向太阳面——黑暗
地球自转——光明黑暗交替
——昼夜形成
这样的板书,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迅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1、课前搜集信息;
2、实验;
3、讨论辩论;
六、主要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探究法;
3、实验法;
4、暗示法;
5、演示法。
七、使用仪器
1、地球仪;
2、电筒;
八、达到的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开学术小组讨论会、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能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培养了他们观察、推理及初步的空间概观念。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滴管,水(有颜色红钢笔水)、水槽,小夹子,纸(广告纸、复印纸、滤纸、报纸),烧杯,格尺,培养皿、镊子、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不同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东西,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把袋子打开看看吧。
2。谁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
二、认识“材料能吸水”
1。创设情境:前两天发生这么一件事,我和几名同学收拾实验用具的时候,突然桌面上的烧杯倒了,里面水洒了出来,如果桌面正好就有同学们手中的这几种材料,那么你会选择用哪种材料去擦呢?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2。学生预测。(板书:师根据学生的预测为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排序)
3。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我们该怎么办啊?(激发学生实验的欲望)
三、研究这些材料的吸水性
1。下面同学们就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认真填写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汇报研究方案,小组间相互质疑、补充,使其方案更科学化。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汇报进行预想,▲代表的问题尽量由学生相互补充时完善。)
①学生如果采用滴水的办法。
▲在这些材料上滴多少水呢?为什么要在每种材料上滴一滴水呢?
▲需要用什么来滴?引出滴管的使用,要轻轻地捏滴管头,滴出一滴。
▲先后在材料上分别滴水行吗?为什么?要同时滴水,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滴完以后等待多长时间呢?
▲确定方案的名称为“滴”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1).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2).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1).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2).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3)。如果学生再想出其他的办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统一其他的一切条件,以便更准确的测量出哪种纸的吸水性更好一些。
5。比较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
▲为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如果意见统一,就直接让学生比较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意识到什么事只凭主观判断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实验验证。
▲为这些材料进行排序如果意见不统一,就让学生自己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引导预测的意义。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三、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为什么有的材料吸水性较强,有的材料吸水性较弱呢?
2。看来啊,材料的吸水性还和材料的其他特点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这些植被的秘密还有很多,比如材料的拉伸能力、承受重量的能力等等,课后请同学们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3.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知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3.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2.感受到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学难点: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跳跳球、课件、拉力器、红外线(或者玻璃瓶)
支架、测力计、拉簧、钩码、记录表格{每组一份}
2、学生分组材料:海绵块、拉力弹簧、压力弹簧、钢尺(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拉力器,请两位同学来拉动它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想不想来玩一下?
教师请两位学生拉开拉力器,在松开。
提问:在拉的过程中, 拉力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相机板书“形状改变”。手松开之后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前渗透弹性、弹力的知识)
教师:看来物体改变形状以后,很多现象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改变形状以后所引起的一些变化。(出示课题)
二、认识弹性和弹力。
1、教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弹性、弹力,那么大家觉得什么叫做弹性呢?
学生交流,
2、教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弹性呢?大家可能也说不清楚了,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弹性。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材料有:海绵块、拉力弹簧、压力弹簧、塑料尺、橡皮筋。(课件展示)
(课件出示要求)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观察物体的变化。2、慢慢去掉所用的力,观察物体的变化。3、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记录下来。
附记录表:(用最拿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物体名称
原来的样子
用力后的样子
去掉力后的样子
2、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观察物体是否具有类似于拉力器变化的特性。
3、汇报交流,展示观察记录。
教师可以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呢?发生了什么现象?
(教师要注意评价用语)
教师:你的方法很有新意。/你的发现真棒。
教师:大家经过动手操作之后,发现了这些物体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4、教师:那么这些物体怎么会恢复原来形状的呢?我们再拿出这些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先对它施加外力,然后慢慢地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这股力是往什么方向的?与你所用的力的方向一样吗?大家觉得这股力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出示一段课件)
5、现在,大家觉得什么叫做弹力呢?什么叫做弹性呢?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概念。指名一位学生读一读。(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弹性和弹力是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三、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弹性。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的弹性呢?
学生汇报,交流,可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
教师可以提问:这个物体哪里应用了弹性?
2、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快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在奥运会的比赛当中,也有很多比赛项目是和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些运动项目,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弹性呢?
播放幻灯片,撑杆跳高,跳水,足球,射箭,
提问:什么地方应用了弹性?撑杆跳高怎样应用了弹性呢?谁给撑杆施加了力呢?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力?这种力起到了什么作用?谁可以来完整地说一说呢?
四、研究拉力大小对弹簧拉伸的长度的影响。
1、教师:再来看一看老师的这个拉力器,有没有同学想要试一试一个人来拉动他呢?
教师请一位学生拉动拉力器。
有没有同学可以拉的'更长一点呢?(知名一位学生)
提问:那一位同学把拉力器拉得更长一点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么大家觉得:弹簧拉伸的长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这些想法都是出自你们的生活经验,只是一个猜测。那么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猜测呢?(做实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2、教师: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材料有:支架,弹簧,钩码、直尺。(课件显示)利用这些材料,大家觉得可以怎样来开展实验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屏幕显示试验记录单,教师确定实验方法。
(1)首先搭好支架,挂上弹簧,量出弹簧的长度。
(2)一个一个地往弹簧上挂钩码,每挂一个,就要量出弹簧的长度,计算出弹簧贝拉伸了多长。
(3)做好记录,最后要得出结论。
4、提问: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
分工合作 精确测量
5、学生开展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供给学生4个钩码
在巡视时,注意引导学生精确测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6、教师: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钩码越多,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
教师:那么,每多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每次多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都是差不多的)
教师:那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当挂5个,6个,甚至7个钩码的时候,弹簧会伸长多少呢?(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那我们再来试一试好吗?组长来领取材料,继续往下面做。
7、学生汇报试验结果。
教师可以提问:和你们的预测一样吗?其他的小组呢?
8教师:通过试验,大家觉得拉力与弹簧拉伸的长度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知名学生汇报,教师出世界论)
9、教师:我们通过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拉力与弹簧拉伸的长度的之间的关系,真了不起,以后大家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条件也要尽量亲自试一试,找找其中有没有规律。
10教师:刚才,老师只准备了8个钩码,弹簧伸长了大约9厘米。如果我们再往上面挂一个,弹簧可能会伸长多少呢?如果挂10个呢?会有多长呢?挂20个呢?100个呢?如果我们无限制的王弹簧上面挂钩码,弹簧是不是还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不断拉伸呢?(学生汇报。)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来看一看真实的结果是怎样的?
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物体的弹性并不是无限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五、拓展
1、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
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好玩的东西,橡皮泥,那么橡皮泥又没有弹性呢?请同学们动手玩一玩,看一看橡皮泥又没有弹性?
学生活动,汇报。
教师:有些同学说有弹性,而有些同学说没有弹性。好像都很有道理。那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可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播放录像)
3、看了这个录像,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学生汇报。
4、教师:那么,到底有没有没有弹性的物体呢? 老师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查找一下资料,或者动手做一下试验。下一次把你们的结果来告诉老师,好吗?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以分成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并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学生依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准备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为了课堂上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相应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物品以及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可以分成三个环节。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第一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
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
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是分析我们的饮食是否科学;
二是了解我们的食物结构,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并自己设计有益于我们健康的一日三餐:
三是讨论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首先教材以组图的形式出现以肉食为主、以腌制食品为主、以油炸食品为主、以甜食为主等四种早餐配餐方式,意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探讨这四类配餐方式的价格改革缺点;通过以食物结构金字塔显示各类食物的相对比例,以资料卡的形式明确说明了食物摄取的比例,认识我们的食物结构和以正言语形式提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来设计一日三餐。在学生对均衡饮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拓展活动自由活动,讨论饮料食卫生问题,开阔眼界,指导学生生活。
拓展活动中让学生编辑《营养与健康报》意引导学生综合自己所学知识,向身边的小朋友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加深对科学饮食的认识,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在收集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培养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2、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具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资料制作小报或资料卡。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教师趁机提出饮食与健康的话题,并板书课题:3、饮食与健康
二、明确目标,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饮食习惯
师:谁能把自己的昨天饮食情况告诉大家呢?
教师提问的时候找两个极端的学生(胖与瘦)
生1:早餐,我吃的是火腿,午餐,有炸鸡还有酱牛肉,晚餐,红烧鲤鱼和炸肉。
生2:早上,我吃了油条两根;中午,馒头和油菜;晚上,花卷和西红柿。
生3:早餐一个鸡蛋和一个肉包,一杯牛奶;午餐肉炒茄子,凉拌夹角;晚餐一碗小米粥和清蒸鱼。
师:对上面3位同学的饮食情况,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
生:我发现喜欢吃肉的同学比较胖,因为这样摄取到脂肪、蛋白质就比较多,一些维生素就比较缺乏,所以容易发胖。
生:我认为吃的食物种类多比较好,既有素的也有肉的,饮食才会比较科学。
生:如果只吃蔬菜和面食,一点肉也不吃不是好习惯,那样会营养不良的。
三、交流汇报,得出结论,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看来大家对饮食与健康都有起家哦,其实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
生:平时我比较挑食,还爱吃零售
生:平时我总爱吃肉,妈妈说要多吃些蔬菜才健康
生:有些资料上说,早餐必须要吃而且要吃好。
生:我可喜欢吃麦当劳和肯德基啦,可是大众说,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垃圾食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从自身的许多问题入手,认识到同学们有一些饮食习惯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需要商榷和探究的。同时也对学生以前的一些科学饮食的知识整理、探究、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资料,找出科学的饮食结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直观图和资料卡,对照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来
检验其饮食的合理性。也可以布置学生搜索一部分关于儿童健康饮食的知识和资料来丰富和完善,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师生小结: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蔬菜、水果4份,牛奶、肉、蛋、油应该占2份左右。脂肪、油类和糖类应节制食用。
设计一日三餐。
教师给每一组发食物图片若干。让学生合理地安排一下早餐、中餐、晚餐,并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餐。
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专家建议,向学生提供营养餐:早餐,1杯牛奶+麦片+1个苹果;午餐,高蛋白食物为主+1份水果;晚餐,少油少调味为主+一份水果)
四: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一):自由活动,怎样做才会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科学健康饮食中,除了膳食结构要合理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健康?
学生猜测:应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师: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方面?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生小结:
1、合理分配三餐。一早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一斤米饭的话,早晚稳中有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切记还要不食早餐。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都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不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
4、不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炎等,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以及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饮暴食。
5、注意不要食用不洁食品以及过期食品,注意饮食卫生。
(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今后将怎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请同学们回家后对家里的饮食情况作一次调查,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在家长的帮助下编辑《营养与健康报》 修改与补充
板书设计
3、饮食与健康
一 我们的饮食
二 怎样搭配食物结构才合理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
2、学生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
3、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验证”的实验,了解岩石在变化。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搜集岩石。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石灰岩、记录表、铁罐头、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湿毛巾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过程
1、教师出示一块岩石,问:课前大家都去搜集了岩石,那么你了解它多少呢?
2、出示另一岩石,它和刚才的岩石一样吗?
3、自然界中的岩石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看过之后又有什么新发现?
二、假设过程
4、岩石以前就是这个样子吗?你觉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出示课题。
5、你能体验到是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了变化了呢?
6、交流汇报,综合整理并板书。
7、根据大家的猜测,你能设计几个实验来验证吗?
三、设计选择过程
1、选择一个假设,讨论讨论如何验证,需要什么材料。
2、汇报实验设计过程。一起确定本堂课可以进行实验的假设。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请材料员来拿需要的材料,并作好实验记录表。
4、教师记下每组实验的方向。
5、在实验中,我们始终要关注的是:岩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6、实验前,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老师的建议是:使用酒精灯,镊子拿和放都要小心点,眼睛和酒精灯保持点距离。
四、自主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
A、交流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你们是如何做的?
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比较以后岩石有没有变化?
如何变化?
如果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达到一千年,一万年,你估计它会变得怎么样?
B、交流水对岩石的影响。
C、交流碰撞对岩石的影响。
3、小结:从各小组的实验情况来看,冷热、水、风沙(碰撞)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吗?我们的实验真的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我们高兴吗?
4、教师课件出示科学概念: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五、拓展过程
1、你认为还有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变化呢?
2、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自然的力量吧!(植物对岩石的侵蚀图片或录像)
3、其实岩石风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大自然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8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看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过程。
【教材分析】
《了解空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第二部分:通过“纸团不湿”、“水下倒空气”这两个比较经典的、具有魔术般神秘色彩的实验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本课的重点在第二部分。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会做这两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从而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指导学生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的性质,即通过“吹气球”的游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利用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常见的、有结构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就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体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一些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到一种新的探究方法。
3、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中的困难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不漏气的塑料袋,一个大头针。学生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三张32K的废作业本纸,一个干抹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做一个“水下点蜡”的魔术游戏。
·猜猜关于空气的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人们离开它,谁也活不了。”
【评:利用魔术、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引出了空气的一些特点。】
·播放课件,引出问题。
·我们来研究空气,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空气的什么问题?
【评:在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他们对空气的研究欲望。】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感觉空气。
1、收集空气。
·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我们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大家一起动手,看谁收集的空气多?
2、感觉空气。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收集到空气后我们怎样研究它呢?我们要先用感官来观察。大家想想办法怎样用感官观察?
·我们可以用手来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觉?
·我们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挤压塑料袋,让空气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听听有什么声音???
·别忘了填写你们的科学文件夹啊!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我们刚才运用感官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大家感受了空气,说出了这么多对空气的感觉,真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你把这个实验做成功,并能研究出其中的科学道理,你就可以成为一位魔术师了??
【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嘴、皮肤……)进行观察,充分地感知空气,建立丰富的表象。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填写科学文件夹,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新的发现,培养创新精神】
三、.纸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废纸片做魔术。
·把纸揉成团,放到玻璃杯里,紧压在底部,要压紧,杯子倒过来时不能掉下来。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压到水的底部,纸团会不会湿?
·实际做一做看究竟会不会湿。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看看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他们将实验做成功。)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释。
·再做一次,仔细观察压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现象?
·解释玻璃杯里那段"空"着的地方是什么?
3、认识魔术的秘密是空气占据空间。
·水已经没过了杯子,为什么杯子里有空气的那一部分水进不去呢?这一部分让空气占着,所以水进不去。这叫空气占据空间。
·现在知道纸团为什么不会湿了吗?
【评:运用“猜测-实验-思考-结论”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1、再来做一个魔术。
会做一个魔术还称不上魔术师,大家还能用桌子上这些材料再做一个魔术吗?让我们再来变一个魔术,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这一次让你们自己来变。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观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过程;
2.设计出验证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输送作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3.体验到植物的根和茎作用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的植株;
新鲜完好的小植株、试管;
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带花小植物、大号烧杯、红墨水、蓝墨水;
食用油、小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2.学生讨论、推测,汇报。
二、根的形态的观察
1.观察玉米、胡萝卜、水葫芦、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态。
2.归纳: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长有根,根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1.你需要哪些器材?(小型的带根植株、装有水的试管两支、食用油、滴管)
2.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到空气中,我们需要怎样做?
3.什么现象能够说明试管里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
5.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观察验证。
6.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中还起什么作用?
四、茎的形态的观察
1.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2.观察牵牛花、玉米、丝瓜、草莓的茎。
3.归纳:植物都长有茎,虽然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茎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输送水和养料。
五、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输送作用
1.能想出一个方法让我们可以观察到茎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的其他部分吗?
2.学生设计观察方法:
学生设计方法一
学生设计方法二
学生设计方法三
……
3.学生设计验证性的对比实验。
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
(1)为什么接触到红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染成了红色?
(2)为什么没有接触到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蔫了?
5.通过对植物茎的观察,我们知道茎对于植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六、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关于根和茎的什么问题你还有兴趣观察和研究,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研究?
附: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
(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4、布置作业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橡皮泥等。
教师演示:地球仪,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在讲台前摆放一只地球仪)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各种各样的。反映在这地球仪上,我们通常说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绿色代表(平原)。像这些高高隆起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一座的(高山)。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
(的确如此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内部外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揭题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火山改变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我们见过吗?
师,是的,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过。那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请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忽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滚,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弥漫了整个上空。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谁来说说大西洋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火山)(板书:火山)从哪里看出来?(海水汹涌,有浓烟产生)火山爆发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了小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火山,你决定用哪个词?(猛烈)(板书:猛烈)为什么?
小结:如此可见,火山带给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是多么猛烈啊!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震撼的火山爆发。
2、地震改变地形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卫星拍摄的照片。这是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拍摄的两张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楚,老师做一些大概的描述:这是蜿蜒曲折的河流,两边是高山,在高山的峡谷间是城镇与村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两张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
(河流堵塞;山体滑坡;村庄掩埋了,公路塌陷了。)小结:一句话,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哪儿呢?(屏幕出示:四川省青川县)同学们应该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变化如此猛烈吧?(板书:地震)(课件:细节)
这次地震不但伤亡惨重,而且使当地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如:(课件出示)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露出水面。
这次地震又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师再来介绍一次地震:1920年,在宁夏的一个地方也发生了剧烈地震,地面出现了许多长达几米到几十米的裂缝(课件出示:裂缝),从山上崩塌下来的泥土、石块把长约2500米的河流堵塞,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湖泊(课件出示:湖泊),这就是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3、小结。
由此可见,每次强震过后,都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火山爆发或地震而形成的地形地貌吗?(补充课件:富士山、唐家山堰塞湖、火山锥、断层)
三、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于上百次、火山不少于50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呢?
教师解释:科学家们对地震和火山都进行了跟踪调查。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课件出示)。地壳是有岩石组成。它包括岩层上面所有的陆地和海洋。我们人类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活在地壳上。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动的物质岩浆组成,我们看到的火山爆发时的岩浆就是从地幔喷射而来。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课件出示: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及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欧板块。)这些板块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树叶也在运动着,唯一不同的是运动很慢,我们不易察觉。这一学说称之为大陆漂移说。开始很多人质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证据证明这一学说。(板书:大陆漂移说)
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现在我们来仰望一座高山。它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瞧,科学家们在这作座高山上发现了什么?(出示:喜马拉雅上上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的确,许多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你们推测推测:喜马拉雅山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们认为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让我们关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图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处在哪儿?(出示:地形图)
它正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师:注意这交界处。我们刚才知这两个板块是运动着,它们之间会发生(碰撞)碰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挤压两本书做实验,发现两本书中间隆起了。)联系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两个板块碰撞,交界处就会抬升,隆起。(板书:碰撞高山)其实这个抬升过程是很缓慢的。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伟岸的高山。同学们相对于地震、火山改变地形的猛烈,这样的板块碰撞改变地形要来得(缓慢)。(在碰撞前加上缓慢一词)
根据科学家测定伟岸的喜马拉雅山现在每年还在以0.33——1.27厘米上升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印度洋板块还在撞击亚欧板块。)
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了解了高山的崛起。我们一起到非洲大陆随同科学家预测这块神奇大陆的未来。
科学家们在卫星传来的非洲大陆照片惊讶的发现了一条大裂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读图及相关文字)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有一条大裂缝。纵穿非洲东部。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长超过8000公里。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
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地球的大伤疤。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裂谷呢?(原来大陆板块除了相互的碰撞,自身也会在岩石圈脆弱的地方产生分离。东非大裂谷就是一个典型。)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那么预测一下,几百万年之后,非洲大陆会出怎样的情境?
(裂谷会更大。非洲大陆分成两块。)
师;老师告诉你们,你们很很能干,你们的预测和科学家预测几乎相同。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预测。(屏幕出示)
小结:大陆板块分离产生裂谷。那么在海洋深处板块分离会产生?(海沟)
(板书:分离裂谷、海沟)。这样的地形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缓慢)的。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我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给你,涵盖了蝗虫、蜗牛以及与其相似或不同的动物。请看下面的描述和图片:1. 蝗虫:蝗虫是一种昆虫类动物,由于其独特的外形和大规模迁徙而闻名。它们有着长长的后腿和触角,通常呈现出黄绿色。2. 蜗牛: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被坚硬的螺壳保护着。它们的体形较小,通常爬行缓慢,喜欢吃植物叶子。3. 类似蜗牛的动物:另外还有一些动物与蜗牛有一些相似之处,如类似于海螺的贝类动物,它们也拥有螺壳,并且也会在水中生活。4. 类似蝗虫的动物:与蝗虫相似的动物可以是其他昆虫,例如蚂蚱和蟋蟀,它们也具有昆虫典型的外形和生活习性。5. 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这里有一些不同于蜗牛和蝗虫的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蜂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之一,拥有长鼻子和巨大的体型;长颈鹿则以其长长的脖子和独特的斑纹而闻名;而蜂鸟则是体型最小的鸟类,它们通常具有华丽多彩的羽毛。希望这些信息和图片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还有其他需要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蜗牛的身体通常呈螺旋形,并且形态不固定,所以准确测量其长度十分困难。即使我们成功获取了测量数据,但这些数据也很难应用在实际中。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蜗牛的尺寸特征,我们需要寻找更加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只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形状比划,表示它大概有1到2厘米的大小。同时,老师向我们解释说,这只蜂鸟的体型与蜜蜂差不多。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狮子、长颈鹿、企鹅、豹子、斑马、鳄鱼、蜜蜂,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教学建议:
1.江南地区蝗虫较蚱蜢少见,本课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虫进行教学。
2.本课只对蜗牛和蝗虫等具体个体进行比较,不抽象出软体动物和昆虫的概念。
3.蝗虫好动,在测量它的身长和展翅长度时,需要两个同学合作进行。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的。本单元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本课学生常见的房子和桥梁的共同结构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引出“宽度、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再通过演示实验来证明学生的想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大胆假设并能在实验中求证。
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教学准备
实验小组: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桥墩,记录表。
演示准备:课件,8倍宽、8倍厚的纸条,塑料尺子,重物,提篮、统计表,记号笔等。
学生活动
一、桥梁引入
1、课件出示“杭州弯跨海大桥”图片。
2、出示“纸桥”演示载重。
3、出示“限重标志”。
4、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纸桥的抗弯曲能力?
1、看图片,说桥名。
2、观看纸桥载重。
3、猜测“限重标志”。
4、回答提问:宽度、厚度、间距、改变形状等。
二、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一)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
1、出示课件: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猜想:增加纸桥的宽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需要改变的条件?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
2、出示实验材料:桥墩、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桥梁;铁垫圈;记录表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4、组织学生开展实验。
5、记录、讨论、总结汇报
1、回答提问:(略)
2、领取实验材料
3、观看“温馨提示”
4、学生开展分组实验。
5、(略)
(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1、出示课件: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猜想:增加纸桥的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需要改变的条件?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
2、出示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桥梁;铁垫圈;记录表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4、组织学生开展实验。
5、记录、讨论、总结汇报
6、比较宽度和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回答提问:(略)
2、取出预留的实验材料
3、观看“温馨提示”
4、学生开展分组实验。
5、(略)
6、回答提问(略)
(三)8倍宽的纸桥梁与8倍厚的纸桥梁的比较实验
1、出示8倍宽的纸桥梁,请学生猜测它的抗弯曲能力。
2、8倍宽的纸桥梁抗弯曲能力的演示实验
3、出示8倍厚的纸桥梁,请学生猜测它的抗弯曲能力。
4、8倍厚的纸桥梁抗弯曲能力的演示实验
1、推测
2、观看演示实验
3、推测
4、观看演示实验
三、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1、出示塑料长尺:演示横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2、解释房子、凳子等生活用品的立着放的道理。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应用呢?
1、回答提问:(略)
2、观看实物或视频,解释“立”
放的原因
四、课后延声伸
1、谈谈这堂课的收获?
2、这些方法(手指板书的其它几种方法)是不是也可以显著增强抗弯曲能力?六年级的时候我们会继续探究!
1、学生汇报:(略)
实验记录单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的宽度
一倍宽
二倍宽
四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实验后我们的发现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测试记录
纸的厚度
一倍厚
二倍厚
四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实验后我们的发现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4
《水》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环节的内容,一是通过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结合观察视频,能用网状图加以描述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辨别水和其他物质;三是给物质分类,让学生掌握物质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学生分析】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水是非常熟悉的,但熟悉程度是停留在感性 认识层面的,本课的教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关于水的科学概念。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结合实验探究活动,形成水的`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种方法,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对水形成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引领学生通过“水在哪个袋中”、“给袋中的物体分类”这两个环节的实验探究,形成对水特性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给每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1块小石头、1块小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1张。
2、给每个小组准备:1瓶醋、1瓶牛奶、网状图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观察:
上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倒一杯自来水,观察可以发现些什么,同时比一比谁观察最认真,谁收获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习惯。
二、检查观察情况,导入新课:
上课了,师生问好后检查课前观察一杯水的情况。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一杯水进行了认真观察,现在请几名同学汇报观察收获。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为本课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给力。
三、新课学习: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请同学们用简洁、准确的语句或词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记录下来。
2、视屏观看(课本配套视频)四人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我们知道的水
3、合作填写教材P.66.关于水的网状图。
4、小组汇报展示, 教师适时小结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让学生对“水”已有认知的回顾、总结,也是对“水”进行描述的语言提炼;第二步视屏观看,小组成员交流,为学生相互进一步认知“水”提供了条件;第三步填写网状图,是对第二步的进一步梳理和概括;第四步师生互动,让学生对水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并提问: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我们怎样将袋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一分辨出来?
2、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温馨提示: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才会更加全面。
3、小组汇报交流:哪些物体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辨别出来?辨别的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难辨别的原因是什么?
4、指导学生把那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为什么?
5、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
6、小组汇报,教师适时评价后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感官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三)、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1、引导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我们将袋中的物体都一一分辨出来后,将他们分类,如何分类呢?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2、汇报交流(注重分类理由)。
3、教师评价后归纳总结: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分类方法,理解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只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标准不同,给物体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四、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
[设计意图] :科学探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连接小灯泡的图例和验证实验,引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问题。
(2)观察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的特点,明白哪些地方是可以连接的。
(3)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环行电路可以点亮灯泡。
(2)观察电线、电池,灯泡的特点,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连接灯泡,组成不同的连接方法。
(3)用图画的方法表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2根导线、1节电池、1个开关、1个小灯泡、1份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展示实验器材)
师:如果要点亮这小灯泡,我们需要些什么呢?
生:电池,导线
师:给你电池和导线,你最想干什么?
生;点亮小灯泡。
二、尝试接亮一个小灯泡
1、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实验器材。
2、小组合作,接亮小灯泡
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用这些材料,看看哪一组最先点亮小灯泡。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最先点亮小灯泡的告诉我。
3、请没有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展示,并用教具表示连接情况。
师:实验先到这儿。刚才短短一、两分钟,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没有点亮小灯泡。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遇到了问题?你们看这样行吗?,我们先让遇到问题的小组把问题拿出来,大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要求边说边做。]
师: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看清楚,我给你们大一点的模拟设备。好吗?[教师出示模拟灯泡一个和电池一节]
生: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是......
师:我们把他们组遇到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师:还有哪一组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学生到前面展示遇到的问题。]
师:你们是怎样安装的?把你们的连接方法贴在黑板上,边做边说。
3、请接亮的小组到前面展示,并表示连接方法。
师:现在有两个组遇到了不同的问题。点亮小灯泡的组是怎样做的,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我们就请他们小组到前面展示一下。看一看他们的是怎样连接的。[学生师:请把你们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粘到黑板上。
4、小组讨论,比较灯泡亮和没亮的连接方法的差别。
师:现在黑板上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前两种方法遇到了问题。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这是怎么回事?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当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与点亮小灯泡的组相比较问题出现在哪?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认为问题出现在哪?[教师指三种连法]生:(灯泡没有放到电池的正极上,灯泡也没有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师:把灯泡放到了正极,并且与负极连上了,灯泡也没有亮啊?[师指第二种连法]
生:(我们组认为,第二种连接方法的电线连到灯泡上的位置不对,所以没有点亮小灯泡,应连到灯泡的金属上。)
[给出断路和短路的概念]幻灯片出示
师:你们组试试,把电线的这一端放到这个位置,看看能亮吗?[学生动手试试]
师:电线这端放到这个位置小灯泡不亮,而放到这个位置小灯泡就亮了。
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
师:刚才碰到问题的小组能把灯泡点亮了吗?
师:灯泡能亮,是因为灯丝里有电,那电从哪里来?
生:(电池。)
三、观察导线、电池、灯泡的结构
1、师:同样是三种材料,第一次我们在点亮小灯泡时碰到了不小的麻烦,第二次却成功了,看来这点亮灯泡的秘密还是藏在这三种材料里面,那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种材料,看看有多少秘密被我们发现。(学生观察导线、电池、灯泡的结构。讨论)
2、出示模拟图,提示连接点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模拟图。正如刚才我们看到的,灯丝两端分别连到了两根金属丝上。两根金属丝,一根连到了小灯泡底部金属点,另一根连到了灯泡金属壳的金属点。我们就把这两个金属点叫做连接点。[教师板书:连接点]
师:两个连接点连到了哪?[指图]
生:(分别连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讨论电流流动的趋向。
师:哪位同学能来说说,灯泡亮时,电在灯泡里面怎么流动?
师:那在能使灯泡亮起来的这幅图示上,电怎么流动?
学生讨论
师小结:(出示课件)经过科学家实验研究,电池里的电是从正极出来,经过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过灯丝,再经过另一个连接点,通过导线流到电池的负极,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大家看一看,如果断开了会怎样?[学生回答]
师:无论是同学们的猜想还是科学家们的实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要走正负极,都要经过两点。中间没有断开的地方。[教师板书:中间不断开]
四、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小组合作,用多种方式接亮小灯泡,师:(指图)这样连接就可以点亮小灯泡[粘上灯泡亮的模拟图。]。刚才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你要寻求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刚才没有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你可以按这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也可以寻求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这回方法多了,一会叫你到前面与同学们交流记不住了,怎么办?对,这回我们得做记录了。老师给你们每组一张记录纸,请小组的同学相互配合,用蓝笔把你们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画下来。[每组发一张记录纸,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
五、展示比较,找出相同点。
1、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点。
可以提示:与电池的什么地方相连,与灯泡的什么地方相连。][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都要走正负极,也就是两极[板书:两极]。都要经过两个连接点,也就是两点[板书:两点]。两极和两点连起来就能点亮小灯泡。
[教师板书:两极连两点]
2、观察连接装置图,小组讨论猜想电流是怎样流的,并在记录纸上画出电流的流动路线。
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后,用红笔在你画的电路图上,勾画出电流动的路线图。[学生猜想,画电流动的路线图,教师巡视指导]
[给出断路师:这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呢?为什么这几幅图不亮
六、教学延伸,解决问题。
[短路的概念]幻灯片出示。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新的问题要提出来。[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同学间交流、实践、研究;也可以与老师交流,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解决。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3-29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5-23
科学教学设计02-05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9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05-10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篇[优选]09-10
(精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篇07-06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 11-18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