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人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人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10 千人糕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米糕 锅、煤 .工人
布 农民、工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扩词、填空、照样子写词语。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10 千人糕
2、 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千人糕就是什么糕?(重阳糕)为什么称重阳糕为千人糕?
2、 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 试读课文
(1) 试读第一自然段。
A 出示生字卡片:重、米、普、吗
指名认读,注意:"重"是后鼻音,"吗"是轻声。
B 出示句子: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
领读句子,指名读句子。
C 指名试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2) 试读第二自然段。
A 出示生字卡片:碾、磨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碾"是鼻音。
B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3) 试读第三自然段。
A 抽读生字卡片:接、需、厂、纺、纱、制、加、锅。
提醒学生读准下列字音:厂、纱、制。
B 出示句子:
一说起布,就会想到种棉花的,摘棉花的,纺纱的,织布的,还有制造纺织机的……
这句话读时要注意停顿。
C 指名试读课文。
(4) 试读第四自然段。
A 提醒读准边音"劳"。
B 指名读课文。
要求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4、 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 读后讨论。
《千人糕》教学设计2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都吃过米糕,但对米糕的制作过程比较陌生。因此,学生读课文时会有新奇感。对于本课所渗透的情感熏陶学生可能不易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并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懂得勤俭节约不浪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方法指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说一说,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欣赏千人糕的图片,说感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掌握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千人糕里包含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3)除了包含的东西外,制成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
2、参与讨论,师生共同完善板书
千人糕里有米 粉、糖等。
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种稻子时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农药等。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就算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师:如果缺少了这中间的哪个人,千人糕能到我们嘴里吗?
生:不能。
师:不错,千人糕不是说只有一千个人为它做出了贡献,而是很多很多的人,如果缺少其中的哪一个,这糕就无法到我们的口中。这说明做成功一件事,需要什么呢?
生:大家的团结合作。
生: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劳动。
师:不错。只有共同劳动,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让学生借助插图,试着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4.拓展创新,深入理解
师:大家知道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也知道了它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劳动才做成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大家用的铅笔是怎么来的。
生:铅笔的笔杆是木制的,需要有人种树。树砍倒后,要用车子运到工厂去加工。
生:种树需要不少工具,比如锄头、水桶等,这些东西都要工人来做,有不少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生:铅笔的笔芯是石墨。石墨要工人开采,采回来后还要加工,才能做成笔芯。工厂里有机器,机器要人操作。机器也要人制造,要不少的工人来完成这件事。
生:铅笔制作好后,还要有运输的人将它运到我们附近的商店,商店里还要有人卖铅笔,这样,我们才能用得上铅笔。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非常丰富,真是了不起。看似小小的铅笔,有多少人为它付出了劳动啊。所以,我们要爱惜铅笔,爱惜我们用的文具,因为这也是珍惜所有参与这铅笔生产、运输、销售的人的劳动成果。
四、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做到。
六. 板书
6 千人糕
米粉 米 稻子 农民
糖 甘蔗 甜菜 农民
熬糖 锅 煤 工人
米糕 包装 送货 销售 商人
勤俭节约不浪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设计特色: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千人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nénɡ wèi mǎi jù 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1)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2)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熊”减掉“灬”就是“能”。“真”减掉“十”就是“具”。
(3)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4)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
(5)“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
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能”;
(1)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3)“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4)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B.讨论: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可以改说成:它的味道并不特别。)C.指导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D.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6-9自然段。
(1)指名读6-9自然段。
a.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b.自由读6-9自然段。回答下列提问:
A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板书:种子、农具、肥料、水……)
B糖是怎么来的?(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C熬糖需要什么工具?(工具、火)
D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包装、送货、销售)
E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2)齐读第6-9自然段。
3.精读第10、11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A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B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许多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练习说话,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6千人糕米粉米稻子农民糖甘蔗甜菜农民熬糖锅煤工人米糕包装送货销售商人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教学反思】 1.《千人糕》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所讲的道理深刻。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还要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由“千人糕”名字的来历讲起,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成千人糕,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来共同完成,缺少哪个环节,千人糕都到不了我们的口中。
3.学生明白了千人糕的来历后,基本已经懂了完成一件事,需要共同合作才行的道理。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找一找自己的文具有哪些人参与了劳动,从课本内容迁移到生活之中,这样,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一起,突出了语文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本节课我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在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拓展,不仅仅体现为知识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实现情感的接受,我发现当我打开这些传统节日时,学生眼中充满着新奇,这不是我们教学收到的最佳效果,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心的老师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学生,才能真正证明一堂课的成功。
4.最后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也认识到学生的表现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中间有思维敏捷的,有后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受我的设计还应更大地面对全体学生,怎样才能把这一环设计好,是我本节课留下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但我们还应面对全体学生,把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实好,把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把握好,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今后更要注重体现达到目标教学中过渡目标的设置,一环扣一环,一脉相承。这篇文章基本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写的,所以,在朗读时,要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特别是课文中感叹句、问句比较多,要让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为以后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千人糕》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法:
引导法、情景教学法
四、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读自悟法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2、用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3、说说千人糕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课文,了解千人糕名字的来历。
1、小组合作,任务:
(1)找出千人糕名字来历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分角色读一读。
(2)用自己的画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米糕又叫千人糕?
(4)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做出来的?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
2、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成员汇报:
生1: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家具、肥料、水……”
生2: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生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4、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师:米糕要做、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而做米糕所需要的材料却更复杂。那做米糕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稻子、甘蔗汁、甜菜汁。
师:那稻子、甘蔗汁、甜菜汁又需要怎样做呢?
生:种稻子需要种、肥料、家具、水……;甘蔗汁需要种出新鲜的甘蔗,再压榨成汁;甜菜汁也需要种子、阳光、水、肥料……种出甜菜,再压榨成汁。师:是啊!做一个米糕,需要这么多材料,需要这么多工序,需要这么多人合作。所以我们由衷的发出感叹:
生: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师:孩子们再读。
三、深层探究,认识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1、探究不同千人糕的含义。
(1)师:请孩子们看看这句赞美中的“千人糕”与前面的“千人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个千人糕加了引号。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是观察入微。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千人糕加了引号吗?
2、文前的千人糕。
(1)请孩子们找出前面的千人糕。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读一读,说说在孩子们的心里,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汇报:
A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说。
B孩子想:这糕要好多好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师:从“一定”一词看出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5)生汇报。
生1:从“一定”看出孩子的想法很坚定。
生2:其实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点也不大。
师:这里的千人糕是什么意思?生:这里的千人糕指的.就是这普通的米糕。
3、回文尾领悟。
(1)师:那文末加引号的千人糕又指的是什么呢?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生1:是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生2:是说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3)师小结。文前没加引号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文尾加了引号的千人糕是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四、拓展升华。
1、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五、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七、教学板书:
6干人糕
大米农民种的稻子加工
糖甘蔗汁、甜菜汁熬
甘蔗、甜菜人种出来的
米糕完成包装、送货、销售
《千人糕》教学设计5
课题
千人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爸爸给我讲述“千人糕”,让“我”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借助插图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程。(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好、要、种、的`、应、着”。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千人糕》教学设计6
课前准备
课程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过生日要吃吗?(蛋糕)对啦!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吃的,跟“糕也有关系”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师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和生字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几张图片,看看你们认识吗?(指名同学说说图片)(课件出示“糕”以及拼音,“糕”是我们要认的第一个生字,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再给出“糕”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糕”的意思我们弄明白了,那“千人糕”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找到答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给出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课文,老师把这一课的生字藏在了词语里,有谁能把它们都读对?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我再请同学读。(生自由读生字,师指名学生读词语,及时纠正发音,再开火车读词语巩固)词语你们都认识了,那老师把它们把生字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生字卡认生字)读完生字,请大家再看黑板,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字很特别?(的)对啦,这个字它被挑出来因为它是个(多音字),他有几个音呢?(生回答de/di)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微课,一起来看看吧!(微课讲解的的三种读音,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读de/di/di)看完微课,你们还记得“的”的几个音吗?(师板书多音字,生齐说三个音)既然你们都记住这三个音了,那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填空(课件出示句子,分别给“的”选择不同的读音)。
讲了这么久的生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课件播放录音,爸爸和孩子的对话,故事最后给出爸爸的那个问题: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爸爸的问题你们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指名同学发言,分享他找到的答案7-9段)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9段,看看千人糕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吧!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引导学生继续读第七段,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什么?(米糕是用大米磨成粉,再加上糖制作的。)
在第七段中出现了“粉、糖”两个生字,请大家注意看,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米字旁)今天我们的课题中也有米字旁的字(糕),那么“粉、糖”分别可以组什么词呢?(词串出示,学生举手组词)
2、接着爸爸又说话了,他还告诉我们大米和糖都是农民种出来的。在这里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微课,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样东西是怎么来的吧!(微课展示大米和糖的制作过程。)
3、在第九段和微课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千人糕制作需要糖,糖的“甜”味儿特别浓,因为有甘蔗给大家带来“甘甜”。请大家来看这两个字的关联,老师用两句话总结“甘去舌,味更浓”“苦尽甘来,舌头要尝”。这两个字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想吃到甘蔗的甜味,我们就得用舌头去品尝,舌头尝到了甜头,心里回甘无穷无尽啊!现在正是吃甘蔗的季节,是不是说得你们都流口水了?“甘甜”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这个词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你们看,甘和甜都表示什么意思?(甜)两个字放到一起又表示什么意思?(还是甜),在语文里,像这样两个字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思,组词依然表示同样的意思的词语叫做同义复词。请大家开动头脑风暴,看看能不能想到类似的词语。(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师相机引导,然后课件给出类似的词组,并让学生大声读一读)。
4、再回头来看“甘”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它原本就跟口相关,你们看,早在造字之初,这个字就是利用了口的外形,而那一短横就好比我们的舌头吃到甜的,整个外形就像是甜到心里,乐开了嘴。甘这个字演变过程很简单,但是他的含义可不简单,它有四层意思(课件给出四层意思并给出具体的例子)我们今天用到的是第一种。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个字的书写。请你们先观察他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宜昌教育云平台展示生字,笔顺)师讲解生字结构,笔顺,书写提示。学生用手指跟随电脑书写笔顺,给生字组词,再描红及书写
甘:独体,横中线和竖中线几乎平分这个字,中间一短横,长横要长。
甜:作为左右结构的生字,它不是左窄右宽,而是两边差不多相同大小,舌字旁一横变提。
5、教学助手教师展评书写,全班分享交流。
6、读完第七、八段,千人糕最重要的制作流程我们已经知道了,那是不是已经表示完成了呢?在第九段最后,“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可以看出,米糕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吃其实需要很多人的辛勤劳动。图片出示农民的劳作,“劳”
四、结构梳理,扩展启发
1、现在我们再回忆一下,米糕的制作最需要的两样东西我们已经通过生字和微课的学习掌握了,从中间我们知道了“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老师希望你们也能从这篇课文里懂得千人糕制作背后蕴涵的道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这个道理用到我们班上也是一样的,只有每一个人都认真学习,全班共同进步,我们班集体才会更好,更强!
2、思考我们平时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是不是都经过很多人的劳动,举例说明。(课外拓展,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劳动的可贵和不易。)
五、课后作业与练习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可以跟爸爸一起自己动手做一做米糕。
《千人糕》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千人糕》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单元语文主题是“关爱”,要素为“读句子,想象画面”。这篇记叙文兼具说明性和思想性,旨在通过一块小小的米糕,引导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懂得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二下课文,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本课课后练习题“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和“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都是学习表达的练习,前一个属于借助提示复述课文的练习,后一个属于迁移表达,体现了新课标中对“阅读与表达”语言运用的要求,需要学生先阅读和理解,再经过内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进行说话表达,这一过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要爱惜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语言运用: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信息,说清楚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思维能力:能借助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叙述身边常见物品的生产过程。
审美创造: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提取关键信息,借助思维导图,说清楚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拓展迁移,举例说说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哪些劳动。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链接旧知,顺疑而导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千人糕。
任务一:复习词语,为本课时学习做铺垫。
2.上一节课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和千人糕相关的词语,请同学来读一读。
第一组:种子、农具、肥料、稻子、大米、磨成粉
第二组:甘蔗、甜菜、甘蔗汁、甜菜汁、熬糖
第三组:包装、送货、销售、劳动
3.链接旧知:上节课根据这个课题,我们提出了三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千人糕是什么?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并学习了1~5自然段,弄明白了第一个问题:千人糕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爸爸说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才能制作完成的糕,孩子尝了尝却说,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米糕吗?
4.引出下文:爸爸为什么要把平平常常的米糕叫做千人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继续探究千人糕是如何做成的。
二、图文结合,问题探究
任务二:探究“千人糕”的制作不易
1.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其实在课文当中已经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1)第7自然段“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①指名说,齐读
②读完这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发现千人糕是由两样东西做成的,分别是“大米粉”“糖”,请你在语文书中圈一圈。
③这里老师有问题了,我想问一问,米粉是怎么来的呢?
是由大米磨成的。
④接下来,请你和老师一起,把这些词语都请到黑板上,在合适的位置贴一贴。(板贴:做、米粉、糖、大米、磨)
⑤现在就请你对照黑板上的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米糕是怎么做的?
(2)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第7自然段的?回忆方法
(3)再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现在你能不能提出新的问题呢?
预设:大米是怎么做成的?糖是怎么做成的?
2.学习第8自然段
(1)大米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自然段?好,一起聚焦第8自然段。
(2)首先第一步做什么?读课文,齐读第8自然段。
(3)接下来呢?我们要来圈一圈关键信息,请拿起小铅笔完成吧!完成之后请坐端正。
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指名回答,相机补充
(4)第三步就是问一问。
①老师先给你们提个问题:大米是怎么来的?谁能从第8自然段中找到答案呢?
预设:用稻子加工出来的。出示成熟稻子,割稻子,脱粒,去壳图片,解说:原来,水稻要想变成大米,需要在稻子成熟后,进行收割、脱粒,再用机器去壳。还真不简单呢!
②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也根据第8自然段的内容,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吗?
a.稻子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请你继续从课文中找答案。
预设: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b.追问:想一想,农民伯伯种稻子的过程中,会付出哪些劳动呢?
提示:我们可以把文中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动词,你就知道了。撒种子、用农具、施肥、浇水……。
c.创设情境,反复引读。
是啊,数不清的农民伯伯弯下腰,在农田里种稻子;
数不清的农民伯伯在田里撒种子;
数不清的农民伯伯用农具在田里除草;
数不清的农民伯伯在太阳底下给庄稼施肥;
数不清的农民伯伯在太阳底下给庄稼浇水;
稻子成熟了,数不清的农民伯伯在田里收稻子。
……
d.农民伯伯还要做哪些事呢?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米的一生,希望你认真看,用心去感受。
看完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感到了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劳动才能做成的,这个非常辛苦。
是啊,在从小小一粒种子,到成为大米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许多的劳动。掌声送给他。
(5)现在我们一起完成第四步:贴一贴。(板贴:稻子、加工、种、种子、农具、肥料、水)
贴完后:接下来,老师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就完成了关于大米的思维导图了。
(6)孩子们,接下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步:说一说。谁来试着根据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说一说大米是怎么来的?
①指名说
②孩子们,你们看,用思维导图我们就一下子清楚地知道了大米的由来。
3.学习第9自然段
(1)小朋友们,糖又是怎么来的呢?现在请你和同桌合作,在第9自然段中探究糖的制作过程,试着完成老师发给你的思维导图。注意听清楚要求,按步骤去做。课件出示:
同桌合作:
1.读一读:一起读第9自然段。
2.圈一圈:制作糖需要的原材料和工具等。
3.问一问:试着给同桌提个小问题。
4.贴一贴(写一写):试着完成思维导图。
5.说一说:借助思维导图说说糖是怎么来的?
(2)请你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学习单,按照以上方法开始自己的学习吧!
(3)同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计时5分钟)
(4)全班交流:请一组同学上前展示。
①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②学生说,教师圈。
③可以一边贴一贴,一边问一问:糖是怎么来的?(甘蔗汁或者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汁或者甜菜汁是怎么来的?(甘蔗或者甜菜榨出来的)(板贴:甘蔗汁、甜菜汁、甘蔗、甜菜、熬、榨、火、工具、种、……)
④对照思维导图,两人合作试着说一说糖是怎么来的?
⑤补充资料:如何熬糖
出示插图和资料:先用小火慢慢熬制。糖水逐渐变得浓稠,熬制过程中要不停搅拌,熬糖要经历5—6个小时的高温。
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补充,你感觉熬糖这项工作怎么样?
很辛苦,是呀,熬糖工人也多么辛苦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呀!
(5)在第9自然段,不仅告诉了我们糖的制作过程,还帮助我们了解到米糕最终是怎么到达我们手里的,谁找到了?
①出示:“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有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②教师相机板贴:包装、送货、销售
③提问:这个过程中,都有谁付出了劳动呢?(包装工人、送货工人、销售员)所以我们的课文中说,就算……还得……(板贴:就算、还得)
4.师生合作读第10—11自然段,边读边悟。
(1)是啊,我们终于明白了,每一块米糕的背后,都有无数劳动人民的努力。
(2)引读:难怪在第10自然段爸爸这样说——(齐读)“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引读:难怪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齐读)“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5.孩子们,经过合作,我们一起弄清楚了米糕的来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书中的插图,根据插图和老师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试着完整地说一说米糕的制作过程吧!
出示要求:
1、声音响亮,自信大方。(一颗星)
2、用上黑板上的词语。(两颗星)
3、能说清楚千人糕的生产过程。(三颗星)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千人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千人糕》教学反思04-20
千人糕教学反思08-18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教学设计07-11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课程教学设计11-08
白杨教学设计11-08
童谣教学设计11-11
识字教学设计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