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练习7》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7》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诗歌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律。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
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钩包住上钩。
4、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
2、你对象棋有什么了解?
3、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二、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的内容。
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输棋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4、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5、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些来源于象棋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
三、教学第二部分
1、你们想学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
2、自己读读,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凭借棋盘讲解。
3、自己在棋盘中试一试。
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
4、可以跟自己好朋友演练演练。
5、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诵读时有什么感觉?(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对称押韵)
6、欣赏诵读。
四、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他的?
2、自读,指名读。
3、这段话后面的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
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
5、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6、指名说“蝉联”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成语
1、自读成语,把字读准。
2、指名读,师生正音,齐读。
3、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4、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5、交流汇报,并体会每组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6、第一组是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今贤文》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这段文章中的句子,你能读懂哪个句子?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
3、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
4、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认读。
2、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美观?仔细读读小窍门。
3、指名说,相互交流。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观察“国、区”两个字,说说它们不同的部首。
2、学生观察两个部首的书写示意图。
3、教师示范讲解方框儿,三框儿。
4、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麻烦。“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练习7》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熟练的根据提供的字的音节,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能写出带有“提手旁、绞丝旁、耳朵旁、草字头”偏旁的字各四个,能匀称地写出品字形结构的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各三个,能写出“买、害、快、对”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看清要查的字的拼音,指名读,评议读得正确。
2、找出要查的字的大写字母。
3、在字母表中找到音节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这个字。
4、读字典对这个字的注释,帮助学生用这个字恰当地组词。
二、教学第二题
1、读准拼音,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写出同偏旁的字。
3、评说同偏旁的字有什么规律或特点。
三、教学第三题。
1、写好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放好上面半部分。例:森。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2、练习书写“晶、众”,评议。
3、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四、教学第四题。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2、反馈、校对。
五、教学第五题。
1、比一比,说说你发现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有什么规律。
2、口头组词。
3、选择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第六题的对话,初步懂得眉毛的作用。
2、看图说祝贺的话,并能写下来。懂得对人有礼貌,平时会说祝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四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3、小小组分角色朗读。
4、讨论丁丁、青青、冬冬和平平的话,谁说得对,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教学第七题。
1、看图逐幅想象说祝贺的话,鼓励多种说法。
2、根同桌说一说。
3、写下来,交流评议。
《练习7》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数出6、7,并用其表示物体的个数,明确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的顺序,进一步熟练掌握6、7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涂一涂、猜一猜、画一画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自主活动中更好地认识6和7,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认数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6和7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学习当中,体会数和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6和7,熟练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写一写
1.找一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6和7这两个数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图所表示的数量和“6”是朋友?哪幅图表示的数量和“7”是朋友?
图一
图二
图二表示的数量能和“7”做朋友吗?怎样才能和“7”做朋友呢?
图三
这幅图表示的数量能和数几做朋友?怎样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来了1只船,它应该和谁做朋友呢?
图四
蝴蝶的数量多,还是花朵的数量多?怎样摆放使大家方便比较?
预设:让蝴蝶和花一一对应起来,就能一眼比出谁多谁少了。
谁和“6”是好朋友?谁和“7”是好朋友?
小结:6枝笔和6朵花虽然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数“6”做好朋友。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状颜色也都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7”,都可以和数“7”做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学生可以巩固复习对6、7的认识,能从不同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体中关注到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在1个1个地累加过程中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写一写。
在田格本上书写:
教材第43页第2题:
参考答案:5,6,7,5<6,6<7。
【设计意图】在认识6、7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堂上预留出教师指导学生巩固书写的时间。
(二)涂一涂,猜一猜
1.涂一涂。
(1)请你为从左边数的第6个气球涂上绿色。
(2)请你为从右边数的第7个气球涂上红色。
(3)请你把从右数的6个气球都涂上绿色。
2.练一练。(教材第43页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涂一涂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清楚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3.猜一猜。
第一组:一共有6颗红珠子,请同学们根据一只手的颗数猜另一只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另一只手有3颗的?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右手有2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第二组:一共有7颗蓝珠子,请同学们根据右手的颗数猜左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3颗的?
教师:这次左手比刚才多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7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练习6的.组成和7的组成,同时初步渗透简单函数思想。在第二组猜一猜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呈现了7和0的情况,拓宽学生的认知,也为后续有关0的加减法做下简要的铺垫。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画。
有两列小火车,第一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6”的组成才能乘车,第二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7”的组成才能乘车。你能帮这两位小朋友看看应该上哪辆车吗?你也来为自己设计一张火车票吧。
【设计意图】基于6和7的组成,为学生提供更为自主的练习空间,请学生自己设计车票,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对物体数量的关注。
2.想一想。
在前面我们数的学习基础上,请你想一想,我们除了认识这些数,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研究什么内容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在认识6、7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有关6、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积累学习和认识数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顺序的,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练习7》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写钢笔字课时目标:
1、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
2、练习用钢笔书写点画教多的字。教学进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的内容
1、读准字音:自读词语,借助字典或词典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正音。
3、全班齐读
4、理解词义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到的资料,自由讲解词义。
(2)师适当的讲解:
自强不息:自觉的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担负重任。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义无返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
(3)读了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
5、反复朗读,以期背诵。
二、学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自读“我的提醒”。
2、观察字型,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谈谈描红体会。
6、练习写字。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练习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课时目标:调动学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说明理由。教学进程:
一、导入课题
“蓝猫的饮料我爱喝”、“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真巧,好吃得不得了!”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吧?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大家都已经作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了。
二、展示一些精彩的广告录象
三、大家交流在各式各样的广告当中,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你不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强调互动)
四、精彩广告再现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表演出来学生表演。
五、设计广告。
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广告,可是那都是别人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也来设计一个广告呢?或者,设计一段公益广告也行。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创意,尝试设计。布置作业:
《练习7》教学设计 5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
(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成蜜后”,不能局限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三四两则
《练习7》教学设计 6
一、设计理念
这是一项富有趣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练习。本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字词句、运用字词句的效果,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让学生咨询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戏剧脸谱方面的知识;搜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三、教学流程
1、认一认,连一连。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语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尔后,出示“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这些人物的名字让学生认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为了提高识字的效果,可以把其中的一些生字,单独出示让学生认读;这些字词只要认识即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学习了字词以后,再出示课本中的5幅戏剧脸谱,让学生结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资料来认一认,连一连。之后,交流连线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简要地说说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学习字词是重点。
2、说一说,写一写。
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的脸谱的颜色和造型是很有讲究的,不同颜色的脸谱就代表着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为了加深学生对戏剧脸谱的认识与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来说说这些脸谱的颜色与所代表的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写,完成第二项的练习。在这个环节中,应该把引导学生在整合搜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的交流作为重点。
3、议一议,讲一讲。
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目标。为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围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的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讲讲人物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讲演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议和讲的`多边活动中,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
四、设计意图
1、目标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使这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整合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
3、形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认、连、说、写、议、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过程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每一个教学程序都能够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使他们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练习7》教学设计 7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轻读中品味文本语言,在学习《推敲》中学会推敲,学会揣摩语言、锤炼文字,并训练思维,努力落实“双基”教学,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在“推敲”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并学会推敲、锤炼文字。
教学过程
一、演示“推”、“敲”,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
2、“推”和“敲”分别是两个动作(师边说边做动作),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词语———“推敲”,课文中哪句话可以告诉我们这个词语的意思?出示: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3、我们知道“推敲”一词有一段来历。他既是一段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推敲”,既是一段文坛佳话,也是一段传奇故事。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明白“推”和“敲”原来分别是两个动作,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轻声读课文2~7自然段,整体感知。
2、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生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从这段话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生从“郊外”、“找了好久”、“才”等词体会李凝住处的偏僻,从“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体会月夜的宁静,从“拜访”与“访问”的辨析比较中体会贾岛对李凝的尊敬,学会推敲文字。)
3、贾岛月夜访友,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并把它留了下来。(板书:即兴写诗)
4、出示《题李凝幽居》,生轻声读。
设计意图:本片断在学生轻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引导学生从第二小节的品读中体会李凝住处的偏僻、月夜的宁静,并让学生在“拜访”与“访问”的辨析比较中体会贾岛对李凝的尊敬,学习推敲文字。
三、精读感悟,咀嚼文字
1、学习第3自然段。
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生默读课文第三小节,交流。(板书:斟酌文字)
(2)贾岛骑在毛驴上,是怎么斟酌文字的?生自读课文,做做贾岛的动作。
(3)指名生上台表演,师生评议。
(4)大街上的行人,都笑些什么?引导想象,品读“不知不觉”。
2、学习4~7自然段。
(1)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请大家试想自己就是贾岛,把跟韩大人解释的话说给同桌听。
(2)听了贾岛的话,韩愈思索了一会儿,认为用“敲”字好,有哪几点理由呢?学生概括。
(3)引导生比较辨析“宁静”和“安静”。
(4)贾岛听了韩愈的话,连连点头,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板书:韩愈解疑)
小结:家境贫寒的诗人贾岛和大诗人韩愈,尽管地位悬殊,但对诗歌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好朋友,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贾岛、韩愈的推敲故事也被传诵至今。
设计意图:本片断的设计注重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表演评议助读、想象品味词语、辨析比较词语等体会贾岛斟酌文字时的痴迷,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
四、走进历史,了解贾岛
1、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出示贾岛生平: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至深。贾岛长于“五律”,被人称为晚唐“五律”的领袖。
2、看了贾岛的生平,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3、同学们,贾岛有一个雅号,叫———“苦吟诗人”,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严谨的创作精神、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让我们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出示: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这首五言绝句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生交流。
小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下一番苦功夫,任何事业都不能取得成功!
设计意图:本片断的设计通过补充贾岛的生平介绍和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再现了历史上真实的贾岛,使学生对贾岛的认识更丰满,并理解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引导质疑,激发思考
1、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说不要一味相信书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怀疑的态度。贾岛是个“苦吟诗人”,他反复推敲,拿不定主意,说明用“推”也有一定的妙处,你觉得“推”好在哪里?(生交流。)
2、“推”好还是“敲”好,这是一个千古难题,也是一个文坛公案,至今仍争论不休。请默读下面两段话,说说自己的`想法。
有专家说,韩愈认为“敲”字佳,与他官员的身份有关。“敲”较之“推”,更谨慎,更周全,更合乎常理。但贾岛是个僧人,僧与官不同,讲究逍遥自在,随手“推”开月下门,了无挂碍。
著名画家吴冠中说:“敲则有声,与静对照。但静与闹之对照是否破坏了整体调子,夹进了音响反而在画面落下了败笔。推门,无声,只着笔于推的动作,画出了运动中的线,与‘宿’相对照,显得比‘敲’更和谐,不失画面的统一。
小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或许,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设计意图:本片断的设计引导学生不要一味地相信书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怀疑的态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语文课堂有了“思维的含量”,有了“思想的力量”,并让学生明白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六、拓展练习,感受魅力
1、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大家看,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生交流。)
2、请大家再看一句宋词,括号中可以填哪些字呢?出示:红杏枝头春意闹。
3、词人为什么用“闹”字?“闹”字好在哪里?你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生交流。)
总结:同学们,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近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但我相信,“推敲”不仅属于贾岛,也将属于我们大家;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推敲”的故事将在你们身上上演。
《练习7》教学设计 8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课时目标:
1、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
2、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二题教学成语
1、自读成语,把字读准。
2、指名读,师生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3、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4、第一组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学《古今贤文》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
3、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认读。
2、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美观?仔细读帖。
3、指名说,相互交流。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布置作业:
搜集同一类型的字练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善于排解心中烦恼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进程: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
⑴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⑵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二、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小烦恼——某位同学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2、指导内容
⑴“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⑵“热心听众”: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⑶教师“主持人”:为学生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三、练习
1、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在每小组内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
四、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
《练习7》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8、7、6加几的计算算理和计算方法。正确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会分析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学生掌握了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习,巩固学生计算的方法,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题目中数字特点,并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意识。能进一步运用计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应用价值,并为后继知识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做好铺垫;在观察算式规律和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8、7、6加几的不同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准备
课件、题纸。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巩固算法
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了如何计算8、7、6加几,聪明的小熊来了,带来一道练习题,请你读一读,算一算,并说一说计算方法是什么?
出示练习题目:8+6=
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8+6的和,教师给予肯定,并主要展示凑十的方法,巩固计算算理。
小结:计算这道题,同学们既可以把8拆成4和4,4和6凑十;也可以把6拆成2和4,2和8凑十,共同点:都是凑十法,再计算算式的和。
【设计意图】巩固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趣味练习,深化认知
1.口算练习,体会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师:小羊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不过它有一个小挑战----口算闯关,如果你既会算题目、又会说方法,才能顺利过关,我们一起看一看!
先进行计算,再观察两组的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这是重要的规律。同学们能发现这个规律真的了不起。
【设计意图】在口算挑战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意识。
2.解决问题,体会计算的应用价值
师:看!聪明的小猪也来欢迎你们,它还准备了大苹果。
课件演示:
教师请学生说出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列式解决问题。
预设:学生认真观看课件的演示过程,认真分析题目中知道的信息:左边有7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以及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问题。
小结:大家能从图中找到条件和问题,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问题。
3.游戏:分苹果,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师:小猪想把这些苹果分成两队,一队是大于13,一队是小于13,苹果上有算式,你能根据算式信息,快速判断这个苹果应该分到哪一队吗?
幻灯演示带有算式的苹果:8+2、8+9、7+7、6+5、7+5,在学生迅速判断的同时,请学生说明判断的方法?
出现算式:6+2+4,学生在判断的同时,请学生说明计算的方法,教师适时追问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出现算式:6+☆,教师说明要求:☆代表一位数,请学生想一想,如果6+☆代表进位加法,当☆代表多少时可以加入大于13这一队?当☆代表多少时可以加入小于13这一队?
4.填数游戏,体会算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师:小动物要进行抱球比赛,小猪队的号码是11,小猪特别需要你们的支持,你能从它给出的这些数中,任意挑选2个数,写一个进位加法算式,得数就是12?
教师出示幻灯:
教师依次呈现学生的算式: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
并请学生读一读这一列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相邻加法算式之间,当和没有发生变化时,两个加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藏在算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计算本领!
【设计意图】开放的环节设计,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三)拓展练习,提升能力
1.想一想pp
出示问题情境:在抱球比赛中,小猪和小羊抱了9个球,小兔和小羊抱了8个球,小羊抱了2个球,你知道小猪和小兔一共抱了几个球吗?
(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1:学生可以先分别求出小猪、小兔抱了几个球,小猪:9-2=7,小兔:8-2=6,再求总和7+6=13;方法2:学生可以先计算和9+8=17,因为小羊计算了两次,共重复计算4个球,所以17-4=13。)
2.填一填
师:小猪请聪明的你填一填,在○里分别填上3、4、5、6、7。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预设:学生可以从有数字“2”的两条边入手,每条边剩下的两个圆凑10,题目中3和7,4和6都可以凑10,但要注意剩下的5要和7凑12,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3和4填在角上的圆中。)
【设计意图】学生在明确条件和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四)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畅游数学王国,共同对8、7、6加几的计算知识进行了练习巩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用到刚刚学过的“凑十法”,还用到整体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其实,在解决问题中会用到多种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7》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学习从字源出发学习生字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1、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
【教学准备】
1、查找“马、羊、犬、牧”的相关信息。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牧民在大草原放牧的视频。
2、请学生说说:从刚才的视频中,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真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美景。今天我们要从中学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动态的视频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视线。运用视频导入,为本次识字教学创设了一个大草原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不是呆板的,而是鲜活的。同时,视频的主题与本课识字内容相符,为学生的学做了厚实的铺垫。】
二、古今结合,字源识字
(一)学习象形字“马、羊、犬”
1、出示“马”“羊”的古体:。这两个字我们在《认一认2》和《认一认4》中学过,你还记得吗?
2、请学生指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出这两个字的。
(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话说具体。如,什么笔画像牲畜的什么部位等)
3、你都知道什么马?什么羊?(预设:千里马、赤兔马;白马、黑马、枣红马;山羊、绵羊、羚羊,喜羊羊……)说得好的小朋友奖励读相应的字。
3、我再来认识一种动物(出示:),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4、出示字形演变过程:
5、猜出它是什么动物了吗?(学生能说出来,教师就表扬;不能说出来,就出示“狗”字)
6、指读“犬”。“犬”就是狗,我们在《认一认2》中曾经学过“狗”字。
7、你认识那些字和“犬”字很像?(预设:太、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犬”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点”的位置记牢,如,点像尖尖的狗牙,点像嗅觉灵敏的狗鼻子等)
8、在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类犬?(预设:警犬、导盲犬、牧羊犬……)奖励说得好的学生指读“犬”字。
9、表扬说得好的学生: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牲畜的特点。古人和大家一样,根据它们的样子画了下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字,这样的字叫做象形字。
10、开火车读好“马、羊、犬”。
(二)学习会意字“牧”
1、出示图片:
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预设:一只手里拿个根小棒,要去打牛;一个人拿了棒,准备放牛……)
4、再出示。找到哪个部分是“牛”,哪个部分是“手”,哪个部分是“小棒”了吗?
5、教师一边指着字中相应的部分,边说:这只手拿根棒,准备放牛;在古时候,放牛就叫“牧”。
6、出示“牧”字,指读,开火车读。最后强调:“牧”的意思就是放牛。
7、谁能给“牧”字找找朋友?(扩词预设:放牧、牧牛、牧草、牧场、游牧……)
【设计意图: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曾说:“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课文首先出现了四幅实物图,四个古体字和四个楷体字。编者暗示了教者可以从字源入手,帮助学生从文化本源上理解字义,从而识字。同时,识字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已知的走向未知的,由简单的过渡到较难得,也为低年级儿童的识字创设坡度。】
三、顺学而导,初感儿歌
1、有个小朋友很羡慕牧民,他也想放牧。看,他来了。出示书本图片:
2、教师拿出“马、羊、犬”的`生字卡片,请学生上来贴在图片的相应位置上。
3、“马”字该贴在哪里呢?(预设:贴在小朋友骑的竹竿上。如果学生没贴出来,教师给出答案)这个小朋友把竹竿当马骑,我们把这根竹竿称为“竹马”。
4、小朋友骑着竹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5、学生自读课文。
6、检查字词读音。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gān la hái quē hēi nǐ ba
竿啦还缺黑你吧
zhú cǎo dì
竹草地
(2)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啦”和“吧”的轻声,“你”不要读成“lǐ”。“竹”是翘舌音,“草”是平舌音。
(3)去掉拼音读词语。
(3)开火车读。
7、儿歌共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共有两句。根据句号和感叹号看出来)
8、逐句学习。
(1)请学生朗读第一句。
(2)正音,注意“的”和“啦”是轻声。
(3)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谁在哪里干什么)
(4)请学生朗读第二句。
(5)理解“缺”,就是少的意思。
(6)教师指导朗读长句的节奏,必要时范读:
还缺∕一条∕牧羊犬,小黑∕小黑∕你来吧!
(7)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9、指名读整首儿歌:哪位读书小能手能把儿歌完整地读好?
10、齐读儿歌:多么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儿歌读好。
【设计意图:识字是读好儿歌的基础,学生自学也是教师引导的前提。因此,本设计本着“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让学生灵活自主地学习儿歌,教师仅在重难点处作点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群组认知,练写生字
1、课文读好了,让我们请出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宝宝。出示:羊、犬、草。
2、你还记得它们吗?开火车,读好生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它们中都有共同的一个笔画。(预设:横画,长横)
4、在这三个字中,横画很重要,重要的笔画叫“主笔”。让我们来一一写好它们:
(1)教师范写“羊”:三横长短不一,但间距相等。最后一笔最长,稳稳地托住上面两横,竖在竖中线。
(2)教师范写“犬”:先写一个大,横画中等长,撇捺要伸展,点在右上方。
(3)教师范写“草”:扁扁草字头,下面一个早。两根长横画,下面横最长。
5、学生书写。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一拳、一尺、一寸”要做到。
(2)描红,临写。
6、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业,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寻找共同的规律,写好不同的汉字”正是本设计培养学生读帖本领、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任务。同时,一年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在正确的书写姿势下写好每一个汉字。】
《练习7》教学设计 11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学生可以巩固复习对6、7的认识,能从不同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体中关注到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在1个1个地累加过程中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写一写。
在田格本上书写:
教材第43页第2题:
参考答案:5,6,7,5<6,6<7。
【设计意图】
在认识6、7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堂上预留出教师指导学生巩固书写的时间。
(二)涂一涂,猜一猜
1.涂一涂。
(1)请你为从左边数的第6个气球涂上绿色。
(2)请你为从右边数的第7个气球涂上红色。
(3)请你把从右数的6个气球都涂上绿色。
2.练一练。(教材第43页第3题)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涂一涂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清楚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3.猜一猜。
第一组:一共有6颗红珠子,请同学们根据一只手的颗数猜另一只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另一只手有3颗的?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右手有2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第二组:一共有7颗蓝珠子,请同学们根据右手的颗数猜左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3颗的?
教师:这次左手比刚才多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7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设计意图】
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练习6的组成和7的组成,同时初步渗透简单函数思想。在第二组猜一猜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呈现了7和0的情况,拓宽学生的认知,也为后续有关0的加减法做下简要的`铺垫。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画。
有两列小火车,第一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6”的组成才能乘车,第二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7”的组成才能乘车。你能帮这两位小朋友看看应该上哪辆车吗?你也来为自己设计一张火车票吧。
【设计意图】
基于6和7的组成,为学生提供更为自主的练习空间,请学生自己设计车票,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对物体数量的关注。
2.想一想。
在前面我们数的学习基础上,请你想一想,我们除了认识这些数,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研究什么内容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在认识6、7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有关6、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在关注学生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积累学习和认识数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顺序的,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练习7》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复习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教学第5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习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注意把小刚“焦急---高兴---失望----快乐”的感情变化读出来。
三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第1~4题
第2课时:教学第5~7题
《练习7》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 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二、语言实践活动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 先在小组里进行。
(2)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 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说明:这一大题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评选“最佳交流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三、阅读短文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熟记名言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国家内,需要千百万身体健壮、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五、选字填空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词语归类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八、写字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练习7》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3、了解分号的用法。
5、修改一段话。
6、熟记六组成语。
7、读背名人名言。
8、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9、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四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查字法,重点是部首查字法。
(2)让学生判断“隅”、“鲜”二字的部首。
(3)让学生数清“隅”、“鲜”二字的笔画数。
3、练习。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句,指名读。
(2)让学生上黑板把句子中的分号描粗,描大。
(3)教师用三色粉笔画出三个分句,让学生思考:这三部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
3、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这一段话中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话。
(3)提出修改要求。
3、练习。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六组成语。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思考每组成语是什么意思。
(4)讨论,理解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4、反馈。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三条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理解三条名人名言的.意思。
一、许多人自以为机遇很多,不加珍惜,结果一无所获。
二、许多人有了机遇,却认识不到它的价值,以致白白错过。
三、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时抓住。
3、练习。
4、反馈。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么年?
(2)明确说话要求: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3、练习。
(1)请学生讲与今年生肖有关的故事。
(2)请同学讲与自己生肖有关的故事。
(3)请学生任意将一个生效故事。
4、反馈。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7》教学设计 15
一、画中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自制的投影片,按照“图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当优美的文字画展示在小朋友们面前时,请他们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是哪个字?有的汉字笔画较多,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难点一点一点地分解降低。如“燕’’字的教学是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燕的幻灯片,“燕’’的外形用粗线勾出,使学生思维定在“燕’’字上;第二步出示“燕’’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字是根据“燕’’的形状来的;第三步出现对汉字“燕’’的分析(燕头、燕身、燕尾),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
二、以画促写,唤起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
“这些象形字你能工整、规范地填在图旁的田字格内吗?”“能。”学生的回答一致。由于这是一幅文字画,学生在书写汉字时非常认真,生怕影响了整个文字画的优美,写时一边写一边感受象形字的意义和造型特点。
三、以画改画,发展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师:这幅文字画中有哪些景物?
生1:有山有水。
生2:有鱼有船。
生3:有高飞的小鸟,有高大的树木。
…………
师:谁能把这些景物有顺序地排一排?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也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
生思考。
师: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生1:我把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小鸟在空中飞翔。
生2:远处有起伏的山峰,山上种着树,山下有石头。
生3:近处有小河,河面上有船,河里有小鱼。
此项训练是让学生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天然联系的过程,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画想象画作了铺垫。
师:把这幅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就更美了,你们想不想自己画画?
生动笔画画,个个兴趣盎然。
四、借画说话,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师:小朋友手上的风景画都画好了,你感到这幅画美吗?结合自己的作品把你感受到的美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先让小朋友四人小组交流,再选几位在全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表达出来。
生1:我的画上是蓝蓝的天空挂着一个火红的.太阳,蓝天下小鸟自由地飞翔,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水清鱼自见。
师:这位小朋友把“经典自助餐”里学到的知识用上来了,多好哇。
生2:我的画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山上有一片树林,太阳从山后渐渐落下去了,山脚下有一条小河,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山清水秀啊。
师:把学到的成语用上来了,真不简单。
生3:我的画上还有比他们更美的地方,一个小朋友划着小船在碧绿的河水中荡呀、荡呀,正在欣赏两岸的风景呢。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文字画改画成了彩色的风景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练习7》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单元练习3》教学设计04-03
《单元练习5》教学设计01-17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7-02
练习2教学反思12-03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7篇12-26
教学设计07-11
8、7、6加几 教学设计资料06-08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7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