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1 10:11: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温度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温度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度计》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的概念;

  ③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③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学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看一看:教师播放与温度有关的图片。

  教师根据图片提问:你们是否想了解冰雪是怎么形成的?衣服为什么被晒干?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会变小?

  教师板书:第四章物态变化

  二、想想做做

  1.温度。

  想一想①: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想一想③: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温度概念。教师板书:第一节温度计

  2.温度计。

  想一想,议一议:①如何判断两杯水温度的高低?②哪种方法更准确?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做一做:用手感觉冷、热、温水,得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使用温度计测量较准确。

  三、想想议议

  1.问一问:你想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2.原理。教师演示自制温度计,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板书)

  想一想,议一议: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温度,温度计应怎样改装?(学生讨论回答)

  3.看一看、说一说: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观察实物并回答)

  4.想一想、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单位、符号、读法,然后练习读数。

  5.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三种温度计的不同,同时进行量程、分度值的教学。

  6.做一做,议一议。

  学生测量热水温度并上台演示,师生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多媒体演示)

  正确方法

  (1)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

  (2)玻璃泡不能位

  于容器底及侧壁,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3)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以上各点均配有图片)

  错误方法(图片略)。

  7.做一做,议一议(体温计的使用):

  学生演示游戏(两人),学生评价并说出理由同时进行体温计构造的教学。

  四、教师投影与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有关图片并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1页表格。

  五、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教师归纳。

  六、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课内:课本第741页第2题。

  2.课外:第741页第3、4题

《温度计》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

  2、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

  2、提问: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8)师生小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指导学生了解摄氏温度计的发明。

  (1)学生看课本阅读部分。

  (2)提问: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巩固总结

  讨论:

  1、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

  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温度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只涉及了热学的最基本知识点。

  教材首先介绍“温度”的概念,用实例阐明人类和温度的密切关系,确切知道温度很重要。然后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靠感觉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学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态度。接着具体讲解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着重介绍了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用水银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结构及特殊用法。介绍了计量温度的两个不同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具体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热力学温度的规定,单位名称、专用符号以及这两种温度计量方法的关系。

  在课本的引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物理是一门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本节是研究热学的第一节内容,应该首先向学生交代本章讲的为热学的入门,是热学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节可以从最常见的、比较了解的水的各种形态,不同冷热的水入手。让学生感觉一下水的冷热,提出感觉的`不可靠性,进而说明使用仪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过渡到温度计和温度的计量方法上。

  强调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正确读法、专用符号的使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温度计

  课题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

  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玻璃杯、热水、冷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冰块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二、引入新课

  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感觉的不可靠,三、实验用温度计

  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四、摄氏温度

  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

  五、热力学温度

  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计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六、体温计

  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殊结构及用法

  七、小结

  温度计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

  八、作业

  P46—1、2、3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教师出示实验用温度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出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

  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总结得出温度计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观察细节,并提问

  探究活动

  【课题】

  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索和利用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热力学发展的历史。

  2、我国古代对热的认识。

  3、温度计的类型和发展。

  4、生活中的热现象。

  【评价】

  1、所查阅的资料。

  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

  3、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绝对零度的理解。

《温度计》教学设计4

  一、课题引入:

  请同学们将双手伸出来,手心朝下,摸桌子面(有什么感觉?);然后将手收回口袋(有什么感觉?)——冷(暧)热现象是常见的物理现象,然而人类对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感觉是不准确、不可靠的`,为了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需要——温度计。

  二、课题学习

  1、示标、明题

  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为三个问题:

  (1)你见过哪些“热胀冷缩”现象?(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与“转化法”)

  (2)你会读这些温度:1℃、0.1℃、-5℃吗?其中的“℃”或“C”表示什么含义?你能介绍一下它们的来历吗?(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数和记忆常见温度值)

  (3)你能测量一下桌上杯中水的温度吗?温度计使用前应注意什么?(温度计的使用)

  2、问题准备

  自读课本,查找或讨论以下概念:温度、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并指出它们在课本中的位置。

  抽查提问,

  3、问题解决

  出示“自学指导”

  学生解决、学生评价、教师总结、拓展。

  4、动动手

  让学生动手测量杯中水的温度

  5、拓一拓

  温度计外了这种实验室用温度计外,还有体温计和寒暑表。尤其是体温计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请同学们回家后与父母一起来探讨和学习。

  三、当堂训练

  完成“当堂作业纸”

  板书设计

  (一)温度计

  1、你见过哪些“热胀冷缩”现象?(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与“转化法”)

  2、你会读这些温度:1℃、0.1℃、-5℃吗?(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数和记忆常见温度值)

  3、你能测量一下桌上杯中水的温度吗?(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使用中)

《温度计》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知道它的制造设计的原理和用途。

  2、过程方法: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一些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温度计的关注,并尝试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温度计温度的认、读和写。

  教学难点:准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准备:

  温水、冷水、热水各一杯,各种温度计(体温计、高温计、棒式温度计、挂壁式温度计,数字温度计),自制的液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自制的放大的温度计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课题

  1、请两位学生先后上台,分别把两只手的食指放入冰水和热水中片刻,然后再同时浸入温水中。实验后让他俩说说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

  2、提问:从刚才两位同学的实验及感受,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刚才两位同学对浸在热水中的手指感觉温水凉,浸在冰水中的手指感觉温水暖和,这说明我们凭感觉是不能精确知道这三杯水冷热程度,要想科学而精确地测量物体冷热程度,就要用测量仪器——温度计。

  板书课题:温度和温度计

  (二)学会使用温度计

  1、观察温度计

  ①各小组仔细观察温度计(体温计、棒式温度计、壁挂式温度计),它们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

  ②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温度计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③小结:温度是物体冷热的程度,温度单位—“摄氏度”(℃),温度计一般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数字等几部分组成。

  2、探究温度计的原理

  ①观察比较液体热胀冷缩演示仪和温度计有什么相同之处。

  ②实验:用手心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发现了什么?然后再把它放入冷水中,又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③讨论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3、讲解温度的读和写

  (1)介绍怎样读温度计的温度和℃的读法。

  (2)用温度计的模型练习读数。

  (3)介绍温度的写法

  ①“摄氏度”单位用℃表示。

  ②读数写在前,单位在后,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前面“-”号表示。

  (4)练习:师口授,学生听写。

  4、正确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实验:请三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上向下看、从下往上看、视线与温度计持平)看同一支温度计的室内温度,然后读出温度。

  (2)引导学生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

  (3)小组分别读各自温度计的读数,并说说应该怎样手持温度计,怎样读出读数。

  (4)小组间互相评价哪些读得正确,哪些不正确,为什么?

  (5)教师示范,并概括出正确认、读温度计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三)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课后延伸:

  1、收集各种温度计的资料,并了解其作用。

  2、预测并观察明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温度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及使用温度计的必要性。

  2、知道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原理。

  3、能说出常用温度计中0℃和100℃的规定及刻度方法。

  4、会正确表述摄氏温度的记法和读法。

  【过程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计、体温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表述摄氏温度的记法和读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一支,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两张照片,通过问题“你如果处于这两张照片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觉?”再通过“生活中描写冷热程度的词语”(如烫、暑、热、温、凉、寒等)引出温度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师生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过渡]生活中我们常常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如父母用摸我们的额头的方法判断我们是否发热。那么,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否可靠呢?下面请一名同学上来做一个实验。

  交待实验要领:两手分别浸入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中,过一会儿取出再同时浸入同一杯温水中,两手对温水的冷热程度的感觉相同吗?

  [过渡]实验证明: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并不一定可靠。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板书课题:4。1 温度计)。

  2、温度计

  (1)构造:内径很细而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内装适量的汞或酒精或煤油)、刻度等。(结合课件和实物介绍)

  (2)原理: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初步了解:当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的物体充分接触后,泡内的.液体就跟待测物体保持相同的温度,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就可以从液面所对准的刻度读出该物体的温度)

  (3)单位: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课件中录象介绍摄氏温标,突出两个规定:①冰水共存物的温度为0度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国际单位——开尔文(符号:k)

  简要介绍热力学温标,引导学生课后自学。

  (4)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使用: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78第1—7行的内容,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注意点及注意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结合课件归纳:“三要”、“一不”、“三看清”:

  “三要”——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液面相平。(补充:被测物体的温度一定要在所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之内)

  “一不”——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上。

  “三看清”——看清测量的范围;看清最小刻度值;看清液面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

  练习温度的记法和读法:

  记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

  记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

  [过渡]以上我们初步学会了温度计的使用,那你知道最早的温度计是谁发明的吗?(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93年)。温度计的成功发明和逐步完善,为人类利用温度计奠定了基础,1858年德国医生冯德利希就创造了用测体温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当时他用的就是类似于我们实验室的温度计,但使用很不方便,你能说出它的不方便之处吗?(生回答)

  那么,如何改进呢?(生讨论回答后,师小结:英国医生阿尔伯特想了一个好办法,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造一段很细的弯管,当温度计离开人体时,水银自动在细管中断开,玻璃管中的水银就会自动停留,这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体温计)

  (5)体温计

  教师展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其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35—42℃,0.1℃)

  教师提问:医学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消毒,请问这种体温计能否如此消毒?怎么消毒?

  教师再问:体温计的细弯管作用关键,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体温计在读数时才可以离开被测人体。那么,一只刚使用过的体温计只经酒精消毒后,能否马上用于另一人,为什么?怎么办?(不能,用力甩一甩,使玻璃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

  [过渡]有没有既可以拿出来读数又不用甩的体温计?

  (6)其他温度计:电子体温计、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

  (各种温度计之间适当过渡,并在课件中介绍图片资料)

《温度计》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5)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准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液体温度计的设计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探究法

  【教学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教学过程】:

  1.讲授新课

  烧红了的铁钉谁都不敢用手拿,冰天雪地里谁也不愿意光脚走路,这是由于它们一个太热,一个太冷,我们把物体的冷热水准叫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三个杯子中的热水、温水、冷水做一个小实验: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如图4.1—1所示。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温度计

  1)用于测量温度。

  用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

  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演示:自制温度计(让学生课后自己完成)

  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4.1—2所示。

  将小瓶放入热水里,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的位置。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温度的单位:摄氏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到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温度计的刻度最多只能刻到玻璃管的顶端,所以,温度计有一个测量的最高温度,同样,它也有一个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我们把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的范围叫做这个温度计的量程。

  (4)温度计的使用

  1)要让学生观察真实的温度计

  结合挂图、幻灯等多媒体手段,要使学生明确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玻璃泡)、毛细管、温度计内的液体、刻度和符号)及测温的基本原理。

  ①了解各种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最高和最低温度。

  ②不同的温度计的用途。

  ③要使学生了解三种常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

  2)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的哪些做法是准确的.?错误的做法错在哪里?

  ①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②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

  ③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3)用玻璃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会认:单位、量程、分度值、0刻度。

  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会读: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会看: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4)温度计的读数练习:

  (5)体温计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会降低,为了使它的读数仍能代表体温,必须作特殊的设计,这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细管(图4.1—5)。

  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脓,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或液柱)只会上不会下,要想使液体(或液柱)下来就必须用力向下甩。

  3.小结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温度单位:摄氏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会认:单位、量程、分度值、0刻度。

  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会读:液面稳定,不能离开液体。

  会看:视线与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或液柱)只会上不会下,要想使液体(或液柱)下来就必须用力向下甩。

《温度计》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温度与温度计》是浙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观察温度计。先以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出温度和温度计的概念。

  活动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读和写摄氏温度。

  活动三:正确读出自己手中温度计的温度。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

  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的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能读和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温度计这种工具的精巧设计体验科学的魅力,并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教学难点:零下温度的识读。教具准备:实验室温度计、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实验感知教师直接揭示课题后:

  1.由二张图片让学生说出感受,引出温度概念。媒体出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课件)

  2.让学生感受到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基础上,提出有一种工具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课件)

  二.引导观察认识结构

  出示实验室温度计,提示学生: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构成。

  1.两人一组进行观察。媒体出示:仔细观察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师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进行讲解,了解温度计的结构。教师要着重讲清:

  (1)温度计上“C”的意义:表示摄氏温度,其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同时板书。

  (2)刻度的由来及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小刻度所表示的摄氏度数。

  教师要点及温度计是由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知识点及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三.课件模拟学会读写

  教师出示课件模拟温度计(FLASH)

  1.根据指示刻度读数、写数。据课件模型中的显示提问学生。教师适时板书。

  2.展示学生信息掌握、反馈。

  3.纠正、巩固学生的反馈信息。四.了解种类正确使用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然后说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样的,导入玻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读一读当前手中温度计刻度读数。

  2.学生交流读数情况

  3.教师质疑并一起回顾学生的使用情况。(课件)

  4.提出使用规范。(课件)

  5.再读手中温度计读数,同桌检查是否符合使用规范。

  五.适时反馈巩固提高

  评测练习: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来表示,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来测量。

  3,温度计主要是由(),(),()三部分

  4,36摄氏度写作()

  5,温度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6,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

  六.总结揭秘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这一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抽4生回答,教师适时总结:认识了温度计的构造、学会了温度计的读法与写法、掌握了温度读数时的规范等。同时表扬表现出色的

  2拓展:课外做一个简易温度计。

  教学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认真研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比照了初中一年级的《温度计》一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四个层次:一是比较水的冷与热;二是观察温度计,认识其结构及原理;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利用课件形式教学摄氏温度的读写时,提醒:零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掌握得较好。

  在怎样正确的读出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教学时,我从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角度来读数的ppt,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认读方法是正确的,分析了仰视、俯视两种读数方法的.错误性,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记住只有在平视时读出的数字才是正确的,同时还强调了手和口的要求,最后在小组内每人都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互相评价读数方法是否正确,以加深印象。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足。一是在教学结构方面。在引出温度概念的时候,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同学学生体会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象的矛盾冲突。二是在教学理念上方面。在刻度的认识和0摄氏度以下的读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矛盾推进教学过程,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么读的”,错过教学时机,最后是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教师重预设,轻生成。

《温度计》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摄氏温标的规定,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温度计的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并乐于探索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

  【难点】体温计的构造及用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1 1 :导入新课

  【】出示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提出问题:如何分辨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学生】用手感受冷热分辨温度高低。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现在有一杯温水继续用刚才的手感受冷热一样吗?

  【学生】感受到相同的一杯温水,手却感觉不同的冷热。

  【教师】指出我们的感官可以感受冷热,但往往不准确,此时我们需要用准确的仪器来表示温度的冷热,这种仪器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温度计。

  环节2 2 :认识仪器

  【教师】提问: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那么温度计是如何测量温度的呢?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温度计,老师把这个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冷水中,大家仔细观察细玻璃管中红色液体的液面变化。同学观察到热水中时液面上升了,冷水中时液面又下降了。

  【教师】总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利用这个性质制作了温度计。

  【教师】教师给学生发放温度计,进行观察。

  【学生】观察温度计构造,说出温度计的刻度和玻璃泡中是什么液体。

  【教师】由刻度引出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并介绍1摄氏度的划分。教会摄氏度的写法和读法,并设置提

  问考一考大家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由玻璃泡中液体的分类介绍几种不同的温度计。

  环节3 3 :使用仪器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温度计,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呢?设置比赛活动,参考课本操作,看看谁操作最准确。

  【学生】自主操作,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

  【教师】强调规范。使用前估测被测物的温度,选合适的量程;使用时温度计与液体充分接触,不接触杯壁或杯底;读数时要等液面稳定后读数,且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环节4 4 :巩固提高

  【教师】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是体温计,大家仔细观察体温计,体温计和温度计有没有不同之处?

  【学生】体温计玻璃泡后有个小口,刻度很密集,且医生看体温计都是离开人体读数的。

  【教师】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这与体温计构造息息相关,玻璃泡后的小口称为缩口,它可以防止液体回流,体温计测量温度后就可以离开被测物了,但使用前需要甩一甩把液体甩下去,才能测量准确;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所以刻度会比较密集。

  环节5 5 :小结作业

  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并且回去利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温度并准确读数。

  五、板书设计

  温度计

  一、原理及构造

  二、正确使用

  使用前、使用时、读数时

  三、体温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温度计》教学反思12-20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教学设计07-11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春教学设计09-22

画风教学设计06-22

争吵教学设计06-22

《aoe》教学设计02-16

草的教学设计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