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2 15:18: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在开始上课时拿出二胡)知道这是什么吗?(二胡)前些天,吴老师学会了拉二胡,大家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拉得怎样?(想)。

  2、教师拉好《二泉映月》的.片断后问:老师拉得怎样?可以给老师一点掌声吗?

  二、作出假设,初步验证。

  1、刚才大家听了老师拉的二胡,还鼓掌了,这拉二胡和鼓掌都发出了声音,你们能猜猜看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猜测)。

  2、刚才同学们做了很多大胆的猜测,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同时用课件揭题)。

  3、学生利用牛皮筋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拿出牛皮筋)请看,老师这里有一条牛皮筋,既然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发出声音,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最好呢?各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实验的方法。

  (3)、刚才大家讨论出了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老师认为很好,那就是由一位同学两手拉开牛皮筋,另一位同学用手来拨。当然,用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这样几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想

  作为有趣的“声现象”的一节,要让学生体验到各种美妙的声音。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会物理,从而由生活上升到物理,体现“生活——物理——社会”的理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能力。借助于体验、探究、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等方式,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章是学生构建“物理既有趣又有用”这一思想的重要章节,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声音特性”、“噪音”和“声音传递信息与能量”的基础。没有这一节有效的知识构建和能力储备,学生很难理解“声音传递能量”和“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初三学生刚接触“声现象”,他们有大量关于声音的生活经验的见识与积累。但是他们缺乏对声音的理性认识。本节课就要试图为学生构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论基础;为他们构建“波”的概念打基础。他们特别乐于探究,所以我采用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欣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完成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复述声音产生的条件;能复述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能记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声带振动的过程。

  合作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认真观察和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更加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更加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和沟通。

  四、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音频素材,有鸟鸣、羊叫、水流、汽车鸣笛、闪电雷鸣、鼓掌声……让学生听并区分是哪种声音。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音频中的声音,并说明听到的声音。

  预期成果:学生能区分声源是哪个物体,回忆起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声音,对本节课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以兴趣引导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探究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

  【环节1】体验和观察振动

  教师活动1:让学生一手食指轻轻接触喉咙处,发出“啊——”的声音,感受手指的颤动,借此感受声带的振动。再让学生尝试不发声而让声带振动。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1: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声带振动与发声之间的关系。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2:找同学代表,演奏古筝或者吹横笛,让大家聆听并感受乐器的振动。

  学生活动2:认真聆听,观察古筝的弦的振动和横笛笛膜的振动;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的结果。

  预期成果:初步认识声源,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为猜想提供依据。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学会严谨的表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一方面增加学习自信,另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使大家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环节二】合作探究中明白声音产生的条件

  教师活动:给学生提供仪器:白纸、半盆水、音叉、小锤、尺子、橡皮筋等。要求学生用尽量多的方法使这些材料发出声音。给学生4min左右时间,完成之后准备展示。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的物体与它不发声时的不同。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使白纸、音叉、水、尺子、橡皮筋等发声。并为展示交流做准备。思考:声源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特征。

  评价策略: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合理评价。从操作规范性、解说是否详细准确等方面评价。

  预期成果:学生知道声源的概念。通过合作活动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理的振动。

  (设计意图:保证学生充分动手,在合作中学会声音的产生条件是物体的振动。有效的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剂,所以无论生生互评还是教师的评价都给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环节三】通过逆向思维活动理解声音产生于记录振动的关系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果需要记录声音,是否可以记录下振动呢?让学生自学教材第35页最下面一段文字。再演示机械音乐盒循环播放音乐的过程(或者播放相关视频),并打开音乐盒后面的振动振子。让学生看到记录有规律的声音的方式其实就是记录有规律的振动。

  学生活动:逆向思维思考振动与发声的关系。自主阅读教材领悟早期木纹唱片记录声音的方式。观察音乐盒的振子与发声之间的关系。

  预期成果: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引导,理解振动与发声的关系。知道记录下有规律的振动就会记录下有规律的声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机械音乐盒,并揭示其中奥秘,会让学生赞叹物理的有趣有用性。)

  模块二: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环节一】知道气体、固体、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教师过渡语:声音由声源产生,靠什么传播到远方呢?

  教师活动1:演示真空罩内的闹钟发声(或者播放视频)。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通过这个实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说明自己的发现,感受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

  学生活动2:同桌两人合作,做“桌子传声”实验。做完实验后交流讨论:这个实验说明声音传播需要物体(或物质)。

  教师活动2:得出气体和固体都能传声的结论后,教师转问:液体能传声吗?你能用什么例子来说明?

  学生活动3:列举简单的事例说明:钓鱼时,鱼儿怕大声说话。

  如果学生没有列举出相关事例,就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潜水员在水中听到远处的动静;在水中跳舞的运动员,可以听到岸上的音乐声。

  预期成果:学生得出规律: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明白物理学里把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介质对声音传播的重要性。在客观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视频教学。让学生领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环节二】知道声音传播的形式

  教师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36页,第三段。播放视频,展示声波的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整理笔记。

  学生活动:完成自主学习和观看视频,了解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并整理笔记。

  评价策略:把优秀的笔记在班级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整理笔记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性评价。找1——2名学生代表对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预期成果:学生了解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抓重点、会整理、擅长总结的习惯。

  模块三:了解声速、回声

  教师活动1:讲解:对着远处的山崖喊话,过一会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一段时间。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距离与时间的比值,我们叫声速。教师呈现声速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出2—3条规律,教师随时准备评价和补充。

  学生活动1:针对数据分析一分钟,再交流一分钟。完成之后交流分享意见和结论。

  评价策略:学生得出规律后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也鼓励生生互评。

  预期成果:通过讨论,学生明白(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声速与温度有关。

  教师活动2:出示例题:小明面对山崖喊话,2秒后听到回声。小明距离山崖多远?

  学生活动2:分析题意,正确解答。并总结通过回声计算距离的方法。

  预期成果:学生明白根据回声计算距离问题需要总路程除以二。并且,计算中学生记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和自学中学会声速的知识。教师的及时评价给学生以正确引导。有效的例题讲解,对学生规范做题是很好的示范。)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以相互提问的方式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学得不明白之处。学生有疑惑,就让其他学生来解答,不完善之处教师点拨。

  没有疑惑后,学生整理课堂笔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并养成及时整理学习笔记的习惯。

  (四)课堂反馈:

  1.(A)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 ,发声体的 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2.(A)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3.(A)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

  4.(B)一名同学对着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0.6秒听到回声。则这口枯井多深?(环境气温15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布置,让学生检测自己学习状况。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吃饱、吃好。)

  八、板书设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源

  二、声音的产生:振动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三、声音的传播:介质

  四、声速:声音传播距离与传播时间的比值

  回声

  九、教学流程图

  十、教学反思

  学习《声现象》就应该让各种生动、美妙的声音充满课堂。可以让学生吹拉弹唱,可以让学生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还可以截取自然界的一些典型声音……让学生体会到声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多种方式并存,就为课堂构建了和谐的背景。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体验声带的振动来感知声音的产生;通过合作探究知道声音产生于振动、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过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了解声波等概念;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过师生构建规范的做题步骤来理解回声问题。多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

  同时,我的评价手段也是多元而有效的。通过师评、生评等方式,通过合作探究式评价以及课堂检测式评价,让学生有效的把握自我成长的进度和速度。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学生成长的气息。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

  2.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3.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4.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2.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

  1.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值目标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二.重点和难点

  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声波的形成和传播;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生活经验,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发声原因;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结合实验观察,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条件。

  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完成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内容,由学生体验和感受采用不同方式听到的不同声音,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同时通过阅读课文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产生声波反射的条件、规律及应用。

  最后以选择学习活动卡上的实验内容相同的学生分组交流、课堂交流,并由教师指导总结归纳结论。

  四.教学准备

  器材:钢锯条、音叉(小锤)、泡沫塑料小球、蒙有薄橡皮膜的杯子、软底塑料盆、音频发生器、低频扬声器、蜡烛、火柴、事先录制的学生的讲话等。

  五.教学过程

  (一).声波的产生

  1.声音的发生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出共同点

  演示实验:

  (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

  (2)将用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

  结论: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波的产生

  (1)分组实验:学习活动卡P26—观察和描述

  如图一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

  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并推测其中的原因。

  课堂交流:由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叙述原因。

  (2)演示实验:如图二所示,学习活动卡P26—观察和描述

  课堂提问:当低频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前方的烛焰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3)发声体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

  演示实验:弹簧形成的疏密波

  提问:

  ①当用手推动长弹簧的一端时,请你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当疏密相间的形状在弹簧中传播时,弹簧的每一

  圈是否一直向另一端运动?

  分别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讨论回答。

  阅读课文:P38(以演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形成的疏密波类比声波的传播,加深对“声波是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理解。)

  3.作业:

  (1)思考与练习2。

  (2)预习声波的传播,收集有关现代声纳技术的应用。

  (二).声波的传播

  1.声波传播的条件

  (1)提问:只要有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

  演示实验:如图三所示,将闹钟放入真空罩中,连续抽气。

  结论: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通过介质。

  (2)由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卡P27—1和2(其中2可当堂选择几名学生实践后当堂交流)图三

  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活动卡P27—3,教师事先用录音机录

  一段本班学生的讲话,在班中播放,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

  结论:声波不仅可在气体中传播,而且可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阅读课文:P38—39

  2.声速

  讲解与阅读课文相结合,阅读课文:P39—41

  (1)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物质

  速度(米/秒)

  与空气中声速的`比较

  空气

  340

  1.0倍

  水

  1500

  4.4倍

  木材(松树)

  3300

  9.7倍

  铁、玻璃

  5000

  14.7倍

  空气中的声速还与温度有关,空气的温度低,声速就小。

  (2)声波的反射

  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有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

  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3)回声

  介绍回声产生的原因、回声的应用及防止和现代声纳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现代声纳技术应用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声波的接收——耳

  讲解与阅读课文相结合,阅读课文:

  3.作业

  (1)思考与练习1、3、4、5、6。

  (2)完成学习活动卡P28。(由学生回家完成四个实验中的1——2个)

  (三)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活动卡P28中的实验。

  1.选择相同实验内容的学生分组交流。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进行交流。

  3.教师根据课堂交流情况作小结。

  4.作业:学习指导“基本训练”。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第1课的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能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 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课前准备:

  钢皮尺、盐、音叉、皮筋、泡沫小球、队鼓、钹、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师: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2、师:先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

  【课前老师有意安排的这两项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感情,还能让学生在享受优美声音给他带来欢乐的同时,听到了自己和别人的歌声、拍手声、跺脚声、打肩膀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在拍手、跺脚、打肩膀的同时还体会到了手脚振动的感觉。另外,让学生汇报自从进到会场听到了哪些声音,目的在于向学生初步渗透“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同时也告诉了学生我们每天其实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世界里。】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欣赏各种优美的声音:

  师:刚才同学们的反应很快,说明你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更好听的声音,请同学们仔细欣赏,并想一想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好听、心情很舒畅、想天天生活在这样的声音里……)

  (师播放各种优美的声音:小河流水声、二胡声、鸟叫声、提琴声、古筝声)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投入学习状态。听声音,辨物体”的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

  2、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

  (应该先解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才能解决其它问题。)

  3、引入新课: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所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进行筛选,选出最先要解决的为题,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 利用材料,探究问题:

  1、指导实验:

  师小结:那么,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在实验之前,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要求:

  ⑴点击出示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理解表格)

  实 验 记 录 表

  发声方法

  我的发现(听、看、摸……)

  实验结论

  尺子

  声音是 产生的。

  橡皮筋

  音叉

  队鼓

  (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物品,示范音叉的使用方法。我的发现要重点指导学生说出应该观察物品发声时的状态,如:音叉发声时,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手上感觉到什么?鼓发声时,应该观察什么?鼓面有什么变化?)

  (2)记录时语言简洁一些,如发声方法可以写“敲”“弹”。

  ⑵点击出示要求(请学生读)

  (1)实验时动作轻一点,避免损坏仪器或声音过响影响他人实验。

  ★ (2)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音叉、鼓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

  (3)小组分好工(轮流做,一个同学做的时候,其它同学观察),依次开展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看谁发现多)。

  (再次强调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引导学生理解依次,可举例示范。)

  【原先实验操作的.第二条是这样写的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物体这一词语的理解有困难,从而忽视对尺子、橡皮筋、音叉、鼓的观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强调观察对象,我决定把物体具体化,直接指出是哪些物体,这样学生在实验时,目标就明确了。实验前尽可能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这样学生操作起来就会有序得多。】

  2、学生自主实践:

  生自由探究。(钢皮尺、音叉、皮筋、鼓,使物体发出声音)

  【有专家说,一套好材料就是一堂好课,或许有些夸张,但材料的结构性,确实是学生思考的源泉,之所以选择这四样材料,一是课堂的时间有限,材料多了学生来不及探究,而是这四样材料具有代表性。在材料的选择上,尺和皮筋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发声时的振动,鼓和音叉发声时振动不明显,但可以用手感觉到,需要借助其他细小的物体来时它们的振动可视化。】

  3、交流:(交流时可以按表格中材料的顺序依次交流)

  师:好,谁来把自己的实验经过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在学生交流时适时演示音叉的发声:音叉发声时振动不明显,你们有没有好办法,能让大家看清音叉发声时的振动呢?(学生思考)老师这儿有一个好办法,大家看看。(出示小泡沫球后开始演示)。在学生交流时适时提出问题:你有没有办法让鼓皮的振动看起来更明显?)

  【课前教师已在每个音叉上粘上了双面胶,只要将泡沫小球轻轻往上一按就可以粘住了,这个设计让学生很好奇,老师施了什么魔法?棉线怎么那么听话,一碰到音叉就粘上去了,当学生看到泡沫小球在音叉上快乐地跳跃时,格外兴奋,从而加深了对音叉发声时振动的认识。】

  4、深入实验:

  教师提供泡沫小球,盐,让学生再次感受物体发声时的振动。

  5、教师小结:

  ⑴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音叉发声时在……这些“颤动” “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音叉发声时……

  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学生一起小结)

  6、举例证明:

  (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

  (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

  师: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

  ( 用泡沫来验证,空瓶吹出声音是瓶子里空气在瓶子里振动。)

  学生思考,回答。

  (师板书:物体振动)

  【这里演示的两个实验,一个证明了液体的振动,一个证明了气体的振动。

  吹瓶子这个实验的安排主要为了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相比音叉和鼓,这个振动更难发现,因为眼睛根本看不见,一定要借助其他细小物体,才能够反映出空气的振动。原先这个实验安排在上面让学生自主研究的环节中,但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只顾着捏瓶子,发出噪音。由于学生忙于制造声音,而忽视对物体发声时状态的观察。仔细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状态才能发现振动产生声音,而吹瓶子引发的空气振动肉眼又看不见,在学生没有任何知识铺垫的情况下探究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很困难。经过考虑,我把它安排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变成一种演示实验,验证试验,让学生通过前面掌握的知识,来验证吹瓶子的声音是由于空气的振动,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降低了难度,加深了对振动产生声音的认识。】

  7、反证法证明

  (1)师:既然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振动停止是不是声音也就停止了呢?(学生答)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做实验)

  大家看老师手上的钹,(师敲后)注意观察钹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谁能让它的声音马上停止呢?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让声音立即停止的?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会立即停止呢?

  (因为这样物体就不振动了。)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这也一次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师: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声带在哪里,有哪位知道?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

  (生跟着师做、说:“你好”、“我们爱科学”)

  师:来,告诉老师,手有什么感觉?

  (生尝试后谈感觉)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损坏了,人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难听,甚至发不出声音。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运用反证法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我还在钹上面贴了四个小泡沫球,一敲,钹上的小球就欢快地跳起来了。可以很请楚地看到钹发声时的振动。这个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四、小结本课,结束教学。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啸,那是空气在振动,我们歌唱,那是声带在振动……(小结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其中)

  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只是还未完成的,请同学们课后帮老师写完。

  声音的世界

  北风呼呼,是空气在振动;

  小溪哗哗,是 在振动;

  蜜蜂嗡嗡,是 在振动;

  咚咚的鼓声,是 在振动;

  滴答的闹钟,是 在振动;

  砰砰的心跳,是 在振动;

  啊,声音!

  正是有了你,

  我们的世界 才如此美妙。

  【用小诗的形式将本课的知识加以拓展,间单的格式易于学生填写,排比的句式朗朗上口,有效实施了多种课程的融合,加深了学生对振动产生声音的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下课。学生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整理材料、离开教室。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机械运动的基础上,本节让学生接触声学的初步知识。声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而对声的了解则可以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现象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本节教学内容由“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速”三部分内容组成。教材按照科学探究的要素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直接提出问题,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思考,意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找到发声体的共同特征。教材对于唱片、磁带是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记录、保存、重现声音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价值及学习物理的意义。声音的传播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教材安排了探究活动,在进行探究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猜想、讨论的基础上,多让学生参与一些探究活动,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做好真空罩实验。

  三、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通过让学生倾听、“制造”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几个学生活动。通过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通过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等,深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对于声音的传播,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和液体中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师通过真空罩实验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等。

  五、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

  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小鼓或吉他、薄纸片或树叶、音叉、橡皮筋、梳子、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水盆等,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方案1: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2:让学生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

  思考问题:

  (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

  (2)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3:先将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放在不发声的鼓面上,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静止在鼓面上。然后敲击鼓面,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在鼓面上跳动;鼓面停止发声,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停止跳动。

  方案4: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

  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橡皮筋、尺子、纸屑、泡沫塑料颗粒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

  归纳总结得到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交流探究: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解释物体的发声原理吗?

  (1)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有怎样的感觉?人是怎样发声的?

  (2)击打音叉,使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你有什么感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触及水面,仔细观察会发现水面有什么变化?

  (3)弹拨吉他的一根琴弦后,立即把你的手轻放在琴弦上,手有怎样的感觉?乐器是怎样发声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然后汇报:自己小组做了哪几个实验,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橡皮筋在振动时才发出声音。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筋、尺子振动时,能发出声音;橡皮筋、尺子不振动时,不能发出声音。

  操作并回答,当人说话或唱歌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被挤压的空气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面颊有发麻的感觉,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激起水花,形成水波。

  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

  对于橡皮筋、尺子的振动,学生能直接看见,它们发出的声音学生能直接听见,在此处让学生自己实验,通过观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振动的概念,建立声音和振动之间的联系。

  学生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鼓面、音叉的振动,但可以从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和球是否被弹起判断发声的鼓面、音叉是否在振动。

  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意识。

  二、声音的传播

  思考: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队员保持协调一致,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的?宇航员在太空中近在咫尺为什么还要靠无线电波而不直接交谈呢?

  提示: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传播到远处人的耳朵里的,是否需要什么媒介?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吗?太空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

  实验1:气体传声实验(演示)

  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此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电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为什么要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现象一: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

  现象二: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

  现象三: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

  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

  多媒体演示水波的运动。水滴使水面振动,发出声音,以水波的形式传播。

  音叉振动时,附近空气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声波。

  结论: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作声波。

  实验2:液体传声实验

  将能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手机、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也可以在水槽里装水,然后在水里敲打石头,耳朵贴在容器壁上听。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3:固体传声实验

  (1)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字,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2)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次实验时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字,与上次实验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2)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聆听。

  学生观看,并试着说出。

  学生进行实验。

  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一次是通过桌面传来的,一次是通过空气传的,这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为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做好铺垫。

  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玻璃罩里空气的多少影响声音的传播。

  与水波类比,有利于学生理解声波概念。

  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结论,学生易于接受。

  三、声速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田径比赛时,远处的人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些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我们把声音在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学生阅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小结:(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培养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够解释各种常见乐器的发声方法。

  3、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做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4、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做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

  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纸、气球、矿泉水瓶(半瓶水)及学生身边的各种物体;尺子、橡皮筋、铝箔;系细线的乒乓球、音叉;录音机、乒乓球、

  录音带(各种声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安静,注意听,你听到了什么?(音乐声音响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学生说生活中的声音),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带: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所不在。

  大家听了这么多的声音,现在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呢?(学生说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

  (二)制造声音,提出假设

  1、 制造声音。各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出什么样的声音?鼓励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提示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意图: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让学生的活动融入了思考。)

  2、展示交流。小组交流,边汇报、边演示给全班同学看。要求每个小组汇报时说清楚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的声音。

  3、引导思考,提出假设。大家制造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物体发声时,物体都在动,在来回地动。科学上,把这种来回不断的动称为“振动”。建立“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假设。

  在科学研究中,有了假设,就要通过实验搜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我们也要通过多个实验来证实我们的关于声音的假设。

  (三)设计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1、实验一:橡筋琴、直尺、塑料瓶子声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用橡皮筋、直尺、塑料瓶子发出声音,观察发声时的现象。(发声时振动,可以看见橡筋、直尺、铝箔的振动)

  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物品

  发声的方法

  实验中的现象

  橡皮筋

  直尺

  塑料瓶子

  2、实验二:音叉发声实验:

  敲击音叉发出声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到振动吗?看不到振动,用系线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演示音叉发声时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间接证明的方法。乒乓球在跳动验证音叉在振动。

  问题“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停下来吗?”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来试一试,发声的音叉,用手一抓,不振动了,声音就没有了。(反证,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随着学生活动的展开,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你能使纸发出声音吗?利用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哪些种声音?

  3、实验三:声带发声实验。

  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振动吗?用手摸声带发声时感受声带的振动,不发声时声带是否振动。说明了什么?(嗓子与声带、保护声带)

  4、实验四:扬声器发出声实验:

  问题:人发出的声音是声带的振动,现在好多声音来自于电话、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标机等喇叭——扬声器(出示实物),这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吗?

  演示:用音箱播放音乐,在音箱上放上豆子,豆子随着音乐跳动。

  上面的几组实验,我们都证实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还可以用许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大家在课后还可以继续。

  5、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科学上叫做声源。

  以续写小诗的方法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风儿呼呼,是空气在振动;

  流水哗哗,是水在振动;

  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动:

  青蛙呱呱……

  请同学续写。

  (四)拓展活动

  关于声音你还想了解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介绍噪音在生活中的存在现象。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小学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造声音,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记录,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对声音的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2、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鼓、钢尺、橡皮筋、音叉、水槽、水、碎玉米粒、记录表等。

  教师演示:鼓、钢尺、橡皮筋、音叉、水槽、水、碎玉米粒、等。

  教学过程:

  一、猜音导课

  1、猜声音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声音,请听:

  (2)课件出示:流水声、小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等

  (3)生猜声音。

  2、导课板书:我们每天都在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1、提出要求: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面鼓、一把钢尺和一个橡皮筋(课件出示)。现在他们发出声音了吗?一会儿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想办法使这三样物体发出声音,完成任务的同学就以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

  2、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①谈话:下面那个小组愿意上台来给大家交流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使这三样物体发出声音的?

  ②学生演示,教师引导---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

  鼓——————————敲击、拍打

  钢尺—————————拨动

  橡皮筋————————拨动

  4、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①提出问题: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疑问:鼓、钢尺、橡皮筋这些发声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②进行假设:哪位同学能进行大胆的假设和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声音是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或声音是由物体运动、摩擦等产生的,也可能会说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提出疑问,产生认知冲突

  是这样吗?教师演示:我这样用力按压鼓面,鼓会发出声音吗?这样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会发出声音吗?这样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吗?刚才这些物体也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都运动了的,它们发出声音了吗?生答:没有。

  (二)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

  (过渡):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发声物体发声时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观察这三样物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现象。比一比,谁发现了科学的奥秘!

  1、实验要求(课件出示)

  ①在小组内再一次使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并认真观察它们在发声时的现象和不发声时的现象,然后填好记录单。

  ②实验时每种物体选用一种发声方法:鼓统一选用敲击的方法;钢尺选用把它压在桌上,再去拨动在桌外的部分;橡皮筋选用把它拉紧再拨动的方法。

  2、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实验结果。(课件出示记录表)

  ①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的伟大发现?

  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你能用动作来形容一下吗?归纳: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在科学上我们用“振动”这个词来描述。(板书:振动)那钢尺不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橡皮筋在发声时有什么想象?你能用动作来形容吗?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不发声时有什么想象?

  鼓在发声时有什么现象?不发生时有什么现象?(学生边说师边板书)

  ②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到底有什么区别?

  (三)验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过渡):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钢尺、橡皮筋、鼓在发声时都在振动,那么,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1、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

  设疑:我们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看看音叉在振动吗?谁能帮老师,想想怎样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检验音叉在发声时是否会振动呢?

  2、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实验。

  3、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4、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用手摸击打过的音叉手会有什么感觉?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会有什么现象?水面变化说明了什么?(板书:音叉———振动)

  6、物体停止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

  ①谈话: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②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汇报实验结果。(课件播放视频)

  6、小结: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与课前的猜测和假设一样吗?怎样解答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拓展应用

  1、猜一猜: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

  2、我是小法官(判断题)

  ①物体没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 )

  ②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③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 ()

  ④物体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 ()

  3、走近声音的资料库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今天通过实验,发现了这么一个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关于声音其实还有很多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资料库吧!(课件播放视频)

  四、课堂小结

  1、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收获?看来,在科学课中只要大家动手实验并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就一定能发现许多的科学奥秘。

  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去观察各种声音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声音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课件出示)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 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有利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铃鼓、豆子、音叉、一杯水、钢尺、纸筒、橡皮筋等。

  学生准备:空纸盒、橡皮筋、一杯水、钢尺,豆子、拨浪鼓以及身边能发声的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探究

  1.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因此,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起来。说一说你从大自然中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问题的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

  2 (学生回答)哪一组将是本节课的优胜组呢?看你们的!(在黑板的一角呈现分组评比栏,每一环节都进行评比)学生互评。

  (评比栏的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 质疑导入

  1.从同学们刚才回忆声音的交流中,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声音的大小有什么决定的?我们怎样才能消除噪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2.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其余问题后面几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产生无穷的探究动力。)

  (三 )探究过程

  1.学生动手制造声音

  (1) 同学们看看自己桌子上的空纸盒、橡皮筋、铃鼓、音叉、一杯水、钢尺,豆子以及身边的物体,试一试怎样做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动手操作并观察思考

  你用到了哪些材料?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现象发生?

  (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学生汇报交流。

  (为了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亲历中有目标的去观察思考,体会声音产生的过程,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后面的探究作好铺垫。)

  2.猜一猜,在刚才的活动中那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进行猜测

  (2) 同学们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在实验中找到答案。

  (在相互启发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3.设计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 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学生汇报小组方案。

  (3) 小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实验1、将空纸盒去掉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实验 2 、在鼓面上放几粒豆子,敲响鼓后,观察现象。

  实验3、 将音叉敲响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 4、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观察现象。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 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对学困生更多的去引导。)

  (5) 小组汇报,交流信息。

  a.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b.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c.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6)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参与实践活动,在认真观察和相互启发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放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认真观察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

  1. 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利用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个原理制造的?(手机、电话、喇叭、音响等)。

  2. 既然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不让物体振动,那会怎样?比如:锣鼓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做才能使他们的声音立即停止呢?

  3. 学生回答,师生评价。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牢固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师总结: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优胜组是哪个组?学生评议。

  2.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探讨有关声音的秘密。

  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物体的震动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9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二、进行新课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

  [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

  [生丙]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

  [生丁]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生戊]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总结概括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生甲]打击或拨动物体可以产生声音.

  [生乙]我们发声时没有打击,也没有拨动.

  [生丙]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2、教材内容特点;

  ⑴、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

  ⑵、重视科学探究活动。

  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⑷、教材内容呈现多样化。

  ⑸、本节内容与老教材的区别:老教材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声音靠介质传播”是通过对演示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得出的,本节内容这两个结论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的。因此,新教材比老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合作精神,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⑶、知道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

  ⑴、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⑵、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⑵、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2、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四、教学准备

  1、教具:

  ⑴、多媒体声音文件(悠扬的音乐、瀑布声、砂轮与金属的摩擦声、青蛙叫声),

  ⑵、音响,泡沫塑料球、铜锣、盛水玻璃水槽。

  ⑶、 媒体展示(动画、视频)和习题精选(链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2、学具:橡皮筋、小鼓、薄尺、其他能发声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在教室里播放媒体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导入新课: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实例,提出一系列与声现象有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让学生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1

  教学片段:

  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联系学科:

  心理学(探索过大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

  (一)通过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运动有关

  1.师提问:同学们,要想探究声音的产生,我们首先得学会制造声音,老师这里有一个塑料袋,你有办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吗?

  2.全班活动:试着玩一玩,看谁的发现最多。

  温馨提示:在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 B 。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1分贝大约是人刚刚能感觉到的声音。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 5分贝,不应低于1 5分贝。按普通人的听觉:

  0-2 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 0-4 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语

  4 0-6 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 0-7 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 0-9 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 0-1 0 0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 0 0-1 2 0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根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只要昼间超过55分贝,夜间超过45分贝就可投诉了。

  3.师喊:开始——停

  4.提问:谁能把你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用一个“动词”概括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动作方式,是什么?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动词”。(抖吹拍打甩摩擦等)

  6.一个普通的塑料袋被你玩出了不同的`花样,你真了不起!

  7.交流:看来,我们通过敲、打、弹、搓、拍、吹、摩擦等动作方式,对塑料袋用力时,它就可以动起来,并且发出声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用力地过程中要适度)那么物体在发声时,它的状态是怎样的呢?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其他的材料继续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

  “让塑料袋发出声音”这个活动围绕“用了哪些动作方式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组织学生通过实践去制造声音,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去主动发现,并形成探究问题。本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分析和学习,认识到声音的产生离不开力。让学生初步将“发声”与“动”联系起来。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2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发声体

  现象

  结论

  声带

  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直尺

  发声时直尺在振动

  发声的直尺在振动

  水

  水发声时在振动

  发声的水在振动

  橡皮筋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音叉

  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手感觉发麻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桌面

  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桌面

  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导解决:

  1.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

  方案一: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介质

  现象

  结论

  空气

  听到闹铃声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无

  听不到闹铃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水

  听到闹铃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水

  听到石头敲击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课桌

  听到敲击(嘀嗒)声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150c时,v声=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四、知识应用

  例1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d)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拓展:本题可以在学生识别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如: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3个合理场景.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假设条件下,对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进行联想,从而得出一些新情景。许多同学看到这道题时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由于对身边的声现象熟视无睹,缺乏感性材料而无法进行联想。其实,本题重点考查了两个知识:我们周围充满空气,声音要靠空气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当声速变慢,会出现声音滞后现象。

  答案:

  (1)过马路的行人听到汽车喇叭声后再躲避车辆已经来不及了;

  (2)在教室里上课时,后排的同学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3)发令枪响后,好长时间运动员才能起跑.

  (4)看表演时,会发现,演员的动作出现了很长时间,才听到发出的声音。

  五、作业设计

  1.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2.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根据飞行时发出超声波的回声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深度,这些都说明回声的存在和它的利用价值,通过日常经验我们也知道,人们面对高墙喊话,往往能听到回声,可是,小红和小明同学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当在我们的教室中说话时,却听不到回声,但听到的声音很响亮.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猜想,这是不是与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远近有关呢?

  于是,他们上网查询资料,查到了如下结果: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较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较近,不到0.1s,回声和原声就混在一起,会使原声加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学习,他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2)我们已经知道,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请根据以上结论估算一下,如果我们要建一个足够大的大厅,当我们站在大厅的一边大声讲话时能听到回声,则此大厅至少要有多长,我们才能听到回声?

  (3)此结论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课外实践:分小组设计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粤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声音的产生”P68—P70。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2.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作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4. 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材分析】

  本课是《声音的产生》的第一课时,其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根据活动的内容,要确定好活动的形式,精心设计好活动的过程。一定要保证学生观察、实验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知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学情分析】

  对于声音,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学生虽然已能分辨许多种声音,但对声音的产生却又不太了解。为了使学生弄清“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我设计了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验证的多个实验,务求使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 “各种声音产生的原理是相同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并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索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学习科学的乐趣。从而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橡皮筋、直尺、小鼓、音叉、吉它、镲、乒乓球、绿豆、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问题

  1.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听,看看听到了什么声音?

  (播放音频:4种声音)

  请睁开眼睛,说说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

  2.师: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在生活中,你还听过什么声音呢?

  3.师: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下面,我们将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齐读课题:“声音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安静地听声音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声音无处不在,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且聚焦了探究的问题。]

  二、制造声音,提出假设

  1.师:大家喜欢听音乐吗?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段乐器演奏,请欣赏。

  (播放视频:小提琴、古筝、架子鼓)

  2.师:同学们,你知道这些乐器的声音是分别从哪里发出来的吗?

  请你上来边指边说。

  3.师:为什么弦和鼓面都能发出声音?究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看看声音的产生到底跟什么现象有关?

  4.师:同学们的桌面上都放着书和笔,请同学们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5.师:请你说说是怎样使书(笔)发出声音的?(敲击、碰撞、摩擦、摇晃)

  6.师:既然这么多办法都可以发出声音,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发声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声音的产生进行假想,既有利于建立科学概念,也培养了学生想象推测的能力。]

  三、现象汇集,达成探究共识

  1.师:在科学研究中,有了猜想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发声材料,有“橡筋、小鼓、直尺、音叉”。(边说边拿出来展示)

  2.师:我们要利用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看能得到什么结论。(出示实验报告单)

  实 验 报 告 单

  序号

  研究的物体

  发声时物体产生的现象

  结论

  1

  橡筋

  橡筋发声时,

  我们认为发声的物体

  2

  小鼓

  小鼓发声时,

  3

  音叉

  音叉发声时,

  4

  直尺

  直尺发声时,

  3.师:那么,做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谁来告诉大家?

  4.师:老师也给同学们两点要求,我们一起读一读:

  实验 要 求

  【强调】每做一个实验都要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5.开始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通过间接观察的方法感受振动现象。指导重点:

  (1)刚才同学们汇报演示的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见橡筋、尺子发声时都在振动。但是,却看不见鼓面在振动。请问:你是怎样感受到鼓面在振动的呢?

  (2)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大家直接看到鼓面在振动呢?

  (让学生尝试在鼓上放些绿豆,感受发声时鼓面在振动。)

  (3)师:同学们,你还有没有办法让大家看到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呢?

  (4)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乒乓球,你们能不能利用它证明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呢?

  [设计意图:小鼓动、音叉发声时看不到振动,教师引导学生在鼓面放东西和用音叉弹开乒乓球,“再现”了鼓面和音叉发声时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探究间接证明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推理的严谨性,培养科学思维的灵活性。]

  7.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发声的时候,橡筋在———(生:振动) ,鼓面在———(生:振动) ,音叉在(生:振动),钢尺在———(生:振动)。

  8.师:那么,其他东西发声时,是不是也在振动呢?下面,我们再来试一试。请同学们拍拍桌子、跺跺脚。有振动吗?

  师:老师还有问题想考考大家,我们平时说话、唱歌的声音是从身体的哪个器官发出来的呢?(示声带图)说明喉咙里有两条声带。

  师:让我们把手放在喉咙的位置,一起发一个音,看看有什么感受?

  师:现在,你能解释喉咙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吗?

  9.同学们,我们观察了这么多物体的发声现象,其实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谁知道?

  (板书: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讲究逻辑推理,重视实证的方法,对不完全归纳推理形成的结论进行广泛验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反面验证,得出结论

  1.师:既然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那么,如果让正在发声的物体突然停止振动,你认为会怎样呢?

  2.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

  老师边弹吉他边问:“什么在振动?有什么办法能让弦停止振动?

  3.老师弹吉他,让学生马上按住弦。

  师:还有声音吗?你们发现了什么?(弦一旦停止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

  4.师:是不是其他物体不振动也不能发出声音呢?老师这里还有一把镲,谁上来试试?(两个学生,一个发声,一个停)

  师:发现了什么?也就是说“物体不振动就——”

  (板书: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5.师: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老师小结:各种声音产生的原理是相同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6.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8页,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学生在物体的发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进行反面论证,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发声的共同点,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认识,验证了前面的假设。这样的设计,不但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五、拓展延伸,巩固科学概念

  1.师: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请听:蜜蜂在嗡嗡地叫…(播放动画),这些东西发声时是什么在振动?

  蜜蜂嗡嗡,是_______________在振动

  风儿呼呼,是在振动

  雷声隆隆,是在振动

  青蛙呱呱,是_______________在振动

  2.在自然界里,处处都有美妙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里还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播放动画)师解说:请听——

  “蝉”在树上唱着动人的歌曲;蟋蟀在草丛中自由地弹琴;响尾蛇遇到敌人,尾巴会发出响声。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吗?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用续写小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声音的产生,既增加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增加了科学的美,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声音产生的认识;播放蝉、蟋蟀、响尾蛇发声的录像,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充分体现“科学课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究起点”这一教学理念。]

  六、总结全课,评价促进。

  1.这节课,我们对声音的产生进行了探究,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科学探究方面有什么收获吗?

  2.关于声音,还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去研究,如: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声音的传播,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呢?请拿出“学习评价表”,四人小组评一评。(学生完成评价表后交给老师放进成长记录档案袋中)

  [设计意图:课堂的即时性评价,体现了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纵向发展的理念,并以此增进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元认知。]

  附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中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

  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世界

  学生阅读图3-1~3-4,(或播放此类声音),让学生感觉声音的世界。补充一例:大家知道吗,有一种笑树,风一吹,笑树就能发出声音?

  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大家先来做个实验: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有什么感觉?(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引导学生举例: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鸟鸣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青蛙鸣叫中靠气囊的振动发声的。

  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总结: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声的。

  三、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提问: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演示实验“声音的传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声音逐渐减小,最后消失)。说明: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观察图3-11,另外,同学们在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许多的声音。说明:水可以传声。

  学生小实验3-12:说明:木头可以传声。

  总结:空气、水、木头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学生阅读图3-13(人耳的结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的声音。

  对照表(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分析: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是

  V固>V液>V气

  在1标准大气压下,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s。

  四、回声

  学生阅读信息窗——“天坛回音壁”,介绍,如果要听到回声,时间间隔至少要0.1秒。

  回声可加强原声,或测量距离。

  五、本节小结,作业:1,2题。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成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七、教学后记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06-19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10-27

《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02-25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03-01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02-26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11-22

数的产生教学反思04-20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07-03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