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4 08:31: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

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1

  一、 教学设计(思想及创意)

  氨的性质:通过一则新闻和演示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氨的物理性质以及产生喷泉的“动力”是烧瓶内外有一定的压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再结合问题,“空中生烟”实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氨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学习、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师生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的组成、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

  2、 教学地位: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惟一气体,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它在工业上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掌握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有着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另外,氨是氮族元素重要的化合物,是化肥工业制铵盐和硝酸的基础。氨的学习还对后面的铵盐、硝酸、合成氨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氨的性质的'理解,理解喷泉产生的“动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的能力;

  ② 掌握氨、氨水的主要化学性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 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如通过对氨的“喷泉实验”和“空中生烟实验”的全面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新知识,让学生体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② 通过对液氨和氨水的性质对比、讨论,使学生了解对比这一重要科学方法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③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④ 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和交流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培养学生形成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 通过安排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与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结合作的精神。

  4、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5、 教学难点: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的能力。

  6、 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7、 学生情况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中表现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部分学生具有兴趣不稳定,对化学学习有畏难情绪,逻辑思维不成熟,观察不全面、不细致等特点。教师要运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内驱力,需要用多媒体演示,模型展示等直观、感性材料等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和全面观察,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难点突破有很大的帮助。

  8、 教学方法设计:

  ①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导向,通过观察 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②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博采众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获得更丰富全面的知识体验。

  9、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新闻网》20xx年2月26日消息: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

  [设问]从这则新闻中,你了解到了氨气有哪些方面的物理性质?

  【过渡】本节课我们着重来研究氨的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质。

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2

  一、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喷泉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2)知道喷泉实验的基本操作及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装置的改进,感受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设计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中与氨有关的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节的设置力图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知道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形成条件并在氨气喷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改进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并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为后面实验学习提供方法。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凡是化学反应结果能形成体系内外压强差的实验,均可设计成喷泉实验。

  2、学情分析通过氨及氨盐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结合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电离成NH4+和OH—而呈弱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等有关知识。

  通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学生还掌握了氯气、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硫化氢气体通常状况下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为“喷泉”原理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从心理特点上,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实验的探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氨气喷泉实验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氨气喷泉实验形成的'关键。

  (2)难点:氨气喷泉实验形成的关键。

  三、实验方法设计

  1、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亲密合作,获取新知。

  四、实验教学环境

  实验仪器:烧瓶,烧杯,试管,导管,橡皮塞,铁架台,止水夹,乳胶管。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浓氨水、酚酞试液。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提出问题→剖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分组探究→归纳小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形成

  探究活动一: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组织活动

  1:教师播放一个实验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记录该实验学生观看视频并在老师引导下记录实验步让学生知道喷实验的【提出问题】

  1、为什么能形成喷泉呢?

  2、溶液为什么变红?

  3、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

  1、氨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

  2、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3、引发喷泉实验小组合作讨论思考并写出各组的答案步骤创设研讨氛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实验教学总结12-15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4-08

生物实验教学培训心得12-23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04-18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06-22

科学实验教学总结01-1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01-24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计划04-04

(推荐)生物实验教学计划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