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08:32: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生活中人物变化的形象。

  2、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相貌特征。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背后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把握理解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进行想象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听好我的要求,我来说你们跟着做表情,准备好了吗?请听好:

  师:“几个好朋友约好一起去玩,一起做游戏,很开心很快乐,你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有的拍手唱歌,有的很开心。”

  师:“假期如果你们吃了各种的瓜果,又去喝冷饮,肚子疼很痛苦,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有的捂着肚子,有的面部狰狞,嘴里发出呻吟声”

  师:“2008年汶川地震,天崩地裂的一瞬间,教室消失了,家园不见了,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亲人,你们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生:“非常难过很伤心。”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反应机敏,表情到位。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心情可以引起表情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喜怒哀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表情歌》请大家仔细看认真读。”

  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起,画人哀,眉呈八字嘴下歪,画人怒,双眼睁大眉倒竖,画人乐,嘴巴张大眼眯着。

  (二)尝试探趣、创作表现

  通过这首表情歌,我们学习了解了人物各种表情五官的不同变化,才能在以后的绘画中使人物更加形象逼真。

  师:“今天能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这快乐时刻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我想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下面请看怒:“首先画出头部的大体轮廓,画面构图要饱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第二步勾画五官的形态,注意线条的疏密、流畅;最后略加整理完成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优秀学生作品吧!欣赏完后,教师布置学生绘画

  (三)尝试探趣,创作作品

  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了人物的脸型,发饰,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再利用“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提醒学生运用知识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作业要求:

  1、大胆自由的画一种表情。

  2、运用夸张、想象、变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的特征。温馨提醒:

  1、构图大胆,饱满。

  2、根据画面需要适当的添加背景,让画面更加充实,生动!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试试看吧!

  (四)作品欣赏:

  1、让学生自评,给自己写上评语或评分。

  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

  《喜怒哀乐》修改方案及教学反思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的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孩子涂鸦式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心理上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这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情感。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夸张去绘画。

  本课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这一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物表情的特征和不同表达方式,学习头像写生,通过抓住表情及特征,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游戏激趣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表情时五官的形状,学生在观察时一般都能找出其显著特征。然后学习我国古代画诀,欣赏书本作品:他们分别是什么表情?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人物表情的特征。学习不同表情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了解基本作画步骤以及三停五眼的比例关系。作业时要求学生在构图时,不要画得太大也不要太小,理解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学生作业时构图较为大胆,但表现的表情还不够丰富。教学时我还及时的引导学生去互评一下,找一找同学画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促进学生的互相交流。进行作品展出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2

  【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2.通过欣赏康定斯基的艺术作品,从绘画的点、线面中我们可以寻找到音乐旋律相连接的形态和色彩,并唤起我们的创作欲望和激情。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接触面比较窄,知识面没有那么广,动手能力更加是有待加强,所以很多学生叫他们去画画的时候显得很被动!更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挖掘去尝试。

  2.学生认知障碍点:如何又快又准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点线面美术素材。

  【三维目标】

  德育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智育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康定斯基的'艺术作品,体会点、线、面、色彩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学习在绘画的欣赏中连接音乐中的要素,寻找不同艺术学科中的通感。

  2、学会动手练习用点线面的元素去做一些简单的作品。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素质发展目标: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点线面色彩在生活中的关系。教学难点:寻找点线面的不同学科的艺术学科通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画,课件。

  学生准备: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2.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3.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难点: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1-3小节的学习,感知太阳大、远、热的特点,并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将这些说明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激发阅读兴趣

  1、欣赏日环食图片。

  2、师叙述,揭示课题并板书。

  3、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指导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学生根据要求再度课文。

  A.对于这类科普说明文,一般一小节说明一个意思,阅读时首先要概括出每节的内容。在阅读时把每个小节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小节前面。

  B.没小节内容概括出来了,用“//”给课文分层。

  C.交流汇报。a.说每个段的意思。B.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板书:关系密切)

  5、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找数字填写表格。

  特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远

  大

  热

  3、交流反馈。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

  (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我们依然每天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温暖,那是为什么呢?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A.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

  B.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C.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都照得到。

  D.?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

  师: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让它们为我们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做助手,真正让读得人,有所感悟和回味。来我们流利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四、运用方法,写“广场”

  1.、出示小练笔要求:模仿文中的写作方法,把“这广场真大啊!”这个句子写具体。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出示例文,说说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学生模仿,练写“广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远、大、热得特点。作者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进行说明。学习了这些说明方法,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运用说明方法,让自己写的东西更具体,更完整。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4-8段,了解?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3、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太阳与人的关系是怎样密切的。

  二、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读)

  (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展示资料

  (1)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2)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四、总结全文

  (1)《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生物、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霜雨雪,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课文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说明文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段意概括”,常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所以在阅读时,要运用这些方法,帮助我们读懂、写好说明文。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4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2、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本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准备:调查当地旅游资源,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图、文资料介绍)。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说课外你了解的各地风景

  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

  二、设计

  说说你们小组的设计

  全班交流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

  如: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

  师生评析作业: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构图、画面表现旅游景点突出、色彩搭配合理。

  五、总结

  教学后记: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5

  《舞台布景》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舞台布景。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制作工具,彩色纸、毛线等材料。不同类型的舞台美术图片,舞台场景设计的草图、舞台表演幕后情况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入:同学们,随着我们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你们看过什么舞台演出?哪一场演出你印象深刻?(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小结: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都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我们一般把它称为舞台美术。

  2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二、感受了解。

  1为什么说舞台美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哪些艺术手段与形式呢?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享受?

  2交流讨论,教师概括、小结舞台美术的特点与需要设计的内容,并以《报童》的舞台美术设计做进一步的图示说明。

  三、学习舞台美术布景的设计。

  (1)通过课件展示布景设计的有关图片,如西博会晚会、舞剧《大梦敦煌》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为舞台的主要形象的?为什么?在整体的设计上还考虑了哪些因素?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主题形象在整体舞台美术设计中的意义及其他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如灯光、道具、天幕等。

  (3)欣赏几幅舞台场景的设计草图,强调草图的基本设计要点,如要突出演出主题、选择主题表达的形象、注意舞台欣赏的视觉效果、说明性地大概画出舞台设计的基本效果等。

  四、布置作业,鼓励设计。

  自己选定一个课本剧或童话剧,然后用草图的方式画出舞台美术的整体设计。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一位同学画出集体讨论的大概设计意图。

  五、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设计意图,展示评价。

  请学生上讲台把自己小组的设计草图通过投影仪放大,然后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如创意是否新颖,主题形象如何、设计是否会得到较好的舞台效果等。

  七、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①通过教学课件播放舞台演出的幕后画面,如化装、做道具、搭舞台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②布置学生为下一节课的`设计制作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结束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几件演出的道具,如课本剧《龟兔赛跑》中的头饰、服装等,请两位学生上讲台进行角色装扮,并简单地按设计的台词与动作表演一个片段。(可以在课前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表演辅导)

  2、揭示新课的学习要求:设计制作舞台剧表演的服饰与道具等,然后进行表演。

  二、研究角色与道具。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研究与讨论:从上一节课的舞台场景设计中评选出几个优胜的方案,作为小组的舞台剧目,并对剧目中的角色进行设计与讨论,如服装、头饰、道具等的制作方案。

  2、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好的方案与创意进行积极的肯定。

  3、欣赏童话剧《大树妈妈》、课本剧《龟梯赛跑》的服装造型、布置设计、道具制作等。

  三、指导制作。

  1、教师出示几件设计制作的实物,如头饰、服饰、道具等,请学生观察、研究是运用了什么材质,用哪些方法制作出来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要演示一些立体制作的要点与方法,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局部先做成半成品。上课时,教师将最关键的部分以及细小的地方,通过实物展示台进行放大演示,也可以结合一些过程图、方法示意图来说明,帮助学生掌握立体制作与局部美化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与创造。

  四、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为本组选定剧目的角色设计制作头饰和道具等,并由组内同学担任角色,自己设计台词与动作,进行化装与彩排。

  五、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适当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共同合理使用,开展积极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六、展示表演,交流评价。

  各小组的角色化好装后上讲台前面的空地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如服装奖、创意奖、制作奖、道具奖、表演奖等,肯定学生积极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七、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在班队活动等机会继续更好地开展艺术表演活动。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利用建筑、山石、花草树木、幽径等造园要素,表现丰富的造型及空间变化,使园林艺术呈现出“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审美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感受其独特的审美情趣,领悟其深层的审美内涵和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对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美感的感受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同类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典型作品,领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特的意境魅力和特有的艺术成就。在领略中国古典园林鲜明的特色艺术的同时,一方面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审美情感和人文情趣,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观念和方法,了解其蕴涵的儒、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了解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勤劳和智慧的特色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更有效的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感和特色,并进一步了解园林艺术的布局和造景方法。

  三、教学策略

  1、以赏析为主的课型,在教学设计方面强调选择典型园林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大胆感受中国古典园林赋予的独特美感,在审美感受中逐步探讨相关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蕴含的深层内涵,感受其独特的审美特点。

  2、运用比较鉴赏法,并设置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如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相比有什么特征?找出中国园林的造园要素?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3、经典赏析,典型突破。重点赏析探究某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园林力作,如苏州的拙政园,探讨了解其审美特色和布局造景方法。以此为点,引导学生感性把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特色,再从表现形式上探讨分析,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表现手段以及所蕴含的审美内涵。

  4、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一种独特而经典的艺术设计形式,并对之后的艺术产生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例导学,如现代设计案例苏州博物馆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其间的池塘水域、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的巧妙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

  感觉。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针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三、教学策略

  本课是围绕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包括色彩形成的原理,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固有色与环境色和光源色的区分,色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等。本课重点解决影响物体颜色的因素和色彩的几个概念。分析光与色的关系,明晰色彩的几个概念。介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新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知识。教材紧扣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8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

  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

  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

  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习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设计特色]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3.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a.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习效率最高。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多媒体演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1)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有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四.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荷花

  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

  荷叶: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

  观赏花姿

  荷花:冒出来----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翩翩起舞与蜻蜓、小鱼交谈

  [《荷花》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9

  纳赤塘小学???赵雪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景、深入感知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荷花的美。

  2、理解“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那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一节课

  教学准备:白纸、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词语

  二、导入:

  1、让我们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欣赏这一池的荷花。(板书:3荷花)

  2、我们就一起来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美丽的荷花。

  三、图文结合,抓住词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品味荷花的美丽。

  (一)、齐读课文。

  (二)、分段学习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2)、作者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什么?

  2、学习第2自然段

  (1)、小组读(思考:“已经开了不少了”是什么意思?)

  (2)、还看到了什么?

  A、课文是怎样来描写荷叶的?(把它画下来。)

  B、这里有一个成语“挨挨挤挤”,它的意思是什么?同学们回忆下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

  C、“挨挨挤挤”说明人多,这里说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样?(荷叶多、密)

  D、“碧绿的大圆盘”指的'是什么?(荷叶)

  E、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3)、接着后三名写的又是什么?(白荷花)

  A、“冒”让我们一眼就看到这一朵朵白荷花。

  B、这一朵朵白荷花它们开放的样子相同吗?(画出句子)

  C、说话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4)、齐读第2自然段;以填空的方式背诵。

  (5)这么多的白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相同。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么多的白荷花各有各的姿势,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千姿百态”

  (3)如我们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那这画家是谁呢?(大自然)

  (4)看着这么多美丽的荷花,作者会产生怎样的感情?

  4、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用一句话来表达作者对荷花的感情)

  (2)作者是一朵荷花吗?那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喜爱荷花)

  (3)他这时的心情怎样?(很高兴,喜悦)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翩翩起舞、快乐、好梦)

  (4)“翩翩起舞”:像鸟儿一样轻盈地跳起舞来。

  (5)说话练习:(小组合作)

  (6)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老师读,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朵荷花的情景。

  (7)现在你觉得自己是谁?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5、学习第5自然段

  (1)师读。

  (2)“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荷花太美了)

  (3)那作者对荷花有着怎样的感情呢??????(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齐读全文(带着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闻到:清香

  荷叶:挨挨挤挤、碧绿

  3?荷花????看到:

  才展开

  荷花:千姿百态??全展开

  花骨朵

  想到:“我”仿佛是荷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设计]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0

  教学内容:设计新校园(课本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学校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在课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以调查形式写出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调查的内容,可以用平面图的形式画出,也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最好要说明位置。

  2、教师要准备一些平面图。

  (1)小组设计时用的。

  (2)教师讲解时用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我们每个人都是校园的小主人,你喜欢自己的学校吗?相信你们对学校的每个地方都很熟悉,校园这样设计你满意吗?你想让校园的那些方面得到改进和完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设计一下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美,更有特色,富有生机。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2、让学生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信息

  (出示某校园的平面示意图)

  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样的校园设计你觉得怎样?

  师: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你满意吗?你还有什么建议?

  师:这个校园与本校相比,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要改善的地方?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

  开展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了解到其他校园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

  提示:根据新规划画出新校园的平面图。为了把图画得美观、合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各建筑、设施在图上的方位(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注意各建筑、设施在图上的大小,比例要适中。

  (3)先用铅笔画,再涂上合适的颜色。

  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四、展示各小组设计的作品

  1、各小组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个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再说一说你喜欢那一个设计,为什么。

  2、板报展示每人的校园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评出最优秀校园设计奖。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谈谈你的收获?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1

  “标志”在学生的眼里中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校园里处处可见。这些标志大部分是由专业设计人员创作的,如何让一位小学生在短短一堂课内设计出有内涵且兼具形式美的标志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为此,我设计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整堂课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入手,引入主题,突出课中的知识点,背景音乐导入激发兴趣,体验情景教学之乐。来达到以“趣”入题、引路,以“美”入情、入境。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催化和向导。唤醒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参与标志设计的学习活动之中。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是创造的主体,又是活动评价的主体。在为自己班级设计设计标志时,学生设计的就很大胆,有特色,并且效果很好。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松了绑,任想象驰骋、任情感激荡。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开放、多元的评价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

  在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班级特色,夸夸我们的班集体时,同学们体现了极大热情,因为在学生眼里从来都是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表扬,这一次由自己对同学对班级特色和优点进行列举和夸赞。这一环节的设计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为自己班级设计标志的热情经过短短十几分钟的创意制作,学生们设计出了独具特色、美观醒目的各种班级标志。在总结展示活动中,经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大家对学校更加热爱了,对标志设计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是一节以绘画与工艺相结合,多种造型表现体验为主的“造型表现”课,课时2课时,本课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瓢虫的美感。主要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漂亮的瓢虫与众不同,感受与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选登了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瓢虫,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瓢虫的特征。教材中列出了学生制作和绘画的瓢虫,便于学生在创作时参考。

  教学目标:

  ⒈观察、了解瓢虫的特征,学会绘制漂亮的瓢虫。

  ⒉欣赏和感受瓢虫美丽的花衣裳,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绘制方式,大胆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瓢虫。

  ⒊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这一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⒈引导学生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来做瓢虫。

  ⒉引导学生表现出瓢虫的与众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等。

  学生:收集瓢虫的资料,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彩笔等。

  教学进程

  一、问题导入,创设情境

  师:春天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昆虫时装展,马上就要拉开大幕了。昆虫模特们,正忙碌着为自己准备参赛服装。小瓢虫正为这事发愁呢,它已经穿够它那件斑点衣了,想请同学们做它的设计师,为它设计一套参赛服装,同学们愿意吗?

  生:愿意!(学生们兴致很高)

  师:那今天就让我们做小瓢虫的设计师,为它设计一套漂亮的花衣裳吧!(板书课题:瓢虫的花衣裳大屏幕出示瓢虫的图片及课题)

  师:为了能使服装适合小瓢虫的身材,我们需要为它量身定做,快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它吧!

  二、循循善诱,展开探究

  1、初步感知

  师:瓢虫,大家都见过吗?你知道瓢虫朋友都生活在哪里,你都在哪里见过它吗?

  生:叶子上,树上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小设计师。你们见过的瓢虫的种类多吗?他们都长得什么样?

  生:有红色的,黄的,七星瓢虫

  师:你们见过的可真不少,但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更加惊人的秘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瓢虫在世界上有5000多种,在我国就有300多种,它们大多都是益虫,喜欢吃蚜虫等害虫,所以农民伯伯特别喜欢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花大姐!)

  2、理性认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分有趣的瓢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欣赏种类不同的瓢虫)

  师:每个瓢虫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瓢虫的观察,你们能说说这些瓢虫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它们的外形都很像,它们都有斑点、、、、

  师: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瓢虫摆在大家面前,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画一画他们?老师总结出一个表现瓢虫又快又好记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呀?

  生:想!

  师:这个方法老师需要同学们的配合,现在请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完成,请看大屏幕,同学念口诀,老师来画,好吗!

  生:好!

  大屏幕出示儿歌口诀:一只小虫真可爱,圆圆的身子小脑袋;六只短腿斑点衣,两只触角伸出来;小脑袋上小眼睛,保护庄稼人人爱。(学生说老师画,师生共同完成)

  3、发挥想象

  师:瞧!一只瓢虫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瓢虫,你感觉老师画得怎么样?

  生:少了斑点。

  师:你们的观察真仔细。对,是少了斑点,可是小瓢虫已经穿够了它的斑点衣,它想换身新衣服,哪位同学能到上边来,给瓢虫穿上花衣裳?

  生到黑板上用剪贴的方式为瓢虫装饰

  师:谢谢同学的合作,现在这只瓢虫在老师和这位同学的努力下发生什么变化?

  生:变漂亮了,好看了。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你能说出我们俩用了哪几种方式来表现瓢虫的呢?

  生:绘画剪贴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孩子。老师这里有一部分小设计师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他们都是用了哪些方式来表现瓢虫的。(大屏幕出示图片)

  三、欣赏作品,激发想象

  ⒈作品欣赏: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作品:儿童画表现方式,剪贴画表现方式,彩色泥塑表现方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从构图、装饰、背景、色彩等方面加以引导。)

  师:欣赏了这些小设计师的作品,我已经看到有些同学有点迫不及待了。接下来,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发挥你们的想象,马上开始吧。

  ⒉创作表现

  师:请看小瓢虫的设计要求。(大屏幕出示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1)发挥你的想象力,采用绘画和剪贴的方式,为瓢虫朋友设计一套花衣裳。

  (2)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设计新颖(解释一下新颖的意思)

  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学生进行创作。

  四、展示作品,表现个性

  师:好,时间到,哪位小设计师已经完成了?请带着你的小模特一起到台上来。(讲台假设成T型舞台)现在这里是一条最豪华的T型舞台,你现在是最优秀的设计师,请举起你的作品向前走两步。下边的小评委假如你是小瓢虫,你会选那一件衣服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想法和表现意图。小评委评价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师总结:指出优点,引导学生怎样去弥补缺点。

  五、课后拓展,美化生活

  师:同学们给小瓢虫设计了这么漂亮的花衣裳,它太高兴了,为了表示对同学的.感谢,瓢虫朋友想为我们美化生活,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呢?

  (大屏幕出示图片)瓢虫形状的沙发,瓢虫装饰的牙刷,瓢虫形状制作的灯笼,瓢虫形状设计的钟表。

  师:瓢虫不仅帮农民伯伯捉害虫,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它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生;爱护它保护它……

  这节课同学们做的很好,小瓢虫很开心,老师也特别高兴,一高兴老师就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老师读白字你们读黄字,开始

  生:小小瓢虫穿花衣,由我来为它设计。

  师:春季时展它走秀,衣服漂亮得第一。

  生:它夸我的设计好,我夸它可爱又勤劳。

  师:农民伯伯喜欢它,消灭害虫功劳大。

  生:它为我们美生活,我们爱它保护它。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设计充分,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学形式新颖独特,吸引了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深入分析教材,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充分利用与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创设了一个昆虫举行服装展的情景,让孩子们成为瓢虫的设计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我说:“为了能使服装适合小瓢虫的身材,我们需要量身定做,所以要了解瓢虫。”学生们注意力很集中。我把收集的一部分瓢虫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学生对瓢虫的形态美得到了初步的内在审美体验。接着运用儿歌的方式串联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更生动、形象的将瓢虫的结构特点印到了记忆里。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兴奋的氛围下了解瓢虫的特征和相关常识。然后通过师生合作启发学生创作思路,通过作品欣赏,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根据要求进行大胆创作。作品展示阶段,组织一部分学生带着自己的小模特(作品),走上T型舞台,向同学们展示作品,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接受大众(同学们)“评委”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们很开心。不但展示、欣赏了作品,也锻炼了他们各自的能力。接着孩子们的兴奋劲,我又进行了拓展,让孩子们感受瓢虫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后用一首儿歌总结了整堂课的内容,并教育学生要爱护瓢虫、保护瓢虫,从而让情感得以升华。不足之处,就是在课堂组织方面还不够灵活,课堂随机应变能力还需要加强。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3

  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4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图程序编辑菜单下“复制、粘贴、旋转、翻转”等图标功能。

  2、运用画图程序编辑菜单下“复制、粘贴、旋转、翻转”等功能创作设计美丽的花边。

  3、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运用“复制、粘贴、旋转、翻转”等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复制、粘贴、旋转、翻转”等功能创作设计美丽的花边。

  【教学准备】

  教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课件。

  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欣赏导入

  1、欣赏花边电脑美术优秀作品

  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相同的纹样进行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有秩序的美感。

  2、生活中哪里经常用到这些图案。

  三、观察感悟

  1、自学教材,了解绘制方法步骤图:

  方法一:

  (1)用各种工具画出自己需要的花样。

  (2)用“复制”和“粘贴”工具复制花样,第二个花样用“翻转”工具水平翻转。

  (3)按自己需要的样式一正一反排列成一条花边。

  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

  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

  方法二:

  (1)用各种工具画出自己需要的花样。

  (2)用“复制”和“粘贴”工具复制花样。

  (3)按自己需要的样式顺序排列成一条花边。

  2、教师演示“复制、粘贴、翻转”操作要点。

  3、欣赏学生作品

  说说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完成的?

  4、欣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想想看,这些图案能用什么工具快速表现出来?

  四、探究体验

  作业:运用电脑中的复制和翻转功能画出漂亮的`花边。

  设计步骤:

  (1)画一个单独纹样。

  (2)复制、粘贴单独纹样。

  (3)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

  五、作品展评

  我设计的花边运用了( )方法。

  漂亮的花边装饰在( )地方。

  六、拓展小结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桌布、手帕、窗帘图案。

  七、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感悟,读中欣赏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描述景物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写了珍珠泉的那些特点。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我国有许多神奇的泉水,你们看!(出示制作的关于泉水的课件,播放的同时老师做介绍)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个泉水,它叫珍珠泉。(板书:4.珍珠泉)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教师相机对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

  展示了泉水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读题生疑,引导学生面对题目端摩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一个平台。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认读词语:镶嵌青苔蕨草缘故嘟噜扑哧一笑干涸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珍珠泉那些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也可以和同伴讨论。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落实学生的自主读书,一读是读通顺,二读是读懂内容。这环节给学生你的读书时间,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

  三.细读课文,研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那些方面描写珍珠泉?(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2.提问:你最喜欢课文描写珍珠泉的哪一部分,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3.珍珠泉所在位置。

  (1)提问:那绿色的大绒团是什么?(感受环境的幽静和生机,体会比喻的贴切)

  (2)你喜欢这山林吗?喜欢就用朗读来表达吧!(读出幽静和生机)

  4.四周环境及泉水

  (1)出示句子: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提问;这里描写了泉水的什么特点?圈出绿、深、清。

  (2)对比朗读,出示句子

  A.水是那么绿,那么深,那么清。

  B.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提问:多种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谈哪句写得好。

  (3)这样的潭水多美啊,我们用朗读来读出它的美吧!

  5.泉水涌动的特点

  (1)提问: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泉水的涌动,你们画出相关的语句,反复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你读后的感受。(学生进行说和读,教师及时评价指导,让学生理解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2)出示句子: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重点指导:扑哧是水泡绽开的声音,扑哧一笑是拟人句,把水泡当作人。

  你看水泡多活泼可爱,我们来有感情地读读吧!

  (3)出示句子: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提问:读到这,你知道珍珠泉名字的由来吗?

  这水泡多美啊!让我们来读一读。

  6.体会家乡情怀。

  面对这美丽的珍珠泉,作者不由地说了一句--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让我们读出作者的自豪和骄傲吧。以及对家乡无比地热爱。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环节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指导学生认真地读书,每次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语言,揣摩表达形成,加强了重点语句的理解和积累,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4.珍珠泉

  位置--泉水--泉水涌动--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泉水(绿、深、清)

  水泡(扑哧一笑、彩色的珍珠)

  【设计意图】

  本板书设计简要展示了文章叙述的顺序就及泉水的特点,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

  [珍珠泉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02-11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9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7-31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01-06

美术《船》教学设计04-17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5-31

小学美术《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6-19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03-25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必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