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了测量,但少数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熟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三、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四、课堂小结
略。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2.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学情分析
1.学生初开始接触乘法,对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比较陌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2.学生对乘法的认识缺乏基础,但对乘法的计算了解一些。
3.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把相同数相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推理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方向感。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与位置。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累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身体验方位,体会到方位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自主合作、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
1【导入】游戏激趣评论。
师:学生全部起立听老师做口令,向前点点头,向后指一指,向左弯弯腰,向右拍拍手。
师:你刚才发现了哪些方向性词语。
生:前后左右
师:找两个学生面对面站立再做一遍。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生2:他们面对朝向不一样,方向也不同
师:是的,同学们,前、后、左、右是相对的,面对的方向不同,方位也在相应的变化,而无论我们的身体怎样移动或转动,生活中的有四个方向是永远不变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四位新朋友——东、南、西、北。(板书: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利用前后左右来辨别方向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样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自然而然引出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活动2【讲授】活动中学评论。
活动一:教室中认识东南西北
1,出示谜语
师:小朋友,你知道太阳是从哪里升起的吗
生齐答:东方
师:是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跟太阳公公打个招呼,
(太阳公公您好!)
师:你们能用手指一指我们教室的东面吗?(生齐指)
师:我们教室的东面有什么呢?
生1:教师里的东面有黑板、国旗,电脑。
师:观察的真仔细,还有想补充的吗?
师:说的很棒。
在我们教室中电视机所在的位置就是教室的东面。太阳就是从东面升起来的。(手势)你还知道哪些方向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可以来帮助我们辨认东、南、西、北。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唱、边指一指。(播放视频)
师: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边指、边读,这首儿歌呢?(指名一生带读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东后西,左北右南。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交流:谁能到黑板上看图指一指、说一说,小明前面、后面和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提问:谁愿意帮老师把南、西、北这三个方向的卡片贴在教室相应的位置上,请选择一张贴一贴。这两位小朋友在贴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睁大眼睛看,看他们贴得对不对。
追问:谢谢你们,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什么(电视机、文渊阁、黑板报、丹青苑)
活动二:认识相对的方向
谈话:小明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太阳从东方升起,从哪里落下
东、西是相对的两个方向。还有……(南、北是两个相对的方向)。板书:东——西南——北
我们知道了东和西是相对的两个方向,南和北又是两个相对的方向,接下来考考大家:
练习1、口答:我的前面是东,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
我的右面是西,我的`左面是()。
我的后面是南,我的前面是()。
选两个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
活动三:通过体验感知分辨东南西北的方法
(二)在游戏中辨认体验东、南、西、北
活动:大家一起转一转
(1)(指名转)师:同学们能准确地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吗?(能)
现在,老师要进行快速反应测试,我请三个做的最端正的同学到前面来,听我的口令转动方向,看谁转的又快又准,其他的同学当最棒的小观察员。
师:(师发指令,生转)请你们转向南面,转向北面(随机采访一生)
生1:教室的南面有门,我找到了南方,南北相对,我就找到了北方。
师:请转向东面,转向西面。(师继续发指令,生转)
师:观察员们他们转的对吗?(生:对)几位同学方向感非常好,给你们智慧星作为奖励。咱们的小观察员也都是棒棒的,观察的非常认真。
(2)(小组转)师:其他同学也想转一转吗?(想)小组来比拼吧!请在教室最北边的一大组起立,面向南站,请最南边的一大组起立,面向北站。中间一大组的同学面向我们的讲台,也就是面向东面站立。
你们要听清老师的口令,用手指出正确的方向。如果你找错方向请安静自觉地坐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师:请指东,请指北,请指西,请指南。(师发指令,生转)同学们方向感真好!笑声背后要有思考,同学们在比拼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几组的同学虽然面对不同的方向,但他们指的东、南、西、北是一样的。
师小结:没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确定不变的,不会因为我们面对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3)(集体转)师:想一起动起来吗?全体起立。老师有个要求,需要大家转的时候,做到又轻又快。请大家面向东站立,向右转,现在你们面对的方向是?
生:南,
(师抽一生提问:你能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吗?同学们同意吗?)我们接着向右转,现在你们面对的方向是?
生:西。
(师抽一生提问:你能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吗?同学们有不同意见吗?)
师:我们最初面对的是东面,向右转到了南面,接着转到了西,请全体继续向右转。现在你们面对的方向是?
生:北。
师:继续右转。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方向是?
生:东。
师:我们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向右转下去呢,请同学们自己在位置上转两圈,看看有没有什么神奇的发现。
(指名说)
生1:我发现从东开始,向右转,方向依次为东、南、西、北。
师:爱探索的好孩子,谁还想再来说一说。
生2:向右转和时针旋转的方向一致,因此我发现顺着时针旋转的方向,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
师:回答得真完美。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利用指一指,转一转方向来巩固对方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反过来也能使学生运用方向之间的关系帮助自己辨别方向)
(三)感知东、南、西、北之间的联系
1.师: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有着非常有趣的联系,生活中,人们有时会说“东西南北”,这是为什么?(同桌讨论)
生1:
“东西方”相对,“南北方”相对,所以会说“东西南北”。
师:真厉害。谁还想再来说?
生2:东西南北,是因为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师:同学们同意吗?(课件出示:东的对面是西,南的对面是北)
2.师:人们有时还习惯说“东南西北”,把四个方向按这样的顺序排起来,就像我们今天的课题一样。想想是为什么
小组讨论
生:从东开始,顺着时针旋转方向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的。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小结: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西相对,南北相对的原则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也可以根据顺着时针旋转的方向,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来确定方向。
(课件:箭头连接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东南西北”表明生活中这四个方向是按着顺时针方向的顺序排列的;“东西南北”则强调了“东西方”相对,“南北方”相对。对两个不同排列方法的思考,引导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上刚刚认识的新知识结合了起来,帮助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突破了这个难点)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充分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敢到老师的智慧岛上闯关吗?我给你们设置了三个关卡,有信心个个击破吗?生:有信心!
师:(请全体起立,做个热身运动)向东点点头,向西招招手,向南扭扭腰,向北笑一笑。向西拍拍手,向南跺跺脚。
(生根据指令齐做)好,热身完毕开始闯关。
1.第一关:小小飞行员
师:(课件)飞行员在天空飞行的时候,依靠导航系统给他确定一个方向,他就能辨别另外三个方向,我们来做个模拟飞行试验。请一位同学来当飞行员,同学们做地面导航系统,告诉他一个方向,让他来辨别其他三个方向。
(分别指名三位同学扮演小飞行员,眼罩蒙上眼睛,旋转几圈后,其余学生告诉他/她面对的方向,扮演飞行员的同学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并说出自己是如何确定出方向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不同的方向和由于所占位置不同,方向不变的道理。
第二关:你会迷路吗?
想想做做1(1)师:早晨同学们可以根据太阳辨别方向,可是当太阳快落山,你还能找准方向吗?小红就遇到了这样难题。20秒思考时间之后,我们男女生比一比。(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让学生辨认出方向)
男生1:小红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面,根据东、南、西、北顺时针方向旋转,知道左面是南面,右面是北面。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那我们就掌声通过。(2)师:当你面向北的时候,怎样很快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呢?请一位勇敢的女
生来挑战。(指名一女生回答,分享辨别的方法)
女生1:面对北方,那么后面就是南方,根据顺时针旋转方向是东南西北的顺序,判断右手边是东方,左边是西方。
师:同学们同意吗?(同意)我们班的男生女生都是判断方向的小能手。
3.第三关:找一找
想想做做3
师:智慧岛最后一关,说一说,小华的房间是怎么布置的。指名一生读题,询问窗户朝南的含义。(生:窗户朝南就是窗户面对的是南面)
师:请同学们找准四个方向,看图给同桌介绍小华的房间。(指名反馈)(生1:房间的东面有床、花盆,挂历、被子。
生2:房间西面有书柜)(设计意图: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课外拓展
师:我们现在是在教室里面,大家可以准确地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果走进大自然中,你还能准确地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小声分享你知道的户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名三生反馈,生1: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对北极星的一方是北方,后面是南方。生2:我可以带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的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生3:雪化的快是南方,化的慢是北方,因为北方比南方冷。)
师:同学们懂的可真多。老师这有几个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小妙招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播放课件及录音,介绍户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小结:如果我们以后要去野外或是人流密集的陌生地方,一定要随身带指南针,或者牢记识别方向的方法。越是天黑害怕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数学会帮你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困难。
5、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1:我学会了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生2:我知道了东西相对,南北相对。顺着时针旋转的方向,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来确定方向。
师:你的收获真不少。
生3:我知道了许多在户外辨别方向的方法,以后不会迷路了。
师:你真棒!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位新朋友,我们知道了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西相对,南、北相对的原则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也可以根据顺着时针旋转的方向,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来确定方向。
2.课后实践任务:课后到学校的操场上去,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表现得非常棒,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位同学。
六、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东←→西
南←→北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推理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一数学内容包括“答案是两种情况的推理”和“答案是三种情况”,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猜测推理,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渗透推理思想,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电子录播室、智慧课堂软件、学习卡、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一、激趣引入
1、课件出示一对双胞胎的动态图片。
2、填空小华不是男生,就是甲乙两个人下棋,甲不是赢了,就是课件出示一对双胞胎的动态图片。
(1)在不给出任何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猜一猜“谁是哥哥?”
(2)给出一个条件再让学生“猜谁是哥哥?”
(3)填空,让学生解
(1)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回答问题,并且能说明理由。能够通过给出条件前后两次判断,知道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并且能够总结出进行“两种情况”推ppt动态的在日常生活中,学情景画面,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智慧课堂挑人功能。进行简单推理的生活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推理的内容。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两种情况”推理的问题。理的一般方法。出“两种情况”的推理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三种情况”的推理做好准备。二探究新知例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启发学生理解题目,找出所给出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方法找出答案,并且和同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三种情况”推理的方法。设计四关的练习:第一关“选一选”,第一关“选一选”课件出示两道生活1、3个人拍球,分中的问题,让学生别拍了32下、31根据条件进行推下、30下。理。选择正确答案。
(2)小雨、小东、小第二关“火眼金松进行跳绳比赛。睛”,课件出示三道小松说“我不是最判断题,让学生思后一名”小东说“我考并以抢答的形式也不是最后一名,回答问题。但是小松的成绩比第三关“贴名字”,我好。”他们各得了教师交代游戏规第几名?则,学生四人一组第二关“火眼金玩“贴名字”游戏。睛”,课件出示三道第四关“难不倒判断题我”,出示生活中较第三关“贴名字”,复杂的推理问题,学生四人一组玩让学生通过小组合“贴名字”游戏。作,推理结果。第四关、拓展。学生认知阅读题目,找出条件和问题。独立思考,在本子上写一写,画一画,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出答案,并且能够用语言描述推理的过程。总结出“三种情况”推理的方法。智慧课堂课件批注功能和学生平板拍照上传功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辅助推理。学生根据要求认真阅读题目,独立完成选择、判断,小组进行游戏等练习,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说明自己推理的过程。第一关练习运用智慧课堂即时问答。第二关运用智慧课堂抢答。第四关练习运用页面推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夹练夹趣的应用环节,思维训练层层深入。由此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作为市教育局重点工作的优秀教学资源评选已进行了三年,这项工作得到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其间我们也评选出了高质量的优秀教案和课件。为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决定今学年对一二年级进行优秀教学资源评选,对三四五六年级进行资源的加工和完善,具体评选要求如下:
一、评选内容
1. 1~2年级教案、课件、录像课。
优秀教案:撰写格式、字号等要求同3~6年级一样,同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1~2年级学生特点,未必完全按照市“探究学习五环节”模式进行撰写,即体例上可灵活一些,不必局限于五大环节;二是三维目标要全,表述要具体、准确,达到可操作、可检测的要求,不要笼统;三是探究之前给学生一个设计方案,思考解决问题办法的时间和空间,即先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然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出示探究活动要求,活动要求质量要高,要有思考性;四是交流环节不能一味的只展示学生的作品,要设计师生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地思考;五是抽象概括与全课总结要具体,不要说虚话、套话,要将最核心的知识点、策略点提取出来;六是拓展环节要用好教材和新课堂中的题目,有的题目要从不同层面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即让学生弄明白题目的训练意图,掌握解题策略;七是减少不必要的图示、语言及过多的预设,反思要把教案的真正特色说出来,不宜过长,总页码不超过6页。
凡上报的教案,须申报与教案匹配的优秀课件。课件制作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件的文件名同教案一致,栏目模块及内容与参评教案一致;二是课件内容和形式可充分参考青岛版教材配套课件,局部可照搬,但不可全部照搬;三是课件操作要简单、幻灯片片数不宜过少或过多。
录像课:根据公示结果,市级教案入选者在完善教案和课件的基础上依据“一师一优课”的标准录制录像课,并上传枣庄市教学资源平台。具体录制标准见市教研室总方案。
2. 3~6年级与入选教案配套的录像课。20xx—20xx学年度,我们对优秀教案和与之配套的优秀课件进行了评选,但由于录制条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部分20xx-2015学年度入选的教案没能按时录制录像课。所以,本年度要依据“一师一优课”的标准完成录制,即没录课的补录,具体录制标准见市教研室总方案。
二、评选办法
1.参评对象。全市小学数学任课教师、教研员均可参加本年度的`评选活动。
2.报送和评选
(1)教案和课件。1~2年级的教案和课件报送方式与往年一样,一年级的报送邮箱:zzxxsx1@163.com;二年级的报送邮箱:zzxxsx2@163.com。由于入选的市级教案还要按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行录像,所以报送进度要适当前移,时间上比正常教学进度提前2周,即教师个人申报,学校与区(市)推荐超前2周,市级评选、公示超前1周。各学校利用开学前的培训时间将工作布置下去,开学后第1周周五报送第1、2周的,第2周周五报送第3、4周的,第3周周三报送第5周的, 第4周周一报送第6周的,依次类推,以后进入正常循环。
(2)1~6年级录像课。鉴于枣庄市教学资源平台暂时不能上传,为便于大家学习交流,我们注册了一个360云盘,去年录制好的和今年录制的录像课都要上传到此云盘对应年级文件夹中去。首次使用需下载360云盘并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点击上方网盘,然后在左侧找到相应的名称,打开所在年级上册或下册即可上传或下载资源。小学数学录像课用户名:枣庄市小学数学(13561165946) 密码:“枣庄市小学数学”首写字母 zzsxxsx。360云盘是开放的公共平台,使用时只可上传或下载,绝对不可删除上面的资源,否则别人将无法观看,同时也不能上传非健康内容。
说明:
(1)1~2年级教案、课件和录像课目录已发送到“枣庄市小学数学会客厅”。
(2)由于进行1~2年级的教案评选,所以微课的评选我们今年暂不进行。 各位:我区今年上报的教案是一上,现将内容转发给你们。望按照要求比市提前3天 上报。并且将以上内容在8月19日上午学习时在教案总结后传达给各年级教师。谢谢!汉民分工:一上、二下:市中、山亭、台儿庄、立新、市实验小学、市解放路学校二上、一下:峄城、薛城、滕州、师范附小。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1、口算练习(开火车)
2、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表内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出示一道乘法算式:12÷3=
提问:看到这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追问:为什么12÷3=4,你怎么知道的?(引出乘法口诀。)
1、小组比赛背乘法口诀。
2、同桌互考口诀,补充口诀。
3、根据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追问:任何一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对吗?
引出特殊乘法口诀,并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特殊乘法口诀。如: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
(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看到12÷3=4这道算式你还想到了什么?
引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三)除法运算的含义及解决问题
看算式12÷3=4,利用学具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摆学具的形式:
1、自己先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
3、指名板演
引出除法运算的含义
练习题
1、看图列算式
说一说是怎么想到?怎么算的?
2、解决问题
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
三、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字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②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排列组合的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③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⑤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掌握求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搭配衣服、搭配早餐,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学习创设“三个小朋友带我们游数学广角”这样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5.电子白板的使用。 本节课我完全利用了电子白板自带功能去满足整节课堂的需要!电子白板的最大特色就是编辑和展示共存交互性!教学中我运用了书写、标注…多媒体展示和传统黑板书写相结合的功能,直接在图片和课件展示中去记录、标注和批阅;在生动直观的教学过程中巩固和强化我们学习的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结果。教学不能为了快速获得结果,而大大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无论是探索新知的过程还是练习的设计都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结合。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本节课我还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让学生“读——理解”、“疑——提问”、“做——解决问题”、“说——表达交流”,并在其中获得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单元“数学广角”p97例1及p97的“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题。
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二、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给学生准备数位表格、课件等。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笔。教法学法选择: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
办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学习排列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喜欢)灰太狼喜欢做什么?(抓羊)
这一天,灰太狼抓走了美羊羊,把它关在了狼堡里,灰太狼为了阻止喜羊羊救美羊羊,就篡改了羊村大门的密码,以及为自己的狼堡大门设定了一个超级密码。喜羊羊为了救美羊羊,必须要过两道大门,提示:要想闯关成功,必须了解一个知识——搭配,(板书:搭配)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喜羊羊吗?
请跟喜羊羊一起进入第一关。
2、进入第一关:大门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
师:你能帮喜羊羊解决吗?(小组内交流想法。)
生:12,21。
师:同学们将1和2交换位置组成12和21两位数,那密码到底是哪个呢?提示:10和20之间的一个数。
生:12。
师:你们真聪明,顺利进入下一关。
3、看,超级密码在等着他去破解,写着什么?
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
师:由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有哪几种可能呢?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资料袋,三人合作,有两个人思考摆出数字,另一个人写一写。拿出里面的表格和数字,开始吧。写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才能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在展示台上出示:如有学生遗漏的,帮助补上。
①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12、13、21、23、31、32
②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③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师:超级密码现在有六种可能,到底是那个呢?提示:十位和个位相加是5,并且个位是2揭晓答案:32。
二、实践操作,感知组合。
大门打开了,老师真为喜羊羊和美羊羊开心,老师更为小朋友开心,因为小朋友用你们聪明的头脑帮喜羊羊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老师祝贺你们(教师不自主的一边走一边伸手和同学握手)。
师:我俩握了几次?(1次)
师:我和他握,他和我握,每2人握一次手,3人共握几次手?3人小组合作。指一小组上台握手,集体交流次数。(谁和谁握?握了几次?)
三、区分排列和组合
师:数字1、2、3是3个数,小朋友握手也是3个人,为什么1、2、3能摆出6个数,而握手只能握3次呢?
师引导:组成的两位数是有序的,比如,1和2能写成12和21。而握手你和他握他和你握是一回事,没有顺序的。
四、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师:美羊羊非常感激喜羊羊,从狼堡里救出了自己。她带喜羊羊到“娱乐园”玩游戏,你们想玩吗?
游戏1:搭配衣服,这四件衣服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师: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大家究竟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生1:一件上衣可以配两条不同的裤子,这样有2种,另一件上衣又可以配两条不同的裤子,又有两种,这样一共有4种。
生2:我是1号和3号,1号和4号,2号和3号,2号和4号。
师:书上没序号你也学会给它们编号了,真了不起!刚才这位小朋友从衣服入手,有4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可以从裤子连,每条裤子连两件上衣。也有4种搭配方法。
游戏2:用红、黄和蓝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图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有一组的同学在黑板上演示。
五、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师:数学广角好玩吗,有趣吗,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吗?(生:真好玩,很有趣,学的很轻松。)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的更加美丽!
教学反思:
排列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益载体。我的这节课把例题、“做一做”和练习等有关排列知识有机合,以“解救美羊羊”为经线,以“地图涂色、摆数字、拍合影、握手”为纬线,构成情境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链,将排列问题趣味化。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在整节课的时间内,同学们都表现一定的兴趣与热情,不论是在小组内摆卡片、三人互助的“照相”游戏,还是涂色搭配,同学们其实都是兴趣盎然。当他们自己解决一个个问题后,当发现自己的解答是正确时,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鼓掌、欢呼。这种场面使我真正感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必须在课下花力气、动脑筋、设计既能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能符合课标要求的课堂预设,在课堂上也要适当的语言、辅助教学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一、学生思维层次的渐进深入思辨过程,实现了“广度”与“深度”的挖掘。第二、整堂课以生为本,降低了对话的重心,在亲历中积累“活动经验”。
第三、不足的是学生积极性还没有完全发辉出来,只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表内乘法,今天我们就关于表内乘法进行闯关游戏
二、复习
1、第一关:关于乘法你了解哪些?
(乘法的意义及名称)
2、第二关:看图写算式
●●●●●●2×3=6
说说为什么吗这样列式?
3、第三关:看根据算式画图
2×5+1=11
(1)●●●●●●●●●●●●●
(2)●●●●●●●●●●●
学生自己画交流想法
4、第四关:写一道乘加算式并用图表示
交流展示、互相质疑
5、第五关:根据图写乘减算式
●●●●●●●●●●●
6、第六关:写一道乘减算式并用图表示
7、第7关;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做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 )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
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
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 “÷”,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
比赛规则:
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
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
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
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
虽然各组获得的分数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师为你们骄傲,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争做小组中最受欢迎的人!有信心吗?我期待着你的进步!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独立思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12个苹果学具、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平均分。
老师拿出一袋苹果,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
生:12个苹果。
师:现在要把苹果放在四个盘子里,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分才合适?
小组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
教师板书: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二、活动探究,感受“平均分”。
(一)、活动一:按要求“分一分”。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四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1)、学生独立示范完成,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分的'过程,请3名学生上台示范。每名学生分完后点一名学生说分的过程。
生:一个一个地放;
生:先每盘放2个,在放一个;
生:每盘放3个。
(2)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积木代替苹果分一分。
(3)、展示自己分的成果。
2、12个苹果,每个盘子里放2个,需要几个盘子?
(1)、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分一分。
(2)、小组汇报、交流。
(二)、活动二:自主“分一分”。
1上面我们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盘和6盘,还可以平均分成几盘?
2小组分一分,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对于分法中有剩余的分法也要进行表扬。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的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上课意图:学生在学完“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很多孩子在解决问题时都是直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对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不够明确。例如,同样是用15÷3=5这道算式计算“一共有( )个桃子,平均放在( )个盘子里,每份( )个”和“一共有( )个桃子,每个盘子里( )个,分成( )盘”时,对两题的理解混淆不清,即对于“将谁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求出的是几份”这些问题理解不透。这节课,我们将试图沟通“除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一种“分”的运算,而除法又是“分”中的“等分”运算,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把知识教“薄”。
教学目标:
1.梳理比较“等分除”与“包含除”,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经历自主表征的过程,在对比中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深人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磁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质疑,自主表征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除法。(板书:21÷3=口)等于几?怎么验证它是对的?
引导学生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的表征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在交流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算式表达的含义。)
二、沟通交流
1. 交流反馈自己的想法
(1)乘法口诀
(2)分一分,投影展示学生分一分的情况。
把21个圆平均分成3组,每组7个。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个)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把21个圆,每组分3个,能分7组。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组)
2. 辨析,理解除法意义
师:两道算式中的“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照两幅图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减了几个3?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注重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比中,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个“3”的不同意义,进一步明确“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联系与区别。)
3.对比,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师:观察减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之间有联系吗?
小结:每次减3,减了7次等于0,说明21里面有7个3,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呢?为什么?
现在,我们从21个圆片中每次移走不同个数的原片,(第一次拿走4个,第二次拿走5个,第三次拿走6个,第四次拿走6个)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表示吗?
这道算式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同一题材的情境便于比较,有利于直观感受数学事实,有助于学生感悟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呈现的答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除法和减法的关系桥梁,突破了难点。)
三、编题,巩固意义
自主编题
根据21÷3=7,你能编一道数学问题吗?
小结:不管是分什么,只要每份分得一样多,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除法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用生活中的实例表示21÷3=7,进一步巩固出除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把握除法的本质)
四、总结,回顾意义
学了这节课,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梳理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1、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
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③、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④、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⑤、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教学设计
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⑴、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⑵、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⑶、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⑷、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②、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⑴、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⑵、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⑶、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一、导入:
1、教师在计算器上拨出:300、1000、35、600、48
学生读一读,并且写出这些数
2、出示4版、5条方块
这个数你会写?学生尝试写一写、读一读
二、新授:
1、直观认识 :4版、5条方块
学生汇报这个数是四百五十的理由:4版――4个百 5条――5个十
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板书: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2、学生在计算器上拨数:(450)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四百五十后追问:为什么要在百位上拨4颗珠子?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5颗珠子?
写出450问4写在了哪个数位上?5呢?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拨数写数:230 、 480、 890
3、完成“试一试”:
(1)同桌先互相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
师:把你们刚才数到的'数填在书中的括号里
(2)同桌相互一十一十地数,从890数到1000。
学生如果数得有困难,老师可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2 “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看图填写,集体交流汇报
2、完成P12 “想想做做”第3、4题
读数写数,做过这两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
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
也就是几个几?
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小飞机项目。
师:一共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你能圈一圈吗?是几个几?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
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
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3题。
学生汇报。
4、乘法的认识教学
(1)揭示课题。
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
师介绍乘号的由来。
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
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
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小练习。
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吧!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6-14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2-18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8-0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01-0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1-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4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06-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