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6 15:18: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 -∣的空拍节奏。

  2、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 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 -∣的空拍节奏。

  难点: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自制猫的家、真实电话两部、小老鼠和猫的头饰若干、自制电话本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进行发声练习,激发活动兴趣。

  出示图片“猫和老鼠”并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套用歌曲第三句旋律和节奏,难点前置,练习空拍和拖长音。

  ∣1.2 3 4∣ 56 6∣∣53 0∣42 0∣2 32∣1 -∣

  喵 喵喵喵 喵喵喵吱吱 吱吱 吱吱吱 吱

  2.创设“小老鼠打电话”情景剧,两位教师分角色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旋律,理解并学唱歌曲。

  (1)两位教师扮演猫和老鼠,情景剧示范演唱,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歌曲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电话要干什么?什么叫做过家家?小老鼠手里拿着什么打电话?它看了几次电话本?电话号码是多少?它是怎样打电话的?小老鼠是怎样邀请朋友的?邀请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唱准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3)教师再次示范演唱,教师扮演的猫从房子中出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情节的转变,体验小老鼠从喜悦到害怕的心里变化。

  提问: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猫说了什么?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老鼠现在是什么心情?害怕又后悔的小老鼠说了什么?声音和表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害怕时颤音的演唱方式。

  3.幼儿完整演唱,用欢快、跳跃以及紧张、害怕的声音表现老鼠前后心理变化。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老鼠的快乐?打错电话之后老鼠是什么心情?声音和动作有什么变化?

  4.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感受歌曲跌宕起伏的情节,体验游戏的快乐,懂得要做一个认真仔细的人。

  (1)幼儿扮演老鼠,教师扮演猫,引导幼儿用小老鼠害怕和关门的动作表现歌曲间奏∣243 243∣ 11 1∣x—∣。

  提问:猫要来了,小老鼠感觉怎么样?小老鼠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有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示害怕和关门的动作。

  (2)两名幼儿与教师一同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玩游戏。引导幼儿在∣ 1313 13∣55 3∣4545 43∣22 2∣间奏处表现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并及时演唱歌词“朋友怎么会是他”。

  (3)教师小结: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因为粗心拨错了电话号码,找来了猫。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打错电话,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麻烦,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希望小朋友们不要打错电话,做一个认真仔细的孩子。

  《小老鼠打电话》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我始终围绕歌曲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歌曲,大胆表现歌曲。

  在活动开始环节,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巧妙将发声练习与难点前置相结合,解决歌曲的空拍节奏和拖长音。这首歌曲富有情节、充满趣味性,我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将歌曲内容生动、直观的展示给幼儿,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扮演的猫,出现了多次,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活动的需要,做了以下处理:前两次猫都是躲在房内只出声音,不现身,其目的是为幼儿留有悬念,引发幼儿欣赏并学唱的兴趣。第三次猫出现,其目的帮助幼儿体验剧情转折,为幼儿充分表现小老鼠心里变化做好铺垫。幼儿游戏环节,猫多次走出房间,与幼儿互动,游戏达到高潮。通过幼儿与“猫”的互动游戏,解决了间奏时幼儿枯燥单一的动作表现,鼓励幼儿更加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整个活动将情境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理解歌曲、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在游戏中创造性的表现音乐。多感官通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在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满足,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

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唱,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并能主动的维护世界和平。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清晰、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全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发声练习,能够使歌唱时的声音圆润、连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难点:

  能够用清晰、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用具:

  教学光盘、多媒体、钢琴教学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奥运五环是由蓝、黑、红、黄、绿五种颜色构成,分别代表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

  二、讲授新课:

  1、重温经典,让学生探讨听《我和你》之后的感受?歌曲非常的优美动听,深切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真挚的情感

  2、聆听歌曲,学生用“wu”小声哼唱以下旋律:1=C4/41—3—︱5—3—︱1———‖Wuwuwu

  (通过发声训练,学生能够把口腔打开,为歌曲的演唱能够一个积极兴奋的状态,气息要连贯、通顺)

  3、教师弹琴,学生加歌词演唱全曲学生易出现问题:①、气息飘,不稳,易扯喉咙②、6—5—︱6—1—︱演唱时易出现困难来吧朋友

  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难点①、高音部分,先用“wu”来演唱旋律,在气息稳的基础上加入歌词演唱②、读歌词、先读后唱,把歌词中的每个音都读清、咬清、唱清。

  5、教师弹琴,学生演唱全曲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记得是谁与刘欢在北京奥运会上演唱的'这首歌吗?——英国的莎拉布莱曼用英语演唱的《YouandMe》

  1、学生试读英文,教师朗诵英文歌词

  2、教师演唱英文,学生一句句跟唱

  3、播放莎拉布莱曼演唱片段,学生小声跟唱

  4、游戏:教师弹琴,全班一分为二,一部分唱中文,另一部分唱英文

  5、介绍莎拉布莱曼与刘欢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本首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唱的时候,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效率会更高(学唱英文,让学生自己尝试)。

音乐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欣赏蓝色多瑙河乐曲。

  2、在多瑙河畔,有一个城市叫维也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音乐之都我们把课题读一读。

  3、解题: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乐之都什么意思?(有音乐特色的城市)

  4、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而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教师在课题旁板书:?今天张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维也纳去走走看看,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

  (二)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己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把主要语句划下来。

  2、学生交流,电脑出示阅读提纲。

  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全文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分层次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电脑出示总分关系图。

  4、这篇课文的层次非常清楚,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方面,仔细地读读跟这一方面有关的内容,然后在小组中谈谈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三)、自主感悟,讨论交流

  a、学生自学,放舒缓的轻音乐

  b、小组交流

  c、集体交流

  1、交流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请对这一段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3)“摇篮”是什么意思?(最初成长的地方)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谁来谈谈你的理解。

  (18世纪以来——乐谱和手迹)

  (师:出示音乐家图像,总结:是的,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维也纳的`音乐底蕴是多么深厚啊!)

  你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2、交流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生回答后出示课件,看有关图片。

  (2)你是怎样理解用“音乐装饰”这个词的?所有这一切,说明了什么?(音乐的氛围很浓)

  (3)师:边点击,边解说: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感受这浓浓的音乐氛围。

  (4)指导朗读:谁来把这段话读好?再读读,争取背出来。

  3、交流第四自然段

  (1)出示第四自然段

  (2)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

  (3)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4)“掺和”什么意思?混和、混杂,音乐与花香混合在一起,既给人以听觉又给人以嗅觉的美好享受。

  (5)当你漫步街头,听,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响起来了,闻一闻,晚风中飘荡着花草的芬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带着轻松、舒畅的心情来读好这段话。

  (6)看聚会时演奏的音乐图片。

  (7)为什么说“更有趣的是”?

  这更说明了维也纳人对音乐的喜爱,他们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8)自己再读读,把这一节背出来。

  4、交流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

  (2)、中心:什么意思?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为什么维也纳歌剧院成为世界歌剧中心?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先来读读,我给你配乐,其余同学认真听,边听边通过图片欣赏这座著名的歌剧院。

  (3)、能谈谈你们读后、看后的感受吗?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造型美观:点击图片艺术品什么意思?

  大:观众席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总面积1500平方米,配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大门、金色胸像、金色镂花梁柱、到处金光闪闪。

  影响深远:每年除夕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总统和世界名流出席。

  (5)师总结:国家歌剧院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给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她无愧为“世界歌剧中心”。

  (四)综合实践:

  1、师总结:刚才我们从四个方面学习了课文,正是因为以上这四点原因,所以,维也纳成了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下面,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读,待会儿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把你喜欢的有关维也纳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听。

  3、学生当小导游解说。

  4、作业:今天这节课,张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听听音乐、看看图片,一起感受了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气与美妙。课后,请大家完成一个作业: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可以组成研究小组,自行选题。选题内容如:在维也纳生活过的音乐家调查;诞生在维也纳的著名音乐作品调查;在维也纳用了哪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撰写研究报告,在汇报会上交流。

音乐教学设计4

  课程目标:

  (一)、音乐元素:

  1、通过童谣念奏、道具辅助、身体参与、结伴舞蹈、亲子互动等方式感受2/4拍,倾听并表现|xx|xx|以及|xxxx||xxxx|这两种节奏型。

  2、感受和表达乐曲的两段体曲式结构,并能够倾听出第二段中表现锤子的四个八拍,并且大胆表现,愿意与同伴交流,感受音乐活动中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教育元素:

  1、在活动中增进亲子交流,引导幼儿了解感恩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关心父母。同时,也引导父母其实感恩的教育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在亲子以及同伴互动中,引导孩子大胆与同伴以及成人交往和互动。感受交往的快乐。

  3、调动孩子的认知,引导孩子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小锤变大锤”,激发孩子大胆创编、探究的愿望和思维。

  活动基本环节:

  (一)大锤小锤

  1、大锤小锤:用道具“锤子”进行童谣念奏和”敲击”。这个环节是利用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使用道具表演展示节奏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观察和倾听。

  2、身体上的大锤小锤。这个环节是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对身体进行开发,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的欲望。

  3、和家长互动《大锤小锤》,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引导孩子领悟感恩就在点点滴滴中,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感恩之举,关心家人。

  (二)修鞋匠

  1、老师夸张表现,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表现并且联想和表达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请孩子和家长互动。

  3、交换“家长”互动。

  4、孩子之间互动。

音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熟练视唱主题旋律,初步了解青海民歌花儿的特点。

  3、运用律动、拍击节奏等形式感受乐曲三个部分在节拍、节奏、情绪、旋律等方面的变化,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学情分析

  本校为乡镇中学,学生音乐基础差,进入中学后,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熏陶,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也有了对初步感知歌曲的能力,但是在课程设计和问题设置上,依然不能过深过难。

  重点难点

  1、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动感明快的节奏。

  2、为乐曲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识“花儿”,初步了解《花儿与少年》

  1、组织交流:你感受到这首青海民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2、简单分析对花儿的理解。(花儿是指姑娘,花儿是山歌的一种。)

  二、初听歌曲

  《花儿与少年》在青海民歌中是流传最广的民歌,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作品,还有很多形式可以来表现,比如这首电子合成器版的《花儿与少年》

  1、听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花儿与少年》,PPT出示问题:

  (1)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你在欣赏乐曲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3)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听赏完乐曲后逐一解答问题。

  2、简单了解电子合成器。(师生问答式)

  三、分段聆听

  1、赏析第一乐段:

  (1)、聆听老师电子琴弹奏引子和第一段并思考: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节拍?情绪是怎样的?

  (2)、第一段的情绪为什么那么活泼欢快?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师生交流:二四拍的节奏富有节奏感。旋律的音符比较密集,大多为十六分音符,节奏快情绪也欢快。

  (3)、学生跟琴视唱第一主题音乐。(要求:划拍视唱,感受欢快的情绪)

  (4)、快慢速度对比视唱,感受情绪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速度快情绪欢快,速度慢情绪抒情)

  (5)、实践与创作

  要求:请学生为第一段主题音乐创编合适的律动节奏。

  请学生运用电子琴的打击乐音色创作打击乐的节奏。请全体学生合作完成唱奏主题音乐、律动、打击,充分感受第一乐段活泼欢快的情绪。

  2、赏析第二乐段:

  (1)、初听第二段主题音乐

  要求:感受情绪和节拍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2)、视唱第二主题音乐

  (3)、师生运用肢体语言体验第二主题音乐的旋律之美。

  3、赏析第三乐段:

  (1)、组织交流:音乐有什么变化?与哪段音乐相似?

  (2)、创设舞蹈动作感受最为欢快的第三乐段的音乐。

  (3)、理解尾声,为什么最后第二乐句突然慢了下来?

  四、全曲欣赏

  1、师生跟着乐曲一起演唱全曲,体验整曲的情感变化。

  2、总结全曲的ABA结构、节拍、情绪、节奏等的变化。

  五、拓展

  感受另一种《花儿与少年》的风采

  启发学生还能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如:

  六、小结本课

  青海民歌是如此的美妙,我国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希望大家课后多看多听多欣赏。

音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休止符,感受半分休止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

  自由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脚印谱挂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有着“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骆驼”。有谁能说说你们看到的骆驼有什么特征吗:

  生:……(讨论)

  (课件:小骆驼图片)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分享一直小骆驼的故事。

  (师范唱)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骆驼出发吧!同学们起立!

  (播放音乐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

  二、沙漠中的`脚印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小骆驼已经走进了沙漠,在小骆驼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串脚印。同学们听!是不是每个脚印都有声音呢?(课件:有音符的脚印)

  30 30 66 6 77 5 60 60

  按点一:

  让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并仔细观察:哪个脚印没有声音?

  A.3 B.0 C.6 D其它

  师:为什么这个红色的小脚印不会发出声音的?它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个可爱的音符吧!

  (课件:八分休止符)

  师:让我们用手来模仿小骆驼走走这串脚印吧!(同学们在桌上模仿着走,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师:正是有了这些快乐的小休止符的陪伴,小骆驼走进沙漠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你们听!

  (师范唱歌曲第一部分)

  生:……

  师:是的,它的脚步多么轻盈,我们一起来唱唱,感受它的这份好心情吧!

  (师用琴带唱第一部分)

  三、沙漠中的风沙

  师:同学们,沙漠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艰险的地方,那里的天气自然也是多变的,让我们来看看小骆驼遇上了什么困难?

  (课件:风沙声,图片)

  师:就在小骆驼往前走得时候风沙来袭,但是小骆驼是个勇敢的孩子,这个时候同学们想想小骆驼面对重重困难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停留不动?

  生:……

  师:对!小骆驼特别勇敢,那你们想想小骆驼顶着风沙行走的脚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有两种脚步声,你们听一听,并分辨,哪个才是遇到风沙的小骆驼的脚步声。

音乐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4、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方法:感情朗读、讨论交流、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挂图、投影仪。

  学生:课前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9音乐之都维也纳。

  2、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说她是音乐之都?……)

  二、检查预习,讨论问题

  (一)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合作学习

  1、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4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三、交流点拨

  1、各组代表汇报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1)维也纳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

  指名读。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读文中句子。

  反馈: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你们是怎样快速地找到答案的?

  3、的确,二、三、四自然段是通过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描写

  这样的写法条理清楚,事实明白。

  4、在这三个特征中你最喜欢哪个?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介绍就能够让人们信服呢?(可以通过读课文尝试着回答,不要求答案的准确性,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五、当堂反馈

  1、想办法记住生字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听写生字新词,检查评议。

音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感受歌曲节奏的特点,准确而熟练地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以歌声表现欢快、风趣的情绪。

  2.正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切分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叙事歌曲。歌曲以葡萄树刚发芽时,蜗牛与黄鹂鸟简短的对话,塑造了勤恳踏实的蜗牛与高傲自大的黄鹂鸟的形象,与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有异曲同工之妙。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上下句重复,扩充尾声的单乐段结构。曲调非常集中,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让人迅速对曲调留下印象。歌曲节奏跳跃,“”与“”的交替与歌词结合,生动地刻画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与心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有一首歌曲表现的是蜗牛与黄鹂鸟之间的故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

  二、《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学习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一)聆听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师:同学们从歌曲的'什么地方感受到欢快活泼的情绪?(从音乐要素中回答)。

  生:歌曲的速度较快、节奏跳跃??

  (二)掌握歌曲节奏。

  1.老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同学找出歌曲节奏的特点。 节奏练习:

  1/2

  (1)出示歌曲节奏。

  (2)学生和老师一起拍击节奏。(感受节奏跳跃) 2.教师出示歌词节奏谱,学生按照节奏读歌词。

  注意声音要轻巧,以及最后一乐句节奏的变化:节奏变得比较平稳。

  (三)学唱旋律和歌词。

  教师出示歌曲谱例,学生随音乐小声跟唱。 教师弹琴辅导学生难点旋律。

  3.随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伴奏,学生进行演唱。(声音轻巧)

  三、理解和表现歌曲

  1.师:歌曲中表现出了蜗牛不怕吃苦、勤恳的形象和黄鹂鸟高傲自大的形象,同学们演唱歌曲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学生讨论。

  师:歌曲第一乐句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演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第二乐句表现蜗牛爬树的状态,应用连贯的声音演唱,表现蜗牛很吃力地爬树。第

  三、四乐句要表现出黄鹂鸟得意的神情。

  2.学生试着演唱歌曲。

  3.师: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为什么变成八分音符? 学生演唱最后一乐句并体会。

  师:歌曲最后一乐句表现出了蜗牛坚定的信心,演唱时要唱得很坚定。 4.学生再次随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伴奏进行完整演唱。 5.欣赏音乐动画《蜗牛与黄鹂鸟》。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心,在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中结束课程。

音乐教学设计9

  单元概述:

  听赏《寻找春天》和《杜鹃圆舞曲》,以声寻春;学唱《请你唱个歌吧》、《春晓》与《藤儿长长牵着瓜》,以声现春。律动“请你唱个歌吧”、“森林音乐会”和“歌词创编”是综合性创造活动,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春天、打扮春天。其中“森林音乐会”是本单元创造活动的“重头戏”,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听觉积累,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表现,既活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采集与分享”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单元主题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在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活动中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2、聆听本单元的歌曲,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和所表现的春天之美,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3、能根据歌曲表情和演唱形式的提示整齐地歌唱,感受不同节拍的韵律特点,并作出表情和体态反应。背唱《请你唱个歌吧》。

  4、在“我的创造”中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尝试进行多层次的声音配合,感受丰富的音响效果,表现出较好的节奏感。在“采集与分享”中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表演。

  课时安排:

  3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3、律动《春天来了》

  二、教材分析:

  1、《请你唱个歌吧》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轻快流畅。歌曲营造了一种人与小鸟亲切对话的情境,表达孩子们对杜鹃鸟的喜爱,对春天到来充满了喜悦之情。2、《杜鹃圆舞曲》是根据瑞典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配器的管弦乐曲。乐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深受人们喜爱。

  三、学情分析:完整地感受歌曲旋律,让学生设计符合三拍子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并在音乐情境中动起来。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3、通过律动《春天来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五、教学重点:

  1、正确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3、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1、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

  七、教学准备:钢琴、cd、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二、趣味律动

  1、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个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 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呀?(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方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从这么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春天终于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活动活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2、律动《春天来了》(教师带学生跟音乐作律动)

  【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兴趣,由此产生学习欲望。

  三、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听,连**鹃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一)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2、师总结:对!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随着音乐不同的情绪用相应的动作来完整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听、分段听来欣赏《杜鹃圆舞曲》,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在听赏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到启发、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学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师:春天到来了,杜鹃不光高兴地跳起了舞,它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呢!你们听!杜鹃唱的歌好听吗?

  1、播放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教学,学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难点。

  a、随琴声轻声唱词

  b、随琴声复唱歌词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音乐记号

  (2)找出歌曲中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歌曲中不懂的地方,让他们善于勇敢地提出问题,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3、解决难点:

  (1)学生找出不认识的音乐记号:顿音记号“▼”作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解决方法:

  ①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其他同学认识,就由会的同学说出此音乐记号的名称和作用并鼓励其利用歌中旋律演示其唱法。

  ②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大家都不认识,就老师说出其名称和作用,并演示其唱法。

  (2)学生找出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①学生提出难唱和唱不准的旋律,老师先鼓励会唱、唱得准的同学示范演唱,然后集体训练演唱。

  ②学生没提出来,但唱不准的旋律,老师要进行范唱、教唱。

  4、音乐表现: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歌表演、绘画、打击乐伴奏、歌唱等形式)

  练习形式:a、小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各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歌曲的学唱及表现,都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成为学习的主角。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此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播放《杜鹃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离开教室。

  课时安排:3/7 二(3)

  3/8 二(4)

  教学后记: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用欢快的情绪,轻松地演唱《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曲,对3/4拍的节奏把握较准确。对歌曲的内容及音准的把握都很好,达到了课前的教学要求。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对顿音记号的作用及唱法还把握不够好,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巩固。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二、教材分析: 《春晓》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歌曲内容比较熟悉,引导孩子们用巧妙的声音编织春天早晨的诗意情景。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五、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六、教学难点: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七、教学准备: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二、故事导入: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鹃、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这首诗小朋友们读过吗?

  生:读过。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不止读过,还很熟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1、生读诗。(师在旁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

  师:读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点什么?

  生回答:音乐

  师: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乐(放伴奏音乐)

  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

  2、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

  【设计意图:诗歌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新歌教授

  师:有了音乐,这首诗就显得更美了!可见这音乐的作用可真大啊!你们觉得刚才老师为《春晓》配的音乐好听吗?(好听)其实呀,这段音乐就是作曲家们为《春晓》而写的。你们想不想随着音乐轻轻地来唱一唱呢?

  1、播放《春晓》的范唱

  (师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呀?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那这么美的意境,我们在歌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生:优美、柔和、抒情

  3、师:现在,我们就以这种轻柔的、优美的声音一起来演唱《春晓》。

  【设计意图:学生对《春晓》这首诗非常地熟悉,所以先诗后曲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歌曲,从歌曲形象上也是如此,掌握了朗诵的语气后,再来把握歌曲的情绪就轻而一举了】

  四、音乐创造表现

  师: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春天里举行的音乐盛会, 哟!好多小动物也都来参加了,让我们看看参加盛会的小动物有哪些呢?

  (师边说边用各种素材表现春天的各种声音)

  师:听——春姑娘来了, 一阵春风吹来(师用吹矿泉水瓶来表现春风并出示春风的节奏卡片×--),灵巧的布谷在枝头向人们传递美好的祝福(师模仿布谷叫并出示布谷鸟的节奏卡片0 × ×),可爱的蜜蜂也挥动那轻盈的翅膀(师模仿蜜蜂叫并出示蜜蜂的节奏卡片×× ×× ×),哇,震撼的春雷打响了(用镲来表现打雷的声音),春雨也悄悄地下了起来(用自制的沙锤{即在各种瓶子里装入沙或米}来表现春雨的沙沙声),落在树叶上(师用笔轻轻敲打书本模仿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并出示树叶的节奏×-×),雨停啦!春天的小溪也快乐地唱起了歌(师用两只杯子相互倒水表现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多美妙!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动作来创造意境,给以学生创造启发与灵感,括号里的师要用纸模拟声响】

  师: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举行音乐会,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小朋友,你们还希望谁来参加音乐会呢?这些小鸟、蜜蜂、树叶、小溪还会唱什么歌呢?

  【设计意图:逐步过渡使学生进入到创造阶段】

  1、分组讨论练习进行创造。(师到各组指导,帮助。)

  (可有多种创造形式:

  a、在书本节奏的基础上创编其他不同的节奏

  b、可利用各种素材创编出书本上没有的其他各种春天的声音。)

  2、将创造出来的各种春天的声音进行合作表演。

  如:小鸟 蜜蜂 树叶 小鸟

  小鸟 风 蜜蜂

  树叶……

  (不局限于以上两种形式,可视各班学生的情况而定)

  五、采集与分享

  师:我们就是春天,每个人的美好一面都会打扮我们的生活空间,使它春意盎然。那我们怎么来打扮春天?(生各抒已见)

  师:是的,比如刚才老师吹矿泉水瓶表现的春风;用笔敲打书本的声音模仿雨点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设计意图:利用纸的音响探索、采集来表达春天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听觉及音乐再创能力】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小朋友们回去找一找春天的声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节课带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拓展这一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寻找春天、搜集春天声响的喜悦感觉】

  五、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3/9 二(3)

  3/11 二(4)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藤儿长长牵着瓜》

  2、听赏《寻找春天》

  二、教材分析: 《藤儿长长牵着瓜》是首欢快、有趣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在种瓜过程中的喜悦心情。《寻找春天》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

  三、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藤儿长长牵着瓜》,让学生了解领唱与齐唱两种演唱形式。

  2、通过听赏歌曲《寻找春天》,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并融入春天的氛围中。

  3、通过歌曲的各种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正确演唱《藤儿长长牵着瓜》。

  五、教学难点: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唱好歌曲。

  六、教学准备:钢琴、cd、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律动进教室(播放《春天来了》的音乐)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到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感受阶段

  (一)说一说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我们的身边,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回去采集有关春天的音响(声音或歌曲),你找到了吗?(生答:找到了)那请你把你的找到的春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1、生回答自己找到关于春天的声音及歌曲,并表演给大家看。

  2、生相互评价,师给予鼓励与肯定。

  【设计意图】:激发探索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听一听)

  师:小朋友找到的春天的音响可真丰富!找到的歌曲也很好听!老师呀,也回去找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下!不过听了之后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去哦: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

  1、初听歌曲《寻找春天》,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情绪。

  3、复听歌曲《寻找春天》,生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绪。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春天的体验,为下一阶段学习作好铺垫。

  (三)唱一唱

  师: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你们听!这里种下了一颗什么种子呀?

  1、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藤儿长长牵着瓜》。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3、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师领唱、生齐唱

  (2)请唱得好的学生领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充分认识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音乐表现阶段: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藤儿长长牵着瓜》(通过歌词创编、歌表演、绘画、打击乐伴奏、歌唱等形式)

  练习形式:

  a、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整节课的主线离不开春,更离不开小组的团队意识,充分体现了春天是由我们装扮的。

  四、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3/14 二(3)

  3/15 二(4)

  教学后记:本节课我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是情感艺术,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藤儿长长牵着瓜》是一首欢快、有趣的儿童歌曲,表达了少年儿童在种瓜过程种的喜悦心情。歌曲起伏旋律较大,学生不易掌握,所以采用听唱法教学。聆听是很重要的,通过反复聆听,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情绪,体验情感。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重要作用。不过聆听也要有目的性,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或其他要求,赋予每次的聆听一个具体的方向性。第一次聆听时,我设问:有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歌曲情绪如何?复听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反复聆听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曲调,为后面的学歌作准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我十分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与指导下,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体验,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自己亲身主动地去体验、领悟、探寻,与音乐融为一体时,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实行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

  在创编动作和以“春”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中,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提供展示舞台。音乐教育如果与其他艺术能相互连通,互相迁移,就能提高其综合艺术之审美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审美体验。此活动旨在加强音乐与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联系,通过画画、唱唱、诵诵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其并将它表现出来,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欢快、愉悦的情绪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在听、唱、赏、演、创的形式中,进行音乐实践体验。

  2、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声势练习,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模仿动物语言,进行音乐律动活动。通过教学要教育学生明白: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

  教材分析: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凤的创作歌曲,四二拍。歌曲结构简单、规整。歌曲旋律较为平和,与歌词结合紧密,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叫声,是一首适合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性。

  教学重点:

  1、学习× × ∣ ×××∣∣的节奏型,准确运用歌曲中。

  2、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动物说话》,进行歌表演及声势练习。

  教学难点:

  声势练习与歌曲的协调统一。

  教具准备:

  琴、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曲《小动物唱歌》。

  二、引出歌曲《动物说话》

  1、初听歌曲,听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

  2、学生说出小动物,引出节奏练习× × ∣ ×××∣∣。

  按节奏练习小动物的叫声并模仿小动物。

  3、再听歌曲,感受小动物欢快的情绪。要求学生边听边对口型学唱歌曲。

  三、按节奏读歌曲。后两段手拍节拍,口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

  齐唱歌曲,纠正音准,唱熟练正确。

  五、创编动作,请同学上台戴头饰表演唱。

  六、歌曲加入声势练习,练好间奏处的声势变化。

  七、小结下课。爱动物,保护动物,和动物交朋友。

  这节课我们与许多小动物交上了朋友,我们用歌声和它们交流,在生活中要保护它们,和动物交朋友。

音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注意有的字作部首时的笔画变化,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小莫扎特的聪明、可爱。

  3.积累并运用“亲切地”、“惊奇地”、“兴奋地”、“难为情地”等词语,初步了解抓重点词语读懂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朗读课文,感受小莫扎特的聪明可爱。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抓重点词语读懂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 探究 讨论 体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孩子们,你们有谁学过钢琴?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弹钢琴的。你们听说过能用第三只手弹琴的吗?简介小音乐家莫扎特。听听莫扎特的音乐。请同学们拿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小音乐家。读读课题。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创设情景,读文识字

  1.听一听:听读课文(范读)。圈生字,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跟老师一起小声读。

  2.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想办法解决生字,看看你能用什么办法认识它(读拼音,同桌或小组交流,查字典,猜一猜,组合生字等)。

  3.记一记:师出示生字表。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如果你愿意,教大家读一读,或给你喜欢的字组组词,也可以用词说一句话。(注意:“厅”、“钢”、“量”是后鼻韵,“虽”是平舌音)全班读读生字,开火车读,打乱次序读,去掉拼音读。

  4.猜一猜:一学生说记字方法,自己抽同学猜是什么字。(方法提示:熟字加偏旁,加一加,换一换,编谜语或利用字义记字,做动作记字……)孩子们的办法均给予鼓励,只要他能记住就行。教师适机利用偏旁或其他喜欢的识字方法拓展识字。

  5.比一比:教师出示“余——斜”,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有些字在作部首时,笔画有些变化,孩子们要特别留心。并在本课找一找,还有哪些字的部首像这样发生变化的?

  如:雨、需、竹、简……

  (二)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1.你喜欢莫扎特吗?读读课文。用“——”勾出你喜欢他的词语、句子。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充分鼓励孩子们去读书、去发现)

  (1)抓住“5岁”、“大清早”、“丁丁冬冬”等重点词语,体会莫扎特从小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师适机给孩子们介绍两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抓住“难为情”体会当时莫扎特的`心情。

  (3)重点体会最后一小节:

  抓住“有办法”,“爬上凳子”,“昂着头”,“把头一低”,“小鼻子碰在琴键上”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感悟小莫扎特聪明、可爱、自信。

  (4)指导朗读第三句。

  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第三只手”指什么?莫扎特用“第三只手”完成了什么任务。

  (5)做动作读,表演加对话读,让莫扎特的创举和创新深深地刻在学生心中。适机介绍名言:创造是一种乐趣。

  2.老师喜欢莫扎特吗?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教师感情的变化)?

  3.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4.小组讨论,分别交流。

  学生只要说到一个方面均给予鼓励,再有感情地读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看谁讲得生动(内容不作求全求美的要求,多予鼓励)。

  三、练习

  抄写本课生字。

  四、总结

  你喜欢小莫扎特吗?你最欣赏他什么?学了这课,你想对自己说点儿什么吗?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

  17 小音乐家

  莫扎特 兴趣

  “第三只手” 聪明 可爱 自信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设计12

  一:主题故事:

  朋友船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条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二:主题目标

  1、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关心朋友,与朋友合作,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

  2、体验与朋友合作、交往、分享的快乐。

  三:主题分析

  1、布置墙饰“好朋友”。注重幼儿的参与,内容可与幼儿共同讨论,如:朋友间的互相帮助、朋友间的愉快合作等有关经历,选择运用绘画、纸盘制作、撕纸等表现手法进行装饰。

  2、班内设立“小不点聊天室”。创造条件让幼儿与好朋友讲悄悄话,增进朋友间的情感交流。

  3、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入幼儿园,放置在活动室的一角,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四:主题教案:

  活动一

  认识你呀真高兴(音乐)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绪。

  2、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准备:

  1、《认识你呀真高兴》歌曲录音带。

  2、活动前播放一段歌曲录音带,让幼儿熟悉此歌曲,并初步会唱。

  3、活动室上画一个大圆圈。

  活动二

  采访朋友(综合)

  活动目标:

  1、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乐意结识更多的朋友,并尝试用采访的形式了解朋友。

  2、能有礼貌的提问,会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朋友交往的愉快,喜欢交朋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可启发幼儿自己制作话筒,如:用纸盒制作、积塑拼插。

  2、组织幼儿观看哥哥姐姐做小记者的录象,对采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活动三

  我的好朋友(美术)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老师或同伴帮助。

  活动准备:

  1、圆形、徒圆形若干,数量等于幼儿人数。

  2、制作的工具和辅助材料:水彩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共幼儿欣赏。

  活动四

  朋友船

  活动目标:

  能积极的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活动准备:

  1、《朋友船》的故事

  2、《朋友船》的录音磁带。

  活动五

  我和朋友比高矮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把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有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

  2、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六

  合作真快乐(体育)

  教学目标:

  1.在游戏过程中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2.喜欢合作,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教学准备:

  报纸若干、丝带若干、地形图、圈、垫子、可乐瓶等

  活动七

  生日聚会(社会)

  活动目标:

  1、懂得关心朋友,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朋友的祝愿。

  2、感受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关心。

  活动准备:

  1、统计9、10、11月出生的幼儿。

  2、教师为幼儿准备有意义的礼物。

  3、定做生日蛋糕。

  活动八

  欢乐天地

  活动目标:

  1、体验与朋友分享、交流的快乐。

  2、会主动询问新玩具的玩法。

  3、懂得要爱惜他人的玩具,玩后能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带一个玩具。

  2、电视机、录象机、摄象机。

  活动九

  朋友越多越快乐(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会用动作、歌声表现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录音机,小鸟、小鸭、小羊的头饰。

  2、在日常生活中播放歌曲录音带,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3、绘制符合歌曲内容的图片一幅。

  活动十

  送给朋友的礼物(美术)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折、剪、贴、画等多种方式制作礼物。

  2、活动中乐意动脑筋,尝试制作有心意的礼物。

  3、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教师和同伴的帮助。

  活动准备:

  1、提供给幼儿制作用的多种材料。

  2、简单的制作图饰。

  活动十一

  好朋友(音乐)

  1、在唱唱、说说、学学做做中,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2、乐意参与活动,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已学过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歌曲《找朋友》

  3、已与同伴一起做过游戏。

  活动十二

  打电话(综合)

  活动目标:

  1、记住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并愿意知道好朋友的电话号码。

  2、了解电话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常用的电话号码。

  3、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愿意与更多的朋友交往。

  活动准备:

  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电话卡,卡上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及姓名。可让幼儿画上自己的画像,可以多画一些,利于幼儿与更多的同伴交往。

  活动十三

  快乐的木头人(综合)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魔棍”一根。

  2、地面上画好1~10的数字方格。

音乐教学设计13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中班的幼儿喜欢倾听自然界中各种好听的声音,比如风声、雨声、水声等。他们也喜欢唱唱跳跳,渴望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同时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和欣赏潜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倾听,歌唱,律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更好的去欣赏、体验音乐,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大致内容,知道种子发芽离不开雨水的道理。

  2.能力目标:能活泼,亲切的演唱儿歌,用动作大胆地表现“沙沙沙”、“在说话”、“真甜”、“发芽”等歌曲内容。

  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加入简单动作。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创编并演唱。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课件、小雨滴手指偶、小雨、种子头饰各五个,儿歌图谱,音频等。

  2.经验准备:幼儿倾听过下雨的声音,见过种子发出来的小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趣味性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雨滴手指偶导入,吸引幼儿注意力。

  2.初步欣赏音乐,仔细倾听儿歌内容。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跟图谱学唱歌曲。

  1.展示图谱,幼儿熟悉。

  2.教师带领幼儿跟着图谱学唱。

  (二)加入简单动作进行演唱。

  1.幼儿跟老师共同演唱。

  2.幼儿在座位上跟老师学做动作。

  (三)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编。

  1.引导幼儿创编新动作。

  2.加入新动作,共同演唱。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趣味性结尾。

  鼓励幼儿活动后练习歌曲,创新动作。探索一下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下

  次活动一起演奏。

  活动延伸:1.回到家后,把儿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加入乐器和新的动

  作。

  2.可以在自然区,种下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附儿歌《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发芽

  中班音乐活动《小雨沙沙》活动微反思

  《小雨沙沙》这首儿歌选材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符合中班幼儿语言表达的规律和特点。本次活动。既可以让孩子知道种子生长离不开雨水的道理,又启发他们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及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由于歌词内容简单,不适合作为单独的歌唱活动来组织,因此又大活动组织过程中加入了韵律动作,可以说,本次活动是将歌唱与韵律相结合的综合性音乐活动。活动过程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去体验和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1.活动中应添加下小雨以及种子发芽的动画视频,更生动形象的为幼儿展示自然界中的场景。2.活动中,应给幼儿提供更多表达和创编的机会。3.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应加入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音乐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1、歌曲《火车跑得快》;

  2、欣赏《火车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复习力度记号“f”和“p”。认识和感知力度记号渐强“<”、渐弱“>”,了解其在音乐中的意义。

  2、在听唱歌曲《火车跑得快》时,能随录音在音乐中出现渐强和渐弱音响的地方做出正确的演唱,并能学会在歌曲中的运用所学到的力度记号。

  3、情感目标:感受火车的音乐形象,能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与人合作,并学会关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教学重点:

  1、力度记号的学习与在歌曲中的运用。

  2、能随录音在音乐中出现渐强和渐弱的地方做出正确的演唱。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的学习与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互动,玩“大声与小声”的游戏。

  二、听声音,感知音乐力度。(场景一:桥下的歌声)

  1、感受节奏

  1、师:看到同学们今天那么开心,来,让我们一起到郊外春游吧!(课件显示图片)听,小河在欢迎我们,她的歌声多么好听。

  1)师读节奏(声音由弱到强)

  ××××│××××│××××│××××│

  (小河流水)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哗啦

  2)出示节奏,学生模仿;

  3)师生合作,分组加入;

  4)生感受变化,并表达感受。

  5)老师解说:“渐强”这种从小声到大声的声音变化,在音乐中就叫做渐强,它有自己的标记“<”。

  2、感受节奏

  1)师:小河在欢迎我们,听,还有小树也在唱歌呢。

  2)师读节奏:风吹树叶

  ××X│××X│××X│

  风吹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节奏,学生模仿,说声音变化;

  4)老师解说“渐弱”:这种从大声到小声的声音变化,在音乐中就叫渐弱,它的`标记是这样的“>”

  5)分组模仿小河流水和风吹树叶的节奏。生活中除了这两种声音,有渐强渐弱的变化,还有那些声音也有这种变化的。

  三、学唱歌曲。(场景二:桥上的歌声)

  1、听一听

  ①初听全曲

  师:看,桥上是谁正在向我们奔跑过来?

  生答:托马斯。对,托马斯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火车跑得快》!(出示课题,全班读题)听完后师问:这首歌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演唱的?生答:欢快、开心。师:那么我们也要用欢快开心的心情学习这首歌曲。

  ②再听范唱。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火车的什么声音?生:呜——呜——。车轮发出了怎样的声音?生: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③再次听范唱,学生跟唱呜——呜——咔嚓咔嚓(师:提醒学生注意“>”“<”。

  ④听老师范唱,(托马斯的歌真好听,我也想唱,请同学们给我掌声鼓励)

  ⑤学读歌词。

  2、唱一唱。

  ①老师钢琴伴奏带唱,速度由慢到快。

  ②拼接音乐游戏(师:看托马斯把火车开到我们课室里了,咦,怎么只有车头啊,车厢哪里去啦。哈哈,原来我们在这里,他们请同学们帮忙把车厢接好)。

  ③师生接唱;生生接唱;

  ④随琴齐唱。

  3、动一动

  ①生随师律动;

  ②组组接唱律动;

  ③师生齐随乐边唱边律动。

  四、感知音乐力度、速度变化。(场景三:火车变奏曲)

  托马斯太喜欢你们了,你们太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再来一个火车变奏曲(听老师给出的前奏速度来演唱歌曲的快慢)。

  1、全班同学齐唱。

  2、分小组演唱。

  五、器乐伴奏

  1、师出示乐器,并示范演奏方法。

  2、指名模仿演奏。

  3、小组学习,合作演奏。

  六、创设情景,演唱全曲。

  1、跟音乐演唱全曲。

  2、模拟开火车的情景,分组表演。

  3、听着音乐开火车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设计15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1. 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 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教学难点: 歌曲3/4、2/4变拍子的正确演唱。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表演《早上好》 教学基本要求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注: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以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7、指导学生编创“中午好”或“晚上好”等歌词。

  二、聆听《森林水车》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

  聆听后回答: 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三、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读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

  2、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制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3、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的走近又走远。

  4、歌谣可以读成这样的节奏:()()|

  太阳天空 照,(拍手)花儿对我 笑,(拍手)() ||

  小鸟 说 早早 早, 你为 什么 背上 小书 包。(拍手)

【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设计07-31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5-09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8-08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08-29

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03-12

《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07-20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07-24

音乐课教学设计01-06

音乐教学设计18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