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5 18:41: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

  (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实际应用

  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

  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 的`是什么?

  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20xx(cm2)

  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

  ≈20xx(cm2)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圆柱体有()个面,分别是()、()、()。

  2.圆柱体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有()条。

  3.长方形面积=()×()

  圆的周长=()c=()

  圆的面积=()s=()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答:需要用20xx平方厘米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答有关圆满柱体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推导出面积公式。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自制圆柱、剪刀。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检查:拿出自制的圆柱,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复习:(1)点名说说两底的关系,圆柱的高以及侧面积展开可能是什么图形。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3)答下面问题:

  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摸一摸自制的圆柱的侧面,谈谈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2)想一想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

  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吗?

  (3)剪一剪自制的圆柱交流结果。

  (4)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它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5)算一算:选出下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侧面积。(单位:厘米)

  小组汇报结果: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方法一:25.12×20=502.4(平方厘米)

  方法二:3.14×8×20=502.4(平方厘米)

  方法三:3.14×(2×4)×20=502.4(平方厘米)

  小结: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要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灵活计算。

  (6)小组合作,量一量自制圆柱的有关数据,求出它的侧面积,并反馈。

  (7)完成教科书例1及34页“做一做”的`第1题。

  2.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自读课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2)出示例2(课件显示例2)(单位:厘米)

  小组讨论:根据所给数据,可以求出那些面积?学生可能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a、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b、2个底面积:2×3.14×5×5=157(平方厘米)

  c、表面积:471+157=628(平方厘米)

  (3)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地表面积。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自学课本,教科书第34页例3。

  (1)自读后分小组讨论: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地多少,是水桶哪几个面地面积?为什么?什么叫“进一法”为什么1821.2平方厘米≈1900平方厘米呢?

  (2)学生反馈:

  a.水桶是无盖的,所以求铁皮的面积就是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的面积。

  b.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材料要比计划得到得结果要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平方厘米,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方法叫进一法,所以1821.2平方厘米≈1900平方厘米。

  2、要知道下利物体的用料面积,要求那些面的总面积?(课件显示)

  铁皮制成的糖盒 纸杯 塑料水管

  3、只列式不计算。(课件显示)

  用铁皮制成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8分米,底面周长是3.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4、实践练习。

  (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自制圆柱形事物的用料面积。

  (2)要计算制做这个圆柱形物体的用料面积,求哪些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怎样测量这些数据?

  (3)测量:测量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

  (4)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练习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的:

  1、理解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知道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能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推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道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时应结合具体情境。

  4、培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圆柱形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

  提问:(1)长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六个面的面积之和)(2)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把六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

  多媒体出示: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单位:厘米)

  教师: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也就是要计算什么?(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三个面的面积之和)

  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把三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

  教师:圆柱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三个面的面积之和,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只需

  把三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由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入圆柱的表面积,知识的迁移自然,学生容易理解圆柱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你能试着计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教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只计算了两个底面的面积,还有一个侧面的面积呢?(设置难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能不能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学生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

  (一)圆柱的侧面展开

  1、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2、汇报质疑:学生到讲台上汇报展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教师多媒体演示。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我竖直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我斜着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因为我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了一个圆柱。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因为我把圆柱滚动一周发现圆柱侧面走过的是一个长方形。

  (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方法多样,为推理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打下基础。)(二)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1、教师:同学们做的真是太好了,那你发现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观察、讨论一下。(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2、汇报质疑:学生到讲台上汇报展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

  ①圆柱的底面周长

  ②圆柱的高

  (三)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教师:你能根据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得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请同学们再观察、讨论。(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2、汇报质疑:学生汇报展示,教师板书演示。

  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圆柱的底面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师:如果我们用S侧表示圆柱的侧面积,用C表示圆柱的底面周长,h表示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S侧=Ch

  汇报交流,质疑问难,计算表面积。

  1、多媒体出示: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单位:厘米)

  30

  教师:现在同学们能计算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了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学生板演)

  S侧=Ch=2×3、14×10×30=1884(平方厘米)

  2、教师:那么现在你能计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汇报交流,总结算法,并请学生板演。侧面积:2×3.14×10×30=1884(平方厘米)底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表面积:1884+314×2=2512(平方厘米)3、教师:你能总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吗?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计算下列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你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计算下列圆柱的表面积吗?下面三个圆柱有什么不同?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x、x和x。

  2、底面是x形,它的面积=x。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x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x,宽等于圆柱的x。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为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x,所以圆柱的侧面积=x。

  (3)侧面积的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x和x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表面是由x和x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x。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x个底面。

  列式计算:

  ①x帽子的侧面积=

  ②x帽顶的面积=

  ③x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巩固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复习本节课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

  学习提示: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3)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侧面积呢?

  (4)你知道侧面的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吗?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2)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二、关键点拨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听课随想

  反思与体会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设计理念:

  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本节课,我试图通过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探索,在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以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数学思考:运用知识的迁移,用“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圆柱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并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类比推理而成功地获取知识,并能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出自己探究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广泛,激发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

  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探究圆柱侧面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

  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2、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四、回顾全课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遗憾。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8

  一、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例3是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例4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厨师帽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五、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易拉罐、白纸壳、剪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πr 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课件出示例四,读题明题意,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第16页第七题,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讨论: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小结,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S表面积=S侧+2S底

  =2πrh+2πr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圆柱的表面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难点: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具准备:

  1、圆柱体教具一个

  2、学生每人准备圆柱形模型两个;

  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个什么?它是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认为它是圆柱呢,他与圆柱又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有两个相同的圆,有一个侧面。)

  2、哪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摸一摸你能摸到几个面?

  3、其实刚才同学们所摸到的面,它的面积就是我们圆柱的表面积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新课教学

  一、侧面积的推导:

  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要求表面积,从我们观察的羽毛球桶来说求的是桶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呢?(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面积+2个底面面积

  师:哪两个底面面积是两个什么的面积啊?(两个圆的面积)

  哪可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什么面?(曲面)我们学过平面图形的'面积哪曲面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平面图形来计算吗?

  师: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这个问题由同学们待会再小组讨论中得出结论.现在每组都有一个圆柱那你们把它剪开,把侧面剪开后你有什么发现,并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讨论:

  1.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2.展开图中的长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又什么关系,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清楚看到他们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的演示。侧面展开后是个什么形?那么它展开后与圆柱的各部分又什么关系呢?大家接着看。(长刚好是圆柱底面周长 宽刚好是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侧面积你知道应该怎么计算了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这个方法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个曲面转化成平面图形而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用洪亮的声音表扬自己读一读。

  (二)圆柱的侧面积应用

  师:那么老师想要将这个羽毛球桶贴上一圈商标纸呢应该是求这个圆柱的什么呢?(侧面积)那么侧面积怎么算呢?大家做到本子上 请同学展示

  我们知道了什么求什么?底面周长是多少呢?

  二、圆柱的表面积推导:

  (一)圆柱表面积

  师:那么刚才我们求的商标纸的面积是圆柱的表面积吗?(不是)哪要求圆柱的表面积还要怎么办?(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也就是说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就是要求圆柱那几部分的面积?

  (一)圆柱表面积应用

  师:如果老师要将这个羽毛球桶全部贴上包装呢,你认为求的是它的什么呢?(表面积)自己做下。展示(做对的举手)

  哪么是不是生活中的所有的圆柱都是要求三个面的面积吗?我们来看下这道题。请同学们读一读题,读出关键词,问的是要求做这样一顶帽子要多少材料多少材料其实是求什么呢?有几个面的面积要算呢?该怎么算呢大家做一做?(出示答案)完了吗?(没有)那我们要用什么法呢?(进一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圆柱的表面积都是要求三个面吗?(不是)对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楚,要求的是哪几个面比如?(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回答)

  三、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设计

  竹寨小学 聂磊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练一练1、2题、练习六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具准备: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21-22页的例2、例3。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在作业本上完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圆柱的侧面积=

  2、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用纸片试做一个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交流做圆柱体的情况。

  师:昨天老师布置你们做一个圆柱体,做起来了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1:我是先找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罐,贴着底面剪了2个圆,然后再紧贴着侧面剪下了一个长方形,最后用透明胶粘起来。

  生2:我也先剪出两个一样大的圆,然后剪出一个长方形,开始怎么也做不出来,不是圆太大了就是太小了,后来不断修整,总算做起来。

  生3:我发现两个圆要一样大,长方形纸片的长与圆周长相等时很快就做起来。

  师:这说明什么呢?

  一生抢着说:“原来底面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把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师用电脑演示过程)

  师: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推导有没有启示呢?你们打算怎么做?

  生:把圆柱剪开,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下面分小组探索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把做的圆柱体展开后,发现圆柱体由2个相同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个底面面积=兀r2×2。所以,圆柱表面积=底面周长×高+兀r2×2

  生2:我们小组同意他们的方法,我们还能用一个字母公式来表示:s圆柱=2兀r×h+兀r2×2 。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3:我的方法是,s圆柱=2兀r×(h+r)不知道行不行。我是从第2个同学公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转化过来的。

  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样的.,有什么道理呢?

  (生陷入思考)

  师:从公式看2个底面圆跑到哪去了呢?

  一个学生恍然大悟,激动地说我知道,转化成长方形了。大多数学生还没领悟过来,他马上到黑板画草图,在老师协助下完成。一画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太不简单了,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数学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连书本上都没有,我要向更多的同学和老师介绍。

  师:现在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那么计算一个圆柱的表面积至少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生1:半径或直径和高。

  生2:有周长和高也行。

  生3:我发现已知周长和高,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快。

  师: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特殊情况,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三、自学例3

  师:注意思考:(1)这个圆柱形水桶,有什么不一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什么叫“进一法”?什么情况下要运用进一法?

  生1:这个水桶只有一个底面,不能多算成2个。

  生2:“进一法”书上告诉我们,就是计算结果在求近似数时,没满4也要向前一位进一,就像昨天我们做圆柱体时,要留点“接头”用胶水粘,接头不能舍去。

  师:在一些用料问题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四、 计算练习(出了3道题)

  由于计算繁杂时间略显不足,正确率不高,不能全面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反思:

  这节课虽留有许多缺憾,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做题少了些,在计算方面,没达到较多的训练,能影响到作业及今后考试的正确率,但我感到十分成功,我为学生课堂上的生命涌动而兴奋不已,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提升了。过去我仅满足于把学生“教会”,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学生厌烦,老师急燥,都苦不堪言。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我贯穿课堂始终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智力成果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在体验中,更好的理解了数学,不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课前,布置学生做圆柱体,我考虑到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难。但要做成一个标准的圆柱体,确实要动一定的脑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其实已经初步感受到圆柱体,由2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围成。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生在做中,发现圆柱底圆周长与长方形长相等。个别没做成功的孩子,在交流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失败的原因。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我也体验到了怎么教数学。

  (1)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学。

  (2)立足发展学生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

  (3)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因考试而教学,教学应以开发学生智能为使命。

  四、不足改进。

  在进行计算圆柱表面积练习时,应大胆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总担心一旦用计算器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影响今后的考试,计算器只教不用。这节课由于圆柱的表面积计算繁杂,占用较多时间且正确率不高,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所以应根据教学情况,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来解决计算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圆柱的特征。

  2、大屏幕出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柱的侧面积。

  (1)大屏幕出示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2)理解“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用手指出实物圆住的侧面积。

  (3)大屏幕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思考: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题目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又如何求圆住的侧面积呢?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观察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指什么?大屏幕: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4、教学例4。

  (1)大屏幕出示例4的题目。

  思考: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2)学生试着解答。

  (3)全班交流:为什么只求了一个底面面积呢? (4)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5、巩固练习:完成第14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哪几个面?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

  四、作业

  完成练习二的5——7题。

  五、思维训练

  1、压路机前轮滚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实际就是求圆柱的( )。

  2、在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里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实际就是求( )与( )的(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3

  教学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时,通过让学生在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和长方形卷成侧面的活动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发挥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使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闪烁各部分名称)

  1备材料时往往会比计算结果多一些,因为在具体操作时,尤其是在剪圆的时候会产生浪费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圆柱表面积中的侧面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一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有详有略,凸显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推导出了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时渗透“转化”思想,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解决问题,强化认知。

  (一)(多媒体出示圆柱形的油漆桶,无盖水桶、烟筒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的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通过回答让学生感知圆柱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意义。

  (二)根据要求练习。

  1、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12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只列式不计算)

  2、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8分米。如果它滚动1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呈现压路机压路情景)

  3、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5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结果保留整数)

  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教学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操作练习。

  根据练习要求,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

  讨论:要计算制作这个圆柱形物体用料的面积,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测量这些数据?

  测量:借助工具测量出需要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并做好记录。

  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一方面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1、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2、教师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再选择解答的.方法。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以保证原

  3思考,最终都探讨出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新课程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练习: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根据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测量,最后算出结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并且根据实物的特点想出了很多测量所需数据的方法,既合理又灵活。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围绕课的重难点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适时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圆柱表面积含义时动画闪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测量并计算圆柱底面积时动画闪烁圆内直径的测量方法,求圆柱茶叶罐侧面积时呈现茶叶罐侧面包装纸,利用圆柱表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课件呈现圆柱应用的实物图等等,形象直观,加深了学生对表面积实际计算意义的直观认识和理解,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4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xx、xx和xx。

  2、底面是xx形,它的面积=xx 。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xx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xx,宽等于圆柱的xx。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为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xx,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3)侧面积的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 xx和xx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表面是由和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个底面。

  列式计算:

  ①帽子的侧面积=

  ②帽顶的面积=

  ③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巩固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P33~P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过程:

  一、猜测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谁大?为什么?

  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3、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

  生:计算的方法

  师: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

  4、那现在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不知所措)没有数字怎么算啊?

  师:哦!那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字呢?知道了这些数字后你打算怎么计算?

  生1: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生3: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

  师:老师现在告诉你的数字是这张纸的长是31.4厘米。宽是18.84厘米。那你们会算吗?怎样算,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

  5、汇报展示:

  情况一:半径:31.4÷3.14÷2=5(cm)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情况二:半径:18.84÷3.14÷2=3(cm)

  底面积:3.14×3×3=28.26(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28.26×2=648.096(平方厘米)

  师:通过我们计算验证了我们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打开书翻到33页自学例2,从这个例题中你学到什么?

  生:分三步来算,先算侧面积再算底面积然后把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加起来。

  生2:这样做挺麻烦的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

  6、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补充第二种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通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所以圆柱体表面积=长方形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

  用字母表示:S=C×(h+r)

  我们用这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来简单?

  汇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比原来的方法简单。(说一说认为简单的原因)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你们学会了吗?(会)那老师也得做几题验证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本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条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分组闯关练习

  1、多媒体出示题目。

  第一关(填空)

  沿圆柱体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一个( )形,长是圆柱的( ),宽是圆柱的( ),因此圆柱的侧面积=( )×( )。

  第二关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第三关(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1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汇报结果,给予评价。

  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题。整个习题,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而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反馈小结:

  教学反思

  1、 自主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打破了“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也就是提出贯穿整节课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乐趣。

  2、合作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在相互的交流中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归纳出计算圆柱表面积常用的三种形式,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7-2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5-16

圆柱表面积的教学设计范文04-13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篇03-18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14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01-04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2-12

《圆柱体》教学设计06-02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