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找规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测、推理等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三角形 、正方形、圆形各10个
(课前谈话:放松心情,自己拍着胸脯对自己大声说3遍我最棒,为教学规律做一小铺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就知道大家是最棒的,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老师盒子里放了两种图形,圆、正方形,老师随便拿一个,可能会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随便拿出贴在黑板上,第二次呢?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学生找到规律后越来越快)大家说说看为什么会越来越快呀!
学生回答。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就是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律,瞧,胜利小学1年级六班的教室里正在开联欢会呢?现在同学们同位两人说说图中哪些是有规律的?(课件出示)
2、汇报:小旗、灯笼、小花、同学们
3、 探索规律
①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那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师:猜一猜,下一面会是什么颜色?
生:是黄色的。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 猜可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恩,你说的可真不错!从颜色上观察,它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师:那如果给它分分组,你会怎样分?分完后能让我们把彩旗的规律看的清清楚楚的。
学生随意说,若没有学生能说出,老师自己分。
师:下面我也来分一分。 (就按照你说的来分)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彩旗分成了这么多组,谁来说一说每一组都是怎样出现的?
生:一红一黄两个一组。
师:恩,说的可真棒!小旗是一红一黄两个一组,一红一黄两个一组,接下来又是一红一黄两个一组,一红一黄两个一组,这同样的一组出现了这么多次,谁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呢?
生:反复出现。
师:真是太厉害了,帮我们解决了这一个大难题啊。(板书:反复出现)
师:谁能把彩旗的规律大声地说一遍呢?
师:我们一起把彩旗的规律来说一遍好吗?
② 课件出示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小朋友?
生1: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
师:你能说说灯笼排列的规律吗?
生1:灯笼是按紫,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三、巩固练习。
1、下一个是几,课本例2,出示课件,学生能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2、涂色游戏。(1)只说不涂。
(2)先集体说,再动手做练习第2题。
3、摆一摆。(小小设计师)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好的用相机照下来。
汇报。
4、发散练习。三角形 圆 圆 三角形 ,接下来怎样摆,有规律(只用三角形 圆)思考后汇报。
5、鼓掌祝贺优秀的同学,做到有规律。
四、小结。
1、学生找身边的规律。
2、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欣赏,感受规律的美。总结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五、解决生活中问题。
工人叔叔要在公路的一边每两根电线杆中间安装一个广告牌,现在有20根电线杆,需要多少个广告牌?
教学反思: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作为新单元第一课的“找规律”,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造成障碍。
在本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猜图形导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动脑发现规律,才会猜得越来越快。新课中,首先让孩子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等各种活动紧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孩子挑战的欲望。 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学生感受到了规律的美。本节课孩子的整体学习效果较好,大部分孩子的思维都紧紧跟随着老师,学习兴趣浓厚。
值得修改的地方:学生实际动手创造的规律,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多去演示,尤其是张老师提到的让好学生的作品去展示,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效果会更好。姜老师提到可以用相机把学生的作品照下来立刻传到电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去评价,欣赏也值得自己去思考改进。
《找规律》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1)》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图形或物体。
过程与方法
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图形或物体。
突破方法:探索、尝试、归纳。
难点:用除法计算后所得的余数找到答案的方法。
突破方法:分析、比较。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演示。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上课前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你来猜猜看把牌翻过来后是什么花色和数字?
(多媒体出示扑克牌的背面)
先翻出一张黑桃A,再翻出一张红桃A,引导学生猜一猜下面一张是什么牌。(学生随意猜猜看)
待翻到黑桃3后,提问:下面一张是什么牌?(学生猜猜看,直至最后第12张牌)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谈话:你讲得非常好!像这样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这样的排列现象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找规律”。
(揭示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等活动,以猜牌的活动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同时创造了轻松活泼而又严肃的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观察并初步感受物体的有序排列
过渡:每当逢年过节,街道上总会张灯结彩,布置一新,老师在马路上拍了一张照片,请你首先来看一看,并说说照片中都有些什么装饰品?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9页例1的场景图,请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装饰品)
提问:那这些装饰品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
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说一说,然后概括):
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
彩灯:每3盏彩灯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灯、紫灯、绿灯。
彩旗:每4面彩旗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旗、红旗、黄旗、黄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说出各类装饰品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学生容易说不清楚,因此在学生自由汇报的基础上,主要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规律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同时这也是为下面计算法解题作孕伏。
2.自主探究,体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过渡:你们观察得很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现在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研究盆花的摆放规律。
(多媒体出示盆花小图)
提问:谁再来说一说盆花的摆放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盆花是以一盆蓝花一盆红花每2盆为一组,进行重复地排列)
再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8盆)
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
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追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学生猜一猜)
谈话: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需要验证!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草稿本上验证一下第15盆花是不是蓝花。
(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展示并提问学生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学生适当板书:画图法、单双数判断法、计算法)
(1)画图法:○●○●○●○●○●○●○●(○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用其他图形、字母、文字表示的均可)
(2)单双数判断法: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法: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过程,教师板书: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提问:你能说说“15”表示什么意思?“2”呢?“7”呢?“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多媒体演示:
○●○●○●○●○●○●○●○
讲述:哦!原来15表示一共有15盆花,2表示每2盆花看作一组,那总共15盆花里面就有这样的7组。
提问:余下的1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
追问:第15盆花的颜色和哪一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着力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策略上,交流时不必急于优化出计算的策略,而是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出发,肯定每一种策略都是可行的。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及探究构建的知识远比教师“灌输”更有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习惯。
3.独立尝试,在体验中优化解法
过渡:刚才同学们对盆花的摆放规律研究地非常好,也探讨出了三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在我们来一起研究第二种装饰品彩灯的摆放规律。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的“试一试”第1题
提问:请你说一说,彩灯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指名回答:彩灯是按照“红灯、紫灯、绿灯”每3盏为一组进行重复排列的)
追问:那么按照这个规律摆放下去,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盏和第19盏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请你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判断。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汇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主说)
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进行思考:
①为什么除以3?(每3盏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7÷3=5(组)……2(盏),余2是什么意思?第17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和每组中的第几盏灯相同?
②19÷3=6(组)……1(盏),余1代表第几组的第几盏?和每组中的第几盏灯相同?
③18÷3=6(组),得数没有余数,应该怎样得到答案?第18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灯?应是什么颜色的?
指出:每组有几个,除数就是几;余数是几,就对应每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对应每组的最后一个。
(2)相机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画图法:适用于小数字。
单双数判断法:适用于每组为2个的。
计算法:具有普遍性。
(3)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的“试一试”第2题
过渡: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原来画图法和单双数判断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法则具有普遍性,现在就让我们运用计算法来看看彩旗的规律,看谁解决得又好又快?
提问: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指名板演,完成后评讲,集体订正)
追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呢?
小结: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盆花、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可以用画图法、单双数判断法、计算法等不同方法来解决它们的排列问题,而且计算法有着自己的优势,具有普遍性。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不做硬性规定:一定要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在完成试一试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哪种方法更合适。在学生解决有关“彩旗”问题的时候,教师适时反问一下:为什么不画图?为什么不用刚才的单双数判断法来解决呢?学生很自然地比较出画图比较繁琐、单双数判断法法比较独特不适用于所有的题目,不具有普遍性,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优化出计算法最简便最具普遍性。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策略的理解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把街道上的各种装饰品的摆放规律全部研究了,也知道了计算法具有普遍性的原因,让我们趁热打铁,一起来看看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都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提问:围棋小组的同学正在摆棋子,你能知道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吗?
○○●○○●○○●○○●……
(学生解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21÷3=7(组))
2.出示练一练第二题:
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
提问:按照这样的规律穿下去,第18颗是什么颜色的?第24颗呢?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集
体订正,指名说说解法。18÷4=4(组)……2(颗),24÷4=6(组))
3.出示练一练第三题:
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1)△○□△○□△○□……()……32÷3=10(组)……2(个)
(2)○○○□○○○□……(□)……32÷4=8(组)
(3)△△△○○△△△○○……(△)……32÷5=6(组)……2(个)
强调:虽然找的都是第32个图形,但由于每组个数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在例1及试一试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了解到了画图法和单双数判断法的局限性以及计算法的普遍性,通过练一练的三道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如何运用计算法进行判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图形或物体。
(四)应用规律,解决学习中的规律问题
过渡:同学们,其实规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是在普通的计算题当中也有着自己的规律,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算一算。
1.数字中的“奥秘”
用计算器计算6÷11,计算器会显示0.5454545454…
提问: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什么规律吗?你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用计算器计算1÷54,计算器会显示0.0185185185…
提问: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规律吗?你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6个数字是几吗?怎么知道的?
2.生肖的规律(练习十第1题)
提问:生肖是几个为一组的?
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的属相相同?
(五)全课总结,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引导:同学们学得不错,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规律问题?你觉得哪种最简便?
谈话: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的有规律的现象……
欣赏大自然的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欣赏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
谈话:原来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规律,看来我们的生活中不缺乏数学,只是缺乏了发现数学的眼睛,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心人,多多观察生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一段图片集,了解大自然中的周期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及生活中的一些周期规律,进而感受数学中的规律之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找规律》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之间合作)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要想完整的表达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习惯的培养。】
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间)
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
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
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
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环节设计了“想一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活动中,探究发现规律、体验规律,使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加深规律的概念】
2.图形的规律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图涂色)
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涂的。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
生:没有。
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
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能找到图形的规律,顽皮的智慧星想来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图形藏了起来.
(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
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
师:同意吗?生:同意。(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师:对吗?生:对。
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
【几组图形的规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当课件演示掌声想起时,学生的热情很高,会忍不住也鼓起掌来,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
3.猜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出示 PPT)。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
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
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教师接着操作)
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
师: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种多样,这一次都认为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和两个蓝色的圆形呢?
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规律了。
师:是呀,只有图形重复出示了两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规律。也就是说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图形的活动中,更加明确规律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推理能力。】
三、实践运用,体会规律
1.85页做一做。
2.欣赏规律美
师:生活中规律也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规律,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原来我们的学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3.创造规律
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笔创作规律,分组合作,想想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画一画。看哪组作品最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
【在本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的活动中创造规律。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找规律》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例1情境图的课件。
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等。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二、教学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一会儿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预设1: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2:彩花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预设3:彩灯笼是按照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4:跳舞的同学是按照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灯笼,还有围成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照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照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板书:找,依次、重复出现)
3.按发现的规律在图上圈一圈。
教师: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在我们上面找到的每一组规律中都有重复的部分。每组规律重复的部分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找一找吧。
学生边在图上圈边说,找出图中重复的部分。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圈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准确地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
4.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有规律地挂彩旗、彩花、彩灯笼的呢?
三、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刚才我们都是在找规律,现在我们来摆规律。学生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形。
3.老师用教具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先摆3个,让学生观察这3个图形有什么不同?接着摆,最后的3个让学生上黑板摆)
4.涂一涂85页做一做,请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再动笔涂一涂。
四、联系生活
同学们不但会找规律,还学会了摆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规律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找找自己身边有规律的事物。教师图片展示。
五、知识延伸,创造规律
和父母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猜魔术”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
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涂色,摆学具、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节课,我和同学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7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平台,从中挖掘出立体的多维度的思维空间,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设计的难度、广度、深度都进行了适度地拓宽。力求将节奏明快、流畅、层层有序递进、融数学、美学、艺术等为一体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如果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解读本节课,预设的亮点为:
一、教师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数学思想(规律)以动作、声音、图画、操作、语言(有声、无声的肢体语言)等形式为载体,潜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意会”规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
在“找”中,构建听、视、触、猜等综合的思维平台,巧妙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指导,从而“言传身教”找规律的正确信息。同时融新课标理念于孩子的思维成长的每个环节。本节课你将欣赏到“梅花透露春消息”的诗意,这个过程实际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暗示教学法(什么叫规律,怎样找规律及有序思维的学法指导)。
二、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数理逻辑智能(辨别、比较、归纳等)粉墨登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参与合作,为学生“找规律”建模,共创情境空间,从而调动“内潜”的积极性。
三、练习中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为主角,共同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打造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从而把本课推向艺术课堂的高潮。
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数学第二册88页例1~例2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基,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顺序为:例1、例2,由单层到多层次。
设计思路:
本课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全面有序的思考,聚焦某一点后,借助这一点的平台去完整的找规律,因此,围绕“多层次观察”的学习策略展开。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能最快的感知到规律”,用有孩子们熟悉的跑步号令“121”引入,无意识感知规律──有意识感知规律──按规律发号令──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初步体会到什么是规律。 “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是多层观察学习策略理解的基础,也是建模的'初步”。借助设计联欢会会场,借助多媒体小旗的设计过程,体现形状──色彩──分组(每一组所包含的个数)的形成过程,聚焦各个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寻找规律。
“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剩下的是设计交给学生,用“多层观察”法,尽量让他们独立的找出主题图的规律,顺着找,逆着找,说出是哪个层次有规律,是什么规律。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和递进,利用师生互动”,通过师摆生猜,生摆创作,让孩子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例2)
“不同层次规律的对比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的多种变化”,让孩子们对单层和多层,2个2个一组的和3个3个一组的进行对比。
“多层次的练习,多种感官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规律和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练习分“基本题目练习(包括逆向找规律)──生活(图画,声音,动作的规律)──—多种感官表示规律──服装规律设计”四个层次。
“有效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去发现本课的知识和解决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规律是在图画、声音、动作、颜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突破方法:
“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生活中,我找一找(培养主角意识)
1.跑步号令“121”及相应的跑步动作引入,让学生发现有重复的地方,实为无意识感知,板书规律,让孩子们有意识根据规律继续发号令,感受什么是规律。
(点: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让孩子们聚焦动作和声音的重复上,由视觉听觉的刺激初步感知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
2.这样重复至少三次以上,我们说这样的动作和声音是有规律的。板书课题“规律”。
二、学例1,我涂一涂(提供主角的展示空间)
(一)小旗规律的形成,体会“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联欢会会场吧。
2.讲解小旗图:
(1)先画出小旗,引导出这是它的形状并板书。(第一层)
(2)涂上红色、黄色,引导出这是它的颜色并板书。(3)引导按“多层观察”找规律。
从形状上看,有没有变化?
从颜色上看,有没有变化?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呢?
如果分组,几个为一组?
(点:通过画图的过程体会“多层观察”中的三层,聚焦其中一点来找规律,有的放矢,有序全面的找规律,学习“多层观察”法的学习策略。)
(二)试一试,完成例1:
1.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布置联欢会会场吗?把正确的答案圈到书88页。
2.汇报交流:哪层有规律?是什么规律?(结合课件)
(点: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问题,能初步找到找规律的聚焦点,并能叙述出规律。)
3.回归主题图:你能从图上找到什么规律?板书:找。
三、学例2,我闯难关(展示主角形象)
(一)我们进入了游艺场,大家一起来闯关。
1.师摆生猜例2第1题。
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用多层观察法。
(二)闯关2:
1.自己用红三角形,黄色的圆形和绿色的正方形创作规律。
2.汇报展示。引导:按“多层观察发”交流规律。
3.一生说摆的前几个,其余的猜下一个是什么,是怎么猜到的。
(点: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孩子们利用学习策略这个拐杖,结合以前的认知来尝试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思维的整和性)。
四、两道题,我比一比:(完善主角形象)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五、学会了,我练一练:(发挥主角潜能)
(一)基本练习:
1.请按规律填下去。
(既是对本课内容的效果反馈,也对人民币单元有了复习。)
2.89页做一做。
六、总结:
1.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
2.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
七、课间休息(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开合的小花,红绿灯等)
教师拍手的动作。
八、创作规律:
1.你还能想到你身上或者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
2.你能用动作或声音或图画来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吗?
(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展示出来的,体会到规律的奇妙和数学的美感。
3.争当服装设计师。给服装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点:分层次的练习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间,同时,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多种途径体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趣味性,也巩固了对规律的认识。)
《找规律》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85-----8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课前谈话,参与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记得多”。
2.感知规律,揭示课题:
好,记住了吗?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生答)
对,像第一组这样前面怎样,后面也是怎样的,而且不断地重复出现,一般来说至少出现3次,我们就说第一组是有规律的。
(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这就是我们就今天学习的内容:找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创设情境:孩子们,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生答)你们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六一儿童节学校布置了一个漂亮的会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幅图中有什么?
预设:
图中有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图中的规律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2)指导学生描述规律
1.学生同桌说规律时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引导学生描述规律:
1、我找到了(xx)的排列规律。
2、(xx)的排列规律是(xx)。
【如:彩旗的规律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学生说完后,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和跳舞的小朋友,都是按顺序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顺序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3)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在图上圈一圈
同学们刚才发现了不少的规律。在我们找到的每一组规律中都有重复的部分。你能找出每组中有规律的重复部分并用虚线框圈出来吗?
教师总结: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准确地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
当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两个层次,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接着同时出现“灯笼”图、“彩花”图和“小朋友排队”图,由学生同桌讨论找出规律。
本环节如此安排的依据是: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渴求。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自学检测)
同学们可真聪明,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吗?
(一) 第一关:猜一猜,接下来是谁?
(二) (出示课件,让学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师提问: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用?
总结: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二)第二关:涂一涂,接下来是谁?(出示课件)
同学们表现很不错,接下来我们来闯第二关涂一涂
(要求:先确定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来涂。涂好后请用虚线分组。
同桌可以互相评一评,说一说。)
汇报展示,评议。
第三关:动手摆一摆(小小设计师)
2.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是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三人一个小组,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吧!看哪个小组创造出来的规律又特别又漂亮。 要求:
(1)用学具盒中的圆片和三角形摆出有规律的图案。
(2)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摆的规律。
{展示学生摆的作品,指名让学生说,他摆的图形是按照(xx)重复排列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一猜”、“涂一涂”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接着完成“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摆学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已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当堂测试:
1.找规律填数:
2.摆一摆,填一填。
3.火眼金晴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3.漂亮的条格背心,一道红一道白,一道黑一道白。
漂亮的手链。
钟表上刻度的排列。
布匹上美丽的图案。
军队中整齐划一的步调。
公路上的人行横道,一道白一道黑。
(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我们知道了不仅图形有规律,颜色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藏在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
七:抽查清:
1.每条小鱼用7块卡片拼成,拼3条小鱼,一共用了多少块卡片?
2.一共有13人,每4人一个小组。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八、板书设计:
找规律
有规律的一组
《找规律》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按规律排列的物体,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序。
2、能借助事先给出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列,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去超市途中,含有按各种规律排列事物的场景图及超市货物排列图。
2、小蝴蝶、小、磁性教具及幼儿用书、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物体,寻找规律。
创设参观贝贝羊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景致的排列规律。
二、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1、寻找货物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序。(总结摆放方法:颜色、大小、高矮等。)
2、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3、寻找规律,继续排列,做练习。(幼儿用书)
幼儿按要求做题。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幼儿做题情况。
三、评价反馈,尝试互查改错。
投影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孩子自我评价作业情况,尝试自查自纠。
四、延伸活动:本册幼儿用书第13页练习内容。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图形的排列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找规律》教学设计10
一、教学内容简述: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本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影响。
二、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欣赏和发现数学美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的排列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四、原始教学设计:(要点简述)
原设计方案先创设情境:过二十多天就是同学们自己的节日了,“六一”儿童节,你们想不想在那天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课件展示主题图,出示彩旗图①观察小旗的规律,②观察彩花的规律③观察灯笼的`规律④小朋友的规律。然后摆一摆: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动动手好不好?出示课件:图上画了什么?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照规律照着摆吗?试一试,找出规律.
五、教学反思:
原本的教学方法仍是以教知识为主,虽然让学生上“摆一摆动动手,并未体现学生要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学习中尚未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二期课改的精神相违背。
六、教学改进设计:
(一)突破口设计: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分类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找规律这一内容。因为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引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了。因此,在教学导入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游戏,感知规律。带大家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听得最认真,反应最快。在游戏中感悟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
(二)教学思路设计:
由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层次上差别较大,所以在整堂课中,仍旧贯穿执行“分层学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思想,学生从中体验较之以往不同的学习方法。关键是,学习内容必须由浅入深,自主探究必须让学生可操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孩子们,今天温老师要带大家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听得最认真,反应最快。
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摸摸鼻子摸摸耳朵,摸摸鼻子摸摸耳朵……(边说边做)
哎呀,温老师忘了后面该怎么做了,谁能帮帮我?孩子们真棒,再来下一个。
2.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是怎么想到后面的动作的呢?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
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只要你做个爱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布置会场,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这里的彩旗需要大家帮帮忙,谁会想办法,红旗后面挂什么颜色的旗子?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都猜是黄色?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为一组,所以红旗后面是黄旗。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表扬一下自己。我们来看看彩花还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2)课件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和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该怎么分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谁能说一说?谁还能说?
三、欣赏规律美,寻找生活中规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这样不仅显得整齐,而且很漂亮,给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你仔细找一找。
生1:教室的座位是按一排桌子一排椅子又一排桌子一排椅子的规律排列的。
生2:小朋友的毛衣图案是按一条红一条黄又一条红一条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3:女同学辫子上的皮筋颜色是按一个蓝一个红一个绿又一个蓝一个红一个绿的规律排的。
生4:斑马身上的图案是一条黑一条白又一条黑一条白的。是有规律的。
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演示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欣赏规律,感受规律。
四、实践操作,用规律创造美
学生实践活动:按规律摆一摆,规律创造美
师:我们小朋友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的图片摆出规律创造美!(想怎么摆就怎么摆,但必须按规律摆)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数个,动手在纸板上有规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1、分组讨论交流,创造规律。
2、汇报,展示作品。
五、拓展延伸 猜一猜,后面应摆什么图形?
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七、改进体会:
在本节课上,情景的创设使我在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抓住,为课的后续推进创造了条件,较之前一节课“老师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方式,效果明显提高,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找规律》教学设计11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那先看看老师怎么做,然后你们再接着做下去!比一比,看谁看的仔细、听的认真。
口念: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接下来老师会说什么?为什么?
动作: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接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
2、小结:对,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都是就有规律的。(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板书:找)
出示课件:找规律(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出示课件“联欢会”)元旦马上就到了,瞧,这是同学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二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a、小旗的规律:
学生汇报: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还有谁发现了小旗的规律?你能在黑板上贴出小旗的规律吗?
学生说,生在黑板上贴黄旗、红旗图片
学生再次完整的说小旗的规律: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先是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后面跟前面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称为是“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为了更好的'看出谁和谁是一组,我们用圈把一组圈起来。(圈出一组)
当我们要找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排列,齐读: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问:那在这行当中谁和谁为一组重复排列?(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挂一面小旗的话,会是什么颜色?再挂一面呢?为什么?
b、灯笼的规律:灯笼的规律是?
如果再挂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c、花朵的规律:
d、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3、小练习(分层次设计)
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规律,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一起来看看。
① 问:图中的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那按这样的规律横线上应该出现什么图形?
② 星星的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如果后面再排一个圆是什么颜色?再排一个呢?
③问号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动手操作,摆一摆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同桌2人合作摆规律,看哪一组同学摆出的规律最有创意。
(学生操作,师巡视,最后反馈了3组有特点的)谁来当当小评委,说说他摆的规律。
老师表扬下面摆的有创意的同学。
(提示:收起学具,看哪一组的同桌收的快)
2、涂一涂规律:
师: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为图形涂上有规律的颜色吗?请你拿出水彩笔,为学习单上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规律,看谁涂的漂亮,比一比,看谁是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① 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 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
③ 下面的同学,请你给你的同桌说说你涂的规律是什么?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有规律的东西是很美丽的,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能找一找吗?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
4、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你们为自己鼓鼓掌吧!你能让你的掌声有规律吗? (一个同学做,全班齐做)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师: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小手能摆出有创意的规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真了不起。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有规律的事物。
2、你能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为妈妈设计一条有规律的漂亮的手链吗?
(五)、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 重复排列
展示区
《找规律》教学设计12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和数组的规律,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找规律的内容其实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通过1个1个地数数、2个2个的数数、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在上学期的测试卷中经常出现这类的填空题;通过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等。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 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排列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学情分析:
“找规律”这一内容,虽然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但是学生对于这一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有规律的排列,在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对此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重要基础。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分类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找规律这一内容。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用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学生举行联欢会布置教室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使学生初步感受规律。学生分析小旗的排列方式,从颜色的角度发现并表述规律。教材以圈出一组黄旗、红旗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一组”旗子在旗子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这样的“一组”旗子的重复排列。同时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的方法,再让学生发现并表述情境图中的其他排列规律,以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 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方式。
3、 感受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能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确定事物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都有规则,你们一定要听好哦!请听游戏规则:老师下达指令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听清楚了吗?(好!)开始!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速度越来越快)指眼睛,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学生做摸鼻子动作)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指名回答)
师:真棒!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很准确。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过度:刚刚同学们在游戏中表现得这么好,老师接下来决定奖励大家,带你们去阳光小学参观一下。你们瞧,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阳光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布置教室呢!漂亮吗?
1.播放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看看同学们都用了什么来布置教室?(生答:小花,彩旗,灯笼)。图上还有什么?(小朋友)
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一下,它们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吗?(是)
2.课件出示彩旗图
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按照黄、红重复排列)猜一猜最后这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师:看看猜的对不对?(点击播放课件)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3.课件回到主题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分享给全班同学?(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该怎么分组呢?
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考眼力,发现规律(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力可真不错,那你们的动手能力怎么样呢?能不能创造规律呢?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
1.摆磁扣(指名到黑板摆一摆)
师:大家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磁扣,你能不能从它们当中选择一部分,来创造规律?(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摆,说一说你的规律,评议)
2.摆学具(小组合作完成,展示)
师:还有没有想摆的?都想来,那么就用你手中的学具和你的同桌合作,创造规律。
3.涂一涂(书中85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创造的规律可真美啊,大家看,这些小花美不美?你能不能让它们变美丽呢?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说)发挥你的想象,拿着你的水彩笔,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到书中涂一涂吧!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一说?
六、欣赏规律的美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
师总结: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多动脑筋,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规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播放课件)
七、总结
师: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你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一组 重复排列
《找规律》教学设计13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建立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严老师重组教材把教材中的墙面、地砖改为了绿、蓝、红、黄四种颜色的正方形,画面简洁、清晰,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并表达图形中的规律。其次,严老师还把一年级的规律与二年级的规律进行对比,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有人曾说过“教育是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活动”,这样的设计,不仅沟通了数学与学生的'联系,也沟通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
二、精心设计数学活动
在探索图形循环规律中,严老师设计了转盘从而把静态的规律动态化,再组织学生发现4行图形组成方阵中的规律,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探索其中的规律,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由此我们看到了学生多种的发现,学生在其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交流后通过摆一摆、电脑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循环规律的表象。
三、提供充足的规律素材
严老师的这节课,循环规律的模型不仅仅停留于最基本的4行图形一组,还进行了变式,由方阵式的规律每组3行、每组4行、每组5行到横式的规律。同时规律的素材有图形构成的、有数字构成的,在观察规律时还引导学生横看、竖看、左边看、右边看、顺时针、逆时针看那题体会不同的顺序的循环规律,还延伸到找第5行、第6行……的规律,让学生头脑中表象的循环规律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整节课活动丰富,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尝试成功和欣赏数学美的机会。
在此也有几点小建议:
1、 严老师那么好听的声音,如果能加上更加丰富的评价语,那么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2、 学生在教学中已经发现规律、用规律,为何不增加让学生创造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规律素材展示出来呢?
3、 在观察每组4行图形的规律时,学生行列规律表达不清的时候,如果横看时,把方阵一行行分开;竖着看时,把方阵一列列分开,那么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规律会更加清晰。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找规律》教学设计14
学习内容: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规律”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 课件<主题图> 、幻灯片、图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两幅水果图:一幅图是有规律排列的,另一幅图是杂乱无章放置,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
师总结归纳,肯定生有道理的解答。强调有规律摆放的图形便于记忆。有规律摆放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找规律”。(揭示主题)
【设计意图:水果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猜图片制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例1——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情景主题图:
(1)情景主题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揭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题图中的各种规律。并理解“规律”。
请把你找到的小秘密悄悄告诉小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及方法。
学生展示:
图中彩旗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彩花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灯笼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 )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笔圈出彩旗、彩花、彩灯、小朋友重复的部分。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组一组圈出进行验证。
3、总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板书:一组一组 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对“一组”的认识,引出“重复出现”,对“重复出现”进行理解,也是找规律中的第二个要素。(生读“重复出现”。)】
4、教师强调: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至少2次或2次以上,才能称为有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5、巩固练习 : 摆一摆:
(1)让学生自己摆出后面 2个图形: _ _
(2)指名回答摆了哪2个图形,为什么这样摆?
(3)同桌合作:你来摆,我来说规律。
【设计意图:即时练习,强化了学生对找规律知识的理解】
三、数形结合、拓展认知规律 (学习例2——简单数字的排列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闪一闪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自主完成课本例2的第(2)题
1 3 1 3 1 ()——— ———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听、读,对“一组”加深理解,经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找“规律”练习,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形形状、数量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掌握到找规律的方法。】
四、闯关游戏
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谁?(课件对比出现)
提问:几个为一组?
小结: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还有多个一组的。有的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有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
第二关: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上颜色。(第85页做一做)
第三关:火眼金睛(课件出示)。
小结:有的颜色不相同,形状也不同。
第四关:真假色——摆一摆(课件出示)。
如果继续摆下去,第5个是蓝色吗?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五、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之处?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七、附板书设计: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彩旗
彩花 一组一组 重复出现
灯笼 至少2次或2次以上
小朋友
《找规律》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9~61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T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老师和你们玩个“猜猜看”的游戏。
老师摆一个白棋和一个黑棋后问:老师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棋,你猜下一个老师会放什么颜色的棋?(学生随便猜。)
再摆一个白的。问: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白、黑、白、黑”问:下一个呢?(学生的猜测进入有序)
师:你们为什么都猜是黑的?(排列有规律)
师:当我们只看见一两颗棋子时,无法确认下一颗的'颜色。只有重复出现几次之后才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找规律”。找到规律后还要用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师:我校为了迎接元旦的到来,想把校园打扮得花团锦簇、彩旗招展,设计
了一套方案,你们想先睹为快吗?
多媒体展示例1的情景图。
提问:(1)你看到了哪些物体?(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我发现这些物体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
(2)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每几盆为一组,每组的第一盆都是什么颜色的花?第二盆呢?接着往下摆两盆应该怎么摆?(课件演示把两盆花圈一圈)
彩灯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呢?(引出每3盏为一组,每组是按红、紫、绿的规律摆放的。)每组的第一盏都是什么颜色?第二、第三盏呢?接着往下放应该怎么放?(课件演示把3盏彩灯圈一圈)
彩旗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呢?(课件演示把4面彩旗圈一圈)
交流小结:这些物体都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而且同一物体每组中排列的顺序都是相同的。
三、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师: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那么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呢?请您在自练本上表示出来。
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与老师分享?与同学交流?学生可能有如下策略(预设1):
a.分类思考的策略:在单数的位置上都是蓝花,在双数位置上的都是红花。
b.画图策略:用笔画○表示蓝花,Δ表示红花,画到第15个。
c.计算策略:15÷2=7(组)……1(盆)
重点研究计算策略。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除以2?商7和余1各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盆花每2盆一组圈出来。
○Δ ○Δ ○Δ ○Δ
追问:可是我们只能看到四组,看不到第七组后面的一盆呀,怎么知道第七组后面的一盆一定是蓝花?(强调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就可以了。)
四、独立尝试,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1、解决彩灯问题
⑴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等办法解决了盆花问题。(出示彩灯图及问题)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盆花的问题。
⑵学生尝试解答。
⑶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①交流不同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你是怎么想的?第一道算式中余数是几,说明什么?第二道算式中没有余数又说明什么呢?
同桌互相提问:第几盏是什么颜色?
⑷反思: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喜欢用什么方法?为什么都喜欢上计算的方法呢?(简便实用)
如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10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学生都会自觉采用计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解决彩旗问题。
⑴提问:第21面和第23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的?
师:请你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试试看,相信你们一定行!
⑵汇报
⑶对列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小结:你们列的算式中为什么用4作除数?怎样根据余数来判断彩旗的颜色?
问:当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
3、小结。
刚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彩灯和彩旗的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看清物体的排列,弄清几个物体是一组,从而确定除数,再列式计算。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五、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做“练一练”题3
⑴我校还准备在元旦时开展一些庆祝活动,你们想知道开展哪些活动吗?好!我们先去美术兴趣小组。刚入学的一年级美术小组的小朋友画得可认真了,你们想看看他们的作品吗?
⑵出示题3。
⑶学生独立解答,说想法。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题1
谈话:数学兴趣小组准备玩一个名叫“看谁猜得准”的游戏。你们想与他们一起玩吗?
媒体出示图(两个白一个黑)后问:猜猜看下面一个是什么颜色?再下面一个呢?照这样摆下去,第21枚是什么颜色?
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汇报说算式和想法。
媒体出示图(一个黑三个白)后问:如果这样摆,第21枚会是什么颜色呢?请你算一算。
师:如果让你们来摆个第21枚是黑棋,你会怎么摆呢?
同桌的同学互相商量一下。
学生动手摆一摆。
全班汇报、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做“练一练”题2
师:看完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让我们去手工小组看看吧。手工小组的小红正准备串一些珠子来打扮教室,你能告诉我她是按什么顺序串的吗?
提问:第18颗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学生独立解题。
师:刚才,小红是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18颗是黄色。如果让你来穿,你想这样穿吗?
师:请你自己设计一种穿法(用图表示)。要求是第18颗珠子是红色的。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汇报。
4、游戏“抓老虎”。
师:你们真是些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想到了这么多第十八个是红珠子的穿法。老师好佩服你们。为了奖励你们,我决定和你们做一个“抓老虎”的游戏。
出示儿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我们就捉他。
先选5个人玩(包括老师),从老师开始,同学们一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最后一个是谁,谁就被淘汰。师和生一起一边读,一边依次指着5个人,当读到最后一个字“他”时,师和生手正好一起指向站着的第5个人。该同学被淘汰出局。淘汰掉一个再叫一个人,继续,还是从老师开始。如果学生有意见,请说明理由,然后可以有他们决定从谁开始游戏戏,并说说为什么。5人玩的规律被学生找到后换6人玩。还可以继续设问如果7人玩呢?
师:“真不简单!玩出智慧来了。其实,在游戏中,谁在一开始掌握了规律,谁就能占得先机。谁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思考规律,谁就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赢得胜利。谁在玩的过程中不去找规律,你总是糊里糊涂地被淘汰。”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即周期现象,也就是规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是呀,其实我们的大自然中也蕴含着许多这样的规律。(屏幕显示)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我们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自然界中有规律的周期现象,并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科学领域和日常活动中(屏幕显示红绿灯,、花纹饰品…)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自然界和生活中还有更广阔的空间期待着你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
【《找规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学设计04-05
《找规律》教学设计02-23
《找规律》教学反思04-02
找规律教学反思06-09
《找规律》教学反思 15篇08-20
商的不变规律教学设计01-03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06-06
找骆驼教学设计06-18
《找骆驼》教学设计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