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吃西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吃西瓜》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是呀!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如果能吃上一口甜甜的西瓜该多爽快。今天老师给你们带 来一个熊妈妈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好。大熊和小熊是一对很爱劳动的兄弟,一天它们俩一大早起来就帮妈妈收拾屋子,累的满头大汗,妈妈为了奖励就给它俩切西瓜解解渴。熊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
分成8块,兄弟俩高兴的吃起来。
我们去看看他们“吃西瓜”的情况吧。
同学们请看书中的图,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小熊吃两块,大熊吃三块)
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2/8、3/8)
2、探索新知
(1)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根据刚才的内容你能提出那些和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同学们真会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几个问题。
好,先来看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试呢?自己先列出来。然后同桌说出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2/8+3/8=5/8)。认真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让学生用纸折一折验证算式的结果。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算式
“同学们真聪明。”别急,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同学们一起算好吗?
大熊和小熊谁吃的多,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小组合作完成,并说说怎么算的,学生汇报演示3/8-2/8=1/8)
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同桌拿出图色纸,将纸平均分成若干份,涂出其中的几份,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们两个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比一比,谁涂的大,大几分之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学生评价)
(3)学习“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
“你们真棒”老师为你们的表现而高兴,看看最后这个问题谁最先完成。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并说说是怎么减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列式解答: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后演示)讲解指出:把一个物体看作数量“1”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4)找出:上面三道题的相同点(分母都一样引出分母都一样的分数叫同分母分数)并板书。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大熊看同学们这么聪明,他要和我们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出示教材 “练一练”第2题。学生先计算再指名说一说。
(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2、自选一道题来做
(1)、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2/7旗用去3/7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一块布,做衣服用去这块布的5/6下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3)、妈妈买回一块蛋糕,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2/5,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5,剩下的爸爸吃,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本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去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全班交流)
《吃西瓜》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P60—61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重点〗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材难点〗
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回顾旧知
1、对口游戏: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师出题,男女生抢答)
①我是5个1/9,猜猜我是谁?
②我是4个1/4,猜猜我是谁?
③我是一个分数,是一块蛋糕平均分成7份中的4份,猜猜我是谁?
④我是一个分数,是一个星期里的三天,猜猜我是谁?
2、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游戏规则:师出示手指数,生说一句含分数的话。)
如:教师说:“请你举出所有手指的7/10”生举手指。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藏在小熊哥俩吃西瓜的故事里呢?(师板题,吃西瓜)
4、师:老师这儿有一捆铅笔是十根,打算奖给今天表现好,爱提问的同学,想争取到吗?加油哦!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㈠创设情境
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都纷纷买西瓜来解渴。今天熊妈妈也到超市买了一个大西瓜。小熊哥俩看到这个大西瓜,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妈妈看到两个孩子这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她赶紧拿刀把这个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兄弟俩马上争先恐后地吃起来。没一会儿,哥俩就打饱嗝了,这时,弟弟问哥哥吃了多少,哥哥说:“我吃了这个西瓜的3/8,你呢?”弟弟说:“我吃了这个西瓜的2/8”它们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妈妈都忘了。于是,急忙收拾剩下的瓜给妈妈吃……(边出示课件边讲故事)
㈡、提出问题
师:根据课件上的画面,你获得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先请学生解释出小熊哥俩说的话中分数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提出:
(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熊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㈢解决问题
1、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⑴、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帮它们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⑵、动手操作活动,探索算理。
①用老师提供的不同形状的纸张代表西瓜,将纸平均分成8份。
②用自己喜好的颜色,分别涂出哥哥、弟弟吃其中的几份。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熊哥哥和熊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④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揭示想法,2个1/8加上3个1/8,是5个1/8即5/8。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⑴师:熊哥哥和熊弟弟比谁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⑵生独立写出算式。
⑶指名上台列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⑷师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3、指导观察,归纳计算规律。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加(减)。
4、探索分数算式中有整数“1”的计算方法。
师: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4人小组讨论: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有准。)
3、就地取材,灵活编题
师:请获得铅笔的男同学站起来,能不能用分数说说,男同学获奖的铅笔是这捆铅笔的几分之几?女同学的呢?根据这些信息能否提些数学问题呢?会解答吗?
四、师生小结,问题延伸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吃西瓜》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恐龙宝宝吃西瓜》。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绘画,体验色彩的冲击力,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气球进行拓印,并能够大胆添画,表现西瓜的外部特征。
2、乐于参与拓印添画,感受拓印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卷白纸、西瓜实物一个、气球若干、颜料、纸杯、棉签、调色盘、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恐龙宝宝原来不是故意堵着门口的,只是肚子饿了没有力气走路了。它原来是想吃西瓜啊!
3、教师出示西瓜实物,引导幼儿感受西瓜的外形、颜色和花纹。(外形椭圆形、表面浅绿色、有深绿色弯弯曲曲的花纹)
4、教师:可是恐龙宝宝的肚子好大好大,老师这里只有一个西瓜可不够它吃。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二、学习用气球拓印西瓜的外形
1、教师:小朋友们仔细听!小气球说它有办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气球是怎么说的吧。(哈哈哈哈哈,我可以在大白纸上用魔法水种出大西瓜!)
2、教师:小气球会怎样在纸上种西瓜呢?(请一个幼儿来示范)
3、教师讲解示范气球拓印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气球拓印。(将气球放在颜料盘上,蘸一下颜料,将气球底部蘸满颜料,拿起来放到纸上轻轻一压,一个圆圆的脚印就出来了。)
三、在拓印的基础上,尝试用棉签添画西瓜。
1、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添画西瓜的花纹。
2、教师播放轻音乐,让幼儿在愉快地氛围中添画西瓜。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与鼓励
教师:恐龙宝宝现在有了这么多的西瓜一定很开心!让客人老师也来看看我们的'大西瓜吧。
活动延伸:
1、气球除了可以用来画西瓜,还可以用来画出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2、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拓印呢?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教室里找一找,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恐龙宝宝吃西瓜》活动反思:
拓印添画是是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本次活动《恐龙宝宝吃西瓜》中我将拓印和添画的技能综合起来运用,希望可以引导幼儿体会美术的乐趣和艺术的魅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艺术感觉。活动中我用故事导入,带着幼儿走进恐龙宝宝的世界,意在提高幼儿的兴趣。幼儿之前可能用其他材料拓印过作品,对于气球拓印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更能调动幼儿对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营造活动气氛,我用小气球引出来问题,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示范拓印的方法,请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在之后的每一环节连接处,以恐龙宝宝的口吻,不断向幼儿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幼儿逐步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在幼儿用气球拓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中所有幼儿一起用气球在长条白纸上拓印,然后用棉签添画。在此之前幼儿用的都是A4纸独自作画,这次用五米长的白纸,也是对幼儿合作意识的一大考验。本次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时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在请幼儿观察西瓜实物中,我一直请幼儿仔细观察西瓜。可是我没有考虑到我出示的西瓜实物外形特征并不明显,幼儿无法形象准确的描述西瓜外形特征。同时在询问西瓜外形特点时,我的提问不够具体。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会不断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于中班幼儿的美术课堂我会把握的更好。
《吃西瓜》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恐龙宝宝吃西瓜》。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绘画,体验色彩的冲击力,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气球进行拓印,并能够大胆添画,表现西瓜的外部特征。
2。乐于参与拓印添画,感受拓印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卷白纸、西瓜实物一个、气球若干、颜料、纸杯、棉签、调色盘、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恐龙宝宝原来不是故意堵着门口的,只是肚子饿了没有力气走路了。它原来是想吃西瓜啊!
3。教师出示西瓜实物,引导幼儿感受西瓜的外形、颜色和花纹。(外形椭圆形、表面浅绿色、有深绿色弯弯曲曲的花纹)
4。教师:可是恐龙宝宝的肚子好大好大,老师这里只有一个西瓜可不够它吃。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二、学习用气球拓印西瓜的外形
1。教师:小朋友们仔细听!小气球说它有办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气球是怎么说的吧。(哈哈哈哈哈,我可以在大白纸上用魔法水种出大西瓜!)
2教师:小气球会怎样在纸上种西瓜呢?(请一个幼儿来示范)
3。教师讲解示范气球拓印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气球拓印。(将气球放在颜料盘上,蘸一下颜料,将气球底部蘸满颜料,拿起来放到纸上轻轻一压,一个圆圆的脚印就出来了。)
三、在拓印的基础上,尝试用棉签添画西瓜。
1。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添画西瓜的花纹。
2。教师播放轻音乐,让幼儿在愉快地氛围中添画西瓜。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与鼓励
教师:恐龙宝宝现在有了这么多的西瓜一定很开心!让客人老师也来看看我们的大西瓜吧。
活动延伸:
1。气球除了可以用来画西瓜,还可以用来画出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2。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拓印呢?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教室里找一找,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恐龙宝宝吃西瓜》活动反思:
拓印添画是是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本次活动《恐龙宝宝吃西瓜》中我将拓印和添画的技能综合起来运用,希望可以引导幼儿体会美术的乐趣和艺术的魅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艺术感觉。活动中我用故事导入,带着幼儿走进恐龙宝宝的世界,意在提高幼儿的兴趣。幼儿之前可能用其他材料拓印过作品,对于气球拓印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更能调动幼儿对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营造活动气氛,我用小气球引出来问题,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示范拓印的'方法,请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在之后的每一环节连接处,以恐龙宝宝的口吻,不断向幼儿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幼儿逐步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在幼儿用气球拓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中所有幼儿一起用气球在长条白纸上拓印,然后用棉签添画。在此之前幼儿用的都是A4纸独自作画,这次用五米长的白纸,也是对幼儿合作意识的一大考验。本次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时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在请幼儿观察西瓜实物中,我一直请幼儿仔细观察西瓜。可是我没有考虑到我出示的西瓜实物外形特征并不明显,幼儿无法形象准确的描述西瓜外形特征。同时在询问西瓜外形特点时,我的提问不够具体。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会不断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于中班幼儿的美术课堂我会把握的更好。
《吃西瓜》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分页代码
(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
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吃西瓜》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也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的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在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我在本节课完成得较好。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用“1”去减一个分数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不会减,通过学生们的自主交流互相帮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义后,也能够很顺利的掌握计算的方法了。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如果分数的分母不一样的时候,还能这样计算吗?”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
《吃西瓜》教学设计6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绍就有一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这篇童话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来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两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和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在幼儿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时自己动手将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将操作过程编入故事结尾中。
作品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产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投给幼儿,让孩子们寻找解决的办法。以生动有趣的内容给幼儿极大的.启示,幼儿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意识到大胆想象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友爱和分享的快乐。总之,此活动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⒈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⒉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动准备
⒈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⒉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⒈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⒉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
课件。(出现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⒊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⒋提问:
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⒌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用瓜皮做什么?
⒈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⒉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想象讲述
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⒈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⒉引导 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五.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吃西瓜》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1页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是一所规模中等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大多都来自白云村的家庭和龙都、贸易广场的流动人口家庭,家庭给予孩子创造的学习机会比较少,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在新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校教师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1/2 3/4 4/5
2、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学生边思考边汇报。)
5/6○4/6 1/4 ○1/2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熊宝宝吃西瓜”的故事里,你们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的热,熊妈妈想宝宝们能降暑清凉就到超市买回一个大西瓜,大熊和小熊看到了大西瓜,口水直流,熊宝宝们着急地围着熊妈妈喊:“妈妈,妈妈,我要吃西瓜。”熊妈妈看着熊宝宝的谗样忍不住笑道说“好,好,好,妈妈这就切给你们吃。”熊妈妈立即将西瓜平均切成了八块,大熊宝宝一口气吃了3块西瓜,小熊宝宝也不逊色吃了2块西瓜。
(2)师:同学们,你们能从刚才的故事中说出我们学的分数吗?(学生说出2/8和3/8)
(3)师:谁能把话说的更完整些?(学生完整地说出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二,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三)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用黑板条贴出)
(2)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不错,我们先来解决“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将一张圆形的纸平均分成八份,先涂出其中的两份,再涂出其中的`三份,一共就是八分之五。
2+3/8
板书:2/8 +3/8= =5/8(3)动手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自己设计两个类似的分数加法呢?请你们同桌商量表示怎样的分数,在纸上画出来,。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同桌合作完成)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数进行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知道怎么算吗?试一试。(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3—2/8
板书:3/8—2/8= =1/8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试着归纳: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数进行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师:熊宝宝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①学生思考讨论:“1”怎么办?能否换成分数?
②学生汇报,老师可以演示圆形图片指导学生理解“1=8/8”
8—5/8
板书:1—5/8=8/8—5/8= = 3/8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归纳: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数进行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子进行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3、拓展性练习。
圆形占总图形的( );三角形占总图形的( );长方形占总图形的( );圆形和三角形一共占总图形的( ),列式(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你解答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全班交流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吃西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04-03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彩虹》教学设计12-18
比与比例教学设计12-17
《雪儿》教学设计12-13
《aoe》教学设计02-16
教学设计的心得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