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引导自主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师说的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引导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2.理解老师的话,弄懂句与句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作者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昨天,有同学向老师提出,为什么用《画杨桃》来做课题?那如果让你把课题换一个,你打算怎么说?
(一件难忘的事;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在课上的一件事;……)
同学们能换成这样的课题,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错。
二.引导质疑:
导: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大胆提问题,现在老师来了解一下,读课文之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想法?
1.引导质疑。
2.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3.指名交流。
4.结合学生回答,梳理板书一些问题:
(1)父亲、老师的话相似在哪?作者为什么说“一生受用”?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说明?
(3)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难忘?
5.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法、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在主动的学习了。你们提的问题不错。涉及了文中的重点句段,你们能从重点句段中发现并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很好,老师先不解答这些问题,希望在互相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弄懂。这样记得更牢,印象更深,对吗?
三.抓重点,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
(1)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画成这样?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到?(第二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
(用“——————”划出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句子。用“~~~~”划出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的句子。)
(3)把划“——”和“~~~~”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果关系)
(4)试着用“因为……所以……”连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哈哈大笑、嘲笑)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笑声和他们的对话后,态度怎样?老师做了几件事?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讨论。
(3)师生交流归纳:
a审视杨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么”的问题
c请同学们轮流坐我的座位,并问他们“像什么”
d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
(4)相机引导学生自己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的神情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读,认真读懂每句话。
(2)指导分层。
(3)指导朗读:a指名读
b评一评他读的怎样
c引导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么样的……就画成……”
(4)齐读这一段话
(5)读了老师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6)解答“老师、父亲的话相似在哪?”(找出父亲的话,师生分读父亲、老师的话,加深理解)
四、老师过渡总结:
他们的话告诉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画画,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别人画的与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画。同学们想想,他们的话是不是仅仅讲了画画的道理?
他们的话还讲了做人的道理。当别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认为别人的错了,很可能别人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想的。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把这些话牢记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帮助,得到好处,所以,他说“他们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这件事也因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指导背诵: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杨桃
从重点句段提问:
实事求是
父亲
叮嘱
不要想当然
印象深刻?
终生受用
老师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变了?
直接说明?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学会本课的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的意思。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经过:
一、导入。
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带了一样东西,想看吗?出示杨桃课件。它是什么样子的?介绍杨桃,今天我们不光是看杨桃,还要来学习《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给文章标好自然段。
(2)自学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叮嘱、审视”等词语的意思。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三、重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这些内容.我们先来看课文第2—18小节写画杨桃的事情.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仔细读。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我是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为什么他会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学生说.课件随机出示.
出示父亲的话,理解叮嘱。
(1)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因为有一个人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在我画得粗心大意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我对父亲的话语是如此的印象深刻,是因为,能从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说明吗?叮嘱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出示同学的反应的句子。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4、当同学们看到了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而老师呢?
(1)、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2)、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这样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
6、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同学们的心里会想;
这一看,我的心里会想。
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读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现在从这里面往出抓老师的话,认为哪几句话最重要?越简炼越好,你讲。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7、补充出示父亲的话:他们的话,是这样的相似.
四、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1、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2、美术课也结束了,但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和他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
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
(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2~17自然段。
(1)朗读课文,并思考:
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
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
3.学习第18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
(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
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
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
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准确。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
3.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