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1
一、研究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二、寻求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接下来,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抓住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
文章其实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所以在处理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感受。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实践——情愫,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
三、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准多音字“背”在文中的音。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注意把“仰、翻、疚、瘦”写规范、写端正。
3.用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仰面、愧疚、瘦小、责怪、翻山越岭”的意思。
4.初步了解作者于何时何地“第一次”抱母亲?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3.联系生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四、确定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的伟大、无私,懂得要回报母爱!
五、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闭上眼睛欣赏歌曲《妈妈怀里的歌》,抒发心中感受,用充满“爱”的眼睛寻找母亲“爱我”的生活点滴。
(一)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谈话导入: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平常的事,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地抱母亲的吗?
2.请把书打开,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二)品读“我”第一次怎样抱母亲的,感悟作者心灵
1.镜头一: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1)指名读。
(2)通过他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作者的小心、周到。
(3)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我抱母亲的唐突)
(4)是啊,第一次抱母亲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为什么感到难过、愧疚呢?
(5)走进文本,读懂母亲
过渡: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
★默读全文,画出对于“母亲”感受最深的语句,思考: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母亲。
★学生默读圈画。
★交流。
学生口头完成填空,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理由。
重点品读§2: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点拨: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母亲的“艰辛”?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画面?能将心中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镜头二:母亲、护士和我的对话
指名练读对话,思考: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指导读好对话,要像平时说话那么自然。
3.镜头三: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就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过渡:我知道,倾尽所有华美的辞藻赞美母亲,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我只能够怎么做?
引读§5
思考:你能感受到此刻“我”抱母亲的心情吗?从“无数次”你体会到了什么?当我们将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情感升华,聆听母亲心曲
过渡:第一次抱母亲,“我”难过、愧疚,“母亲”又是什么感受呢?
1.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这一“笑”中,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心吗?
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有人说:世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我要说比天空更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想像填空:这是________的眼泪,因为 。
3.拓展写话,情感升华。
(音乐起)师描述:这泪,是欣慰的、激动的、高兴的、又苦又甜的!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如今,作者仅仅“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高兴、那么甜。这不再平凡的省略号该浓缩了何等深厚、浓烈的母子情呀!请拿起手中的笔,男生围绕话题“妈妈,您受苦了!”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女生围绕“孩子,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写下母亲的心里话。 (1)学生练写,师巡视。
(2)反馈。
看到母亲悄然而落的两行泪水,儿子心疼地说……母亲欣慰地说……
看到母亲潸然泪下,儿子鼻子一酸,说……母亲感动地答道……
(四)激情小结、课外延伸
1.课后作业:母爱如康乃馨——热情而真诚,那至真至纯的馨香伴我们一生一世!走出今天的课堂,我们的感恩行动才刚刚开始,你准备给自己留下什么特别的家庭作业呢?
2.让我们再次感受第一次抱着母亲入睡的经历,将“感恩”二字铭记心间吧!
师生齐读§5: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教学后记:
把准“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的律动脉
建构“扎实”、“高效”与“灵动”的语文课堂
讲课之前,我在内心用虔诚的目光将年少时一直认为严厉有加、温柔少许的.母亲深情地凝望,竟发现母亲对我的爱是如大海般深沉、似大山般高远,有了这深沉的爱才造就了如今善良、宽容、明理的我,有了这高远的爱才造就了如今坦荡、坚强、智慧的我,深沉、高远的“爱”怎会轻易写在脸上、挂在嘴边?我用心祈祷:妈妈,愿您健康长寿!
执教《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我以为这样的一篇情感型课文一定会“触及学生心灵”,我的心灵作好了“感动”的准备,谁料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一番景象:我情真意切,学生却神色木然,全然一副“局外人”的样子……讲完课,我不禁沉思:是现在的孩子不知“感动”吗?不是!单纯是因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经验积累无法领会作者成年人丰富的心理感受吗?也不是!课堂上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需要的是一座理解的桥梁,教者要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搭建一座过渡的桥,找准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精神熏陶的结合点,课堂就不会因没有情感而显得平淡乏味了。
专家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教研室沙主任在《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之中提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统一起来。
怎样把准“工具”与“人文”的律动脉,使两者相得益彰呢?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就能巧妙地把握“说”或“写”的切入点,将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船长》也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很难领悟到其中的情感内涵,很难激起学习的内驱力,很难与文章的情感内涵产生共鸣,然而教者却在最末十分钟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训练:从“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我不是不想回家!”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想象轮船沉没时,海水渐渐吞没可敬的船长的时刻,已经得救的人们可能会呼唤些什么,一个手势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的哈尔威船长内心或许在想些什么?孩子们说:“船长,您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你为了这一次事故就放弃自己的生命,值得吗?您的妻儿、您的老母亲正等着你回家呢!”“我不是不想回家,朋友!我多么想见他们呀!可是,我怎么能够离开‘诺曼底’呢?‘诺曼底’也是我的家!船长是我的职责,‘船在人在,船毁人亡’,我怎能弃之不顾呢!所以,再见了朋友!”……围绕一个“家”字,深深触及学生心灵,围绕一个“家”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自然“情动而辞发”,围绕所选择的话题动情地诉说着,情至深处竟为之动容,怎不令听者感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其独具匠心怎不叫人拍案叫绝?毫无疑问,这个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定能有血有肉地刻在学生心上!
《船长》一课教者把准本文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精神熏陶的律动脉——家,使得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言语智慧,得到了人文精神滋养,整个训练过程展示得自然妥帖,极富艺术性,这样的训练才扎实有效,这样的课才富有“语文味”,才能上到孩子们的心里去。窃以为《第一次抱母亲》的魅力就在于那一份浓浓的赤子情怀,重点应该就“难过”、“愧疚”,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教师应用自身真切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发学生回忆经历,这才是可取方法,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并用流畅真情的语言表白自己的心声,与作者的情感成为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难过之情及愧疚之意。因为只有学生身边鲜活的人与事,才能够调动他们的情感储备,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让倾诉成为他们课堂的需要,只有架好这座桥梁,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地体会作者的感恩一“抱”为何使得母亲悄然落“泪”。紧紧抓住这一情感的主线进行读说写训练,目标是否更为明了,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是否更为自然、实在?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要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构建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大智慧,让我们“三思”而“进课堂”吧!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4、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5、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古诗导入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
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读课题。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
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爱与责任!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五、板书设计:
13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3
一、研究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二、寻求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接下来,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抓住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
文章其实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所以在处理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感受。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实践——情愫,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
三、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准多音字“背”在文中的音。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注意把“仰、翻、疚、瘦”写规范、写端正。
3.用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仰面、愧疚、瘦小、责怪、翻山越岭”的意思。
4.初步了解作者于何时何地“第一次”抱母亲?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3.联系生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四、确定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的伟大、无私,懂得要回报母爱!
五、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闭上眼睛欣赏歌曲《妈妈怀里的歌》,抒发心中感受,用充满“爱”的眼睛寻找母亲“爱我”的生活点滴。
(一)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谈话导入: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平常的.事,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地抱母亲的吗?
2.请把书打开,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二)品读“我”第一次怎样抱母亲的,感悟作者心灵
1.镜头一: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1)指名读。
(2)通过他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作者的小心、周到。
(3)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我抱母亲的唐突)
(4)是啊,第一次抱母亲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为什么感到难过、愧疚呢?
(5)走进文本,读懂母亲
过渡: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
★默读全文,画出对于“母亲”感受最深的语句,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学生默读圈画。
★交流。
学生口头完成填空,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理由。
重点品读§2: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点拨: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母亲的“艰辛”?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画面?能将心中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镜头二:母亲、护士和我的对话
指名练读对话,思考: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指导读好对话,要像平时说话那么自然。
3.镜头三: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就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过渡:我知道,倾尽所有华美的辞藻赞美母亲,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我只能够怎么做?
引读§5
思考:你能感受到此刻“我”抱母亲的心情吗?从“无数次”你体会到了什么?当我们将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情感升华,聆听母亲心曲
过渡:第一次抱母亲,“我”难过、愧疚,“母亲”又是什么感受呢?
1.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这一“笑”中,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心吗?
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有人说:世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我要说比天空更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想像填空:这是________的眼泪,因为 。
3.拓展写话,情感升华。
(音乐起)师描述:这泪,是欣慰的、激动的、高兴的、又苦又甜的!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如今,作者仅仅“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高兴、那么甜。这不再平凡的省略号该浓缩了何等深厚、浓烈的母子情呀!请拿起手中的笔,男生围绕话题“妈妈,您受苦了!”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女生围绕“孩子,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写下母亲的心里话。 (1)学生练写,师巡视。
(2)反馈。
看到母亲悄然而落的两行泪水,儿子心疼地说……母亲欣慰地说……
看到母亲潸然泪下,儿子鼻子一酸,说……母亲感动地答道……
(四)激情小结、课外延伸
1.课后作业:母爱如康乃馨——热情而真诚,那至真至纯的馨香伴我们一生一世!走出今天的课堂,我们的感恩行动才刚刚开始,你准备给自己留下什么特别的家庭作业呢?
2.让我们再次感受第一次抱着母亲入睡的经历,将“感恩”二字铭记心间吧!
师生齐读§5: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教学后记:
把准“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的律动脉
建构“扎实”、“高效”与“灵动”的语文课堂
讲课之前,我在内心用虔诚的目光将年少时一直认为严厉有加、温柔少许的母亲深情地凝望,竟发现母亲对我的爱是如大海般深沉、似大山般高远,有了这深沉的爱才造就了如今善良、宽容、明理的我,有了这高远的爱才造就了如今坦荡、坚强、智慧的我,深沉、高远的“爱”怎会轻易写在脸上、挂在嘴边?我用心祈祷:妈妈,愿您健康长寿!
执教《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我以为这样的一篇情感型课文一定会“触及学生心灵”,我的心灵作好了“感动”的准备,谁料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一番景象:我情真意切,学生却神色木然,全然一副“局外人”的样子……讲完课,我不禁沉思:是现在的孩子不知“感动”吗?不是!单纯是因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经验积累无法领会作者成年人丰富的心理感受吗?也不是!课堂上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需要的是一座理解的桥梁,教者要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搭建一座过渡的桥,找准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精神熏陶的结合点,课堂就不会因没有情感而显得平淡乏味了。
专家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教研室沙主任在《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之中提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统一起来。
怎样把准“工具”与“人文”的律动脉,使两者相得益彰呢?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就能巧妙地把握“说”或“写”的切入点,将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船长》也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很难领悟到其中的情感内涵,很难激起学习的内驱力,很难与文章的情感内涵产生共鸣,然而教者却在最末十分钟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训练:从“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我不是不想回家!”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想象轮船沉没时,海水渐渐吞没可敬的船长的时刻,已经得救的人们可能会呼唤些什么,一个手势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的哈尔威船长内心或许在想些什么?孩子们说:“船长,您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你为了这一次事故就放弃自己的生命,值得吗?您的妻儿、您的老母亲正等着你回家呢!”“我不是不想回家,朋友!我多么想见他们呀!可是,我怎么能够离开‘诺曼底’呢?‘诺曼底’也是我的家!船长是我的职责,‘船在人在,船毁人亡’,我怎能弃之不顾呢!所以,再见了朋友!”……围绕一个“家”字,深深触及学生心灵,围绕一个“家”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自然“情动而辞发”,围绕所选择的话题动情地诉说着,情至深处竟为之动容,怎不令听者感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其独具匠心怎不叫人拍案叫绝?毫无疑问,这个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定能有血有肉地刻在学生心上!
《船长》一课教者把准本文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精神熏陶的律动脉——家,使得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言语智慧,得到了人文精神滋养,整个训练过程展示得自然妥帖,极富艺术性,这样的训练才扎实有效,这样的课才富有“语文味”,才能上到孩子们的心里去。窃以为《第一次抱母亲》的魅力就在于那一份浓浓的赤子情怀,重点应该就“难过”、“愧疚”,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教师应用自身真切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发学生回忆经历,这才是可取方法,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并用流畅真情的语言表白自己的心声,与作者的情感成为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难过之情及愧疚之意。因为只有学生身边鲜活的人与事,才能够调动他们的情感储备,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让倾诉成为他们课堂的需要,只有架好这座桥梁,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地体会作者的感恩一“抱”为何使得母亲悄然落“泪”。紧紧抓住这一情感的主线进行读说写训练,目标是否更为明了,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是否更为自然、实在?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要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构建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大智慧,让我们“三思”而“进课堂”吧!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
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学生边听边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全班交流。
3、是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
二、初读
1、提出自读要求:
(1)先读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准生字词。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自读,指名读。
通过课前预习,你在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上有什么收获?
(2)齐读生字词。
(3)通过课前预习,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互相交流、补充。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自己再认真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4、指名正确说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2、哪些字难写?关键笔画在哪儿?
3、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的歌碟,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
一、复习
1、同学们,这首歌是歌颂谁的?
是的,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新授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拿出笔来,勾画与课题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
(1)你们感受到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母爱)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感悟。
(1)交流自己勾画的语句。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出示投影:
a.“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b.“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4)在学生说的时候,相机指导用“轮流”、“翻山越岭”说一句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文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感恩呢?
(可提到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三、读写拓展
1、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最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吗?
2、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选几篇写得较好的文章实物投影,并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学了这课,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现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这感人的课文。
2、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拓展练习
1、课前,你们已经收集了不少歌颂母亲的诗歌、短文或歌曲,带来了吗?
2、互相交流。
3、谈自己的感受。
三、读写拓展
1、交流得真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那恩重如山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
2、各人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
3、创作成果展示。
4、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
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崇敬、爱戴
母爱伟大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
【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语言洗练质朴,母子情感暗流涌动的亲情佳作。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文章大意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
能力目标:以读为主线,以情为基点,以悟为强音,让学生融入课文,与文本交流、对话、感悟。
情感目标: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设计理念】
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
【教学过程】
课间活动:聆听歌曲《母亲》。
一、引——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唱的是谁?(母亲)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母亲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明确要求。
整个故事其实就源于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请同学们拿起文章,自由读课文,有两个要求:(课件出示:阅读小提示)一是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抱母亲的动作和心情的句子。
2、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仰面 翻山越岭 背上背着 担子 重担 愧疚
(重点讲解“担”字的读音和“愧疚”的意思理解上。)
3.整体感知情感差异。
a、“抱”的动作
(1)谁找到了直接描写作者抱母亲的动作的句子、请你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着。
(2)请同学们自由地再读读这两段话。同样是抱母亲,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两处有什么不一样呢?
(3)指名说。第一处是怎么样的抱?第二处呢?(板书:使劲、轻轻)
b.“抱”的感受
(1)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使劲”一抱到后来发自内心的“轻轻”地抱。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理解:“竟然”。
细细读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你看,抓住重点词语好好品味,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此时出乎意料、难过后悔的心情,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三、品——咬文嚼字,体会母爱、
1、 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还看不准母亲的体重呢?为什么还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我为什么会一直认为母亲“力大无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用上(课件出示)“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的句式来说说理由。
3、汇报。
预设一: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1) 从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她力大无穷?
(2)“翻山越岭”知道什么意思吗?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同学们都爬过山,什么感觉?累。如果你的背上再背上个几十斤的东西,肩上再挑个100多斤的担子呢?每个词都有它的生命力,读出这个词的生命力。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能读好它吗?谁能再入情入境地读出这份艰辛吗?
(3)“总是” “年复一年”——这样的拉,这样的背,这样的翻山越岭,仅仅是一次吗?哪些词告诉了我们。(年复一年、总是)
(4)指导朗读:是啊,无论是细雨绵绵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她总是---无论是枫叶浸染的秋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她总是---如果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呢!
预设二:如果母亲不是力大无穷,怎么能在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1)从哪个词感受到母亲力大无穷?
(2)“总是”——不管我们二十岁,还是三十岁,但逢有重担(引读)——
(3)“重担”——什么是“重担”?同学们,想象一下,生活在山区农村的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母亲会说:儿呀,快放下,让我来!(课件出示句式:在儿子 的时候,母亲会说:“儿呀,快放下,让我来!”)
同学们想得真好,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这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无论是轻松的家务,还是繁重的农活,她都不会让孩子们干,她都是这样说了一句“儿呀,快放下,让我来!”就把活接了过去!孩子当然就以为自己的母亲是——力大无穷!
(4)刚才同学们想到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看得见的重担,但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重担,比如繁琐的杂事,甚至是困难和磨难。面对这些,你想母亲会怎么说?(课件出示:面对生活的繁琐杂事、困难和磨难,母亲会说:“ ”)
坚强的母亲把战胜困难的信心传递给她的孩子。年复一年,母亲就这样默默承受这些重担过了几十年!
4、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的吗?是什么让母亲这弱小的身体支撑起了这么沉重的担子?(板书:爱)
(1)(出示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学们,你们看,承受了这么多苦和累的母亲,有哪些变化?(出示句式:昔日的母亲 ,如今的母亲 。)
(2)看到母亲这样的变化,你的心情怎样,想说什么?这种难过,后悔,内疚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表达出来!(板书:愧疚)
(3)带着这份难过,带着这份愧疚,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5、面对母亲的付出,我很难过,更是愧疚。就连边一旁的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可是母亲却只是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1)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淡淡的一笑和朴实的话语当中,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大妈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作者的母亲、我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和大妈一样了不起!她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为儿女付出,毫无怨言,她们坚强、无所不能、她们伟大!
四、悟——以情促读,感悟母子情深。
1、此时此刻作者最想表达自已爱的方式是什么?——抱母亲。请同学们想象着画面,深情地读读这轻轻地抱。
2.无尽的“母爱”,激发了作者心中浓浓的“爱母”之情,而这种“爱母”之情,让这位慈祥而又坚强的母亲,心中如潮水般的情感化作了眼角的两行泪水。母亲为什么流泪?这泪水包含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3、指导朗读:这轻轻的一抱,是孩子对母亲爱的回应,是孩子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和热爱!让我们再次回味这动人的时刻!
五、说——真情表达,述说感恩。
这是一个很安静的时刻。安静的是表面,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极不平静!我想你们的内心也一定不能平静,对于母亲,对于感恩,对于责任,你们想说什么?
六、拓——课外延伸,表达感恩
同学们,第一次抱母亲,由使劲地抱到后来轻轻地抱着,这一抱引发了作者万千思绪,也引发了我们对母爱,对感恩的思考,他教会我们感恩父母,学会爱人!回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好吗?
(mtv《母亲》)一篇文章永远不是一节课品得完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身份读这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母爱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歌声中延续孝子那深深的感动,也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这节课,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做——母亲,这种爱,叫做——母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关于母亲和母爱的文章
2、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了解到:母亲病重住院,由于护士要换床单,我第一次抱起自己的母亲,猛然发现
-----(打出句子)
二、学习第二小节,感第二课时受文中的母亲
1、品“竟然”
读读这个句子,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1)“竟然”,出乎意料。
(2)练习朗读。
过渡: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会让儿子和她生活了几十年,还看不准她的体重?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自然段,①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②边读边拿出你的笔,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空白处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可以使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字。
3、自由交流: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1)辛苦劳累的母亲。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①品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背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体会“翻山越岭”
→什么叫“年复一年”?→读读这个词语,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②想象: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翻山越岭时的一幅幅难忘的画面。在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的夏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说吧)→
③用心品读,“年复一年”这简简单单的4个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母亲是多么辛苦,劳累啊!
(2)关爱子女的母亲。
这还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母亲是深爱着我们的,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出示: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①你想强调的是那个词语?为什么?能把你的理解放进去,读读这句话吗?
师:是啊,但逢有重担,挑水也好,担柴也罢,母亲一定会说:“孩子,快放下,让我来!”
②创设情境想象:“但逢有重担”,亲爱的孩子们,看看这图,想想看,这担子上,都会担着什么呢?(指名生说)
③这些都是看得见的重担,可是,孩子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重担。你再想想,母亲的肩上还会担着什么呢?面对所有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重担,母亲一定会说:“ !”
→同学们都体会到了母亲无私的爱,把你的体会放进去,读读这句话。
过渡:我可敬的母亲用她无私的爱给我们撑起了一个轻松的童年
(3)坚强伟大的母亲。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是的,面对生活的重担,母亲用瘦弱的身躯默默地支撑了几十年,这是一位多么坚强的母亲啊。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直到我第一次把母亲抱起,大屏幕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
这一抱啊,抱出了多少愧疚和难过,抱出了多少个没想到啊。我“没想到---”,“没想到——”,“更没想到——”(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此时的感受吗?)
把你的感受(惊讶、感动、感恩)放进去,读读这句话。一起读。我一直以为……
(4)朴实无华的母亲。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当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时,她却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在母亲看来,这些事情是怎样的?→真情是最美的语言,不用一点点的修饰!我们一齐读读母亲的话吧!
2.齐读第2节:
母慈子孝啊。刚才,我们走进作者的记忆深处,通过品词、读句、赏段,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无私和伟大。让我们捧起课本,用心地读一次第2自然段吧。
三、学习第四,五小节
1.读中体悟: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母亲的爱,课文中的“我”也感受到了。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想到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我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读读四、五自然段。
→结合学生回答,启发思考:本来床单已经铺好,我应该把母亲轻轻地放上去,为什么还要好好抱一抱母亲呢?
→小结指导朗读: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2.师生共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画面吧。轻轻捧起你的课本,看第5自然段。(一生读第5自然段)
3.屏幕出示:
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这是两行怎样的泪水?
朴素的母亲,就用这么朴素的方式表达出她内心如此丰富的情感。品读着这质朴的话语,我们深深沉浸在浓浓的人间真情中。
→儿子长大了,理解了母爱,并学会了用行动来回报母亲,这就是人世间最动人的母子情啊!让我们感受着母子间的深情,一起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于是,我又想起
(教师朗诵小诗):
4.片断练笔:此时,病房里安静极了,可是“我”和母亲却百感交集。
请同学以 “母亲啊,_________”或“儿子,你可知道:__________”为开头他们的心理话。
5.引导交流。 听得出,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母子的内心世界,聆听到了这世间最美妙,最动人的对话。
五、总结延伸
再美的辞藻,也描摹不出这个名字的伟大----母亲;再多的感恩,也承载不了这份爱的厚重,母爱。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母亲;我们会永远珍藏这份爱--母爱。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
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3、激疑:儿子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了解母亲,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母亲?是这样的吗?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感恩母亲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1)回顾课文,儿子开始抱母亲只是为了方便护士换床单,可是,等床单换好以后,为什么还要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入睡呢?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情: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累着。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么重的担子。如今,母亲病了,病得不轻,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对此,我的心中充满了深深地内疚。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想对她说——(师板书“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
(指名说两次)
3、师:所以我就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入睡。于是,在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先前的那一幕……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3、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1)激疑:如果你是旁边的护士,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又会对母亲说什么?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7
一、研究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二、寻求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接下来,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抓住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
文章其实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所以在处理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感受。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实践——情愫,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
三、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准多音字“背”在文中的音。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注意把“仰、翻、疚、瘦”写规范、写端正。
3.用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仰面、愧疚、瘦小、责怪、翻山越岭”的意思。
4.初步了解作者于何时何地“第一次”抱母亲?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3.联系生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四、确定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的伟大、无私,懂得要回报母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闭上眼睛欣赏歌曲《妈妈怀里的歌》,抒发心中感受,用充满“爱”的眼睛寻找母亲“爱我”的生活点滴。
(一)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谈话导入: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平常的事,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地抱母亲的.吗?
2.请把书打开,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二)品读“我”第一次怎样抱母亲的,感悟作者心灵
1.镜头一: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1)指名读。
(2)通过他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作者的小心、周到。
(3)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我抱母亲的唐突)
(4)是啊,第一次抱母亲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为什么感到难过、愧疚呢?
(5)走进文本,读懂母亲
过渡: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
★默读全文,画出对于“母亲”感受最深的语句,思考:这是一位……的母亲。
★学生默读圈画。
★交流。
学生口头完成填空,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理由。
重点品读§2: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点拨: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母亲的“艰辛”?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画面?能将心中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镜头二:母亲、护士和我的对话
指名练读对话,思考: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指导读好对话,要像平时说话那么自然。
3.镜头三: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就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过渡:我知道,倾尽所有华美的辞藻赞美母亲,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我只能够怎么做?
引读§5
思考:你能感受到此刻“我”抱母亲的心情吗?从“无数次”你体会到了什么?当我们将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情感升华,聆听母亲心曲
过渡:第一次抱母亲,“我”难过、愧疚,“母亲”又是什么感受呢?
1.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这一“笑”中,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心吗?
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有人说:世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我要说比天空更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想像填空:这是……的眼泪,因为 。
3.拓展写话,情感升华。
(音乐起)师描述:这泪,是欣慰的、激动的、高兴的、又苦又甜的!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如今,作者仅仅“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高兴、那么甜。这不再平凡的省略号该浓缩了何等深厚、浓烈的母子情呀!请拿起手中的笔,男生围绕话题“妈妈,您受苦了!”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女生围绕“孩子,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写下母亲的心里话。 (1)学生练写,师巡视。
(2)反馈。
看到母亲悄然而落的两行泪水,儿子心疼地说……母亲欣慰地说……
看到母亲潸然泪下,儿子鼻子一酸,说……母亲感动地答道……
(四)激情小结、课外延伸
1.课后作业:母爱如康乃馨——热情而真诚,那至真至纯的馨香伴我们一生一世!走出今天的课堂,我们的感恩行动才刚刚开始,你准备给自己留下什么特别的家庭作业呢?
2.让我们再次感受第一次抱着母亲入睡的经历,将“感恩”二字铭记心间吧!
师生齐读: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
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主提问探究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学生边听边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全班交流。
3、是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板书课题,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
二、初读
1、提出自读要求:
(1)先读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准生字词。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自读,指名读。
通过课前预习,你在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上有什么收获?
(2)齐读生字词。
(3)通过课前预习,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互相交流、补充。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自己再认真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4、指名正确说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2、哪些字难写?关键笔画在哪儿?
3、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的歌碟,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
一、复习
1、同学们,这首歌是歌颂谁的?
是的,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
二、新授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拿出笔来,勾画与课题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
(1)你们感受到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母爱┅┅)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感悟。
(1)交流自己勾画的语句。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出示投影:
a.“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b.“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4)在学生说的时候,相机指导用“轮流”、“翻山越岭”说一句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文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感恩呢?
(可提到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三、读写拓展
1、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最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吗?
2、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选几篇写得较好的实物投影,并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了这课,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现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这感人的课文。
2、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拓展练习
1、课前,你们已经收集了不少歌颂母亲的诗歌、短文或歌曲,带来了吗?
2、互相交流。
3、谈自己的感受。
三、读写拓展
1、交流得真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那恩重如山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
2、各人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
3、创作成果展示。
4、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
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崇敬、爱戴
母爱伟大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9
一、课前准备:
1、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3、出示歌德的话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用心去思考,不仅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适时地展开合理的想象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
二、导入教学
1、同学们,歌颂母爱一直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歌颂母爱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2、板题。
3、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浏览课文后找出有关的句子或词。(难过、愧疚)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
四、朗读感悟1——3节
活动一:
1、自由读。文中有三处“没想到”,画出有关的句子并轻声读一读,配上相应的动作,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交流。
出示: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1)自由读,并为第一段文字配上相应的动作。
2)从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难过)
3)带着你的感受读好这两段话。( 指名读、小组读)
出示:
B、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母亲力大无穷、母亲身子很轻、母亲挑的担子很重)
活动二
过渡:文中的我为什么会觉得母亲力大无穷呢?
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1)默读,并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母亲力大无穷的呢?
是呀!小时候,80多斤的母亲,肩上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背着女儿,拉着儿子翻山越岭,所以儿子觉得母亲——力大无穷。长大后,逢有重担时,母亲总不让我们挑,所以作者觉得母亲——力大无穷。这样的艰辛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 ),经历了无数个酷暑,所以作者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2)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那100多斤的担子和背上的妹妹吗?那母亲的担子里还装着什么?
孩子们,母亲的重担里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母亲所挑的岂止是100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家庭的大半个天呀!
3) 80多斤的母亲真的'力大无穷吗?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伟大的母爱)
4)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走过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5)这就是母亲,为了子女,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走过了多少艰辛的道路,却毫无怨言。然而,不懂事的我们对母亲关心的太少,了解的太少,所以作者愧疚、难过,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读的更入情入境!
3、多么伟大的母亲!难怪护士动情的说:————
活动三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 给这句话换个说法。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母亲为你和你的家人都做了些什么?
是呀,母亲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当灾难来临时,是母亲为我们支撑着生命之门!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有这样两幅画面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间。(播放画面)这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母爱无边啊!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分角色读一读
2、3两节吧!
五、学习4、5两节
过渡:面对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的母亲,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一般,(边说边板书:无数次)我抱着母亲入睡—
活动四
1、自由读课文、看看插图,联系前文,想想母亲为什么会流泪?
2、交流思考题
(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
3、让我们再次地在朗读中品味这幅母子亲情的感人画面吧!配乐《懂你》
4、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很不平静,现在你们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可以写下来(可以对文中的母亲(设计颁奖词)或作者说,也可以对自己或自己的母亲说)
2、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习到的诗句。
出示: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同学们,母爱无边,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及点评09-11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07-10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06-12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2-08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11-11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06-20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