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

时间:2023-09-20 16:23: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走进诗人内心,揣摩情感变化。

  难点: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屏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你读出了什么?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

  《赠汪伦》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汇总离别诗里的名句,读,你读出来什么?

  自古离别多惆怅,有辛酸,有无奈,有思念,有嘱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也提笔写下了一首离别诗,他一改以往离别时悲怅的笔调,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品味个中滋味。

  3、老师板书芙蓉,强调写法,“”芙蓉“即木芙蓉,一种植物,本是荷花的别称,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里指的解释即为荷花,不过宋代以后,很少有人将荷花唤作芙蓉了。

  4、生齐读课题,出示全诗。用一句话说题目的意思。谁送谁?哪儿送?芙蓉楼在哪儿?

  二、初步感知诗歌,熟读诗歌,把握韵律。

  1、提示”壶“,部首:士

  2、自由读诗3遍。读准字音,诗句读通顺。

  抽生读,师点评。

  A:(微笑)嗯,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平明“的”两个后鼻韵“,她读准了,再比如”夜入吴“”如相问“的”如“翘舌音的,她也读准了,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不但读得字字落实,而且要读出古诗特有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前后鼻韵读得好。

  B: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但用嘴巴在读,更用眼神在读,用表情在读,更用整个生命在读,真好!我们一起来读,怎么读呢,听清楚要求,每一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冯老师来读,明白吗?好,准备。题目和作者也由冯老师来读。把头抬起来,深深吸上一口气。交换读

  3、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读诗不但要读出它的节奏和味道,更要关注和体会它带给我们的那一份情绪和那一种感觉。

  这是一首送别诗,朴实平淡的送,饱含了作者几多深情和惆怅呢?

  三、品诗意

  1、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提示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点评

  想一想:诗中的哪个字或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好的,不着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诗。想一想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你在这些地方做一做记号,明白吗?有些同学不用老师提示,已经把笔拿起来了,好习惯,这就是我们多年来养成的默契。

  2生反馈,寒:

  A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意思为,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

  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怎么样呢?板书:雨

  “秋风秋雨秋煞人”,“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

  B江,板书江

  此时江面感觉如何?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C吴地

  今江苏镇江一带,三国里的孙吴故地,称吴。这里用了连和入,字面上写雨势的平稳连绵,将于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感知。这雨何时来的?诗人感知到了吗?

  D这寒意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吗?对,更浸透在两个离别的友人心头上。

  3.透过诗句,我们也仿佛和王昌龄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一幅画面,那就是(师指着板书,学生说,吴江夜雨图)

  此刻有这样的一幅画面在你脑海定格,你看到了寒气笼罩的江面上……此画面在你脑海定格

  你看到了纷纷扬扬的秋雨……

  此画面在你脑海定格……

  雨点滴落在你身上,寒意侵入了你的……(心)

  此时你的感觉是,……你心里泛起的情绪是……

  师:这就是诗人,而你眼前出现的是……

  生:

  师:又一个诗人,是的,孤,因为一想到朋友即将离我而去,一片估计油然而生……

  4.初解孤

  师:因为孤,诗人在满江烟雨中,又看到了什么……

  生:楚山。

  师:怎样的楚山?生:孤的,孤寂的。孤傲的,用孤说词语……

  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事零零的?

  师:诗中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什么时候感受到寒雨?什么时候看到楚山?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芙蓉楼送辛渐》,此为其一,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是描绘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形。

  出示另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指名学生读。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他们会说些什么?抽35人说

  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师: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谁想读前2行。

  5、走进作者,品读文字

  师:猜猜看,这王昌龄何以孤至此,中晚唐的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的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琐碎的事物上,《夜雨寄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声声慢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而王昌龄却将听觉、视觉、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气势,如若让你给这幅吴江夜雨图着色,你会用什么色调?

  为什么?想映衬作者的心境?什么境遇?

  生:

  师:你查过资料?什么叫贬谪?

  可能是因为屡遭被贬,现在的我们谁也不清楚当时的王昌龄,送别辛渐的王昌龄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感到孤,孤寂,孤僻,但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满江烟雨的寒意,冷意,孤意,抬头看黑板,大家看,在王昌龄严重,寒意的秋雨是景,浩渺的江面是景,孤寂的`楚山是景,这样的景层层包围着谁?

  生:王昌龄

  师:听,王昌龄在吟诵……生跟着诵读

  四、悟诗情,再品孤。

  师:好友辛渐要走了,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

  生: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兄弟姐妹,友人

  师:这些亲友见到信件后可能会问些什么?

  生:他为什么不回来?

  他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被贬?

  师:是啊,洛阳亲友的问题,疑惑,王昌龄都想到了,但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语,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引读: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

  当结发妻子问起时,王昌龄会深情地说……

  当年迈的双亲问起,王昌龄依旧坚定地说……

  师:冰,玉有什么特点?(纯洁、透明、洁白无瑕)

  师:王昌龄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呐喊,是想表白自己的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师: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开元宰相姚崇自写下《冰壶诫》“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李白也曾用冰壶自我鼓励。

  倘若你离家多年未归,会给亲友带去的口信是什么?

  生:报平安

  师:

  “玉壶”比喻什么?王昌龄的真心

  那为什么王昌龄却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保持操守的信念?

  师:王昌龄从清澈无暇,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精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洛阳亲友,这比任何相似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亲友的深情。

  师:寒气漫天的夜雨,打湿了他冰洁的真心没有?

  烟波浩渺的吴江,隔断了他对亲友的倾诉没有?

  此刻,穆的楚山呢?在这吴江夜雨图中,又是怎样的气势?

  生:雄浑,豪迈,孤傲,师: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出塞,从行,他同情,写了宫怨诗,这是怎样的王昌龄?

  积极向上,愈忧民,壮志雄心

  师:这样的诗家天子王昌龄,在屡遭被贬后,仍壮志雄心,在他被贬期间,许多好友纷纷做事来表达对他的同情和安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指名读

  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王昌龄依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尽管友人已离我而去,但作者的内心更加孤傲坚定,从孤到孤傲,让我们走进冰清玉洁的王昌龄,齐读全诗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那苍茫的江雨,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了诗人送别诗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孩子们,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五.拓展

  这首诗写了一种情绪,人人都会有的情绪,一个大写的孤子,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所以古今中外表达此情的诗歌不计其数。

  大屏幕展示

  孤舟蓑笠翁,钓寒江雪柳宗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众鸟高飞尽,孤云去闲坐敬亭山李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师:正所谓烟雨迷蒙吴江寒,孤傲寂寥望楚山,但孩子们,你们想过吗?人有悲浑合,若没有了那场送别,这满腹的豪情壮志又与谁诉说呢?所以王昌龄这样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

  从此,送别诗成了传递情义,表达惆怅诉说衷情的上好方式。于是王勃写下了: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维在送别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诗:劝君更尽一杯酒……

  高适作别董庭兰寄语:莫愁前路无知己,……

  李白对自己粉丝王伦赠言:桃花潭水深千尺,……

  它送别故人孟浩然留下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2

  教材简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2.过程与方法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在不断的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1.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请同学们自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播放此曲,一方面是对送别诗的一个课外积累,同时是为整堂课渲染一种气氛,使学生初步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为感悟作者的情感奠定基础,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2.学生谈感受。

  资料补充:辛渐是王昌龄的同乡,这次是要送好友辛渐回他们的故乡去,这一送就是一百多里啊!

  (设计意图:在此处做资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及那种难舍难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点拨:注意读诗要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指导读法:我们读古诗文,光有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来。(再次练习朗读)

  3.借助注释,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影响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加之注释及课前的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初步感悟诗歌的空灵之美。)

  三、精读古诗,重点品悟(学习前两句)

  师:同学们对诗的理解和感受谈的都字斟句酌,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

  (借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总结。)

  1.学习体会“寒”感悟“孤”。(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

  (1)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师:“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齐读)

  (2)离别的“寒”内心的“孤”。

  (点拨: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意与孤的?)学生谈体会。

  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份孤!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呢?(指导激情诵读前两句。)

  总结:除此之外,你知道作者还会为什么感到寒心吗?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随机提问:你认为这个寒,我们还能怎么理解?(学生谈体会)(3)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

  引导谈话: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一起去感受作者那种复杂的`内心。(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找含义深刻的字切入,品读感悟,从最初的含糊的印象到对作者复杂的内心的深入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的引导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可谓水到渠成。)

  四、走进作者内心,感悟人物品质(学习后两句)。

  1.小练笔,走进作者内心。

  (1)(播放雨声的音效及古诗后两句,创设情境,补白)过渡:面对这苍茫的烟雨,孤峙的楚山,聆听着窗外传来的这淅淅沥沥的夜雨声,诗人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那个无眠之夜,他在想:“。”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再次拉近学生与当时环境、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以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切身体会作者内心,能与作者对话,同时也为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2)指名发言。

  (3)情境创设,引导激情朗诵古诗后两句。

  师:于是,在那长亭外,瑟瑟秋风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生):“”。(师)那是他对家人如冰心玉壶般一览无余的爱啊!

  师:在呐道边,萋萋芳草地上,我们听到了同样一句话(生):”。”(师)那是他对朋友如冰心玉壶般纯真的情啊!

  师:在那一叶小舟上,茫茫沧海边,我们也听到了那句话(生):。”(师)那是他对朝廷如冰心玉壶般清澈见底的忠心啊!

  (设计意图:此环节仍然采用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引导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想象与朗读的欲望,而且这一个个脑海中不断变换的场景,和朗读后老师及时的补充,也会使学生明白,作者那种对家人,对朋友,对朝廷矢志不渝的爱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改变。与此同时对“冰心”、“玉壶”这两个抽象的词语也已经形象化,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个性化的理解。因此,此时的朗读,已经化为了学生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真实的流露。)

  2.感悟人物品质。

  (1)师:没有了对亲人的竹报平安,也没有了封封家书中字斟句酌的牵挂,千言万语化作临别时的一句叮咛:“。”学生再次激情补白。(古诗后两句。)

  (2)引导: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王昌龄决绝的转身,再也没有回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想)可是他能回家吗?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总结:是的,他要让那些恶势力知道,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他都不会屈服,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要回家但又不能回去的内心,从而体会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不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点睛之笔。)

  五、课后拓展

  如果你是王昌龄的家人或朋友,听到辛渐的一番描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也可用诗歌的形式。

  拓展阅读:《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事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3

  教材简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2.过程与方法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在不断的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1.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请同学们自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播放此曲,一方面是对送别诗的一个课外积累,同时是为整堂课渲染一种气氛,使学生初步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为感悟作者的情感奠定基础,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2.学生谈感受。

  资料补充:辛渐是王昌龄的同乡,这次是要送好友辛渐回他们的故乡去,这一送就是一百多里啊!

  (设计意图:在此处做资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及那种难舍难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点拨:注意读诗要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指导读法:我们读古诗文,光有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来。(再次练习朗读)

  3.借助注释,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影响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加之注释及课前的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初步感悟诗歌的空灵之美。)

  三、精读古诗,重点品悟(学习前两句)

  师:同学们对诗的理解和感受谈的都字斟句酌,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

  (借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总结。)

  1.学习体会“寒”感悟“孤”。(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

  (1)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师:“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齐读)

  (2)离别的“寒”内心的“孤”。

  (点拨: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意与孤的?)学生谈体会。

  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份孤!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呢?(指导激情诵读前两句。)

  总结:除此之外,你知道作者还会为什么感到寒心吗?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随机提问:你认为这个寒,我们还能怎么理解?(学生谈体会)(3)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

  引导谈话: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一起去感受作者那种复杂的内心。(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找含义深刻的字切入,品读感悟,从最初的含糊的印象到对作者复杂的内心的深入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的引导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可谓水到渠成。)

  四、走进作者内心,感悟人物品质(学习后两句)。

  1.小练笔,走进作者内心。

  (1)(播放雨声的音效及古诗后两句,创设情境,补白)过渡:面对这苍茫的烟雨,孤峙的楚山,聆听着窗外传来的'这淅淅沥沥的夜雨声,诗人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那个无眠之夜,他在想:“。”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再次拉近学生与当时环境、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以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切身体会作者内心,能与作者对话,同时也为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2)指名发言。

  (3)情境创设,引导激情朗诵古诗后两句。

  师:于是,在那长亭外,瑟瑟秋风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生):“”。(师)那是他对家人如冰心玉壶般一览无余的爱啊!

  师:在呐道边,萋萋芳草地上,我们听到了同样一句话(生):”。”(师)那是他对朋友如冰心玉壶般纯真的情啊!

  师:在那一叶小舟上,茫茫沧海边,我们也听到了那句话(生):。”(师)那是他对朝廷如冰心玉壶般清澈见底的忠心啊!

  (设计意图:此环节仍然采用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引导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想象与朗读的欲望,而且这一个个脑海中不断变换的场景,和朗读后老师及时的补充,也会使学生明白,作者那种对家人,对朋友,对朝廷矢志不渝的爱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改变。与此同时对“冰心”、“玉壶”这两个抽象的词语也已经形象化,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个性化的理解。因此,此时的朗读,已经化为了学生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真实的流露。)

  2.感悟人物品质。

  (1)师:没有了对亲人的竹报平安,也没有了封封家书中字斟句酌的牵挂,千言万语化作临别时的一句叮咛:“。”学生再次激情补白。(古诗后两句。)

  (2)引导: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王昌龄决绝的转身,再也没有回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想)可是他能回家吗?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总结:是的,他要让那些恶势力知道,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他都不会屈服,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要回家但又不能回去的内心,从而体会他刚正不阿,不畏强,不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点睛之笔。)

  五、课后拓展

  如果你是王昌龄的家人或朋友,听到辛渐的一番描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也可用诗歌的形式。

  六、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4

  《涉江采芙蓉》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诵读中的第二篇,它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对于《诗经》的四言,五言诗虽只增加了一个字,但诗歌的音韵、节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此诗,对于学生了解诗歌的演变是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背诵诗歌。

  2.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4.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明白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运用翻译理解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可在课前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新课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逝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元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5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2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李清照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诗句。是啊,分离让人思念、忧伤。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

  活动2【讲授】介绍文学常识

  介绍文学常识

  PPT展示: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古诗”的原意逝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活动3【活动】朗读,初步感知

  朗读,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一遍诗。

  2、PPT展示,疏通字词。

  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兰草。泽:湿润的洼地。

  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

  3、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2分钟)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4、下面来练习朗读,朗读时想象诗句的画面,感悟诗句的情感。

  接下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课上检查。

  活动4【活动】品读鉴赏

  四、品读鉴赏

  学生齐背全诗。

  逐句解读鉴赏诗歌,师生交流,讨论。

  ⑴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提问:a.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板书)

  b.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c.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对眼前美景充满爱恋。(板书)

  ⑵鉴赏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恢的采莲背景上,写自思念(板书)爱人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⑶鉴赏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提问:“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抒情主人公迷茫(板书)痛苦到极点。

  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谓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的说,就是明明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是对方不忘自己;明明是自己孤单想家,却说是对方盼望团圆;明明是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

  ⑷鉴赏第七、八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而离居”是他无尽哀愁的根源,是他终日忧伤(板书)以至老的根本原因!

  3.学生再次轻读课文,回顾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爱恋——思念——迷茫——忧伤(板书)

  活动5【活动】研读探究问题

  五、研读探究问题

  问题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问题2.以花草赠亲朋逝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逝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和美好祝愿。

  问题3.《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板书)

  问题4.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爱人之间因分离而思念忧伤的思想感情。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一谈这首诗和课文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元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歌解析: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参考:

  异:所选意象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等美好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

  同: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六句诗人对于花、树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活动7【讲授】总结

  六、总结语:

  诗的境界,就是爱的境界。一首诗,就是一段情。吟罢《涉江采芙蓉》,心中便充溢着太多的祈盼,盼游子早归,盼亲人团聚。但愿时光荏苒,那份爱恋与思念早已把迷茫与忧伤冲淡。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终能心相伴、手相牵。

  活动8【作业】课堂课下作业

  七、化入为出

  以《“涉江”情》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发挥想象,注重自己的感受。

  八、作业

  整理并抄写随笔,下一节课进行展示。

  背诵并默写全诗两遍。

  活动9【活动】反思及板书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解读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如:看标题,抓题眼。看作者,学会知人论世。看注释,抓暗示有效信息。看意象意境,缘景明情。把握“情感关键字”。了解诗歌主旨类型。分析表达技巧。并用这些方法自己赏析一首诗歌。

  板书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意境:清幽高洁

  感情:爱恋——思念——迷茫——忧伤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6

  一、解题导入,读题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芙蓉楼送辛渐”,生齐读)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古诗,适时正音辨音“洛(luò)”,认识生字“壶”。

  2、朗读检查。(正确、节奏、速度)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读好诗句是前提。从正确朗读、读好每一个字做起,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把握好速度。

  三、诗文理解,自主交流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读得懂?请你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生自学)

  2、同桌之间交流,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3、认为自己读得懂的请举手,说说这首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生答,师结合注释讲解字词意思)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从字词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弄清诗歌表达的主题。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诗意,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四、诗文品读,赏析感悟

  1、请大家默读前两句,作者到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的依据在哪里?如果你能说出来,说明你真的弄懂了。

  “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黯淡气氛。“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凄冷孤寂感)(板书“凄冷”“孤寂感”)

  【设计意图】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情志的,在理解诗歌大意之后,还需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一字一词推敲,从而由意象深入理解意境。

  2、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送别辛渐一共写了两首诗,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

  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后来因事被贬谪至岭南。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其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尉。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句。(生读)

  【设计意图】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诗歌的意境。

  3、读一读后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高洁清廉的品质)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

  “玉壶”是什么样子的?(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玉壶冰”首次见于南朝鲍照《代白头吟》中的“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至唐代成为一个久写不衰的意象,多次出现在诗词作品里。(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玉壶冰”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理解诗人精神品质的难点,知人论诗,因此补充“玉壶冰”的历来寄托就有了依据。

  4、想象:诗人会向辛渐说什么呢?

  5、归纳主题:全诗句句是景,句句是情。即景生情,寓情于景,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6、指导背诵。

  送别诗我们学了很多,有的借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离别的不舍,同时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托物寓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的以水深比情深,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有的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有像今天我们所学的,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自己的心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设计意图】拓展处安排群诗阅读,既对送别诗做一个小结,又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从人物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品质”,围绕书后习题展开学习,群诗阅读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主题性阅读,样的学习,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精神。

  古诗,作为一种特的文学形式,其节奏感、音韵感、画面感、意蕴感都需要反复诵读。朗读,是有方法的,需要字字入目读,教学生读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是基础;入口入心读,让学生能够读懂诗句的意思;入情入境读,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情。读之有层次,在朗读中充分感受古诗的张力与魅力。

  古诗文字简练,但内涵丰富,意味无穷,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和作者来场穿越千年的对话,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意。

  古诗教学最终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思维的参与。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让美感流淌在学生心中,把文化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7

  一、解题导入,读题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芙蓉楼送辛渐”,生齐读)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古诗,适时正音辨音“洛(luò)”,认识生字“壶”。

  2、朗读检查。(正确、节奏、速度)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读好诗句是前提。从正确朗读、读好每一个字做起,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把握好速度。

  三、诗文理解,自主交流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读得懂?请你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生自学)

  2、同桌之间交流,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3、认为自己读得懂的请举手,说说这首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生答,师结合注释讲解字词意思)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从字词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弄清诗歌表达的主题。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诗意,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四、诗文品读,赏析感悟

  1、请大家默读前两句,作者到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的依据在哪里?如果你能说出来,说明你真的弄懂了。

  “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黯淡气氛。“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凄冷孤寂感)(板书“凄冷”“孤寂感”)

  【设计意图】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情志的,在理解诗歌大意之后,还需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一字一词推敲,从而由意象深入理解意境。

  2、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送别辛渐一共写了两首诗,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

  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后来因事被贬谪至岭南。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其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尉。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句。(生读)

  【设计意图】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诗歌的意境。

  3、读一读后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高洁清廉的品质)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

  “玉壶”是什么样子的?(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玉壶冰”首次见于南朝鲍照《代白头吟》中的“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至唐代成为一个久写不衰的意象,多次出现在诗词作品里。(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玉壶冰”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理解诗人精神品质的难点,知人论诗,因此补充“玉壶冰”的历来寄托就有了依据。

  4、想象:诗人会向辛渐说什么呢?

  5、归纳主题:全诗句句是景,句句是情。即景生情,寓情于景,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6、指导背诵。

  送别诗我们学了很多,有的借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离别的不舍,同时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托物寓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的以水深比情深,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有的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有像今天我们所学的,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自己的心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设计意图】拓展处安排群诗阅读,既对送别诗做一个小结,又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从人物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品质”,围绕书后习题展开学习,群诗阅读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主题性阅读,样的学习,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精神。

  古诗,作为一种特的文学形式,其节奏感、音韵感、画面感、意蕴感都需要反复诵读。朗读,是有方法的,需要字字入目读,教学生读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是基础;入口入心读,让学生能够读懂诗句的意思;入情入境读,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情。读之有层次,在朗读中充分感受古诗的张力与魅力。

  古诗文字简练,但内涵丰富,意味无穷,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和作者来场穿越千年的对话,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意。

  古诗教学最终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思维的参与。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让美感流淌在学生心中,把文化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8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整首诗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欣赏并感受送别诗的不同风格

  ⒉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体会古诗意境的方法

  ⒊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难点

  从“楚山”孤峙,“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体会到诗人表现出来的坚强品质。

  课前交流:

  今天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与我一同学习,感到非常高兴。你们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差不多是我们班的2倍了,真好,我喜欢大班上课热烈的气氛。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姓郑,郑成功的郑。名玉琴,玉是美玉的玉,琴逝琴的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真好,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又结识了()位新朋友。你们愿意与我交朋友吗?

  好,那就请朋友们与我一同进入这“古韵流香“的课堂吧。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看到“古韵“二字,你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说得没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流香溢彩,举世闻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的迷人魅力。

  读诗题

  (出示2:课题)我们一起来来读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师: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或者,引发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1地点2送别诗3送辛渐

  师板书课题

  疑:1芙蓉楼在哪里2辛渐和王昌龄是什么关系?辛渐要去哪里?(注释)

  点击相关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

  那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读诗人

  三、读诗人(出示3:诗人)教师导语:

  那么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

  先请同学们把自己预习所得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关于王昌龄的资料

  师:同学出示资料

  用一句话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关于王昌龄的哪些信息

  1,一生坎坷2很重感情3广交朋友4才华横溢

  四、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自由朗读全诗及注释

  2,(出示课件)指名朗读4人左右

  3,听范读,发现不足

  4,模仿诵读

  5,你通过朗读古诗和注释知道了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9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送别好友时依依不舍与惆怅的思想感情,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深深地怀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连贯。

  4、赛读,(分小组进行)。

  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先学注释,再学诗意。

  注释:学生做笔记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4)教师提问诗句意思,学生讲解诗句意思。

  教师总结诗意: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5)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

  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的光辉。本学期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了《诗经采薇》中远征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诗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心情;宋代词人辛弃疾那忘怀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着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二、知诗人。

  (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了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三、释题。

  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

  三、整体诵读,品评朗读。

  过渡:辛渐既是王昌龄的同乡又是他的好友,辛渐即将回到家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好友的情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1、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1)指导读得正确。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有没有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

  (2)指导读出节奏美。

  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指名读一读《芙蓉楼送辛渐》,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有没有读出节奏与韵律。

  2、师配乐范读。

  3、学生配乐朗读。

  四、感悟诗歌内容。

  1、自读自悟。学生结合注释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跟同桌讲一讲。

  2、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知道了什么?

  过渡:结合注释,我们已经对这首诗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人说,古诗是语言的钻石,它凝练、隽永,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琢磨。让我们先来品品第一、二句。(出示一、二句诗)

  五、品诗,悟情。

  1、教学一、二两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一、二两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寒雨孤山)……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你看到的情景吗?面对着这样的凄风冷雨,这样孤零零的楚山,又要与好友分别了,诗人心中是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孤寂)诗人表面上写楚山孤,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孤寂的内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这两句。(指导朗读)

  师:芙蓉楼一别,辛渐即将回到故乡洛阳与亲人团聚,而这里就只留下诗人一个人了,再没人陪他饮酒,陪他吟诗,与他交心了……想到这些,他的心中更感到……(学生说感受)所以在第一、二句这样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师引生再读)。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11

  一、本诗进入课堂的一些想法:

  1、对于唐人的送别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诗在送别诗中属于比较特别的一首,可以说虽名为送别,实际上却是以表达个人的情操为着力点。可以说,与已学的送别有同有异。学习本诗,有助于学生对唐人送别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本诗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进入课堂,可作为教材诗歌的延伸。

  3、本诗具备“以写促读”的若干要素,将写挤进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个性化地理解本诗。

  二、学习目标初定:

  1、读通本诗,并在对本诗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含义;

  2、把本诗改写成一则日记,在以写促读中达成对诗人内心的理解,并能将个人的想像体验融入到写作活动中;

  3、背诵本诗并适当阅读与本诗有关的一些诗句。

  三、有关资料:

  唐天宝七年(748年),“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被贬为龙标尉。诗人谪贬龙标,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龙标野宴》:“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清山明山不曾空”。充分表达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怀。诗人担任龙标尉时,由于为治以宽,善民安,被誉为“仙尉”,乡民慕名来访者终日不绝。至今尚有“苗女听歌”、“遮道乞诗”、“佳句退兵”、“王昌龄补靴”等动人传说广为流传。诗人横遭谪贬,他的'好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的著名诗篇表示深切的怀念。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乱起,王昌龄为避战乱,回归乡里,道出毫州(今安徽毫县)时,被刺史阊邱晓所杀。

  四、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整理已有的关于送别诗的学习经验。

  1、背诵已学过的送别诗两首;

  2、思考一般情况下送别诗会有哪些东西作者一定写?(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难舍之情)

  (学习成果呈现:背诵的熟练情况、教师板书)

  学习活动二:运用经验先自学本诗。

  1、自由读本诗,运用经验学习,教师作适当的反馈;

  2、梳理在自学本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诗中有两个时间,三个地点名等等)

  (学习成果呈现:问题标注于课文)

  学习活动三:将本诗改写成一则日记。

  1、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送别的时间、地点与人物;

  2、第一次写作日记并交流。

  3、估计的争议(1):前面两句诗均为描写环境,在日记中应从哪一个环境入手?达成共识的途径为引导学生想像:晚上王昌龄在想些什么?

  4、第二次写日记。

  补充诗歌阅读:“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以达成对王昌龄昨日晚上内心世界的了解。

  5、对第二次所写的日记进行补充修改并交流。

  6、想像:分别在即,作为好朋友,王昌龄会有哪些话对辛渐说?

  7、第三次写日记并作交流。

  8、适当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点明王昌龄一生的坚守,第四次写作日记。

  (学习成果呈现:学生写成的日记。)

  学习活动四:感动与拓展性阅读。

  1、配乐阅读《王昌龄日记》。

  2、略读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学习成果呈现:学生在感情地朗读。)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和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诗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没有听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一般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但是,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

  二、介绍文学常识

  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文人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一遍诗。

  2、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3、下面来练习朗读,朗读时想象诗句的画面,感悟诗句的情感。

  四、品读鉴赏

  逐句解读鉴赏诗歌,师生交流,讨论。

  1、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1)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明确:“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A、分析芙蓉意象:芙蓉就是莲花。

  a、《爱莲说》“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代表的是高洁的君子之风。

  b、李清照的《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荷花用来喻意境的静谧悠闲。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在很多情况下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B、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兰泽”、“芳草”往往和知己,君王联系在一起,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2)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我们猜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描述了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

  (3)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明确:“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对眼前美景充满爱恋。

  (4)大家认为,这是一名男子,还是女子?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盛夏的江南水边,主人公驾着一条轻舟,慢慢摇着船桨,穿梭在荷叶中,去采那一朵莲花。这应该是一名女子。

  2、鉴赏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这位主人公赠送的对象是谁?

  明确:远方的人。而且结合全文可以知道,是远方的那个爱人。

  (2)“远道”透露出什么信息?这个还能说是欢快吗?

  明确:所思之人不在身边。情感是思念的,是失落的。

  (3)之前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景象是什么景?可是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这叫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以乐景写哀情。在这美好、恢的采莲背景中,主人公手拿莲花,站在舟头,自怀远,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4)从这两句看,我们能读出主人公的性别吗?

  明确:不能严格的区分。一个女子手持莲花,呆呆地思念自己的夫君,或是一个男子,痴情地凝视江水想着家乡的妻子,都可以成立。

  3、鉴赏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旧乡、长路。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2)“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抒情主人公迷茫痛苦到极点。

  (3)这两句,我们再看一下,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

  明确:按常理推算,一般离家远行的是男子。

  4、赏第七、八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意:找诗眼,抓主旨;

  (1)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

  明确: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两种: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2)这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3)这两句觉得是男子还是女子呢?

  明确:好像又皆有可能。

  五、合作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1、学生讨论,并说明理由,并从各自理解的角度阐述诗句。

  2、明确:(1)闺妇思远:女子思夫。理由:芙蓉,谐音双关,暗关“夫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多情而忧伤的思妇的缠绵深情。

  (2)游子思乡:旨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

  联系时代背景: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长时间噪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那颗疲于奔波的心又怎能不对那美好的故乡无限怀想?想妻子,妻子想他,情之深,思之切。

  女子在采芙蓉遥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想象着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这个想象出自女子对于男子爱情极深的信任,心有灵犀一点通,衬出下文“同心”二字不是空话。“忧伤”的也不仅仅是女子一个人,这个画面中相对出现了两个人隔着遥远的长路互相思念,这首诗的意味更加深刻。

  3、引出从对面落笔悬想的手法。

  所谓“对面落笔”,又谓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就是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着笔,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简单的说,就是明明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是对方不忘自己;明明是自己孤单想家,却说是对方盼望团圆;明明是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州月,闺中只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六、总结语:

  《涉江采芙蓉》仅用清淡自然地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只要有四季的变换,在这世间就会存在着一种思慕的情怀,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失。

  七、作业布置:

  试着将诗歌改写为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符合原诗情感基调,有一定的细节描写。

  八、板书: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意境:清幽高洁

  感情:爱恋思念迷茫忧伤

  手法:以乐景写哀对面着笔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13

  一、本诗进入课堂的一些想法:

  1、对于唐人的送别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诗在送别诗中属于比较特别的一首,可以说虽名为送别,实际上却是以表达个人的情操为着力点。可以说,与已学的送别有同有异。学习本诗,有助于学生对唐人送别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本诗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进入课堂,可作为教材诗歌的延伸。

  3、本诗具备“以写促读”的若干要素,将写挤进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个性化地理解本诗。

  二、学习目标初定:

  1、读通本诗,并在对本诗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含义;

  2、把本诗改写成一则日记,在以写促读中达成对诗人内心的理解,并能将个人的想像体验融入到写作活动中;

  3、背诵本诗并适当阅读与本诗有关的一些诗句。

  三、有关资料:

  唐天宝七年(748年),“诗家天子”王昌龄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被贬为龙标尉。诗人谪贬龙标,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龙标野宴》:“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清山明山不曾空”。充分表达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怀。诗人担任龙标尉时,由于为治以宽,善民安,被誉为“仙尉”,乡民慕名来访者终日不绝。至今尚有“苗女听歌”、“遮道乞诗”、“佳句退兵”、“王昌龄补靴”等动人传说广为流传。诗人横遭谪贬,他的好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的著名诗篇表示深切的怀念。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乱起,王昌龄为避战乱,回归乡里,道出毫州(今安徽毫县)时,被刺史阊邱晓所杀。

  四、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整理已有的关于送别诗的学习经验。

  1、背诵已学过的送别诗两首;

  2、思考一般情况下送别诗会有哪些东西作者一定写?(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难舍之情)

  (学习成果呈现:背诵的'熟练情况、教师板书)

  学习活动二:运用经验先自学本诗。

  1、自由读本诗,运用经验学习,教师作适当的反馈;

  2、梳理在自学本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诗中有两个时间,三个地点名等等)

  (学习成果呈现:问题标注于课文)

  学习活动三:将本诗改写成一则日记。

  1、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送别的时间、地点与人物;

  2、第一次写作日记并交流。

  3、估计的争议(1):前面两句诗均为描写环境,在日记中应从哪一个环境入手?达成共识的途径为引导学生想像:晚上王昌龄在想些什么?

  4、第二次写日记。

  补充诗歌阅读:“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以达成对王昌龄昨日晚上内心世界的了解。

  5、对第二次所写的日记进行补充修改并交流。

  6、想像:分别在即,作为好朋友,王昌龄会有哪些话对辛渐说?

  7、第三次写日记并作交流。

  8、适当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点明王昌龄一生的坚守,第四次写作日记。

  (学习成果呈现:学生写成的日记。)

  学习活动四:感动与拓展性阅读。

  1、配乐阅读《王昌龄日记》。

  2、略读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学习成果呈现:学生在感情地朗读。)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一等奖】相关文章:

黄鹤楼教学设计06-1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12-27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05-09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1-15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1-16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04-21

四年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06-24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05-17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