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用课件出示一副不对称的眼镜图片)
学生汇报:不买,因为两边不一样,不对称??
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到底怎样才是对称的呢?可以用手比划一下。
生:比划两边大小一样就是对称的了。师板书:两边一样
师:这两幅中买一个可以吗?看来眼镜我得选一个对称的才行。感谢同学们,真会出主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对称”的数学知识。板书:对称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课件出示图片:外国国旗、脸谱、飞机??)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喜欢外出放风筝,看这两只风筝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左右一样,都有翅膀。追问:左右两边的翅膀长得怎样?
师:再看下面几张图,它们有着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对称的,两边都一样。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的对称现象吗?教师里有吗?
生:举例??
师: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图形。我这里请来了几个图形,认一认,(衣服、树、葫芦、箭头、医院十字形符号。)
师:请问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追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动手证明它们是对称的?可以动手折一折。
师:衣服这个图形,谁来证明?(请生操作)
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对折。)
怎样对折的?(生:左右对折)
然后你看到了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重合了,一样,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还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师:我用这四个字表示你们对折后看到的。板书: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对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师:下面再请4个同学用对折法,折一折这4个图形。依次说一说??。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小结:同学们真棒!像这些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数学上叫:“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吗?(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师:我这儿还有一个图形,紫金花形图片它是对称的吗?用对折法试一试。(生:示范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对称的)
三、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直直的折痕,这条折痕刚好
把这个图形怎样了!(生:分成两边一样了)
师:可以把它分成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着的两边一样了。我们也给这条折痕取一个数学名字:“对称轴”
师:衣服的对称轴,我们用虚线把它画出来,画的时候,要超出图形的两端,这样就更容易看到折痕所在的位置了。师依次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指出紫金花图没有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四、练习巩固
1、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指一指
2、找出轴对称图形,对的打“√”,错的打“×”。
3、数字、字母、汉字也可以写成对称的。
4、生活中的一些汽车,银行标志也是对称的。
小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生:略)
五、实践操作
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出示课件)(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2、你能剪其他图形吗?如:松树、桃心、葫芦等。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四、课堂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张贴学生及及教师的剪纸作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阅读后的几点心得: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无论多么好,长期使用学生都会产生单调厌倦之感,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在课堂设计上就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是让教师以灌输式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二、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通过阅读,我明白了任务型教学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三、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读了《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书中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照顾了全体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更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问、敢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此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然后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一定会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我相信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有借鉴的。
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数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 :1,2,4是16 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 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 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 :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 :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 ,2 ,③ ,6 ,⑨ ,18
方法三 :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 :先写出18的因数1 ,2 ,3 ,6 ,9 ,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 ,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⑴ 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⑵ 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习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 1 B. 3 C . 4 D. 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4 B. 6 C . 8 D. 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甲数C . 乙数D. 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0㎝,16㎝,48㎝。要把他们都结成同样长的小棒,步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六、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82页第2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 ,2 ,3 ,6 ,9 ,18
27的因数有:1 ,3 , 9 ,27
18和27的公因数有:1 ,3 , 9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角的度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工具进行角的量化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对角的具体量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角度量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教学流程
1.导入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授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②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③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④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练习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5.作业
向家长介绍量角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数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3.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问题1:数据误导: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 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婷婷有欺骗妈妈吗?
师: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三的分数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有投机取巧之嫌,大家思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
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婷婷的爸爸的公司在一次招聘时就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问题2 阿冲应聘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然后提问:略)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新的疑点,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三)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我们自己也试着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六)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结合课件)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平均数: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信息,应用最为 广泛,但…
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
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
下面由我们自己去收集一组生活中的数据,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报告单》,深入到学生活动中,适当答疑)
(教师视课堂具体的时间的情况选择是否讲解:假如你是一名厂长……)
(五)反馈评价,提示作业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请你分别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现实意义。
总结:今天我们都学到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 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能使学生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两个数)和最小公倍数。
(一)教学整除的概念
因为整除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第八册教材中已接触过,因此在教学整除的概念时要注意抓住三点。
1.复习“整除”的意义。
例如:你能说出整除的含义吗?下面哪个算式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3÷7=3……2 6÷5=1.2
15÷3=5
24÷2=12
2.用定义的形式对“整除”加以概括,并用字母表示。
两个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就可以说b能整除a)。
3.突出强调除数不有是0。
(二)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约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本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学时要抓住五点。
1.通过“整除”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后,加以概括。
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2.要强调倍数和约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3.要掌握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并掌握其各自的特征。
在掌握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求法的基础上,重点说明其特征: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可讨论一下为什么?
4.强调一个数既可以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又可以是其它数的倍数。
如:12既是60的约数,又是6的倍数。
5.要重点处理好0的问题。
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概念,0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任何自然数都是0的约数。但研究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是把0除外的,所以要着重指出在后面研究的内容里不包括0,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三)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主要把握以下四点
1.通过观察、引导,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2.能根据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能被2整除的特征,引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深化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1)在□中填上几符合要求。
5□,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1□0,能被2、3、5同时整除。
(2)能被9整除的数,能否一定被3整除?为什么?
(四)教学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要抓住四点
1.通过对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及特点进行分类,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如:2、3、5、7、11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8、9、10、12都是合数。
2.重点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能利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如: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9、21、43、67、2、89
4.掌握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每个合数教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如:60=2×2×3×5,2、2、3、5都是60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3)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这样比较简便。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五)教学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2.通过公约数的概念引出互质数的概念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如:5和7是互质数,7和9也是互质数。
3.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为了简便、通常写成下面的形式。
2 18 30 ……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 5 ……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在除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
4.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
例如:7和21的最大公约数是7。
8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1。
对于能直接看出最大公约数的就不再用短除法来求了。
(六)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数,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通常我们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了简便,通常写成下面的形式:
(1)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2 18 30 ……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 5 ……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2)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这样做:
2 8 12 30 ……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除
2 4 6 15 ……4和6还有质因数2,再用2除以这个数,把15移下来
3 2 3 15 ……3和15还有公有的质因数,再用3除这两个数,把2移下来
2 1 5 ……2、1和5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除到这里为止
在讲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时,重点讲明算理。
3.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
(1)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
如:12和48的最小公倍数是48。
(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以后计算时,如果能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可以不写出计算过程。
4.通过讨论,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求最大公约数与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点迷津】
1.“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在整数除法里,a÷b=c,除得的商c如果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如:15÷3=5,我们说15能被3整除,或者说3能整除15。
在除法里,a÷b=c,数a、数b、以及商c不见得是整数,但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除尽,或者说b能够除尽a。例如,10÷4=2.5、1.5÷3=0.5、1.5÷0.3=5,都可以说被除数a能被除数b除尽。
从上面可以看出,整除是限定在整数除法里的,而“除尽”就不一定限于整数除法。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图表示其关系:如果a能被b整除,a就一定能被b除尽;反之,a能被b除尽,a却不一定能被b整除。即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约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不同?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如12÷3=4,我们就说12是3的倍数,
3是12的约数。不能说12是倍数,3是约数。由此可见,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为了说明它们的不同点,请看下表。
个数
最小
最大
一个数的约数
有限
是1
是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
无限
是本身
没有
3.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质数连乘积的形式,每一个质数就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12=2×2×3,2、3叫12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若干质数连乘积的形式。如12=2×2×3。
4.“0”是偶数吗?最小的偶数是几?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
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但在小学讲数的整除时,是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不包括“0”,所以我们可以不说“0”是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几?先要搞清范围,在自然数范围内,最小的偶数是2,到中学里学了负数就不存在最小的偶数了。
二、学海导航
【思维基础】
1.举例说明什么叫整除?
例如:20÷5=4,20能被5整除,或5能整除20。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2.什么是约数和倍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举例:20÷5=4,20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20是5的倍数,5是20的约数。
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3.找出60的约数,4的倍数。
60的约数有:1、2、3、4、5、6、10、12、15、20、30、60。
4的倍数有:4、8、12、16、20……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4.说说下面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1、54、65、204、280、58、83、114、75、320、87、155
能被2整除的数有:54、204、280、58、114、320。
能被3整除的数有:21、54、204、114、75、87。
能被5整除的数有:65、280、75、320、155。
由此可知: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5.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并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27、41、6、11、19、69、57、97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
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
(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③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然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
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然,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
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
(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
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千克=1000克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
6.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巩固拓展
1.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问: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
3.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六、课后反思:
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再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学校数学应向生活数学回归”等口号,生活、活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如何把这两者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10~16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个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从而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设计教案时,要预测学生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学生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些经验,应该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学生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学生都笑他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如果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
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螳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 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3。 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也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成为新时代的教学能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去哪儿旅游过?
学生可能说道:去北京??
师:同学们去的地方还真不少。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事情,提出谁的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远,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看看聪聪一家干什么去了?同学们打开书翻到82页,观察情境图。 生:他们一家骑自行车到野外郊游去了。
师:没错,一家三口都特别高兴!再观察一下,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道:三个人骑的自行车型号不同。三个人的自行车车轮的大小不一样。
师:那车轮转动一周,谁的车走得远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说到:
生:爸爸的车走得远,因为它的车轮最大
生:爸爸的车轮周长最长,所以走的最远
师:你认为哪儿是车轮的周长呢?
生:车轮一周的长度就是车轮的周长。
师:那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又是什么呢?
生: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就是车轮的周长
师:对,你真聪明,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就是车轮的周长。
师:谁的车轮周长最长,谁的车轮周长最短?
生:爸爸的车轮周长最长,聪聪的车轮周长最短。
4、讨论:车轮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然后由车轮的半径越长周长越长,即车轮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进而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的结论。
师:那车轮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说到:
与车轮的大小有关,车轮越大,周长越长
与车轮辐条有关,辐条越长,周长越长
与车轮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周长越长
与车轮直径有关,直径越长,周长越长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有道理,车轮的半径越长,也就是直径越长,那车轮的周长就会越长 师: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
师:你反应真快,你们认为呢?
生:同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周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看看圆的周长和直径还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探索
(一)测量硬币
1、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材料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师: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测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
给学生充分动手测量的时间和空间,获得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活动经验。
2、交流测量结果和方法,注意测量的过程要交流清楚。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学生边说边演示:(1)緾绕法生(2)滚动法
师: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都非常好。
师:看看硬币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7.8cm
3、计算并观察测量的数据,推测硬币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就用这个数据和直径2.5厘米来估一估或者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结果,看看硬币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出现:
我估的硬币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我估的是3倍多一些。
(二)测量圆片
1、提出做一做的要求,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圆片测量并计算。
师:看来硬币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倍的多一些,那是不是任何圆的周长与直径都有这样的关系呢?老师课前给每个小组发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并填在表中。
观察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视参与。
2、交流各组测量和计算结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师:完成测量了吗?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学生汇报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到:
三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把从下面搜集到的统计表展现出来)我们看其它组也是这样的结果吗?
生:是
师:你们底下也是这样的结果吗?
生:是。
(三)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教师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程,然后交流感受和启发,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来,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其实这个倍数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由于我们在测量时有误差,所以得不到一个固定值。
师:圆周率可用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并在桌子上试着写一写。
师:我们今天课上研究的圆周率,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就开始研究了。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84页的兔博士网站。(学生自学)
师:在众多研究圆周率的科学家当中有位代表性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祖冲之。
师:你们觉得祖冲之怎么样?
学生谈感受
师:老师也觉得祖冲之太了不起了,做为中国人感到太自豪了。
师:现在人们发现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利用计算器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面上亿位,你们读一读。π=3.1415926535897??(生读。)
师:由于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
板书:π 3.14
2、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直径=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师:根据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如何求圆的周长呢?
生: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
师:如果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d”表示,谁来总结求圆周长的公式? 生:c=πd 师:板书
师:那如果把直径d换成半径r呢?
生:c=2πr 师板书
师:再求圆的周长,你还用测量的方法吗?只需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生:直径或半径。
在教师的启发下,经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和用字母表示的过程。
三、简单应用
让学生试着用公式求圆的周长
师:那我们利用公式试着求一下圆的周长。 (课本84页练一练的第一题的1、3小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
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根据已知条件解答问题。
电脑演示一位学生边走边唱上学的情景。
“我是小小读书郎,蹦蹦跳跳上学忙。每分要走70米,4分才能到学堂。”
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2、学生口答列式:70×4=280(米)。
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 时间 路程)
二、揭示特征,化解难点
1、想想,说说
电脑演示两个学生同时上学在校门口相遇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
①两个学生是怎么上学的?
(板书:同时 相对 相遇)
②“相遇”的意思懂吗?请两个学生上台合作表演一下。
2、填填,议议
①介绍人物及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有一天,他们约好,从家里同时出发,对而行,3分钟后恰好在校门口相遇。
②分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比一比,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走的时间
小明走的路程(米)
小芳走的路程(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米)
1分
2分
3分
③分组汇报表中所填数据。
走的时间
小明走的路程(米)
小芳走的路程(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米)
1分
70
60
130
2分
140
120
260
3分
210
180
390
④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式,分析表中数据,加深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并初步感知相遇问题数量间的关系,渗透两种解法。
“130米是什么?”——表示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即“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260米是怎么得来的?”——渗透两种方法即:140+120,130×2。同时说“2分”是“相遇时间”。(板书:相遇时间)
“390米是怎么得到的?”——强调两种方法,即把各自的路程相加210+180);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130×3)。
“390米表示什么?”——两人3分钟所走路程的和,实际上就是两家之间的离。
三、解答例题,理清思路
1、尝试例5(稍做改动)。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掌握两种解法。
①将上题中“同时行3分钟”改成“同时行4分钟”,其余条件不变,仍然求两家相距多远?”学生读题后尝试练习。
②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两种方法。
先求两人4分钟各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 70×4=280(米)
60×4=240(米)
280+240=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 70×4+60×4
=280+240
=520(米)
先求两人1分钟一共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 70+60=130(米)
130×4=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70+60)×4
=130×4
=520(米)
2、质疑小结,揭示课题。
①想一想,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②概括“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③揭示课题。
这两种解法都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不过,第一种方法是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得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用速度和乘相同的时间。象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4、学生平时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根据特定标准进行分类(2)知道分类的标准(3)比较大小(4)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思维导图
2、开发性学习包
(1)水果蔬菜的分类
水果和蔬菜的区别:
1)、水果生长在树上,生长期长;蔬菜一本只有一到两年的生长期……
2)、凡生长期无花的叫蔬菜,凡生长期开花的叫水果。
(
2
)南方水果
南方水果:
3、拓展性学习包
体验活动:
(1)整理自己的书包,说一说是如何整理的
按学科: 语文书 语文本
数学书 数学本
音乐书
品德书
按功能:
教科书一类
练习本一类
工具书一类
(2)帮妈妈整理衣服
按季节分类整理;按颜色分类整理;按上衣和裤子分类整理……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帮妈妈整理衣服,放入衣橱的时候与第二课时比较大小进行整合,了节分类与比较的相辅相成。
2、学科间整合:把传统文化课中的《饮食文化》与本节课整合,了解一些水果、蔬菜的营养。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渗透孝敬父父母,帮妈妈做家务的良好品德。
3、体验式活动:整理自己的桌洞、书包。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3课时。
(四)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学习目标: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3、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 妈妈 我 上衣 裤子 冬季 夏季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男 女)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东路队 西路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
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超市里水果蔬菜的分类;自己的书包里面的物品分类整理)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过来听课了,它们到哪去了呢?
原来它们藏在你的数学书第21页上了,看谁能最快找到它们?” “请同学们看书,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课了?”(学生看图说一说)
教师读要求:哪些是鸟类?用圆圈圈出来。 学生独立做。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鸟类和昆虫的区别。
2、自主练习第二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自主练习第三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沙滩玩过吗?你们是怎么去的?(坐汽车去的)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请你把它们拿出来。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注: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跟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分类在生活中有较多应用,衣服分类,交通工具分类,学生分类,超市里的物品分类……联系生活中的这些分类之后,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愿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4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2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小学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1-1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11-1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