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7 16:07: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3重点难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前先来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积累的孔子名言与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也就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不用求师,也不用认师呢?

  (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师: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师:听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带着动作读课题。(齐读)

  活动2【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你们知道多少,请看老师为你们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

  师:老子的学问这样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千里迢迢,洛阳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师:谁来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是什么?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很好,老师来写,同学们书空。(板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阳不容易。还有吗?

  生:风尘仆仆

  师:是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劳累,告诉我们孔子在拜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看。(出示课件)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冒着风雨继续赶路。

  生:我会戴上斗笠继续前进。

  师:嗯!你真是拜师心切啊!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与,孔子,你等风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天黑了,路上有野兽,危险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要早点赶到洛阳,迟到了,老师就不收我了。

  师:茫茫雨夜,没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觉啊?

  生:我就在破庙里打个盹。

  师:荒山野岭,没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饭呢?

  生:我就摘点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求知若渴啊!像这样风雨无阻,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果腹,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风餐露宿

  师:谁想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还有谁想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想读?(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人人想读,人人乐读,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

  活动3【导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大家自由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断,把你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理解破折号的含义。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创始了儒家文化,开创了兴办私学的先河,以他对东方文化的卓越贡献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里有一段关于孔子的录相,请看:(放录相)

  2、此时,你的心中对孔子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生自由谈)

  3、人们对孔子的感情和你们一样,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谁愿意读一读?大家一起读。

  4、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学问深、品行高。课文在介绍他们的学问和品行时,更侧重于哪一方面呢?(品行高)

  二、研读感悟

  1、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课文的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他们品行的高尚?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朗读感悟。(首先我们一起来谈谈孔子吧,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孔子的语句让你感动呢?)

  A、谈孔子。(生自由汇报,随机出示相关语句)

  (1)课件出示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该生谈——其他小朋友也读读这句话,有补充吗?

  师结:到了成家立业的而立之年,已经远近闻名的孔子还千里迢迢地去追求学问,多么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孔子呀!

  能读出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孔子的形象来吗?自己试一试——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表演读一次?——齐读这一段

  (2)课件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求学的艰难,孔子拜师决心大、意志坚……)

  引导学生抓住“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重点感悟。(课件变化,显示这几个关键词为红色)

  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步步、一天天走到洛阳的,而且路途上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几个月,才终于走到了洛阳。孔子求学有多么艰辛啊!而孔子拜师的决心是多么的大,意志又是多么的坚啊!

  你能读出这种感受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其他句子(可引导: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孔子的语句让你感动吗?)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学生说到哪一句,简短地谈谈感受,再练习朗读哪一句(分别由四个大组齐读)

  重点学习第3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成语怎么说?板书:学无止境(课件显示成语,红色)

  师:正因为学无止境,所以永不满足的孔子在已经远近闻名、学有所成的而立之年还要去拜师学习,其实学无止境是孔子拜师的真正原因。(全体同学齐读这一句)

  师小结:从孔子决意拜师,到他见到老子后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认真地进行了朗读和感悟,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呀?(谦虚好学、永不满足、尊敬老师、讲究礼仪……)板书:谦虚好学

  B、谈老子。

  (1)老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能结合文中写老子的有关句子谈谈吗?

  课件出示句子:

  “你就是仲尼呀,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相机显示“迎候”“毫无保留”为红色字体(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关心晚辈、真诚无私……)板书:诲人不倦

  (3)刚才同学们对文章重点语句的揣摩、体会很不错,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好2、3自然段,全面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受人物的品行。

  (4)小结:正因为孔子和老子谦虚好学、诲人不倦的品行,才赢得了后人对他们的敬重。让我们大家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这段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3、表演对话,加深感悟。

  (出示课件:课文中的孔子拜师图)这就是课本上的孔子拜师图。找到了课文中和这副图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吗?同桌两人为一组,先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扮演孔子和老子,表扬孔子拜师的场面。

  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再次感悟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

  三、拓展延伸,倡导经典。

  1、孔子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反映自己思想的名言,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录在《论语》中,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几句(课件出示)。先跟着老师读一读,老师带读后适当讲解含义——你能读好哪一句?——齐读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yi)说(yue,高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an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明智)也”

  “学而不厌,诲(huì,教导)人不倦。”

  2、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去读读《论语》,在孔子的言论中更多的去感悟他的学问思想和高尚品行。(课件出示《论语》图片)

  板书: 17 孔子拜师

  孔 老

  子 子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论语》的。课文简短通俗,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孔子了解甚少,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的心情怎样?这让我想起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来欢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好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读)《孔子拜师》。

  3.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孔子和老子那令后人敬佩的品行。

  二、品读课文,感受拜师诚恳虚心。

  (一)、体会拜师的诚恳。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特别让你觉得孔子拜师诚恳的句子。

  2、反馈指导。

  (1)重点句中品诚恳。

  A、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我们先读这一句,哪些词语让你特别感动,用小圆圈画出来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我们在读一个词语的时候要眼前出现画面,这样才把词语读活了。再读这个句子,读出表现远的画面。

  生读句子

  B、当你读到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先说两个。

  出示:孔子顶着炎炎烈日,冒着狂风暴雨。饿了就(),渴了就(),累了就()。

  生发挥想象。

  C、就这样,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用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几个月后,最后——生接读(终于走到洛阳)

  一心拜名师,哪怕千里路遥遥,再读。

  (2)、两人对话中显诚恳

  过渡:凭着求学的信念,凭着坚强的毅力,孔子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洛阳,在这里,他见到了一心要拜访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岁的老人老子。

  A、初次见面,两个人说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边的内容,用“——”画一画孔子说的话,看能体会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B、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抽一名学生读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话。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C、师:千里迢迢,终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又表现出他怎样的品行呢?

  D、让学生谈体会。指导结合具体词语说,板书。

  (引导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板书“学无止境”,实际上,学无止境这个词就是孔子说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学无止境吗?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吗?正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才不远千里前来拜访(板书)老子,正因为学无止境,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日夜兼程地赶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E、你对哪句话体会更深刻,就起来读给大家听。相机指导。

  F、面对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么说的?

  出示老子的话: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谁来读老子的话?从老子的话中,你能体会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说。哪个词最能表现老子的谦和有礼?“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书:迎候)是的,一个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对一个来向自己讨教的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说“迎候”,这是多么的谦逊、大度、有礼。相机指导“迎候”和“等候”区别。

  师: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彬彬有礼。我们一起来用心读一下他们的话。

  G、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对话,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谦逊有礼。(出示整段对话)师:一个谦虚好学、尊敬老师,一个博学多才而又谦和大度,这一老一少的话多有意思,想读好这段对话。你可以自由请人和你对话。

  师:体会得太好了,你们同桌也学他们的样读读吧。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孔子说的话,一组读老子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H、同学们看,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就生动地刻画了两位大师的美好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这样说的,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读第三段。

  出示:从此,孔子每天……传授给他。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老师听到你们把每天,随时,毫无保留这几个词读得很重,为什么?

  (2)正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行,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佩服,崇拜。在我国,说起孔子家喻户晓,在外国他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三、升华情感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孔子的社会活动。看完之后你有没有对孔子和老子说的呢?

  出示:我想对孔子说:()

  我想对老子说:()

  四、总结课文,子曰登场,运用拓展。

  孔子拜师已成为一段佳话,传为美谈,孔子以老子为榜样,成为比老子更有名的大思想家,他的话语被弟子编在一起,就是我们熟悉的《论语》。

  出示:子曰:温故而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齐读。

  课堂教学结束了,学习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这“中华古文化”的旅程。布置课外作业:收集周围的传统文化,语文活动课交流。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一、导入、揭题

  1、 出示孔子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 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 出示课题:孔子拜师 齐读

  4、 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5、 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你们刚才的哪些问题可以解决了?

  2、 出示第一小节。

  (1) 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孔子的好学就在这里,谦虚就在这里。 读

  3、 其实,拜师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3) 出示

  在当时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孔子却走过了( ),翻过了( ),跨过了( )。白天( ),夜里还要( ),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啊!

  渴了时,他( );

  饿了时,他( );

  累得走不动时,( ),哪怕是风餐露宿,也不改

  拜师的决心。

  (4) 朗读。

  4、 孔子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他是怎样对待老师的呢?你能从他的语言和行动中找到答案吗?

  (1) 交流出示

  (2) 从他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老聃”是谁啊?这里为什么称他“老聃”?出示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说几句关于学习方面的格言。

  三、小结

  1、 这节课我们跟着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师。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个增样的人?

  2、 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纪念他的?

  四、布置任务

  1、 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名言,下节课开记者招待会。

  2、 下节课我们还要研究老子是怎样对待学生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对简答的评价。

  一、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古人,他是谁呢?你们看。 书上的资料袋一句话来评价孔子?

  投影: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故事,更深入地来了解他。

  板书:孔子拜师。生齐读课题。

  2、正音:“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要读第三声。跟老师读 “孔子”。、3、全班齐读生字词。

  指名分段读课文,师正音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归纳课文的叙述顺序:决定拜师——不怕艰辛去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敬重

  这样就把孔子拜师的经过说清楚了,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这样把事情的经过介绍清楚。

  4、那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孔子:谦虚、好学、有礼。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孔子的这些品质,并在书上写一写你的感受?

  四、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研读孔子

  (一)、第一段

  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才要去拜师。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 板书:渊博

  他是不是真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呢?谁来说说,你从哪里读懂的?

  和“闻名”意思相近的词有哪些呢?

  小结:是啊,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去拜师,他多么好学啊!

  (二)、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拜师过程中非常不容易,你又是从哪里词语体会到的呢?

  a、“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遥远。(出示地图)讲解长度单位“里”:别看地图上好像不远,实际上孔子要走大约50万米。你们平时在操场上跑一圈两圈有什么感觉?孔子要走的路程相当于学校操场2500圈。

  表示距离很远很远的还有哪些词:遥远、千里迢迢、迢迢千里……

  b、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呢?

  c、填补文本空白:想一想,孔子走这么长的路,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你是孔子,你又是怎样的克服?

  两个成语都可以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积累的成语。 ⑦ “终于”说明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了洛阳。

  ⑧想象情景:几个月后,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这时孔子会是什么样呢?用书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风尘仆仆)

  ⑨有感情朗读:孔子坚持不懈,终于走到了洛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三)

  1、 孔子说的这一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概括为“学无止境”。

  可是老师有时明白, 有时不明白, 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 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还要考博士。 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 :学无止境。

  能不能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还有谁也在不断地学习?

  (四)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孔子是怎么学的?

  如果用课后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二、研读老子。

  那作为孔子要拜访的老师——老子,他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谁来说说。

  老子很谦虚?迎候等候,迎候是什么意思呢?迎就是迎接,候就是等候?那老子为什么不等候,而是迎候孔子呢?

  老子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孔子。

  毫无保留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怎么教?真是无私呀,不怕孔子超过他。老子还会怎么教?

  三、总结

  就像孔子的名言说的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些什么呢?

  再来读读这句话,看来要想赢得人们的敬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品行。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有一天,也能成为受人敬重的人。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第五册的17课,本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求学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着力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品行。 比如:我用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了“渊博”的意思。而在第二段中的“上千里”我则是利用了课件,先让学生看看地图上曲阜和洛阳的距离仿佛很近,但实际上孔子要走50万米,然后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50万米换算成学校操场的2500圈,这样就体会了孔子去拜师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重点词语,先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其字面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孔子在拜师的遥远路途中都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学生就准确了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这样的多种方法的利用,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体会了人物的品行。 同时,我在授课中还注意了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范围更为宽泛。在讲授“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我先帮助学习把这句话概括为“学无止境”四个字,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课文来说说含义,再向生活拓展,说说身边还有哪些人也是这样学无止境的?在讲孔子求学时,我把课后的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引入到教学中,利用名言说说,孔子还是怎样向老子学习的,这样,不仅处理了课后拓展的内容,而且更丰富了文本内容,加深了理解。

  但这节课的设计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课堂上朗读的比较少,尤其是孔子和老子见面的对话,更是没有处理,应该把角色朗读和理解相结合,互相促进,这也是这节的硬伤之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

  3、联系生活理解学无止境:是啊,孔子当时很有学问了,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4、小结:是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很难读,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再读一读。为什么把“终于”或“上千里”读得那么强调?

  2、理解上千里、几个月:从曲阜到洛阳比瑞安到上海还要远,而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不畏艰辛

  3、想象理解“风餐露宿”:

  (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特别是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有时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板书:求知若渴

  4、面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

  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

  (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

  (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书:谦逊有礼

  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

  3、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抓住“每天”、“随时”来理解)

  (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

  (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观看图片,升华主题

  1、出示图片介绍:正因为孔子如此好学,所以后来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为他修建孔庙,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韩国举行祭拜孔子活动,日本为孔子设立孔庙。美国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2、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齐读全文。

  4、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质。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句警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年轻时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孔子拜师(齐读课题),解释“子”的含义,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像老子,庄子,孟子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在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读得可认真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

  孔丘 仲尼 老聃

  远近闻名 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拜见 迎候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自由读词——指名读——齐读

  第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人物名。介绍古代人名的特点。(古代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讲究的,自己称自己时,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谦虚有礼,对别人就不能直接称呼名,而要称字,这也表示谦虚有礼。)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选择上面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

  孔子已经是 的老师了,但他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他认为 就 , ,赶到洛阳拜 为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 地 给孔子。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1、再读课文,说说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谦虚好学。

  师: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

  出示第一自然段。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自由读读这一段,说说你的体会。并把你的感受代入句中读读。

  理解词语:远近闻名 渊博

  3、简介孔子

  读读课后的资料袋

  师:是啊,我们的孔子是多么谦虚好学的人啊,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读这一段。

  4、孔子的谦虚好学还从哪里可以体会出来呢?

  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了这个句子后,你又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预设:孔子一路很辛苦。

  师:你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了?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这一路上,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情境朗读:炎炎夏日,孔子,寒冷的冬天,孔子

  (出示曲阜到洛阳的.地图。)

  师:从曲阜到洛阳坐火车最少都要八、九个小时,在古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我们的孔子而是“走”到洛阳。此时,又有什么感受?把这种感受代入句子中读读。

  师:孔子风雨兼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洛阳。

  再把我们的体会代入句子读一读。

  师:孔子这样赶路是为了什么啊?(拜师)这时,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

  5、师:孔子终于赶到了洛阳。

  课件出示内容,师读(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出示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同桌练读对话,说说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们的对话中,哪句让你最有启发?

  预设: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前半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板书(学无止境)

  因为孔子认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所以孔子千里迢迢,(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让我们大声读读,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6、词语加油站

  像写学习刻苦勤奋的词语很多。出示词语。

  废寝忘食 刻苦钻研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如饥似渴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四、拓展性知识。

  我们的孔子不仅向老子拜师,还向很多人拜师。

  课件出示孔子拜师小故事。

  五、总结。

  正因为孔子的谦虚好学、学无止境,才使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们也要牢记“学无止境”这四个字,通过学习这把钥匙,开启更多扇知识的窗。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开篇讲读课文,是引领学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主要是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课文内容蕴含丰富,但并不深奥,只是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对于一个刚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情景,读词语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有机渗透,才能更好地体会孔子的求学精神,从而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主次两条线索分开讨论和研究。

  学情分析

  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通过标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拜师)齐读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老师讲解)请带上动作读课题。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

  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

  谁来交流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同学们,‘佩’在课文中组什么词?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难字生词,为下文理解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佩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读悟语句,体味品行。

  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孔子为什么拜师?

  (班级交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渊博吗?(理解:远近闻名渊博)

  (2)把对词语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体味孔子有学问、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老师板书这三个词语,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理解“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1)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以及用法。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体味孔子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孔子终于见到老子了,课文有一段生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1)老子的外貌描述。(体味老子的有学问)

  (2)学生边读边表演,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彬彬有礼、谦虚)

  (3)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与含义)

  师小结: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孔子的哪一句话?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联系生活实际体味这句话,板书:学无止境。)

  (5)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在这段对话里,还有两对近义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一定要恰当。

  【设计理念: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3、孔子拜师以后呢?

  (1)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学生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学生交流,再次体味孔子的谦虚好学)

  (3)老子怎么教?

  学生交流: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生交流,体味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假如,此时我们正面对着孔子和老子,大家想不想夸夸他们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课文,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之情。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的形式再现对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的敬佩之情。】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同学们,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台湾和美国还将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孔子的故乡曲阜的“三孔”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千年的孔子。活到老,学到老。课后大家继续蒐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下节课交流。

  【设计理念: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

  佩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二)读悟语句,体味品行。

  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1、孔子为什么拜师?

  (班级交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渊博吗?(理解:远近闻名渊博)

  (2)把对词语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体味孔子有学问、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老师板书这三个词语,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理解“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1)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以及用法。

  (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体味孔子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孔子终于见到老子了,课文有一段生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1)老子的外貌描述。(体味老子的有学问)

  (2)学生边读边表演,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彬彬有礼、谦虚)

  (3)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与含义)

  师小结: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孔子的哪一句话?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联系生活实际体味这句话,板书:学无止境。)

  (5)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在这段对话里,还有两对近义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一定要恰当。

  【设计理念: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3、孔子拜师以后呢?

  (1)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学生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学生交流,再次体味孔子的谦虚好学)

  (3)老子怎么教?

  学生交流: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生交流,体味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板书设计————学无止境——————

  孔子(谦虚好学) 老子(诲人不倦)

  (不怕吃苦) (爱护晚辈)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分角色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在此我多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及师生合作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们的品行,同时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让语言训练渗透于无形,达到授生以渔的效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在此课前,我让学生蒐集了孔子名言,并蒐集孔子个人资料,并请教或蒐集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怎样的人。在课前并综合了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孔子名言作了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孔子名言及引用孔子名言,运用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这一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悟到: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谦虚好学,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我在教学中截断了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我让人物语言闪亮登场。

  如、“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设计语言,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名言。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如果三个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老师常常教育我们,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现在还是将来,为人都要谦虚好学,有礼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温习,不也是高兴的吗?(老师告诉我们,每天早读时都要把学过的知识温习一下,我们常常表现出不高兴,不愿意的表情,。每当这时,老师总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呀!(一天,老师在给我们讲一道数学难题,刚讲完,老师问我们懂着没有,教室里整齐地回答:“懂着了!”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类似的题,可是班上没几个会做,老师生气了。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孔子有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点拨了,这几句名言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作了精辟的论述,和本课孔子拜师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古典文化的精髓。随之我又出示几句孔子名言: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学生对孔子的话算有点兴趣了,我将板书课题《孔子拜师》。本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的是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在叙述中,线索非常清楚。我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学生在朗读,要带着对孔子和老子的敬重和佩服之情感去读,去拜读,注意语意的停顿,语速的缓急,语气的变化。读后说说孔子和老子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写一写读后的感受。(这个环节,我给足学生时间读,加上有课前孔子名言的理解,学生完成很不错。有个女孩儿写:我读了课文,从孔子在求学时不怕路途艰辛和他的言行中体会到了,孔子是一个虚心好学,有礼貌,不怕吃苦的人。我也从老子不顾七十岁高龄,到洛阳城外迎候孔子以及他毫不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孔子,我从这件事中,知道了老子是一个有礼貌,爱护学生的好老师。)看了学生的读书体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理清课文层次:

  孔子决意拜师—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老子

  谦虚好学 不怕吃苦 孜孜以求 诲人不倦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后作业第二题:(老子是一个博学多才及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人。孔子是一个谦虚好学,不怕吃苦,求知若渴的人。)

  对文本的理解已不是问题,自然词意在文本内容中能理解,对重点词语作“用词写话”的练习,生字认读与书写是过关的,在学习本课中,以下方面还是落到了实处。

  一、阅读中悟写法。

  这是语文学习中的支撑点,在本课中,就要抓住人物语言,在习作练习中,怎样写好不同人物的语言。比如、本文对孔子和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主要进行了人物对话描写,而且在对话中作者能够准确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出示文中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孔子:“多谢老师等候。”“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怎样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呢?首先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然后要注意人物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不同,他们的语言也不同。最后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的语言也不所变化。比如、描写懒惰的姐姐:妈妈让姐姐洗碗,姐姐不高兴地说:“听到啦!又叫我去沅碗。”接着,姐姐神神祕祕地对我小声说:“弟弟,你的字写起了吗?想去玩吗?你帮姐姐洗碗,姐姐一会儿陪你去玩!”我装着没听懂,只见姐姐又奇奇怪怪地说:“今天我借来了一本小人书,上面就是灰太狼的故事。”我忍不住了说:“姐姐,今天我帮你的忙……”(点拨、只要能注意做到以上几点就一定能写好不同人物的语言。)这里安排了练习:“有趣的爸爸”“懒惰的爸爸”“爱节省的妈妈”

  二、抓句子的理解也是本文的重点。

  作为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句子的生动与平泛是文章的技巧。比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句话的含义深刻,学生独自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词的练习。我点拨了,这一句作者在讲孔子的旅途之苦,并运用了词语“相距上千里”,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生活艰苦运用了“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却运用“终于”一词来说明。(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可以先理解重点词语,然后再联系词语的意思,想想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课外拓展,综合展示

  让学生自己完成,蒐集资料、问家长等方式。

  四、习作练习“我的语文老师”(必须落到实处。)

  学完本课,我有以此反思,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学态度,要真实地再现我们的课堂,不用动感的表演也能抓住人心,它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真的语文的一种朴实精神所吸引人。用老师朴实的教态,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创造一种纯朴的语文课堂。本课的亮点就是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在写作中,恰到好处的词语及语言的运用是文章的“精髓”。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学无止境”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4.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课前准备

  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名言;孔子画像;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

  同学们,能和你们一起学习我很高兴,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论语》节选内容,让我从心底里佩服你们!真了不起!

  1.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教师节为什么定在9月10日吗?

  2.你知道在西方学者眼中最有影响的炎黄子孙是谁吗?(对!是孔子。)那么,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资料,同时幻灯展示:孔子画像。)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板书课题:孔子拜师、齐读课题。)

  二、读

  1、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吗?读过三遍课文的同学请举手示意?(真是自觉的孩子!)已经超过三遍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都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说,多读几遍课文,文中的意思不用老师讲,就明白了。虽然大家已经读过许多遍课文,我建议大家还要用心把课文读一读,好吗?

  3、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专心,老师很感动!有这样认真读书的精神,你们一定能够学好语文。通过读书,你们知道孔子拜谁为师了吗?你对老子了解有多少呢?

  4、简介老子。

  5、课文中对孔子有几个称呼?当老子称呼他的时候叫仲尼,孔子自己称自己的时候叫孔丘,这表示什么?(谦虚有礼。)

  三、悟

  1、同学们,善于动脑、积极发现问题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根据这句话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同大家一起来思考和交流吗?

  2、提炼中心问题:人们为什么佩服他们的学问和品行?

  四、品

  下面咱们换一种读书方式,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孔子和老子品行的句子。

  1.品味重点语句。

  (1)幻灯出示下面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① 这段话可以用上“虽然……但是……”这个关联词语,变成转折关系的,试一试好吗?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①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②孔子一路上吃了很多苦,一定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你能想象出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吗?

  A、孔子为了赶路,真可谓风雨兼程,历尽千辛万苦,我们再来朗读这句话,要读出孔子赶路的辛苦。

  B、孔子这样赶路是为什么啊?可见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对这样的人,你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吗?会为他投去怎样的目光?(再读)

  C、孔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赶到了洛阳。想象一下他到了洛阳会是什么样子啊?在生活中,你见过风尘仆仆的人吗?

  (2)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这一段下面的句子,看看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3)幻灯出示: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A、这里有一组近义词,看看他们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B、一个拜访,一个拜见,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孔子的什么精神?

  (4)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动?

  C、幻灯出示: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D、再读,这里也有一组近义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调换位置读一下,感受怎么样?

  E、再读这段对话,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更好。

  F、齐读“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代替,是什么?(板书:学无止境)

  G、用“学无止境”说两句话:

  幻灯出示: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

  孔子之所以——是因为——

  (5) “学无止境”是孔子对学习的态度,齐读这句话:

  告诉你自己;

  再读,告诉同学们;

  大声读,告诉老师;

  再大声读,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2、孔子拜师的精神真是感人,难怪成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师以后,师徒二人的举动还让人佩服吗?读一读。

  幻灯出示: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一个是不耻下问,一个是毫无保留,多么伟大的古代学者的风范啊!难怪人们如此敬重他们。

  五、拓

  孔子不仅向老子拜师,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还向一个叫项橐的小孩拜师呢!

  1.幻灯出示:

  项橐(tuó)是燕国的一个七岁小孩子。有一天,他见到孔子时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问得真奇怪,什么水都有鱼;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不能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2、大家看了故事之后,你佩服孔子吗?听说他还向农夫拜师呢!想知道吗?那就到课外去看书吧,书可以让你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

  3、正因为孔子的谦虚好学、学无止境,才使他成为“天下文人之首,历代帝王之师。”他的弟子把他一生的言论整理成书《论语》,这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里面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

  4、幻灯出示:(生齐读)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结

  今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近了孔子,认识了老子,现在我们要穿越千年时空的隧道,与古人进行零距离交流,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句或几句话。

  写话训练:

  (1)我想对孔子说: 。

  (2)我想对老子说: 。

  (3)我想对老子和孔子说: 。

  说话训练:指名读自己的写话内容。

  七、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学无止境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⒋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

  ⒈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

  ⒉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⒊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情境导入

  ⒈谈话激趣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⒉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⒊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识字学词

  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⒉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⑴认记字形。(“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⑵词语认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⑶扩词练习

  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王佩。

  ⒊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⒋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总结归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第一段(1):写孔子决意拜师。

  第二段(2):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第三段(3):写孔子认真求学。

  第四段(4):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四、指导书写

  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所得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尘” 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 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⒉教师示范

  ⒊学生练写

  五、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⒈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⒉谈谈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⒊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⒈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⒉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⒊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⑵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③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⑶重点交流

  ①重点交流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 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②重点句子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习。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三、朗读课文,演读感悟

  ⒈分小组演一演。(体会出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

  ⒉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合作交流,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课文总结

  ⒈默读课文,讨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⒉总结

  师: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中心: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六、拓展活动

  ⒈布置综合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举例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⒉课外实践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提示: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

  附:参考资料

  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⒉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⒊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⒋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⒌词语

  远近闻名—远近都很有名。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风尘仆仆—比喻路途劳累。

  风餐露宿—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四)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五)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六)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走进孔子,老子。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3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前先来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积累的孔子名言与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也就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不用求师,也不用认师呢?

  (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师: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师:听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带着动作读课题。(齐读)

  活动2【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你们知道多少,请看老师为你们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

  师:老子的学问这样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千里迢迢,洛阳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师:谁来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是什么?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很好,老师来写,同学们书空。(板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阳不容易。还有吗?

  生:风尘仆仆

  师:是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劳累,告诉我们孔子在拜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看。(出示课件)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冒着风雨继续赶路。

  生:我会戴上斗笠继续前进。

  师:嗯!你真是拜师心切啊!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与,孔子,你等风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天黑了,路上有野兽,危险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要早点赶到洛阳,迟到了,老师就不收我了。

  师:茫茫雨夜,没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觉啊?

  生:我就在破庙里打个盹。

  师:荒山野岭,没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饭呢?

  生:我就摘点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求知若渴啊!像这样风雨无阻,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果腹,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风餐露宿

  师:谁想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还有谁想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想读?(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人人想读,人人乐读,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

  活动3【导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大家自由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断,把你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理解破折号的含义。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4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教给边读书边注旁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三、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读

  2、介绍孔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生字词过关,概括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读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总结归纳文章大意方法。

  三、学习第一段,初步领会孔子品质。

  1、齐读,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2、指名说(谦虚好学)

  3、你是从哪一句话感受到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在旁边写上标注。

  5、小结:这种把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体会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标注法,课文的2、3、4段我们也将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6、出示句子,用上“虽然,但是”把两句话边成一句。

  四、写字

  1、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最好写?(仆)其实笔画少的字要写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一个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两部分距离要适中。

  3、范写

  4、学生写。展示。

  板书:孔子拜师、标注法、谦虚好学

  三、感悟课文,领会孔子品质。

  1、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一句话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图,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礼貌?(鞠着躬、低着头、双手作辑、表情诚恳)

  指导朗读 :表演读。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当时也是一名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要拜老子为师呢?(学无止境)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得越多,就会感觉自己不会的越多,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演示距离远。

  “风餐露宿”什么意思?(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白天夜晚不停地走。)说话练习:白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雨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

  四、小结

  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来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五、写字。

  板书:孔子拜师、彬彬有礼、谦虚好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2、课前作业检查: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质疑:谁?干什么?那么在拜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3)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其他学生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说得简单和详细都可以,关键在于语句通顺,口齿清晰)

  3、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理解课文里的词语──渊博)

  (3)师: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并造句),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c、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d、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e、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f、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交流,综合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的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评价技能。】

  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品行: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爱护晚辈诲人不倦。并相机指导朗读。)

  (4)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三、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背诵孔子的著名言论,积累名言。

  五、生字指导:(较难的字,教师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更多资料。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09-05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10-23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09-01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优秀01-23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1-25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拜师心得体会11-09

《穷人》的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09-25

教学设计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