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8 18:40: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P91-P93。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方式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和直观用分数表示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流程预设】

  一、引入:

  (一)、9块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

  1、生列式:9÷3=3(块)2、怎么分的?(平均分)

  (二)、9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或4个)小朋友。怎么分?

  1、思考后同桌交流2、组织汇报

  预设1:9÷2=4(块)……1(块)9÷4=2(块)……1(块)

  预设2:把剩下的1块平均分成两份或四份……

  二、展开:

  (一)、认识几分之一

  1、教师板贴蛋糕(圆片)图,问:一人再分得半块,可以怎样表示呢?(相机板书并介绍、、,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你觉得这样的数方便吗?为什么?)

  2、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3、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

  引导:根据板贴圆片图说说三个分数的意思。

  4、依据意义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母、分子、分数线。)

  5、意义应用深化:

  (1)、判断下面的1/2用的对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组织交流。)

  ①、水占杯子容量的。

  ②、运动员跑了全程的。

  ③、把一个月饼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④、明明身高是妈妈身高的。

  (2)、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里还有、、或者是别的几分之一吗?

  6、操作再感悟。

  用学具纸折出一个分数(或别的几分之一)。

  (1)学生独立完成(2)组织汇报交流

  要点:要平均分。分数只强调平均分,与分的方法和形状没有关系。

  (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比较:○○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汇报。(说理由和发现: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3)、尝试将三个分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4)、拓展:出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和。问:为什么?(组织讨论分析原长方形的大小。要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应就同一个物体或整体平均分后进行比较。)

  三、练习:

  独立完成P93做一做后组织交流。

  四、总结:

  1、学生总结: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关于分数你还想学点什么?

  2、教师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与以前学习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难点是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简便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以旧知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旧知有效迁移。

  在教学例6时,引导学生借助笔算乘法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与以前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一样的,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2.加强比较,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

  本节课在展示交流的环节中注重突出两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虽然两种方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同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第二种方法的算理,加深对简便算法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1.出示口算题并计算。

  30×3 400×2 50×6 3000×2

  2.引导学生观察口算题,说说发现了什么。

  (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位数,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3.学生交流口算方法并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6。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渗透“每套280元”是单价)

  (2)明确怎样列式“求一共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式为280×3)

  2.探究解题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生独立试做,师巡视)

  方法一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在积的个位上写0,这个0起占位作用。

  方法二 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方法二对不对?为什么?

  (方法二是对的。因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可以用0前面的数先乘一位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所以笔算时也可以用0前面的数先乘一位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引导学生比较以上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不同点:方法一是按照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方法二是用多位数0前面的数先乘一位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4.引导学生讨论用方法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

  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500÷5=

  60÷3= 200÷4=

  4200÷6= 1200÷2=

  36÷3= 360÷9=

  80÷4= 300÷6=

  2400÷6= 42÷2=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 386÷4=

  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节假日,小丽一家三口出去游玩,要在宾馆住三天,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帮帮他们吗?

  生:能!

  1、初步学习估算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师:你真会读题目!仔细观察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问我们“大约”多少钱。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大约”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概、差不多、估计…….

  师:所以我们是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的!谁会列式?

  生1:267÷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呢?

  生1:把267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会估算吗?

  生:会!

  师:请你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算一算,算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谁能把你的算法分享给大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计算方法)

  生1: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267÷3≈100(元)

  生2: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267÷3≈90(元)

  生3:……….(方法合理均可)

  师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几种方法均正确,事实上估算方法具有多样性(师板书)。

  师:那你们觉得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呢?

  生1:比90元少,因为每天90元3天就是27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90元少。

  师:说的真棒!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比80元多还是少呢?

  生1:比80元多。因为每天80元3天就是240元,而实际花267元,所以比80元多。

  师:你真会想!说的很有道理!

  2、在练习中总结估算方法。

  课件出示小练习(估一估)

  208÷5≈ 124÷3≈ 82÷9≈ 23÷6≈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自己试着做一做

  指名学生回答做法,师帮忙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而个别的是需要结合乘法口诀进行估算的.(想一想什么数与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在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用估算的方法很简单的帮小丽解决了问题,也正确的回答出老师刚才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学习的就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师板书)。

  师:你们愿意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三、课堂练习

  1、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

  2、

  (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作业:第31页练习六,第2题、第3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73页练习十五的第7-9、11—12题。

  教学目标:

  1、复习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练习课。在上一节课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把学习内容适当的记录下来。

  1、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例:30×5 200×3

  怎样能又准又快地计算? 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注意末尾的“0”。)

  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开火车算,大家判断;

  60×8 20×9 600×2 90×9

  700×5 200×4 70×7 300×9

  增加难度:一人出题,一人算; 口算后针对学生情况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开火车、两人分工的游戏,同学们都能够又快又准的算出来,真棒!

  2、估算: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生:忘记近似数、忘写约等号。

  师:把两位数、三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

  例:108×3 ≈300 303×2≈600

  让学生互说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基本练习:

  1、口算。

  (1) 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60×7 700×3

  (2)练习十五第8题

  2、估算: 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

  3、完成练习十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析。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认识和能力。)

  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五第11题: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2、练习十五第1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设计意图:在保证所有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轻松过关。

  90×6 450-80 500×8 80×6

  200×6+200 200×3 20xx×3 400×5

  2、我能估算。

  49×4 38×8 131×4 287×7

  3、灵活解决问题。

  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我告诉大家曹冲用了8块大石头,每块石头大约有490千克左右,请问大家,这大象大约有多重呢?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进行个别指导。)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口算乘法,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设计意图:注意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计算物体周长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60+240= 410+190= 200+200= 240+410=

  2、什么是周长?

  3、谈话导入

  笑笑家附近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公园,绿树丛中有凉亭,凉亭周围有环形小道,今天我们去哪里游玩好吗?(小黑板出示情境图,小道没有标明数据)

  4、板书课题:游园

  二、合作探究

  1、观察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所看到的

  2、想一想

  (1)、要求这条环形小道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要求这个图像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展示汇报

  3、标出每段路的长度,再看图,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解决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5、小组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三、检测

  1、课本P46“试一试”的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2、小组检查汇报完成情况

  四、训练

  1、课本P47第3题。笑笑在动物园里沿着右面这条路线走一周,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2、课本P47第4题,计算下面的周长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图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③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算式:124÷3≈、223÷4≈、100÷3≈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

  可运1箱,每人大约

  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 约行55千米。 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在解决问题①中,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b、在解决问题②中,将182

  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问题①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②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

  困难期。

  (4)估算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面对脱离了具体背景的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

  生灵活解题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辆车够。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维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小研究,仔细看研究一,回顾下你的想法。(课前小研究第1题)

  研究一: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先画图再列式)

  这道趣味数学题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汇报方法(课前小研究第2题)

  研究二:新的学期已经过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同学们进步特别大,像个大孩子了,又懂事又听话,上学期的暑期作业就有很多同学完成的特别好,老师要提出表扬其中语文完成优秀的同学和数学完成优秀的同学。(语9人,数8人,重复3人)一起看研究二的第1小题,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你们知道老师一共表扬了多少名同学吗?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图、表或其他方式清楚的.展示出来?(可以先制作名字卡片,试着摆一摆,再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提出:

  语文表扬9人,数学表扬8人,为什么一共表扬的不是17人呢?怎么看出来的?

  如何表示出语文、数学都表扬的同学?

  (2)全班游戏验证方法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刚才大家的方法哪种最清楚、最直观?请老师表扬作业完成好的同学到前面来,语文表扬的站在左边,数学表扬的站在右边,你们看看应该怎么站?

  3个重复的,你们站在哪?站语文那边吗?还是站在数学这边?大家帮帮他们,想一想应该站在哪儿最合适?(中间)为什么?

  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左边是语文表扬的,右边是数学表扬的,中间是语文和数学都表扬的)

  (3)引导出用维恩图表示

  如果把我们刚才站的队伍表示在黑板上,是什么样的?谁有好方法帮忙加工一下,试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指定学生黑板画)都谁是这样想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数学上我们把所有语文表扬的同学看成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所有数学表扬的同学看成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这就是今天大家一起研究的集合。(板书:集合)

  我们一起把集合中的具体内容用这个图更清楚、直观的展示了出来,你们知道吗?像这样的图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发明了,他就是英国的数学家维恩,所以就以“维恩”来命名,叫维恩图,也可以叫集合图。你们刚才也像科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

  (4)认识维恩图

  我们既然能自己创造出维恩图,那你们知道图中每一部分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内先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中间重叠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整个图表示的是什么?(左边集合表示什么?右边集合表示什么?)

  (5)运用图解决问题

  能不能根据你的图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怎么计算出一共表扬了多少名同学?(列式计算)独立解决,汇报交流,方法不唯一。

  (9+8—3=14,6+3+5=14,9—3+8=14,8—3+9=14等,让学生在维恩图上边指边写)通过课件演示:9+8—3=14巩固重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书105页做一做1

  2、书107页5

  3、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借助直观图体会、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活动过程,在猜想、验证、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家里都有电脑吧?你们都用电脑做什么呢?

  (聊天、查资料、看视频、听歌等)

  2、现场做调查,分别统计用电脑“聊天”和“看视频”的人数。

  提出问题:用电脑“聊天”和“看视频”的一共有多少人?

  (课前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简单地将2个数相加。)

  3、孩子们有问题吗?(有的同学重复举手)

  【评析:电脑是孩子们地最爱,一上课就以这个话题展开谈话,从课堂上孩子们地参与情绪上看,开局很成功。在计算“用电脑‘聊天’和‘看视频’一共有多少人”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漏痕迹,学生也顺利地进入了探究学习地情境中。】

  二、探究新知

  1、互动交流:这样计算(两数直接相加)为什么不行?

  让举手2次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意见

  重复举手的'这部分同学,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汇报:有部分学生重复了,既参与了“聊天”的统计,又参与了“看视频”的统计,加了两次,要把重复的减去,这是问题的关键。)

  【评析:问题是学生发现的,怎么解决?再交给孩子们。学生是火把需要点燃,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最适宜的火候把他点燃。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点燃,能量不可估量。从课堂呈现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

  2、学生重新列算式

  老师强调:要把重复的去掉。

  3、引出课题并板书。

  4、大屏幕出示例一,学生尝试解决。

  例一:三年级2班有8名同学参加语文课外小组,有9名同学参加数学课外小组,(有4名同学重复),问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⑴学生汇报,解答思路。

  ⑵引导学生小结: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什么?(明确有没有重复现象,有几个重复的)

  【评析:先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尝试解答,再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总结,明确“重叠问题”的解题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细致到位的讲解,而是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所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5、除了刚才这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

  ⑴出示韦恩图(针对例一),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⑵学生汇报交流。(中间部分代表重叠部分)

  ⑶试着用韦恩图解决例二。

  三、巩固练习

  出示两个例题,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拓展提升

  小明过生日,好朋友小刚送给他4种礼物,小强送给他3种礼物。用本节课所学的“重叠问题”的知识,思考:小明可能会收到几种礼物。

  【评析:这是一个稍微开放性的例题,有多重答案,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考虑到“重叠问题”的现象,并对“重叠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

  【评析: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孩子们的表现做了总结和点评,建议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和反思,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看,应该没问题。我们要相信孩子、大胆放手,孩子们只有在主动参与、积极经历中才能不断成长。】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认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小组一起讨论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为后面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和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等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从心理特征和族状况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未来世界充满着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他们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教学为主,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丰富学生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课的设计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讨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本课教学力求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运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教学法等方法为学生找寻良好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测量、交流、总结等教学活动,并以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探索、发散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侧重于过程性电影票的落实。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好不好?喜羊羊和灰太狼在赛场上赛跑,跑道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课件)大家快看,喜羊羊获胜了,灰太狼气急败坏地跳起来喊:不公平,不公平,我的跑道长!喜羊羊也急了:我的跑道才长呢!看来没有人帮忙他们俩可能会无休止的争吵下去了。同学们来猜一猜,谁的跑道长呢?灰太狼可不是光凭我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才能让它心服口服。那么你觉得他们赛跑的路线和我们所学的什么知识有关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问题。(设计意图: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和灰太狼赛跑的故事进行导入,既直观形象又易理解,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进行提出问题:谁的跑道长呢?从而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个课题。故事的最后设置悬念,告诉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就能揭开谜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导入环节让学生从玩中切入问题,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喜羊羊和灰太狼解决周长问题吗?教师顺势引导:如果用尺子量,需要量出几条边呢?

  (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米和4米,正方形边长是5米。)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帮助喜羊羊和灰太狼解决周长问题。

  (3)交流个性化方法。

  师: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呢?

  6+4+6+4=20(米)即:周长=长+宽+长+宽

  62+42=20(米)即:周长=长2+宽2

  (6+4)2=20(米)即:周长=(长+宽)2

  老师通过提问,上面三种方法中,同学们最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设计意图:在谈感受中优化算法,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上的差异,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引导学生来求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得出两种计算方法

  ①就是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5+5+5+5=20(米)

  ②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用边长乘4就行了,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一样长。即:54=20(米)

  问: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比较取优,归纳方法)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主动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的动态,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正方形周长的这两种方法,从而改进改进教学方法。另外,由结果可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跑道一样长,呼应导入)问: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对长方形来说:长和宽;对正方形来说:边长)

  (设计意图:学生逆向思维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3、巩固新知,应用于生活

  ①做练习十第1题的第(1)、(2)小题,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周长。

  ②(一张相片长5分米,宽3分米)要给相片做一个相框,至少用多长的木条?

  (5+3)2=16(分米)

  ③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长:1+1=2周长:(2+1)2=6(厘米)

  ④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周长是56米,水池的长是18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562—18=10(米)(设计意图:练习巩固新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练习的难度层层递进,解决生活问题。)

  4、巧设总结

  争谈收获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学会了求周长的好多方法!我最喜欢的方法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反思和疏理,为牢固建构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产生思想的源头。)

  5、作业设置:教材练习十1,2题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有效,重点突出,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极其鲜明深刻的印象。基于这一理念,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方法16+4+6+4=20(米)方法15+5+5+5=20(米)长+宽+长+宽=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方法262+42=20(米)方法254=20(米)长2+宽2=周长边长4=周长方法3(6+4)2=20(米)(长+宽)2=周长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 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以单位面积为参照, 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 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 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知道用面积单 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继续 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 4 表示什么? 3 呢? 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 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 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 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 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 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 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 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 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 2 )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 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 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能想象出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 “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 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 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 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 20 厘米就能摆 20 个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 位呢?

  (5)为什么宽是 4 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 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 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6.利用多张卡片深 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 9 厘米,就说明能 摆,宽 6 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 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 书算式。 )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 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1) 研究到现在, 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

  (3) (指算式)看到长几厘 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

  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三、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 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

  (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 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经历了“解决长方形卡片面积问 题—直接测量到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发现规律: 间接测量方法—形成

  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 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 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四、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的内容蕴含其中,十分自然地导出例1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班级:三年级班

  教学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六、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七、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

  九、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法、讨论法、指导法、讲解法等

  十、教学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十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法。

  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 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30÷3= 360÷9= 420÷7=

  (五)、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1、2小题

  十二、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3=20(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0÷3=200(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40÷3=80(箱)

  十三、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1、能在不同的位置认识方向,体会中心点变了,但东南西北是不变的。

  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教具准备:课件、方向牌、练习纸

  学习过程:

  一、游戏活动,导入新课

  1、活动:我们先来活动一下,大家一起来

  向前点点头,向后指一指,向左弯弯腰,向右拍拍手

  在刚才的活动中用到那些方向词?(前后左右)

  请2人一起面对面做游戏

  老师同样这么说,为什么他们做的不一样?(朝向不一样)小结:看来单单用前后左右来表示方向,还不够清楚。我们还要学习新的有关方向的知识。

  2、生活中还有那些表示方向的词?(揭题,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对于东南西北,你们已经知道哪些?大家已知道这么多,你们真爱学习,知识真丰富。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怎样辨认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复习旧知前后左右,产生矛盾,从而产生学习新知东南西北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1、学习辨认方向

  你们知道早晨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的?

  还有3个方向呢?看来有点难,请电脑博士帮帮忙吧。

  出示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齐读,确定其余三个方向)

  学生一起面向太阳(面向东)站立,边指边说。

  2、通过活动,巩固方向

  活动一:指一指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辨认东南西北,接着老师报方向,你们能迅速地指出来吗?

  现在你们发现什么?(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板书)这是辨认方向的好方法

  练一练:咱们来一道填空题

  我的前面是东,我的后面是( ),我的右面是西,我的左面是( )。

  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 ),我的后面是南,我的前面是( )。

  活动二:转一转

  现在老师再报出个方向。你们能根快地面向着这个方向吗?

  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再来一次)

  在这个活动中你发现什么?(顺时针转,板书)

  这是辨认方向的又一个好方法。

  只要告诉我们一个方向,就能按照顺时针转的方法辨别其余三个方向

  练一练:我的前面是西,大家用顺时针转的方法,指出其余三个方向。我的前面是南呢?

  活动三:写一写

  发现了这么多的辨认方向的好方法,真不错。现在老师要求两人合作完成。

  要求是:一人,先东南西北选一个方向站好,再说说其余方向。还有一人记录。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你们又发现什么?(小结:人的朝向是可以变的,但方向是不变的)

  活动四:猜一猜

  蒙住一同学的眼晴转几圈,然后大家告诉他前面是什么方向,再让他猜出其余方向,大家当裁判。

  再让他当小老师出题考考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通过辨认,游戏,合作,交流等等教学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围绕着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来进行学习。体现了“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的理念,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3、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讨论:你怎样记住登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案内容: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统计与概率: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课时安排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4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30%左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各单元的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 除法 ........................ 9课时

  二 认数 ........................ 5课时

  三 千克和克...................... 4课时

  四 加和减........................ 7课时

  五 24时记时法..................... 3课时

  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

  七 乘法..........................11课时

  八 观察物体.....,................. 2课时

  九 统计与可能性.................... 4课时

  十 认识分数...................... 3课时

  十一整理与复习.................... 4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 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

  2、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 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 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设计以《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修订稿)总目标“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相关阐述出发,尝试从“知识的宽度、思考的深度、思想的高度、情感的温度”四个维度,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意义地探索与实践。教学设计突显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问题串”、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发展学生思维的数学课堂。

  教材与学情分析:

  如何处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化的关系?”课程实施建议。教材首先通过“四个封闭图形面积比大小”的情境中,运用先前的已有经验参与问题的解决,认知结构暂时达到了平衡。在这一系列认知活动中,认识了“面在哪?”及“面有大有小”的相关概念内涵,建构“面积”的概念;然后出现“不平衡”的情境,即比较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面积接近)。当学生继续“比一比”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变化,教师就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达成问题的解决,认知结构达到了新的平衡。在这系列认知活动中,认识“面有多大?”(一个面相当于有几个什么面的大小)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从而深层次体验“面积”的本质特征——面的.大小。

  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而言,“面积”安排在第一学段末进行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整理、提升已有生活经验水平,形成数学思考水平,真正意义地获取一张从“一维”空间学习进入“二维”空间学习的“通行证”,为学生后继学习面积单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积累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懂得计算图形周长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目测”、“重叠”比较面的大小等生活经验。无疑,这是学生进行再学习的“脚手架”和“衍生点”。

  基于此认识,教师以目标为导向,剖析目标的结构性问题——面在哪?面有多大?以“问题串”为主线,开展找面、摸面、摆面、想面、比面系列数学活动,认识了“面积”概念,发展二维空间知觉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49——P50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面、摸面、摆面、想面、比面等多样化数学活动中,由浅入深地从“面在哪、面有多大”两个层次开展体验活动,认识“面积”的概念;

  2、在经历“面在哪”、“面有多大”、“比面的大小”的认知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及“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积累操作、交流、归纳、概括等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二维空间知觉水平;

  3、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面在哪?面有多大?);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体验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面积”含义的建构。

  教学准备:

  PPT、各种实物,学具(方格纸、方片、剪刀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老师奖了一部手机,你们能帮它找一个合适的保护膜吗?

  课件演示:手机的保护膜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面在哪”

  师:“面在哪呢?,你能在这些物体的身上找一找、摸一摸、并说一说你摸到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依次“找面”、“摸面”的过程中,辩析来自学生背后有价值(错误、不完全的、片面的、正确)的行为与信息。】

  2、交流与反思

  (1)“这些面从哪找到的?

  (2)“这些面有什么不同点吗?”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师:我们就说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3、体验“面有多大”

  体验面的大小——“通过摆一摆,说说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几组面积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唤发学生的多种经验参与问题的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通过图形面积大小数量关系的思考,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表象能力水平。】

  4、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

  (1)直接观察比较

  比较两个大小悬殊的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

  【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2)借助工具比较

  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6)谁的面积大?

  ①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②找验证策略:

  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办法来验证?

  B.个人尝试

  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

  D.小组代表展示验证,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三种方法:折叠、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在汇报多样比较方法时,按由繁到简的顺序,如:先是剪后重叠比的;然后是数格子的;……这个在学生活动时由教师巡视发现确定汇报顺序。)

  (3)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观察法”“剪拼法”“摆图形”“数格子” “统一标准”),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实践应用

  1.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创意大比拼

  练习49页画一画。

  让学生先说一说要求中要注意什么,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学生自己尝试画,先完成的同学的可以相互看一看,分享不同的画法。然后再全班展示交流中,体会形状不同的图形,面积可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让学生自由想象,画出各种图形,然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四)总结收获

  教师:“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新的知识?”、“这节课,你觉得哪个活动最有意思?为什么?”、“这节课,你觉得哪些同学表现得好?”

  【设计意图:围绕上述三个问题,从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活动体验层面进行反思与回顾。】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02-2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8-02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1-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2-18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