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22 18:41: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5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欣赏图片1欣赏图片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在告诉人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说的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都能发现。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了解的大自然语言。

  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XX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上讲台板书】

  三、畅所欲言: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嚼慢咽: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五、摩拳檫掌: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六、作业:、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初试牛刀,同学朗读上一堂课的小短文,并做评价。

  无论是桃红柳绿的春日还是冰天封地的冬夜,都是大自然的现象。那么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新课讲授:

  一、朗读6—10段,思考

  (1)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的?

  (抓住关键词: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明确: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的逻辑顺序。

  (2)作者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

  明确:举例子。(找出并分析)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开20天。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但有时为了使说明对象更透彻,可以举更多的例子。

  (3)第10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你还能在文中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的地方吗?

  (探讨),例如:第一段末:“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准确地说明了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

  二、抛砖引玉,《大林寺桃花》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三、七嘴八舌,质疑问难三步曲:

  第一步,默读课文,找出疑难地方,标出。

  第二步,四人一组讨论问题。

  第三步,每组提出“杀手锏”(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若没有,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文章介绍了物候现象,那为何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四,各显神通: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

  沙尘暴,海啸。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

  2、积累7个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熟练地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10个生字。

  2、学习“大口框”,在描写的过程中掌握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大自然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瞧,现在它就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2、谁会读这个秘密?[出示第一小节]

  3、原来大自然也有语言。[出示课题]

  4、自: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言:

  1)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

  2)给它找朋友。

  5、齐读课题。

  6、过渡:虽然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不会说话,但是许多现象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的知识,你们听。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音乐]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读词语,注意平翘舌音

  2)区别字形并组词(甩、准)

  3)书空“圈”字,你知道这个字的部首吗?

  4)给“临”扩词

  三、感情朗读,进行背诵

  1、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示句]

  2、第二节

  1)会读这句话的小朋友起立,齐读。

  2)“准是”什么意思?

  3)填空:[白云飘得高高,_________,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4)背诵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五节

  1)你能找到“往”的近义词吗?

  2)一道道圈圈是什么?(年轮)

  3)“甩”的动作是怎样的?(摇动、摆动)

  4、“我问你答”的游戏(教师引背)

  四、第六小节

  1、引读

  2、妙:怎样记住它?“妙不可言”什么意思?

  粗:找好朋友

  3、为什么说大自然的语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4、那么只有怎么做,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示句]

  五、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你们能不能也当小诗人,照着课文的样子也来编一段小诗?

  3、读词语开火车

  4、书写指导

  板书设计:

  11、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 蚂蚁 树桩 蝌蚪

  教学反思

  采用知识迁移的指导,有意识地将第二节讲深讲透,形成一个解读的范例,然后引导学生参照范例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3—5小节同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本文篇幅教短,读来琅琅上口,很适合背诵,教师采用练习提示、教师引背、同桌问答的形式,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当堂背出。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3

  【目标定向】

  知识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走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习字词。

  连翘( )——翘( )起

  衰( )草连天——鬓毛衰( )

  落( )叶——丢三落( )四——落( )枕

  观( )测——玄妙观( )

  差( )异——差( )遣——差( )错——参( )差

  3.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5):

  第三部分(6-10):

  第四部分(11-12):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思考一: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思考二: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五、小结本课。

  六、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 二 课 时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

  (-)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三、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

  (结合实际,畅所欲言;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五、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总之,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

  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班级”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答案:

  第一课时

  一、走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习字词。

  连翘(qi2o)——翘起(qi4)

  衰草连天(shu1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4)——落枕(l4o)

  观测(gu1n)——玄妙观(gu4n)

  差异(ch1)——差遣(ch1i)——差错(ch1)——参差(cī)

  3.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

  割麦插禾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育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7)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①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纬度因素)

  ②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经度差异)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

  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异)

  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

  (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五、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总之,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

  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特点。

  3、体会并学习诗歌中拟人、比喻等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大自然的现象,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拟人、比喻的写作手法。仿写诗歌。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1、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2、字词检测

  搬家 蚂蚁 逗点 编队

  嵌 砍倒 年轮 鱼鳞

  圆圈 山脉 省略号

  汪洋一片 妙不可言 勤于思考

  指名读词,纠正字音。全班齐读。

  二、自主学文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首诗的结构是什么(总分总)。

  课文的第1节和第9节为总写。

  出示1、9小节内容:指名朗读,请同学们在这两节中找一找“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体会关键词:妙不可言

  3、体味诗歌内容

  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体味一下大自然的语言的“妙不可言”。

  (1)小组合作,出示自学提示:

  A、在2—8小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B、体会大自然的语言“妙”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2)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体会大自然现象的奇妙。

  学生了解较少的“年轮”和“三叶虫”化石可做以重点学习,其他小节可简略处理。

  (补充“三叶虫”的资料: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4、体味诗歌写法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不仅现象奇妙,更离不开作者语言的“妙”。

  (1)同桌互助,出示学习提示:

  你觉得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与同桌交流。

  (2)汇报交流

  比喻、拟人的手法。

  (3)对比体会

  A、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蝌蚪在水中游泳,全身都是黑色。

  B、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自然的现象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

  比较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句子好在哪里?加深体会。

  三、拓展延伸

  1、除了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语言,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交流搜集的谚语。

  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谚语,做简单解释。

  早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

  2、争当小诗人

  结合老师和同学们说的谚语,以及你平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仿照2——8节,写一节诗歌。

  3、学生交流范读

  四、拓展阅读

  出示课外阅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体会,思考:你从这首诗中又读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3、交流汇报

  五、总结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我们了解了不少大自然的语言,可是平时我们却忽略了大自然为我们传递的这些信息。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勤于思考才能发现)

  六、布置作业

  你能读懂春天的语言吗?其实春天来临的时候,大自然就会给我们发出信号,这些信号就是春天的语言。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拓展阅读《春天在哪里》,做简单批注,你都读懂了春天的哪些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5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科学小品,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先来了解有关科学小品的知识。(多媒体展示科学小品的知识)

  一生读。

  师:请同学们注意红色画线的词句。

  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生齐读)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我国卓越的科学家

  竺可桢到大自然去汲取科学的营养。同时请同学们注意学习科学小品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说明了什么?

  生:物候、物候学。

  师:物候和物候学就是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呢?请同学们再速读课文,勾画重点,思考这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自读任务:思考①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

  生边读边勾画。

  师: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生: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这几句话在第几自然段?

  生:第三段。

  师:那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一年四季的景物变换。

  师:为什么先写这些自然现象,再解释物候、物候学的定义呢?这些自然现象与物候有什么关系呢?

  生:这些自然现象举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为下文写物候作了铺垫。

  师:同时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师:解释了物候、物候学之后,文章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呢?

  生:解释了物候、物候学之后,说明了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然后说明了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再次说明研究物候的重要意义。

  师:决定物候来临有哪几个因素?

  生: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师:(多媒体展示文章结构)请同学们看

  屏幕。文章思路非常清晰,全文围绕物候学

  这个中心,先解释概念,在说明研究的重要

  性,然后重点介绍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

  并点明研究的意义。这样写,由浅入深,层

  层深入,条理清楚,读者也容易理解。

  这种结构形式,在科学小品中是很常见的。

  三、学习举例说明

  师:一篇好的说明文,光有清晰的思路还不够,还必须能够在恰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

  生:还有作比较。

  师:《大自然的语言》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举例说明。下面我们就以4、5两个自然段为例,学习这种说明方法。

  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两段课文。

  师:这两段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证明物候观测的重要性的?

  生:用了举例子的方法。

  师:举了什么例子?谁来概括一下?

  生:北京播种的时间没有根据物候现象反映的情况而改变,结果遭受了损失。

  师:由于没有重视物候观测,给农业带来了损失,一个例子有力的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下面请大家有刚才的分析方法,与周围的同学合作,研读6-9段,画出运用举例说明的语句,讨论举例说明的作用。

  (生勾画、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小组讨论的情况?

  生:这几段说明了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

  师:分别举了那些例子?

  生:说明纬度的影响时,列举了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生:说明经度的影响时,列举了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比北京要迟一星期开花;又列举了济南苹果开花在4月中,而烟台要到立夏。

  生:说明高下的影响时,列举了华南丘陵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生:说明古今的影响时,列举了英国1741~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

  师:举例子有什么作用?

  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师: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比较抽象的,举例说明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是事理更容易理解。

  四、品味语言

  师:接下来我们品味文章的语言。说到语言,我有个疑问,大家看黑板,我们知道,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用在大自然的身上,合适吗?

  生;合适。这使用了拟人的方法。

  师:文章的原名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选入课本时,编者把名字改为《大自然的语言》,这样改,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这样比较生动形象。

  生:这样也说明了物候研究非常重要。就像研究人的语言一样。

  师:这样改既体现了物候研究的重要作用,也生动形象,引起读者兴趣。、

  师:科学小品的作用是普及科学知

  识,所以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请大

  家看屏幕上的两个句子。比较课文原句

  与改句那句好?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生讨论)

  生:原句好。例如“苏醒”运用拟人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大地春回,万物复苏。“苏醒”一词生动形象。

  生:“萌发”这个词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师:“草木萌发”让我们联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的——

  生:“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现了一个冰雪逐渐消融的过程。

  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写出了花儿竞相开放。

  师: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红的像火……”

  生:(齐)“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师:“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生:“翩然”写出了燕子轻快敏捷的身姿,比“回来了”生动。

  师:“次第”、“翩然”这些词都比较典雅,更有表现力。

  师:通过品味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形象的拟人和典雅的用词,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力。请同学们自己朗读1、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生动形象的语句,分析分析,一会儿与同学们交流。

  (生勾画、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我认为“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写得生动,“孕育”运用拟人,赋予了植物以人的特征。

  生:我认为“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写得生动,“销声匿迹”生动形象。

  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很生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让大自然也有了人的感情。

  师:优美的语言需要及时积累,请同学们又最快的速度读熟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说明文的朗读也需要有声有色。下面我就给大家示范背一下。(多媒体展示四季美景)(师配乐背诵)

  师:让我们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五、总结交流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又学会了哪些阅读方法呢?请总结总结。

  生: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物候的知识。

  生:我知道了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生:我知道了说明文也可以写得生动形象。

  生:我了解了科学小品的一些知识。

  师:我们如何阅读科学小品呢?

  生:要品味语言。

  生:先要了解说明的内容,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师:请大家看屏幕:阅读科学小品的一般方法:了解说明内容;理清层次结构;研究说明方法;品味生动语言;总结阅读所得。

  六、结语

  师: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但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而且瞬息万变,奥妙无穷。我们只有做个细心人,做个有心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才会听懂它的倾诉,这样我们人,才能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称为自然家族的合格成员。

  师:最后,让我们在和谐、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6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写文章时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2、学习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导入: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竺可桢(1890—1974年),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两分钟内读完。

  2、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齐读第1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标出有关词句。

  (3)课文在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时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讨论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开篇用“沉睡”“苏醒”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共有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了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

  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2、学习第2、3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第2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2)第3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指名回答)

  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许多”说数量不少,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文中有许多词语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物候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物候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现在,让我们继续跟随竺可桢,探索物候学的奥秘。

  1、指名朗读第4、5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5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2、默读第6~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3、齐读第11、12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1)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3)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4、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说明的条理性强。,文章首先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课文又在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则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它既是第二部分的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最后一部分,在前文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希望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更大的农业丰收。,2、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作者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采取了以下的方法: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第二,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运用优美、描写性语句和大量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例变得生动形象。

  大自然的语言

  一、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二、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三、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四、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本课教学我将课标的新理论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对身边物候现象的关注,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了以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回到文本的目的。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

  2、能抄写指定词语,用“告诉”写一句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

  4、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指导较难理解的语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课后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难写字的关键笔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爱学习的孩子吗?大自然中的每一个景象,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你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出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指导学习生字“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按照音节把课文读准确)

  2、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本节课的生字朋友,并划下和它连着的词语)

  3、检查生字读音: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自愿读,领读。

  4、指名读课后的词语。

  5、这回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吗,快试一试吧。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一起学习喜欢的自然段中的生字。

  7、学习汇报,抢答。(自愿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8、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先观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师个别指导。

  2、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

  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指导较难理解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

  1.学读第一节。

  (1)看书中的图片。体会着读一读。

  (2)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第四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思考: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回答,书上是怎么说的,请你读一读。

  (4)简介: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两亿多年以前已绝灭。

  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

  讨论:通过学习这一节,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例子?(结合生活实际举例)

  (5)列举树的年轮与年龄,帮助学生理解。

  (6)齐读二至四节。

  3、学读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

  (2)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3)读词语“妙不可言”“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自由读全文

  4、口头练习: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完成课后练习,用“告诉”说一句话

  四、扩展活动:开展一个“考考你”的知道竞赛活动:

  请同学说大自然中的现象,请其他同学说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看到蚂蚁搬家。

  生答:就知道要下雨了。

  生说:青蛙冬眠后醒了。

  生答: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生说:看到枫叶红了。

  生答:就知道秋天已经来到了。

  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

  五、看拼音,写词语。

  六、组词。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你看那水里的( ),多么像游动的“逗点”。

  2.这是大自然的( ),( )已经来到人间。

  3.大自然的( )啊,真是( )。

  ( )的人总也看不懂,

  ( )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重点)

  2、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重点难点)

  3、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①阅读课文,疏通文意。②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二、预习检测,读准下面的字音:

  萌发 翩然 风雪载途 销声匿迹 簌簌 农谚 孕育 连翘 草长莺飞 纬度;

  衰草连天 —鬓毛衰;连翘 —翘尾巴;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观测 —道观;

  播种 —耕种;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三、整体感知,归纳课文提纲:

  第一部分(第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第6— 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四、分析课文:

  (一)研读第1自然段。

  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

  夏天——“植物孕育果实”;

  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

  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2、我们学过的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请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句诗句。

  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

  参考:(1)“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

  (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3)“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4)“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

  (5)“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4、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5、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本段是接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 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中写道:“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句话:也可以改作:“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赶快割麦插禾。”请学同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1)区别:第一句只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第二句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2)认为第一句好,句子形式有变化,活泼。第二句子整齐美。

  2、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三)研读第3段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我们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物候学知识,为什么不用 “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

  农业生产”作标题,而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明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而另两显得呆板乏味。

  3、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①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②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的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④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研读探究

  ①既然“大自然的语言”指的就是物候现象,那作者为什么还要用这一比喻引出,这有什么作用?

  ②朗读1~2段,说说这两个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③课文在说明各个知识的时候,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④说说本文举例说明的作用。

  ⑤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

  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生动形象,能吸引读者,同时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俗化。

  大自然的物候现象,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②生动、优美,给我们展示了四季美丽的景色,还让我们了解到大自然的这些现象与气

  候的关系……这样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③都是先概括地提出各个知识,然后举例说明。

  ④例如,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

  ⑤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另外,纬度和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按逻辑顺序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二、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三、联系课后练习三(2)小题,引导学生谈谈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

  四、课外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和大家一同交流。

  作业,找出相应的说明方法的句子,说说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掌握“语言、以为、说话、发现、已经、古老、化石、告诉、学习、人们、永远”等词语。认识“察、逗、间、如、粗、意”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共有5个小节。第一小节讲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第二、三、四小节是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五小节是讲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也看不见。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观念。

  2.识字教学: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诉”字的读音,应读作“sù”,不读“shù”。

  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顺口溜记字:诉:斤字加点,言字做边,心中有话,全都说完。化:一边 首一边人,大稿“四化”建攻勋。习:横折钩,小点提,勤努力来勤学习,语:五口人说话,语声这么大。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如用熟字加偏旁记字,“这”用文化的“文”字加上走之帝,就是这。

  本课9个生字中左右结构的有5个字,左右大体相等的是“就,那”;左窄右宽的是“语、化和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些字结构的相同和不同,抓住写好这些字的重点笔画。“语”字的言字帝的第二笔起笔在横中线上起笔,“吾”的“吾”字写在右上格偏左下位置。下面“口”字的竖写在竖中线上。“化”字的第四笔竖弯钩从竖中线上起笔开始写。“诉”的第四笔“撇”要直立些,写在靠近竖中线上的位置。“就”字左下部分的“小”字的右边“点”要离“竖钩”近些,让学生知道这是笔画的避让规则。“那”字的左右两部分基本相等。左边第一笔“横折钩”不要写得太靠下,“横折钩”的“折”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耳刀帝”稍微比左边低一点。“习”字的第二笔“点”与第一笔的起笔对齐写。第三笔“提”起笔偏左一点。“告”字的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书写时稍长些。“永”字的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的“折”写在竖中线上,左右两边的“撇和捺”要写对称。“这”字的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的起笔与上边的横挨上,第四笔。“点”是悬空的。“走之帝”的第二笔在横中线上起笔。

  3.了解课文内容与指导朗读相结合。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除注意纠正生字的读音外,还要注意读准轻声,如:多么、鱼鳞上、圈圈、告诉等字的读音。要注意词连读,即使是多音节词,也要读或整体,如:“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巅”、“粗心大意”。

  (2)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语气。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凭着语感自然停顿。如:“这是/大自然的/语言,春天/已经来到/人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不爱学习的人/看不见”等等。注意纠正学生不要唱读。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如读到“多么像游动的逗号”时,想像春天来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水中欢快、自由地游来游去,多么可爱,多么有趣呀!也可以观察图片,(三叶虫化石)或者实物(鱼鳞)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语言的兴趣,使他们感觉到从一片小小的鱼鳞中,竟然知道鱼的岁数,根据一块三叶虫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的很久很久以前是汪洋一片,因为这个在2亿多年就灭绝的节肢动物,大多数是生活在海洋里。

  (4)联系实际,读中感悟,解决难点,诗中有些难句,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如:“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意思是说不爱学习的人知识很贫乏,对自然界的观察看不懂。教师要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使学生感悟到学习科学知识很重要,不必讲出诗句的意思。

  (5)扩展课文内容的练习,主要结合学生观察后说说议议,体会“大自然”的“的语言”的意思。例如:①大雁南飞告诉人们天气冷了。②枫叶红了,说明秋天到了。③晚霞满天,预示着明天是好天气。④月亮四周出现一个圈了(月晕)就是刮风的预兆。⑤夏天,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游水面,表示快要下雨了等等。教师要准备一些说明“大自然的语言”的例子,提供给学生,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大自然的语言”的内容,而且能使学生增长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语言”的兴趣。

  教法建议

  一、说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及词语。

  三、精读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小节,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说说蝌蚪在水中游,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学这段时进行配乐朗读,读出它的有趣。

  2.学习第三段:

  出示一条大鱼,让学生讨论这条大鱼有几岁,学生知道有几岁,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理解了。

  3.学习第四段:

  由于学生对三叶虫不太了解,通过观察图片,查找有关资料,请同学讲一讲,必要时教师给予讲解。

  4.课外扩展采取“考考你”的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词语解释

  古老:经历了久远的年代。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镶嵌: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妙不可言:好,美妙。

  粗心大意:疏忽,不细心。

  近、反义词

  近义词:到处——处处 仔细——细心 观察——观看

  粗心大意——粗枝大叶

  反义词:古老——崭新 仔细——马虎 粗心大意——认认真真

  句意推敲

  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既总结了前文,又启示了人只有学习才能知道自然世界的无穷奥妙,而对事物马马虎虎,不善于观察和思考,永远也不可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

  剖析段篇章

  课文结构

  全诗共分为5节。

  第一节:写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第二、三、四节:具体写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五节:写不爱学习,不仔细观察是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的。

  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只要努力学习,仔细观察大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许多奥妙。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0

  一、导入:

  说到语言,我们首先会想到在生活中,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表情达意。那么,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如果有,他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笔触,共同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完文章后,大家对大自然的语言一定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大自然的语言在文章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学生跳读回答)

  引导:是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作是物候。《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我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原来并不是这个标题,你知道原来的标题吗?(“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那么为什么题目要这样改呢?我觉得还是原来的题目更直接更明白,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明确: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趣,又很新颖,比“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

  引导:那么这篇说明文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第一题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完成问题。

  (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抓住主要内容,大家可以边读边勾画要点)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方法总结:

  1、找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2、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四、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教师:在短时间内,同学们就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这说明大家都能积极思考,领悟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归功于作者,是他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

  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引导:说明文是给人介绍知识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要准确、严密。

  1、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哪些语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你找到的信息,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

  引导: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命题的形式为:

  某某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⑴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度。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是:①判断(一般不能删去),②解词。(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比较。若删去,愿意就变为……与实际不符。④总结。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

  小组选代表交流。

  ⑴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不能一概而论,那样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⑶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当堂练习:

  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⑵凤翔年画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

  ⑶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

  ⑶紫禁城的城墙有十米多高、

  教师小结:常见的表程度的词:几乎、比较、相当、更、最;

  常见的表估计的词:大约、可能、左右;

  常见的表数量、范围的词:多、绝大多数、大都;

  常见的表时间的词:将要、在当时、到目前为止……

  2、赏读文章1、2段,品味说明的生动性。

  引导: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性外,还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生动性。题目不说“物候”或“物候学”而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那么文章中哪些段落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呢?(1、2段)

  引导:大家都觉得1、2两段生动形象,但这样笼统说不行,我们要具体到词和句。我们在分析语言时角度很多,可以从词语的角度,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等。

  老师做个示范,大家一起看。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

  请大家细细品读,看看那些词语也富有表现力,做好批注。

  (学生默读,品析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生交流。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使文章语言生动的技巧有哪些?

  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形容和描绘。

  如此优美的'段落,我们自然要美美地读出来。下面让我们齐读1、2自然段,在优美的语言中品味美妙的物候世界。

  (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教师小结: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竺可桢就是这样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作为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他的物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地写上“局报”两字。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古代的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8页,一起来读一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点拨: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然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提问:大家能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吗?

  明确: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总结总结。

  (学生总结)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文章的说明内容,品味了说明文的语言。关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严谨而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物候知识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专心研究,或许你也会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

  七、布置作业

  除了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劳动人民也是最好的研究者,他们不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积累了很多谚语。课后请同学们采集几则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效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能背诵课文。

  4.能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用"只要……就能……"造句。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仿写诗句。

  一、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理解"准是"等词语的意思;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尝试背诵第2~6节。

  3.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学习任务。

  2.复习本单元提示,了解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根据音、形、义的不同要求自学生字词。

  (2)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质疑问难。

  (4)自学检查。

  ①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

  假如请假假装弄虚作假病假

  ②组词

  雁( ) 编( ) 逗( )

  燕( ) 偏( ) 豆( )

  ③小组轮读课文,集体正音。

  ④质疑释疑。

  4.再读课文,学习2-6节。

  (1)录音范读,说说这首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划出。它们都说些什么呢?用"--"划出。

  (2)学生交流归纳,教师板书。

  观察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秋天已在眼前

  (3)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一节涛反复研读、体味。

  (2-6节教学动态控制,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编排教程。)

  ①第2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准是",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②第3节: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③第4节:什么叫"逗点"?

  出示: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这是什么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④第5节:结合课文理解"编队"。

  出示:大雁在编队南飞,像不像省略号?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⑤第6节:借助插图理解"年轮"。

  (4)朗读第2-6节,尝试着连起来背诵。

  (5)讨论: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5 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3、5题。

  (2)收集信息:你平时还观察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观察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来摘录)

  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假如、视而不见"等词语。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2.模仿课文写诗句。

  3.背诵全文。懂得平时要注意观察大自然变化井动脑思考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检查词语:独立完成<作业本)第1题。

  (2)反馈、订正。

  (3)齐声朗读第2~6节。

  2.学习第1、7节。

  (1)自由读第1、7节,思考:怎样才能发现和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假如、视而不见"等词语的意思。

  (3)齐声朗读第1、7节。

  (4)背诵第1、7节。

  (5)完成<作业本)第4题。

  3.信息交流,仿写诗句。

  (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1)学习交流归纳,教师板书。

  观察到什么知道了什么

  老鼠搬家就要地震

  蜻蜒低飞天要下雨

  迎春花开春天来临

  (3)激发兴趣:今天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节好吗?

  (4)体味诗句的表达方式。(重点研读第2、3、4、5节)

  (5)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学习课文写法仿写1-2节诗句。

  举例:

  ①你看那天上的乌云,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乌云挤满天空,

  大雨即将来临。

  ②河里的水结了冰,

  不就像光滑的镜子?

  大自然在河面写着:

  寒冬已在跟前。

  (6)学习交流片断,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4.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6题。

  (3)尝试着写一首《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2

  一、检查预习,把握文本内容

  (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别以为只有人才会用语言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以问题形式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不能。课文是按照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并用序词标明,使文章条理清楚。

  ——“纬度影响最大”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寒冷的冬天大家喜欢去海南旅游,因为那里风光正明媚。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分析结构,把握文本条理性

  过渡:同学们都概括得非常好,那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么多的重要信息的呢?

  第4段中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是……”“此外……”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找设问句:设问句,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小结方法:学习说明文,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

  教师小结:

  本文围绕“物候学”这门科学,先解释什么是物候学,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物候学,这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也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

  三、品味语言,体悟文本生动性

  1、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文就是围绕“物候”、“物候学”展开的,而且课文提示语也告诉我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而标题却不用“物候”,为什么偏偏要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呢?(教师温馨提醒:注意文章开头的提示语)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学生浏览、思索、作记号)

  明确:课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3自然段开头有句话足以说明:课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这两句话是: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齐读这两句话)

  2、课文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竺可桢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大自然语言的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语言你觉得有什么特点?(1、2节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准确、生动)

  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力求做到生动形象,而此文是一篇科普作品——要求文字浅显易懂,切合读者对象的实际文化水准,又要贴近读者心态。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以本文用语形象生动。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两篇说明文老师印象特别深刻《看云识天气》,让我对天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成了小小气象预报员,而《大自然的语言》又让老师拥有了什么呢?一双灵敏的耳朵,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读读、品品这写在清山绿水间,摇曳多姿的大自然语言。然后用“我听到__________,我知道_____________”的句式告诉大家,你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读懂它们了吗?

  听录音朗读第1、2自然段,学生交流。

  小结:——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穿越时间和空间,春夏秋冬不断循环。正如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是“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里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告诉我们大自然一年四季有如此丰富的语言,作者生动的描写带给了我们无穷的联想。

  3、如果我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请大家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那么,请你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到底好在哪里?轻声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老师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最爱)

  预设:

  ①“苏醒”是什么意思?常被用来写什么?用“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大地”,能行吗?能否改成“渐渐回暖”?

  不能改。“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手法,“沉睡”“苏醒”这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

  读“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个句子,我们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物候呢?

  如: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描绘到的几种物候现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还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②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翩然归来”可否改成“飞来了”?

  不能。“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而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③“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簌簌地落下来”能否改成“掉到地上”?

  不行。“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簌簌地落下来”,仿佛色彩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

  4、朗读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喜欢,可见这2段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四、延伸课外,激发学生情趣

  教师:“大自然的语言呵,真是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看不懂,粗心人怎么能发现。”同学们,你们甘心作懒汉,愿当粗心人吗?

  对,我们决不是懒汉,我们一定能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讲义,默读戴巴棣的科学诗《大自然的语言》,看自己能读懂多少大自然的语言。(学生默读)

  是啊!“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发现”。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所掌握的大自然的语言。比一比,看谁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最多。(学生交流)

  看来,大家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还真不少。其实大家也发现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课后,大家通过实地观察,或是上网查阅,或是阅读老师给你查找的相关文章,干脆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主题办一期专栏吧。

  五、尝试写作,掌握文本写法

  对照板书,简单小结,并进行写作训练。

  1、假若下面是几种需要解说的事物,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别适宜安排怎样的顺序?

  A、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 B、路的变迁 C、预防近视 D、美丽的校园一角

  (学生思考、交流、纠正)【选做】

  2、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地有条理地写写我们学校的某一景点,把自己心中的“美”展现出来,好吗?【必做】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销声匿迹”等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筛选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

  2、探究事理说明文的的说明顺序和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求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语言,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的'说明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一)走近作者,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知识。

  (二)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二、走进作品

  (一)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迅速准确的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1、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那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听读课文,梳理文脉

  思考:全文是采用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文章第一部分(1——3段),从描写温带、亚热带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那么,研究物候有什么有途呢?文章顺理成章的在第二部分(4——5段)给以解答,说明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那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那些因素呢?在第三部分(6——10)加以具体说明。最后,第四部分(11——12段),在前文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物候观测的意义,提倡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文章从具体现象入手,有条理的说明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

  文章的条理性不仅体现在全文的结构布局上,也体现在段落层次的说明顺序上。

  思考: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6——10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第三部分说明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那些因素时,文章指出共有四个: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这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不能随意颠倒。作者以“首先”,“第二”,“第三”,“还有”这些词,说明其作用有大小之分。文章按主次安排说明顺序,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符合读者认识事物的规律。

  三、拓展迁移:

  《大自然的语言》围绕“物候学”这门科学,从物候现象说起,先解释什么是物候学,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物候学。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们要注意理解并学会运用。

  提问:假如下面是几种需要解说的事物,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别适宜运用那种说明顺序。

  A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B路的变迁C预防近视D美丽的校园一角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以“植树造林的好处”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六、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物候和物候学现象

  对农业的重要性

  决定其来临的因素逻辑顺序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本质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几幅图片的季节呢?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二、具体环节

  1.了解作者竺可桢。(参考学生资料《名师测控》)

  2.多媒体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并解决生字词。

  3.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并用多媒体显示,学生读并积累,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4.学生按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5.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几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评价。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⑵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⑶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衰草连天( ) 连翘( ) 观测( ) 差劲( ) 鬓毛衰( ) 翘尾巴( ) 玄妙观( ) 参差( ) 丢三落四( ) 差遣( ) 落枕( ) 差异( ) 落叶( )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

  “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⑴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⑵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⑶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⑷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⑷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⑴ 学生齐读1、2段。

  ⑵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⑶ 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① 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② 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③ 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④ 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⑤ 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⑷ 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⑸ 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⑴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⑵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⑶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3、教师总结:

  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⑴ 《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⑵ 《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⑶ 《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⑴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⑵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⑶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⑷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⑸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⑹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08-07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08-05

《大自然的语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1-25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11-22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03-15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学反思07-30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1-16

大班语言活动《树叶儿飘飘》教学设计06-09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