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1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1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掌握对资源管理器功能的应用,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现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老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练习的方法,教学中多举例,对于文件的有关概念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重在操作。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白资源管理器的重要位置和强大功能。
2、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结构。
3、了解磁盘管理的方法(磁盘扫描、磁盘碎片整理)。
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文件的有关操作(创建文件夹,移动和复制文件、文件夹,重命名,删除文件,创建快捷方式)。
2、掌握查找文件的基本方法。
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通过总结、归纳、操作,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通过讨论和实践,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学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运用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精讲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说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说媒体的运用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有‘无机教学’法,我就会发现‘无水游泳’法!”,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计算机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更趋于和谐。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此环节的宗旨是:从复习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出发,为自然引入新课作铺垫。
2.引入新课。教师说出在自己提出问题、引出话题之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从而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
3.探索新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动手,给学生时间进行操作尝试,对于学生尝试中遇到的个别问题及共性问题如何给予纠正和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后互相交流,控制好教师补充讲解、演示的度,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突破。
4.课堂的巩固练习。课堂的巩固练习往往是一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因此教师要设计练习让学生操练。
5.课堂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说教学时间安排:
一、引入新课:(4分钟)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资源管理器”窗口:
(1)、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方法
(2)、窗口组成
2、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
3、文件夹的建立
4、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点、难点)
5、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
6、文件或文件夹的查找
7、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显示
三、巩固练习:(8分钟)
四、 小结:(2分钟)
五、布置作业:(1分钟)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2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七、教学过程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3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资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忙学生掌握对资源管理器功能的应用,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进取性。
此刻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教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大胆思维的本事。学生自我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教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要点的方法自我总结要点,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发表自我的看法,最终教师提出自我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能仅看到教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教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练习的方法,教学中多举例,对于文件的有关概念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重在操作。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白资源管理器的重要位置和强大功能。
2、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结构。
3、了解磁盘管理的方法(磁盘扫描、磁盘碎片整理)。
本事培养目标:
1、掌握文件的有关操作(创立文件夹,移动和复制文件、文件夹,重命名,删除文件,创立快捷方式)。
2、掌握查找文件的基本方法。
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经过总结、归纳、操作,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经过讨论和实践,使学生参与,提高自学本事。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运用
从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精讲—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到达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说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说媒体的运用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有‘无机教学’法,我就会发现‘无水游泳’法!”,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计算机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更趋于和谐。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此环节的宗旨是:从复习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出发,为自然引入新课作铺垫。
2.引入新课。教师说出在自我提出问题、引出话题之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从而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和要到达的目标。
3.探索新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动手,给学生时间进行操作尝试,对于学生尝试中遇到的个别问题及共性问题如何给予纠正和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后互相交流,控制好教师补充讲解、演示的度,对于重点、难点资料进行突破。
4.课堂的巩固练习。课堂的巩固练习往往是一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所以教师要设计练习让学生操练。
5.课堂总结。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说教学时间安排:
一、引入新课:(4分钟)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资源管理器”窗口:
(1)、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方法
(2)、窗口组成
2、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
3、文件夹的建立
4、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点、难点)
5、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
6、文件或文件夹的查找
7、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显示
三、巩固练习:(8分钟)
四、小结:(2分钟)
五、布置作业:(1分钟)
信息化教学设计4
教学主题
行进间直线运球(复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一、教材分析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体育与健康》中确定的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而且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的特点。在高中年级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尝试安排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把其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控制球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对于其它技战术的学习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分析
参加篮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实用价值。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过3个连续的障碍。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学好篮球的自信心。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通过播放比较精彩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三步上篮的基础动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
课前: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观看——NBA比赛,将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自己掌握的技术对比,通过对比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课中:抓住特点,图文互补,以视频中的正确动作为根本形成主观映像,贯穿行进间运球和换手的时机的教学。首先由前面设置的障碍为原因引出问题,“我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让学生试着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结合视频中的动作设计自己的动作,从而体会到遇到有障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同时,根据正确的技术动作修正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学生找出本技术中的关键点,“换手的时机”。以彻底的了解和掌握直线运球过障碍变向换手的基本技术。课后:主题升华。用精彩的比赛让学生体会期中的快乐。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开始上课→讲述篮球→幻灯片的播放→篮球视频的播放→共享文件给学生→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下课
引出主题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讲述篮球
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播放
共享文件
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下课
全体起立,全体坐下
思考与学习
学生示范动作
学生阐述思路和想法
学生间相互点评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知识
ppt和视频播放
欣赏作品
观察
欣赏优秀的学生动作
观看多媒体
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讲解
1、〖导入〗同学们想不想学习篮球技能,让自己在球场上可以叱咤风雨?那么下面我就带领你们走进篮球是世界。
2、任务一:教师讲解篮球的基本知识,篮球的基本技能
3、任务二:通过幻灯片和篮球视频讲述三步上篮的知识
4、任务三:教师示范正确的技能动作
5、任务四:学生们自己练习
思考
观看幻灯片和视频
思考
实践练习
ppt的播放
设计评价
1、请动作好的同学说出想法,动作的变化?
2、要求其他同学从思考、观察、示范等不同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
表达动作的思路,相互评价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那些知识,有没有在脑海中掌握了这个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思考:如果障碍很灵活,我们该如何办?
考虑用一些假动作来“欺骗”障碍,以达到自己过障碍的目的。
七、教学特色
本课我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通过分组比赛---发现问题—完整动作—分解动作—慢速练习、快速练习的教学步骤,启发学生思维,在知其然之前先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当对手堵截前进路线时,无法突破并丢了球,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技术?“变向时与换手后拍球的部位相同吗?“这一连贯动作有何目的?“怎样才能做到“突破时隐蔽、快速、连贯?”。“除了今天学的变向运球,还知道哪些变向运球。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达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资料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资料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资料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资料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资料。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供给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供给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构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我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忙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资料。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
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经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经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一样侧面、不一样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主角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资料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一样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景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能够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我的观点,之后在必须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构成自我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经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能够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主角扮演:指由不一样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主角,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主角能够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职责感。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资料、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资料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可按提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MindManager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包括(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测试资料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到达、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目标与资料、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针对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供给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
填写对帮忙过自我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忙过自我)表示的感激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信息化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颐和园》是第七册第五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揣摩作者的叙述顺序,表达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结合单元训练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训练点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的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呢?
2、学生自由分说。
3、当提到北京时,师适时引入对颐和园的介绍。
那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它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皇家园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有关颐和园的文章。(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写法,齐读课题。
4、师:老师找了一段有关颐和园的风光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颐和园的风光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生欣赏完颐和园的风光片,谈谈感受。
2、师:写颐和园的文章更美呢!我们赶紧打开课本第18课读一读吧!注意,在读之前,老师先提两点要求:(1)、要读准字音。(2)、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3、生自由读课文。
4、分段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师随机指导字词的.音形意。例如:
1栽是平舌音,它还有两个形近字:载、裁。让学生读一读,并分别组词。
2、强调“几乎”中“几”的读音,并提醒它是多音字。
3、理解“远眺”一词。
4、课件出示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找生读,再齐读,理解“朱红”。
5、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6、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师课件出示这些句子,生齐读这些重点句子。
7、生根据板书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作者游览的顺序。
三、精读感悟,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美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读一读,并勾画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一)感受长廊的特点
1、喜欢长廊的同学读描写长廊的段落,其它学生听他是否读出长廊的特点。
2、强调为了体现长廊“长”的特点,写长廊的这些数字应该重读,并指导朗读。
3品析这位同学读书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长廊“长、美”特点。
(二)感受万寿山的特点
1、找生朗读这一段。并随机理解“耸立” 2重点品读赏析:
出示句子:
1、(1)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2)树丛掩映着琉璃瓦屋顶和宫墙。
2、(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昆明湖又静又绿。
(1)生自由读句子,并小组讨论哪句好,为什么。 (2)交流感受。
生交流第一组体会:第一句好,因为第二句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掉了,就体现不出色彩美了。生交流第二组体会:第二句好,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昆明湖到底有多静,到底有多绿。
让学生仿照这句话利用“像”说句话。 (3)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好句子。
3、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1)四人小组讨论“滑”的精妙之处:
这儿用了一个“滑”字,是不是用错了,能改用“划”字吗?
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这个“滑”字没用错,这个滑字一般都用在很光滑的平面上滑过,像滑冰呀,滑雪呀,在这里用这个滑字,可以更体现出昆明湖很静。 (2)感情朗读,感受远处昆明湖梦幻般的仙境。
(三)感受十七孔桥的特点
1、生自由朗读
2生看着画面,配乐介绍十七孔桥。
3、再展开想象,利用“有的”句式说说小狮子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其实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比如说玉带桥、智慧海,正如书中所说“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要游赏就需要导游,下节课我们就学做小导游,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介绍给大家,课下的时候,同学们收集一下颐和园的其他资料。
信息化教学设计7
一、学习任务概述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一)教学对象
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初中三年级的一堂化学基础知识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有关化合价的一些知识,根据幻灯片展示出的一系列上节课学习的化学式的实例,提出化合价的概念,总结化合价的规律。
(三)知识基础
本节课是主要介绍一个化学基础概念,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式之后,通过具体实例来学习化合价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总结出化合价的规律。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四)能力基础
1.学生思维活跃,不怕困难,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去请教别人。
2.在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五)学习风格分析
1.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并积极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现象。 2.和别人的比较,得出强有力的`结论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推动学习。3.想得到老师的好评,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情感态度
1.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化学基础
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2.学生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
三、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2、渗透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3、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4、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四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本单元基本概念比较集中,这些概念是初中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念,所以,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单元课题四中的内容化合价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新教材对化合价这一部分内容不要求认识化合价的定义,不要求认识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目和正负是根据什么得到的。这部分知识点和旧教材相比理解的程度变了。只可以简单的
知道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而共价化合物只能一字不提。所以化合价这部分内容只能要求学生知道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里,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靠记忆解决。建议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几种元素如:氢、氧、钠、钾、镁、铝、铁、硫、氯等的化合价和常见的变价。这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让他们一下子熟记表列所有元素的全部化合价。应该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练习中达到熟记的程度。对于那些短期内背熟而长期不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到用时可能又记不清了;相反,通过练习抓住化合价、化学式的相关联系和初中化学里最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便可很快地推算出一些未知元素在给定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们的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出各组成元素的化合价。这实际是让学生通过关于化合价的命题进行练习。以熟练掌握相关化学用语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次飞跃。对于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解题,课文给出的比较清晰,明了解题步骤、方法。所以课堂教学应以讲练结合、练习为主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二)教学难点
1、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六、评价量规
七、学习资源与环境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使学习的观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学习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丰富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片、网上相关资料等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略读,详读,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资料查询,课后交流等活动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从网络上下载图片及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讨论,课后通过网络查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的知识。
八、问题情景创设
在复习化学式及周围数字的含义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化学式中的这些数字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出本节的主题:化合价。通过举例分析化合价和化学式。通过举例分析硫化氢的形成过程,了解化合价的实质。
信息化教学设计8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从整个知识体系来看,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引导学生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根本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针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笔者从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出发,按照“认识—思考—运用”的逻辑层次来整合教学内容,用信息化手段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和笔者共同学习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同学们富有朝气,活泼开朗,善于接受新事物,对专业的认可度高,思维能力差别较大,法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学前教育和艺术表演类职业。整体来看,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易冲动,需正确引导。
3、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新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一是认知目标:了解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事处罚;认识我国刑罚的内涵、种类和主要任务。二是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违法为耻的观念和刑法意识。三是运用目标:知道运用刑法武器可以依法制裁犯罪。同时笔者还设计了相应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为这是界定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关键所在。还将理解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根本任务作为教学难点,因为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保障。
二、教学方法选择
1、教学方法
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笔者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开展教学。与之相对应,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尝试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重难点突破,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
2、设计思路
以微课中的案例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思考感悟中发现问题;在问题启发下,借助网络平台,沿着“什么是犯罪—有什么特征—应受到怎样的刑罚处罚—刑罚处罚有哪些种类—我国刑法的任务“这一逻辑主线,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5个环节,计划用时1课时。
1、首先是课前准备,预习微课
笔者提前录制了一节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师生交互平台要求学生登录学校网络学习的平台,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自学微课《犯罪的含义》,并在线交流。笔者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提前上传。这节时长约4分钟的微课讲了犯罪的含义,并引用了一个案例来说明,案例的名字叫《抢劫八毛判罚八千》。上课时,笔者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诊断性评价,并要求学生将同学之间的互评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中交流。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课、视频、班级微信群。
2、情境导入,任务引领
以微课中的案例设置情境导入,设计两个问题:①法院为什么判得这么重?②如果只是偷了八毛钱,结果会如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课、班级微信群。
优势:直观生动的视频能提高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微信交流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发言交流可记录。微课预习和学生在线交流的情况,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在线反馈,形成学习资源。
3、讲授新课、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教学课件讲解新课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以信息化手段切入,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一一讲解,以案说法,依法析案,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互联网、班级微信群。
4、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笔者设计通过分组学习、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三个步骤,引入不同的信息化学习手段,突破重难点,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在步骤一中,以微课案例迁移至小组合作学习,并拓展延伸,驱动教学,并以信息化手段将学生预习及交流情况当堂反馈,让学生在线搜集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从而解决好教学重点。教师在利用教学课件讲解时,要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及时点拨,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
在步骤二中,考虑到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艺术表演及学前教育类岗位群,笔者提前在网络平台上放置了曾轰动一时的“幼儿园喂药案”,要求每个小组对同一案例发表各自的见解,组长负责把各种观点收集汇总,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个别指导。最后结合所学专业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许,增进体验和感悟,以突破难点。
在步骤三中,请各小组将讨论意见归纳汇总,由组长展示,并点评本组成员意见,同时评价其他小组的结论。将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并邀请专业律师视频讲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全面总结,为学生梳理出最佳思路。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课、互联网、视频。
优势:运用教学平台、互联网、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避免了传统课堂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弊端。相关案例提前为学生敲响警钟,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
5、强化练习,总结回顾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有些枯燥,但前面这些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非常有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又为学生设计了与其就业相关的案例分析来巩固提高。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什么感受,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将表中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并得出结论,以便指导今后教学工作,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增加师生互动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互联网、视频。
优势:形象直观地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强化了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罪与非罪只在一念之间,从而告诫学生,只有自觉珍惜青春年华,遵纪守法,才能打造成功的职业生涯。
6、布置作业,多元评价
作业分为常规性作业和拓展延伸性作业,拓展延伸性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两个案例,以说明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并发布到学生综合评价平台和师生交互平台上与同学、家长、教师和律师进行交流,目的是由多元的评价主体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环节中分别做到诊断性、过程性、效果性和总结性评价(如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律师讲评、在线评价等)。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资源库、互联网、班级微信群。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效果方面,微课、图片、视频等元素,形象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掌握知识牢固;多元化评价方式运用,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做学结合,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学生信息化能力得到训练,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素养。
教学创新方面,信息化手段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充分应用,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职业律师立足司法实践的专业讲解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法律体验。
得与惑:本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活化、网络化的课堂,遵循了德育的“三贴近”原则,实现了学生学习实用化、快乐化。但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极易在虚拟网络中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反面。因此,教师要合理遴选资源,并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合理疏导等。
总之,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拓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对教师提出了加强信息素养的更高要求。实施信息化教学,教师需要把握应对各种学习资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资源库。采用信息化教学,最大的方便是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感受到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产生向往美好家园的感情。
2、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掌握一些简单的保护生态环境和用自己行动美化家园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移情体验,引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思考,树立环保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能尽自己的力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家园。
教学难点:
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让自己的环保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教学准备:
师:相关课件、垃圾桶等。
生:环保棋、垃圾等。
教学流程:
活动一:环保大讨论。
1、师: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说说去过哪里?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那里的风景吗?
师: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个地方,看看这天、这水,猜猜这是哪里?(国家AAAA级景区富春桃源景点——岩岭湖)
2、师:“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其实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富阳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它。
4、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揭示课题——美好的家园)
5、讨论:怎样的家园才是美好的家园?
6、然而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在我们身边,并不是每一个角落都是这样美好的,你瞧!
△关注被砍伐的森林。
1、这只小鸟飞来飞去在干什么?
2、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会说些什么?
3、有些地方的人们随意砍伐森林,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师:同学们,破坏动植物的家园,最终只会毁坏我们自己的'家园啊!
△关注废气、废水污染。
1、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住这儿吗?为什么?
师:这样的生活环境会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老师就在网上见到过这样一则报道
3、讨论:同学们,看着刚才的一幕又一幕,想想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4、你有什么要跟那些破坏环境的人或者我们大伙儿说说吗?
活动二:环保小实践。
师:保护美好家园,人人有责,就拿咱富阳来说,富阳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那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丢垃圾做起。
1、了解学生平时是怎么做的。(及时评价和表扬学生。)
师:保护环境不能光凭一颗心,也要讲学问,你瞧: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家,垃圾一般有三个家: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
2、你了解他们吗?比如说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重点关注:
△电池
1)了解电池的作用、危害、回收。你身边有这样的有害垃圾吗?赶快放到我们的回收箱里来吧。
△可回收垃圾
牛奶盒回收变废为宝、废纸的回收、塑料的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活动三:环保游戏常
1、师:你们平时喜欢下棋吗?垃圾朋友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特意奖励我们二(5)班的小朋友一副环保棋。我们一起来看看。
2、学生活动。
3、反馈采访,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到终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10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经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到达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必须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必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构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资料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资料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资料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本事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资料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经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本事;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经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本事和合作本事。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资料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进取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经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本事。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信息化教学方案语文。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学情分析
对于文章中那样意义重大的胜利或者失败,学生没有经历过,也很难体会主人公胜利和失败时不同的心境。但在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学生都有过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因此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3、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
教学准备
教师:将重点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刘翔2004雅典奥运会领奖和2008北京奥运会失意退场视频、《真心英雄》mp3、有关成功和失败名言警句网址)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整理有关失败的古今名言名句,规划方案《信息化教学方案语文》。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献花是很经常的事。大家想想,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给人献花呢?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别人赠送的鲜花呢?(学生自由交流)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叫作《献你一束花》。(板书课题)
2.在课文的结尾,有一个反问句,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谁能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看看它要表达什么意思?(鲜花理应献给凯旋的英雄,而不是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进行简短的自由讨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同学们对鲜花到底送给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提出读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和身边的同学合作。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课件出示,随机抽学生认读。)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服务员为什么要给这个失败的运动员献花?
读完课文,学生回答两个思考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位运动员为什么一直垂着头?你知道她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朗读,体会女运动员的内心。
四、自由朗读课文
已经理解的地方在课文边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在课文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
全班交流。
五、朗读课文,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六、作业
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不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理解。
信息化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
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
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哪位小朋友今天表现最棒呢!想不想好好表现啊?(想)真好。那老师们要先看哪位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坐姿最美!我们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后面的老师好不好?
生:展示自己的画画作品。老师边收集,边肯定。并建议自主送给后面的老师。
师:大家画得真棒!你们真是小画家。(边说边板书课题:小画家)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老师也想做个画家,想练习画画,可是没有颜料也没有笔。怎么办呢?嗯,办法有了。(老师手蘸粉在黑板上作画)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挺神奇吧?像不像魔术师啊?
师:(过渡句)孩子们,又一个魔术师来啦!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冬天雪景,一、二、三张。(贴四张动物图片)他们说他们也是小画家,他们在雪地里作画,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齐读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
(课件出示)
这首儿歌好听吗?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的p123页里呢。大家赶紧去找找看!(生找老师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2、我们也想读读它是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注意要读准字音哦。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a小鸡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字词卡呢。我们一起试着认认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字词卡
b小狗说:这样还不算识字大王呢,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就送给你神秘的礼物呢。想不想试试?好!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苹果树(读拼音,想记法。)
小鸭说: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去,苹果就给你吃啦!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苹果树(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这样吧,我就请你们这些小画家们一起去欣赏欣赏我们小动物们雪地作画吧!愿意去吗?那好。咱们出发吧!
三、学习课文
1、过渡句:这天我们在动物们的家推开窗户一看:呀----下雪啦!下雪啦!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抓住朗读指导、感叹号的认识来教学)
学习第二句(出示课件)抓住一群来讲。引出成语三五成群
口头练习: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
后面有一()听课的老师。
3、学习第三、四句他们都是谁呀?画了什么画呢?课件出示四种动物在雪地走过的图
4、学习第五句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出示第五句这些小画家真了不起啊!在雪地里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来,它们可开心了。都在互相欣赏着这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呢
5、学习第六、七句
师:呀!突然小狗想起来了:咦!好朋友青蛙去哪了?
课件出示六、七句大屏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和小画家们一起画画好吗?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了解冬眠)课件出示冬眠的两幅图
四、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动物们雪地作画,可漂亮了!小画家们不但能画画,还能写诗呢!我们再去读读它,好吗?
课件出示全文的内容。要求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复习巩固: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它们的作品还在呢。可老师忘了谁画什么了。谁愿意上台来帮帮老师啊?(生上台贴画)
2、大屏幕检查是否正确
3、为什么它们能画那些画呢?谁最聪明来告诉大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也为下学期100以内乃至更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先通过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10根小棒可以看做10个一,1捆小棒可以看做1个十,进而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接着让孩子摆12根小棒,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最后借助摆小棒的活动数数、读数,初步学会认、读11~19各数,掌握“十几”所表示的含义和顺序。在此基础上完成“19添上1根是多少根”这个问题,解决“2个十是20”这个关键问题。
二、学生分析
10~20各数学生能数出来,但是对于它们的组成不了解。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的数的简便性,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地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1—20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3、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借助学具操作直观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课教学使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技术支持。主要运用在学习新知的两个片断的学习中。片断一:在矛盾冲突中揭示记数法。片断二:在迁移学习中建构以新的认识。
片断一中,运用幻灯片的图片展示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展示同学们数笑脸的过程及10个笑脸转换成1个大拇指的动态变化。片断二中,同样运用动画演示功能展示10根小棒变成1捆的过程。还有展示11——19各数的小棒摆法全景图,让学生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幻灯片的运用,用虚拟的图片代替了实物图片,省去了老师制作教具的麻烦,幻灯片的播放功能代替了老师的操作,同时它的灵活性是老师操作无法相比的。既节省了资源和劳动力,又能帮助孩子深刻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片断一
师:1.3班的教室里有个评比栏,谁表现的好老师就会给他贴一个笑脸,小朋友们天天都要去数。今天咱们一起来帮他们数一数。
1、先看小美的。(课件)
师:小美的这一栏贴满了。再贴怎么办呢?
他们老师想了个办法,谁有了10个笑脸就可以换一个大拇指。(课件)
2、再来数小东的。(课件)默数,可以换时提醒老师。
3、接着看小西的。(课件)可以换吗?
4、小波得了多少个?(课件)
5、小涛得了多少个?(课件)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师:原来小涛跟小波一样都是13个,为什么小涛的笑脸数得没小波快?
师小结:1个大拇指表示10个笑脸,这10个就不用数了。这种方法不但便于记数,还便于数数。(介绍古代的`祖先用石子记数,并且用较大的石子代替10个小石子的记数方法)
生:数小美的笑脸数。(从1,一个一个地数到14。)
生:数小东的笑脸数。(从1数到18)
生:数小西的笑脸数。(8个)
生:数小波的笑脸数。(13个)
生:数小涛的笑脸数。(13个)
生:交流数得快的原因。
课件出示小美的笑脸图。
课件10个笑脸圈起来,闪烁,换成大拇指。
课件出示小东的笑脸图。(1到18,数够10个换成1个大拇指)
课件出示小波的笑脸图。(1个大拇指,3个笑脸)
课件出示小涛的笑脸图。(13个笑脸)
讲授:片断二
师:(出示11根小棒)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师:有没有办法很快数出11根?
师介绍:数学上我们一般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课件)
师引导: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
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想一想,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
师:那11根小棒怎么摆,就能很快数出来?
生交流摆法:先摆1捆,再摆1根。
师:拿12根小棒,比比谁快?摆后交流。
师:快速拿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师:(课件)仔细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根一根地数。
生:交流很快数出11根的方法。
生操作:很快数出11根小棒的摆法,并交流。
生操作:快速拿12根,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生:比较观察,感知规律。
课件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
课件出示11、12、14、15、16、18根小棒的摆法图。
七、教学特色
(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到20,是有这种能力的。所以在出示笑脸时教师就让学生练习数出20以内的数,渗透自然界数的基本单位“1”的观念。实际生活中10个笑脸换1个大拇指的事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初步直观体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文化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了有机浸润。
让学生尝试将11根小棒摆成1捆带1根是对先前“笑脸”经验的激活和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将10根小棒捆成1捆,是对“10个一是1个十“的强化。在学生明确了11的摆法后,让学生充分感知12、14、15、16、18的摆法,通过对摆法、数的特点的观察,以及与小棒摆法关系的比较,认识到十几里都有1个十。体会摆十几根小棒都是摆一捆带几根,直观感知十几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对十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信息化教学设计14
一、教学分析
本课选自国家规划教材《立体构成设计教程》中的几何多面体实例。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平面设计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确定为正四面体立体造型设计。
课程教学对象是平面设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具备美术设计基础知识,具备熟练操作常用设计软件的知识与技能。
根据教学内容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基本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四面体展开图设计,教学难点确定为立体造型的方法。
二、教学策略
(一)教法分析
以情境任务引领教学,将企业任务引进课堂,创设工学结合的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强化技能。通过四个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学生掌握四面体立体造型的设计方法。
(二)学法指导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发布在教学资源平台的学习任务书、微课、教学动画等教学资源,开展“课前引导预习、课上指导学习、课后辅导拓展”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准备
(一)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使用移动教学助手“蓝墨云班课”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助学微课,“全角度”动画演示等学习资料。
(二)学生学习准备
学生下载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打造了线上标准化,线下个性化的教学新模式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四、教学实施
(一)任务引领
根据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包括设计任务情境、绘制图形、模拟仿真、制作模型四个教学环节。
1、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引出学习任务。“微信”连线企业代表,明确任务要求。
2、教学环节二:绘制图形
任务一:绘制正三角形。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微课,掌握绘制正三角形的两种方法,课上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任务二:设计展开图。学生抽签领取制作任务,通过分析“正四面体”透视图和“全角度”演示动画,学生重点掌握展开图的绘制方法。
3、教学环节三:模拟仿真
任务三:设计仿真效果图。教师运用三维模拟技术化解知识难点,并指导学生运用3D、PS软件、绘图等多元化的手段模拟立体效果。
4、教学环节四:制作模型
任务四:制作模型。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设计方案,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按照设计流程完成模型的制作。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
(二)考核评价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依据“考核标准”,实现了全过程监督考核的'目的。利用课堂即时打分程序,对各考核环节的成绩,按不同权重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五、课后拓展
课后,通过“微信”连线企业专家远程答疑,教师指导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打印成品模型,建立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兴趣。通过制作正八面体实际项目案例,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移动教学助手实现无间断移动式辅助学习,将教学扩展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课前、课后线上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的主动性;企业参与教学,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课堂实训即时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
信息化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蔼、锡、毁”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感激、热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cai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时,拍摄了我们美丽家园的很多照片,老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美丽壮观、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①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②谁能根据课件中所观察到的图片,具体说说地球如何漂亮?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美丽。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美丽读出来。
④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①读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母亲的什么品质?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①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醒学生注意红色标记的字最能体现地球渺小,应重读。)
②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③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较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②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③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④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⑤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⑥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展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遨游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2、激情呼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①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示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保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组织学生根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办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诵中。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蔼可亲(ái ǎi)毁灭(huǐ fěi)薄薄的(báo bó)
②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信息化教学设计16
一、教学内容
1.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2.比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90%的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步法,70%能说出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90%的学生会持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80%学生能够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连贯三步单手肩上投篮,且有一定的命中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手臂力量等身体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跳的步法的动作和节奏掌握。
教学难点:三步上篮的第一步跨步接球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协调、连贯。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教法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一般性准备活动
拉伸练习:(体前曲拉伸、弓步拉伸、)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跟做。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慢速运球跑、(方法讲解示范:1、两个篮球场边线慢运球过障碍;
(2)口头提示单脚跳起跨过,
(3)练习行进间单脚跳起的协调性。解决双脚起跳的问题)
3.球性练习:(双手拨球、俯背运动、腰部饶环、跨下“八”字饶环、抛接球、)教师示范、领做、口令提示动作要领,学生跟做。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导入:
语言启发:同学们,在电视、各类现场比赛、身边或自己实践中你看到三步投篮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高手投篮、低手投篮、勾手投篮、跑投。
信息化教学设计17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主要知识点及其在螺旋上升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单元专题与本课任务之间的关系。
2、重点
3、难点
二、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掌握哪些过程方法、培养那些习惯和情感态度?有些课不仅教授知识单元,而且指向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对专题活动的了解、理解、研究。在传统的学科领域范畴内描述学习目标的同时,应描述一下本课计划帮助学生养成的思维、交流等方面的技能,例如: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沟通、妥协的技巧等。以及专题活动所对应的整合学科需要达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3个层面简要描述一下本课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三维知识目标结合,切忌割裂;)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三、 学习者分析
年龄特征及认知特点,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情绪,以及学生差异、个性特点等
四、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承担什么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教学评价如何考虑?)
(一) 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二)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及选择依据
2、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三) 过程性评价设计
五、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教师的感受等。包括
1、 教学素材、网络资源及网址
2、 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设置教学任务;
3、 课件设计意图及大体结构
4、 技术知识的灵活运用,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5、 哪个环节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采用什么方法;
6、 那个环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用什么方法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 简要地描述你计划如何组织你的课堂教学或活动过程。思考并描述如下方面的问题:本次活动包括一节还是一次以上的.课?这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还是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一共需要多少天或多少周?这是某一学科的分科教学活动,还是跨学科活动?共需几节课完成,以下是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描述内容:
2、 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请提供分组的方法或依据,包括:是按照能力进行分组,还是每组都包括不同能力的学生?各组之间有无分工,如果有,各负责什么职责?每组学生内部有无分工,如果有,请简要描述。
3、 根据经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有没有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以及容易出现的障碍?如果有,在此处进行描述并提出你的处理策略或建议。
4、 为了实施本次活动,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5、 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采用什么样的过程性评价手段。你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或本次活动是否成功?描述你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当然,这些方面应与上述你列出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相联系。
信息化教学设计1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表格的方法,熟练使用表格工具完成课程表;能熟练编辑制作的表格。
(2)过程与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利用菜单操作及实际绘制的过程中,了解绘制表格的方法,熟悉制作表格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表格的自由修饰,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用不同方法制作行列式的规则表格,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依据自己的.特点对表格进行综合的设置和美化。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演示教室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指出有些文字信息需要用表格的方式表示,才更加清楚明了,然后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表格?引出课程表。
2、建立课程表的雏形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行/列、单元格),然后指出可在word中利用“表格”菜单指定行数、列数,生成一个空表,就可以输入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一个类似的课程表,可以只输入一天的课程。
3、课程表的美化、调整
出示一个修饰好的课程表,让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需要对课程表进行美化和调整,同时引出自动制表适合制作规则表格,对不太规则的表格,则要用到手动制表。
教师演示如何绘制斜线表头,学生自学合并单元格、表格中文字的对齐、边框和底纹、调整单元格的行高和列度等。
学生自由设计和制作……
4、课程表的展示
利用教学软件对学生作品逐个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并作简评。学生欣赏作品,观看成果,与自己作品进行比较。
5、教师总结:
用“手动制表”修改“自动制表”制得的表格,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为“自动制表”所得的表格不能满足所有场合的需要,当然,只要熟练掌握了“手动制表”,单纯使用“手动制表”也能制作满意的表格。
【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03-15
信息化教学总结07-04
教学信息化心得体会11-19
信息化教学学习心得02-09
信息化教学的心得体会01-01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1-0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