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8 16:57: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一、教材

  (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习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减少梨的个数,让学生说一说苹果与梨的.倍数关系,最后比较3次的变式提出:苹果都是6个,为什么每次分的个数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初步感受到苹果是梨的几倍,要以梨的个数为标准,苹果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梨的几倍。

  2、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画之前,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一眼看出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再通过比较上面的两题:○的个数都是△的2倍,为什么第一次画4个,第二次画8个?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得出:△的个数不同,也就是标准不一样,所以它的几倍也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三)练习提高

  巩固练习,是本节课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环节。我一共设计了四道练习,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意图打开学生的思路,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时再一次明确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设计时注重一题多用,希望能的发挥习题的作用。

  第一题练习让学生承接上面的画一画,自己编出一道倍数关系的图,在编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把谁当做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再通过展示作品,在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倍的认识。

  第二题练习设计为选择题,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倍的概念。

  第三题练习为说一说,出示4个数字,让学生选择两个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形象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小小的飞跃,通过这样的练习能锻炼学生的数感。

  第四题的练习是一道提高练习,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拓展到三个数,需要学生更有序的进行思考。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材背景分析:

  本节教学主要是利用各种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设计教学的。通过课件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观察钟表、了解钟面,通过自主探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秒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再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实物钟表进行实际操作,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同时掌握所学内容。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声音、歌曲等手段精心设计活动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发现、最后得出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使整节课显得轻松愉快。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学法指导:激趣、引导观察、自主探索、探索研究、合作交流。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钟表。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也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也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单元将让孩子们继续探究、了解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面积单位的换算,到五年级时,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因此这节课至关重要。

  (二)、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新的教学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最大限度的给孩子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孩子搭建锻炼、探究、展示的平台,除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精神,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

  理解建构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尺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认识什么是面积

  1、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人民币

  100元、10元、1元

  (2)、学生回答是什么?

  钱、人民币

  (3)、每张人民币都有几个面?两个面的大小怎样?(演示:摸人民币的表面)

  (4)、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闭眼猜钱”

  ①、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描述,猜猜看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②、从上摸到下、从左摸到右,面最小的是?面最大的是?不大也不小的是?

  (刚才通过闭眼猜钱的'游戏我们了解了原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表面大小不同。)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面,比如说:书的封面等等,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摸一摸,说出更多的物体的面?

  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这些面有大有小。

  (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2、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课件展示(判断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打√)

  (2)、找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3)、师再次点拨:我们把首尾相连或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4)、提问: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一样吗?(封闭图形也有大小)

  (5)、(板书:封闭图形就是它们的面积。)

  (6)、那么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什么是面积(板书:什么是面积)让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师生游戏:“物体面积大压小”(老师先说一个面积,如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学生说出一个面积,要大于老师说的面积)

  (二)、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刚才游戏时我们通过观察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2、出示例题:那个图形的面积大?

  ①、这是什么图形?谁的面积大呢?

  ②、到底谁的面积大呢?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拿出学具,寻找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各组汇报比较方法

  (板书:剪拼法、摆方块、画格子)

  5、课件展示比较方法,

  强调规格一致

  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理由,提炼出最优化的方法。

  (三)按要求在方格纸中画图形

  1、明确题目要求(在方格纸中画图形,使它的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2、拿出课前下发的方格纸,开始画。

  3、展示学生画的图形,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那个图形的面积最大,那个图形的面积最小(P50练一练第1题)。

  2、如图,用方砖铺满空地,那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P50练一练第3题)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方格那么大。(P50练一练第4题)

  引申:第1、2组图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第3组图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

  4、数一数下面的图案分别等于多少个方格的面积?(P50练一练第5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引出新的课题

  1、课件展示两个学校的操场图,

  2、思考:比较两个学校操场面积的大小该用什么方法呢?(观察法、剪拼法、摆方块、画格子行吗?)该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探究。

  最后老师送大家几句勉励的话语:学海无涯乐作舟,祝大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七)、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

  剪拼法

  摆方块

  画格子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校际之间的展示课,课堂上有很多闪光点,但也不乏有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用的是外校的学生,因此课前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课前交流,为我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用人民币导课,让学生闭眼猜钱、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很成功。

  3、设计的找一找、说一说、游戏物体面积大压小、小组讨论、探究比较方法、画图形、谈课堂的收获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考总结的机会,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4、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引导到位,有侧重。

  5、最后的拓展延伸拉近了两校之间的练习,巧妙的引出了新的探究课题。

  不足:

  1、准备的方格纸有些小,展示时后面的部分学生看的不是很清楚。

  2、小组合作学习时极个别学生没有积极的参与进去,个别组推选的组长有些紧张,汇报时不能流利、准确的表述本组的方法,老师及时给予引导。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大胆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要怕乱,让小组学习秩序化、高效化。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群力兆麟小学春季运动会即将召开了,来,看看我们班的报名单,这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7人),这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8人),快来算一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人重复报名)

  3、教师追问:重复是什么意思?哪几人重复了?到底有几人参加比赛(12人)

  4、过渡:刚才我们在观察报名单,研究参加比赛总人数时,有同学说15人,有同学说14人,还有同学说12人,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份报名单上没有将重复报名的3名同学清楚地表示出来。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加直观的办法,让我们一目了然就能知道哪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哪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哪些是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出现具体要求)

  二、自主探索,对比设计方案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第一组:标注记号法

  第二组:分类记录

  第三组: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4、对比交流,选择最佳方案

  (1)出示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简便。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3)过渡:看来,我们在交流中发现,利用这样一幅图表示报名情况,不仅简便,而且还能从中获取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将方法重新呈现在黑板上。

  三、了解韦恩图的各部分意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2、思考汇报:

  3、进一步巩固理解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课件分别出示)

  4、教师讲解韦恩图的来历。

  四、多种方法列式解决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韦恩图,想出多种解决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指几名同学将方法写在黑板上。

  3、学生汇报各种思路方法。

  (1)“4+3+5”教师评价:把不重复的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

  (2)“7-3+8”

  (3)“8-3+7”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7+8-3”: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减3?请结合图示说明。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就这么一个问题,借助直观图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弄明白了每一种方法的意思,看到你们收获的一个个学习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我们今天解决的这类有重复的问题在数学被称为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

  五、拓展应用

  1、出示三年一班报名情况(跑步5人,跳绳7人)

  2、提问:参加这两项比赛可能有几人?

  3、请学生利用点子图分别演示几种情况。

  4、猜一猜:最多几人?最少几人?

  5、课件出示集合图的几种不同情况。

  6、想一想:如何在含有交集的集合图上表示三年一班的全体同学?

  7、想一想:三年一班没参加比赛的同学在图中哪一部分表示?

  六、总结延伸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从趣点”出发

  1、认一认四边形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能说出哪些图形的名称?

  师: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板题:四边形)

  (2)请同学们在书上将四边形涂上阴影

  二、学习演练

  1、观察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结合图形得出,师板书:四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

  学习例1

  (1)开放尝试,独立完成。

  (2)投影展示,交流讨论。

  (3)比较加深,说说那几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四边形

  3、分类:

  (1)小组合作,要求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每分好一类放在旁边。比比看哪个小组分得多。(老师分发信封)

  (2)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分类的方法。

  课堂练习

  三、练习,从“差异点”提高

  4、学习例2

  ①先用尺子量一量,再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②哪两个四边形比较象,不同在哪儿?小结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它们的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四、概括,从“智能点”提升

  小结全课,看书巩固。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亲历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圈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圈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圈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了解集合圈的产生过程,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集合圈的意义,会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提出问题:

  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出示情景图:堂堂网的导入环节)师:对面走来二个妈妈,二个女儿,一共有几人?生:4人或3人。(答案不一)

  师:可咱一数,

  1、3,咦,只有3人,怎么回事?生:……

  2、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课件出示)中间这个人是小女孩的妈妈,外婆又是妈妈的妈妈。二个女儿呢?小女孩是妈妈的女儿,妈妈是外婆的女儿。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突出:(1)“重复”一词;

  (2)能用“既……又……”来表达;

  (3)师生小结,得出:中间这个人既是妈妈,又是女儿,她的身份重复了。

  3、揭示课题:

  生活中像这样重复的现象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有趣的重复现象。(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利用堂堂网的导入环节及课件创设新颖有趣的导课情境,设置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既是生活中的问题又是数学中的重复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也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初步感知重复现象(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统计表)

  1 下面是三(4)班喜欢跳绳、踢毽的学生名单。

  喜欢跳绳李子瑄蔡丹向汇成

  喜欢踢毽刘亦麒田思源李子瑄何倩倩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喜欢跳绳的有几人?喜欢踢毽的`有几人?老师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呢?让学生尝试回答出总人数。 (3)游戏:引发认知冲突

  喜欢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分别站在红、蓝两个呼啦圈里。问题:仔细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的意思。引发问题矛盾冲突:当有同学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时怎么站?学生想办法解决。(把红圈和蓝圈同时套住李子瑄)师:为什么你们要把红圈和蓝圈同时套住李子瑄?生:……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学生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当有同学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时怎么站?”,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初识重复问题的基本含义。

  2、逐步整理出简洁明了的直观图(韦恩图)。 (1)引入韦恩图。

  师:李子宣到这里一站,就这个位置,她站出了接下来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很多数学知识。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的位置关系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来?你们猜一猜,现在这二个圈,会是什么样子的?伸出你们的小手比划比划,这二个圈,是这样吗?现在我们把这二个圈抽起来,看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师:哇,好能干的孩子,和你们的猜想是一样的。

  师:我把你们创造出来的二个圈搬到黑板上来,用一个圈表示喜欢跳绳的学生,再用一个圈表示喜欢踢毽的学生。(边说边用红笔和蓝笔在黑板上画了两个交叉的椭圆)中间的部分是表示喜欢什么意思?

  生:表示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的。

  师:我想用三角形把他们在圈中表示出来,你们能在圈中找到她们的位置吗?师生共同合作整理出集合圈。(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学生的姓名用三角形代替,向学生渗透符号思想,也为进一步优化韦恩图(直接用数字表示)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2)介绍韦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叫韦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集合的,他的这个发明为集合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名字用来命名这种图,所以,集合圈也叫韦恩图,(板书:韦恩图)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和这个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相信你们将来也和数学家韦恩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创造。

  【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

  (3)小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根据涂色区域用准确的语言正确描述各部分的意义。生:红色的圆圈部分表示喜欢跳绳的学生。生:蓝色的月牙部分表示只喜欢踢毽的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以及形象生动的动画亲历集合圈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

  3、观察韦恩图,算法探究。

  (1)提出问题:老师一共调查了几人呢?你能不能根据韦恩图来解决?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预设:可能会出现:

  3+4-1=6(人)或2+3+1=6(人)或3+3=6(人)或2+4=6(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理解,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会胜利的喜悦。 (3)引导学生理解各算式的意义

  课件出示集合圈,指导学生观察直观图,理解各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尤其是算式3+4-1=6(人)中,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减1。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想法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我们只要弄明白这个圈里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就可以灵活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但无论怎样列式,重复出现的人数只能算1次。

  【设计意图】集合问题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即使老师反复讲,学生也难真正理解。本环节中,学生在探究解法时,我出示课件,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韦恩图的意义,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策略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教学难点分解,化难为易,缩短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4、比较图与表格,突出韦恩图的优点。

  师:平时我们是用表格和文字的方式来呈现的,今天我们学习了韦恩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

  3种方式更简洁?

  生:韦恩图

  师:对,用韦恩图不仅能清晰的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便于我们计算。师:你认为在什么样情况下使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呢?生:有重复关系的。

  师:怎样才能在表格中清楚地看出哪些同学重复了呢?

  师:把重复的名字用线条连起来,通过连线,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同学重复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集合圈能直观地看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重复的部分看得很清楚。

  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不仅会解决问题,还能讲清思路和道理,已经具备了学好数学的很重要的品质。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集合圈的知识,带着这个数学家的气质,一起走进生活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弄清题目信息。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3、展示优秀作业,并请学生讲清各种方法的理由。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将思想教育、养成教育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随风潜入,育人无声,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实践运用,拓展提高

  课件出示思考题:三(4)班参加美术特长班的有4人,参加舞蹈特长班的有5人,参加美术与舞蹈特长班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人?最少是多少人?

  1、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汇报:参加美术班和舞蹈班的同学可能会重复,也可能没有重复。生:我觉得有可能参加美术班的4人与参加舞蹈班的5人不重复,共9人。生:有可能有一个同学既参加了美术班又参加了舞蹈班,这样就只有8人。

  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动态演示从不重复,依次重复1人到4人参加两个班学习的几种情况。

  3、全班分析,得出: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你能概括说说,参加美术班与舞蹈班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人?最少是多少人?

  参加美术班和舞蹈班的同学有可能是9人—5人,最多是9人,没有人重复;最少有5人,其中4人重复,即这4人二个班都参加了。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时还要高于生活,此环节借助多媒体的功能,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素材练习,既链接了所学知识资源,又为学生搭建了开放与拓展的平台,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用活了知识,实现了提升。

  五、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集合圈,学会了用韦恩图来解决生活中有重复关系的数学问题。我从你们的身上学到了在探究知识时你们机灵的活动,在总结经验时你们静心的思考,在解决难题时你们灵活的运用,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希望你们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的同时,给学生质疑和表达的机会,逐渐使其形成反思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知识的学习引申到课外。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了解平年、闰年与地球公转间的关系,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年份(年)2005……201420152016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年)2005……2014201520162月的天数(天)28……2828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每四年累计一天,故第四年于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世纪年,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例如,2000年是闰年,2100年则是平年。[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2】案例设计说明: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本单元的教学是建立在时、分、秒的'认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而平年和闰年的抽象性更强,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但对于公历中的平年、闰年可能只有极少数学生有一点点认识。而要让学生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教学素材的选取要注意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密切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逐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特征和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合作探究准确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层次还达不到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进行补充。整个过程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的渗透。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

  2、能根据年份准确判断出平闰年。

  3、培养互相合作的意识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自己出生在那一年吗?(学生汇报,多数在1999年或2000年)

  师:能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小组交流后部分学生汇报)

  师:闰平和我们许多同学一样也出生在2000年,同样也是三年级的学生,可是他只过了两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猜测,引起全班交流争论,最后形成最合理的认识,闰平的生日可能在2月29日。)

  师:对,闰平的生日是在2月29日,可是今年他又没能过生日,他想知道哪年能过生日?我们来帮帮他好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闰平的生日问题。(板书:闰平的生日)

  二、自主探究

  1、探究平年、闰年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你搜集到的2月月历,观察你搜集到的2月月历都有都少天。并完成《闰平的生日统计表》。

  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

  二月的天数

  (小组合作完成后展示)

  师:观察统计表,哪些年闰平能过生日?他过了几个生日?

  生汇报:2000年、2004年、2008年的二月是29天,2000年闰平出生,2004年闰平过了第一个生日,2008年闰平过了第二个生日,一共过了两个生日,其他年份的二月都是28天,所以闰平不能过生日。

  师:我们规定,二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有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年28天、闰年29天)

  师: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

  学生计算,汇报: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2、探究四年一闰的规律

  (多媒体出示万年历)师:我们一起再帮闰平查一查哪一年他能过第三个生日?也请你继续填写统计表。(共同查找,填写统计表)

  师:观察统计表,说说闰平生日的出现都有什么规律?(观察、讨论)

  汇报:每四年闰平过一次生日。

  师:闰平每四年过一次生日,也就是每四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闰年与4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那怎样判断平年、闰年呢?我们不妨来试一试!看看能发现什么方法。(小组讨论、尝试、合作)

  汇报:用闰年年份除以4,所得结果没有余数;用平年年份除以4,结果有余数。

  师:对!每四年一闰,就是说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也就是用“年份÷4”(板书),结果若没有余数,那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那这一年就是平年。

  师:为什么会每四年就要有一个闰年呢?这里有一段小知识,请同学们了解。

  出示课件: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位365天,叫平年。这样每年大约少算了6小时,过四年差不多就多出一天,我们就把多出的这一天加在二月里,这样,这年的二月就是29天,全年366天,叫做闰年。(学生阅读了解)

  3、尝试判断,探究简单的判断方法。

  出示历史上的重大年份进行判断。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学生自主进行判断)

  师:哪些年份是闰年?你是怎么判断的?(生汇报)

  师:你觉得一个个的去计算麻烦吗?有没有好的办法?(小组讨论)

  汇报:年份是单数时不用计算也就知道这一年不是闰年,因为单数不可能是4的倍数。

  师:真聪明!可是剩下的这些双数年份还是要算的,算起来也很麻烦的。老师有个很好的办法,只要计算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是否能被4整除就可以了。如:判断1840年是否是闰年,我们只要用40÷4看一看是否有余数就可以了,如果40÷4没有余数,那么1840÷4也就没有余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学生验证2008年)

  4、了解整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的道理。

  师:假如闰平同学能活一百岁,那么到2100年,他能不能过生日呢?

  学生计算汇报:能,因为这一年是闰年,二月是29天。

  查询万年历验证,产生疑问。师:为什么这一年不是闰年,是我们计算错了还是万年历错了?还是听听时间老人是怎么说的吧!

  出示课件:刚才我们把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的365天还多出的5小时48分46秒当做“6小时”来计算的,这样常年下来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累积到整百年时一般不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闰。(学生阅读了解)

  师:刚才老师也说过,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那还有不一般的,这就是那不一般的情况。看来对待科学,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2100年为什么闰平不能过生日了吗?(知道)

  师:当遇到整百年份需要我们判断是闰年还是平年时,我们要看这一年除以400有没有余数,可是我们有没有学过除以400这样的多位数除以多位数的除法怎么办?如:2100÷400。老师告诉你我们只需要用2100的前两位数也就是21去除以4就可以了,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如果没有余数那就是闰年。请你验证一下吧!(学生验证)

  三、巩固应用

  1、我知道哪一年是闰年。

  (1)1962年、1980年、1830年、2018年、1900年、1804年、2112年、2076年

  (2)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2100年、2200年、2300年

  (先有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全班交流。)

  2、一封来信

  小朋友们:你们好!

  狐狸要在我的工厂里定一批货,按合同,我要在今年年底前把货给他,而他要到明年的2月29日才把货款付清,别人都说狐狸很狡猾。你们帮我参考参考,这个合同我能不能签?

  小猪杭杭2010年5月31日

  (选自新课标教案)

  3、回答下面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知道奥运会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吗?下届奥运会将在哪一年召开?回答完上面的问题你会有什么发现?

  四、小知识:为什么个月天数不一样

  我们现在用的历法来源于古罗马。

  古罗马有一位叫儒略.凯撒的统帅,他主持制定了历法。因为他自己生于七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他就决定把七月改叫做“儒略月”,而连同其他和七月一样的单月,都定为31天,双月就定为30天。如果这样的话,一年就有366天了,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一样,历法就不准确了。因为二月是罗马处决犯人的月份,凯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把二月减少了一天。因此,二月就有29天,而在闰年时二月就有30天。

  凯撒死后,奥古斯都继承了帝位。他出生于八月,就把八月叫做“奥古斯都月”,还把原来八月份加了一天,成了31天,又把十月、十二月也都改成了31天,这样一来,一年就有多出了3天,所以他又把九月和十一月改成了30天,再从二月里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就变成了28天,只有闰年才有29天。

  所以,我们现在的1、3、5、7、8、10、12月是31天,4、6、9、11月是30天,而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五、总结: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帮助闰平解决了他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能过生日的问题,也就是“平年和闰年”。(板书课题)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有所收获吧!赶快交流一下吧!(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六、板书设计

  平年和闰年

  ——闰平的生日

  平年闰年

  二月28天二月29天

  全年365天全年366天

  年分数÷4(后两位数÷4)

  整百年分数÷400(前两位数÷4)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我觉得主要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一、创设贯穿教学始终的大而有趣问题情境。

  以自己和闰平的生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能够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一环节创设了大的教学情境,通过“三年级的闰平为什么只过了两个生日”对前一节所学内容进行了“不自觉的复习”。认识到只有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而闰平出生在2月29日,这可能是有些二月只有28天的年份他不能过生日的原因;通过“闰平想知道哪年能过生日”提出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以后的整个探究过程就围绕着“闰平的生日”这一问题情境而展开。

  二、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广泛交流的过程。

  学生通过操作完成闰平的生日统计表,知道了平年和闰年以及平年和闰年的特征。在发现闰年的出现规律、判断闰年的方法上,我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探究和广泛的交流空间,并给予了必要的补充。在探究交流中,让他们充分交换数学思维。

  三、利用丰富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出示了“为什么四年一闰”、“四百年一闰”和“为什么各月的天数不一样”三个小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知识的由来,拓宽了知识面。除此之外,还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万年历,快捷方便的提供材料,用于教学。

  四、重视品德教育的渗透。

  这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上部分重大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判断上,还有就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四、教具、学具准备学具

  每个学生都准备6cm和3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8 cm长纸板。

  五、教学过程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3、教师揭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中求知。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动物运动会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去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观看动物运动会。(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情景。)

  哪个小动物是冠军?为什么?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

  (课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2、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3、三次观察,合作求知。

  仔细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次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

  第二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

  ④同桌利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

  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

  学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③(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感受1分、1秒。

  1、分组活动,加强体验。

  感受1分。

  那如果给你1分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做试验。

  画画、写字、看书、做口算题、默古诗

  师定下活动要求,再利用课件“秒针走1圈的画面”计时。

  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秒时间,你们可以干什么?

  学生感受

  3、认识1分、1秒的`价值。

  ①1分钟时间不算长,可同学们都能做很多事情。对比1分钟,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请看课件介绍,并小声地读读。(课件出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②同学们还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学生自由说。)

  ③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找个班会时间举行一个信息交流会。

  4、畅谈感受。

  同学们,虽然1秒时间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过去了,可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那现在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对时间的感受。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联系生活,发展提高。

  1、课内练习。

  请打开书6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2、补充练习。

  课件出示两题练习,设计如下:

  A、请判断下面的时间单位用得是否合适。

  1、我们每天做早操用20分。( )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

  3、小亮吃饭用了15小时。( )

  4、小兰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12秒。( )

  5、我们上数学课时,所唱的《拍手歌》大约15分。( )

  B、连线。

  请学生上讲台连线。

  C、动动脑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五、畅谈收获,延伸号召。

  1、畅所欲言。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节课40分钟快要过去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2、延伸展望。

  你还想学到什么?

  3、情感号召。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行吗?号召:“我能行!”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原实际问题的编排设计为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小货车的载质量为2吨,大货车的载质量为3吨。“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如果只用2吨的车,正好运4次”。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设计理念】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帮助学生分析并理解题意。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运完8吨煤?大货车的载质量为3吨,小货车的载质量为2吨。由于学生是二年级,于是把难度降低,可以找到不同方案,有有序地,有无序的,有全的,有不全的,通过补充、交流、整理,最后达到用列表的方法有序地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再选择恰好能运走8吨的方案。实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和体验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达到“不重复,不遗漏,不多余”地列举各种方案的目的,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知能基础(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已经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喜欢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技能

  1. 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 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过程方法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学习策略】

  1.问题任务驱动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自己对事物对现象的探索,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这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都会有积极的帮助。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数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记录等活动,逐步归纳并建构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意义,而不是老师生硬地把知识强加给学生。整节课的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展示研究问题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对“列表法”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以此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成为交流协作的工具;成为提供丰富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成为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

  2.学生用的资源: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1.师:今天赵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去这个地方需要坐车去,车票一张2元钱。有2张1元纸币,4张5角纸币,可以怎样付钱?

  2.预设: 1元 5角

  2 0

  1 2

  0 4

  3.师: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重复呢?

  师:怎样能做到不重不漏?

  生:按照一定的顺序。

  生:从1元考虑,最多2张,然后1张,最后0张。分别看一下还差几张5角纸币。

  4.师:他是从1元入手考虑的,还可以从5角入手考虑,这就需要一定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课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付钱场景,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着“运用策略”解决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补充课外知识,渗透爱国教育。

  师:车票买完了,让我们出发吧,到达目的地,这是一个煤场。

  你知道吗?我国地大物博,煤炭资源丰富,储量达几亿吨,非常多。这是我国煤炭分布图,这是个城市煤炭资源占有量的饼状图。在很久以前,人们亲自到煤洞挖煤,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用机器来挖煤。

  2.师:煤挖出来之后,需要运煤,看一看在运煤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在等着我们。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是调度员,由你来安排发车你需要什么?

  生:需要车。

  师:还需要知道有多少吨煤。

  生:还需要知道车一次能运多少。

  师:也就是载质量。

  资源准备Ppt补充条件:用下面两辆车(载质量2吨和载质量3吨)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运完8吨煤?

  师:方案可能有一种,也可能有多种,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我们记录在表格里。

  资源准备ppt要求:同桌合作:

  (1).思考:怎样派车能把8吨煤运完?

  (2).把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表格里。

  师出示表头。

  小组合作:列表法解决问题。(平板电脑)

  资源准备ppt要求:资源共享:

  (1).小组内交流每个人的方案。

  (2).浏览别人的方案补充在自己表格里。

  (3).怎样做到不重不漏?

  3.汇报

  4.探索方法。

  师:我们可以从哪入手考虑?

  生:从载质量2吨的车入手考虑。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运煤吨数是多少?

  生:2x4=8(吨)

  师:这种运煤方案可行不可行?

  生:可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也就是我们需要根据2吨的车来调整3吨的车。

  师:哪种方案更好?

  生:方案1和4更好,恰好运完8吨煤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次)载质量3吨(次)运煤吨数(吨)

  1408√

  2319

  32210

  4128√

  5039

  师:还可以从哪入手考虑?

  生:从“载质量3吨”的车子入手考虑。

  6、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列表,完成填表的过渡。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动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数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巩固练习

  1.自主选择不同任务(平板电脑)二选一

  任务一:

  资源准备ppt:用下面两种蛋托装鸡蛋,如果每个蛋托都装满,怎样放能恰好装完32个鸡蛋?

  (1)用列表法,先填写表头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任务二:第33页“做一做”。

  资源准备ppt:如果要买一顶30元的帽子,你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可以怎样付钱?

  (1)用列表法,先填写表头。

  (2)找全所有付钱方案。

  (3)标注可行方案。

  师: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

  学生独立尝试列表解决问题。

  2.生生互评

  选择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把枯燥的练习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中,前后呼应,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能力。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解决问题。

  (1)有24瓶牛奶饮料,如果每箱可以装4瓶,可以装几箱?

  (2)一种乒乓球,10个可以装1盒,8盒可以装一箱,现有4箱乒乓球,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解决过程,师生简单评价。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除法一步计算和乘法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引入新课,指明学习任务,简明扼要。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学生搜集信息。

  多媒体播放学生团体操表演的画面,指出:团体操表演是运动会上的又一项内容,并显示出“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

  2.学生说出所观察、搜集到的信息,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方法,然后同桌交流,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先交流再解答。

  4.个别汇报解决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评价,表扬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

  (二)学生自主解决教科书第99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看图获取信息,独立解决,鼓励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过程和方法。

  3.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学生独立练习,鼓励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汇报解决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法:

  19600÷4÷2=1200(千克);

  29600÷2÷4=1200(千克)。

  让学生充分说明算理,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2.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明确问题,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可能出现:

  1954÷2÷3=159(张);

  2954÷3÷2=159(千克);

  33×2=6(场) 954÷6=159(千克)。

  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有些问题既可以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

  3.编题、解题。

  教师先给出学生三个数:240、6和2,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这三个数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互相检查。

  4.分组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5、16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积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发现有些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解决,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方法。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4次0次8吨√

  23次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

  50次3次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1、2题,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体验,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带秒针的实物钟表(或钟表模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家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吗?每年的晚会都有中央的一个场景: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主持人和现场的观众都会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新年到!!!

  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的5、4、3、2、1,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秒)

  以前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时、分)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秒。

  2、板书课题:秒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学情

  1、关于“秒”这位新朋友,你有什么了解吗?谁能说一说。

  2、看来,同学们对“秒”并不陌生,但也不够熟悉。下面,我们一起重新来认识“秒”,真正地和它交一回朋友。

  (二)认识“秒”

  1、出示钟表,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那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

  强调:钟面上有三根针,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2、提问:“秒针”怎样计时的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强调: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

  提问:秒针走3小格是几秒呢?8小格呢?34小格呢?

  3、提问:钟面上除了小格,还有大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么,秒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强调:1大格里有5小格,秒针走5小格就是5秒。所以,秒针走1大格是5秒。(板书)

  提问:秒针走2大格是多长时间?5大格呢?9大格呢?

  4、提问: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强调:钟面上1圈有60个小格,秒针走1圈就是走60个小格。所以,秒针走1圈就是60秒。(板书)

  (三)感受1秒

  1、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那么,1秒究竟是多长时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体验1秒钟

  (1)闭上眼睛仔细听钟表的“滴答”声。指出: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学生跟老师做拍手练习。指出:每拍一次手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3)学生跟老师数数。指出:每数一个数字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4)眨眼睛。指出:每眨一次眼睛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5)学生观察老师走路。指出:老师每走一步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1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用1秒,眨一次眼睛用1秒,走一步路也是用1秒。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吗?谁愿意说一说?(1秒很短暂)

  3、认识秒的价值

  谈话:短短的1秒,滴答一下就过去了,似乎是很短暂的。但是,1秒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猎豹捕食的.时候,最快时速可达130千米,每秒36米;发电厂1秒钟发的电,可供一个家庭用3个月;光每秒大约跑30万公里……了解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想不到1秒可以做这么多事;1秒钟也很有用,我们要珍惜时间)

  强调:同学们,短短的1秒钟是那么有价值,因此,时间很宝贵,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4、联系生活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儿用到过秒,或者见过与秒有个的事情或东西吗?强调:发射火箭倒计时10、9、8……;过马路的红绿灯;开运动会赛跑等,秒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认识秒表(教科书第3页下边秒表图)

  (四)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设问: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2、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钟面。

  3、提问:秒针走一圈经过了多长时间?(60秒)分钟有什么变化?(走了1小格,就是1分钟。)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秒”这位新朋友,并探索出了“一分=60秒”。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2题(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提问:1分钟能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做一做,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如写汉字、写数字、摸脉搏、跳绳、走路等)

  汇报:1分钟大约可以写20个汉字,写40—60个数字,脉搏跳动70次左右,跳绳120下左右,走路100米左右……

  3、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体验15秒)

  (1)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三项活动,逐一完成。(汇报:深呼吸5—8次,扔纸飞机15次左右,由1写到15——20左右)

  (2)另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做一做,汇报。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有了秒,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五、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1、当堂作业:练习一第1、2题,填在课本上。

  2、课外作业:练习一第3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具学具:

  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口算。

  48÷8= (1+3+5)÷3= (5+5+4+6)÷4=

  2、 口答。说一说,48÷8和(1+3+5)÷3分别表示的意义。

  3、 列式计算。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4、 导入新课。

  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均分”?结果所得到的数“6”,这个数你能给他名字吗?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题目)

  二、探究新知

  1、 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以后得到的结果。

  平均数怎样求呢?

  2、 出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

  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汇报讨论结果。

  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

  (4)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怎样做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5)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小棒,1根小棒代替1个矿泉水瓶,先按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摆放,再动脑动手操作,使四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

  (6)汇报操作结果。

  学生甲: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学生乙:运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7)小结操作结果。

  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4个人平均收集的瓶子数是13个。但通过操作,我们发现,4个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这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才相等。也就是说,平均数得到了,而原来4人收集的个数都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数的。

  例如:求两个人的身高,并不是把高个儿截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儿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求改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8)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9)汇报探究结果。

  应先相加求出收集到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数。

  (10)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 我们学习了如何求平均数,下面我们自己动手算一下上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1分钟跳绳比赛,我们找了几个同学的跳绳成绩,咱们一起来算算他们平均跳了多少次?

  (单位:次)

  杨扬

  李信芳

  陈希

  郑钟一

  刘安娜

  刘严

  99

  106

  102

  104

  140

  103

  (99+106+102+104+103)÷6

  =654÷6

  =109(次)

  点名让学生说明什么是“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

  (1) 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 把统计表填完整。

  (3) 独立计算。

  (4) 提问:怎样求出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四、知识扩展

  说一说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家庭中人的平均身高、平均岁数、平均住房面积

  (2) 作业本的平均每页字数

  (3) 最近一周的平均温度

  (4) 考试之后知道各科的得分求平均分

  (5) 捐款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分数。

  二、教学例题

  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交流,展示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如果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个桃。

  如果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比较。

  讨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刚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应用

  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游戏,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刚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比较: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游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一、复习内容

  教材P91—P100的学习内容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3、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

  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知识点:

  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分类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知识的梳理情况,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会正确读出小数。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

  小数怎么读呢?

  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边部分读起,左边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然后顺次读出小数点右边每一位上的数字,“0”也要读出来。

  典型题目:

  读出下面的小数。

  ①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千米,其中正桥长1、16千米。

  ②海豚每小时可游78、5千米。

  ③非洲大甲虫重99、9克。

  ④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13米。

  ⑤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这个项目的金牌。

  (2)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请学生汇报交流关于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的知识。

  谁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说一说小数的含义。

  教师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典型题目:

  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3)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谁能说出几个一位小数,并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怎样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小数点的左边部分,左边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左边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点的右边部分,右边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xx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xx年600台,xxxx年1000台,xxxx年1600台,xxxx年2500台

  (1)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估计一下,到20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小于平均数;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02-22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11-09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2-18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8-0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