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均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页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的概念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和通过动态演示,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时,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平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
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平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
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
A: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B: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
生:不是
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
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归纳“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
E: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有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陈良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分桃子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4个人的平均分而只给出3个数据,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通天河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给教师表现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平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具、学具准备:练习本、自制统计图、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准备了8个练习本,想奖给4个上课认真、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指名学生上台)
引导问:老师有8个练习本,奖给4个都很听话的同学,应该怎么奖呢?
8个本子,奖给了4个同学,每人得到了2个,谁能帮老师把这个算式列出来?(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4=2)
在这个算式里8称为什么数?(总数)4称为什么数?(份数)得到的2称为什么数?(每份数,也叫平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求平均数,大家看看今天学习的与以前学的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平均数
二.探求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卫生、保护环境的.小朋友吗?大家看到黑板上,这里是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1)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平均分给了4个人,再除以4)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4+12+11+13)÷4
=52÷4
=13(个)
“13”在这里也叫什么数?
(4)巩固提问:这里为什么要除以4?
(5)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平均数。
三.巩固提高
1.活动“数小棒,求平均数”
早自习,老师分了不同数量的小棒给每位同学,现在大家拿出小棒,四人一组。
(1)组织学生活动,数一数、算一算,然后求出你们这组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根小棒。
(2)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求平均数的。教师板书。
(3)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小结。
2.活动:求平均身高
在小组内测出每个同学的身高,小组长作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四.全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
《平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平均数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1、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桃心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猴妈妈有三个孩子,这天猴妈妈在山上摘了很多新鲜的桃子,于是给大儿子6个,给了二儿子7个,给了小儿子2个,小儿子不高兴了。
(边讲边贴桃形纸片,贴三行,为下面的移多补少做铺垫)
师:小儿子没什么不高兴了?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2、你能帮猴妈妈重新分一分吗?怎样分的公平?指名学生演示。
3、小结: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
谁还有其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把三个人的桃子合起来有15个,再平均分给这3个小猴子,这样每个小猴子都分到5个桃子。)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板书)。
4、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小猴的桃子个数从不同变成相同,都是5个。这里的“5”就是“6、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像这样,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变成一个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课件出示)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大家在操场踢毽子的情景(PPT)
出示男女各3人一组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女看哪组成绩好?怎么比?
可以比总数,可以比平均数,指名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2、人数不同
男生组有一个同学不服气,真正的'高手没上,小飞同学每分钟踢了19个
男生队女生队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小飞
19(一)现在比总数的话公平吗?
(二)怎么比?比平均数比较公平。
(三)先不计算,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猜测一下,小飞的加入,男生队的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平均数会超过15个吗?会超过19个吗?平均数会在什么范围?
(四)请计算出新的男生队的平均成绩。
1、学生汇报并板书算式
(19+15+15+15)÷4=16(个)
2、对比观察,小飞的加入平均数有什么样的变化?平均数变大了。
3、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加入了一个队员,想一想,如果要保持领先,至少要踢多少个?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小飞
19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小云
9你能计算出现在女生队的平均成绩吗?
随着小云同学的加入,平均数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平均数会受到较大数据或较小数据的影响。
4、质疑:平均数是16个男生队是每个人都踢了16个吗?女生队是每个人都提了17个吗?
5、小结:16这个平均数表示男生队的一般水平,17这个平均数表示女生队的一般水平。
6、结合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工资等素材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如通过平均身高可以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平均成绩可以找到差距。
7、生活中的平均数,你还知道哪些?
8、小结: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可以用来个数不同数据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接下来老师看看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纸条,师估计平均长度是30厘米,你们同意吗?
2、我从体育老师哪里了解到咱们班孩子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有没有可能有孩子的身高是145厘米?125厘米?是不是咱们班每一个孩子的身高都是136厘米?为了让大家理解更透彻,老师带来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3、讲一个平均数的小故事,一个老爷爷,70岁了,在看到报纸上说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1岁时,伤心地哭了,你们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哭了吗?请你用学到的平均数的知识安慰安慰老爷爷。
4、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华身高140厘米学游泳,有危险吗?
四、全课总结,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先合后分
(15+15+19+15)÷4
=64÷4
=16(个)
一般水平
《平均数》教学设计4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共4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平均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经历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3、体会求“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课前准备:CAI课件、教师准备5个纸杯,杯中放上不同根数的筷子。学校第一季度用水量表。
一、师生谈话,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课间活动吗?在课间活动中你喜欢做哪些游戏?是怎样组织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喜欢玩跳绳,我们4人一组,我们组跳的最多。
生2:我喜欢玩呼拉圈,我们两人一组,我们组我转得最多。
师: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玩的真开心,!老师特意排了张照片,你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呀?(踢毽子!)好玩吗?老师把咱们班这两组同学踢毽子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你们看!(CAI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从这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
生:第一组王艺丹踢了8个,穆德芳踢了7个,赵丹宁踢了6个,郭帅成踢了7个。
生:第二组……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师:刚才你们从表中了解到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了不起!你想通过这些信息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如:
生1:第一组一共踢了多少个?第二组一共踢了多少个?
生2:哪一组的成绩好?(板书)
师:你提的问题特别有价值,你们认为那一组的成绩好?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第二组有踢毽子冠军。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一个人的成绩好,并不代表全组的人都好。
生:我认为第二组的成绩好,因为第二组比第一组多踢两个。
生4:我不同意,因为第一组人少,第二组人多,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公平。
师:看来比总数、有头球冠军都不行,都有矛盾冲突。那么大家在思考一下怎样比才公平呢?
学生可能说到:把每个组踢的总数平均一下,比较每组平均成绩就公平了。
师:你从哪知道平均成绩?(期末老师说过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求每组的平均成绩就是求什么?
(每组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板书)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那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商量一下怎样求出每组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然后再算一算,看哪个组合作得最愉快!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在合作接近尾声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写上组名。)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1.分步:(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综合算式:(找小组同学讲出解题思路)
(蓝兔)第一组:8+7+6+7=28(个)
(虹猫)第一组:(8+7+6+7)÷4
28÷4=7(个)(4表示什么?7个是什么?)
第二组:9+8+5+3+5=30(个)
30÷5=6(个)第二组:(9+8+5+3+5)÷5
=30÷5
=6(个)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生:不同点:一个是分步计算,一个是列综合算式。
生:相同点:都是用总个数除以每组的人数。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分步综合都可以。现在谁能大声说出那组的成绩好?
生:第一组!
师:让我们一起鼓掌向穆德芳这一组表示祝贺!(板书:优胜组),第二组同学请继续努力。
师:通过踢毽子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要求每组的平均成绩,应用这组的总个数除以每组的人数。
生:要知道哪组的成绩好应比较每组踢的平均个数。
师:看来这个数的作用真不小呢,他能反映出每组的整体水平!(用手指板书)谁来给每组平均每人踢得个数起一个名字?
生:平均踢的个数……(很好!能不能再简捷一点?和我们的名字一样两个字或三个字?)
生:平均数。(非常好,那我们就把平均每人踢得个数叫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用“平均数”这个新朋友解决了哪组成绩好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看,这是我班环保小卫士梁捷统计的他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情况。(课件出示)
师:请你们帮梁捷算一算,他们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自己独立试一试,有困难的可以找同桌帮忙。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
生1:先算出梁捷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除以7。(实物投影)
分步:1+3+2+3+2+6+4=21(个)综合算式(1+3+2+3+2+6+4)÷7
21÷7=3(个)(7表示什么?)=21÷7
=3(个)
答: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
师:你们同意他的解题思路吗?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求出了梁捷家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我们的好朋友蓝灵鼠听说大家在研究平均数,特意赶来向我们请教一个它一直很糊涂的问题。你看!(课件配音出示蓝灵鼠画面:求出的“3个”是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小组讨论一下帮蓝灵鼠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有两种认识:
生:我认为“3个”就是梁捷家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3个”不是实际数)。
生:我认为“3个”不是梁捷家每天实际丢弃的个数,而是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它是一个“平均数”。
师:平均数“3个”和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比较可能会怎样?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适时激励表扬)
生:实际丢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给予提示)
师:蓝灵鼠听了大家的解释满意吗?一起了解一下!(课件出示蓝灵鼠: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大家,拜拜!)(师生一起拜拜!)
师:我们算出了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照这样计算,请想一想我们班有80个同学,那么80个家庭一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算一算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
生:那就会到处都是塑料袋,我想对丢弃塑料袋的人说:“请不要随意丢弃塑料袋了。”
生:塑料袋满天飞。
……
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努力,相信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装筷子游戏。请各组派代表准备好杯子,按老师的要求做。
师:仔细观察装好的筷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杯中筷子的根数不一样。
生:……
师:如果要使纸杯中的筷子一样多,可以怎样做?小组合作,先商量一下,然后再试一试,看哪个小组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1)把铅笔都取出来,用刚学过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先求纸杯中共有多少根铅笔,再求平均每个纸杯放几根。(必须出现)
分步:3+4+2+5+1=15(根)综合:(3+4+2+5+1)÷5
15÷5=3(根)=15÷5
=3(根)
师:你真聪明,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为她鼓掌!
(2)把所有的小棒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的分次放到纸杯里。
(3)先算出平均数,再移多补少。把多的移到少的中,使每个纸杯中都是3个。(你的方法更有创意,你真棒!)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求平均数的方法不只一个。其实,解决同一个问题会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开拓出新的天地!
四、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师:同学们,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处,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面的信息。
课件出示:学校第一季度的用水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平均每月用水吨数
吨数
246
180
270
1.算一算我校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2.说说从该表中你有什么发现,你想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3月份用水量最多,同学们、老师们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想说的是什么吗?
师:节约用水,从我自己做起!
五、深入生活,拓展应用。
屏幕出示画面
师配以画外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了一片土地,平均水深120厘米,你们看。谁来了?小明来了!我的身高可是140厘米,不会游泳,如果我在这条河里面玩耍,会有危险吗?
师: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小明一定不会在河里玩耍了。(德育教育)
六、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好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同学们的每一节课多能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七、课间游戏,体验应用。
师:课下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小组,进行一次拍球比赛,比一比哪组的成绩好。
规则如下:
1.以小组为单位,在室外进行。
2.每人拍3次,记录最好成绩。
3.计算出小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下节课我们选出优胜组,大课间给大家表演!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平均数》教学设计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PPT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 板书:平均数 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4、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1、你现在所认识的平均数是什么?
2、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五、随堂作业
《平均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平均数》教学设计10
以往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引入,比较典型的是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比平均数的环节上来。而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从比投篮技术的情境引入: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1分钟投中5个球,可是他对这一成绩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这样使学时体会到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而使得一次投球的成绩很难代表小强的真实水平,应该再给他两次机会。小强又投了两次,很巧的是后两次投篮成绩都是5个,显然是张老师精心设计的,使学生意识到用5来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避免了学生不会计算平均数的尴尬。接着小林出场,小林第一次只投中了3个球,“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从而自然引出第二组数据:3个、5个、4个。可是也引出了麻烦: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怎么办?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也用5来表示小林的成绩显然对小强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凭直觉认为4最能代表小林1分钟的成绩,这样平均数的意义悄悄地被学生自己发现了。
张老师精巧的设计,再加上他灵活、智慧地处理生成,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我受益颇多。
《平均数》教学设计11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 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彩笔及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间休息时玩什么?
(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
课前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请一个小组汇报。
男生和女生谁获胜了?怎样比较?(求总数)
2、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出示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比什么?怎样比?
A、比男、女生的总数(质疑不公平)
B、套的最多的、最少的都是女生,不好比。
C、比男生还是女生套的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
本组的想法。引出平均数。即: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演示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移动女生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5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动手操作移动彩笔。(说清移动方法及结果)
质疑:移动有局限性,数大或者没图怎么移?(如:求平均身高)
(2)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讲解思路并板书)
独立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板书)
求丝带的平均数。(P94页2题)
求平均身高。
小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河水平均深度110厘米,身高145厘米,下河游泳一定安全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四、实际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2、给本节课打分(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进一步渗透平均数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运动会跳绳的`录像引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套圈比赛”的录象,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收获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平均数》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推测。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三、教学难点: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产生平均数的必要性。
同学们平时喜欢打球吗?前些天,二(3)班有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投篮比赛。说到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情况。
出示两幅统计图: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球情况统计图。(0表示投中一个)
A、观察统计图,根据比赛情况,你认为哪队的投球水平高一些?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比总数——每队总人数不相同,不公平
比最多的——个人水平,不是整队水平
B、到底怎样比才公平地体现两队的实力(投球水平)呢?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实际就是每队队员投球的平均数
揭题板书——认识平均数
2、认识平均数
刚才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算出每队队员的投球平均数,能帮我们评判输赢。那怎样才能求出两队投球的平均数呢?
A、同桌合作完成
a、利用手中的作业纸,不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两队的平均数。b、再比一比,哪队赢了?
B、反馈:哪队赢了?你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
a、移一移,学生板演,其他生观察:在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每人投球个数变了
每队的总个数不变
(每队内部的个数调整,不影响整个队的实力)
像这种在总个数不变的情况下,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使每人投球个数相同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男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5,女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6,从而认为女生队投球的实力比男生队强一些。
还有别的方法吗?
C、算一算,(7+3+5+9)/4=6(个) (4+7+5+4+5)/5=5(个)
(1)、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比较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比较小又接近的时候我们用移多补少更简便,
当数字比较大而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刚才在评判了两队的输赢碰到困难时,是谁帮助我们进行公正地评判的?那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呢?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呢?
(1)、仔细观察女生队每人的投球数,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比5大――可能相等或不相等
有的比5小――
(2)、同样都是“5”,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个体的投球水平
是整个队的总体投球水
4、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均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五、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平均数
1、是的,正是由于平均数能体现整体状况,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不少呢。前不久,学校想了解三年级同学的身高状况,该怎么办?
昨天、我从咱们班第一横排中选5个同学,了解了他们的身高,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身高计表
同学12345
身高cm131136134132137
(2)、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145cm、130cm可以吗?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3)、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计算方法)
平均数134cm和表格中的134cm有什么不同?(5个人的整体的身高状况、3号个人的实际身高)
(4)、根据第一排同学的身高,请你推测一下咱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5)、看来推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和我们选取哪5名同学有很大关系,如果按现在的座位(8排8列),还是选5名同学,你准备怎么选?
小结: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小整体的状况,还能根据小整体的状况推测出大整体的状况。
2、小熊商店
(1)、出示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2)、求出前三周的平均数
(3)、预测一下第四周进几箱?
六、拓展
淘气身高1.3米,不会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洗澡,有危险吗?
七、小结
这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吗?
《平均数》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2.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平均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xx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xx年600台,xxxx年1000台,xxxx年1600台,xxxx年2500台
(1)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估计一下,到20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小于平均数;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平均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90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积累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李明和王小飞两位同学要进行篮球的定点投篮比赛。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每人各进行3次1分钟的定点投篮,以每次投中个数为成绩。
(课件出示)比赛成绩统计图:
观察,你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问题:谁赢了?为什么?
2、 王小飞再投一次,(课件出示成绩统计图)
问题:现在谁赢了?为什么?
发现问题:次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平均数
1、合作讨论
讨论问题:次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时,该怎样比才公平?
2、 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想一想:(以李明三次投球为例)能计算出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
教师适时板书:(7+3+8)÷3
=18÷3
=6(个)
问题:(1)、“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我们是怎样求出7、3、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
小结方法:先求和再平分。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引导:不计算,有办法找到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
小组讨论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移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说一说:根据刚才以多补少找平均数的过程,说说你对平均数的理解。
想一想:“6”表示的是李明三次都投中6个球吗?“6”表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认识平均数的特征。
3、 即时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求王小飞平均每次投中球的数量。
组织汇报,交流方法
结论:通过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通过这次比赛的经历,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
4、 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不会游泳的小明身高140cm,他要到平均水深110cm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小明家去年4个季度的用水量分别是16吨、24吨、35吨、21吨。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16+24+35+21)÷4=24(吨)。
2、你能想办法求出他的语文成绩吗?
(1)、先估测一下:语文成绩可能是多少?
(2)、同桌合作讨论。语文成绩究竟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我校的舞蹈队参加市舞蹈比赛,评委亮分96、91、95、96、84、99、97,算一算,我校舞蹈队的最后所得平均分是多少?
激发认知矛盾:平均分是94分,可评委却宣布最后得分是95分。这是为什么?
师:请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下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
板书设计:
、
【《平均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平均数教学反思09-07
《平均数》教学反思09-15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05-26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04-03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论语》教学设计07-05
《统计》教学设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