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05 11:53: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

  一、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我吗?欢迎的话举手表示,感到很高兴,既然欢迎,你在上课时怎样表现?

  二、引入

  常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绿树芳草,将我们的家乡装点得秀丽多姿,近几年市政府投入更多资金,要把常州建设为美丽的园林城市。消息一传出,许多植树公司纷纷表示愿意承担此项工程。

  提问:你觉得市政府在选择公司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回答:如实力、服务质量、完成工期、诚信度、公司规模等。

  三、自主探究

  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经过调查,市政府发现有三家公司在资金、工期、诚信度等方面的条件旗鼓相当,所以派人去他们以前的工程现场进行了实施调查,采集回了以下信息:

  (课件呈现)

  甲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中,现在成活树苗有24棵。

  乙公司负责的2号路段中,现在成活树苗有19棵。

  丙公司负责的3号路段中,现在成活树苗有47棵。

  看着这组信息,你会选择哪个植树公司呢?让学生展开讨论。

  引出:只了解成活的棵树这一个数量还不行,还需要知道树苗的总棵树是多少。(板书:成活棵树 总棵树)

  2、查阅资料,同学们需要的数据找到了。

  甲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中,共种树苗25棵,现在成活树苗有24棵。

  乙公司负责的2号路段中,共种树苗20棵,现在成活树苗有19棵。

  丙公司负责的3号路段中,共种树苗50棵,现在成活树苗有47棵。

  提问:现在,你会建议市政府选择哪个公司呢?(小组讨论,并请一个代言人作好发言准备)交流发布。

  板书:成活棵树是总棵数的几分之几?怎样比较可以快一些?(通分)

  现在同学们很快可以做出判段选哪个公司比较好。黑板上改一下,成活棵树是总棵数的百分之几?引出:百分数

  %→这个符号叫百分号。

  甲:24÷25=24/25=96/100=96%

  乙:19÷20=19/20=95/100=95%

  丙:47÷50=47/50=94/100=94%

  我们还可以写成这样:96%让学生上黑板写下面两个,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96%95%94%表示什么意思?

  交流信息,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小组交流一下收集到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3、小结归纳

  了解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百分数?

  ①阅读课本: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

  (形式、意义、作用、书写方法都存在不同的地方)

  四、应用提高

  1、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哪几个不能?

  (1)一堆煤97/100吨,运走它的75/100

  (2)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小结:数量不能写成百分数,分率可以写成百分数。

  2、(课件呈现)

  出示肯得基图片,你爱吃吗?猜一猜我们班爱吃人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看一段小资料,说说你的想法。引出洋快餐营业额比中式快餐多了百分之几?

  (课件呈现)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健儿取得了32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夺

  得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人们纷纷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体育健儿再创辉煌的时刻。中国奥委会在北京投入了1800亿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行快速交通网络、环境整治、生活设施改造与信息化建设。各项投资比例如图:

  游戏:石头、剪刀、布让学生收集信息,计算百分数。

  五、小结收获,自我反思

  这节课快结束了,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是100%的满意,老师想了解一下你的学习情绪如何?特别是愉快、紧张和遗憾这三种情绪。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大家这节课的各部分学习情绪所占的比率吗?

  愉快()%

  紧张()%

  遗憾()%

  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想用百分数干些什么?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单位。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在经历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自己发现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

  师: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能用整数表示吗?)

  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叫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2、明确目标:

  (1)明确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3、预期效果

  出示1/2,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分数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利用手中的学具表示分数1/4

  (1)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1/4.

  (2)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1/4表示什么意思。

  2、自主学习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4.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1/4.

  把4个三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个三角的1/4.

  把8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8个圆的1/4.

  (2)像一张圆形纸、一张正方形纸等都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4个三角、8个圆等是一些物体(板书:一些物体)。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

  任务二:

  1、任务呈现

  出示2/3,它表示什么呢?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学具,表示2/3.

  2、自主学习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把3条金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2)把6把牙刷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3)把9朵花看成单位“1” ,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单位“1”的2/3.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分数?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任务三:

  1、任务呈现:

  (1)出示1/(),这是分数吗?请你把它填一个分母变成几分之一。

  (2)每个同学都有12朵花,请你们涂上颜色来表示它的几分之一。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1)把12朵花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2.

  (2)把12朵花平均分成3份,涂色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3.

  (3)把12朵花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部分是单位“1”的1/4.

  (4)把12朵花平均分成6份,涂色的部分是单位“1”的1/6.

  观察这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3的分数单位是1/3.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2、结果反馈

  3、反思总结

  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而是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所以,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复习,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泼愉悦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这部分知识比较多、散,但难度不大,所以让学生先独自整理,再汇报交流。这样就让学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归纳总结能力。

  2.梳理知识与做习题相结合。

  汇报交流中,老师出示相应的习题加以检验,以便让学生相互学习,查缺补漏,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形成基本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交代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习题,复习与分数有关的知识。

  整理复习

  引导学生构建分数知识框架。

  1.回忆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有哪些?独自整理,组内交流。(师巡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全班汇报,补充交流。(师举例辅助并检验)

  梳理的知识如下:

  (1)分数的意义。

  ①观察下图,理解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根据下面的式子,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13÷42

  ②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件出示)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联系

  区别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是一种数,也可看作两个数相除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是一种运算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结合复习约分。

  ①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

  ②约分的步骤: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③约分的目的: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5)结合和、和复习通分。

  ①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②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6)结合○和○复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②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方法二: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7)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理解单位“1”、分子、分母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培养学生动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识单位“1”。

  教学难点:

  单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电子白板。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 自学、带着问题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 1)

  活动二:

  1、关于分数,你知道了分数哪些知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分数吗?

  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建立单位“1”打下基础。

  活动三:

  探究单位“1”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

  初步得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活动四:探究单位“1”是许多物体的一个整体。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现在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练习:举例,然后说出各个例子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把单位“1”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初步建立单位“1”概念。

  小结:单位“1”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指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单位“1”,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为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基础。

  练习

  活动五:归纳分数的意义

  ⑴我们学到这里大家能说说什么叫做分数?(同学试着说说)

  ⑵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

  ⑶课件出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再读一遍。

  ⒎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同学说分数,说名称。

  活动六:巩固应用 拓展练习 思考题

  课件出示

  (五)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数的产生 生活的需要

  分数的意义

  1/4 3/4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3.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组织、引导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信息发布,感知百分数

  (一)教师发布信息。以声音、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出示下列信息(见课件)谈话:我们虽然已经认识了许多的数,但,像18%,25%,37.3%,7%,22%,70%这样的数,仍需要我们来认识和了解。人们称这样的数为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二)学生发布信息

  师: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百分数)吗?在哪儿见过的?请说来听听。信息交流分两步进行,

  1.分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三)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从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

  二、质疑问难,明确学习目标

  师: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么广泛,请问:同学们想知道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及时地在黑板上作简要的记录(如意义,读,写等)

  当学生谈不到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时,教师便质疑:人们为什么不用分数来表示这些关系,而大量地使用百分数?难道百分数与分数不同吗?(板书: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

  三、自学释疑,达成共识

  (一)学生自学(课件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师:通过自学,你明白了哪个或哪几个问题?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请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交流。

  教师了解、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为释疑做准备。

  (三)师生释疑、解难

  1.组长汇报本组同学自学、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提示:一个组选取一个问题来重点汇报,主要介绍你们组是怎么理解的?

  汇报时,教师还要提醒: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并准备针对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2.针对组长汇报,引领或指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托把一个一个的问题加以理解(做到不流于形式,不规定学生必须先回答什么问题,再回答什么问题。)

  人们为什么喜欢百分数?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出发去领会——将分母统一为100便于比较的道理。

  关于百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入手,逐步感受——百分数是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几”转化成“百分之几”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即,百分数是“分率”中的一种特殊情形。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其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同时,辅以练习。

  [练习]

  说一说,自己搜集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将百分数的意义叙述成“……是……的百分之几”的形式

  关于百分数的写法

  先抽取几名学生从自己搜集来的百分数中各选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写在黑板上,其余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写法;再师生互评,并谈自己搜集时的写法是否正确,从而规范写法。关于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先让学生谈一谈,当学生谈不到或谈不清楚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百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3、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师:课下布置了一项任务,请同学们查找百分数的资料了,你们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

  生1:我是从报纸上找到的。……较年初增长15.5%…

  师:这位同学找到这么多的百分数。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据,哪位同学读一读。

  教师出示: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非常普遍。

  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百分数。

  (板书:百分数)

  师:通过刚才交流大家收集到的资料,老师发现同学们虽然还没有学过百分数,但已经会读百分数了。除了会读百分数以外,你们还想知道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1:我还想知道百分数怎样写。

  生2: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生3: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

  师:这几位同学都跟以前的知识进行了联系,想法非常好。

  生4:我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师: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我们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百分数用途和好处呀?

  教师板书:百分数的意义、用途、好处、与分数的异同。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自学课本,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77——78的内容,边看、边画、边想,通过看书自学,看你能了解到哪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学生自学课本。汇报交流:

  师:通过自学,你们解决了哪个问题??

  生1:我解决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指名学生再说一说,学生齐读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举例验证,解决问题

  A: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例子并说明含义。

  B:师老师去超市买了这两种饮料回来,让你选,你喜欢喝哪种?为什么?

  出示:课件。

  生:我会选农夫果园,因为虽然它的价格比较高,但是它的果汁含量也高。

  师:那果汁含量表示的是什么?

  生:就是纯果汁占这瓶饮料的百分之几。

  师:也就是说,我们把整盒饮料看作是100份,果汁就是其中的30份,也就是果汁占整瓶饮料的30%。

  生:就是我们把整瓶饮料看作100份,果汁是其中的30份,所以果汁占整瓶饮料的30%。

  师:果汁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整瓶饮料看成100份,果汁就是这100份中的10份,也就是整瓶饮料的10%。

  C:师:我还有两件毛衫,一件羊毛含量95.3%,一件羊毛含量32%,现在这个天气你建议我穿哪件?

  教师出示:

  生:我觉得应该穿第一件,因为它的羊毛含量高。

  师:羊毛含量95.3%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整件衣服看成100份,里面的羊毛占95.3份,羊毛就占整件衣服的95.3%。

  师:那32%又表示什么?

  生:把整件衣服看作100份,羊毛就是其中的32份,所以羊毛就占整件衣服的3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会运用我们所学的百分数来分析实际问题了。

  3、联系实际,教学百分数的写法,解决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教师出示:

  师:老师这儿有三杯糖水,你在这幅图上能看出哪杯糖水甜?

  生1:我感觉应该是第三杯,因为第三杯颜色比较浓,第二杯明显的加了不少水。

  生2:我觉得第一杯比较浓。

  师:只是在猜哪一杯甜,要想真正比较出来是不是需要数据呀?

  师:(出示1、2、3号杯,第一杯糖13克,糖水25克;第二杯糖27克,糖水50克;第三杯糖11克,糖水20克)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请你们四人小组研究研究,把你们比较的过程写下来。

  四人小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生1:第一杯糖水减去糖得出水是12克,第二杯,水23克,第三杯,水9克,因为水越少就越甜,9﹤12﹤23,所以第三杯甜。

  生2:我先化成分数,13/25、27/50、11/20,也就是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就可以了。13/25=52/100、27/50=54/100、11/20=55/100,所以第三杯水最甜。

  师:还有其他方案吗?

  生3:把糖水变成100克,第一杯蜜就是52克,第二杯糖就是54克,第三杯就是55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一号杯糖占糖水的52/100,二号杯糖占糖水的54/100,三号杯糖占糖水的55/100。所以三号杯甜。

  师:这个小组的方案和刚才那个小组的方案一样吗?是不是都在求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呢?(大部分同意第二种方法,但解释不清第一种方法的症结)

  师:第一种方案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学生陷入了沉默)

  教师举例:如果有第四杯糖水,其中糖1克,糖水2克,按照生1的想法,2-1=1,和刚才三杯相比,是不是这杯更甜呢?大家来看,其他三杯糖都超过了糖水的一半,第四杯糖正好是糖水的一半,所以第四杯不是最甜的。看来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只是单纯的求出差就行了,我们可以像刚才那些同学说的,要求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77-78页,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它的读写法

  2、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

  (引导学生说出: 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 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新授课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期末考试,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及其读写法。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小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练习

  1.第105页“做一做”,

  2.第106页第1,2题,

  3.(课件)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2) 千米可以写成27%千米。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2)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1)一本书看了40%,表示( )占( )的40%。

  如果书是100页,看了( )页;书是 200页,看了( )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 ( )%没修。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首先进行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第三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区别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与不同点;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四个层次,思路清晰,教学层次明显。其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上,并及时与分数做了比较,教学结构较为严谨。在练习设计上我也注重了层次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这节课的效果比较好!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8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同时这节课也是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分数四则计算等打下基础的一课。因此本节在本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在基本思想中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单位1 及其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单位1 及其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并能在网络环境下做出自我检测和评价。为实现上述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节数学课设计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探究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你们高兴吗?每到这一天,我们学校都会组织野营拉练活动。

  (播放情境动画: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山中走去)

  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别提多高兴了。可是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吃午餐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出示课件:一张饼,4个人分)

  师:原来啊,他们组有4个人,可是他只带了一张pizza饼,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师: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比如分东西、测量或计算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分数的意义。

  说明: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归纳意义

  1.回顾旧知

  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2.小试身手

  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分一分,看看从具体事物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分数。同学们愿意吗?请学生点击进入到小试身手的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点击放大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并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分数?

  问:你们得到分数了吗?谁愿意说说是怎样得到的?

  (指名选择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数的学生进行汇报)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力求实现学习自主性。把学习资源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结果必然各异,得到的分数自然也各不相同。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亲身体会分数的产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从而为独立归纳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尝试归纳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

  师:让我们看看最科学的说法。(出示分数的意义)

  4.理解单位1

  问:同学们想一想,单位1可以指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沙粒,我们想用分数的思想去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

  说明: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展开新知的探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意识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并给他们一个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去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在探索中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5.即时训练

  问:你能找出这两则报道中的单位1吗?

  三、深化理解

  (出示蛋糕的画面)

  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上面有12支蜡烛、8朵玫瑰花)

  (动态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从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学生可以分别把一整块蛋糕、12支蜡烛、8朵花看作单位1进行阐述,并从上得到相应的分数)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里,观察的角度不同,单位1也不同,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明确,虽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们确定的单位1不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也不同。

  四、自测反馈

  师:同学们现在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请点击进入到自我挑战的内容。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挑战练习。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通过课件的反馈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通过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可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同学们战况如何啊?完成所有挑战练习,而且全都正确的举一下手。

  问:谁能说说,这些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为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当中,不但及时地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考察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数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近。

  五、思维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更难的挑战思维的练习,你们愿意尝试吗?(出示开放题)

  说明:练习设计,层次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练习,分为自我挑战练习和开放拓展练习。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六、现场调查

  师:现在老师要进行一项小调查。请同学们进入到参与调查的界面,发表一下你对这节课的评价。

  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趣吗?是觉得很有趣?还可以?还是没意思?根据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一项提交上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提交)

  师:我们来查看一下结果。从这个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情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在统计结果中还可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分数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又一次进行了提升。

  七、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请把你的想法签写到留言板上吧!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意义的区别。

  教具准备:

  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百分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疑。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收集的?这说明了什么?

  师:既然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出示表格。

  师:3位球员进行投球比赛,你认为谁的水平高?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谁的'水平高,只看投球次数或者投中次数可以吗?要看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几。

  3.比较

  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位球员投中次数分别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中。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补充:

  师: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通分)

  生通分后汇报,师板书:13/20=65/100 ,15/25=60/100, 31/50= 62/100

  通过进行比较,发现球员A的水平高。

  (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的读、写法。

  1、用百分数表示,读、写百分数

  师:请你说65/100 ,60/100, 62/100每个分数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生说,师课件显示:

  65/100表示球员A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五。

  60/100表示球员B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

  62/100表示球员C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二。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一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几。(板书)师示范写65%

  师:谁能来读出这个百分数?

  生:读作:百分之六十五。

  师:将另外两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并读出它们。

  2、件出示表格,补充完整。

  3、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百分数?请你举例说说你收集到的其中一个百分数,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生举例说明,师板书记录。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0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

  1、分数除法的计算;

  2、分数除法问题的解答;

  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算理;

  2、比的应用.

  1、分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指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4、掌握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3、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

  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

  3、100g=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小组学习活动:

  问题⑴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问题⑵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要求]

  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

  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学习结果:

  3、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4、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与提高

  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

  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1/a÷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四、课后作业

  练习八第1、2、3题

  五、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例1.100×3=300(ɡ)1/10×3=3/10(㎏)

  300÷3=100(ɡ)3/10÷3=1/10(㎏)

  300÷100=3(盒)3/10÷1/10=3(盒)

  例2.4/5÷2=4÷2/5=2/54/5÷2=4/5×1/2=2/5

  4/5÷3=4/5×1/3=4/15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还会比较分数大小及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中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使学生真正题解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个部分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利用操作、讨论及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长方形白纸、一米长的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几个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计算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3.课件展示分物不能得到整数的情况。

  .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因此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2的含义吗?(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

  师:每一块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师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展示把一个长方形和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

  学生说一说每份与总数的关系。

  2.重点对一些物体平均分,每一份与总数的关系,试着用分数来表示。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三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

  师:像这样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把8支笔平均分给4个同学,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教师强调:

  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梨、一枝铅笔、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

  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用学具创造出一个分数,同桌间说说你这个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分数中的什么?

  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接下来老师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学学的又快又好。

  ①把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4

  师: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

  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8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师: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师: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生:分小组讨论

  师:是啊,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支数也就不一样了。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多媒体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举例说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自己也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数学书上做一做。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2

  单元总目标

  1、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现实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

  7、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通过自学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4、能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表述和交流,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5、了解分数的产生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知识,通过自学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6、感受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课时目标

  同上

  教材解读

  教材第60页通过两幅插图1、古人度量物体时遇到的困惑,2、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物体的情境,揭示了分数产生的现实需要:在进行测量和分物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教材61页“举例说明1/4的含义”是想通过学生的实践来理解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教材62页“做一做”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紧接着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结合做一做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

  “你知道吗”是对分数的写法的历史的介绍。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说分数的经验学生已经积累的较多,在学习本课时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把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作为重点,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重点要放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如1/4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其中的典型习题: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 ),每段长( )米,作为重点处理的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单位“1”,分数单位;理解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方法

  实践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课件(师),学生学习材料

  预习作业

  1/4,1/5,5/6,2/7,3/8

  读出以上各分数,并说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板块

  教师课堂行为(注明时间)

  学生课堂行为

  完成目标

  课前活动:检查预习内容

  师课件介绍:分数的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读出分数,说明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

  完成

  目标5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1、课件演示古代人在测量时的方法,遇到的困惑,提出问题:剩下的不足一个单位得不出整数怎么办?

  2、课件演示平均分东西的情境:

  提出问题:小男孩能分到个石榴,每人平均分到块月饼,包饼干。

  3、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如学生说出小数,教师也应肯定学生的想法)

  4、教师直接板书课题,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

  完成

  目标5、6

  二、学习分数的意义

  1、举例说明1/4的含义(板书1/4)

  生演示完过程后,教师引导提问:

  每一个图形为什么要分成4份?(引导学生说出分母是4,所以分成4份)(板书分成几份)

  课件或学生实物对比,这样分(不平均分)行不行?(引导学生说出必须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为什么只涂了1份?(分子是几就涂几份)(涂其他处行吗?)(板书取几份)

  (3)师:我们借助一个个图形弄懂了1/4的含义,你还能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弄懂1/4的含义吗?

  课件演示:

  4根香蕉,一盘面包,12块水果糖

  一排书,一把荔枝

  两道文字叙述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分法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相机引导分母是4就平均分成4份,分子是1,就取其中的一份),

  (4)如果老师把图形或物体平均分好,你还能找到相应的分数吗?

  (第3、4环节在汇报时)应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做的。

  2、总结(结合课件)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把一个蛋糕( )分成5份,这样的3份就是( )。

  2、下面的涂色对吗?

  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情况

  3、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2份是( )的2/6

  4、5厘米长的一条线段,其中1厘米是这条线段的1/5,这条线段是单位1、( )

  5、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7份是( )

  6、先判断下图能表示哪个分数,再圈一圈

  1/51/21/3

  (10个草莓)

  7、把一根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8、把一根7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9、把一根8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每段是( )米。

  10、一包饼干有12块,平均分给3名同学,每人分得这包饼干的( ),每人分得(  )块。

  11、把一根9米长的木料等距离锯了10次,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

  12、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得这盒巧克力的( ),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四、学习分数单位

  2、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64页第8题

  学生比较分数单位的大小

  师:谁决定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母越( )分数单位越( )

  五、拓展练习

  64页第七题

  阴影部分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1)学生利用学习材料表示出1/4

  (2)全班交流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做练习十一的1——4题,汇报。

  学生做题,汇报想法。

  1、学生自读分数单位的定义

  学生做题

  完成

  目标246

  完成

  目标1

  完成

  目标124

  完成

  目标3

  完成

  目标16

  板书设计

  平均分分子是几就取几份

  分母是几就平均分成几份

  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两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

  师:嗯?你的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课件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可以用?来表示;(并板书)

  课堂评价一:P47页(见PPT)

  课堂评价二:PPT口头完成做一做(P46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再通过两次的'课堂练习评价,巩固分数的意义及为分数单位的学习再做铺垫。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生:一堆糖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老师指着PPT学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在数学里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分数单位”。例如的分数单位是。

  师:指着课件(学生用圆片表示后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学们看看空白处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师:的分数单位是?里有几个?

  生:,3个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发现什么?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这个图形的,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老师这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师:看到这些图,美不美?还有比这更美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下并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些什么规律?(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

  师:孩子们,今天出色的表现让老师非常的惊喜,相信明天的你会更精彩。最后老师用与分数有关的话送语送给你们,或许现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会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4

  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xx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xx。

  (引导学生说出:xx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教具:

  课件、各种形状的纸张、水彩笔等。

  引入:

  1、分苹果

  师:今天老师带来三个苹果,准备分给两个同学,谁能帮老师分一分?

  生:一个同学分一个。

  师:那还剩下一个怎么分呢?

  生:一人一半。

  师:那也就是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是么?

  生:是。

  2、(幻灯出示书上的图片),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古代,因为生产的需要,人们为了测量,把物体分成一段、两段、三段,不够一段了,不是整数,不能用整数的结果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出示幻灯,找同学来读)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

  一、学习一个整体的分数

  1、幻灯出示1/4,这就是一个分数,它读作什么?(生答四分之一)谁能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它表示什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教具,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吧。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1)任意选桌上的的材料创造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1/4表示出来。

  (一)、学习一个物体的1/4

  (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

  1、展示汇报

  (1)师在同学中分别找到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的1/4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生展示,师帮助强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边做,师边幻灯演示。

  2、师小结:以上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他的1/4.(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1份”“1/4”)

  3、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你们怕不怕?

  (出示幻灯练习题),请说说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4、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巧克力蛋糕,准备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幻灯出示)这是一块正方形的蛋糕,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代表它,它是原来蛋糕的1/4,猜猜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做一回设计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它原来的样子。

  5、请小组内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啦?

  6、学生展示,老师幻灯演示。

  同学们,你们真是优秀的设计师。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

  (二)、学习一些物体的1/4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这又是一块蛋糕,露出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一,你能猜猜原来会是什么样子么?同学猜测。

  师出示圆形的蛋糕

  (2)老师这里还有一块蛋糕,用分数表示是1/8(幻灯),请同学们猜猜这次的蛋糕原来的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可以用三角形代替蛋糕,动手画一画原来是样子。然后小组讨论。

  同学展示作品。

  师:大多数年同学画的都是圆形的蛋糕,可是这次的蛋糕不是圆形的了,而是由8块单独的蛋糕排列组成的。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很聪明,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这次的蛋糕不是一个了,而是一些物体了。(板书“一些物体”)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刚上课时摆的1/4,你能找到你用一些物体摆出的1/4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请2名学生到前面投影仪上展示,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说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2、(幻灯出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请同学读)老师板书“一个整体”

  请同学看看你桌子上的材料,说说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了?你是怎么样分的?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再找两名同学展示)

  3、请同学们看看你刚刚分的1/4,都是1/4,为什么有的同学分得的是1个物体,有的是2个物体?

  生汇报,这个整体变了,因为四分之一是1个物体的原来是4个物体,四分之一是2个物体的原来是8个物体。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再说说同样是一个这一个物体,它可不可以是1/4,可不可以是1/8,可不可以是1/12?

  生汇报:可以

  师:为什么?

  生:当有4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4,当有8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8…师:这说明什么?

  生:分子不变,分母变了,说明分的份数变了。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二、学习单位“1”

  1、师:刚刚我们分过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称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这个“1”加了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生答:因为这个1不是就指1,而是指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

  2、师小结,刚刚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

  3、请同学们再看一下我们刚刚分过的物体,它们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了?

  (教师举例课后题)

  4、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三、练习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12块糖),看看谁最聪明,回答的又快又好。

  完成幻灯的练习

  四、学习分数单位

  1、同学们,请看黑板,其实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我们就把他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师:谁能说说刚才题中的分数单位?

  生:1/4、1/8、1/2…

  师:老师说一个数,看谁能快速地说出他的分数单位。3/4、2/5、8/9…

  生抢答。

  师:老师还没说分子呢,有的同学就已经回答出来了,你们发现什么窍门了么?

  生:分子都是1

  生:分母都是分的那个份数。

  师:所以说,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为你们而骄傲,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06-22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4-02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3-2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11-08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8篇03-30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04-02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04-05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0-3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