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27 13:35: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盼》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盼》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盼》

  “盼”字是什么意思,从目从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内心的渴望→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

  2、那么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梳理全文

  1.自由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学习指导。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3.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提示:每个事例概括时都要有“盼”)

  4.指名回答,提炼板书: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门,出门盼雨停

  5.画心电图。尝试结合“我”的情感变化,给“我”画一个心电图。

  [设计意图: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和心理两方面描写来衬托“盼”的,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从事例方面入手,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从而也帮助了学生解答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

  三、品读课文悟写法

  (一)品读第1、2自然段

  1.同学们发现了吗?无论是盼下雨还是盼出门,蕾蕾盼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生:穿上雨衣到外面走)

  师:对,你道出了她的心声,那我们就去看看蕾蕾那件新雨衣吧。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把这两个自然段表达什么中心意思?(生:我得到一件新雨衣,我很喜欢它。)

  师:如果让你把这两段浓缩成一个词,会是什么?(喜欢)

  3、作者是怎么写出“喜欢”的呢?

  学生交流:

  预设1:关于雨衣

  (A:颜色:淡绿色、透明B:款式:长着两只袖筒C:包装:扁扁的盒子)真好看!

  B:生:怎么?竟然看出我得到雨衣感觉很新奇

  师:这件雨衣的款式跟以前斗篷式的不一样,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我把这两个字换一换,你读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1)比较: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雨衣上竟然还有两只袖筒。

  师:感受到了一种新奇,是吗?越是把雨衣写得漂亮,写得赞,就越是让我们感受到蕾蕾对它的喜欢。原来,喜欢一件事物,还可以这样写。

  预设:2: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点评:蕾蕾的心理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新雨衣的喜欢。

  预设3:立刻抖开动作

  点评:立刻抖开师因为——喜欢。是呀,迫不及待地穿上啦!

  预设4:我一边想,一遍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师:你为什么穿上雨衣在屋里走来走去呀?

  预设5: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生:“赶忙”“凉冰冰”看出,现在已经热得不得了了,还穿着这件雨衣,可见非常喜欢。

  4.小结:大家真了不起,这两个自然段里虽然没有出现“喜欢”这个词,却句句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浓浓的“喜欢”。极喜欢又没出现喜欢这个词,作者真是高明。那我们也来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引导学生读书并尝试解决问题,并学会在阅读中研究文本,从简明、朴实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拓展练笔

  1让我们来挑战“完成初试身手第一题。”语文书翻到76页第一题。

  3.交流。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戏迷爷爷”来写的。

  4.下面我们挑战稍微有点难度的,“选词小练笔”

  请你选择一个词,围绕它写一个小片段,但不能出现这个词哦。

  5.展示交流

  6.总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写文章要围绕中心意思,要描写具体。蕾蕾盼的是新雨衣,老师盼的是大家学有收获,学以致用,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蕾蕾的盼。

  板书设计:盼

《盼》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创编

  教学重点: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

  教学难点:

  咬字吐字清晰准确,注意弱拍起唱和切分节奏演唱准确

  教学目标: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盼红军》,感受四川民歌特点,表达人民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使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电子琴、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

  学具:竖笛、小提琴

  板书:盼红军 (图画)

  教材分析:

  《盼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敲边唱边舞,叮当之声伴随悦耳的歌声十分动听。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 ,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节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个戏曲片段。你知道这是我国那种地方戏么?

  生:四川川剧

  师:剧中有一个表演者的面具总换,你知道这种表演形式叫什么么?

  生:变脸

  师:看起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剧种还是有些了解的。我们刚才看的就是川剧《变脸》的一个片段,川剧是四川曲艺的一种,四川曲艺形式多样,除了川剧以外,还有四川花鼓、四川评书、四川民歌、四川扬琴、方言相声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演唱。

  二、歌曲教学

  师:这首歌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生:启盼红军早日到来的心情

  (一)、学习旋律

  师:本首歌曲一共有三个乐句,同学们一起看旋律,这首歌曲是什么调的?

  生:C调的

  师:大家都知道C调的主音do在下加一线和三间,那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个音唱什么?

  生:RE

  师:谁能来说说第一个乐句的音符都唱什么?

  生:读出唱名

  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

  (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两个乐句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旋律

  (二)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听录音,可以轻声随唱。

  生:听录音学习歌曲

  (三)歌曲分析

  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生:期盼的,赞美的......

  (四)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创编

  (一)布置任务

  师:这首民歌原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采花》,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们为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和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为他们解脱苦难,推翻黑暗的统治,解放家乡的心情,他们在原曲调上重新填了词,并将原来的歌名《采花》改为《盼红军》。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歌曲进行第三次加工,主要结合我们音乐课比较常用的:说唱、竖笛、打击乐器、旧词新唱等形式进行创编,咱们看一看那种表现形式更好。

  生:组长带领同组组员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二)展示成果

  1、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创编成果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四、总结升华

  师:生活在压迫中的人们盼望得到解放过上幸福的日子,那我想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盼望的是什么呢?

  生: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师:不论你们的愿望是什么,老师都由衷的祝愿你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五、教学反思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上课时能注意学习氛围的创设。设计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和导语;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内容丰富、有新意,尽量做到使学生在这节课中创新能力、表演能力、感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得到充分发展。尽管我很努力,但是个别学生仍然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让我很着急?究竟是我的原因,还是学生的缘故呢?我想都有责任。我应该先自我调整,应该更有生气,才会给每位学生带来生气。

《盼》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读通课文,并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读通课文,并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揭题:

  1、谈话:(板书:荠菜)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荠菜吗?谁来说说它是怎样的?(荠菜是一种野菜,嫩叶可吃,味略有点苦。)(注:教师在谈话过程中指导“荠”字的写法。)

  2、揭题:既然荠菜味有点苦,不好吃,那么“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呢?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13课《我盼春天的荠菜》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三、 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交流反馈:

  ①翻到课后读读写写,说说你认为难读难写的生字,并说说为什么?

  ②读一段你最喜欢读的段落。

  五、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一、二、三题。

  四、学习1、2大段

  1、指名读第一段,有什么疑问?

  2、读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话具体写出了“我”小时候很馋?

  3、蔷薇枝、映山红好吃吗?为什么“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4、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齐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样,可以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5、总结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10小节,了解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苦,体会小女孩对荠菜特殊的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9、10小节。

  教学重难点:了解旧社会穷苦人家孩子的苦,体会小女孩对荠菜特殊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荠菜只是大自然中一种不起眼的野菜。可是我——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强烈的愿望!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辛酸种快乐的故事呢?

  二、整体入手,理清主线

  1、默读课文4—10小节,想一想:

  填空:

  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没有荠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有荠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2、指名汇报。

  3、总结:苦难享受

  4、看课文插图,应该是哪一种日子?另外一种日子,你能想象出来是什么画面吗?

  三、学习4—8小节

  1、自由读4—8小节内容,思考:在那苦难的日子,我遭受到哪些痛苦?(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2、给第4自然段的画面取一个主题(心情基调)。

  [板:饥饿]

  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出来?感情朗读。

  3、第5自然段的画面取什么主题?([板:紧张]

  应该怎么读?(语速加快)

  4、第6自然段?[板:冷酪或者悲惨]

  怎么读?评评同学哪里读得好?

  5、第7自然段?[丧气、悲哀]

  妈妈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会哀愁呢?(讨论)

  读出感情。(哀愁)

  6、读了第8自然段,你的心情如何?

  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乌鸦归巢?(讨论)

  小结。读出孤寂的感觉。

  三、学习9—10节

  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师)范读第9、10节。

  2、自由读第9、10节,思考:在有荠菜的日子里,我享受到了什么?(边读边做上记号)

  3、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的哪些感受,为什么?(与前对比)

  [板:好吃坦然]

  4、小结:我不但解除了饥饿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5、指导朗读。

  6、尝试背诵。

  7、在有荠菜的日子,我是这样坦然,没有荠菜的日子却只有苦难!难怪我会对荠菜有着一种——难怪我会这么盼望——

  8、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女孩,你会有哪些希望?

  [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

  我多希望()!

  我多希望()!]

  四、总结课文,说说启发。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苦难:饥饿、紧张、悲哀、孤寂……

  特殊的感情

  享受:好吃坦然希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诵9、10两自然段。

  2、给课文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大意。

  教学重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背诵9、10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学习提示”。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有哪几步?

  (1)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都是主要的,就要进行归并。

  (3)明白、简洁、完整。

  二、读课文,正确的给课文分段。

  1、联系单元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第三题,给课文分段。

  2、交流汇报,并说说原因。

  (1第一段;2—3第二段;4—8第三段;9—10第四段)

  3、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4、汇报讨论。

  (结合课后题3讨论第3段大意。)

  5、概括总结。

  三、讨论课后题1、2、4。

  四、背诵9、10自然段。

  怎么背容易记住,请大家出出高招?

  自由背、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五、课堂作业本。

  六、课堂总结。

《盼》教学设计4

  浅析教材:

  《我盼春天的荠菜》共10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点明课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是“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第2、3自然段中写“我”小时候嘴馋,要吃野花野草,是因为肚子饿。第4----8自然中,写了因饥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他家的人拿粗木棒凶狠地追赶而跳进河里,上岸后怕得不敢回家。9、10自然段写“我”喜爱荠菜,不仅因为它好吃,更为重要的是挖荠菜时心情坦然无虑,不必担心有谁凶狠地追赶,是一种享受。

  课文写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抒发了对荠菜的特殊感情,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财主的罪恶。

  本课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第1、9、10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第2----8自然段,第三课时:练习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学习字词。

  采用变序法学习课文1、9、10自然段,初步感受旧社会穷孩子的苦,生活在新社会的甜。

  本节课的重点是:我对荠菜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难点是: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旧社会,距当今儿童生活距离远,这对学生理解、体会本课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

  对教材附件的理解:此文中有幅插图,教学中,结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插图,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

  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突出两点:一是突出主体思想,以学生质疑,探索为主,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鼓励学生提出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二是突出以读为主。这篇课文感情充沛,特别是最后两自然段,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故此,可选择讲读法、引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教师导的过程,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以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此外,适当采用电教手段,加大教学密度,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是为了不教”,“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九义”小语教学大纲提出:“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可见,做好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尤为重要。本课的教学,着力从三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是继续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能独立应用标号法、笔记法;二是继续交给阅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学懂句子,三是让学生学会“读、思、划、议、写”的读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本课时的教法设计和学法选择遵循语思统一原则和以读为主原则。

  设计意图。

  本课时的设计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力求紧扣目标,围绕重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第一步:揭题读题,明确目标。

  出示课题,让学生自由地读这个课题,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地读。目的是课一开始使学生全情投入。《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我设计的这一程序,读好课题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第二步: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紧接着,我就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这样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全文的情感基调,把握好课文内容,也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步:学习字词。

  学习字词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可采用各种方法。学字词为下文学课文作了铺垫。

  第四步: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鼓励学生质疑,估计学生会提:A我对荠菜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特殊感情?从哪儿看出?B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殊的感情?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手段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核心的重要环节。通过质疑,达到这样的目的:1、弄清这几个问题,也就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2、从学生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

  第五步;变序学习第9、10自然段。

  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抓住契机,指导学生马上学习第9、10自然段。让学生自由地读,找把能看出这种特殊的感情的句子划出来,讨论。

  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耳,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本课的第九、十自然段写得非常美,虽然文字浅显,但细细品读,回味无穷,在这一段教学时,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齐读,选择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来读,读得认真,读得生动。

  这段教学中学生对文中的理解有一个难点,就“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现在的学生装生活条件好了,会有这种体验吗?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相似性体验。“饿时会饿得……”教师的语言有效地强化了与学生原有体验间的联系,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学生可以体验到未曾经历过的事。

  第六步:总结课文,留下悬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读的训练,努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熏陶有机地结合,自然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盼》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29个新词。

  2、初步学会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

  3、懂得旧社会财主的罪恶,穷苦人家生活的艰苦。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10自然段。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激发动机:

  1、出示实物荠菜,教师和同学一起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从生长季节、生长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

  2、揭题后解题,质疑:

  (1)揭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板书)

  (2)读题,你觉得课文重点会写什么?课题重点词是什么?

  (3)质疑:据题你会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你有什么疑问?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到底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3、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师简介旧社会穷人生活有关情况(如同学谈话中涉及此问题即穿插进去)

  4、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5、再读9、10自然段,简单回答作者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板书:好吃坦然的心情是享受)

  师引: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与她的经历有关。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三、导学--探究,学习新课

  1、研读第二段:

  (1)分节指读,归纳节意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全段。

  2、研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2)指名再读,其他同学闭目再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师在此告诉大家这种读书方法叫“初读想象画面”)

  (3)在你想象到的画面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要求对照文中句子,分析品读,体会感情,先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集体交流(分两方面-财主家人残酷和“我”心里害怕,可怜)

  A、第一方面:研究财主家人残酷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那家伙立刻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追来。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想象说话:财主家人当时的语言、神情

  c、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为什么会没有勇气?)

  B、第二方面:研究“我”心里害怕,可怜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条河里。(“一切”在这里包括哪些,“不顾一切”说明什么?)

  想象说话:当时的气候环境和“我”此时的心理

  b、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

  c、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假如妈妈知道这件事,她心里会怎样想?会哀什么,愁什么?)

  d、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

  师述:是啊,羊儿咩咩地叫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上,有家不敢回,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真是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害怕,这样的生活真是受罪!(板书:心里害怕是受罪)

  (5)说话训练,激发感情:

  “我”仅仅因饥饿难忍而去偷财主家的玉米棒,就落得如此下场,我想同学们此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假如你就是文中这位主人公,你此时最想说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6)配音朗读全段

  四、作业练习

  简要复述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简要复述第三段

  2、师引:所以在那么让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让人受罪的冬天里,“我”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啊,因为春天

  二、导读--探究,学习第四段

  1、接上引读

  2、从哪里感受到“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急切心情?朗读

  3、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两点原因:

  (1)用关联词把描写原因的两个句子联接起来

  (2)荠菜真的那么好吃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读下一个长句子,想象画面,

  思考:此时,我的心里没有(),也没有(),非常()。

  (4)这样没有担心,也没有顾虑的心情,就是“坦然的心情”。具体找找有关的词句。

  (5)a、再次读句子,想象画面,让我们也一起到那美好的境界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又会说些什么?

  b、请大家把这种美好的境界用文字描写下来。

  c、交流。

  4、师引:同学们,比起冬天偷玉米棒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来,现在这种放松坦然的心情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自由,太好了!

  让我们也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种快乐吧,感情朗读全段。

  5、配音朗读,试背全段

  三、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1、作者说自己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们说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2、“我”仅仅是盼春天的荠菜吗?那“我”实际上是盼什么?又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盼望吗?

  3、是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里,这可是旧社会的人们日思夜想,却想也想不来,盼也盼不到的生活啊,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呢?

  四、学习“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意:

  1、学习“单元提示”,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一、归纳节意;二、舍次留主;三、进行归并

  2、共同归纳第二段段意:

  (1)归纳节意:第一节:“我”小时候很馋。第二节:“我”馋是因为饿。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所以这一段的段意归纳为:“我”小时候馋是因为饿。

  (4)再次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3、尝试归纳第三段段意:出示课后第三题

  读题后选择下面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1)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我在河水中挣扎,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田野上。

  (2)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野上。

  (3)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后也因害怕,一直不敢回家。

  4、自主归纳第四段段意:让学生自主归纳、交流

  五、总结全文,再次质疑

  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补充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感情)

  饿——————————好吃

  (偷玉米棒) (挖荠菜)

  心里害怕————————心情坦然

  是受罪 是享受

《盼》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生字新词。

  2、变序学文,前后联系,探究原因,凭借朗读体会“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3、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以及“我”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题质疑

  1、出示荠菜实物,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着重指出这是一种有苦味的草。

  2、揭题,课题重点词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课题。

  3、质疑。荠菜是一种野菜,“我”急切地盼望荠菜,可见“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读了课题和这句话,你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号。

  筛选归纳:

  (1)“我”对荠菜有着一种怎样特殊的感情?

  (2)“我”为什么会对荠菜产生特殊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感知“特殊”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自己的感受,特别体会一下这份“特殊的感情”。

  2、交流所得。

  (1)提醒要注意生字,重点是“豌”“掰”“绽”。

  (2)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估计选择第9、10自然段,这两段集中描写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三、变序辐射,探因悟情

  1、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这份“特殊的感情”。自由朗读,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这份特殊的感情?画一画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出示句子: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1)点名读句子。为什么这样读?荠菜真有那么好吃吗?这个“吃”与这段第一句哪个词相呼应?(饥饿)

  (2)前后联系,感受饥饿。

  像我们现在是不会有这种饥饿的感受的,那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我”那饿得慌的生活。找找课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我”很饿?

  自读。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我”很饿?

  (刚……就 才……会 更别说 青 还没熟实在太饿了)

  (3)再读句子,深入悟情。

  “我”太饿了,特别是冬天,而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各种野菜任你吃,这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草,别提有多好吃了。了解了“我”这样的经历后,再来读读这句话,“我”对荠菜的这种特殊感情你们会体会得更深。(再次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

  出示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向广阔的田野奔去,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树上绽开的杏花,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1)“坦然的心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舒坦,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你能读出“我”挖荠菜时那种自由自在的心情吗?自由朗读体会。

  (3)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朗读时边读边想像画面,这叫“过电影”。“过电影”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再读体会。师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我仿佛看到小女孩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向田野奔去,荠菜像朋友一样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春天的景色是那么迷人,我是那么自由!)

  (4)前后联系,探究原因。

  “我”的这种坦然的心情是和“我”的经历分不开的。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经历,找到课文相应的段落读读。

  ①读了这件事后,你觉得财主可恨吗?你觉得“我”可怜吗?

  说说你读到哪儿觉得可恨?读到哪儿你觉得可怜?

  ②两方面交流。

  财主残忍、可恨——拿粗木棍 紧紧追来 冷酷地笑

  “我”的悲惨、可怜——没命地逃 不顾一切地逃

  挣扎 扑腾 爬

  重点读议:

  △我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妈妈为什么而悲哀?为什么而忧愁?(哀我遭毒打,愁地主逼债。)

  △太阳落山了,稍远处,羊儿咩咩地叫着,被追回羊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羊儿回圈了,乌鸦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里游荡,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简直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的心里只有害怕。

  (5)前后对比,再读感悟。

  现在好了,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了,比起偷玉米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现在这种坦然的心情可要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我自由了!(现在你们再读这一段,感情又会深一层了!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段。)

  四、升华主题,拓展阅读

  1、读到这里,你能说“我”盼望的仅仅是春天的荠菜吗?实际上盼什么?这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盼望吗?

  2、介绍作者,拓展阅读。

  张洁,当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从小被父亲遗弃,由母亲抚养长大,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森林里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等,她是一位在当代文学界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课外阅读初中教材中《我盼春天的荠菜》的姐妹篇《挖荠菜》。

《盼》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分别用“简直、可是、渐渐”写句子,并能背诵第9、10自然段。

  2、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

  教学重点:

  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上面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另外,课文写的内容发生在旧社会,距当今儿童生活距离甚远,这对学生理解、体会本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1、9、10节,了解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3、完成作业本1、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提出问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提问,筛选归纳:①荠菜是怎么样的?

  ②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3、解决①,存疑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并想想课文所写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年代?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交流回答,了解大意。

  三、学习第1节

  过渡:我盼春天的荠菜,因为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1、指名读,专心听: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2、提问,筛选归纳:①我对荠菜,有着一种什么样特殊的感情?

  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殊的感情?

  四、指导阅读9、10节,理解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9、10节)

  2、自由读,从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请把这些词句划出来。

  3、交流回答,把握以下3处:

  ②别提有多好吃

  ①我最喜欢荠菜

  ③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穿插提问: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加点盐花,味道真有那么好吃?--体会“饥不择食” “坦然”什么意思?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挖荠菜时这种坦然的心情?--从动作描写、景物描写中去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9、10节。

  5、小结:荠菜是一种野草,所以我挖荠菜时不用担心有人会凶狠地干涉,所以当时的心情是那么坦然,在“我”看来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就是作者对荠菜的一份特殊感情。

  那这种特殊的感情是怎么样产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五、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1、2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2--8节,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

  2、有感情朗读全文,完成作业本3、5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9、10节

  2、导入:从这2个自然段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对荠菜的这份特殊感情。那这种特殊的感情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这堂课咱们着重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指导阅读2、3节

  1、默读,思考:从这2 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我小时候馋是因为太饿。)

  追问:我为什么那么饿?(受财主的剥削)

  2、这和“我”对荠菜产生特殊感情有什么关系?(饥不择食:饿极了--别提有多好吃了)

  三、指导阅读4--8节

  1、默读,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田野上。)

  2、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从两方面去体会:①财主的凶狠残酷:拿粗木棍紧紧追来冷酷地笑

  ②“我”的可怜悲惨:没命地逃不顾一切地跳挣扎扑腾爬

  重点读议以下两个句子:

  ①……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我是怕看见妈妈那双哀愁的眼睛。

  “哀愁”怎么理解?

  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为什么会哀愁?

  (担心孩子会遭到财主的毒打;担心财主会借此逼债)

  ②太阳落山了,晚霞渐渐地退去。稍远处,羊儿咩咩地叫着,被赶回羊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

  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 乌鸦归巢”?

  (衬托出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后不敢回家的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的悲惨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4--8节,体会财主的凶残和旧社会穷苦孩子的悲惨。

  4、这一件事和我对荠菜产生特殊感情有什么关系?(我挖荠菜,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树上……,蓝天上……多么自由啊!所以我盼春天的荠菜。)

  5、再读课题

  追问:同学们,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你现在明白了吗?一是因为在旧社会,穷苦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而一到春天,荠菜可暂时充饥;二是因为荠菜是野草,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可以坦然地挖。所以在旧社会穷人家便特别喜欢荠菜,对荠菜的这种特殊感情便油然而生。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3、5题

  2、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背诵第9、10自然段。

  3、完成作业本4、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二、分段,概括段落

  1、自学“单元提示”,你学懂了什么?

  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课文第二段的段意:我小时候馋是因为肚子饿。

  2、结合果后习题3,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田野上。)

  3、研究讨论最后两个自然段要不要再分段。统一后,让学生独立概括第一、第四段的段落大意。

  (一、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四、我喜欢荠菜不仅因为它好吃,更重要的是挖荠菜时坦然的心情是种享受。)

  三、指导背诵第9、10自然段

  重点指导背诵第9自然段。八句话,可以按如下的思路背诵:

  ①过渡句:冬--春⑤怎么吃

  ②总起句: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⑥……心情……

  ③总分句: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四种)⑦不必担心

  ④我最喜欢荠菜。⑧不时地抬头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9、10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6题。

《盼》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初识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2、采用变序法学习课文1、2、3、9、10自然段。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4、学习部分生字新词,并巩固运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9、10两个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掌握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问)因为荠菜它是一种春天开花的野菜,因此,春天的时候我们才能品尝它的味道。今天,老师把荠菜的表哥带来了这叫蒿菜,它的味道和荠菜差不了多少。请一位同学上来品尝一下,如何

  这是一种略带苦味的菜!既然是这样一种菜,应该是不太受大众喜欢的。但有人却对荠菜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三课《我盼春天的荠菜》,来了解一下其中真正的原因。

  2、揭示课题

  (1)多媒体打出课题。(13、我盼春天的荠菜)

  (2)我们看题目,我盼春天的荠菜。先看这个盼是什么意思。(盼望、渴

  望)。那题目的意思就是我盼望春天的荠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看屏幕)我为什么要盼望春天的荠菜?第二个问题,我对荠菜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特殊)读一读。

  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上课,与你们老师平时给你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那你们的心情怎样?这就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既然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那课文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3)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幅图。(多媒体打出图),想想看,课文那一节是描写这幅图的。(第九自然段)

  3、指导阅读9、10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用划出。

  (2)提问,指名回答。

  (3)归纳:

  {1、别提有多好吃了。

  最喜欢荠菜{2、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4)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味道真那么好吃吗?(为了填饱肚子)

  (5)坦然是怎样一种心情?请一位同学念一念这句话。(教学坦然一词)

  从文章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心情的坦然?(一是从人物的动作、心情:向田野奔去,不必担心,可以不时的看一看;二是从景物的描写中,侧面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荠菜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吱吱喳喳的小鸟,绽开的杏花、白色的云朵。)

  (6)此时此刻,我们应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

  (7)因此,作者要发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受:荠菜,我亲爱的荠菜!

  4、过渡:荠菜它只是一种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饿!)

  5、教学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

  (2)指名读这一句话。(无奈的心情)

  (3)正因为我饿,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下面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我小时侯很谗)

  (4)从财主的胖儿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从他的胖看出什么,他吃什么?我又吃什么?)

  (5)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很饿?(青)

  (6)这些青的东西我都吃的津津有味,这说明我的确是饥不择食。

  (7)带着同情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节。

  (8)那么下面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2、3两个自然段的意思呢?

  投影出示:1、因为我小时侯饿,所以我谗。

  2、我小时侯谗,是因为我饿。

  (9)这就是归纳段落大意的一种方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它的一般步骤:

  1、先写出每个段落大意的意思。

  2、再看看它们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最后进行归并。

  用这种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是比较有效的。在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将进一步运用。

  6、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先将1、2、3、9、10这五个自然段的词语进行集中学习。

  7、教学词语

  蔷薇枝

  映山红

  青枣

  青豌豆

  财主

  丫头

  马齿苋

  野葱

  盐花

  吱吱喳喳

  绽开

  1、齐读一边

  2、男女同学竞读

  3、说话练习:分析词语,用3词造句、用上4词造句

  8、总结本节课

  板书设计:

  盼

  特殊的感情

  最喜欢荠菜

  饿

  谗

  饥不择食

  饱

  胖

  恶语嘲讽

《盼》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我盼春天的荠菜》是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打头课文,作者是我国知名作家张洁。文中描写旧社会农村的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从另一个侧面揭露财主的罪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简直”、“可是”、“渐渐”等词语写句子。

  2、能根据提示较深入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语言文字和课文情景,通过反复研读,品味分析,了解“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披文入情,读中悟情。

  2、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感受妈妈疼爱孩子的感情。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距现代生活较远,学生体会该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学习情景。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查一查关于荠菜的资料,向老人们询问旧社会时穷人的生活状况。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导入

  投影出示荠菜图片,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从生长季节、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盼春天的荠菜》,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想想词义。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 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 做作业本第一题。做完后交流。

  3、四人小组分工读课文。要求:读者尽情,听者尽心。

  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4、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5、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教时

  一、 读课题,自由读,指名读。

  1、你想读出哪个词语?(盼)“盼”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盼望、渴望、期待)

  2、分别用这三个词语再次读读课题。

  我盼望春天的荠菜——我渴望春天的荠菜——我期待春天的荠菜

  3、可见作者对荠菜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4、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9—10)

  二、研读全文,感悟我对荠菜的那份感情

  1、自由读课文9—10自然段,把描写作者喜爱荠菜的句子划下来,圈圈点点,读读议议。

  2、四人小组交流,读读你划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听听别人的朗读和理解。

  3、集体交流

  探究主题1: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一、好吃,咱们来读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真的很好吃吗?

  1、交流研究成果。

  2、既然荠菜味涩难咽,为什么作者认为“别提有多好吃”呢?(因为她饿)

  3、研读课文2—3自然段。

  我没有饿过,我相信你们也从来没有饿过,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绝对不会让我们挨饿。作者饿过,饿到怎样一种程度?请大家读读2—3自然段,找出文中有关句子,体会体会她饿到什么程度?

  (1) 谁来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

  A、刚抽出来的嫩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

  B、才开放的映山红,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C、更别说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了。

  (2)你想要说什么?

  A、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什么味儿?能吃吗?

  B、蔷薇枝?吃下去?

  C、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D、从吃的样子看狼吞虎咽:“一……就……” “一把把” “塞” “更别说”

  E、从吃的食物看都是未成熟的野菜野果:“青” “嫩” “才”

  (3)真让人辛酸哪!咱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

  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青玉米棒子!你还能说吗?

  A、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青枣青豌豆!

  B、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刚开放的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C、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剥了皮的嫩蔷滚枝吃下去!

  我们都没有想到,她竟然饿到了如此的程度!齐读A、B、C。

  小女孩为什么会这么饿?(贫穷)

  (4)说说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有实物、图片或相关的文字资料则效果更好。)

  教师激情演讲,渲染情景: 翻开人类的史册,我们才知道不管在昨天还是今天, 饥饿仍然威胁着人类。在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里,一个孩子已经衰弱得无法移动去寻找食物了。他快要死去的身体已经成为大群苍蝇的美食。你能想象他此刻最需要什么吗?同样,在炮火纷飞的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像文中小女孩一样饱受饥饿的折磨。谁能饱含感情地读读这两小节呢?指导课文朗读。

  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女孩看到春天的荠菜才会如此高兴。你能有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里的这些句子吗?

  出示:“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别提有多好吃了。” 学生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读。

  探究主题2: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一、怎么会是一种坦然的心情?(我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木棍凶狠地追赶我)

  二、研读4-8自然段,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为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追赶跳入河里,游荡在田野上。)这件事的哪些地方使你很为她感到难过、伤心?

  1、“那家伙立刻拿着粗木棍紧紧追来。”

  “粗木棍”他要干嘛?(是为了追到了打起来解恨)多可怕啊!

  2、我没命地逃,风在我耳边呼呼直响……便不顾一切……

  “风呼呼直响”说明了什么?

  “不顾一切”,不顾什么?多危险呐!

  3、“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喘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冷酷的笑声。”

  谁在笑?

  我在河里挣扎,他却在岸上笑,他真——

  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悟。抓住“立刻” “粗” “紧紧” “冷酷”,说明财主家的人十分凶残冷酷。那财主又是怎样的人?结合搜集的材料谈谈,加深对那个黑暗时代的认识。

  4、“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啊?(配上哀愁舒缓的音乐)指名感情朗读第八自然段。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羊儿哗哗地叫着,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按理说——(我也应该回家了),而且我也已经听到妈妈在呼唤我,但是我却不敢回家,因为我怕——(妈妈知道)。我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5、“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妈妈哀什么?愁什么?感受妈妈此时的心情。

  身为一个母亲,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饿、挨打,却无能为力。

  6、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对村口呼唤你的妈妈说些什么?此时你最盼望什么?(向往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7、所以“我”才会格外珍惜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有感情朗读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4、总结全文:

  (1)请选择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知道过去,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

  第三教时

  一、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二、读课文,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四、作业本第7题。

《盼》教学设计10

  一、课文理解:

  课文写了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的孩子以挖野菜为乐,表达了对荠菜的特殊

  感情,含蓄地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的孩子对自由的向往,也从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课题“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接着写“我”小时候馋是因为肚子饿,具体记叙了“我”因饥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财主家的人凶狠地追赶的事,既反映了旧社会财主欺压穷苦人家孩子的罪恶,也是“我”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课文最后写出春天带给“我”的希望。文中“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习重点: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当段落由多个自然段组成时,经常

  用到自然段段意归并法。阅读时,先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接着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哪几个自然段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取主去次,归纳出完整的段落大意。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二段(第2、3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详见课本第六单元单元学习提示)。“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难点在于对各自然段的段意根据主次关系进行取舍。在概括时应反复阅读体味才能确定,有时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概括。如课文第3大段(第4---8自然段),在对各自然段段意串连起来时,对语句进行加工,使之完整通顺。这段段落大意可这样概括:“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广阔的田野上。

  2、课文第9自然段“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蓝天上白色的云朵”,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读这段话,要这样去理解:1、劳苦的人家辛勤劳动了一年,秋天收起来的粮食大多被财主剥削去了,家里一点粮食,不够一家人生活,冬天只得挨饿。2、穷人盼望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可以挖野菜来充饥。3、“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多好吃了”。这样的食物只有穷人孩子才感到好吃,因为它比挨饿好受多了,所以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4、为什么“挖野菜时会有那种坦然的心情”,而且感到是一种享受呢?这更是对荠菜有一种特殊感情的反映。因为如今去挖荠菜时,可无忧无虑,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还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空的小鸟、树上的杏花、天上的白云。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在

  那个社会里,要是妈妈知道这件事,怎么会不哀愁呢?因为担忧自己的孩子遭到财主毒打,担忧财主会借此向父母敲诈、逼债。我怎么忍心看着妈妈再苦上加愁呢?孩子怕失去相依为命的父母,所以说“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四、参考资料:

  荠菜,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有缺口,花白色,嫩叶可以吃。

【《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04-03

春教学设计09-22

长城教学设计09-16

乙醇教学设计08-25

草原教学设计08-16

《莫高窟》教学设计08-04

《草原》教学设计08-04

古诗教学设计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