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明暗的基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索,而尽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在教学中,建议教师结合课本的文字和图片,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独自观察、探索和表现他们所发现或想象的事物,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另外,更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上成专业或纯技法素描课,要保护他们仅存的稚气,避免因过分强调传统素描的清规戒律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争取做到作业无一雷同、各具特色、张扬个性。
一 学习目标
了解明暗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感受优秀素描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和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去理解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用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淡化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以具体的实例说明明暗产生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创作,使作品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三 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范画、学生用石膏几何体、静物衬布、调光台灯。
学具:(1)收集的图片、照片、下载的资料。
(2)喜欢的写生物品。
(3)自己喜好的明暗表现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四 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范画、静物,组织教学。 学生准备资料、材料和学习工具。
2、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圆和一个球体,比较圆形和球体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一个是平面的形,一个是有明暗的体积。 体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利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浏览明暗立体感强的作品
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等。 思考平面的形到明暗立体的形成。
出示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3、讨论与分析 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老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放上六面体和球体请一学生用调光台灯照射物体。
学生讨论,发表明暗变化的看法。
老师总结学生讨论分析的明暗变化的规律:
明暗色调不同:
光源和物体远近不同
光源的强弱不同
光源与物体的角度不同
观者与物体的距离不同
物体本身的色彩不同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节台灯时远时近、时强时弱、角度变换,学生前后左右距离不同多视觉的观察等,使学生对明暗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讨论:明暗变化的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六面体有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间色的变化,球体明暗变化逐渐过渡等。
问题:明暗色调不同我们怎样去表现?用什么手法表现?
指导学生看书本中的学生作业思考后再回答问题。
加强学生对明暗变化的印象,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学具,如文具、苹果、等拿出来,感受明暗变化的规律,观察六面体为什么有黑、白、灰的变化,球体的变化形成调子等。(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调子。)
学生明白明暗变化的规律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球形,要求每一学生也画一球形添加明暗,表现立体感。
展示学生作业趁势引导学生学习明暗的各种表现手法。(球形添加明暗时间要短,学生有感受就达到目的)
展示课前老师准备的苹果各种不同的明暗表现方法,如铅笔调子画法、结构画法、钢笔画法、淡彩画法、水墨技法、黑白块面画法、剪纸拼贴、电脑制作等。展示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同一苹果用具象、意象和抽象去表现。
说明明暗表现使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表现手法,作品创造的意境不同。 学生配合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调节台灯时远时近、时强时弱、角度变换。学生前后左右距离不同多视觉的观察等,使学生对明暗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多元化及现代艺术观念的渗透,鼓励学生从传统的圈子跳出来,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欲望。
4、实践活动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摆静物,石膏几何形体静物写生﹙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步骤﹚①三角形构图有主有次,②整体到局部进行塑造,③明暗处理概括、简练回到整体。
请学生利用所学的明暗知识,根据不同题材展开丰富联想,运用不同技法不拘形式的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完成一张有一定创意、个性的素描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
①指导学生画出物体的位置注意画面构图,题材不限,最好来自生活。
②画出物体的明暗色调,明暗五调子的表现要求大体清楚、准确。
③尝试用多种技法表现深浅不同的明暗层次,更可以表现想象、意象中的事物。
五 课堂小结
1、肯定成功的作业,发现每个学生的成绩,给学生以希望。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谈创作意识。
2、鼓励学生不断学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六 板书设计
1、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2、明暗的变化规律 电子白板 范画
3、明暗素描表现技法
设计思路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直观引导为主线,主要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对明暗的知识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明暗还可以有多种的表现方法。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以直观的感知为主线,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总结出明暗的.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直观的课件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自由的表现。这样在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为有效实现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己制作课件、绘制范图、出示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以观察法、探究法、练习法为主要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然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结合本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观察、实践,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使学生一步步的学习,领悟、表现。这样,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探索欲,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
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2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
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调子和素描关系,并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素描关系,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难点】
学会分析素描关系。
三、教学用具
素描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分别播放两组鹅卵石的线描与素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喜欢哪一组绘画方式?为什么?素描绘画形式的鹅卵石,能够带给我们逼真、立体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这一课,看看如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体积感?
顺势引出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个小实验:首先拿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观看这是一个只具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将纸卷起,在右侧打了一束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除了纸张变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色调发生变化,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会形成明暗对比。物体自身颜色深浅也能产生明暗对比。
2.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大面,并提出问题:怎样区分三大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同一光线下,受光的面会比较亮,就把它叫做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到光照比较暗,就把它叫做暗面。平行于光线的面介于亮暗之间,就叫做灰面。这就是常说的三大面。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说出光源方向及物体的三大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如果对三大面细分可以分成哪五调子?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立体感产生的原因: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亮、灰、暗;五调子: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
2.教师讲解:光线的照射加之本身的结构和质地,使世间万物产生极其生动有趣又迥然各异的明暗效果。紧接着播放以下两幅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两幅作品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质感不一样,左边都是石膏几何体,表现出的效果差别不大,右边是生活物品,质感更丰富,物体质感的不同在同一光线下明暗效果也不同。画面突出三大面、五调子,可使物体呈现立体感,偏于写实、逼真。
3.教师播放一组素描关系明确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素描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明暗程度,同一光线同一角度固有色的深浅。素描不仅是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在美术创造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作品丰富的色彩,我们可以看到严谨的素描关系。
4.教师选取一些碎片随意堆放在一起,运用三大面、五调子的关系,示范如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总结以下绘画步骤:
a.勾出轮廓外形,完成平面形象组合。
b.确定三大面、五调子。
c.调整明暗,表现立体。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应用本课所学的明暗关系与表现立体的知识,任意选择一件感兴趣的简单物体进行描绘,尽量表现它的立体感。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
3.布置课后作业:
课下收集更多素描作品,分析它的素描关系。
五、板书设计
【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04-03
《比尾巴》教学设计07-29
《植物》教学设计07-29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07-28
嫦娥教学设计07-28
勇气教学设计07-20
颐和园教学设计07-20
散步教学设计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