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4-12-08 21:46:2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 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教学进度表

  略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校六年级共有两个班,各60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程非常感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们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主动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人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微观认识生命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切入,让学生明确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知道人类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的照片资料,分析、归纳、推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知道遗传和变异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以人体内部的能量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之间的相互变化,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整个单元呈现出了由部分到综合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地球的面纱”单元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通过大气层的研究、风的模拟实验、降落伞的秘密、风与帆的关系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风的成因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与生活”单元主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复杂的信息传递方式,知道动植物的一些行为特征以及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及辩证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

  “探索宇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研究与实践》单元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几个科学之谜,让学生像科学家达尔文那样,经理科学探究的历程,形成尊重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能够面对大量的事实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伪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对伪科学学习历程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感悟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达到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

  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差,学习氛围有些局限,会学习、爱学习学生不如一、三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宇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

  “人类祖先的足迹”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搜集资料,再到比较与分析证据资料过程,让学生读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从而提高认识。

  “绿色社区调查”单元,学生将通过设计调查计划,交流调查计划优劣,设计调查问卷、提纲,搜集数据和信息从众多繁杂的证据中发现结果和问题提出改进。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

  “养好小金鱼”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养鱼基础上,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小组合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雨具的改进”单元,通过学生适用雨具的经历,通过奇思妙想的设计改进雨具,交流雨具的使用优劣,体验发明创造源自生活。使学生学会用智慧改变生活的方式。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养金鱼的知识,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雨具的改进等。

  4、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每周1课时)

  周次 内容

  1、开学、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第一单元复习

  5、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第二单元复习

  8、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9、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第三单元复习

  12、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13、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4.5成果展示会

  15、第四单元复习

  16、期末复习

  17、期末复习

  18、期末复习检测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本学期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课前教育

  2

  2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2

  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

  5

  8、微小世界和我们;

  单元练习

  2

  6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7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习

  2

  8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

  9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2

  10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

  11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2

  12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2

  13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2

  14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2

  15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2

  16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

  17

  单元练习

  2

  18

  单元检测

  2

  19

  学期总复习

  2

  20

  学期实验考核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习,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程已经非常感兴趣,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常见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能把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联系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辩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单元从学生熟悉的静止与运动现象切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静止和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和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变换”、“四季循环往复”、“月亮时缺时圆”,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研究宇宙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对宇宙探秘的理想。

  “生物与环境”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查资料、观察、实验探究、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使学生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也有影响,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制订开展保护动植物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研究与实践》单元选择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引导学生设计调查表,搜集信息,分析调查结果,交流研究成果,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现象的持续观察,又有对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研究,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生物与环境的联系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了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强化了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利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通过研究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条件,推断太阳、地球和月亮三个天体的运动关系及相互影响,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探究昼夜、四季的形成原因,根据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等,力求让学生在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学六(三)、六(四)班的科学教学。

  1、纪律、学习状况方面:六(四)班的纪律较好,课堂上注意力较集中,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作业基本上能认真完成。而六(三)班学生好玩,上课容易走神,作业部分学生能端正地完成,学生的成绩较平均,尖子生不多。总体来说,两班上学期的平均分相差不大。

  2、实验方面: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六(四)班学生实验时井然有序,有良好的实验习惯,自觉准备实验器材,善于发现和探究实验结果。而六(三)班学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再加上受实验设备欠缺的限制,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

  相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解决以上的不足,提高科学的各方面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教材包括了机械和工具、形状与结构、热和燃烧、能量、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共32课。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各单元教学要点:

  ●“机械和工具”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课):通过使用工具,发现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2~7课):通过设计、观察、研究杠杆等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认识这些机械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三部分(第8课):通过研究自行车这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由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器),总结和提升有关工具和机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形状和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各课具体内容是:

  第1课“抵抗弯曲”、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

  第3课“拱形的力量”、第4课“找拱形”研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

  第5课“做框架”、第6课“建高塔”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和物体稳定性问题。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是认识桥多姿多彩的形状和结构,这课汇集和拓宽了前面几种结构的认识,并为下一课学生造“桥”作了铺垫。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安排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制作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能量”单元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课),认识电流能够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是怎样转动起来的,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第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发展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过去学习过的声、光、电、热多种能量形式都联系在一起,在大量、具体的现象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抽象的能量概念。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2)班的科学课。六年级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三、教学目标: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继续发展学生对对比试验中变量的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学习运用对比试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学会细致的观察。

  (三)让学生学会将记录和数据转化为证据,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建构科学概念,学会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事物。

  (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使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信息资料搜集、整理资料法

  五、具体措施

  (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八)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九)充分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进度课时数备注

  第一周1.病毒1课时

  第二周2、细菌3馒头发霉了1课时1课时

  第三周4.食用菌5.蜡烛的变化1课时1课时

  第四周6.食盐和水泥7、铁生锈.1课时1课时

  第五周十一假期

  第六周8.牛奶的变化一、二单元复习1课时1课时

  第七周9.静止和运动10、距离和时间1课时1课时

  第八周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12、物体的运动方式1课时1课时

  第九周13、运动的物体第三单元复习1课时1课时

  第十周复习,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一周14、白天与黑夜15、昼夜与生物1课时

  第十二周16、四季更替17、弯弯的月亮1课时1课时

  第十三周18、日食和月食19、登上月球1课时1课时

  第十四周20、蚯蚓找家21、变色龙1课时1课时

  第十五周22、植物向哪里生长2课时

  第十六周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24、珍稀动植1课时1课时

  第十七周25、生物的启示科学探索的故事第四、五单元复习1课时1课时

  第十八周研究与实践2课时

  第十九周全册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复习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习考试2课时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善,观测工具的改善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能够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期末及毕业总复习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个性是学困生,师生都要个性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 课时安排

  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六课时

  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九课时

  三单元 宝贵的能源 九课时

  四单元 太阳家族 九课时

  五单元 海洋资源 九课时

  六单元 总结阶段 六课时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 《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 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 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 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 期末及毕业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分别为: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学期共19周,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别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1、常见的建筑1

  22、巧妙的结构1

  33、美丽的建筑1

  44、人体的组成1

  55、消化与呼吸1

  66、呼吸与交流1

  77、循环与运输1

  88、生理与适应1

  99、健康成长1

  1010、小池塘、大世界1

  1111、小瓶子、大学1

  1212、小行为大环境1

  1313、浩瀚的宇宙1

  1414、探索宇宙1

  1515、人造地球卫星1

  1616、在太空中生活1

  1717、走近科学家1

  1818、科学学习回顾1

  19期末复习1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自身对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习活动。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15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

  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

【六年级科学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18

科学教学计划06-20

(精选)科学教学计划02-18

科学教学计划10-31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人教版01-21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7-18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教学计划12-09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10-26

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3-08

科学教学计划优秀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