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8 08:24: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1

  首先讲讲在乘法教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中,首先提到我们小学学习过的正数和0的加法运算,勾起同学们的回忆,熟悉感使他们能更快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同时从章前节的例子中,体会有理数的加减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接下来通过讲解向左向右运动的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利用数轴,边讲边画。得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之后将绝对值相加。以及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之后将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这部分教学主要强调按照加法法则,一步一步做题,并严格按照解题格式。同学们在一开始做加法的时候错漏百出。将同号两数相加或者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搞混,出现同号两数相加的,在确定了符号之后用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或者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确定错了,或者将绝对值相加了。出现这样的错误,我只好让他们多读几遍法则,分清同号两数相加跟异号两数相加的区别。同时兼以例题,详细缓慢地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熟悉解题过程以及格式。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律之后,学会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

  (减法)

  在学习有理数减法的时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时候出现一个正数减去一个负数的情况,同学们马上就使用了负负得正,这无疑是正确的,对于能够熟练使用这四个字的同学来说,计算会更加简便。但是出现如-3-2这样的算式时,有些同学也直接使用负负得正,就得出5或1这样的结果。特别是对于-6-6,很多人等于0。我给他们纠正,减去-6,相当于加上-6的相反数6,也就是-6+(-6),再用乘法法则运算。同学们便反应过来。同时我又给他们举例子:本来你欠我6块钱,现在又向我借6块,欠我多少钱?会是0吗?这样我可亏大了,这帐我不认。同学们哈哈大笑,同时也意识到一个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的正确意义以及负负得正这四个字不能乱用。具体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为了给下面学习乘法铺垫,我给他们稍微讲了一下负负得正的意义,但是不敢讲多,怕他们更乱。同时为了他们之后不要用错,我跟他们说现在先不要使用负负得正,等我们学习了乘法,再来使用,现在就乖乖地按照法则来,关键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注意符号的改变,再适当运用运算律,熟悉解题过程跟格式。

  (加减混合运算)

  不断跟同学们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法则,还是有很多同学出错。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符号出错之类的。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虽然不断强调,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再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什么是简便?怎么简便,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归纳:

  1. 凡相加是整数的,可以先加

  2. 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分数相结合

  3. 有互为相反数可以互相抵消的,先相加

  4. 正数,负数分别相加

  同学们有理数的加减法掌握得不是很好,邹老师指点,从学业评价上面,同学们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重新出出来,整理成练习题试卷让他们周末回去做,加强巩固。

  (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里,主要是让同学们理解负数乘负数的意义。一只蜗牛在直线上爬行,它现在的位置在原点O上,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现在之后为正,现在之前为负。分以下四种运动情况:

  如果它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之后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为2 《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3=6(厘米)

  如果它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之后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为-2 《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3=-6(厘米)

  如果它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之前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为2 《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3)=-6(厘米)

  如果它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之前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为-2 《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3)=6(厘米)

  主要是理解最后一个算式,向左爬行,那么速度记为负,3分钟之前,那么时间也是负的,结果就是蜗牛向左爬行,现在在原点位置,那么3分钟之前它在原点的右侧,距离原点有6厘米。所以有-2 《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3)=6(厘米)

  之后让同学们观察这四个等式,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之后通过讲解例题来展示法则的运用。同时告诉他们,负负得正就是同号得正的一部分,两个负数相乘,得正。对于乘法的学习,同学们掌握得比较好,它们给的反馈就是比较简单,法则也比较好懂。

  (多个有理数相乘)

  整体来讲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细心的同学很快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重点在符号的确定,有这样的法则: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同学们出错的地方主要在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化错了,最终结果漏了符号或者没有将分数化到最简,甚至有的同学就在这里出现,加法和乘法混淆,结果出现错误。

  为了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负负得正,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通过PPT展示,通过动画与色彩的配合,吸引同学们的注意,此外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让他们自主发现规律,最终更好地理解负负得正。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讲起运算律,同学们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讲这节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主要就是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简便运算。同样,确定符号是第一步,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同学们掌握新知识。但是从作业的反馈来看,同学们做的并不是很好,错误率比较高,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更是层出不穷。讲的时候同学们回应得很好,做起题来却不是这样。针对做得比较差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指导。

  (有理数除法)

  学习有理数的除法,同学们接受得比较好,只要记住,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掌握。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在学习了倒数之后,跟相反数混淆了,讲到倒数的时候,给同学们做了详细的区分,强调各自的特点,不要搞错。一些同学粗心,做错了,经过指出能够改正过来。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单元中,我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及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们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情境中探索新符号,并掌握了计算方法。

  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不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是教学乘的顺序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突出各部分积的实际含义。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中,首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并要求学生用点子图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让学生经历用图示表征解释算法的过程;然后在去全班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汇报使学生明确如何划分点子图、算式表征了哪种计算方法,沟通图形表征、算式表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在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时,让学生再次利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结果,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掌握好算法。

  借助点子图,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学会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去表达和交流,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学生探索14×12=?时,学生出现了多种算法:

  (1)14×10=14014×2=28140+28=168

  (2)14×2×6=168

  (3)14×4×3=168

  (4)12×7×2=168

  (5)12×10=12012×4=48120+48=168

  (6)14×9=12614×3=42126+42=168……在学生交流多种多种算法时,让学生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充分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较、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策略。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这多种方法,都体现了相同的解题思路“先分后合”。师追问: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有什么优点呢?学生体会后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这样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

  三、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例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积的位置对错位;出现相加的错误等等。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学生计算中一定严格要求,书写工整,计算细心,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是在孩子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进行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主题图,激趣导入

  在复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后。我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讲一讲2008年奥运金牌榜的故事,昨天我们讲到有一个俄罗斯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正在看2008年奥运金牌榜,美国人非常看不起地对俄罗斯人说:“你看我们美国比你们俄罗斯多获得了13枚金牌!”这时候旁边的中国人看不下去了,说:“你在这里嘚瑟什么!有本事和我们中国比一比!”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下美国人傻眼了,孩子們,你们知道中国比美国多了多少枚金牌吗?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马上投入到了下面的学习中来。

  二、把握核心问题,关注孩子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我注意改变单纯重视孩子对计算法则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孩子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和做法。当孩子面对51-36的计算任务时,我先让孩子思考“个位上1-6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从而引起孩子的认知冲突,引发孩子积极思考。然后引导孩子结合小棒的具体操作过程揭示出退位的方法,并让孩子尝试着用刚才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来计算。我再适时作引导点拨,由此让孩子切身体会“为什么要退位?”和“怎样退位?”这两大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标志着孩子们对退位减法计算过程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重点引导和放手让孩子积极思考有机结合

  在进行例题3“50-24”的学习时,由于已经有了前面例题2的探究过程,我着重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只在计算之前抽问孩子:“0-2不够减,你准备怎样退位呢?”孩子回答后自己独立计算。计算完成后我组织孩子们根据前面的学习题讨论,交流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出从十位退一个位要算几减几,十位又应该算几减几。

  四、鼓励孩子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努力给孩子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们在认真倾听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伴的交流和讨论。例如当孩子发现个位不够减时,让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怎么算?”然后利用小棒自主探究,再同桌交流等等这些过程都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了愉悦的学习体验。

  五、让孩子静下心来计算,在练习中培养计算能力

  一度很多老师整堂计算课都上得热热闹闹,但一堂课下来单独让他们计算几道题时,很多孩子计算慢,而且不准确,这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这堂课中我利用第19页中的“做一做”,以及后面的练习题,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练习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课堂上出现了难得的“静”。大部分孩子不但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算理理解清楚,而且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少数孩子仍然受不退位减法的影响,把被减数的个位和减数的个位调换了位置再减。还有部分孩子退了位之后,在算十位相减时忘了退了1,仍然按照原来的数减,需要在以后加强针对性练习。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6

  在加减乘除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运算规律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我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并透彻讲解运算符号的含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运算的基本思路。

  我引导学生多做一些练习,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加减乘除的综合练习,让他们在不同的题型中深入理解运算规律,掌握常用的运算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7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掌握乘加乘减的相关概念时存在一些困惑。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我向学生讲解了乘法和加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我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化的方式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计算过程来体会这些规律。

  最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我组织了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运算方法。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8

  本节是在学习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基础上。引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它是有理数运算的推广和延续。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熟练的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难点是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首先,我先复习了运算律,既是对上节的复习,又对这节学习作铺垫。又通过详细分析了例题,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更明确了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运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第三,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锻炼的过程。及时的`反馈学习情况。最后,通过“算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课后的专家的对教学过程和课堂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希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例题的难度降低,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

  本次活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的研讨,老师们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浓厚的氛围。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实践,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会更快!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9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及向学生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及用计算器对比较复杂的式子进行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只有把握住了重难点,才能在运算顺序的“指挥”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对加、减、乘、除法的法则进行巩固复习,克服学生对运算法则掌握不熟的困难,并利用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并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用计算器对例题进行验算,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捷。一节课下来,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1、在导入时,先对加减乘除的各运算法则进行巩固复习,结合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为新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保证。

  2、在讲解例题时,让学生先动手试做,关注到了学困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将笔算与计算器计算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会动手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计算器对于复杂式子运算带来的便捷,感受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实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分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本节课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1、分组学习中,各组的讨论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第四组和第六组的同学,各做各的,基本没有充分的讨论。对各组里的学困生的学习指导不到位是讨论不积极的关键。

  2、对学生的激励不足,比如第四组的罗发兰同学到黑板做题时直接写出了结果,未能给予学生更好的鼓励,而是直接指出其不足,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在教学之初复习运算法则时,没能列举出典型例题,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使得学生对法则的掌握还是不到位,导致后面学生在做题时出错。

  4、讲解计算器的按键时,缺少举例,一笔带过,使得部分学生还不会使用计算器计算,特别是计算中按键的顺序。

  5、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未能更好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使得教学内容未能得以全面完成。也使得教学时间过紧,对于部分学生做的题中的问题讲解不全面,比如第一组的'肖启艳同学在做题时,将乘法分配律中的“+”写成“times;”,未能及时给予纠正。

  6、学生分组出题、做题时,对于做得又快又准的小组激励不足。

  三、今后的教学方向:

  针对本节课中的成功和失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并不断应用于本班教学实践,根据小组教学的要求,逐步探索出适宜本班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量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写好教学反思,将自己的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中去,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使自己能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10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是在一年级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两位数与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我是这样教学的:用大屏幕展示摆小棒的过程,渗透用竖式计算的算理。把整捆的看作十位上的数,单根的看作个位上的数,56-22,就是要从56里面减去两个十和两个一,从个位(看单根)6个一减去2个一,个位上剩4个一;然后从十位(看整捆)5个十减去2个十,十位上剩3个十,最后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这样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为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打基础,突破了难点。另外要求学生多说算理,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练习,提高做题效率,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道理。

  虽然这部分内容设计可以,但是在学生做题过程中还是发现一些问题。由于刚学完两位数与两位数加法,所以学生在做减法时,也加起来了,我分析:一方面是受加法的影响,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学生对减法的意义理解的不透彻。

  学生出现问题后,我就认真反思,怎么样学生的错误就能降到最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法的意义,在学生尝试练习后,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摆的过程,让学生明白“22”是从总数“56”里面去掉的,所以剩下的数肯定比“56”小。另一方面理解算理,怎么减。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找出比较简便的算法。

【加减乘除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06-07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2-02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12-15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06-22

绝招教学反思02-16

教学课后反思11-17

中班教学反思11-23

欧洲教学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