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
今天铜井中学、岱庄中学、城关中学的九年级教师来我校学习小组合作。随之我听了胡家波老师、李树果老师的精彩授课,深受启发。两位老师基本贯穿了126策略,小组合作很成熟。胡家波老师复习了四边形,由同学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然后找出几道典型例题进一步深化。将这几道题分成几个任务,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讨论交流,之后小组抽任务,为下一步展示进行充分准备。同学们展示的很好,而且提出了不同解法。有利于同学们发散思维形成。能举一反三。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弱者优先的原则,更关注了后进生。比较遗憾的是最后一小组未展示。李老师复习了力。优点和胡老师的差不多。就是希望李老师上课的时微笑一下,引导学生们表现的.自信一些。上述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教。
教学心得
根据县教研室、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作为一名班主任兼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应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在尝试小组合作教学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少数学生不乐意合作或不善于合作、合作态度不认真。在每个三个班里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安排,发现效果不错。
一、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
二、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
三、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四、避免个别学生作秀,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2
现阶段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是别人得到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强化训练、巩固,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调整而使教案为动态的"教案",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对学生的一丁点成绩,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内容要设计的少而精,给学生以足够的交流时间。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紧要使用,更要结合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实际选择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3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反思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然而在课标思想指导下,在课题改的口号声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很自豪地说:"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没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准。所以教学公开课,教学观摩课上总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主要环节,教育论文《反思小组合作学习》。而许多教师流于形式的做法实在令人长叹不已。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
实践中我悟出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宁少勿滥,抓住契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于合作学习。
2、教给技巧,变换形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否则课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好效果。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教师也可以学习美国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职务如"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小组合作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组合,还可以按程度、性别组合等。但各种组合方式应当交替使用,使学生能不带情绪地随机组合。
3、研备合作,参于合作。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备好合作是提高小组学习效率的关健。教师在备课要时应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以便掌握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呢?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4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上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形式,每当学习时遇到有些难度、需要学生多思考,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或者有些重难点的知识,教师一般会倾向于设置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但是小组合作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有的学生不参与,有的学生“”一言堂,有的讨论着讨论着就开始聊天玩耍,控制不好,适得其反,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想要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需要下很多功夫去了解学生,设置活动。
1、分组,应该合理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众人的智慧要强于个体的智慧。从而使学生能从主观上接受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的组建时,也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在小组中角色位置及责任意识。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格、性别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6人。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分组的时候要考虑使全班各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不允许学生自由组合,防止组内同质的现象,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让学生相互间学习成为可能,既能避免上文所说的“乱说”,造成课堂上的纷乱,又显得公平、利于竞争。
2、方法引导,提高效率
教学组织中的引导。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执不休,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3、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一号为大组长,保证小组高效率的工作,保证每个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保证各司其职,提出下一步的建议;负责讲解疑难,帮助同学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等。二号为纪律组长,保证组员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做其他无关的事情,提醒组员不要声音过大,扰乱课堂秩序。三号为监督员,提醒成员参与合作和小组活动,解决不参与或者一言堂的现象。四号为记录员,负责各个项目的记录,汇总。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调整。
4、培养交流技能的培养。
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5
昨天城关中学、铜井中学和代庄中学的九年级老师们在各自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来我们学校研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教研室徐主任一同前来(他已是第五次来我校给予工作指导)。按照学校安排,我在我班上了一节习题处理课,每次外校老师来听课,我最担心的都是千万别给学校丢脸,如果是本校老师听课,就想别对不住老师们,可自从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硬是没上出一节满意课,没找到以前的感觉,一节课下来总觉得不足、缺憾的东西太多。
针对昨天的课,与以前相比,自己有底得多,能明确什么地方该点拨,能较为及时地评价,这大概得益于近段时间向其他老师的学习。学生也不像以前扭捏不舒服,知识性的东西比较明晰,相信学生能有所收获,谈到收获,对于老教师的我来说,最为遗憾的是不能及时灵活应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最后一个阶段我问了6组的1号同学让他谈收获,我绝没想到他会不说话,确实不应该、以前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只能习惯性的找了另一组的同学来谈一下,当时情绪确实受了一定的影响。课后我仍在回想到底怎么了,他不知该说什么的话,我完全可以问他们组重点解决的问题,他全会了的话不就是他的收获吗?今天我找他谈了话,问起昨天的情况,他告诉我想总结的好一点,可越想越不知怎么说,太紧张了,可爱的孩子,太缺乏锻炼了。我这做班主任的`真不合格。前一段就说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效果不一样,班主任有责任(刘立霞老师的课在4班和1班的差距),现在又出现这种状况,我更感到有压力,确实觉得需要学习、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应不断努力,至少应对得起家长们、孩子们。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6
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不仅要看个人更是要看集体,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措施的得利,小组“代言人”要轮换真是恰到好处。自主————合作学习理论是依据主动发展和动机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师生交流活动过程。采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正是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的评价不仅面向个体,更注重对小组集体成就的肯定,让小组成员在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习的使命感。
其次,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小组自评,给学生流出时间,让小组成员就他们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经历进行反思;学生在一起评价他们的工作,描述成员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什么行为是有帮助的或没有帮助的.,什么行为需要继续或改变。小组合作学习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从而达到改善班级学习氛围、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成绩和技能为根本目标。而我们的评价活动也仅仅是个实践和尝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总结和摸索更为完善和科学的方法和经验,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再次,小组“代言人”要轮换。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常由学优生担任),作为本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获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做得好些。然而对于小组内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呢?他们也有一种获得尊重、获得表现的需要。因此小组“代言人”不应固定,要进行角色轮换,尤其要关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的,有些自卑感的学困生。教师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困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使其能扬起自信的风帆,从而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对学优生要进行教育,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学困生,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感受学习的乐。如果各个小组的学困生都能起来做“代言人”了,那么我们的小组学习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了。大家说是吗?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7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思维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如教学“观察鲫鱼外形特征和内部主要结构”时,将学生分成4组去做“探究鱼的各种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的实验,每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组,剪去背鳍和臀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背鳍、臀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二组,剪去尾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尾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三组,剪去胸、腹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胸、腹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四组,剪去所有的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鱼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各组得出结论后向大家汇报,再组织学生在组间交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角色得到了转换,教师仅负责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其中,还能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适当进行引导,更多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火花。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消除了过去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了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8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观摩了汇景、昌乐、陶育路、骏景四间小学的课堂教学之后,我的心中有了更为明确的答案。
一、小组学习的组合形式。
在小组学习的初始阶段,各小组的成员经过比较合理的组合后,在一个时期内各组的成员就相对固定,哪怕是调座位,也要考虑小组固定不变这个原则。组内的分工很明确,谁发起讨论,谁维持纪律,谁代表发言等,在一个时期内都相对不变,只有全体同学对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能够适应了,才考虑重新组合各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需要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时,要求是不需要老师提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观摩了汇景、昌乐、陶育路、骏景四间小学的课堂教学之后,我的心中有了更为明确的答案。
一、小组学习的组合形式。
在小组学习的初始阶段,各小组的成员经过比较合理的组合后,在一个时期内各组的成员就相对固定,哪怕是调座位,也要考虑小组固定不变这个原则。组内的分工很明确,谁发起讨论,谁维持纪律,谁代表发言等,在一个时期内都相对不变,只有全体同学对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能够适应了,才考虑重新组合各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需要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时,要求是不需要老师提的,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找到自己的小组,很自然地投入到讨论交流中,很少有多余的动作。发言时,不是个别同学的.发言,而是整个小组的发言——发言时,全体小组成员起立,可以想互启发相互补充,发言完毕后才全体坐下。这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群言堂,教师只主导,学生是主角,可以自由的发挥,大胆的创造,这是一个个小团队在学习,所以极少有我们所苦恼的个别学生开小差的现象发生,这是多么高效的课堂。这是老师们长期培养学生长期训练的结果,看得出,学生们也很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现自己的(广州的学校对班额的控制是说一不二的,都不超过46人,人数不多,所以小组数也不是很多),能够时常表现自己,获得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当然乐此不疲。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常态化。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不但语文数学英语科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音乐等课,也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各年级都是如此。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学生在合作中与人交往、合作探究、共同应对等方面素质都比较高,有着非常强的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9
一、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不高。
由于小组是按座位随意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而一些小组有时成员对交流探讨的问题不感兴趣,导致成员之间不交流。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秩序混乱。
一些学生在小组成员探讨问题时大声讲话,似乎有一种有理声高的气势,甚至有时变成争吵;而一些学生则是以交流探讨课堂问题为名进行闲聊;少部分同学则是在别人探讨问题时以杂声为掩护相互打闹在座位上。
二、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策略
1、在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
为了确保各小组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各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即安排小组的成员必须考虑其性格、性别、知识水平等。
2、小组活动前必须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各小组分好组后,应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一般由小组长承担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调节好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由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由记录员承担小组各成员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的任务;由形象代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
3、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什么场合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这要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①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②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③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
4、开展小组合作评比。
每次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对各小组的长处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以激发组员继续合作的热情。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每次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时,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在课后对影响课堂秩序者给予一定的处罚。让各组组员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要想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同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0
几节课下来感触很多,近日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要不要将外出学习的课堂照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呢?这是不是适合我们的课、我们的学生呢?下面是我在近一段时间在历史课任务分配、问题讨论及新授课讲课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想法。
1、历史课任务分配实践。我们可以将一节课的.历史内容分解成与小组数相同的几个问题,每组一个或两个问题,可以教师指派,也可抽签分派,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准确。一般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问题列在黑板上,学生看书、讨论归纳后派代表到黑板上将答案板书出来,其他小组到黑板上修改补充,然后教师讲评;第二种是教师出示问题后,学生看书、讨论,将答案整理归纳,然后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后教师讲评。
2、合作学习的讨论实践。我们可以将每节课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让所有的组都一起讨论解决。当然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或者小组自己选择;二是各组讨论归纳答案,一个组先答,其他组补充、纠错。通过实践,前一种方式更容易操作,也容易腾出时间来讲评。
3、(想法)合作学习中讲新授课。我们在上新授课时可以将历史学习内容分成与小组数目相当的部分,让各组自由选择,或者抽签决定某组讲哪一部分内容。任务接受之后,各个小组成员首先要自主学习,然后讨论决定采用的讲课方式。讲课方式可以是推荐某一个人代表全组讲课,小组同学给讲课者提供自己的建议,讲课者在有任务时,可以让各小组同学分别去完成,讲完之后,学生分组进行评议,给出一个分数,并陈述理由,讲课者自行评价,最后老师总评。
以上看法仅是我个人的浅显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1
自从开展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以来,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课堂中能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习惯。这是可喜的现象,说明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走进了课堂,但仍旧有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道路上继续摸索探究,下面就简单谈谈仍需探究的问题。
1、分工问题:在小组内设立相应的职务,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职务,但有时分工明确却落实不好,主要就出在那几个问题学生身上。让这些问题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可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让组长安排纪律不好的同学做纪律监督员,让爱有小脾气的`学生做组长等方法。那么老师对这些问题学生的点滴进步的的评价,对他们以后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分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时,也可避免大包大揽现象,但对于其他的同学需求的帮助可以适当的帮助解决!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
2、学会倾听和思考:合作小组成员必须认真而仔细地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长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发言的重点,不随意打断或插嘴。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指导思路和思考方法,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学生以理服人,避免无意义的争辩。
3、学会互助:合作交流中,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要提倡学生谈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当小组代表发言精彩时,相关的组员也应受到嘉奖。学会欣赏,在交流中,学生既要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学会相处,在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都是不可取的。
实践证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确有不少困难,但并非难到不能实施。只要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现代学习理论,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一样可以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2
自从听了县教育局徐主任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后,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班级的小组建设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及与任守昌老师的探讨,我初步打算在班内实行以下几点小组管理的细则:
一、本着“事事有人做,人人事做“的原则,由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牵头,把检查作业,课堂得分的记录及各科的特色作业的检查等工作,分别落实到小组内各成员,班内不再做统一要求,各小组长要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相互监督。
二、为调动各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每个小组都必须树立“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不让一个成员掉队。要将课堂展示的机会均匀地分到每个小组,在学生回答问题、黑板展示中,能做到讲解清析,能很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能做到声音宏亮,口齿清楚,充满自信者,A类学生每展示一次加1分;B类学生每成功展示一加2分;C类学生每成功展示一次加3分。各小组长每天将各成员在各节课中的得分情况汇总到合作小组成员得分表中。各小组长一定要做到认真、公平、公正记录每一个成员的得分情况。并于每周五的最后一节汇总到班主任。
三、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题目,各小组长一定要认真组织本组成员认真的完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问题答案的形成,应该充分调动小组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特别鼓励B类和C类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在形成答案的过程中要先听取这两类学生的.意见,如果他们的答案合理就应该采纳并对该成员进行鼓励,其它成员可以采用鼓掌或口头赞扬的方式对其鼓励;同时为该生记相应的得得分。
四、以这两周为起点,将八年级上学期的期未成绩作为参照,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学生个人在班内每进步一个名次,A类学生得3分;B类学生记2分;C类学生得1分。各学习小组内,成绩能进入年级前10名的学生加5分/生;11——20名的学生加3分/生;21——40名的学生加1分/生。
五、针对组内成员学习不主动,合作不积极,像上课随意说话,吃东西、睡觉,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以及早退、迟到、旷课等违纪情况,根据实际,一并给相应小组扣相应的分数。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3
经营一词往往形容做小买卖,用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未尝不可。研究教学一定要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研究学习小组的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对教师、学生都是考验。相当多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要求,组织形式,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等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存在形势逼迫时偶尔为之;或“放羊式”大撒手,每课都让学生爱怎么讨论就怎么讨论的现象。加之教师本身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合作的潜能没得到充分培养,与人合作的技巧未得到充分的培养,不能真正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违背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分组随意、任务不明确、不关注弱势群体、学生难以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学生呢,初中生独生子女多,自我优越感强,娇生惯养、不善于倾听、讨论,没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有时小组中有意见、分歧,争论不休,浪费大量时间。其实组员之间的水平差距过大,有些同学课前准备不充分,“优秀生讲,学困生听”,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对合作的质量也有相当影响。小组组建之初教师要舍得下大力气,如何分组、谁和谁一组、谁当组长、谁做发言人都要仔细琢磨。实践中我还发现,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好小组长,让他不仅是学习上的,更是行政上的`小组的当家人,组员的任务分配,评价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如能培养多个合适人选,轮流兼任,效果更好,但是宁缺毋滥。合作也是一种能力,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的。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才能全部发挥出来。
小组的管理还要渗透到生活中,比如纪律、卫生、作业完成、交友、思想状况等,可采用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我激励与组内、班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比、学、赶、帮、超的效果,人人皆获发展,合作互助共赢。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4
随着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实践一周了,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真得令人好好反思。
通过近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技巧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周学生要对自己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自评和他评,然后找出不足,发扬优点。每个月学生都要互换身份,在履行不同的职责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一、合作学习中各种习惯的培养
1、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我们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有的课堂学生看上去非常活跃,但它只来自一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2、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3、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知识于实践,学习语文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语文知识都是通过查一查、画一画、拆一拆、写一写、练一练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第三,要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更要体现合作意识,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指导操作时,要有意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完《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手抄报,可以一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小组合作,他们有的画画,有的找资料,各显神通,完成速度快,质量高。多进行类似操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操作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15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看到这段文字,我不由地想到: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就是“共生”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吗?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次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一直都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难免会出现漏洞、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充当“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时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组长进行检查组员监督,不会的问题小组内的同学就得给他讲,大家都等着他,如果每次都这样那个学生自然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学习,互帮互助,一起体验探究的乐趣、分享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然界里的那种“共生”效应。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09-15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09-14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04-17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06-08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反思05-1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10-25
小学教学小组工作总结01-28
教学的反思06-29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