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
《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课前先让学生借助字词典把课文读通顺、字词读准确。然后让学生用简略的语言概括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目的。
一开始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把“我家的菜园”称之为“父亲的菜园?”围绕这一问题走进课文。学习文章时根据已有经验同学们回忆自己见过的菜园是什么样的,再出示一片贫瘠的山坡,让孩子们感受到种菜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接着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三个经典镜头,“画出相关句子写出感悟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一起解决问题”。让同学们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的语句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和品质。最后小练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这位辛勤而又执着的父亲,达到学生文笔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再次回到作者为什么把“我家的菜园”称之为“父亲的菜园”,让学生在讨论中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课后反思: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感悟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任何教学过程都不是完美的。有些细节处理的不够细致,特别是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课文比较长,对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训练还不够到位;学生交流时,还不能完全放开,指导较多。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课文主要讲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上课前,钻研了教材,觉得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弄懂什么是尊严,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品质。因此,在设计第一课时时,就着重抓住了这两点。
教学设计一开始,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简单地告知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曾经和一群逃难者来到一个小镇上。年轻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此时,他是多么希望能够美美地吃上一顿饱饭啊!可是,当杰克逊大叔递给他食物时,年轻人却坚持先劳动再吃饭。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用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内容描述主要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目睹并感受逃难人的境况,为学习奠定情感基调。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很快就进入课文的学习。
接着,我试着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检查预习作业。之前的教学中,我试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再检查,但这次,一上课,我就马上出示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认读情况。我还试着用“故事《尊严》发生在(),主要人物是()和()。课文主要叙述了()的事。”因为这篇课文相对比较简单,故事情节也容易理解。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中年级的重点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探究钱,让学生回顾全文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回顾文章内容后,我试着聚焦“逃难者”,通过其他逃难者“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和年轻人“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两者外貌描写的学习,初步感知年轻人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试着提示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刻画出人物品质,为深入了解人物形象作铺垫。但这个环节,我花费的时间过多,而过多注重语言的本身,对语言形式,和运用方面没有做过多的引领和点拨,也是处理不当的一个方面。
最后,整堂课的重点就落在了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上。对话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我能抓住“不能”“不能不”等关键词,体会双重否定是更加强调的语气,两个“不”和感叹句包含的丰富的.情感。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男女赛读,师生合作读等努力使学生读得精彩,说得有情。这是学生情感与语言交融,共生的结果。学生的情感是根植于品读、辨析、体验、表达的基础上的,是层层深入的。课堂上专注投入地读,积极得体地说,由此读出独特体验,悟到读书方法,牢牢抓住培养语文能力这条主线。
课上下来,却感觉简单的内容被复杂化了,而没有体现“轻负高质”。听课下来,给的建议是:(1)课堂内容比较简单,能不能把两课时压缩在一课时,另一课时用于提升。(2)在年轻人和其他逃难人作比较时,是否可以点拨“为什么作者在写年轻人时还要写其他的逃难人呢?”(3)上课不要注重内容,而可以从提高学生写作方面做功夫。
小结:以后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还得注重细节,注重效率。不要为了教而教,而应让学生学有所得,习得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4
《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 “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再加上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
通过让学生看、听、唱、编感受江南音乐为主线,围绕歌曲中江南美的主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悟江南的各种美。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画面优美,语言精练又富有有诗意,让听者都陶醉在江南水乡小镇那古朴、恬静的意境之中,令人回味无穷。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清晰明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容量大,涉及面广,学生人人参与,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非常高。在看江南这个环节上,教师精心准备,先让学生从一幅幅具有江南古朴神韵的图画中了解江南;通过吟江南,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诗《忆江南》的内涵,进而感受到诗词、音乐的韵律美。接着又让大家唱江南,通过老师的.范唱、聆听歌曲、交流,解决歌曲的难点,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最后的拓展欣赏,是苏州白话演唱的《忆江南》以及评弹版本《忆江南》,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了学生听辨审美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5
我把习作二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简单的推荐文章。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定为“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通过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能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进行。
课上同学们也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小明星,有些同学还引入了当代的著名篮球星科比并与班级的`篮球小明星的投篮动作做对比,还有的同学用上了形象的比喻等,这些都是可喜之处。
但在教这节课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四人小组讨论方面,如果之前教师可以给多点指导,那么4人小组交流就更有效果。另外,在引入方面,如果有更生动的视频等会更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在例文选读上,可以把表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那学生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板书还欠成熟,应该把最精粹的部分板书出来,这样这节课将会更好。
针对以上的几点,在第二和第三次试教时分别做出了调整,例如把两次四人小组讨论合为一次,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连贯得更好。
另外,在课件里加入了吸引学生的图片和问题,所以学生更有兴趣,但如果能加入相关的视频,效果应该会更好。
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主要事项,避免了混乱与重复。
常言道: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也许,上课也是修改出来的,不停的改进就会有进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6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了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这对从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思想意义方面都让我班学生感到新颖、高兴。故对这篇课文的读书积极性相称高,可以说是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自然收获也相当多。无论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还是审美的乐趣。总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学完课文后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毕竟是好,还是不好?”辩论会。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正反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之战”:
正方认为只要作好充分的预备,可以一人外出旅游,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有好处;乌塔真勇敢,让人好佩服;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乌塔是那么自由,离开爸爸妈妈的管束,像小鸟那样飞出去了。哪像他们除了学校就是家,活动的空间那么小,简直是井底蛙,笼中鸟;什么时候他们也像乌塔那样出去走走,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出色……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7
汉语言文字的这种丰富性、形象性、灵动性、模糊性等特点呼唤语文教学的感性回归。感性教学是形象化的教学。感性意味着生存方式的直观、形象、生动,它是一个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世界,是一种可视、可听、可闻、可触、可尝、可感的教学。《西湖的绿》绿得多姿多彩,丰满厚重。设计注重读悟结合,读中显形、悟中晰形、说中赏形,限度地将文本语言转化成形象,让其清新而丰厚!
感性教学是情感体验的教学。感性意味着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能力。因此感性教学是发展情感体验能力的教学。《西湖的绿》难道仅仅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如果教者心中只见其景,不见景后之人,那么其设计、教学只会蜻蜓点水,不能深入人心了。殊不知作家宗璞先后曾三次游西湖,却对西湖没有一个好印象,这是她第四次游西湖迥然不同的感受,领略了西湖的'绿。文中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读者透过西湖的绿,感受到作者心中流淌着的对西湖的浓浓情怀;领略到西湖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所以设计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读中悟情、读中通情、读中升情,限度地将自我情感融入绿景之中,直至通达作者心灵。
感性教学是个性飞扬的教学。感性意味着生存的独特性,感性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尊重个体生命,张扬个性,充分调动和发展个体能动性。《西湖的绿》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我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在多元生成的课堂里让语言再生,精神奔涌,教师悉心呵护他们的生命发展。
国语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感性的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悟,激发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儿童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促使儿童在智慧和感情两方面增添深层积淀。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师者不就是荡水、击石?让我们去努力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人,去奏响他们心中的诗的琴弦,让语文插上诗意的翅膀,载着年轻的心灵飞向想象的蓝天,去感受那浩淼和澄净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8
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有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人物言行是怎样体现尊严,他的`勤奋,努力又如何获得尊严及杰克逊大叔尊重和赏识尊严。在设计上抓住杰克逊大叔对哈默评价的那句话,让学生找一找,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当学生读完这句话时,并不理解,随之问到为什么大叔说哈默有尊严呢?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呢,让学生画一画,把读书的感受写出来。这个问题既指向文章内容,又能引导学生来理解感悟内容,覆盖的阅读面比较大,给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大,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感悟,实现有效阅读。
在体现学生主体性方面,做到了几个“充分”,一个是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二是给学生充分发表读书体会、对问题看法的机会。三是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整体通读,整体感悟,体验交流心得,感语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找不同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从而感悟课文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落实了词语的教学,“面呈菜色”、“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等词语,体现年青人及逃难人饥饿至极,对狼吞虎咽“对比读,体现出年轻人及逃难人饥饿至及。就这样年轻人仍坚持以劳动换取食物,写出了年轻人是有尊严的。对两个“狼吞虎咽”进行了对比读,体现了年轻人吃的心安理得,进而理解他讲尊严之可贵。二是重点细读,引导学生重点读哈默的三次语言,边读边感语,深入体会哈默以劳动换取食物这个问题上的情感和态度,感受他由真诚的请求到恳切,再到坚决,这样的情感和态度。如:“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对这句话做了重点指导,通过齐读、同桌读、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走近哈默,体会心理活动,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把声音读得坚定,而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哈默,读出了自己的体会,语气反而显得更自然,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生自读自悟中,学生抓住了哈默的外貌,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到了他是一个自尊、自强、自爱的人,也感受到了杰克逊大叔是个尊重他人的人。此时再次回读2-5段,再次感受到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人格魅力,此时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共聚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在理解杰克逊大叔语言时,我抓住了“富翁”与“尊严”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句话,此时,孩子们课文已学完,对一开始的“不是很理解尊严,此时已有了新的认识,再问学生你又如何理解大叔对哈墨的评价的话,加深了理解,说的很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不足之处是在课尾应该让学生说说有关尊严的事例,学生发言不够热烈大胆再次体会尊严,从而在生活上能以此约束自己,树立自己的尊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以上教学片段,我注意让学生从诗词中的饿关键词语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进行想象,建构文本意境,在大体把握诗意。感受适诗词描绘的情境后,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诗词主人公渔翁的内心世界,体会悠闲自得的心态,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点是做比较成功的。
一、创设情境,导学得法
充满了诗情画意,画面色彩明丽。我先让学生从画面上找,再到字词里面找,学生找到了方法,体会到了景色的美,色彩的美。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渔翁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我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走进渔翁的内心世界,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到渔翁的情感。
二、借助想象,读出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上,我大胆放手,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诗词去想象,不断地体会,多次的、多角度的读悟,做到了想象中理解,理解中想象,朗读促感悟,感悟促朗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
全诗围绕冰心奶奶对一株虽然微小却充满蓬勃生气的小黄花的由衷热爱拥优美清丽的语言描写了小黄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春游小朋友的理解和殷殷叮嘱:我的心思你们也懂,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
冰心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一株不起眼的'植物写成了一个孩子的形象用纯朴的感情向她挚爱的孩子们提出更深一层的希望:小黄花叶和孩子们一样,是大自然之子,以充满生机的生命把春天装扮得美丽多姿。因此,它理应和所有人一样,享受春天的快乐,我们不应伤害它。
而课后提及的“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正是学生感悟冰心的爱心的主要环节要尽到学生探究比冰心奶奶的“博爱”之心。
我由春游的快乐转入对小黄花的关注,学生们对他们忽略的小生灵更会多一些怜爱或愧疚。而孩子对小黄花的理解,又和冰心的理解发生了交俄碰撞,孩子们会由衷的钦佩冰心对小黄花的深入了解和喜爱创设倾听意识,将学生带入与作家对话、交流的阅读心态中,并通过自己朗读和教师范读,从总体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到冰心对普通生命的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
前几天,引导学生学习《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
学生默读完这个故事后,都知道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你怎样评价那个学步的年轻人呢?”我笑着问他们。
学生们听我这样问,都大笑起来,说那个学步的人很傻,很笨。
“看来,你们现在都是用同一种眼光看人。请你再读读这个故事,看看那个学步的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
孩子们听完我的话,赶紧低头,又认真地读了起来。没过多久,就有好几只小手举起来了。
陈粤擘说:“他一连学了几个月,说明他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你们赞同陈粤擘的观点吗?”
他们还在笑,也不回答,但不停地点着头。不用说,他们心里是赞同的。
张嘉鑫站起来,小声说:“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面模仿。我觉得他一点都不怕苦。”
“对呀,张嘉鑫没有说错,我们鼓掌表扬他吧!”
一阵热烈的`掌声为张嘉鑫响起,他可爱的圆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看到陈思敏的手一直举着,就叫她:“好,陈思敏,你来讲讲吧!”
“我觉得那个学步的人在追求完美。”
“你们同意陈思敏的评价吗?”
“同意!”
“我们班的同学多会发现啊,你看,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别人,就能发现别人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以后,请大家别用一种眼光看人。”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断定他们是能够接受我的这番话的。
下课后,有几个学生挤到讲台前,还要跟我说学步的人“百学不厌”“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有毅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学生们应该有所收获:懂得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发现别人的优点,不用同一种眼光看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2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适宜的画面,创设了柔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别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图画,详细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非凡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我自始至终轻轻地播放着一段乐曲。该曲有着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伸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学生一听乐曲,仿佛置身之中,舒适、愉悦、向往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优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悠闲安闲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帮助学生“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经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按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包括理解及朗读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赶。另外,在让学生朗读上也有“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显得程式化了。如果时间安排更好的话,应该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最后,课件设计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师范读是我设计了配乐录音。但教学后发现,教师范读部分始终还是自己来读比较适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3
《中彩那天》记叙了在二战前发生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发生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可贵。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以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学生较好的懂得了课文,理解了父亲的心情,感受到“诚信是金”的道理。
学生积极质疑问难。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必须提供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机会。得此机会,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例:①我家生活拮据,中奖得到的汽车又得而复失,为什么说那一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②父亲中了奖,为什么还不高兴?③父亲面临的道德问题是什么?④彩票上的K字为什么被橡皮擦去,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人人都得到发言的机会,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点出文章的中心:诚信是金。学生们则自觉运用学过的名句,概括出了“言必信,行必果”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两句话,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4
《中彩那天》(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这是一篇外国小故事,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间抽中了大奖,那是一辆他梦寐以求的汽车。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
当教学进行到“拓展环节”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把汽车送给库伯吗?我想,只要是上过这一课的老师,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之前,我郑重地说:你们必须讲心里话,讲真话!这样强调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突出主题:做人要诚实守信,首先就是说话要诚实。
当我抽学生回答时,无一例外的都说:“不会!”不过各自的理由不同。有的说,库伯太傻了,我才不那么傻呢;有的说,库伯家很富有,我家很穷,不给他没有关系;有的说,我的父亲做生意时有一次多收了50元钱,不但没有退还,而且还高兴得不得了啊;有的说……
孩子们说什么的都有,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汽车应该归还给库伯!这与我的教学预设有了很大的出入,课堂上的这种生成,有社会风气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原因。面对孩子们的这种回答,我很无奈,也很痛心!怎么办?课堂生成、个性化阅读,就是这样自由吗?如果就这样肯定学生,那么这节课的教育就是极大的失败!怎样改变学生的这种误区呢?靠说教,靠灌输吗?
我放弃了对学生的评价,紧接着进行说话训练: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说一说“第二天库伯派人来开车时,会发生什么?”这时课堂十分地活跃,孩子们分组讨论,一个个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大家争着在班级交流自己的高见:
有的说,第二天一家人清早就起来,父亲围着价值百万的奔驰轿车看了又看,我知道父亲十分喜欢这部车。我也不舍得就这样白白地送给他人。这时母亲对父亲说,怎么?你想反悔?这可不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啊!父亲说,我怎么会反悔呢?只是我特别的喜欢这部车啊!
有的说,第二天清早,父亲带着我一家坐上了汽车,在路上兜了一会儿风。坐上这样豪华的汽车,多神气啊!我对父亲说,不给库伯行吗?父亲对我说,做人怎么能这样不讲诚信你呢?
有的说,第二天我和母亲起床后,发现父亲正在奔驰汽车旁边,我知道父亲十分喜欢这部车!我对母亲说,我们就这样白白的把汽车送给库伯吗?
有的说,第二天上午,库伯派助手来到我家,对爸爸说:“您真了不起!库伯为了感谢您,让我带来了10万美金感谢您!”父亲说什么也不可收,可是助手说,这时库伯的意思,您不收下,我还交不了差了。父亲只好收下了。助手开着车走了,父亲对我说:做人要诚实。诚实就能得到感谢。
有的说,第二天清早,只见一辆宝马是驶进了我家。从车上走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来到父亲面前说:“我是库伯派来开车的。您真的了不起。库伯为了感谢您,他送您一辆宝马的`车,希望您喜欢!”父亲听后,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嘴里不停的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那人说,这是您应该得到的!奔驰被开走了,可宝马来到了我家。一家人特别的高兴!
很多同学意欲未尽,我及时抓住了课堂上同学们的教育时机,对同学们说:“大家都说的很好!”想一想,如果当初父亲想你们想的一样,将汽车偷偷的留下来,会得到这样的感谢吗?你的心灵会得到安宁吗?
所以说,做人要诚信,才会得到感恩!在诚信和感恩的教育中,让学生明白了“父亲”的高达形象!当然,诚信不是建立在感恩的基础上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
此单元课文围绕“生命”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而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重在让学生理解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有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人生哲理。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针对我本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点进行总结反思:
首先,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语句时,应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许是由于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重多,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而这恰恰是引导学生品析句子的最好方法。其次,在品析句子的过程忽视了朗读的指导,换言之,引导学生朗读的太少。这篇课文应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朗读中深化感受,应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反复品读语句体会感情。
最后还有一些小的问题与失误,比如让学生读得太少,齐读的地方过多;在理解和感受含义深刻句子的这一环节,教师的分析太多,留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太少;读课文时出现口误,有几次把“悄然”()除此之外,在最后深化主题环节还出现了一个小的失误,最后一个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视频,由于电脑出现了故障没能放出来,这成为我本堂课最大的遗憾。不过,在正堂教学中我也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比如,在分析盲童捉蝴蝶的句子中,我适当加入音乐,用朗读的形式让学生闭上眼睛做动作,身临其境来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深刻情感,直观而映象深刻;在对句子进行深入分析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后两个句子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这样由教师引导过渡到由学生自悟,无形中就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之,从最初的选课、备课、设计教案到一遍遍反复的摹课试讲,最终的课堂教学,真的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也让我领悟到了自己离一名优秀教师的距离还有多远。因此,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4-18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7-12
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脸》教学反思06-0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0-05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8-22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8-23
语文的教学反思12-24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02-24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