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一比》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一比》教学反思1
一、围绕题目,创设情境。
一开始我就出示了课文插图,并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比一比,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先去老师的好朋友小明家看看,邀请小明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他们看到了什么。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揭示了这一课的主题。
二、识字是这一课的重点,所以在识字这一部分我采取了多种形式。
1、自主识字:让学生生自己根据拼音读一下,把自己不认识的的字找出来。
2、联系旧知:将学习的汉字偏旁与学过的字相联系,让学生既能巩固学过的生字又能提高对新字的'接受力。
3、做游戏:在检验学生的识字情况时,我采取了摘星星的游戏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看图读词语。
一年级的学生对图片要比对文字敏感,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图片,让他们在看图的过程中学习新的字。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读、分队读、齐读、男女生读,让学生在读中产生乐趣。
四、教写生字。
这一环节主要就是在黑板上用田字格教写生字。知道学生正确的书写。
以上是我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听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后,结合自己上课时的感受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学要改进的地方:
1、在引导看图上要注意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要求来,并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
2、在识字教学上方法比较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逐步教会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等多种形式识记。
3、在教写生字的过程中应注意形近字的比较与区分,注意字的结构与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带领学生多写几遍,还要教会学生组词。
《比一比》教学反思2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比一比教学反思。我们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方法、思想。本节课我认认真真的设计教案,仔仔细细制作教具。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课堂上利用了实物投影,呈现果树、小兔子、木头、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砖、铅笔、学生等景物和场面,提出了比较谁比谁多、哪个人高、哪个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教学反思》。
想想做做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活动。一种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另一种是通过观察,作出判断,画面中有些物体的长短、轻重关系不是十分明显,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断。
同时在课堂上教学活动要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不为一时学会,而为一辈子会学;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会少数,而是带动全体。这节课学生们发言都很积极,由于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学生比较熟悉,课堂上基本都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有个别学生有困难的,我下课对其进行了单独的辅导,在辅导后,发现他们也能够掌握方法了。
《比一比》教学反思3
这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识字教学。这节课的要求是通过比较观察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本节课我就把图画事物和汉字结合起来一起教。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让我感到很茫然了,怎样才突破识字这个难关呢?我采取过多种教学办法,现将过程小结一下:
一、情景教学。首先我让学生上课前把课文读熟,让学生大致了解内容,然后上课时给出情景图,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感知到它们比较大小,从而揭示课题。《比一比》。接着出示院子图,让学生去观察,引诱他们去说图中大意。这种来源于生活经验的情景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兴趣识记。只有情境,还不够的。那怎么办呢?这时就要是实施第二个办法。
让学生自己去识记。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1、拆字法。2、结构记忆。3、记部首。4、记字形。当学生说到“黄”字时,是最精彩的。有的说是上下结构;有的说是上、中、下结构,“共”字头;还有的说它是由一共的共字,中间插了一个像“田”的字。这一活动的设计,能引起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自己聪明,能够记住生字。不管谁说得对,我都加以肯定,表扬。这时候对6个生字都记得差不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了,要怎么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长一些呢?面对识字量大的情况,不能采用疲劳战术,采用灵活多样的识记方法,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才是上策。在这里,我设计了2个游戏,第一游戏是找朋友:把生字拆开,然后把生字再组合成字。第2个游戏是摘苹果:把贴有拼音的苹果摘下来找到对应得生字。这两个活动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过来了。这样,我在教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很轻松。那么,识字就不会变成死记硬背,流于形式了。
三、认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那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很枯燥乏味。
认读生字的教学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这节课的实践探索中,认为认字的形式要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
形式一:按生字出现的顺序在屏幕上出示带有要求认读的'字的词语,标与不同的颜色。让学生第一眼接触的生字是与众不同的,是特别的。以鲜艳的颜色刺激他们的大脑,让他们知道这就要认读的生字。
形式二:在学生初读韵文候,再让学生在书上画出生字。其实学生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字的认识过程。
形式三:摘取带有认读生字的韵文原句,采取多种形式达到熟练朗读,这就在阅读的同时又进一步练读了生字,而且又达到了熟读韵文的目的。
形式四:采取多种方法记忆。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游戏认读,组词等练读形式以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记忆持续的时间不长,过几天就会忘记了。所以本人会多复习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以上是我对这一节课的一点感想。
《比一比》教学反思4
9月5日,教学一年级的《比一比》。当我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50位小朋友全然没有了五、六年级时学生的安静。眼睛扫视着50位小朋友,心想他们会静下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有的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文具;有的和其他小朋友说着什么;更有甚者竟然站起来在课桌边自得地玩着……我静静地看着。
“老师,你姓什么呀?”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老师,你姓什么?”由于受同伴的影响,竟然有好几个小朋友一同问起。
“我啊,姓赵”我回答道。
“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小朋友吗?”
“听话的”、“懂事的”、“聪明的”……
“现在啊,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聪明了”
我拿出红、白两根绳子(拉直,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的长短),问:“哪些小朋友知道这两根绳子哪根长一些?”
“我知道,我知道”
“红色的长一些”呵呵,全然没有回答问题时的规矩。
“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可要先举手,我看看哪些小朋友小手举的好”(我尽量注意说话时的语调)
“这位小朋友,你说说哪根长一些?”
“红色的”
“你怎么知道的呀?”
“眼睛看看就能看出来”
接着,我再拿出红白两根绳子,让两位小朋友分开较长的距离站在讲台两边,自然弯曲地拿着。(两根绳子的长短差不多)
“小朋友,小眼睛看着这两根绳子,谁来说说这两根绳子哪根长?”
有的左边看看,右边看看;有的站起来,头转来转去的看着。
“一样长”、“看不出来”、“红色的长”、“白色的`长”不同的声音不受任何拘束地响起。
“小朋友,你有办法知道哪根长一些吗?赵老师啊,看看哪些小朋友最爱动脑筋了。”
“这位小朋友,你说说”
……小朋友不能清楚表达
“你上来比比看”我说道
把绳子的一端对齐、拉直,很快地比出了长短。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课堂上不懂常规,这一比长短的片断教学,使我更深地认识到低年级组织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年龄的特征,一年级组织教学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怎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这对于一直从事中、高年级教学的我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呵呵,紧张中!
《比一比》教学反思5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比一比》,在昨天上了一节《数一数》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想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动动手,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因此,我准备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课刚开始和老师比一比高矮、和同桌背靠背的比高矮等。在做想想做做1时,为了巩固“最长”“最短”的`概念。我还组织了学生“找出文具盒中最短的铅笔”这一活动,孩子们学得很高兴,课堂效率也比较高了。在比轻重时我找了一个天平,请几个学生上台试试比物体的轻重,通过实践,他们发现重的会往下沉,这样通过动手得出的结论,记得也会比较牢。但是最后一个练习有些困难,图上是1个红萝卜的重量和三个黄萝卜的重量差不多,问1个红萝卜和1个黄萝卜哪一个重?我用橡皮来演示,学生大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刚开学,要想让学生好好听课,还真得费一番脑筋。
《比一比》教学反思6
《比一比》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第一课。这篇课文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但要学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还要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学习任务是很重的。如何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呢?反复思量,最后决定让学生在比中学,学中比。这即体现了本课的特点,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到农家小院看动物和果子比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并依此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再从中找出生字宝宝,让学生在自学、同学互相交流中去学习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宝宝,分类辨别字音,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为了能让学生记牢固,我还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如:比字音画记号、图片与词语交朋友、摘果子游戏等。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浓厚。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课后经过教研员冼老师的精心点评以后,让我茅塞顿开,觉得自己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按要求完成了,冼老师也点出了我在这节课中写字教学完成得尤为突出:1、识字目标清晰,能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教学。2能做到重组识字,分层识字。让学生先从看图识字入手,感知生字,再通过学生自主认读辨音,有重点地辨别三拼音和后鼻韵母。3、能运用比较丰富的识字策略。既有图文字结合认字,又有分类识字,把生字分成动物名称和果子名称两类,还有自主识字,让学生再拼读、朗读、跟读、比较读中不断强化识记,最后借助跨越式阅读材料,把生字放回到语言环境中记忆。4、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基本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的能力。一方面,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如比较笔画、熟字加偏旁等比较形近生字,进行区别;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再田字格中的书写规范,找准起笔和重要笔画的位置,把字写好。冼老师又指出我在识字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有相同偏旁的字的意思,了解偏旁的表义作用,以避免同音字代替和形近字的混淆。
在韵文教学中,我感到引导学生分层朗读,逐步加深理解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一来时间不足够,未能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说话训练也进行的比较匆忙;二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未能更深入的挖掘文本中蕴藏的知识训练点。冼老师在评课中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一点:教学环节该充分的要充分,该精简的药精简。本课的.课题叫比一比,不仅要把生字、词语拿来比,还应该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出比,突出比,可以重新回到已创设好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比朗读,评价朗读,领会韵文中藏着的比反义词的对比,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突出重点词、扮演要进行比较的事物的形态,读出比的语感,从而体现出韵文学习的深度,最后在结合大量阅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过这次的教学,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识字教学一定要多花时间、多下功夫,而且在教学工作中要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才能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充实、扎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更加认真地钻研教材,并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在教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比一比》教学反思7
《比一比看谁想的多》是这个星期给一年级孩子心理课的课题。今天在一年级二班是第一次课,我之前的课时安排是一节课,设计的内容是“五指想象操”“露一手——添画”“七嘴八舌”“我画我们的家”。
今天的课堂有所不同,因为之前有答应孩子说后面的课堂要让孩子们看一看关于年的故事,所以一上课孩子们就沉浸在年的.故事当中,不是那么容易收回来的。于是我“将计就计”顺藤摸瓜就以此为导入,让孩子们描述他们脑海中年的样子,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大家都知道它不存在,而引出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说完很难有定力听别的孩子描述,随后我拿出本节课的道具“不同的三片叶子”,本来是设计让孩子观察,打比方的,但是当时想到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训练了,孩子们词汇有限,估计能想到也说不出来,他们能描述的就是眼前的事物。于是我让孩子们给叶子取名字。在中间我穿插了一个奖励机制:分组,奖励。获得奖章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品,回答问题超过三个的同学也可以获得奖品。有个人有团体奖励机制。实验证明效果不错。我发现孩子们起的名字还是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有依据大小的,有依据色彩的,但是孩子们还是无法摆脱眼前实物特点的限制,我就做了一个示范:根据我邻居家孩子的名字给他们起了三个名字。之后孩子们的想象范围拓宽了一些“青衣战士”“老太婆”的都出来了。为了激发孩子更大胆的想象,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播放种太阳的flash,孩子们之前就在课外阅读里头看到这篇文章,于是跟着唱了起来,歌曲播放完了也就接近下课的时间了。我留下了两个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小朋友种下了什么?都用来干什么了?”“如果是你们种,你们会种什么呢?”
这节课很多环节都是“临时”改设的,所以评价语言欠佳,而且细节的处理上还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安静学生的关注和调动,下次课一定多加注意。
《比一比》教学反思8
“教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宽松、自主的教学环境,增强了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自主权。
一、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人教实验版教材识字二的第一课。共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图画,再现农家小院的景象,为第二部分词语、第三部分韵文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第三部分韵文由四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里具体事物的比较,展现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正确掌握多少、大小两对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运用范围,并能学会正确使用。
3、正确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4、学会新笔画竖钩,在正确的姿势下书写“小”字。
三、教学思路
1、根据目标教学,是我在设计本课时所遵循的重要思路。
2、依据一年级学生课堂上注意时间短、富有好奇心的特点,我在开课初始,就充分表扬和鼓励学生,用“智慧帽”的形式鼓励学生在新课上比一比谁做得最端正、谁上课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一方面切合课题指出了本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随后,以学生向往的`“郊游”导入新授,将枯燥的生字教学赋予生活的活力,带领学生来到乐乐家的小院做客,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并注意说话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依靠图片把认字和识字有效结合,将练习说话和识字认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识字认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堂课以:拼读、开火车读、不带拼音读、反声读、穿插游戏贴图,给小动物和水果找“拼音屋子”“你说我来猜”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学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调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
3、本节课的另一教学目标是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新课程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所以在量词的教学上,我主要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启发点,引导学生理解量词“堆、颗、群”的用法并学会运用。
4、对课文的阅读时,我采取了自由读、男女赛读、老师参与读、拍手读的方式,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课文目的。
5、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生自己书写中,再次以“智慧帽”激励,让他们能够不自觉的在安静、竞争的形式下完成生字的书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课时,鼓励学生和父母在家游戏“比一比”,促进量词使用的生活化。
此次教学,我重在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上采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适时倡议,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有望达到叶老曾说的“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但是,课后,纵观课堂程序,仍旧发现许多需要自己去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改进
1、量词“堆”的讲述上没有区分运用的范围,导致学生出现了“一群西瓜”的错误。另外,在学完《比一比》中的量词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词,试举例说明(如:一斤黄瓜、一枝铅笔……)。了解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点;体会汉语言在使用上的多样性等等。教学上,不仅仅在于完成给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兼顾知识的拓展与外延,从而做到语文学习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课文的朗读只达到了流利、通顺,但却缺乏一定的韵律,指导朗读不够充分。只是为了读而读,而非为了欣赏而读。
3、课堂教学的语言还需多加锤炼。
《比一比》教学反思9
《比一比》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其教学重点难点是: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能正确掌握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相应的不同比较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运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建立起长、短、高、矮、轻、重的概念;学会正确的比较方法,进而形成学生的比较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1、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如:在学生探索比的方法时安排了比长短的游戏,让学生同桌比比,比手指,比铅笔。这使学生感到新奇,好像在玩。参与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并认真地比出长短来,从而总结出正确的比长短的的方法来。再如:在学会比高矮后,又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全力投入比一比的各项活动中,并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联系生活,主动探索
当学生学会了比长短、高矮后,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比比身边的事物,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合作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成果中,学生不断地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发现,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的发现,又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生认识天平时的一个教学细节。学生通过教师介绍,大都能明白天平可以用来称物体的轻重,可究竟如何判断谁重谁轻,在学生的概念上还不是很清晰。教学中,我联系小朋友平时游戏的场景,依次引导: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如果老师和你一起玩,会怎样?结合学生的回答我进一步介绍:天平称东西时,就和跷跷板一样,重的会落下来,轻的会翘起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物理知识,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立刻领悟到了如何判断天平左右托盘上的两样物体的轻重,教学效果显著。
《比一比》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课堂上利用了实物投影,呈现果树、小兔子、木头、石凳,以及小兔子搬砖、铅笔、学生等景物和场面,提出了比较谁比谁多、哪个人高、哪个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反思如下:
(一)联系实际生活,探索比的方法,巩固比的技能。
当学生学会了比长短、高矮后,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比比身边的事物,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合作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成果中,学生不断地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发现,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的发现,又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
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另一种是观察花蜜那,作出判断,画面中有些物体的长短、轻重关系不是十分明显,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才能做出判断。
(三)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激发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
《比一比》教学反思11
一、总体感受
因为没有带低段数学的历史,生怕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适应儿童,不被儿童所认可,因此对本节课的成功我颇感意外。说实话,一节课下来,我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位老师,是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在传授知识,而的的确确是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与孩子们一道愉快地学习,共同的探讨问题,甚至相互反驳,直到达成共识,圆满解决问题。总之,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其乐无穷。
二、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个目标,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的:
1、根据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第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不是对教材和抽象的数学知识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外部事物感兴趣,根据这个特点,我首先演唱一首《敢问路在何方》让学生来猜此歌出自什么电视剧,然后再讲《西游记》里猴子摘桃比赛的故事,让学生判断究竟谁是冠军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矛盾,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认识平均数的必要性。在引发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燃亮智慧的火花,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平均数。在认识了平均数的必要性后,再通过摆圆片这一活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归纳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让生活的问题数学化。《课标》中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课堂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设计了“谁是冠军?”,“谁是足球先生?”,“老师有危险吗?”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解决身边的问题之中,而不是练习事不关己的“应用题”,是整节课围绕着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来进行学习。
3、让评价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这节课,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重在关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特别是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如: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和同伴合作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等。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节课总体感觉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个别学生还是受已有知识的局限,对“平均数”持“怀疑”态度,教师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观点,小组讨论,只是为了节省时间而一带而过。
2、在学生解决“谁是冠军?”这一实际问题时,教师没有强调当两组人数相等时可直接看总分来决定谁是冠军,只是一味的让学生求平均数来解决,因而忽视了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一大败笔。
《比一比》教学反思12
《比一比》是一篇识字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一幅农家小院的情景图,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课题为比一比,充分说明了这课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要求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在教学中,我以比为主线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比一比,营造氛围
课的伊始,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一比这一课。我们也要比一比哪一小组上课认真,哪一小组会动脑筋,哪一小组学到的本领多。(出示小组评价栏比一比)评价栏为九个花瓣围成的一朵花,代表九个小组。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不久,活泼好动,用评比竞赛的方式比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让孩子联系实际理解比一比在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二、比一比,学习韵文
片段二
师:图上有这么多东西,我们今天就来比一比,黄牛和花猫比,怎么比?(一个大,一个小)(相机出示韵文课件,指名读)
师:用上比,还可以怎么说。
生:黄牛比花猫大,花猫比黄牛小。
师:鸭子和小鸟怎么比?
生;一边多一边少
。
(出示韵文,指名读)
师:用上比,还可以怎么说。
生:鸭子比小鸟多,小鸟比鸭子少。
比大小,比多少是韵文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让孩子通过看图、读韵文对黄牛和花猫、小鸟和鸭子进行比较,之后,设计了用上比来改变句式说,加深了对大小、多少的认识,在语言文字中进行思维的训练。
三、比一比,训练朗读
本课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朗读训练。根据本课的特点,在朗读课文这一环节中,主要采用挑战读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师提示你还想怎么读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小朋友们有的说,我想挑战同桌。我想挑战好朋友。还有的说,我想挑战小组。最后小朋友还把韵文编成课中操,边读边做,使课堂充满学习的乐趣。
四、比一比,学习生字
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学习群、颗、堆三个生字。群和堆作为量词用法的不同也是本课的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1、图上的鸭子和小鸟有多少?(课件出示一群鸭子一只鸟)群、只就叫量词。
2、看图,理解好多聚在一起,才能叫群。
3、用一群说话,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海鸥,一群小鸡。
4、图上的水果有多少?(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
5、看图,一堆怎么理解?数量多,叠在一起,才能叫堆
6、用一堆说话,一堆桔子,一堆花生,一堆树叶。
7、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可以吗?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懂得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
五、比一比,指导写字
识字片段:
师出示要写的字小、少。
师:怎么记住它?
生:我发现少字比小字多一笔。
师: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师指导书写,少第二笔点要往上移,要会让,就向小朋友相处一样,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生书空、描红、仿写、评议。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低年级的识字、韵文教学也是首先研究教材,把握重难点。然后围绕识字的重点确定教法、学法。在比中学,学中比,体现了本课的特点,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这学期我自己也感觉课堂上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课后,我强烈地感觉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那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
《比一比》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让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数学方法。课堂上利用了挂图,呈现果树、电灯杆、石桌、石凳,以及小朋友上滑梯、跳绳等景物和场面,师范性地提出了比较哪根绳长、哪个人高、哪个水果重等问题,提供了比较结果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另外,课堂上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自己的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刚刚进入小学,课堂上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课堂纪律不是太好,加上本人第一次教一年级,缺乏经验,殊不知一年级和中年级不同,要手把手教,要带领学生说规范语,教师要起很好的师范作用以便学生模仿。因此还应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比一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06-07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2-02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06-22
《温度》教学反思06-13
墨梅教学反思06-14
科学教学反思06-22
【热门】教学反思06-24
《散步》教学反思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