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教学反思1
关于常规培养一直是老师们常抓不懈的话题,什么样的课堂常规才是好的课堂常规,怎样培养幼儿有好的课堂常规,是我们一直在反思的问题。
一、有趣的活动。我认为,好的课堂常规首先是幼儿对教师设计的活动感兴趣为前提的。好的课堂常规应该是乱而有序的'。所谓“乱”并不是我们所指的孩子们不听讲、做小动作,而是积极的参与活动的表现。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和老师、同伴一起讨论,会随着老师的要求做一些动作等,在这个过程中不然会产生一些声音,但这时与教师、同伴的互动,而并不是没有组织的。只有孩子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被活动吸引,这样的课堂就不在需要有常规的提醒,孩子们会自然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
二、教师的语言指令明确在培养幼儿的课堂常规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教师首先要想到,并提出要求。有时课堂常规不好,并不是孩子们做不到,而是老师在提要求时不够具体明确,在活动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做到语言指令明确,在提要求时要细化、具体,孩子们活动时就“有章可循”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
三、日常培养很重要常规培养非一日之功,要求孩子们在上课时有一个好的常规,首先应该做到在平时生活和课堂上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常规培养时去年我们班的重点内容,我们动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入手,对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要求,经过半年的努力,孩子们的常规已经初见成效,这也说明了日常生活中培养的重要性。
四:困惑在对孩子们课堂常规培养的规程中,我认为自己在对孩子们课堂常规的收放上没有把握,往往是放出去收不回来,或者说孩子们的注意力要很长时间长能再回来,这也是我下一步需要提高的。
教育教学反思2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笔者通过多年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实践、总结、反思,认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学生对以后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以后的体育课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体育课上还应重复强调。在体育课上安全第一,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安全问题要时时印在学生的脑中。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教育教学反思3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记忆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阐述观点、答案开放的能力型问题比较少;而且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以至于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抓住每个有价值的提问
1.激趣性提问
2.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有这样一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为5cm、7cm则它的周长是多少cm?
3.发散性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发展
三、精心研究学生,使问必有答
四、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知道学生都有提问的欲望,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一般方式归纳为如下策略:
①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如:“为什么?”“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②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如:“还有别的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还有更多的方法吗?”
③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有更快捷或更新颖、独特的方法吗?”
④引导学生自我评判、自我反思的能力。“你自己认为好在哪里,哪里还有不足吗?”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总之,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教学反思4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发展的课程新思想与课改新理念。我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引用生活实际,让学生们从身边的生活中真正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本节课我的教学反思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要依据新课程精神,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中的激情、明理、导行等环节都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例如在激情这个环节中,我就利用课件播放学生搜集到的在街道、广场等实地拍到的破坏环境的图片。图片的直观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也让他们发出了“真脏啊!”“太可怕了!”这样的感慨。就这样,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热爱生活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明白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为学好本课的主题打好了基础。
在明理这个环节中,我选取儿童最熟悉的“生活事件”——“吐痰”图作为范例,先让学生看图,再思考小朋友为什么把痰吐在纸上。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就被调动了,他们自己体验过吐痰,也见过乱吐痰的情形,因此谈起自己的想法,说起随地吐痰的种种危害也就得心应手了。
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生活出发谈自己经验、体会,构建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要以学生为本,全面落实新课程精神。
我首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把教材内容的重点确定为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通过图例的辨析使学生明确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在“延伸拓展、升华认识”这一环节,首先,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还可以还做些什么呢?”这样不仅课堂的参与面广,而且活跃了气氛。
通过反馈,有的学生要写标语,有的要画宣传画,有的要给镇长写信,有的要做手抄报……一时间,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宣传环保的妙招果然不少,也都跃跃欲试,想为爱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就是主体,他们全面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要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具备参与自身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过去,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逐步演变成以书本为主体,而忽略了生活的实践和社会的实践。本节课中,当学生获得要爱护生活环境的道德认识后,为了让他们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行为准则,我把教学内容与教室环境有机联系起来。首先,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环境,找找哪些做得还不够好,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学生在观察了一番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整理卫生角,想整理讲台桌,想给教室洗个澡……接着,我便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组成各种活动小组,并布置任务,安排大扫除活动。这样,从口头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地体现《品德与生活》课“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主旨。
其次,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设了自己故意随便丢弃纸张的环节,意在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不仅自己保护环境,而且也敢于制止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
可能这节课我的应变能力欠缺,在处理一些课堂中的突发现象不够灵活;活动面不够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发言过多,还有少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再次,课堂的评价欠缺,当学生回答的回答十分精彩时,没能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我得长处,弥补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教育教学反思5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应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珍爱他们。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就应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情绪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好处。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决定“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齐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透过实践动手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齐不必须还是平行四边形”。
3、灵活课堂,简单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光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我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光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潜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能够是7800,也能够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那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应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简单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决定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之后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总之,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数学课堂更是魅力无穷。教师只有做有心人,善学善钻善创新数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课堂会更精彩。
教育教学反思6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的功夫都开学两个月了。作为共参加工作的我,自认为和托班的宝宝们相处的十分融洽。在这一个月里,宝宝们的提高很大,我也收获了很多的欢声笑语。
一天,我们做完了早操以后就组织宝宝到教室里玩耍,我觉得小孩子就应都会对动物感兴趣,于是,就开始教宝宝们学习动物卡片。我们班的宝宝都是两岁多的,所以他们的属相都是属虎的。我首先拿出来的就是老虎的图片,我说宝宝们你们就是属虎的,是一群小老虎,哈哈。话音刚落,诺诺说:教师,我是属大老虎的`。我好奇诺诺这么快就明白属相的事,我就问是谁告诉你的呀诺诺说:是我爷爷告诉我的。我之后问你还明白家里其他人属什么的吗接下来的回答让我和副班主任笑的合不拢嘴了。诺诺说我爷爷是属大象的,鼻子很大。我奶奶是属狮子的头发很长。妈妈是属大公鸡的起床起得很早.......这是,不仅仅诺诺家人的属相公开来了,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响应起来,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姑姑.......的属相也都脱口而出了。刹那间,我觉得气氛十分融洽,我没忍心打断他们的童言无忌,就这样一节好玩的《全家总动员》课题就这样接进来尾声。
我心里觉得开心极了,此刻的宝宝不仅仅班门弄斧的本领很大,并且移花接木的功夫也甚是了得呀。所以,我觉得以后只要认真的引导小朋友,正确地了解一些小常识他们不仅仅会学到只是也会锻炼想象力了。
教育教学反思7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做了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四、依靠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比如过去认为抽象难懂的物理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的发展使物理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才会出一流的人才。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当代物理教师应认清未来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开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承认学生有差异,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有价值。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然后将问题进行综合。
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体验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育教学反思8
一个班级能有良好的班级常规预示着这个班上的孩子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或者能和孩子们很好地相处,交流,与老师的关系融洽,能与集体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协调一致。所以常规的培养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比较难的一个步骤。初入园的小班孩子在幼儿园常规上是一张白纸,写满这张纸,我们得从白纸的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往下,一步步地慢慢地写好,写深刻,其实每一个常规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来说,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三点。
1。用游戏的我方法。游戏性的情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令他们主动地参与常规的练习,并能使他们印象深刻,如排队做操的常规,前排火车头,后面的小火车车厢跟整齐,孩子们都很乐意去开小火车。
2。语言明确简练。小班孩子耐心少。就比如,我们常用的上课坐坐好的对唱就比较好: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等等。
3。坚持每次的巩固。坚持对于老师来说也许比较难,每一次去提醒孩子,说同样的话,也会令人感到枯燥,但相对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正应了那句话:习惯成自然,那就是常规。
教育教学反思9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最近,听了多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他们除了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启迪着我。
【细节1】“摄影师,给镜头!”
于永正老师在教《水上飞机》时,我注意到课堂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一名学生上台读书时,于老师叫摄影师给这名学生照相,另外,还提醒摄像师要把镜头对准学生。这看是随意,其实是教者教育理念的自然显现——让学生始终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我想,这正是大师的“大”字的表现,只有理念深深扎根于人的思想精髓里,才会有这样不由自主的行为。有人这样评价于老师:低头是一种倾诉,抬头是一种信任,抚摸是一种亲切。于老师原想给这孩子信心,没想到却给了这孩子一生的自信。
【细节2】“你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是吧?”
靳家彦老师指导学生理解《 珍珠鸟》中“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一句时:
师:“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它是阿指什么?
(小男孩语塞,哼哼半天,说不出来。)
师:(非常信赖地)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是吧?
小男孩:嗯。(然后坐下)
(靳老师没有丝毫怀疑)
师:好,我请别人说。
(其他同学大致将问题说清楚了,靳老师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
小男孩:(突然将手高高举到了靳老师的胸前)这是一种爱,是一种没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师:(幽默地、笑着)噢,怪不得你刚才回答不上来,呵呵。
(众鼓掌,笑。) ……
是呀!信赖是一种爱,是一种没法用语言表达的爱。靳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时,他自己已将“信赖”在课堂上演绎。
【细节3】“殷勤的服务生”
凡是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支玉恒老师上课时喜欢手持话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离他多远,他总是赶忙跑过去,殷勤地将话筒送到学生面前,俨然是一个热情周到的服务生。这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呢?有时想想,也是呀,教,对于学,不就是一种服务吗?
【细节4】“我是东西吗?”
贾志敏老师在教《推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板书,画“木”),多像一棵树呀!(再板画“休”,)瞧,一个人在树边上休息,多形象呀!再比如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如“左”和“右”,(让学生先举左手再举右手)如果“左右”放一起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如说“东西”,单个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生读)
师:(举起书)这是什么东西?
生:书。
师:(又举起粉笔)这是什么东西?
生:粉笔。
师:(调侃地)我是东西吗?
生:(异口同声、非常肯定)你不是东西!
师:(笑)哈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这斟酌分别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变成考虑了。
师:再看这个词:(板书)推敲。假如这是门,谁来推?(生推)谁来敲?(生敲)“推敲”摆在一起又变成什么了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
……
六十多岁的老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没有丝毫的师道尊严,有的是一颗童心。师生对话(调侃)是那么亲密,那么和谐,那么自然。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贾老师用爱营造的`宽松氛围催开了学生心灵的花朵。
【细节5】“谁说你戴着和孙老师一样的近视眼镜,”
孙双金老师在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反映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我画的是:“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因为冰心奶奶原来是路过,现在看过儿童都进去了,他们也进去了。“迎着”、“挤进”两个词最能反映。
师:是啊,冰心奶奶“原来……现在……”这一句话找得准!
师:谁说你戴着和孙老师一样的近视眼镜,我说你有一双慧眼呀!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一句充满激情而又意外深长的评价,在学生的心海里该激起多么大的波澜呀!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韩非子·喻老》)我特别喜欢听名师的课,每次我都会被他们那份真诚而又真诚的童心、爱心所感动。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每一句朴实的话语,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都蕴含着对学生深深地关爱。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能成为大家所关注的名师?如果仅仅是教学设计上的精巧,那还不能足以说明问题,我感受到的就是那一种内在的师魂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我常要求自己要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但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却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在感悟大师精彩的教学片断之余,我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关爱,感悟那份如小溪般潺潺的细流。
教育教学反思10
完成了本周的教学活动,下面就来反思一下这周自己的教学能力。首先是发现的闪光点,第一点就是认识到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教学活动上的调整和改造;第二点就是活动的连贯程度上,一开始讲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准备的活动跳跃性太大,学生很难跟上课堂的节奏;到现在可以根据上课期间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第三点就是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我发现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的老师教学过程整个班级的氛围都很和谐,并且活动都很生动、接近实际、并且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自己的课堂上,课堂氛围就很沉闷,几乎没有学生主动的回答问题,在最近的课件设计以及课堂的'安排中,我也尝试加入了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主动发言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一点也有了进步,当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尝试与改进。
其次是不足之处,第一点对于课堂上时间的把握程度,在认识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有一些进步,但是在讲解习题以及语法点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时间就控制的不好,有时候还会导致拖堂。第二点就是分层次教学,这个问题是短时间内很需要提高的一个能力,学生的水平有高有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大不相同,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所有同学都教一样的知识,可能会导致好的学生学的知识太简单,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理解不了的情况,所以我要加紧对自己这一方面的训练,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分层次的进行教学。最后就是独立自主性,由于有指导老师的原因,再做完课件后,会有老师进行检查,有的地方就做的马马虎虎,经常发现一些小错误。虽然这周有很大的进步,在下面的时间我要争取自己完成课件,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活动。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每一天都有一定的收获,相信在结束的那一天,我也可以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教育教学反思11
人们现在还不能像控制裂变那样有效地、随心所欲地控制聚变反应,和平利用聚变
释放的核能,但是由于核聚变可以释放比裂变更大的核能,而且不像裂变那样会产生较大的放射性污染,其原料氘和氚等又比铀丰富得多,因此控制聚变反应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课题。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积极研究聚变的人工控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落后,自己研制的可控核聚变的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1号已于1984年顺利启动,已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至今仍在继续工作中。同学们将来也许能参与其中,成为我国和平利用聚变释放核能的有功人员,为开发我国的'新能源作出重大的贡献,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通过教学发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则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把握不好就会使一个问题的讨论面太大,时间拖得太长,还会远离研究主题,浪费时间等等。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使每个环节十分严密,力争排除一些客观干扰因素,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再讨论。
教育教学反思12
在我读过的书籍中记得,华师大叶澜教授曾讲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的进行课后总结自我反思,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更有味和充实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好的课后反思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如此、那样的缺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反思什么从近几年的教学反思中,归纳了几点:
一、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刻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能够幸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八年级压强和浮力一章的内容时,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如此,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讲服作用。
二、人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制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检验的标准。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先设计了几个咨询题:你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了吗你能证实它的存在吗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阻碍呢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进展制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如何样才能制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如何样处理,顺序如何调节、语言如何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如何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如何样构建等差不多上我们反思的内容
此外,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不于其他学科。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不管是教师,依旧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惟恐学生讲不行,所有咨询题的答案都由老师代替。事实上,你越是不放心,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类作业他们越作不行。能够讲是对症下药是良方,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然后立即让学生口述,关于表达好的表扬,关于差的多鼓舞。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通过了以上反思,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课堂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业务成长百尺竿斗,更进一步。
教育教学反思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被重视.但是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学生的能力已经出现了差距.如果统一的按照一种能力水平去教学,去评价学生,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能力基础稍差的,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能力基础较强的学生接受比较快,感觉又太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这样一来,会形成基础好的学生能力提不上去,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会越来越没有信心.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两级分化非常严重.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各个层面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
一、学生要分层
要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准确分组.可以通过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分组,这里三组或四组较好,组别过多不好进行调度,组别过少又不能体现分组的意义,所以要适中.当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是否受到伤寒,在这方面得让学生感觉是为了他们学习成绩好,千万不能刺激到学生,对心理上有想法的学生要多说教,也可以做出微调.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了解差异,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学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好)、B(中)、C(滞后)3个层次,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可在这部分知识上超出课本最基本的要求,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
二、授课要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在提问过程当中要有层次、有针对的进行提问,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备课要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组别不同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
四、作业要分层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对学生实施分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难度和量上要有所不同,不能一个模式,更不能学生做不了就鄙视、打击学生,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组别进行调整,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
五、辅导要分层
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是听了就懂,懂了就会,会了就对,所以课下对学生的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可以让学生成绩好的辅导成绩差的,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到竞争意识,又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以此来提高各层次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教师自己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检测和帮扶,让学生感到危机和负担.分层测验。
六、测试要分层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可以采用试题分类的试卷,供学生自己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若能做出更高层次的题目,则就是一种突破,要好好表扬其进步.
七、评价要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有所区别,对于A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B、C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不解决,活动类课程就不能正常组织,“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分层次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从最关键的环节上,解决“教育目标的短视性”、“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和“教育内容的片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教育教学反思14
1。参评案例格式应包括:
(1)标题。标题要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如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标题有两种撰写方式:一是按主题定标题:如"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二是以事件定标题:如"哄堂大笑以后……",以事件定标题最好加上附标题,以明确该案例的主题,如在"哄堂大笑以后……"的主标题下加上附标题"三岁幼儿的自尊心及其保护"。
(2)案例背景。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3)案例描述。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选择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事件,进行生动具体地描述,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案例分析。点出本案例披露的问题和实质。
(5)案例反思。反思是对所记录内容的看法的分析,并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反思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深入化。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倡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自己与幼儿的对话、每一个教学环节、自己与幼儿的关系、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自己的教育理念、自己的心态与情绪、自己的专业水平,等等。
幼儿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呢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对于什么是反思,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哲学通常把反思看作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洛克认为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与反思,前者即外部经验,后者即内部经验;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也有人把反思定义为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和情境的能力。笔者认为反思是个体在分析自我经验、监控和评价自我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所进行的批判性的思考。
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成一条反思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在反思过程中加强课程研究,提高教学技艺。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得益非浅,而有的教师无所适从。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有些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如上了科学活动《沉浮》,教师反思记录:幼儿对探究活动有兴趣,能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就是时间拖长了点;上了语言《桃树下的小白兔》,教师反思:小朋友对故事感兴趣,想象丰富,就是没有注意面向全体……诸如此类,反思浮于表面。教师的教学反思需要适当的引导。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有时,经验反思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缄默知识,惯于理性思考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那幼儿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反思,如何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呢?
一、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教学的状况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抑或超乎所想,抑或不尽人意。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坐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如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课后应记录下来,日后查找资料,再补充解答。
【反思案例: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在本次活动中,我没有注意幼儿已有的经验差异,所以,一些幼儿很容易就能完成整个过程,显得无所事事。我应该事先准备一些更复杂的笔,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可以给这些幼儿创设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另外,请个别幼儿为大家演示的时候,虽然使用了实物投影仪,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幼儿依然看不清楚一些细小的、关键的步骤,可以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每组会装的幼儿在组内演示,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也能够给这些幼儿带来自信。还有,在把笔拆开后,要引导幼儿加深对各个零件的认识,特别了解圆珠笔里弹簧的作用。
二、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相反,幼儿的注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组织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如公开课效果不好,教师往往会说"这些孩子没配合好",这里面就要反思教师你,你了解孩子以及他对于学习相关内容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吗?活动中你是一相情愿还是能顾及幼儿独特的想法与感受呢?你的提问语言能够让幼儿明了你的要求和意思吗?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对策。
【反思案例: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
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的初次谈话中,发现孩子们对春天已有一定的了解,经验较丰富,涉及了天气、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几个方面。有几个孩子能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春天的美景,当问什么是芽?什么是冬眠?孩子们则难以回答。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当前的水平帮助幼儿去丰富经验,如何才能发挥幼儿寻找春天的最大能动性与创造性呢?《春天在哪里》这个主题内容复杂、头绪繁多,如果按一个线索发展可能太偏又不利于幼儿整体经验的获得和积累,而且容易掉入传统教育的模式。基于对本班幼儿的分析和思考,我想是否大胆一些,用分组的形式来满足不同幼儿需要,几个线索同时展开,不仅能加快探究进程,而且能相互补充,让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思来想去,我决定作这样的一次尝试。
公开课《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
跨越式跳高,重点是起跳和过竿技术,难点是两腿的配合。本课是一堂技术教学课,而技术教学课往往有枯燥、乏味这样的特点。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教材的游戏化处理。通过一个个游戏,将技术的教学渗透其中,既使学生达到愉悦身心、展示自己个性的目的。通过本堂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一堂教学课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如何精彩的表演,而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欢迎程度,对于我们体育学科来讲,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则必须让学生首先对你所教授的项目感兴趣。
因此,在这堂课上,我一改了教学常规,在学习前先激发他们对跳高运动的兴趣。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和棒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接着运用体操棒原地进行跨越式跳高起跳、过竿的辅助练习,让学生体会到过竿的技术要点。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一是过高低竿,二是过平行竿,三是过高度不等的平行竿。这样设使教学计循序渐进,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接下来我再设计了一个游戏,传递爆破筒,同时充分运用体操棒,做到一物多用。也使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最后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放松。总体看来本节课设计较好,字课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愤活跃,组织也比较有序,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案和教学中反映的还不够清楚;游戏时,老师发现游戏组织不够积极应该集合讲解,不要一个个纠正。课后许多同事给了我一些好的建议:组织教学要多元化,让更多的孩子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建议对我来说都是一笔财富,我会吸收并利用在以后的课中。
通过这次公开教学展示,使我对体育教学的领悟又上一台阶,体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身体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设计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的形式也要多样性,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功力还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教学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锻的修炼和完善自己。
教育教学反思15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儿园对师资的新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生源差距大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就不能采取“一对一”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中职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基本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探索
1。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
(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象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
(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扩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提高生源学前教育专业几经专业层次提升,办学思路虽然得到拓展,但生源质量一直在下降,这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受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制约,学前教育专业还特别需要招收具有良好艺术基础的生源。为此,中师学前教育专业应主动、广泛地开展专业招生宣传,吸引有一定音乐基础的生源转向学前教育中来,并设置技能测试,优中选优,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与艺术基础。
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
总之,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研究,声乐集体课增加了声乐教学的点与面有效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加强声乐理论的系统与科学性,使声乐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有侧重的解决。在声乐集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创造一个边教、边学、边实践、边讨论的生动活泼而富有刺激性的音乐教学环境。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学前声乐教学特点。声乐集体课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前专业声乐教师打开思路,还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具有时代感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尿酸多少正常03-03
50岁突然不来月经正常吗01-11
更年期如何保持月经正常01-13
绝经后半年又来例假正常吗01-19
儿子妈妈关系不正常怎么办02-24
开公司需要多少钱02-17
还阳卧害了多少人02-23
乳胶床垫克重多少合适02-25
儿童每日需要摄入多少肉类补充营养?03-01
减肥茶一盒多少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