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教学反思1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我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作业,在上课时给学生讲解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质疑课题,然后筛选出了两个问题统领全文,第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第二: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交流他们所理解的“发愤”的意思,在学生理解了发愤的意思是“振作起来,下决心努力”后,我问学生:“司马迁是遭受了什么打击呢?”然后直奔第三段,引导学生了解“飞来横祸”这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交流他们搜集到的资料。接着,老师补充有关司马迁受酷刑的资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学生明白了司马迁是为了让事实真相大白而蒙冤,他为李陵的辩护使得他受腐刑,对他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打击。我接着说: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在读到“父亲的临终嘱托”这一段的时候,我指导学生读好司马迁父亲的话,师生共同读书感悟,如果就此选择一死,九泉之下如何去见父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教学中,我反复出示“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句话,学生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地体会着“发愤”的内涵,每读一次,都会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最后,我还让学生比较“发奋”与“发愤”的不同,让学生明白编者用“发愤”这个词是恰当的'。
这节课总的感觉是教学环节设计得还比较满意,课前的准备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对课外资料的整合也比较成功,如果从一课一得的最基本的角度来衡量,我认为,这节课最起码让学生记住了“发愤”这个词在本课的深刻内涵。
但是,所有的课堂都不是完美的,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自己说得过多。虽然我在提醒着自己,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的时候引导得还不是很到位,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干脆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回过头来想想这节课,教师的话语过于臃肿,今后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没有照顾到全体,虽然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想让后进生和不爱发言的同学多表现,但是由于他们回答问题不准确,而且耗时较多,所以给他们的机会还不是很多,相反,那些平时回答问题较多的学生这次又成为“主力军”了。今后要多给那些不经常发言的学生一些机会,让全班同学均衡地发展。
史记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完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理解什么是“发愤”?
从一开始出示课题,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发愤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后,理解“发愤”就是振作起来,努力地去做。司马迁究竟遭受了什么而要振作起来呢?这一问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第二个问题。
二、明白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要解决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知道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品读了课文,一下子就找到了因为“父亲的遗愿”。仅仅是因为父亲的遗愿吗?学生很快又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受父亲的影响……”是呀,因为父亲,司马迁也喜欢历史,他努力学习,积累历史资料,早就和父亲一起准备编写《史记》呀!更有一位聪慧的同学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发现司马迁从小就喜欢历史,因为他小时候听父老乡亲讲英雄故事的时候,心里特激动,说明他在那时候就对历史很感兴趣。”是呀,司马迁在小的时候就受到过乡亲父老的影响,古代英雄的故事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我很高兴,学生的语言表达虽然比较简单,但他是真正理解文章语句所蕴藏的内涵的。
我又这样引导学生:“是呀,司马迁小时候就对历史故事特感兴趣。长大后,受父亲的影响,他努力读书,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也许那时候,他就帮助父亲一起编写史书吧。父亲临终时的`遗愿更坚定了他编写史书的决心,他放下失去亲人的痛苦,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资料,发愤写《史记》。可他又遭遇了什么?而后又发愤写《史记》呢?”学生都找到了“飞来横祸”“入狱受刑”。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体悟司马迁所受的耻辱、痛苦,我让学生当堂阅读了《补充习题》上的短文“司马迁为什么会入狱”,了解了司马迁的为人,更清楚地了解了司马迁受辱之事,了解了宫刑的残酷、可怕,深入地感受到了司马迁的悲愤、耻辱、痛苦,再结合对司马迁的想法的理解品读,学生对“发愤”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三、知道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重点让学生品读了两段话。在丧父之痛之后发愤地写“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在遭受飞来横祸之后发愤地写“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四、感悟发愤的结果。
感悟司马迁发愤的结果,我让学生重点品读了“13年”、“52万字”、“前无古人”、“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写成的”,让学生感受到《史记》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的史书。
让学生围绕“发愤”,去品读课文,去感悟人物品质,从整体上去把握,我相信学生能理解了。
史记教学反思3
师:板书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问:“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
生2:司马迁怎么写《史记》的?结果怎样?
生3: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
师:你从课题中获得什么信息?
生1:我知道这篇文章写“司马迁”(人),他写《史记》(事),重点是围绕“发愤”二字来写的。
师:我们曾经学过一个词“发奋”你知道它的意思吗?题目中的“发愤”改成“发奋”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请把你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等会儿我在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发表你们小组交流后观点。
(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七嘴八舌的交流)
八个小组一致认为课题中用“发愤“一词好。
陆文蔚:“发愤” “发奋”它们是近义词可以通用,都含有努力去做的意思。但我感觉用“愤”字,可以看出司马迁发了狠去做,程度还要深一些。
李嘉诚:我也感觉用“愤”看出司马迁非常勤奋地去写《史记》。
蔡广益:昨天我在网上看到,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遭到了灭顶之灾,被汉武帝判了“腐刑”,那种刑法对于司马迁来说,比判死刑还重。课文中也讲到“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还记得写《史记》,最终《史记》用了司马迁13年时间,写成了52万字。用“发愤”作为课题,可以显出司马迁写《史记》时是卯足了劲,排除了一切困难的。
黄伊然:古话说,“大丈夫宁被杀不可辱”,司马迁经受如此奇耻大辱后还坚持活着,他就是记着父亲的嘱托,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他是克服了外界的重重困难,尤其是战胜了自己的思想顾虑后再去写《史记》的,所以用“发愤”。
陆婓怡:“发愤”还有克服困难努力去做的意思,“发奋”我觉得只有自己思想上努力去做。
蔡子扬:我同意刚才蔡广益、黄伊然的`说法。用“发愤”一词好,体现了司马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品质。
反思:
“好一个体现了司马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品质”我为孩子们这样的辩解喝彩!
我们实施“学程导航”的范式已经二年了。孩子们已经有了“先学”垫底了,教师何不把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前让学生交流呢。课堂上,在揭示课题环节,我用了10分钟时间没和学生讨论了“发愤”一词。我觉得值得,因为孩子们在这一环节,对课文内容较为熟悉,很想“一吐为快”。第二课时,我决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品读司马迁立志写《史记》,及有关《史记》故事的赏读上。
农村的孩子课程资源有限,我就在课堂上为学生读几则《史记》故事吧,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也更会体会《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的力量。
史记教学反思4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不仅仅具有工具性,同时还具有人文性。而上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在人文性方面我认为有所偏失。
一、注重全面解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对教材解读到何种程度决定着课堂的走向。课堂上洋溢美感,是因为教者首先感受到了美;课堂上充满睿智,是因为教者挖掘到了深层内涵;课堂上体现创新,是因为教者做到了别具一格。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文章介绍的是司马迁的事迹,司马迁是伟大的,这一点学生已经体会到。可学生能体会到何种程度呢?有一位高中生的话最具有代表性“我以为你会玉与石俱焚,血与火共熔;我以为你最后留下的文字会是名与节同在,士可杀不可辱。”在世人看来,遭受如此大的侮辱,愤恨是必然的。的确,司马迁曾经愤恨,但那只是曾经。司马迁的伟大超越了学生的理解,他的伟大“已经超越了世间的荣与辱,情与志,义与愤,生与死。”他在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是坦荡的,他在写《史记》时内心是平静的,只有做到这一点,《史记》才能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进行有效拓展。课本只是一个载体,作为教师应围绕这个载体进行资源开发,使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中教师已注意依托文本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次写话练习,这便是在语文工具性方面的一个资源开发,这能使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但不能忽视的是,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还承担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的'作用。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情感态度、气质性格、思想修养、心理品质在熏陶渐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过程。关于司马迁伟大的认识正是在语文人文性方面的资源开发。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司马迁的伟大,那他们的情感态度还是停留在课前水平,他们可能超越不了“玉石俱焚”、“士可杀不可辱”的意气用事,而不会认识到世间的另一种伟大:坦然地面对个人的荣与辱;为了毕生的追求,甚至能可观的评定仇人的功过,不引导学生认识司马迁的伟大,他们失去了一次使心灵受到震撼的机会。
三、实现同生共构。注重语文工具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注重人文性,则能使学生人格趋向完美。因此,作为教师应追求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生共构。在本课中,如何实现两者的同生共构呢?在学生将自己对司马迁的认识融入小练笔之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比较“怀着激与愤,含着血与泪写《史记》”与“坦荡,平静地写《史记》”有什么不同。相信这种比较不仅能使学生对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及其作者有更深的认识。内心深处更会生成一种近乎激动的崇敬来……
总而言之,要落实语文课的人文性,便要注意文本的解读、拓展、整合。
史记教学反思5
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了两个问题统领全文: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二: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学生们通过阅读很快找到原因:
1、家乡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从小对他的熏陶;
2、父亲的影响让他喜欢历史;
3、父亲临终的嘱托让他想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以此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喜欢历史,要尽孝道。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通过与“发奋”的比较,学生理解为“一场飞来横祸”造成。通过补充“李陵事件”,使学生了解司马迁是一个正直勇敢,不同流合污的硬汉子,是个是非分明的客观的史官;接着抓住“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理解司马迁所受的屈辱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他想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光明磊落地活着,可是现实却不容他如此;他想像男子汉一样壮烈地死去,可是父亲的遗志没有完成,理想没有实现,他只能忍受着悲愤苟活着,他是一个伟丈夫。
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潜心会文和表情朗读课文,感悟、体验司马谈临终时“泪流满面”的'遗嘱,司马迁受酷刑时“悲愤交加”的情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司马迁的形象在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史记教学反思6
“父亲的嘱托”在文中一目了然,学生无须费力即找到。“黄河的熏陶、英雄的感染”隐藏于文字之中。哇!好陌生的字眼。
我不能不承认,学生是理解文章语句所蕴藏的内涵的。不然,他们是发现不了这些语句的。可发现了重点语句,心中有认识,言语上却无法表达,能算作真正的语文吗?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吗?语文课堂要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了内心感受,人文表现了出来;可缺少了语言表达,工具就无从谈起了。
再往深了想,学生缺少了自己的言语,从中表露出的难道不是自我意识的缺失吗?正是长久以来缺乏自我意识,才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忘我”。这种“忘我精神”是很可怕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仅是丧失语言表达能力,它更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以本为本”的习惯,更严重的'是,学生将可能丧失思考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严正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以书籍为平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进行到底。首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只有多看书,学生才能积累相关的知识、信息,才能打下一个扎实的文化底蕴。其次,要教育学生会看书。看书不等于读文字,单个文字是的死物,而文字后面所包涵的意义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要引导去思考、去发现文本的内涵。再次,要教育学生会迁移。“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天下的文章在文理上是相通的。读文章、思文章不能只局限于一篇之中,要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教育学生时要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不能因为要完成任务,要赶时间而剥夺学生思考、表达的权力。即使思考的最终结果仍然是“0”,学生至少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多了一次思考的经验。切记、切记!
史记教学反思7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写了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学习本文的重点是读懂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哪些地方突出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这是历史故事,课文内容离学生的认识和实际都非常远,学生又不熟悉《史记》的故事,很难感受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遇到飞来横祸遭受酷刑后的内心世界,因此读懂课文内容是有难度的。
教学前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2、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中所讲到的知识,司马迁受到母亲河的熏陶;源于历史故事的感染;受到父亲的影响。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针对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司马迁的内心进行细致的分析,司马迁受到了酷刑,在当时对他的内心遭到了极大的残害;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完成了《史记》。
教学时,虽然我激励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中心进行分析,但是学生始终把思想集中在了司马迁的身世上,而忽略了《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价值,于是,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感,得不到很好的深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完美的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怀着对司马迁的无限敬佩结束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堂课,感觉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第一,用好教材,适当拓展: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秘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鉴于学生历史知识贫乏,对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司马迁辛酸坎坷的一生及《史记》内容都知之甚少。教学前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司马迁有《史记》。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的理解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可贵品质。在课前给予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充分阅读,学生心中的司马迁形象渐趋生动,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学效果好。课后推荐相关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练笔,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以情促读,以情感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注重教师语言,以情促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情节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为此,我设计了煽情的教师过渡语,旨在带领学生进入情节,进入人物的内心!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入狱受了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我插入了一段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而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听了我动情的话语,学生的朗读一个比一个激动,这时的朗读,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司马迁的内心!因为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们也愤怒了!
第三,精心设计,整体把握: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我并没有就此打住,继续追问学生:“除此以外,司马迁可能还想到了什么呢?”这时,我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周文王被关在羑里(yǒu,古地名),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感悟到了“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化屈辱为动力,化悲伤为动力,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记》。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过程也行云流水。
史记教学反思8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需要诸多要素构成的。我以为,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夫在诗外”。“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教师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占据更多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呼之欲出时,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其次,教师要有善于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将几十个小脑袋集中“管理”,协调他们的思维步伐,调整他们的思维节奏,促进他们由不同步,到同步,再到不同步。也就是将学习的过程按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成若干单元组合,按其单元类别因材施教,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
第三,教师要有几招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妙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即时性的发展评价。这对于教学活动实在是太重要啦!因为,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学习任务,并视学习为快乐之事。而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满足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
第四,教学中对学生的训练应贯穿始终,将教学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与学两股力量整合起来,就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全神贯注地关注,注视着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纠正学生每一个你能发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点滴的进步。由于,长期不在教学第一线教书了,对教学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处理上有欠妥当的地方,当堂专项的书写强化训练还不够。担心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一时还难以达到。
史记教学反思9
很幸运,从年龄上来说,我赶上了一课三议的末班车,课上得虽不怎么样,可是在磨课中进行了思考,同时还得到了同事们真诚地帮助。接下来,我就一分为二说说我在这课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一、思路清晰,放手不够。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酷刑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编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第一次试上,我以“发愤”为线索,首先读读写发愤的句子,感受“发愤”,再探究发愤原因,然后想象怎样发愤写作,最后交代的发愤结果。第二次上课我主要抓住“为什么发愤?”“在什么情况下发愤?”“怎样发愤?”三个问题展开,比第一次少了一些重复的地方应该说两次上课思路都较清晰,可是这样的设计还不够开放,略显陈旧,也缺少了一些灵动,于是学生的思维相对受到一定的束缚,怎样设计更合理,愿与大家探讨。
二、重朗读感悟,缺乏深层理解。
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西汉时期,学生对当时的背景及人物不够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圈圈划划有关词语、句子,说说感受体会”和“走进人物内心,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第一次上课,学生的感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切身的体会,读时也有些“无病呻吟”。第二次上课我对教案进行了再修改,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和生活化理解,可是我对学生的朗读还缺乏具体地指导,课件制作得有些粗糙,关键处缺少一些音乐渲染,使学生感悟到的感情不能得到很好地提升,我想如果这些方面再加以改进,应该效果会好些。
三、试图把语文较“厚”,但课堂过满。
这篇课文语言较平淡,在教学中,为了加深理解,我在重点处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料,如对“飞来横祸”“酷刑”的`介绍,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史记》的资料,课堂播放有关《史记》价值的录象;对于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可是课文留给我们的画面太少了,于是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资料加以想象来写一写。可是整课安排的内容较多,如发愤的原因该略的没有略,对《史记》的介绍也完全可以放在第一课时上完,安排的不合理造成“写一写”变成了“说一说”,而且学生考虑的时间不够充裕,本来的亮点因为课堂过满,缺少取舍而没能“亮”起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多思考,多向大家请教,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史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06-07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2-02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06-22
《温度》教学反思06-13
墨梅教学反思06-14
科学教学反思06-22
【热门】教学反思06-24
《散步》教学反思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