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20 02:56: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父与子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父与子教学反思

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感人故事。

  我所讲的内容为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扫清生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理清脉络;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本堂课中,值得庆幸的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积极的回答问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深的`明白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课后我根据各位前辈的指导认真的做了反思:

  一、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非常震撼人心的文章,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这伟大的父爱,深厚的父子情呢?这离不开一点——朗读,而且是有感情地朗读。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朗读不仅可以发展语感,还可以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多加培养。

  二、忽略了“自然段”和“部分”的区别。

  在本课的学习中,有要求学生给文章划分部分。当时学生将“部分”称做一大段,其实以前也出现过此类问题,只是那时我认为学生懂其意思,无大碍,便一直没有指出。后来经张秋月主任指出,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这样久而久之难免会使一些同学混淆,同时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语文的严谨性。是的,我想在教学中关于“自然段”和“部分”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个,但我唯一确定的一点是这都不是小问题,不能忽视。

  三、“概括主要内容、掌握概括方法的问题”讲的不够到位。

  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一篇文章要小学生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确实不易。所以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着概括还要学会寻找方法。在这方面我给孩子们的训练太少,同时也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引导。即在概括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将整个故事复述一遍,再在复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最后对这个概括进行浓缩。

  在反思中,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我深知自身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摸索,使自己进步也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

父与子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我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感悟文本

  教学时,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抓住空白,想象说话

  说儿子了不起,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

  三、读中体验 感受父子情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父子情至深。如学习“36小时”是怎样的挖掘?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不断地挖掘中,又有遇到怎样的困难与危险!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通过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母爱,再让学生结合6月19日的父亲节,表达对父亲的爱。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

  2。学生朗读不够到位,没有真正融入到文本中。

  3。借班上课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学机智欠缺。

父与子教学反思3

  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力求全息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试图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

  一、抓住文眼,聚焦形象。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是,高年级的文章这么长,时间又有限制,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我细细分析,全息阅读,巧妙整合,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片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但父亲依然坚持的'场景,从中还能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让”得感人肺腑。这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这一“让”精巧地将父子重逢,相互对话的情景统领起来,甚至与文章中心无痕融合。

  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寻找最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努力做到“一线串珠”,“瞻前顾后”,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种立体多维式的建构,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张显着个性,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提升了阅读的品质。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上课伊始,我播放有关大地震的视频资料,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我始终强调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反诘、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比如“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应读得坚定不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再接着从父亲的形象上读出他沉甸甸的爱和肉体的痛苦;继而在体验父亲心理活动中读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

  我们呼唤生命课堂,那应是学生真情驿动的课堂、畅所欲言的课堂、深思飞扬的课堂。在这节课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学会了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但由于个人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由于课堂时间控制能力不足,出现前半节课拖沓,后半节课毛糙的问题;对一些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因素及学生的回答,有时缺乏教学机智,不能做到灵活变通,凸显出个人的应变能力不够;在教学设计时,对写的训练还没有做到扎实有效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克服与磨练。

父与子教学反思4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

  “讨论交流”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八个“讨论要点”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全面地理解课文。这说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重视生字词的教学

  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时生字新词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再让学生范读生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以及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容易写错的部件,进行具体的订正和指导。并对“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挖掘”等生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理解,可见教师对生字生词教学的重视。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第二课时的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背一背古诗《游子吟》,在读背中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再让学生说说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写写,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

  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二,案例中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设计不符

  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原则,还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例如,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教学环节中,环节设计为“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本没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课文”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本教学环节应该改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更恰当。而在教学环节三“引导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中,教师在引入教学的谈话中说:“我们要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才能把文章读得恰到好处”,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却以“讨论” 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八个“讨论要点”在教师的一步一步的指引下,针对相关的内容和重点语句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并以教师的提问和小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人以“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还违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原则。

  第三,沿用已被摒弃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第二课时的第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意思。这样的教学要求是已被摒弃了的老教法,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其实在此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效果会更好些。

  第四,课外作业安排与课时教学内容不匹配

  例如,第一课时的课外作业——“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表面上看是在为下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做准备,但实质上与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而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的1至3题”与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并且课后练习题2已于第一课时的“讨论要点三”已经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流,不必再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给学生;而第3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应安排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前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更恰当。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父与子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阅读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进一步理解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2、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地震是残酷的,他使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录像:有关地震的实况,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地震的危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面里寻点,筛选主要问题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感悟,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2、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请教,由小组长负责记录,记下你们小组内的收获以及你们小组内弄不明白的问题或弄不透彻的问题,全班交流各小组不明白、不透彻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主要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1:文末有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父子的了不起?

  问题2: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三、师生互动,解决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从而理解把握课文。

  (一)学生精读读课文第2至23自然段,边读边划,从中划出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或词语。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交流回答:

  1、

  A、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向废墟走去。

  教师趁机追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及信守诺言的品质,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接着挖。

  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启发,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不丧失信心,实践着对儿子的承诺,有责任感。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味语言,(1)作者不厌其烦的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让学生体会到罗列时间的词语,不仅表明挖的时间长,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挖的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为了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爸爸会怎样艰难的挖掘,进行场面描写。目的是让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B、小组间展开比赛,感情朗读这三句话,读出人物的心情。 C、由以上的描写你概括一下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写方面,学生概括交流:如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信守诺言、有责任感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概括。)

  2、

  A、关于儿子的了不起,学生交流回答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地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发问: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让学生感悟到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教师借机让学生品悟,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勇敢,无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的信赖。)

  B、由以上的描写你认为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些方面?C、学生回答如:勇敢、无畏无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D、学生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3、教师追问,对于“父子的了不起”文章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来刻画的?起什么作用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感受父爱的伟大。)学生边粗读课文,边读边划,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交流回答。

  (目的是让学生领悟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学生在班上交流收获,总结方法。

  五、拓展学习配套丛书

  现在让我们打开配套丛书《穿透岁月的温情》59-62页,自己读《母亲的信念》、《母爱的力量》、这两篇课文,并且思考,从这两篇课文和本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交流回答。

  六、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从点滴小事中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七、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回报父母之爱,向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学习,做一个勇敢又了不起的儿女。

  八、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不论发生社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伟大的爱

  儿子

  (语言、神态、外貌)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本节课是在主题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侧重主问题研究的以问定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如学习本文时,看到课题,学生会提出疑问,

  1、地震发生时这对父子发生了什么事?

  2、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这里就包含着主要问题之一)

  (二)通读课文,筛选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读书,个人提出疑问,找答案——再读书,小组内交流问题,——筛选出主要问题。

  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批注符号圈、点、勾、划,批注的内容,就是对课文印象性体验的批注。

  1、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

  2、可以是对关键语句、精彩段落的品读,包括品优美、精妙的词句;品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巧妙表达;细致的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及作用;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自然、巧妙、别具匠心的课文结构设计。

  3、可以是对人物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以及不同形式写作方法的巧妙运用的感悟,

  4、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质疑。

  1、学生精读课文,边读边划,划出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收获,然后整理出自己以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收获。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特别是针对个别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爱动脑的学生,培养他们逐渐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杜绝个别学生无目的的乱读书,无价值的乱提问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带着疑问,带着收获,分小组交流收获,共同提高。同时发挥小组同学的智慧,解决疑问,完善答案,筛选出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

  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精读课文,共同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互相补充,深入剖析文章,力争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展示的机会,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文章。可以从赏析一处美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的表达读书感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获取审美愉悦。这一环节中,划分小组应注意,学习好、中、差的学生结合,爱动的不爱动的学生搭配。由组员推荐或竞争出一名学习优秀,认真负责的学生做小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其他组员分别担负记录员,汇报员等工作,这样分配是为了保证在合作交流学习时,不让一个组员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带着问题再读书,再思考。小组内同学集思广义,共同解决,小组内成员达成共识,然后班内交流。在交流的同时,其他的小组可以对其答案进行补充,争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问题的答案,同时筛选出全班最有价值仍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实现智慧共享,针对听到的答案进行补充再质疑,教师在小组交流时,要及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申,小组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探讨,深入挖掘文章。同时,当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说明其问题及收获时,他必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才能补充完善答案,也就锻炼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交流探究,解决主要问题。

  基本程序:筛选出主要问题后,再把主要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某些段落或句子。全班研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完善答案。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的时间,及时点拔调控,指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理解课文内容,明晰形象,把握情节,探究主题,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方法,畅谈收获

  学生了解了人物,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后,继续探究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文字技巧。

  由于是小学学生,所以这一环节可由教师恰当点拨,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如:①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事件表达意图——找出文章选材、剪裁的特点。②作者为什么运用这样的事件组织形式——找出文章的组材及结构的特点,包括线索、顺序、详略、构思等内容。③作者为什么要在主体事件之外增写其它事件?为什么要在记叙文字之间穿插其它的非记叙性文字?——理解材料为中心服务的原则。找出表现技巧上的特点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只需恰当的点拨,诱发学生意会,在意会的基础上简要的归纳。

  然后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进行知识、方法的梳理。教师简要归纳、概括,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五)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围绕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结合主题学习配套丛书中的相关篇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以巩固提高。

  1、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阅读类似的相关篇目,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如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让学生用同样的读书方法,去读配套教材里的《母爱的力量》《月光下的母亲》《只有你能欣赏我》三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理清了写作顺序,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天底下所有父母的舔犊之情。

  2、以读促写,模仿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想一想生活中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往事,写一篇文章,表现父母的了不起及你对父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通过拓展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知识迁移,提高了能力,真正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而不是学死知识,读死书。

  1、让学生在“解构”的阅读中进行多元思考。

  语言天然具有形而上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暗示,而且这种暗示会带给文本。因此,有时候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会“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以前,我们很多老师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

  但是,我再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更多地是在想办法让学生从各种“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凭借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这种“解构”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我在课堂中先后呈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位父亲”进行多元解读。第一个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局,是完满的喜剧性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使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学生轻松地谈论着对地震中的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可当结局改变以后,学生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初始建构的认识寻找理由: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应关注事情的过程,不论结局如何,这位父亲坚守信念、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拯救儿子的过程足以证明他的伟大。然而当第三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解构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而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他的所作所为是过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两种见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从而达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确立。

  当然,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并不是想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源性、根基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变成一种“丧失中心”、“落入无权威”、无确定性状态的世界。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我想这一方向应该没有错,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以知识获得为主要目标,而是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它也不同于其他学科大多以验证某种存在为指归,而是以试验某种选择为指归。

  2、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

  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有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个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语文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必将成为行尸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语文,人文毕竟并不等同于语文。”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把对“这位父亲”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文章结局的续写之中,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外化为书面语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反诘、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位语言、积累语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找那些负载着其他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再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

父与子教学反思6

  语文课堂上,老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读,把“父亲挖到孩子的过程及子的无私表现”声情并茂地解读出来后,带动了同学们积极地与文本对话,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用自己真切的童心去体验,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理解,充分地与老师对话,与同学交流,深入地领悟了人间最美丽的“亲情”。之后,老师用投影展示课文情景图的同时,播放了一曲歌颂父爱的插曲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再次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了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顿时,课堂上师生都沉浸在对父爱的真切感悟中,使课堂教学瞬间达到了升华,这一切也感动了听课的各位老师,就在教师眼泪即将流下的刹那间,老师用投影展出了一道拓展延伸题:改变结局,多思考。内容如下——

  结局1:父亲挖出了血肉模糊已死去的儿子。

  结局2:父亲正在寻找儿子的时候,忽然一声巨响,父亲也倒在血泊中。

  同学们擦去泪水,开始了讨论。有的'学生说:“当挖出了血肉模糊的儿子后,父亲为失去爱子悲痛欲绝。”有的学生说:“亲在寻找儿子的时候倒在血泊中,更能说明父爱的伟大。”还有的学生说:“从这两个结局中,我感到了父爱的无私与深厚。”

  在学生正在体验“父与子”经历生与死考验后亲人团聚的动人场面时,却忽而要发挥想象,感受“悲而又悲”的另一种结局。这种对文本的超越,学生品尝到的只是痛苦,这种体验已经背离了原作者的初衷,这种多元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而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却恰恰缺少人文关怀。

父与子教学反思7

  第六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句子中体会父母之爱。《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更要以它为例子,切实贯穿落实以上两个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抓住事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六要素分别是什么,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它们串联起来,自己概括出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主要是抓住父亲的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进行挖掘,适时提问学生父亲在说这三句问话时的心情有何不同。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明白每一句问话中包含的所思所想。指名让学生分析,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觉得还可以用采访的形式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呢?”这样一采访,可以更深地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处,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且引申出父亲对孩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更你在一起!”让孩子认识到正是这句承诺支撑着父亲坚持下去永不放弃,这正是儿子在废墟下信心的源泉。

  另外,我还紧紧扣住“挖”字进行挖掘,为什么不写其他动作而只写“挖”字?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中明白只有“挖”最能体现出父亲的劳累与坚持,从而感受到父亲的形象,体会到他的了不起。在此基础我可以再深化,问学生是什么在支撑着父亲如此苦苦地挖掘?这样就更能挖掘出父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承诺。

  课堂最后,可以从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的.外貌描写拓展到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崇高的父亲形象,用图片去激化孩子们的情感,去感受父亲们内心的那份伤痛,有了情感累积之后,再去想:“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儿子还是生死未卜,这时的父亲最想对儿子说什么呢?”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动心动再手动。此时进行写话练习,让学生真情的清泓流淌出内心,水到渠成。再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深情地话语读出来,浓浓的父子情如涟漪般荡漾在教室里,久久不散。

父与子教学反思8

  这片课文讲述了在父爱支撑下儿子获得新生命的故事。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给人无限启示的故事。课文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一次资料的交流展示,检查课前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情况,同时交流对地震了解。这是进入新课的第一步准备。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所以,我把更多的交流机会放在了课下,比如:让学生做一次以“地震”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览,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本文语句浅显,对话丰富,非常适合朗读。所以,我将不同的朗读形式贯穿始终。譬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赛读、教师引读、师生对读……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心理。

  阅读感悟,我采取了让学生画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标出感受的方法。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珍视自己读书过程中获得的独特感受,潜移默化地形成有利于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然后进行有序地引导阅读,使学生在朗读后不断深入课文,不断明化文章特色。

  为了使文章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我在品读全文后安排了两个独特的环节:请学生读家长为本文写的读后感和创编小诗讴歌亲情!家长的`参与,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一次心灵上的沟通,也是效仿文章的主人公,感受真爱在身边。

  课中我还是用了“阅读想象法”和“读写结合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想象父亲挖掘了38小时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危险?儿子等待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充分体现了人物坚毅性格特征。仿写,是作文无可写的最好锻炼方法。所以,课中安排了两处小练笔环节:仿写父亲的外貌写儿子;写讴歌亲情的小诗。

  最后,推荐阅读时给学生走向语文大世界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也是对本篇文章学习后的一次深化拓展。

  结尾处的朗读小诗,是将本单元主题“人间真爱”扩展开来,升华上去,不仅是“爱”的传递,也是整个单元主题的最佳诠释!

父与子教学反思9

  《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通过本文的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抓重点句,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

  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

  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父与子教学反思10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十七课课文,是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在教学中我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学生从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的艰辛和父亲伟大的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人。从阿曼达在废墟上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父亲为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变得勇敢富有爱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亲情能创造神奇般的奇迹。

  结尾我设计两个可能发生的局面一是找到儿子但儿子已经死了;二是父亲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天国和孩子在一起。在这两种情况下父亲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吗?学生感受到父亲都实践了他对儿子的诺言,展示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这足以让人尊敬,让人觉得“了不起”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了发展。

  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猛然想起平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在什么情况父亲说过这句话。在描写爸爸外貌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此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作为课改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自身的教学水平还不过关,课上的应变机智不强,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时,连叫了3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心中有些慌乱(因为这节课有校长听课)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因此我也非常紧张,致使自己不在状态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深深地知道在教学上离校长提出的教学思路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氛围。

父与子教学反思11

  第一篇范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案例中的教学紧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再指导学生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讨论交流”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八个“讨论要点”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全面地理解课文。这说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全面地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重视生字词的教学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时生字新词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再让学生范读生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以及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容易写错的部件,进行具体的订正和指导。并对“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挖掘”等生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理解,可见教师对生字生词教学的重视。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在第二课时的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背一背古诗《游子吟》,在读背中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再让学生说说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写写,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二,案例中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设计不符,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原则,还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例如,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教学环节中,环节设计为“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本没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课文”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本教学环节应该改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更恰当。而在教学环节三“引导朗读课文,了解课文

  内容”中,教师在引入教学的谈话中说:“我们要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才能把文章读得恰到好处”,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却以“讨论”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八个“讨论要点”在教师的一步一步的指引下,针对相关的内容和重点语句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并以教师的提问和小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给人以“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还违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原则。

  第三,沿用已被摒弃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在第二课时的第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意思。这样的教学要求是已被摒弃了的老教法,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其实在此教学环节中,安排学

  生用适当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效果会更好些。

  第四,课外作业安排与课时教学内容不匹配例如,第一课时的课外作业——“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表面上看是在为下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做准备,但实质上与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而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的1至3题”与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相脱节,并且课后练习题2已于第一课时的“讨论要点三”已经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交流,不必再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给学生;而第3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应安排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前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更恰当。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第二篇范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设计好了导学案和展示课教案,本打算用两节课的时间学完,可自发下导学案至今天已经是第三节课了还没进行完。导学案的内容很多,共分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检测。除去课余时间学生又用了一节课才完成。发导学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入读课文,深入思考,为展示课做好充分准备。以前我都是围绕导学案让孩子们一方面一方面的回答,类似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导致内容太细而且浪费时间。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直接把导学案抛给了学生,让他们或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课堂上学生按照导学案学习时我仅做了监督者。尽管给了他们很长的时间,仍然有几个处在小组后两名的孩子没能全完成。也罢,不能无原则的等他们。我鼓励孩子们把导学案做好并在课下自行准备熟练,争取展示课上一展风采。今天的展示课上得既有得意之处也有不可心的地方。第一个环节是默写生字所在的词语。本课共有11个一类字,它们在文中所在的词语有10个。我让孩子们默写出这11个生字所在的10个词语,由于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一导致默写的速度也有很大差距。我巡回于各小组检查默写情况,默写快且经检查完全正确的准备下一环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默写出错的改错,所有默写出错的孩子改完错后,统计各小组默写完全正确的人数,按每人2分给小组积分。结果六个八人小组完全写对的平均不到四个人,错字量接近一半或超过一半的每组平均两人。这个情况足以说明孩子们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和自觉性不够强。下一步学习生字词不能丢给他们学案让他们自己学,应该在让他们自读课文自行解决字词后在小组内轮读,然后当堂练习书写。对于每个班那四五个不会拼音的还要特别监督检查。都到五年级了,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学习生字词都成了难题,也真让我无语又无奈。低年级的基础教学太重要了!第二个环节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给孩子们2分钟准备时间之后让他们随意上台展示,脱稿讲加倍记分。两个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挺高,就连我平时并不看好的学习不太爱动脑筋的钟婷婷都能将父亲如何在大地震后跑到学校去救儿子,在废墟上挖了多长时间终于将儿子及其同学救出,赞颂了伟大的父爱和深沉的父子之情说的比较流利了。这很让我欣慰。第三个环节是

  品读赏析。马鑫岩领着同学们欣赏了描写父亲为救儿子长时间挖掘后的外貌描写部分,能感悟出父亲执着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但朗读还不够到位。关于时间数字的朗读不能有效的停顿,写父亲外貌的几个重点词语不能足够重读。我顺势引导孩子们多遍朗读,才有了一定的效果。朗读对我们这里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每个班朗读好点儿的仅四五个人,大多数孩子唱读特别严重,临邑味儿的普通话唱读听着让我特别不舒服。为此,我经常纠正,经常引导。然而,半个多学期了还是难以扭转乾坤。不过,我不会放弃的,一定要将他们的坏习惯纠正过来!

  第三篇范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我讲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两课时的教学立足语文,紧扣课文,设定目标的时候,力求做到简明,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简明的教学目标既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父与子教学反思12

  教授这一课,我的目标很明确:抓住一条主线(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分成两个板块展开教学。第一板块是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质疑解难来感受父亲的形象。第二板块则在此基础上,学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悟儿子的了不起,然后总结中心句反复出现的用意和好处。最后以学生转换视角,改写课文,来达到语言的转换和写法的模仿。

  本课教学的亮点有:

  1、扎实进行归纳课文大意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初读时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文章大意。第二课时,默写词语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提供的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这两个环节中,对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进行了有效指导,训练面广。

  2、读书环节中始终不忘学法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如比较句子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提出问题等。

  3、小练笔的指导有层次,对学生练写有帮助。课后小练笔是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想些什么?说写什么?我把它与学生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一步步地指导,使学生的练写水到渠成。

  (1)改写16小节,将阿曼达告诉父亲的话改成直接对同学们说的话。

  (2)想象自己就是阿曼达读好这段话。

  (3)引导学生想象它们在等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4)师生合作想象画面,(老师讲遇到的情况,学生想象阿曼达的话和想法。)

  (5)转换角度,学习课文写法,以《废墟中的阿曼达》改写课文。

  本课教学的遗憾之处有:

  1、课堂上的引导还不够机智。比如:当我引导学生质疑时,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父亲疼吗?累吗?”这样浅显的问题。当时,我明知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好,但一时不知怎么引导。只好自己直接问学生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挖下去?这样“质疑问难”的环节就变成了一个过渡,而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目的。课后一想,我当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父亲当然疼,能不累吗?在你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思考怎样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质疑能力才不是一句空话。

  2、第一课时围绕第12小节,设计了多次朗读训练。有个别谈感受读,集体读,男女生读,老师引读,直至背诵。目的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父亲那伟大的形象。但我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所以学生的朗读只是机械的重复,虽然最后能背诵了,但是朗读的感情还是比较平淡。比如:朗读第一小节时,当学生看了录象还是读得比较平淡,我应该引导“能把这种感觉读得再强烈些吗?”让学生再读一遍,以便尽快进入角色。而当学生朗读具体句子还不到位时,我也应该引导学生“怎么读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哪儿该强调”等注意朗读技巧,这样学生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而不仅仅是走过场。

  对于本课教学的反思:

  怎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效呢?比较两课时的教学,我认为第二课时更有效。首先,第一课时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虽有所悟,但比较被动;而第二课时的教学更加开放,学生学得更加主动。其次,第一课时以朗读感悟为主,但反复的朗读因为指导的不到位显得有些多余;第二课时里学生默词说大意,读文说感想,想象写小练笔,总结写法等,听、说、读、写的实践内容和时间比第一课时多,学生的语言训练也比较实在。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还需要一节课的时间。看来,课堂上还要再压缩,减少一些无病呻吟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可以使教学更高效。

父与子教学反思1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仍然坚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课文描写具体,感情真挚,充满了父子间的爱。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教师抓住“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这个问题来引出“了不起”,紧接着围绕“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让学生再次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步步深入思考并交流。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由于这个突破口找得比较准,整体的教学效果不错。

  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整节课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成了课堂的主角而非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作为引导者而非是领导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做好“备学生”这一步,未能清楚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经验、情感经验、成长经验等,想当然地把我个人的价值观附加给仅仅十几岁的孩子身上,我以为他们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但事实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所以当他们面对这场大地震时,感情上找不到共鸣,觉得这离他们太远,这是他们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我虽然为帮助同学们很快地进入到文本播放了一段视频,但未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使他们与文本融为一体。我觉得如果在播放视频后让学生自己去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比由我说出来的效果会好很多,更能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而非一个教师的独角戏,应该把跟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背离了教学初衷,是一个致命问题,这一点的教训铭记心中。

  二、读中体验感受文本的震撼

  在教学中朗读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这也是学生未能感受到文本震撼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学生自始自终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感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点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的研读中,虽然我范读、引读,但始终没有得到情感的升华。如果可以再进行有效地引导指导,效果能好些。还可以在问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后,给学生们时间来写写,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动动笔,也许有更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语句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并能更好地升华情感,而不是作为教师的我激情澎湃而学生们却未能有触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未能融合为一体。

  三、以训练促能力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有待加强。这方面来源于平常的训练,由于我未做系统训练,使得孩子们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能力还很差,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见解。这跟在平时课堂中对他们的严厉压制有关系,平时未能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次教学中出现学生不敢说也说不出来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去说,特别应该重视课前演讲和口语交际。以前在演讲时孩子们总是临阵磨枪,随意拿一本书读一读就算完成任务。我觉得课前演讲应让孩子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

  四、以人文厚积淀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还发现了现在的学生不懂得去感悟生活,能够引起他们触动的事情太少了。有句话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要想让他们能够从生活细小的事有所感悟,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敏锐地为他们捕捉任何一个可以拨动学生心弦的事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孩子们语文素养,更能体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激情真正地涌动。

父与子教学反思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一、理清文章的.脉络,并给予准确评价

  读了本课,你觉得可以怎样评价这对父与子?(了不起)

  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他们的了不起

  这对父子能如此了不起,是因为他们都记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

  学习重点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并展开合理想象。

  学习重点段落9第16段和23段),体会小阿曼达的了不起。在这两段话中,也展开了合理想象。

父与子教学反思15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针对我们两个班的实际情况,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不过还好学生有提到这点的,我及时给予肯定。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而且我自认为,我提问的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让课堂有些被动,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是不够大胆,不敢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一直都是我做的不好之处,其实都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将课堂交给他们是必然的,今后必须学会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做好我的引导就行。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父与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地震父与子教学设计04-26

教学反思06-07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

故事教学教学反思02-02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06-22

《温度》教学反思06-13

墨梅教学反思06-14

科学教学反思06-22

【热门】教学反思06-24